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能提供美国兰德公司的具体情况
美国兰德公司系一个国际战略研究机构。RAND(兰德)是英语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发展)的缩写。兰德公司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性研究组织,主要对国家安全和公共福利方面的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的分析研究。1948年由福特基金会提供资金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
兰德公司早期的研究项目都属于军事领域。1950年后得到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费支持。1960年后开始从事非军事领域的研 究。1970年开设兰德研究生院,培养公共政策分析专业的博土。1973年设立兰德基金,资助新领域的研究,鼓励发展新思想。1979 年建立民法研究所。兰德公司遂成为卫生、住房、教育、能源和通 讯方面执行新的社会计划的实验中心。
兰德公司是美国实力雄厚、门类齐全的思想库,拥有专业研究人员500多名,并从各大学和研究机构聘请700多名著名专家作为顾问。它在军事、外交和其他领域有很大影响。兰德公司以政 策分析著名,研究人员的基本目标是向政策制定人提供有足够情况作为依据的政策建议,使决策优化。所有研究项目几乎都是由不同专长的学者采用各种集体研究方法完成的。计算中心配有完善的计算机设备和各种软件包,并有一支130多人的技术队伍。 兰德公司还经常派人到世界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广泛进行国际交流。70年代中期开始有选择地接受外国学者作客座研究员。
兰德公司成立40多年来完成了大量的专著、论文和研究报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发展战略和未来预测的,还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分析和未来研究的新方法,如著名的特尔斐法就是兰德公司创造的。
兰德公司的视点
William Hoverholt:(耶鲁大学博士,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主席,负责亚洲问题研究)其曾为哈佛大学的高级研究员,在此之前,他在投资银行主持研究工作长达21年。70年代担任Hudson研究所所长,负责为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国家证券委员会以及国家航空航天总署(NASA)等机构提供研究支持,最近出版新著《中国的崛起》。
兰德公司是美国第一家思想库,1948年由美国空军资助的兰德计划组发展而成,它原是美国空军的思想库,其研究课题涉及美国的安全、经济、技术、环境、资源及国际关系等,被誉为美国的智囊机构和第一个“思想工厂”。
美国兰德公司亚洲政策主席William H·Overholt(欧伟伦),2003年12月在北京债券市场发展国际论坛发表如下观点。
欧伟伦说,近年来,中国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所做出的成就十分醒目,资本市场如果能有效地分配资金,通过债券、证券市场、银行等有效的将资本分配,这是社会保持稳定的关键地,这对世界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有两个基本立场:亚洲前10年,金融改革采取的大都是采取保护现有的机构,人们抑制变革带来的阵痛。日本与台湾省基本采取了这种观点和做法,资金虽然持续不断得到分配但大都是低效率的。它们都经历了经济的停滞,政治上失信于民,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也削减了。东北亚经济国家经历了非常痛苦急剧的变革,在这个痛苦过程中,中国与韩国强调国家的资源能为一些公司所用,中韩两国虽然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但他们存在的金融问题比日本和台湾省显得糟糕。
『贰』 我国A股中最具中长线投资价值的板块和个股
有色金属板块:锡业股份,关铝股份,中金岭南等
农业板块:冠农股份,北大荒,
黄金概念:山东黄金,中金黄金
『叁』 一个公司地处市中心,它的价值就一定很高吗
我家附近有个饭店生意很好。我公司附近也有一家饭店的,生意也很好,但是他们的“好”就大不一样了。饭店,公司附近,是市中心百年老字号。虽然不需要提前一周预定,但是客流很稳定。而且都是老客户,不需要什么推广。商人很多。大众点评从来不发优惠券,肯定很赚钱。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类似的业务领域,客户单价增长有限,估计年收益增长率不高。这种饭店的稳健运营也很好理解,因为老品牌的客流很难增加,如果把每年赚来的钱用于再投资,收益会下降,还不如给股东分红。
长春高辛和片仔癀是40~60倍(这两家公司还有一些其他业务,降低了整体估值),我们公司是60~90倍,就是这种估值方法的产物。您可以根据绩效预测自行计算。这三家五年后有可比性的目标公司现在是云南白药,经过十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两高一低”的价值股。
成熟的股市可以获得最高的估值(PEG大于2),这只属于最好的公司(期股、垃圾股、热钱投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第一家公司是稳定的高ROE、低增长率、高股息率的股票;第二家公司是成长型公司,ROE中等,增长率高,分红低,但有望成为未来第一家公司。高估和高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一只三年平均增长率30%的非周期性高成长股票,30倍可能被高估,70倍也可能是正常估值。到底是给70倍PE还是30倍PE,要看公司变成“百年老店”还是“大众饭店”。但即使是最好的公司,估值也会慢慢下降。我们买高估值公司只是为了判断估值的下降速度会低于业绩的增长率,高估值水平必然会随着时间下降。我们既不能被价格所锚定,也不能被高业绩增长所锚定,更不用说高估值了。毕竟高估值只是买入优秀公司的权宜之计,低估值才是可持续的投资方式。
『肆』 如何写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论文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论文
基因芯片——“生物信息精灵”
——浅谈数学、计算机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是物理科学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则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与人类健康,农业发展以及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而且还将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谓"今天的科学,明天的技术,后天的生产"。而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源泉、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关键。
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领导尖端科技的学科,正因如此,我很想知道它与数学——我得专业课,计算机等理论或技术是怎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基于此,我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许多网站、书籍,并有了小小的收获。现就“基因芯片”技术,浅谈如下。
一、基因芯片简介
基因芯片,也叫DNA芯片,是在90年代中期发展出来的高科技产物。基因芯片大小如指甲盖一般,其基质一般是经过处理后的玻璃片。每个芯片的基面上都可划分出数万至数百万个小区。在指定的小区内,可固定大量具有特定功能、长约20个碱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也叫分子探针)。
由于被固定的分子探针在基质上形成不同的探针阵列,利用分子杂交及平行处理原理,基因芯片可对遗传物质进行分子检测,因此可用于进行基因研究、法医鉴定、疾病检测和药物筛选等。基因芯片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效、快速和多参量特点,是在传统的生物技术如检测、杂交、分型和DNA测序技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创新和飞跃。
二、基因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是于90年代初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而诞生,它是通过像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半导体光刻加工那样的微缩技术,将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许多不连续的、离散的分析过程,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定性、定量检测等手段集成于指甲盖大小的硅芯片或玻璃芯片上,使这些分析过程连续化和微型化。也就是说将现在需要几间实验室、检验室完成的技术,制作成具有不同用途的便携式生化分析仪,使生物学分析过程全自动化,分析速度成千上万倍地提高,所需样品及化学试剂成千上万倍地减少。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用它制作的微缩分析仪将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生物武器战争等领域。
生物芯片技术是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DNA分析技术之一,分析对象可以是核酸、蛋白质、细胞、组织等。目前全世界用生物芯片进行疾病诊断还处于研究阶段,国外已将其用于观察癌基因及肌萎缩等一些遗传病基因的表达和突变情况。
生物芯片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例如已开发出在4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布满400根有药物的针,定时定量为病人进行药物注射。另外,科学家还在考虑制作定时释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生物芯片微泵及可以置入心脏的芯片起搏器等。生物芯片技术与组合化学相结合将开辟另一个极有价值的应用方向,即为新药研制提供超高通量筛选平台技术,这必将使新药研究开发和传统中药的成分评估获得重大突破。
三、基因芯片的应用技术举例
1、基因破译
目前,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力图在21世纪初绘制出完整的人类染色体排列图。众所周知,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四种碱基。由于每个人拥有30亿对碱基,破译所有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无疑是一项巨型工程。与传统基因序列测定技术相比,基因芯片破译人类基因组和检测基因突变的速度要快数千倍。
基因芯片的检测速度之所以这么快,主要是因为基因芯片上有成千上万个微凝胶,可进行并行检测;同时,由于微凝胶是三维立体的,它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三维检测平台,能固定住蛋白质和DNA并进行分析。
美国正在对基因芯片进行研究,已开发出能快速解读基因密码的“基因芯片”,使解读人类基因的速度比目前高1000倍。图1所示为一种内嵌基因芯片的基因检测装置。
2、基因诊断
通过使用基因芯片分析人类基因组,可找出致病的遗传基因。癌症、糖尿病等,都是遗传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人员将能在数秒钟内鉴定出最终会导致癌症等的突变基因。借助一小滴测试液,医生们能预测药物对病人的功效,可诊断出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还能当场鉴别出病人受到了何种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利用基因芯片分析遗传基因,将使10年后对糖尿病的确诊率达到50%以上。
未来人们在体检时,由搭载基因芯片的诊断机器人对受检者取血,转瞬间体检结果便可以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利用基因诊断,医疗将从千篇一律的“大众医疗”的时代,进步到依据个人遗传基因而异的“定制医疗”的时代。
3、基因环保
基因芯片在环保方面也大有可为。基因芯片可高效地探测到由微生物或有机物引起的污染,还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并合成具有解毒和消化污染物功能的天然酶基因。这种对环境友好的基因一旦被发现,研究人员将把它们转入普通的细菌中,然后用这种转基因细菌清理被污染的河流或土壤。
4、基因计算
DNA分子类似“计算机磁盘”,拥有信息的保存、复制、改写等功能。将螺旋状的DNA的分子拉直,其长度将超过人的身高,但若把它折叠起来,又可以缩小为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小球。因此,DNA分子被视为超高密度、大容量的分子存储器。
基因芯片经过改进,利用不同生物状态表达不同的数字后还可用于制造生物计算机。基于基因芯片和基因算法,未来的生物信息学领域,将有望出现能与当今的计算机业硬件巨头――英特尔公司、软件巨头――微软公司相匹敌的生物信息企业。
四、基因芯片的实际应用
基因芯片在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基因芯片的驱动下,人类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生物信息时代。
1、在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将一个他们称之为生物芯片的计算机芯片植入人体的细胞上,从而使人体细胞与计算机连接。这是美国科学家波利斯·鲁宾斯基(Boris Lubinsky)和他的同事黄永(译音)在3月份的美国《生物医学微设备》杂志中著文披露的。
2、人体细胞外面包有一个细胞膜,该细胞膜具有使特定物质单向通过的功能。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寻求找到用电冲击的方法,使所希望的物质进入细胞膜,但直 到目前为止,所用的方法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而使用鲁宾斯基和黄永研究出来的 新方法,细胞膜由计算机得到一个信号,让某些物质进入到细胞中。随具体场合的 不同,这些物质可以是例如用来改变基因的遗传物质,也可以是药物或蛋白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这些物质发生效力。
鲁宾斯基等科学家打算研制出能对例如神经细胞和肌肉等人体组织发出指令的生物芯片,这样至少会使人所服用的药物发挥更大的效力。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莫里罗·弗拉里称鲁宾斯基的这项发明是处在发展阶段早期的具有潜在作用的实验室工具。
美国科学家们称,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能使人体细胞和电路进行交配的生物工程芯片,它能在医学和基因工程学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
这种比头发还小还细的微型装置使健康人体细胞和电子芯片结合,通过电脑对芯片进行控制,科学家认为他们能够控制细胞的活动。
电脑向细胞芯片发送电脉冲,激发细胞膜孔张开,并激活细胞。科学家希望能够大批量地生产这种细胞芯片,并能够把它们植入人体,取代或修正病变组织。
领导这项研究的加州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鲍里斯·鲁宾斯基说:“细胞芯片还使科学家在复杂的基因治疗过程中更准确地进行控制,因为他们能够更准确地开启细胞孔。”
鲁宾斯基还说:“我们在生物学领域里引入了工程学的精髓,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周围其它细胞的情况下输入DNA、提取蛋白质以及注射药物。”
该细胞芯片的出现与长期存在的一种理论有关,即一定量的电压能够穿透细胞膜。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进行用电力轰击细胞试验的遗传研究,希望藉此引入新的疗法和基因物质。研究人员希望能最终制造出与激活不同的身体组织(从肌肉到骨骼到大脑)所需的准确的电压量相调合的细胞芯片。那样的话,将会有数以千计的细胞芯片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疾病。
3、用独创技术自行研制的中国第一片应用型基因芯片于近日在第一军医大学正式诞生。
据第一军医大学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军医大研制成功的基因芯片,是中国首次应用一种创新的基因片扩增技术,率先攻克了内地同行在基因芯片研究中首先面临的快速经济地搜集数以万数基因探针难题,并巧妙运用新技术手段明显地降低成本。
目前,该芯片已完成实验室工作,即将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如果顺利,用於临床诊断的基因芯片可望不久投入批量生产。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实际用於临床应用诊断的基因芯片生产。
在实验室里,将这几片比大拇指盖稍大的基因芯片,放在检测器上,与之相连的电脑屏幕上立刻出现了纵横交错的红红绿绿荧光点,出现的每个荧光点就是一个基因片断的点阵。只要取病人一滴血放在芯片检测卡上,经过分子杂交后,连上电脑就可以立刻显示出基因变化情况,并通过电脑把基因语言翻译成医生能读得懂的信息,从而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
这种芯片的成功诞生,标志着疾病的诊断由细胞和组织水平推进到基因水平。它们的开发应用将在环境污染控制、动植物检疫、器官移植、产前诊断、药物筛选、药物开发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前景。
五、生命科学渐成IT公司关注焦点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毕的消息像打开了阿里巴巴宝藏的大门,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命科学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淘金者。近来,为这些淘金者生产“铁锨”的资讯科技(IT)公司的积极行动颇为引人注目。
1、揭开基因之迷须破译大量数据
人类基因组草图仅仅是读出了“生命之书”,而要真正读懂它,揭示所有基因编码所代表的信息,还必须破译浩如烟海的数据。
在著名的英国桑格中心里,有关人类基因组的数据已经达到22万亿字节,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内容的两倍多。据这家中心估计,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与人类基因组有关的数据量还将上升到50万亿至100万亿字节。
2、生命科学公司10%投资用于开发资讯科技
为了解决处理数据所需的庞大计算能力的问题,世界上最大的12家生命科学公司目前把近10%的科研预算用于资讯科技投资,而且这个比例可能还将增长。
据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估计,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资讯科技市场将在今年达到35亿美元,到2003年达到90亿美元。
3、市场潜力巨大
一些著名的IT企业,已将眼光瞄准了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例如,IBM已经决定投资1亿美元,用五年时间研制一种名为“蓝基因”的超级电脑。
“蓝基因”的运算能力将是美国现有40台最快的超级电脑运算能力总和的40倍,它主要用于模拟人类蛋白折叠成特殊形状的过程。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美国康柏公司,也垂涎这块“肥肉”。
4、康柏趁早下手培养未来客户基础
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电脑服务器主要供应商的康柏公司最近宣布,它将继续投资1亿美元,支持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以培养未来的客户基础。
其实,IT公司还远不止盯着这些近期利益。以基因研究为基础的生物经济可能在新世纪里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人们已经达成共识。
5、行业标准制定者能享有巨大经济利益
根据以往的经验,率先进入市场的公司大多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这些行业标准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今年8月,德国狮生命科学公司的股票上市。由于投资者看中这家公司的基因次序检索系统(SRS)可能成为行业新标准,其股票价格在短短时间里迅速上涨了50%。
6、政府支持基因研究
IT公司进军生命科学领域,与各国政府对基因研究的支持密不可分。为了在基因组研究的下一个阶段——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国际竞争中领先,不少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信息业与生物产业的结合。
例如,日本不久前就组织了“官产学”大联合的“生物产业信息化研究共同体”,参加这个共同体除了制药、食品、生物、化学等与基因科学相关的企业外,还有不少电脑公司。
小结:科学界公认,生物芯片技术将给下个世纪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一场革命。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在加速研制这种可能快捷便利提取DNA,查找遗传基因特性的新技术。相信,这一现代生物与高科技联姻的成果将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