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是反着来的吗股票涨债卷就跌,股票跌债卷就涨,是这样吗
首先,在购买债券型基金之前,你要确定一个正确的投资理由,一个好的正确理由能让你事半功倍,而且一个正确的投资理由会让你有一种目标一种目的性。
如果你买债券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组合的稳定性,或者获得比现金更高的收益,这样的策略是行得通的。如果你认为买债券基金是不会亏损的,那就需要再考虑一下。债券基金也有风险,尤其是在升息的环境中。当利率上行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会下跌,这样你的债券基金可能会出现亏损。尤其在国内,多数债券基金持有不少可转债,有的还投资少量股票,股价尤其是可转债价格的波动会加大基金回报的不确定性。
当然,为了避免投资失误,在购买前你需要了解你的债券基金都持有些什么。债券价格的涨跌与利率的升降成反向关系。利率上升的时候,债券价格便下滑。要知道债券价格变化从而债券基金的资产净值对于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何,可以用久期(即债券持有到期的时间)作为指标来衡量。久期越长,债券基金的资产净值对利息的变动越敏感。
『贰』 为什么股票和债券短期的价格变动方向是相反的,长期内价格变动方向是一致的
这个我每一个的那个走向都不一样,每支票也不一样。
『叁』 债券和股票的对冲问题
1,从理论上讲是如此,但实践中会有偏差,在目前中国股市,很少有做对冲的。对冲在期货上还相对多些,因为对冲所用资金很大。
我上次牛市的高点就卖出股票买的债券,同时做了点认沽权证,都赢利了。
这个思路还是不错的
2,这个我就不是太清楚了,一般我是判断股市到顶点了就买债券,从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在网上可以直接买。
企债和公司债都是债券,一般来说,他们的利息比国债高,但是风险也相对比国债高,因为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国家欠债不还的几率相对小,而公司债是公司发行的,公司如果不景气或者破产比国家倒台的几率大些,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肆』 债市和股市的走势为什么往往相反
股市下跌等于资金流出,然后就是流进地产,银行,债券等等。反之亦然。
『伍』 为什么股票涨了,债券就跌了,不都是有价证券吗,为什么成反比
市场经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简单讲,存款利率提高,资金流向存款,债券价格下跌;存款利率降低,存款收益率降低,资金流向债市。债券的未来收益率是固定的,发行时已经确定了预期收益率和到期日已经确定了。债券的价格是该债券预期收益的贴现值,预期收益是固定的,若贴现率即当前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债券的贴现值越小,则现在债券的价格越低。
(5)股票债券走势相反扩展阅读
债券收益率与基础利率之间的利差反映了投资者投资于非国债的债券时面临的额外风险,因此也称为风险溢价。可能影响风险溢价的因素包括:
1.发行人种类。不同的发行人种类代表了不同的风险与收益率,他们以不同的能力履行其合同义务。例如,工业公司、公用事业公司、金融机构、外国公司等不同的发行人发行的债券与基础利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利差,这种利差有时也称为市场板块内利差。
2.发行人的信用度。债券发行人自身的违约风险是影响债券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程度越低,投资人所要求收益率越高;反之则较低。
3.提前赎回等其他条款。如果债券发行条款包括了提前赎回等对债券发行人有利的条款,则投资者将要求相对于同类国债来说较高的利差;反之,如果条款对债券投资者有利,则投资者可能要求一个小的利差。
『陆』 是不是股票与债券涨跌成反比
这两者没什么关系。你不信可以去牛犇论坛上问问,真的!
『柒』 我的导师教给我一个定理:债券和股票的涨跌一般是正好相反的。我不理解,谁能解释下为什么
他都说一般了,那就有相同的时候。看涨跌,主要看资金怎么流动。只有真金白银才能推动市场的上涨,其他的指标都是滞后性的参考,看多了,反而不好
『捌』 股市和债券市场的运行走势是相反的吗
在很多时候是相反的。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信心,资金就要撤出,但资金也需要保值或者有效利用起来,这个时候债券市场就是一个好去处。从总体相关性来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存在跷跷板效应。
跷跷板效应,一个名称所代表的两种产品被分置于跷跷板两端,当一种上来时,另一种就要下去。当然,有权认为,在某一点上跷跷板出现了平衡,两种产品的平均收益大于其中任何一种产品的收益。
但实际上,竞争对手不会容忍这种平衡,会毫不留情地把位置挤掉。这还是一种自己打败自己的结果。
(8)股票债券走势相反扩展阅读:
在不同期间,股票价格波动和债券价格波动时而同向变化,时而反向变化。在2002年初到2004年底期间,股票价格波动与债券价格波动基本呈现出同向的变化趋势;但是从2005年开始,两者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反向变化。
在前一个阶段,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在后一个阶段两者的相关系数是-0.63。因此,股市和债市在2002年到2004年的3年时间里表现出强烈的协同效应;而在2005年初到2009年9月这将近5年时间里,表现出较强烈的跷跷板效应。
对这种差别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前一段时期中,股市波动性相对不剧烈.计算得到,2002年到2004年期间,上证指数的波动标准差是20.9,只有全样本波动性的三分之一。这种股票市场的较低波动性不足以引起投资者的股票和债券的资产组合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跷跷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