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菲特 彼得林奇他们是怎么从年报中看企业管理的 求书 解析他们关于管理层的分析
你好!
第一本《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刘建位.扫描版.pdf 大小13.4M
第二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约翰·罗瑟查尔德.扫描版.pdf 大小15.1M
第三本《如何利用图表在股市中获利》----[如何利用图表在股市中获利].pdf作者:威廉·吉勒 大小10M
已经发送至指定邮箱。
谢谢
希望采纳
㈡ 怎样查看个股管理层报酬
买上市公司的未来,资产重组可以使上市公司发生质变,投资者对上士公司未来的业绩会有期待重而买入股票导致股票价格上涨,一般来说,开盘日如果与停盘日大盘指数差不多,股票复盘日也就是上涨日,恭喜!
今年以来,只要我们打开报纸,有关重组的新闻总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而同时,重组板块在二级市场上也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尽管我们都知道,重组意味着乌鸡变凤凰的可能,同时,我们也知道,今年股市中重组股将有较大的机会,但这些机会到底有多大?我们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机会?今年的重组到底有什么特别的背景和特点?等等。相信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无暇对这些问题进行很深入的研究。另外,从去年的操作经验来看,捂股策略已经被证明了是战胜大盘的良策,如果去年坚持捂股的话,年收益率至少有50%以上。而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由于热点变换太快令人无所适从,而且随着管理层监管力度的加强,机构运作一只股票的时间将被迫拉长,今年无疑很难再出现向99年5.19或2000年年初的井喷行情了,因此捂股在今年的操作中也是上策。而一旦选用了"捂股"策略,那么寻找什么样的品种捂着就是一个不得不回答的大问题了。这时,重组股天然的具有可中线投资特点的魅力就大大凸显出来了。因为我们只要捂准一只尚未开涨的重组股,中线收益无疑将是非常可观的。总之,以上的文字无一不是逼使我们要对整个重组板块做一次全面地、深入地探查。(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第一篇:理论篇
一、重组为何?重组何为?
重组者,资源的重新配置也。广义而言,重组包括资产的重组和资本的重组,资产的重组其实是一种资产的置换行为,而资本的重组则主要是指公司控制权的更替,亦即我们常说的收购兼并。当然,从更深的层面来分析的话,重组其实是一种利益的重新组合。由于本文所讨论的重点都是我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因此,任何的重组行为都是股市中的大事件,当然对于当事的公司更是如此。无疑的,由于这种行为的牵涉面太大,因此每一次的重组行为(或者说每一次的重组事件)都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而是一种蓄谋已久的行为。
(一)重组的源动力。经过分析, 我们认为当前国内重组的原动力基本上都是因为亏损而起的,因此在二级市场中,很多投资者甚至把重组板块理解为亏损板块甚至带"T"(ST、PT)的板块。事实上, 重组的诱因有时也是出于强强联合的考量,如众所周知的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联姻,国内的华润入主深万科,北大方正借壳延中等。当然,在我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中,重组有时也是庄家为出货而不得不赶制的墙饼。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庄家把某只股票炒地很高之后(一般庄家的帐面盈利至少都超过了100%、或者200%甚至更高),这时市场基本上无人敢跟这只股票了,而庄家这时手上的流通筹码又非常集中,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80%以上(如亿安科技等)。很显然,庄家此时要想出货显然已经不可能了,因此只好对该股进行重组,把该股贴上北大、清华或高科技的招牌,如紫光入主当时的古汉集团( 0590 )是在古汉集团半年内涨了 600 %之后发生的。 齐鲁软件入主泰山旅游( 600756)也是这样。
(二)重组的利益确认。上面我们分析过了重组源动力的三种类型, 那么重组之后,相关机构的利益如何体现呢?也就是说,如果我来重组一家上市公司的话,我将通过哪些途径来收割我的果实呢?我们认为,通常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重组之后获得配股或增发的机会,然后利用新圈来的资金回头收购新东家的资产,使得新东家的资产获得高价套现的机会;另外一条则是通过二级市场的炒作获得额外的报酬。一般情况都是,在一个新机构入主一家上市公司之前,往往该机构的利益共同体早已先行在二级市场吸纳了该公司股票的大部分流通筹码了。这样随着重组的进程的深入,该股的股价就一路高歌猛进了。当然更多的情形则是在重组的消息正式公布之前,该股票的价格早就涨好了。很显然这也是一块相当可观的利润。重组的利益确认方式主要是以上两种,当然了,重组的同时,新当家的获得了一个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这可是最大的实惠了。
(三)重组的意义
关于重组的意义,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给被重组公司带来新的机遇,二是引导了资源在股市的优化配置。但我们认为,对我国当前的股市来说,重组的一个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把市场外的优质资源体面地嫁接到市场内部来,给股市带来了巨大的新生活力。我们从琼民源闯祸之后由中关村接手;ST郑百文巨亏之后山东三联买单;ST猴王始终不肯被压在"五行山"下;ST渤化(600874)一举蜕变为创业环保,等等,无一不意味着股市之外的优质资源正源源不断地注入证券市场,这是股市的活水之源,有了这种活水,那么股市的永保青春显然就可以乐观预期了。这无疑是重组对股市的最大意义。
二、今年是个重组年
自从股市在1990年12月19日开张以来,年年都有重组的行情, 重组一直都是股市不灭的热点。那为什么我们还要郑重地说今年是个重组年呢?理由是:
(一)今年我国将梦圆WTO。加入世贸是我国追求10数年的夙愿,从上个世纪 80年代开始的入"关"谈判到去年我国顺利完成了与美国和欧盟的双边谈判,应该说我国加入世贸已成定局。而据我国外金贸部的有关官员透露今年将是我国入"世"的梦圆时分。关于加入世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专家学者已多有论述,这里不赘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渐进式改革已到了光靠内部的自身动力难以完成的阶段,这时只有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利用外部的压力才能快速地完成我国积弊已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造。因此我们说,入"世"是深化该股的一种力量、一种手段,无疑的,这种力量将是非常强大的,它足以颠覆任何顽固的既得利益集团和旧有的经营管理桎梏。而在这种由外而内的竞争大潮面前,国内企业之间的合纵联横及优胜劣汰将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为激烈。而这一切显然都将淋漓尽致地折射在今年的股市上。
(二)10年股市待重组。我们知道到2000年12月19日止, 我国股市开业已经满10年了,经过如许多年的风风雨雨、修修补补,我国股市也到了需要了大规模重组的时候了,正所谓:10年一重组。其实,去年就有苗头了,据报道,去年股市上大大小小的重组案例已达到了185家。而今年更不得了, 仅年初几个月股市中零零总总的重组案例早已超过了百余家,而且这种势头还在扩展。很显然,在股市满10 周岁之后,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存量重组,股市的内里才能重焕生机。另外,今年是新世纪开始的第一年,重组迎新也是一件很讨彩的喜事。
(三)国有股减持今年大规模推出是股市重组的重大契机。 自从去年我国进行了两只国有股减持的试点(黔轮胎和中国嘉陵)之后,今年的国有股减持进程将大大提速,而且减持的数量将大大增加。国有股减持意味着国有资本的退出,而在不允许外资进来接盘的情形下,国有资本的退出无疑就意味着活力十足的民营资本的进驻,即所谓的"国退民进"。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一下,在这种减持的浪潮中将蕴育着多少重组的机遇啊。其实细细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国有股大规模减持的背后"明显"隐含着国家管理当局对股市重组的政策面的支持。
(四)PT水仙的退市和配股、增发的新规则惠及重组板块。关于PT 水仙退市的意义专家学者早已阐发了许多宏论,其实,从股市的角度来看,它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激发了当地政府重组当地企业的巨大决心。我们知道,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当地政府天然地拥有对辖内企业的慈父情怀。而喊了多年的退市规则震撼出场的巨大压力无疑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当地政府的重组决心。另外,管理层前些时候出台了关于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新规则,该规则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的门槛,如,把配股的资格限制从原来的净资产收益率3年平均10 %降低到了3年平均6%,而且只要主承销商首肯,重组的公司也被赋予了增发新股的可能,等等。我们上面已经分析过了,一家机构入主一家亏损公司的动力之一就是能够从重组公司今后的配股、增发中获得大量的"免费"资金。而配股、增发新股新规则的推出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亏损公司或绩差公司的被重组魅力。
(五)今年将难续象99年的"5.19"或2000年年初那样的井喷行情, 重组板块化整为零的各自精彩将成为主流。我们知道,由于NASDAQ正遭遇寒冬,再加上今年管理层高举规范、监管大旗,以及当前的指数处于相对高位等客观现实都大大限制了今年行情续演前两年式的飙升行情。震荡式的缓涨是今年的主基调,因此从热点的角度来看,联动性极弱的重组板块将勉为其难地成为今年的主流热点。
第二篇:实战篇
第一篇的文字主要是从大局的、 务虚的角度分析了今年重组行情的大背景以及历年来重组行为本身的一些固有特点。下面,我们将从实战的角度来剖析一下我们如何在今年的股市中把握住适合自己的重组个股的机会。
一、重组的类型
我们前面分析过了,重组是个笼统的概念,它实质上是一种资源整合的行为。但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我们显然还必须对整个重组板块进行深度的分析及必要的归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实战的层面上运用它。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重组板块可细分为一下4种:(1)有重组可能但尚未开始重组的,这主要指那些亏损的但走势却明显坚挺的,如川长江(0586)、石油济柴(0617)等;(2 )有重组迹象的或曾经有重组意愿的,这主要包括那些曾经发生过股权转让或股权有异动迹象的,如大连热电(600719)在第一股东变换为当前的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公司之前就已经变换过一次了,当时的第一大股东是由大连热电集团变换成武汉宝信科技的。另外,天山纺织(0813)第一大股东从天山毛纺织公司变成了新疆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这种反潮流而动的股权变更显然为后继的股权继续变更埋下了伏笔;(3)正在进行重组的或等待财政部批准的,如福建三农(0732)、福建东百(600693)、沈阳化工(0698)、襄阳轴承(0678)等;(4)重组已经结束的, 如国投原宜( 0826)、昆明机床(600806)等。
当然,如果按照重组行为的主动与否来划分的话, 重组类型还可分为主动型的重组和被动型的重组。主动型的重组是当前市场的主流,它一般都是通过第一大股东主动地寻找新的实力机构的行为来完成的;而被动型的重组比较少见,它主要有4大资产管理公司(长城、东方、华融、 信达)被动从债权人直接变成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之后, 被迫进行重组的, 如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入主的祥龙电业( 600769),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入主的草原兴发(0780)、渝钛白(0515)等。
通过以上的分类,我们可以发现, 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操作风格来介入各个阶段的重组股。做长线的,可以选择有重组可能或有重组迹象的品种,低位介入;做中线的,可以选择正在进行重组的品种择机介入;做短线的,则可以选择那些已重组成功的,一旦该类品种放量突破即可积极跟进。很显然,这种分类是必要的,它对我们的实战操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实,如果从更具实战意义的角度对重组板块的行情进行划分的话, 我们还可以从把重组股的行情细分成"重组前行情已透支的个股"和" 重组后行情尚未启动的个股"。这里我们需要进行解释一下,我们所称的"重组前行情已透支的个股" 指的是重组消息正式公布之前涨幅已经很高的个股,如紫光生物(0590),该股原名古汉集团,在正式公布紫光入主的消息之前,该股的股价已经上涨了600%有余了;齐鲁软件(600756),该股原名泰山旅游,在正式发布重组公告时,该股的涨幅也已经超过了500%。很显然,象这种的重组股尽管题材强大, 但到了公布消息的时候已经食之无味了。那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在这类品种尚未公布重组消息之前预先捕捉到它呢?另外,既然"重组前行情已透支的品种"已是昨日黄花,那么"重组后行情尚未启动的个股"就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了。下面,我们分而述之。
二、如何才能牵手第二只古汉集团或泰山旅游?
古汉集团(现在的紫光生物)、泰山旅游(现在的齐鲁软件), 这两只股票给了我们巨大的诱惑,逼使我们努力去挖掘古汉第二或者泰山旅游第二。而这类品种的最大魅力就是在于重组消息公布之前,因此我们现在最急迫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些具重组相的黑马股。经过分析,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小经验。下面,我们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两部分来阐述具重组相品种的某些独到或共有的特征,并同时适当给出部分相关的个股。
(一)基本面
1、夕阳行业、制造业、国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行业、受加入WTO 影响大的行业将是今年重组大潮最先关顾的行业。这些行业包括家电、商业、机械制造、汽车等,很显然归属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将面临着巨大的重组压力和重组机遇,因此我们可以首先从这些行业中寻找可能被重组的个股。如襄阳轴承(0678),该公司由于所处的行业效益不景,终被中青创业集团所收。汽车行业的个股,如江铃汽车(0550)等受入世的影响很大,因此联合或重组的可能性就将大为增强。
2、容易被收购的品种。我们分析过了,收购是重组的一种极端行为,也是市场最想见的行为。很显然,那些"三无"板块、流通股比例高的或国有股可能大规模减持的、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的或第一大股东持股不足20%等容易引发股权之争的品种,我们应该认真关注。如近日闹的沸沸扬扬的方正科技(600601),还有那些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的,如庆云发展(0639)、啤酒花(600090)、望春花(600645)、福建三农(0732)等。
3、二当家掌权的个股有嚼头。我们可以来看看ST海洋(0658)的案例,刚开始时北京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只是作为第二大股东,但在公司的管理上,二当家无疑是说话算数的角。后来,公司又发公告称,北京清华科技园受让了第一大股东的股份,正式成为第一大股东。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二当家有实权的往往都会把重组进行到底的。还有的,如ST金马(0602),清华同方是其第八大股东,却主持着该公司的管理工作。另外,云南白药(0538)的二当家是云南红塔实业,宜宾纸业( 600793)的二当家是五粮液集团,这两个公司的二当家都是大名鼎鼎的公司,它们会一直甘居二把手的位置吗?它们会不会把重组进行到底呢?
4、关乎当地政府的"面子"工程的个股重组的机会大。首先,带H股的ST 品种重组的可能性大。目前已经有两家带H股的ST品种被重组成功了, 它们是昆明机床(600806)、创业环保(600874),昆明机床嫁给了西安交大,而创业环保的前身则是ST渤化。很显然,情况类似的ST东北电(0585)也蕴育着较大的重组机会。因为带H股的ST股如果一旦被PT,那么当地政府就会觉得自己的"面子" 被丢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了,因此不论花再大的代价,当地政府都会积极去重组的。其次,舆论极为关注的潜在摘牌股重组的可能性大。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ST猴王,尽管ST猴王烂成这样子了,但是宜昌和湖北省政府就是不愿把第一家的摘牌名额留在本省的土地上。第三,沪深本地股重组的机会大。我们知道沪深上市的沪深本地股都很多,被PT和ST的品种也很多,因此沪、深两地政府的重组压力大。因为这两地政府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太多的本地股被摘牌的。
5、当地政府开明与否。如果当地政府开明的话,就会积极邀请全国的知名企业来重组本地的上市公司,如福州市政府。从福建东百( 600693 )和天宇电气( 0723)首开了向全国征集收购者的先河,这不能不说福州市政府招贤纳士的胸怀相当宽广。很显然,有了这种胸怀这种气度,福州甚至福建的微利或亏损股的重组机会无疑就大增了,如ST九州(0653)、ST中福(0592)、ST实达(600734)等。
6、着力关注有著名机构入主的个股。举个例子,大连热电(600719)在4 月 25日公布了深圳市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公司入主的消息,深港产学研是北大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组建的公司,它是以前深安达今北大高科(0004)的新东家,实力不可谓不强。如果我们在4月25消息公布当天及时买进的话, 短短一周的时间收益率即高达30%以上。这就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关注有该类信息发布的个股,如青旅控股(600138)在2001年3月6日发布了新疆德隆坐实青旅控股二当家的消息。新疆德隆的名声市场无人不晓,因此该股显然应引起我们的中线关注。另外,曾入主ST 海洋(0658)的西安飞天以及曾染手和光商务(0863)的沈阳东宇都是市场上的知名机构,如今它们又分别把手伸向了福建三农(0732)和沈阳化工(0698)。
7、股权逆转换或同一母公司旗下主业相克的品种。所谓的股权逆转换,主要指的是那些股权不是转给强势企业或股权从企业变更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如我们前面提到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东方、信达、长城、 华融)被动掌控的上市公司,如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入主的祥龙电业(600769),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入主的草原兴发(0780)、渝钛白(0515)等。 另外, 我们上面提到的天山纺织( 0813)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该股的股权转换没有遵循当前的潮流(控股权从国资局转移到上市公司的集团公司),而是第一大股东由天山毛纺织公司变更为新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这种逆时而动的行为无疑蕴育着新一轮重组的契机。因为,控股权从天山毛纺织公司收回之后,如果再转移别的实力机构,那么天山毛纺织公司内部既得利益集团就将无法阻挠国资局对其进行转卖了。还有,同一母公司旗下主业相克的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资产重组的生机。举例来说,如PT钢管(600845)被宝钢集团收入囊中之后,宝钢集团就将软件类优质资产置换到钢管中,并把其改造成了软件公司。道理其实很简单,既然宝钢旗下有一家主营钢铁的上市公司(600019)了,那么何必再搞一家主营钢铁的上市公司呢,更何况钢管的总盘子又不大,因此把钢管重组成软件公司显然就顺理成章了。那么,还有没有类似的公司呢,我们认为同样背靠宝钢集团的沪昌特钢的情况跟钢管类似。还有,同属深能源集团的深南电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8、年报有异动的个股亦蕴育重组潜能。比如年报有强行扭亏迹象的福建三农(0732)就已经发布了重组的公告。而同样年报强行扭亏的石油济柴(0617)以及政府补贴6000万元的ST鞍一工无疑也蕴育着较强的重组潜力。
(二)技术面
1、亏损却连涨不停的品种,重组只是时间问题。如川长江(0586),该股在公布亏损年报之前就从底部上涨了30%,公布亏损年报之后,该股又是连涨不停,至今又上涨了20%有余。很显然,该股的重组行为应该在路上了。另外,新戴上ST 帽子并大涨的品种也应引起关注。如ST冰熊(600753)、ST甬华通(600768)、ST 银山(0675)、ST合成(0788)、ST中乔(0047)及ST实达等。
2、有刻意洗盘、震仓迹象的品种有重组倾向。如刚刚正式重组消息的ST深达声0007即是一例。细细查看ST深达声的走势,我们发现该股明显地利用亏损年报推出之机刻意打压3个跌停板的。其他的如信联股份(600899),该股在4月12日放量涨停之后,故意发布一个辟谣公告,但该股因发布公告停牌半天复牌之后,刻意下探之后马上又急拉而起,随后该股又一气连续上涨了接近50%。这种利用辟谣来洗盘的行为无疑泄漏了该股今后将重组的信息。
三、"已重组但行情尚未启动的个股"--大黑马的前身
诚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重组从来都不是一种意气用事的行为, 它的本质就是为了获利,这不仅包括一级市场上的股权控制,还包括了二级市场的操纵股价(即坐庄)所得。因此,每一只重组股在重组的时候必然要伴随着该股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飙升。上面我们分析了一类股价在重组前就已经涨到位或已经极度透支未来行情的品种,很显然这种重组股在重组消息正式公布之后对我们来讲已经没有什么获利空间了。因此说,对我们最有诱惑力的只有那些已经公布重组消息,而股价却尚未启动的个股。比如说,2000年总涨幅高达400%的川投控股(600674), 而该股的重组行为却是发生在1998年的7月份,当时该股的名字叫做四川峨铁。另外, 近来涨势凶猛的国投原宜(0826),该股的重组行为却是发生在1999年的12月份。很显然,这类品种才是整个市场永远的至爱。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无疑就是,我们该如何捕捉并操作该类品种。
(一)细细地收集那些已公告重组信息的个股。 这一点我们只要通过认真阅读每天证券报纸的信息公告栏并详细记录即可。下面我们把部分已公布重组信息但涨幅还不大的公司及其新东家的名字罗列如下,以供大家参考:新都酒店0033(深圳翰明投资);川投长钢0569(川投集团);国际大厦0600(河北建设);ST银山 0675(山西汇科数码科技);世纪光华0703(河南九龙水电集团 ); 内江峨柴 0757(沈阳北泰集团);ST达声0007(新疆宏大房地产集团);世茂股份600823(上海世茂投资发展公司);ST国货0416(上海华馨投资);青岛东方0739(上海光泰投资发展公司);国光瓷业600286(上海鸿仪投资);ST西化机0838(蓝星集团);寰岛实业0691(天津燕宇置业);ST康赛600745(珠海天华);ST联益0696(重庆宗申摩托);ST黄河科600831(广州鹏达集团 );福建三农0732 (西安飞天科工贸);ST恒泰600097(华立控股);望春花600645(华银控股集团);沈阳化工 0698(沈阳东宇);珠江控股0505(北京万发房地产);西南药业600666(太极集团及其旗下公司);襄阳轴承0678(中青创业);西北轴承0595(中国瑞联电子);庆云发展0639(沈阳宏元集团);另外,东百集团(600693)、宁夏恒利(600165)、天宇电气(0723)等把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当作绣球抛向全国的个股引来新的东家亦当不远矣。
(二)新东家的实力、背景、可能置入的资产等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重组信息公告之后,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新入主的机构的实力如何。比如,川投控股( 600674)的控股股东川投集团是一家总资产高达225亿的大集团,很显然, 如此大规模的集团必然有足够的实力对被入主的上市公司进行大规模地重组的。该股2000 年连涨400%的事实显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类似的川投长钢(0569 )也是川投麾下的上市公司,重组将近3年了,看来该股被正式注入优质资产的时间应也不远了。另外,我们注意到,重组ST黄河科的广州鹏达集团和重组国际大厦的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都是实力雄厚的集团,当然,入主的沪昌特钢(600665)的宝钢集团的实力就更不用说了。还有,新东家是否有应时的题材也很重要。比如,当市场在炒作宽带、生物、新材料、纳米等概念时,如果新东家有刚好有这些题材的话,该重组股无疑会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的。
(三)价低的、未涨的、庄家持筹高的重组股最为迷人。 这一点主要是帮助我们从技术面的角度来遴选和甑别重组股未来的上涨潜力和上涨时机。比如,青岛东方(0739)、世茂股份(600823 )等重组股的筹码就比较集中, 而寰岛实业( 0691)的绝对价位和总涨幅显然都是比较低的。
(四)认准著名机构的名字。如果重组一方是股市上著名的机构的话, 那敢情是最好不过了。下面我们列举了部分有名机构的名单供参考:北大系、清华系、德隆系、深港产学研、明天系、托普系、牛津剑桥、西安飞天、哈里道里等等。
(五)捂股是投资重组股的最佳策略。重组股后市肯定会有行情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的快慢而已,因此找准一只自己最熟悉或最适合自己操作风格的品种牢牢捂住,任凭大盘风吹雨打,始终痴心如一,按照多年来的经验,这种操作策略至少能保证年平均收益率达到50%以上。这就叫作:捂并快乐着!
结语:重组是个大命题,以上的文字只是对重组的一种粗浅的解读。 理论篇也好,实战篇也好,它更多的只是开启了一扇通往重组板块巨大商机的诱惑之门。尽管它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及个股,同时也着意提醒大家最应关注那些已重组但行情尚未启动的个股,但通篇文字更多的只是给出了一种思路,一种近距离参详重组及重组股的思路。至于最终谁能真正从重组大潮中斩获金银满钵,那就看您的造化了。
㈢ 股票的基本面主要看哪几个方面怎么分析
自上而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对国家经济整体态势的宏观分析,包括各种经济财政以及税收产业政策等,还有国家各项经济指标的状。2.对股票所处的行业进行分析,主要对行业所处的经济周期、发展前景以及区域经济对公司的影响。3.对上市公司的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具体分析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公司的经营财政指标,还有各项财务报表等。
㈣ 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管理层经营绩效
1.问题提出
资本结构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的集中体现,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甚至企业价值。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规范企业行为,提升公司价值。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从未间断。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关到有关的过程”。MM理论(不考虑公司所得税)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认为资本结构的选择不会影响公司价值。而此后的MM理论(考虑公司所得税)、米勒模型、权衡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控制权理论等等一系列资本结构理论,都认为资本结构的选择会影响公司价值。
我国对于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陆正飞、辛宇(1998)通过对沪市机械及运输设备业的35家上市公司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得出,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等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甚显著。李义超、蒋振声(2001)应用1992至1999年的混合数据,采用截面分析与TSCS分析方法,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结论。于东智(2003)通过研究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关系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刘志彪等(2003)是国内最早将产业经济学与资本结构研究相结合的,他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其所在的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资本结构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肖作平(2005)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存在互动关系,财务杠杆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成反向的U型关系的结论。
从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除少数研究认为企业资本结构与绩效无关以外,西方的理论和研究普遍认为企业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而针对我国的研究除了少数结论(洪锡熙和沈艺峰,2000;王娟和杨凤林2002),普遍认为企业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是负相关的(陆正飞,1996;刘志彪,2003;于东智,2003;肖作平,2005)。
经典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首先可能是因为制度环境的不同。西方具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严格的监管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成熟的经理人市场,这些条件为资本结构理论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中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其次,对公司绩效指标的选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学者选取净资产收益率衡量公司绩效,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反映资本收益能力的国际性通用指标和杜邦系统中的核心指标,优点是综合能力强,但缺点是易被人为操纵,其有效性会受到影响。
最后,未全面考虑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很多,除受资本结构影响外,还受行业、公司规模等因素影响,漏掉重要影响因素容易导致有偏误的估计结果,甚至会掩盖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真实关系。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应该加入相关的控制变量。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利用我国沪深A股2005—2009年64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期望在研究模型建立、数据选择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以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验证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2.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2.1债务结构与企业绩效
西方理论普遍认为,企业的高负债并不一定就会导致企业的低绩效,关键在于债务的治理是否有效[1]。负债影响公司绩效,主要是通过影响经营者行为来达成的,作为企业的直接管理者,经营者的行为与公司绩效息息相关。首先,负债是一种具有约束性的债权,一般是固定支付,但必须按时还本付息,否则将面临诉讼甚至破产的威胁。因此,当一个企业负债比率过高时,经营者要考虑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这样一来,也抑制经营者利用企业过多的自由现金流量来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各种行为。其次,在企业融资总额及经营者持股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负债方式融资,等于降低股权融资比例,相当于提高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从而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价值先随负债比例增加而增加,当负债比例达到某一点时,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的作用显著增强,企业价值开始下降。随着负债比例的增加,企业价值有一个最大值,此时的负债比例为最佳负债比例。本文根据国外研究的结论以及经典理论的结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
假设2:企业绩效与资产负债率存在着一个倒U型二次抛物线关系,即当企业负债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企业绩效随负债增加而增大,当企业负债超过一定程度时,企业绩效随企业负债的增加而减少。
2.2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代理成本认为,股权相对集中可以有效的节约代理成本。在股权相对集中的条件下,控股股东有监督的激励,可以分散股东“搭便车”的问题。
大股东具有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谋取自身利益的能力,可以更有效地监督管理者,从而增强市场运行的有效性,降低经理层的代理成本。另外,由于这属于公司的内部控制,花费相对较少,治理成本低。但是,Shleifer和Vishny于1997年进一步提出,大股东发挥良好作用的前提是具有一个良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法律环境,以免大股东通过手中的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然而,我国的法律环境不容乐观,相关的法律不完整而且执行不得力,因此我们提出假设3:
假设3:企业经营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负相关。
从第三章的分析我们看到,我国房地产行业存在明显的“一股独大”问题,而在我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往往是国有控股,尽管近几年,国有股本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仍很明显。因此我们提出假设4:
假设4:企业经营绩效与国有持股比例负相关。
3.研究设计
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保证数据对于研究的有效性,本文设定了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筛选:(1)为了部分消除因上市公司上市额度制度,而导致亏损企业资源价值偏高,以及亏损企业资本重组等非经营性影响因素,故剔除ST和PT板块企业。(2)另外,由于一些公司某些年度的财务数据无法取得或者存在异常,故也予以剔除。
3.1变量的设计
3.1.1经营绩效指标的确定
从绪论的分析中我们看到,绩效指标一般有两类方法进行衡量,一类是单一指标的绩效衡量,如ROA、ROE、EVA、TobinQ等;另一类是多重指标的绩效衡量,当前关于多重指标的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平衡记分卡以及层次分析法等。但单一指标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治理效率,且主观性较强,易遭到人为操纵,从而大大降低实证分析的准确性。因此本文选择了多重指标作为绩效衡量的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绩效。本文的因子分析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以及运营能力4个方面选择了11项财务指标衡量企业绩效。
3.1.2资本结构指标及控制变量的确定
本文所研究的资本结构皆以其广义上的定义为基础,因此包括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本文选择资产负债率[2]、长期负债率以及流动负债率作为债权结构的衡量指标;选择第一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前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及国有股比例衡量股权结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为了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引入了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的选择及其衡量方法见下表:
表2 房地产上市公司指标体系
变量名称
符号
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
因子分析绩效
P
通过因子分析法衡量
解释
变量
债权
结构
资产负债率
RDA
自变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长期负债率
Ldar
自变量,长期负债率=长期负债/总资产
流动负债率
Sdar
自变量,流动负债率=流动负债/总资产
股
权
结
构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
Hsp10
自变量,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和
最大股东持股比
S1
自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国有股比例
Sp
自变量,国有股比例=国家股数/总股数
控制变量
公司规模
Size
控制变量,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3.2研究设计
为了研究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如何影响经营绩效,本文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资本结构的研究,建立了如下回归方程:
P=β0+β1 RDA+β2 RDA²+β3 ldar +β4 sdar +β5 s1+β6 hsp10 +β7 sp+β8 size+ε
此模型是一个二次曲线回归模型,可以检验是否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最佳,因此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变量之间的最优组合区间。其中P为企业综合经营绩效指标,RDA表示资产负债率,ldar表示长期负债率,sdar表示流动负债率,s1表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hsp10表示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sp表示国有股比例,size表示公司规模大小,β0表示截距项。
4.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1通过因子分析法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通过因子分析法我们得到了六个解释变量的因子,分别用Y1、Y2、Y3、Y4、Y5、Y6来表示,综合计量指标P为各主成分的加权平均值权数为各因子方差贡献率,表达式为:
P=(26.479%Y1+20.421%Y2+10.224%Y3+9.202%Y4+8.825%Y5+8.471%Y6)/83.622%
4.2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表3 模型回归参数
模型
B
标准误差
t
Sig
(常量)
-.181
.083
-2.185
.032
S1
-.078
.047
-1.675
.101
SDAR
.039
.028
1.371
.175
SIZE
.003
.003
1.055
.295
HSP10
.062
.046
1.337
.186
RDA
.494
.169
2.922
.005
RDA*RDA
-.362
.155
-2.731
.007
LDAR
-.086
.046
-1.859
.068
SP
-.037
.023
-1.687
.111
从上表的分析结果中,我们得到资产负债率企业与绩效显著正相关;企业绩效与资产负债率存在显著倒U型二次抛物线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
5.研究结论
(一)企业存在一个最优资产负债结构
从上文的回归结果中,我们得到企业综合经营绩效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关系,这表明了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一般来说,债务成本低于权益成本,因此通过举债可以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但是若负债过度,还款压力增大,企业的困境成本及破产成本增加,将会影响企业效率,降低企业价值。
(二)一股独大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普遍的一股独大现象,Shleifer and Vishny认为大股东的存在可以解决公司内部人的控制问题,但大股东发挥良好作用的前提是具有一个良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法律环境,以免大股东通过手中的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然而,我国的法律环境不容乐观,相关的法律不完整而且执行不得力,因此,“一股独大”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措施。从实证角度看,我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总体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三)国有控股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
在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虽然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其一股独大的局面并未改变,这些股份的所有权是国家,但国家无法直接行使所有权,一般通过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为行使经营权。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缺乏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因此代理人却没有被很好的监督,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经营者自身的经济利益并未挂钩,经营者也就并不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实证角度看,国有控股对企业总体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㈤ 股票下跌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是利好还是利空。
目前股市中大多数公司股价是高高在上,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只有利用题材投机机会,有很大的泡沫成份。公司管理者是不会买自己公司的股票的。具体信息你可以在目前沪深两地200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中查询。
㈥ 为何一个公司的管理层变动的时候会他的股票有很大的影响谁来决定这种敏感度的
买股票就是买预期,就是预期上市公司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发生变动,就说明已经开始有了不稳定的因素,那么公司的持续稳定趋势就受到了挑战。最关键的是要看是哪一级的管理层?多大范围?公司如何应对?什么原因变动?对公司的实际运营到底有多大影响,了解得越清楚,你的判断就越客观,否则你还是谨慎,远离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