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彼得林奇最新股票分析
扩展阅读
泰凌医药股票行情 2025-07-30 11:46:46
氯碱化工股票价格 2025-07-30 11:45:23
美亚信息股票行情 2025-07-30 11:43:51

彼得林奇最新股票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6-15 20:46:02

㈠ 彼得林奇有哪些选股原则

彼得林奇的选股原则:
01、公司经营的必须是理想的简单业务,这种业务名字起得越傻,公司越理想。
02、公司的业务属于“乏味型”。
03、公司的业务属于“让人厌烦型”。
04、通过抽资摆脱做法独立出来。
05、机构投资者不会购买它的股票,分析家也不会关注其股票的走势
06、关于公司的谣言很多,与有毒垃圾或黑手党有关。
07、经营的业务让人感到郁闷。
08、处于一个增长为零的行业中。
09、它有一个壁垒。
10、人们要不断购买它的产品。
11、它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
12、公司的职员购买它。
13、它在回购自己的股票。
从具有上述特点的公司中选出最好的公司就是彼得林奇的选股原则。彼得林奇的选股原则是在该国特定的经济背景下总结出来的,我们应用要把握其原理,不要照搬。

㈡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说“买入出现重大风险事件,人们恐慌中抛售的股票。”这话对么

关键是后句,因为恐慌抛售的股票

恐慌而错抛的股票。

不过这种散户不学也罢,是不是错抛,散户根本不知道。
散户投资基本面,不可能。

㈢ 有谁能说出彼得林奇,格雷厄姆,巴菲特这些投资大师的投资风格的异同点

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创始人,他主要通过公司的年报来分析公司,因为不重公司的质,所以他通常购买超过100只以上的股票。购买市净率在0.8或市盈率在3倍左右的股票在接近净值或市盈率达到8倍左右时出逃。
巴菲特作为格雷厄姆得意弟子开始完全按照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后来在接触到费雪的质量投资体系后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投资方法。其实上他依然以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为基础,但更看重质的因素,所以他的投资标的一般很少。
彼得林奇基本上是建立在公司的亲自调查的基础上选股。

㈣ 彼得林奇: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投资要关注更大

每当股市大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

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大的股市暴跌,但是既然我根本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股市暴跌,而且据我所知,和我一起参加巴伦投资圆桌会议的其他投资专家们也无法预测,那么何以幻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免受暴跌之灾呢?

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带,你早就习以为常,事先早就预计到会有气下降到能结冰的时候,那么当室外度降到低于零度时,你肯定不会恐慌地认为下一个冰河时代就要来了。而你会穿上皮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盐,防止结冰,就一切搞定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冬天来了,夏季还会远吗?到那时天气又会暖和起来的!

成功的选股者和股市下跌的关系,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居民和寒冷天气的关系一样。你知道股市大跌总会发生,也为安然度过股市大跌事前做好了准备。如果你看好的随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会迅速抓住机会趁低更多地买入。

1987年股市暴跌之后,道琼斯指数曾经一天之内下跌了508点,那些投资专家们异口同声地预测股市要崩溃了,但是事后证明,尽管道琼斯指数暴跌1000点之多(从8月份指数最高点计算跌幅高达33%),也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股市末日来临。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股市调整而已,尽管调整幅度非常大,但也只不过是20世纪13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调整中的最近一次而已。

从此之后,虽然又发生过一次跌幅超过10%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41次而已,或者这样说,即使这次是一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14次而已,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麦哲伦基金年报中,我经常提醒投资者,这种股市回调不可避免,总会发生的,千万不要恐慌。

㈤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都是价值投资

股神巴菲特与彼得林奇是被投资者广为熟知的,前者被称为美国股神,五十几年平均年复利率20%左右,后者被称为传奇基金经理,13年平均年复利率29%。

巴菲特没有开宗立著是投资者的损失,不过我们依旧可以从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中,挖掘到投资的真谛。

如果不喜欢文字,那么2017年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是非常好的选择。

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周期更长,也更为稳健;在这期节目中,将揭露巴菲特的普通生活与专注的复利投资。

彼得林奇提前退休,否则,与股神将会是非常激烈与精彩的收益比较。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林奇,那么《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教你理财》。

第一本系统性自述自己的投资理论,第二本继续深化,第三本是封笔之作,曾被巴菲特力荐,称这或许是送给孙子最好的礼物。错过任意一本,都是投资者的损失。

虽然巴菲特与彼得林奇都是价值投资的代表,不过,却是截然相反的投资方式。

1、股神的复利

投资,并非是巴菲特最喜欢的事,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复利。这是他小时候就发现的有趣游戏,为此痴迷了一辈子,通过投资,可是理想的实现复利,所以巴菲特喜欢投资。这也被他称为,幸运的人生,跳着什么舞去工作。

复利,也被爱因斯坦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从1900年1 月1 日到1999年12 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65.73 点涨到了11497.12 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那它的年复合增长是多少?只有5.3%。

这个增长率意味着,你有一万块钱,每年才新增530块钱。不用巴菲特,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个增长,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只有他能持续数十年地坚持。

所以巴菲特会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彼得林奇所言:投资越早越好。

2、股神买入的不是股票

巴菲特熊市很忙,是在忙着买股票;牛市相对悠闲,往往舍不得卖股票。

1998年,可口可乐约48倍估值,对于业绩稳定的大盘蓝筹股,这明显是高估了;或许是因为董事会席位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现金流的原因,巴菲特没舍得卖。

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中,可口可乐回落到了18倍低估值。

相比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整日阅读,并不悠闲,这也是他的乐趣。相比于彼得林奇,那是无比悠闲。

并且,巴菲特的投资真谛,是普通投资者学不来的。

因为他买入的不是股票,而是自由现金流。

受到了黄金搭档芒格与费雪的影响,巴菲特抛弃了导师格老的烟蒂股投资法;转而开始买入优质企业。其实随着资金量的增长与美国经济的复苏,巴菲特迟早会走上这条路;同样,按照他所言,如果没有芒格,会比现在穷的多......

此后喜诗糖果是买入优质企业的第一次试水,很成功,股神尝到了甜头,再也收不住手。

当年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只给留下了1800万美元的利润,维持生产使用。此后喜诗糖果大约20年的时间中,为伯克希尔上缴了4亿元左右的利润,通通被巴菲特拿来买股票。

喜诗糖果的成功,令巴菲特欲罢不能。从此,他主张,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上市公司。

有两点原因:

1、优秀的上市公司股价很难被打倒低估值。

2、巴菲特赚取利润的方式已经改变,并非股价的波动,而是收购上市公司,掌握背后的现金流,拿来继续投资,等同于获取了没有代价的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说,股市关门也没事。他掌握的已经不是股票,而是背后的公司,以及所能提供的自由现金流。无论牛熊,都赚钱......

这也是普通投资者所做不到的,也是彼得林奇不得不呕心沥血的原因。

3、勤奋的兔子

如果说股神巴菲特是一只永不停歇的乌龟,那么彼得林奇就是一只勤奋的兔子。

有这样一组数据:他一年的行程10万英里,也就是一个工作日要走400英里。
早晨6:15他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15才回家,路上一直都在阅读。
每天午餐他都跟一家公司洽谈。
他大约要听取200个经纪人的意见,通常一天他要接到几打经纪人的电话,每10个电话中他大约要回一个,但一般只交谈90秒钟,而且还好几次提示一点关键性的问题。
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个月要对将近2000个公司检查一遍,假定每个电话5分钟,这就需要每周花上40个小时。

4、彼得林奇的无奈

相比于股神巴菲特,彼得林奇简直忙到“死去活来”,这也是为了追求业绩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退休后,可以担任其他公司的基金经理,不用工作就可以获取大概四千万左右的年薪(1991年),为了名誉,他拒绝了。

彼得林奇退休的年龄是46岁,正直壮年,事业的巅峰时刻。原因在于,陪伴家人,以及受够了高强度的工作。

的确,彼得林奇13年29%的年化复合增长,是呕心沥血换来了;在这样下去,实在受不了。

赚再多的钱,搞再多的慈善,也要有命去进行......

他有着无奈的,号称无股不买的称号;据统计,他每天大约卖出一百只股票,买进一百只股票,换手率在300%+。

由此,很多投资者认为彼得林奇是做短线的;其实,林奇是做中长线的,只不过操作更加灵活。

热点,不追;

题材,不买;

无业绩;不买;

林奇玩转了六类上市公司的股票,看重的还是业绩。

这种操作,有风格原因,也有行业原因,存在无奈。

与巴菲特不同,基金买股票,有着仓位限制;对于房利美的投资,林奇买到了基金的资产的5%,这已经是所能购买的上限了。

否则,他还想买更多。

反观股神,可以随便买,看好之后,直接买下来......

受到行业的限制,这就是彼得林奇的无奈。

5、截然相反的价值投资

纵然彼得林奇不会买入没有业绩的题材垃圾股,可从频繁的交易可以看出,他赚取的其实是股价的波动,也就是短线投资者口中的差价。

有些股票甚至因为怕错过,买入后在观察......

毕竟,他最多投资过上千家股票,不可能将每一只股票的商业逻辑都看的透彻。

这点与股神巴菲特不同,他买入的每一只股票,都是完全明确其中的商业逻辑,所以买入就是重仓。

也有很多投资者说,巴菲特是分散投资,这种说法很扯淡。

的确,巴菲特买过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毕竟资金量庞大,且买入就是大手笔。看好后要么买下来,要么买成大股东......赚取的是更多的自由现金流(免费投资资金)。

这就是巴菲特与彼得林奇的截然不同,前者重仓买入,真正目的是掌控公司,获取自由现金流;后者分散投资,赚取的是价值投资的差价。

㈥ 彼得林奇股票有什么理论

1、股价已经下跌这么多了,不可能再跌了。
2、抄底买入,你总能知道什么时候一只股票跌到底了。
3、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怎么可能再涨呢。
4、股价只有3美元。我能亏多少呢。
5、最终股价会涨回来的。
6、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
7、等股价反弹到10美元时我才会卖出。
8、我有什么可担心的,保守型股票不会波动太大。
9、等的时间太长了,不可能上涨了。
10、看看我损失了多少钱,我竟然没买这只大牛股。
11、我已经错过了一只好股,我一定要抓住下一只。
12、股市上涨,所以我一定是对的。股市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错的。

㈦ 拜求!!电子版的三本书《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如何利用图表在股市中获利》

流通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股票持有人, 在此为卖方;(2)投资者,在此为买方;(3)为股票交易提供流通、转让便利条件的信用中介操作机构,如证券公司或股票交易所(习惯称之为证券交易所)。经与身体的战或逃反应有关。而交感神经调螳螂黄雀

㈧ 彼得林奇点评版股票作手回忆录的名家推荐

不管是经济繁荣还是经济危机,都成为一小部分人暴富的舞台,利弗莫尔就是其中一个。——索罗斯
度过了数次的破产和崛起之后,杰西利弗莫尔总结出一套持续获利的策略。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他没有丝毫隐瞒。他坦诚相见。——格雷厄姆
每次重读都有新的收获。——巴菲特

㈨ 彼得林奇说过:林奇高升,股市下跌。林奇是什么意思

林奇在职期间,每次升官,美国股市都以大跌欢迎,所以有人称作林奇现象,当然林奇用此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