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发行和上市案例分析(案例随便)
97年7月,A国有企业(以下称“A企业”)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拟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发行股票与上市。其拟定的有关方案部分要点为:
A企业拟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其他3家国有企业共同以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9月前设立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B公司”)。各发起人投入B公司的资产总额拟定为人民币16500万元。其中:负债为人民币12200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4300万元。B公司成立时的股本总额拟定为2750万元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下同)。B公司成立1年后,即2000年底之前,拟申请发行6000万社会公众股,新股发行后,B公司股本总额为8750万股。
如果上述方案未获批准,A企业将以协议收购方式收购C上市公司(以下称“C公司”)具体做法为:A企业与C公司的发起人股东D国有企业(以下称“D企业”)订立协议,受让D企业持有的C公司51%股份。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前,C公司必须召开股东大会通过此事项。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后,D企业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收购协议在未获得上述机构批准前不得履行。在收购行为完成之后,A企业应当在30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以公告。为了减少A企业控制C公司的成本,A企业在收购行为完成3个月后,将所持C公司的股份部分转让给E公司。
①A企业拟定由4家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B公司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在5人以上,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少于5人,但应当以募集方式设立,而不能以发起方式设立。
②B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在股票发行前一年末的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得低于30%,而各发起人投入B公司的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仅达26.06%。
③各发起人投入B公司净资产的折股比率不符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该折股比率不得低于65%,而各发起人投入B公司的净资产为人民币4300万元,折成2750万股,该折股比率仅为63.95%。
④各发起人在B公司的持股数额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在上市公司的股份总额中,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额不得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而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仅为2750万股。
⑤按B公司申请发行社会公众*股的额度,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比例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发起人认购拟上*市公司的股份数不得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35%,如果B公司申请发行6000万社会公众股,那么,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则仅达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31.43%。
(2)A企业收购C公司的做法存在以下不当之处:
①安排C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通过A企业收购C公司股权事宜有不当之处。因为,A企业收购C公司是受让C公司股东的股权,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无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②由D企业履行报告义务和将收购协议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有关规定,收购协议签订之后,应由收购人,即A企业履行报告义务,而非D企业。此外,收购协议无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批准,仅向其作出书面报告即可。
③收购协议在未获批准之前不得履行的表述不当。根据有关规定,收购协议在未作出公告前不得履行。
④收*购行为完成后,A企业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而非30日。
⑤A企业拟在收购行为完成3个月后转让所持C公司股份不符合法*律之规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收购人在收购行为完成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上*市*公司的股*份。
❷ 关于股票融资增发的问题
股票融资增发是该股票股本扩大,但分二种情况:
1、公开是所以股票持有者都可以按增发价买入股票(也可放弃),对现有股价有大的影响,涨幅后股价按总市值除以总股本计算;
2、定向是对机构的,与散户无关,对现有股价冲击不大;
3、增发的股票是按照原股东持有的份额进行配售的;所以认购增发的股票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变。
❸ 股票增发是如何增发的,通俗的理解是怎么回事呢
1、实施股票增发的公司在股票增发完成后并没有显著地改善业绩,有些甚至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有很大的下降;由于股本扩大,因此导致了每股收益的下降,损害了长期持股老股东的利益。从1998年以后增发案例的结果来看,增发这种再融资行为并非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有效手段。
2、从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来看,增发的确是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消息: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前的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显示市场提前就对这一利空消息作出反映,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来表示对增发行为的否定。
3、增发价格折扣率对公告日前后11个交易日累积超额收益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并且不同年份对该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也有差异。这显示出市场对股票增发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的下降程度。
4、1999年和2000年实施增发股票在增发新股上市后股价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曾经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所以参与增发的投资者在增发前后可以获得了较大的价格差,存在着明显的套利机会。但是从2001年开始,在增发后的超额收益率没有显著为正,即这种套利机会开始逐步消失。
5、关于增发公司存量资金的分析表明,增发公司拥有的平均货币资金没有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即上市公司并不是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要进行增发。实际上由于增发条件的限制,往往可以进行增发的公司其业绩和财务状况都比较好,所以增发公司的平均闲置资金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也是必然的。分析其增发动机,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公司业务和规模的扩张,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二是由于增发融资的门槛越来越高,成功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不“浪费”宝贵的增发机会而进行增发。
6、有关实施股票增发和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公司的流通股比例的分析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和实施增发公司的流通股比例要小于没有实施增发或没有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公司,说明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增发的倾向性。虽然流通股比例较小的公司通过增发来改善股权结构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在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流通股东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大股东的利益,增发应以提高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为主要目的。尤其在增发过程中,股票价格的市场风险完全由流通股东承担,因此流通股东应在增发决策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
7、有关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在不同行业有差异:信息技术行业更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而且重要的三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流通股比例会影响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概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越高、流通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
8、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情况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所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更容易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这说明盈利能力较高公司的股票增发预案更能够得到发行审核部门的认可。
❹ 关于股票增发的问题
楼上的朋友肯定是不懂经济学(财务)基础知识的。增发未必一定会“稀释”每股价值。如果一定会稀释每股价值,则等于说稀释了整个公司的价值。1000是由1000个1组成的呀!每个1都被稀释了,为什么还要增发?
逻辑上,增发价必定大于现有每股净资产。所以增发后,总股本的每股的净资产值必定高于增发前的。
增发,从本质上来讲,是公司为了获得不但“免息”而且是“不用还”的资金。是出于新开项目或扩大生产规模或是补充流动资金的资金总需求。应用的好,产生的总体效益必定是好于增发之前的公司效益。将增发资金搞歪门邪道则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筹到的资金从投入到产生效益当然需要过程和时间,但不能就此简单地说就是稀释了效益。你喂鸡了饲料到产蛋还有个过程呢,你能说,给鸡吃了饲料是稀释了养鸡的效益或价值?
提问者的问题提得不专业。每股收益在增发后会如何变动,如同问你,你吃了这顿饭身体会如何变动?结果有两种:一是吃坏了身体,还不如不吃呢;二是吃对了增强了体质,比不吃要好。 道理是一样的。
❺ 你们谁能举几个近几年股票定向增发的例子我想关注下他们的走势。
你去看看中远航运这支股
去年的1月份有几亿的限售股解禁..
这些限售筹码都是定向增发而来的.
现在一般的规律是解禁之后要发动一点行情的,,不过你也得分析它增发时拿的筹码价位是多少.和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都是些什么机构,如果是些实力不强的机构,解禁后也没多少作用,往往也随着大盘杀跌杀下来了...
还有就是要看定增锁定期间大盘走势和你所关注的个股是有极强的关联度,如果区间稍微强势与大盘,增发机构实力又不雄厚.那么参与增发的亏的少的话,可能会考虑先减持的..
如果解禁前期突然出现量价齐飞,那可能成为大牛股.....
以上仅供参考!!!悬赏给不给就看你心情了.呵呵
❻ 关于股票增发的问题。
上市公司按比例增发是好事,你应该继续持有并按增发价买入增发的股票,因为增发的股票股价远低于时价,你可以借机调低持有的股票成本啊。
❼ 关于股票增发的问题
增发价格仅仅是那个准备买进的大集团认为的合适价格,对于它来说,一般是准备长期投资的,短期市场上的波动影响不大,也就是说那个大集团认为公司的价值不低于12元。
它判断的对不对,准不准,谁也不能保证,大集团投资失手的事也经常发生。只能说通常情况下,大集团有专业的人员团队进行调研,对公司的内部情况了解的比市场的散户更深入,所以大家还是认为大集团判断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只是这里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增发的钱用来干什么?要是就是用来买这个大集团的资产的话,需要认真分析。特别是需要关注准备买的资产是怎么估值的?是不是市场上的公允价值。如果估值过高,那么增发价格里面就可能水分很大了,大家都把价格提高,大集团是没吃亏,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很可能产生误判。
另外,由于市场波动,短期跌破增发价格是很有可能的。熊市的时候,市场上甚至大面积出现跌破净资产的股票。
❽ 关于 股票增发的问题
你是不是觉得你的买贵了?哈哈。如果只增发100股,的确是真的可以无风险套利了,但是有规模限制的原因,所以你20块的成本比起机构18块的成本来说,还是低的,能理解吧?
传说中的无风险套利,利润很低,种类不同,比如国债之类的,基本上没有规模就没有操作性。你就别去纠结了无风险套利了,那技术含量都不是一般的机构能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