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好,我目前在找美国罗瑞特教育集团股票上市号码,找到了它的ISIN编码,请问这个代表什么呢
http://www.laureate.net 到网站看看吧 我英文不好
❷ 求高手解答这道数学建模问题:投资组合问题,美国某三种股票(A,B,C)12年(1943—1954)的价格(已经包
从分析来看,a股票波动比较小,c股票比b票波动相对落后,b股票没有明显回落,c股还会上涨,建议建仓c股
❸ 美国教育有什么优势和弊端
美国的教育究竟有那些优势呢?
首先,对于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来讲,可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美国,不像在国内一样,除了学习,自己什么也不用干,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不用自己洗袜子,不用自己做家务,在美国生活,你要学会自食其力,学会做所有的事情。
另外,在美国可以锻炼自己学习的能力,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中,存在个性化的教育,针对孩子的特质,特点进行教育,根据他们的专长进行教育,他们会学习他们所喜欢的内容,对自己专研的事物专研学习。
其次,美国具有完善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这儿的老师基本上是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以上的学历,从事教育需要经过考试,测评以后才可以担任老师,优秀的老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吸收到老师很多优良的学习习惯及学习特质。
再者,来到美国的话,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受到专业的训练。
美国教育的劣势
以上,探讨的都是美国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那么,美国教育就没有毛病吗?
当然不是。
美国教育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过高。
我的美国朋友曾经对我开玩笑说,人生就像在高速路上奔跑,你在美国奔跑,会遇到最大的两座收费站,一座是税收,一座是教育。
美国被称为“万税之国”,税务部门是许多人永远逃不过的噩梦;
而美国教育的收费之高,也足以让人咋舌。
❹ 美国有关教育的机构,最好是完整的详细的介绍!
联邦教育部(Department of Ecation)成立于1867年,1980年升格为内阁一级的教育部。现任教育部长(Secretary of Ecation)为阿恩·邓肯(Arne Duncan)。目前,教育部还设有常务副部长(Deputy Secretary)一名,副部长(Under Secretary)一名,助理部长(Assistant Secretary)八名。 美国教育部现有4700多雇员,其中大约3600人在首都华盛顿,分布在四个不同的办公地点。另有1000多人在教育部十个地区办事处办公。 教育部全年总经费420亿美元,管理200多个项目。教育部的行政运作费用占教育部总经费的1.9%。
全美有多种类型的公、私立大专院校,它们有不同的教学焦点。有些为职业训练或理工技术为本,另一些则重视人文教育,也有很多是结合上述各类别的学术领域,为综合型高校。
在美国,“学院”(Colleges)主要有三种。一是指隶属于大学的本科教育机构(如:哈佛学院 Harvard College 及耶鲁学院 Yale College);第二类为只重视本科教育的文理学院;而第三类则为社区学院。在上述学院中,大学本科学院与文理学院的课程主要为四年制,毕业生亦会获赋予学士学位证明(Bachelor's degree),而社区学院的课程却主要(但非一定)为两年制,修读的学生最终会获副学士证明(Associate's degree)。这些都是美国主要的本科教育,惟副学士的学历要比学士的低。[6] 另外在少数情况下,“College”一字亦指大学里的学术学院(如普渡大学的农业学院 College of Agriculture)。
美国的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s)主要提供两年制的课程。它们的学生通常也称为副学士学生。学生需在校期间有良好成绩,方可接驳转上四年制的大学本科学院或文理学院的课程,多数只需再多花两三年的时间修毕相关学士课程。其他的学生则会踏入职场。
圣安瑟伦学院,一所位于新英格兰地区的文理学院。
那些四年制、重视博雅教育(人文思想为本教育)亦不递属任何大学的本科教育机构,在美国称之为“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这些学院以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为主,且亦没有任何研究院及相关课程(此特点也是它们与研究型大学的最大分别),但会将一部分的资源投放在教育研究项目里。它们的班别规模也相对较小,因此有较高的住宿率及师生比。大多数文理院的课程均由院方教师自己亲自教授,而绝少依赖高年级学生等助教。全美文理学院以私立为主,只有一小部分的为公立。
美国的综合型大学”(Universities)则是泛指那些拥有本科生与研究生学院的研究型高校。不过,因历史因素,某些美国“大学”仍保留了“学院”一词作为其名字(如威廉与玛丽学院);另一些采用了欧洲理工大学办学模式的美国技术性大学则称为“Institute”,在中文翻译上也是“学院”(如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和 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剩余的大多都已经称之为“大学”。它们除了学士课程,还会提供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课程。卡内基高等教育组织分类系统将硕士课程的提供列作“大学”的基本准则。[7] 大学的本科教育与文理院所提供的课程一样,大致上都停留在文学及理学层面,这是因为美国很多专业学科(如大部分医学院的课程)均只接受本科毕业生报读。
不少大学也拥有专业学术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为想从事某专业领域的学生提供各类课程。典型例子包括医学院、法学院等。美国不少的专业学院课程均只接受学士毕业生报读,而非高中毕业生(故它们亦被称之为研究生院 Graate Schools)。在美国,区分大学里的本科生部及这些专业学院的方法为命名方式:前者通常叫 Colleges 而后者则为 Schools,但它们在中文上的称呼则都是“学院”(Colleges有时亦被译作“书院”)。再者,美国的大学大多都以“School”来命名其学术学院,而很少采用其他国家的“Faculty”一字。
不过,正如上述曾提及,有一小部分的大学仍将这些学术学院命名为“Colleges”。例子包括前面提及的普渡大学。普渡的农业学院及工程学院均以“Colleges”为名。前者再细分多个部门(“Departments”)而后者却分拆成不同的小学院(“Schools”),在这情况下,“Colleges”为一所大学术学院而“Schools”却成为了递属于前者的一部分。
除此,某些仿照欧洲书院联邦制模式的美国大学,也将“Colleges”作为其本科生住宿院的名称。例子包括现有12所住宿书院(或叫住宿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s)的耶鲁大学。
为公立的伯克莱加州大学的中央建筑物——萨瑟塔钟楼。
美国的大学采用权力分散制度。公立大学只递属于其所在的州份,该州份的学生所需要缴纳的学费也较非本州生的要低。2002年本州生念公立大学的学费平均为每年 $4081 美元,而非本州生则为 $18,273 美元。[8] 除了某些官方学术成员,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权利直接管治公立大学,但可以给予联邦补助。[9] 这些大学均为州际学校网络的一员,每个州至少开办一所公立学校。如加州的公立学校就包括:共有11个校区的加州大学、23个校区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及109个校区的加州社区学院。
美国的私立大学数量亦颇多。有些与某些宗教组织(如基督教、天主教)有联系,故会向其学生提供该宗教课程。相反,有些则为宗教自由学府,不硬性要求学生修读宗教课程。神学院则旨在为教会培训新一代的圣职人员。
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均需它们的学生缴纳学费。不过这里也有两个例外:一是美国的五所联邦补助国立军校;二是某些学校自己将免费课程作其教学理念之一(如柯柏联盟学院)。[10]公立大学的学费因有州政府及当地居民补助而一般比私立的少。大学生可以透过参加奖学金计划来减轻学费的负担。某些州政府也有设立州际奖学金计划供学生选择,例子有乔治亚州的希望奖学金资助及佛罗里达州的光明未来奖学金计划。
许多美国大学每年均会收到捐款回赠。这些回赠大多都由该校的校友提供。一份由美国国家学院及大学经济研究部于2007年所发表的报告显示,在2006年全年收到的回赠金额位列首765位的院校,合共有三千四百亿美元的资金。当中,哈佛大学所获得的金额长期位列第一。[11]
除此,美国各地区的学院或大学也会组成不同的高校联盟或建立共同的大学评核组织。高校联盟的例子包括常春藤盟校,而评核组织则有新英格兰学校联会。联盟组织旨在加强相关学校的学术及体育竞赛交流,而评核组织的目的则为审核有关地区各学校的教育质素。
❺ 美国股市为什么不流行技术分析而流行基本分析呢
有很多原因
首先,美国股市的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是中国A股市场无法相比的,相对来说,国内造假太严重。
其次,市场的成熟度,也可以说是市场的有效性,也就是股票价格反映信息的充分程度,谁高谁低一想就知道。
第三,想楼上说的,美国股市里都是大型机构,普通居民买的则是这些机构发行的各类基金,所以,股市里都是职业的,实力雄厚的炒家,少了散户,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就会减轻许多
还有很多,可以写一篇论文,不过楼主的分有点少,呵呵
❻ 美国历史上十大牛股的特征是什么
顾大牛股的历史特征总结如下:
1 根据中美的历史经验看,大牛股一般产生在消费品,医药,连锁零售行业里,因为他们同时具有大牛股的二个特点:
既可以保持高成长,同时有足够深的护城河。
2 高成长的企业一般有这些特质:面对消费者,市场空间巨大,消费频次高,有品牌知名度,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很强劲,而且没有尽头。
3 具有护城河的企业一般具有品牌效应,是行业龙头,行业的核心驱动是非技术驱动的,而且优势可以通过时间可以累积,如果是互联网公司,网络效应加垄断效应可以在相对长的时间内抵消掉技术创新带来的颠覆。
中国天然的巨大市场,繁荣的经济发展,而且现在连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没有达到,所以未来中国股市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大牛股,比过去的20多年要多的多,这些大牛股大部分就出现在消费品,医药,零售连锁,互联网等行业。巴菲特说:“投资如同滚雪球,最重要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山坡”。统计A股市场过去廿年涨幅最大的100只股票,有个共同特征就是:上市时间足够长。统计显示,这100只牛股平均上市时长达14年,涨幅榜前20名的股票中18只上市时间超过10年。其中上市满20年的“老八股”有5个出线,“老八股”取得如此成绩,既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密不可分,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中国股市20年的财富积累效应。
特征二:高增长%2B股本扩张。
牛股除了上市时间长之外,还有业绩的高增长以及高分红送转特征。在20年大牛股中,就有一批上市时间虽不足10年但涨幅惊人的个股,其中烟台万华 (600309(万华化学) )、曾经的 美的电器 (000527 )等多只股票也是A股年化分红价值榜前列的成员。
600795(国电电力)(行情,问诊) 是股本扩张的代表。该公司1997年上市来经过9次送转股,总股本扩大97倍,股价也累计上涨26倍。此外央企整体上市是“股市金元宝”。中航精机(行情,问诊)上市6年股价上涨9倍是央企整体上市的威力。未来3年央企整合且将注入3万亿的资产,给证券市场带来众多机会。
特征三:独有的竞争力和资源优势。
在20年大牛股中,600547(山东黄金) 、600489(中金黄金)(行情,问诊) 和包钢稀土(行情,问诊) 600111(北方稀土)、盐湖钾肥 (000792(盐湖股份) )等都属于资源股;000538(云南白药) 、000423(东阿阿胶)(行情,问诊) 、600085(同仁堂)(行情,问诊) 等都拥有中国特色资源。
特征四:主营契合经济发展热点。
从行业分布上看,过去廿年机械设备与生物医药行业涌现的牛股最多。如机械设备行业大牛股中的
❼ 在美国上市的第一支中国教育产业股
新东方作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龙头企业,于2006年9月7日登陆纽交所,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东方赴美上市开启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资本先河,给中国教育行业带来的资本连锁效应是比较明显的,证明了像中国教育培训这样的领域作为一个公司运作是可行的,可以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是受到华尔街认可的。2004年投资新东方的老虎基金在新东方上市以后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接下来的几年,这种财富效应促使风投(VC)和私募(PE)开始涌入中国教育培训市场,2006年9月到2009年,中国教育培训界已经公开的就有不少于20起私募融资,资本的追逐对这个行业的高速增长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在此期间,还有ATA、诺亚舟、弘成教育、正保远程4家教育公司IPO,有双威教育和中国教育集团借壳上市,这些上市的教育公司集中在远程教育和教育产品类公司。
2010年则是中国教育培训公司赴美上市的一个高潮,8月到11月,先后有安博教育、环球天下、学而思、学大IPO。其中,安博、学而思、学大在上市初期均近10亿美元,使得教育培训的财富故事继新东方之后再度上演。
此外,接下来教育行业有可能上市的公司还有:巨人教育、卓越教育、万学教育、中公、华图、聚成培训等。根据相关报道,中公、华图、聚成有可能在A股上市,如果教育培训公司成功登陆国内股市,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将会吸引资本更多的关注。
❽ 很多人都羡慕美国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到底属于哪个层次
很多人都羡慕美国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到底属于哪个层次?
首先,美国本科教育是符合人类认知过程的教育阶段。美国本科生大一选择的专业不一定是这个学生最终要学的专业。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以及他们对自己的不断认知,很可能他们会因为不了解而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不感兴趣。学经济的精算,学金融的电子科学都会发生,但最重要的是,大多数美国学生毕业时都拿到了自己热衷的领域的学位证书。想必这个结果会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领域,在少走弯路的同时更容易取得成功。
这一代中国人技术过硬,为人随和,乐于与人合作,但整体心态普遍像孩子,有主人翁意识的人太少。
中国一个城市好学区和差学区的区别,只是考试分数高或低,重点中学录取学生多或少,是“量”的差异,而美国不同学区的教育是“质”的差异。
❾ 美国教育的缺点
美国的教育制度是高度自由和有选择性的,但它可以非常依赖它。它不仅培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为社会产生了大量的废品和次品。诺贝尔,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陈宁洋奖获得者,最近提到,中国最需要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平均质量。他还说,美国的教育哲学给创造性的学生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浪费了许多人才,造成了许多悲剧。
据统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接受国。在美国学习的必要性不仅表明了它是一个教育出口大国,而且美国需要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工程人才。由于移民法规的限制,美国大学很难直接大量引进外国人才。因此,以研究生名义招收外国人才是一种传统做法。美国教育制度的失败在于,它让成千上万的纳税人或家长耗费了钱财,却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在高科技的就业市场上,美国的自产人才无法与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的人才相匹敌。
❿ 美国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
美国的教育模式
美国的教育,可谓世界之一大怪。如果你只看一流大学,看学术界的表现、拿诺贝尔奖的数量,美国的教育无疑是世界第一。但若看基础教育,看那些不会读不会写、只知道打篮球的高中生,你又觉得美国的教育至少在发达国家中是最糟的。但即使在哈佛、耶鲁这类名校,大部分学生和教授还是美国人,说明其基础教育还是在大量培养人才,其高等教育并非仅靠金钱和外国的精英来维持。
美国的民主教育体制
在美国,选民是上帝,政治家把老百姓奉为衣食父母。每次总统竞选,挑战现任总统的人不管来自哪个党,说的话都是一个模式:我们是美国人,所以应生活得比现在更好;现在的种种问题,全是因为这个现任总统把事情搞坏了。美国的政治话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有问题不怪你们(老百姓)自己,而是别人(政府)的原因。主权在民,责任却不在民。
此一民主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不承认上面的权威。老百姓听惯了奉承,听不得批评,更不用说教训了。
美国高中的经费是老百姓纳税提供的,谁敢说纳税人一句不是?
在对付学生时,也要十分小心。一位华裔女老师在耶鲁当助教给学生的期中考试判分,近一半的学生都拿了90分以上,可有一位实在不像话,怎么高抬贵手,也只能给他62分。在他卷子后面的批语中,老师这样写道:“你似乎并不理解你所讨论的问题,你需要稍微用功一些。”
不想教授看后立即把老师叫到办公室,说老师的批语完全无法让人接受。他告诫这位华裔女老师:“这是美国,这种批语是在侮辱学生。你可以说他哪里错了,你的打分也无可非议。但你不能说人家不懂、不用功。” (对事不对人)
美国高素质人才从何来?
不过,无法维持基本水准的美国教育,却能造就高水平的人才。道理很简单,好学生不用督促也会用功,而且美国给他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学习条件。
更重要的是,多元、自由的教育制度,给优异之士提供了最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掌握卓越的技能来应付异常复杂的社会。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注意学生在种族、文化、经济等背景上的多元搭配,并不仅仅盯着分数。这一政策,也不仅仅是照顾黑人、穷人的问题,而确实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要培养有自主意识的公民,而非“顺民”
美国的大学生一般在头两年不用决定自己的专业,甚至高年级时的专业也与自己未来的事业无直接关系。我当年的一个同班同学本科读的是历史,毕业后却上了医学院。这样的例子,在校园里司空见惯,没有人会感到一点惊异。一次,妻子去看病。医生见面先自我介绍,聊聊家常,当知道她是一个中国人在这里学日本文学时,马上和她讨论起南京大屠杀的问题,让你感到双方有许多共同语言,病人与医生之间,一下子就有了信赖感。
再看看东亚又如何呢?中国的大夫不用说了。即使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你去医院从来别指望医生会主动和你握手,更不用说聊家常了。日本的医生,常常让人想起电影里的宪兵队长,你不过是他权威之下的一个有问题的东西,而不是人。我两岁的女儿,在美国一路过医院就喊着要进去看看她的医生;可是在日本,她一见医生就哭,乃至有了些心理问题。以美国的标准看,你若是连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的信赖都无法赢得,还当什么大夫!
美国社会是由公民所组成,而非“顺民”所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教育要先塑造人,懂得什么是人权的人,懂得什么是人人平等,人人机会均等的人,然后再谈专业,再谈知识,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所以,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如何对自己的生活作出选择,而不是在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权威主义教育体制和哲学下,掌握别人需要他们掌握的技能。
教育与训练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育不仅传授着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文资源。布什2002年在清华大学讲演时说“大学不仅是培养技术人员,更要培养公民”,这话表达了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同时对受着前苏联“顺民”式的高度专业化训练的清华学生乃至中国学生讲,应该是有教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