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 美国 股票 美股 巴菲特
家居诚家具家品
知道团队诚意作答:
您好,
没有人敢说短期有一定上涨一定下跌的股票。有也不会告诉你,即使告诉了你,您也不敢跟(当用真金白银)。
影响股价不单止是政治经济因素,即时盘口显示的只是某一时间段买家卖家的力量对比。
即使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持有中石油4年,12元开始减持16元左右清仓,获利7倍。但开始买入的时候又有何人拍掌?
建议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不在乎本次输赢,在乎的是我这次掌握到什么?假如用的是我的真金白银会自信地操作吗?
抓紧学习吧,什么时候都不迟!
JJC
祝您成功!
㈡ 墨西哥湾漏油如何堵现在是否已经解决对此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如何善后
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很多国家向美国运送了设备及人员,以帮助美国尽快处理污染问题。伊朗虽然与美国在核能项目上存在严重冲突,也向美国提供打减压井的技术。2010年7月15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污染情况
海上原油漂浮带长200公里,宽100公里,而且还在进一步扩散,排污行动可能会持续数月。为了帮助美国排除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美国伸出援手,墨西哥表示,将与美国紧密合 水面油污
作,避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挪威的一个石油公司许诺提供除油剂和设备,并派遣人员。伊朗将向美国提供打减压井,防止原油继续泄漏的技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克劳利对各国的援助表示感谢。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达400万加仑计算,再漏油3个月,就相当于漏出约3.78亿加仑,即约143万立方米。“这可能成为和平时期(全球)最严重的漏油灾难”。英国石油公司(BP)利用“灭顶法”堵塞墨西哥湾油井失败,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数百群众冒雨示威抗议政府跟石油公司截油不力。[1] 2010年6月23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 水下漏油场面
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2]
编辑本段损失情况
截至目前,油污已经形成20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等于2.59平方公里)的污染区,有很多原油露出。并被冲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些小岛。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大卫·科托克描述了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消防队员在扑灭大火
在糟糕透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封闭油井,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科托克说,不管油井何时被封闭,都会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周边相关企业的税收却会减少。“由于这次悲剧性的事件,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了。” 美国密苏里州媒体报道说,漏油事件已经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海鲜和进口食品价格已经上涨,汽油也可能因此涨价。如果原油污染区蔓延到航运繁忙的密西西比河口,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目前,这片污染区距离河口只有15—2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为了防止密西西比河遭到污染,从墨西哥湾来的船只将被要求在进港前清理油污,而因此耽误的时间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3]
编辑本段补漏方式
泄漏的原油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清除,但是目前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清除泄漏的原油。尽管如此,还是需要用尽所有办法最大限度地清除泄漏的原油。目前,尽管BP公司已经连续尝试多种紧急补漏方式,但均以失败告终。 5月7日,BP的工程师将一个重达125吨的大型钢筋水泥控油罩沉入海底,希望用它罩住漏油点,将原油疏导到海面的油轮。但由于泄漏点喷出的天然气遇到冷水形成甲烷结晶,堵住了控油罩顶部的开口,使得这一装置无法发挥作用。随后登场的“大礼帽”虽然比钢筋水泥罩小一号,可减少甲烷结晶的形成,但这个方法同样以失败收场。 5月14日,工程师将一根4英寸的吸油管插入发生泄漏的21英寸油管,3天后,这根管道发挥了一定作用,共吸走了2.2万桶原油,将其输送到停泊在海面的一艘油轮里。不过这一数量只占漏油量的一小部分,为着手彻底的堵漏工程,这根吸油管随后被撤走。 5月25日,美国海岸警卫队批准BP采用“灭顶法”控制漏油。次日,几艘远程操控的潜水艇将5000桶钻井液注入油井。工程师希望,在强大的压力下钻井液会进入油井的防喷器,直至油井底部。这将使得井内失去压力,停止漏油。如果能实现初步的堵漏,BP还将向井内注入水泥,彻底堵住泄漏点。虽然最开始略有成效,但BP在5月29日宣布,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喷出油井的压力太强,“灭顶法”彻底宣告失败。 遭遇了连续失败后,BP拿出一个新的控漏计划——“盖帽法”,工程师将遥控深海机器人,将漏油处受损的油管剪断、盖上防堵装置,防堵装置与油管相连,以把漏出的石油和天然气吸至油管内,再将原油送至海面上的油轮。安装这项防堵装置约需4—7天,如果成功可以抑制大部分漏油,但不是全部。此外,永久性解决漏油的最佳方法是钻减压井,工程人员分别于5月2日和5月23日开始钻两口减压井,每口井需耗资1亿美元,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至少2—3个月才能见效。
编辑本段泄漏清理
石油持续从海下流出;天然石油很容易跟海水融在一起;产生的粘稠混合物很难燃烧,甚至很难清理;这个季节的这片海域是非常脆弱的新生命的诞生地;海岸线上有大量很难清理的沼泽。 美国海岸警卫队正在清除浮油
大风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区: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泽地和周围各州。这里有三种类型的海滩:沙质海滩、岩石海滩和沼泽海滩。例如佛罗里达州的沙质海滩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 最难清除的是沼泽地上的浮油,这里是深水地平线泄漏的石油最先流向的地方。肯尼尔表示,沼泽非常脆弱,清理浮油的尝试会对它造成严重破坏。浮油一旦渗入,必须砍掉沼泽上的草才行。不过它还能渗透到土壤下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清除石油。 吃石油的正常细菌必须有氧气才能产生作用,在沼泽地的土壤里,它们没有足够氧气进行这一过程。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类产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的阶段。飓风季6月即将到来,专家相信到时浮油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尽管这听起来似乎与直觉不符,但是一场大风暴将有助于驱散和冲淡浮油。欧文顿说:“飓风是一台天然真空吸尘器。”它经常会把一切清理干净。但是对于持续不断的石油泄漏事故来说,飓风起不到彻底清理的作用。[4]
编辑本段设立赔偿基金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6月16日证实,英国石油公司BP同意设立200亿美元基金,赔偿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而生计受损的民众。[5] 此次漏油事件已发展成美国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根据15日公布的最新估计,目前每天的漏油量在3.5万桶至6万桶之间。这场灾难令奥巴马政府陷于“舆论风暴”,颇有酿成政治灾难的趋势。15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71%的美国人认为目前奥巴马政府对英国石油公司过于“手软”,53%的美国人认为奥巴马政府在应对漏油事件中表现“不好”或“非常不好”。 [6]
编辑本段封住漏油
2010年7月15日,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英国石油公司高级副总裁肯特·韦尔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工程人员当天下午2时半左右关闭了新控油罩三个阀门中的最后一个,再没发现原油泄漏的迹象。他说:“我很高兴,现在再没有原油流入墨西哥湾。事实上,我非常激动。” 英国石油公司是在对漏油油井进行“油井完整性测试”后宣布这一结果的。该公司于10日卸除了旧的控制漏油装置,换上了目前的控油罩。 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成功封住墨西哥湾漏油
[7] 据美国媒体报道,接下来需要观察新控油罩封住漏油后,是否造成油井其他地方出现漏油点。 英国石油公司管理人员此前曾表示,即使新装置能完全控制漏油,英国石油公司将继续打减压井,因为这是永久性封住漏油油井的最可靠方法。 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海上石油钻井平台4月2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湾水域发生爆炸并沉没,导致了这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8]
编辑本段原油泄漏事件内部调查报告出炉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内部调查报告,在历时4个多月之后,终于出炉。英国石油公司将大部分责任,推给了油井的所有者、瑞士越洋钻探公司,以及负责油井加固的美国哈利伯顿公司。而对自己的责任,报告的总结只有简单一句:没有正确解读油井的安全测试结果,没能“防患于未然”。 被泼了脏水的越洋钻探公司随即发表声明,指责英石油在油井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作出一系列节省成本的决定,增大事故风险。 此外,事件中最重要的证物——失效的防喷阀,在本月4号出水后,至今没有接受检测分析。 另据报道,美国海洋能源公司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钻井平台昨天发生火灾,这是一周内,这家公司第二座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火灾。目前火已被扑灭。
㈢ 请问安然丑闻/安然事件对布什政府及布什本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的权钱交易、美国的官商勾结很普遍。
比如此次漏油事件波及美国5个州: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亚拉巴马、密西西比和佛罗里达,所涉公司主要为英国石油公司、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美国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在已收到的150多起诉讼案中,这3家公司均为被告。一位长期跟踪美国能源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哈利伯顿公司还有着美国前副总统切尼的背景。
司法调查尚未开始,美联社便在一则报道中透露说,根据2008年法官财产申报材料,上述5州67名联邦法官中有37人与包括前面3家公司在内的多家能源公司有利益瓜葛。他们或持有这些公司股票,或从这些公司支取名目繁多的各类收入。这无疑令人对这些司法人员能否做到“司法公正”产生极大疑虑。
再比如,美国非党派研究团体“责任政治中心”2008年曾发表一份报告,指出在美国国会两院中共有151位议员在大型军工企业中投资, 仅2004~2006年间就给议员们带来了6200万美元的利润。
以世界第一大军火商洛-马公司为例,小布什政府中,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担任过洛-马公司的智囊团——兰德公司的董事长;副总统切尼的夫人、空军副部长史密斯都曾是洛-马公司的领导层人物。从1994年~2008年,在美国每两年一次的中期选举前的政治捐款中,洛-马每次都将50%以上的捐款给了共和党。但当民主党的奥巴马上台后,深谙应变的洛-马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史蒂文斯把该公司的112万美元的政治捐款的55%给了民主党。而民主党政府也投桃报李,2010第一餐军火盛宴,大快朵颐的正是洛马公司。
去年奥巴马选择五角大楼常务副部长的过程中,曾担任美国另一家军火巨头——雷神公司的副总裁威廉·林恩拔得头筹。美国媒体评论就指出,林恩最终当选表明他本人在国会拥有庞大的人脉关系,居然使众议员多名民主党与共和党议员跨党派联名向奥巴马推荐他出任国防部常务副部长,同时其提名在参议院以压倒性优势获得批准。这也说明奥巴马政府很难摆脱大型军工企业对美国政治的“遥控”。
当上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林恩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五角大楼的日常事务,审查重大武器项目,并确定国防预算的优先事项,此人的任命,也让去年年底雷神公司赢得对台军售大单水到渠成。这些与军工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国会议员或政府高官,自然就会为军售摇旗呐喊。
㈣ 墨西哥漏油事件现在怎么样了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内部调查报告,在历时4个多月之后,终于出炉。英国石油公司将大部分责任,推给了油井的所有者、瑞士越洋钻探公司,以及负责油井加固的美国哈利伯顿公司。而对自己的责任,报告的总结只有简单一句:没有正确解读油井的安全测试结果,没能“防患于未然”。 被泼了脏水的越洋钻探公司随即发表声明,指责英石油在油井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作出一系列节省成本的决定,增大事故风险。 此外,事件中最重要的证物——失效的防喷阀,在本月4号出水后,至今没有接受检测分析。 另据报道,美国海洋能源公司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钻井平台昨天发生火灾,这是一周内,这家公司第二座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火灾。目前火已被扑灭。[9]
㈤ 近期地理热点要详细的答案
1. 西南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今年的亚洲低压(印度低压)较往年弱,导致南亚的海洋水汽难于输送进入,因此造成南亚次大陆与我国西南地区普遍干旱。
2. 玉树是属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挤压新生地带,板块交界是地壳活动频繁的地方,今年的玉树是剧烈运动的表现。而智利与秘鲁则属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消亡地带,今年的两国地震也是某一突发性剧烈地壳运动的表现,至于伤亡人数的不同,这个就要首先从自然因素去分析:地震震级是否存在差异,其次从社会因素去分析:地方的人口密度差异、房屋建筑与居住密度的差异、房屋构造与建筑质量的差异等等,最后关于防止的问题,地震至今无法准确预测,所以根本没法防止,只能从社会条件去考虑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3. 冰岛火山爆发也是出于亚欧板块与美洲版块生长边界上,因此冰岛全国大小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0多座,火山多意味着地热与温泉资源也相应丰富,又因为其地处北极圈附近,故形成很多冰川,冰岛因此而得名。今年冰岛的火山剧烈爆发的火山灰被北海的盛行西风带到了欧洲大陆,导致几乎整个西欧的机场因为能见度不足而停飞,直接损失每天都按千万欧为计算单位,这也令到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冰火小国一跃成为全球焦点...
4. 估计你说的应该是东南洪涝灾害吧?以前上高中地理课的时候,就记得老师说过南涝就会北旱,北涝就会南旱,其实这个是由于亚低压(印度低压)这两个气压团的强弱为主导的,亚洲低压相对较弱时,沿海东南信风因此没有足够力度把海洋水汽输送到我国华北地区,造成北方地区较为干旱,也因此过多的水汽停留在东南地区,最后形成强降雨,短时间内,江河道水位暴涨就造成了洪涝灾害。
5. 至于新疆雪灾,则是北方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产生非正常年份异常的势力过强所致
6.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问题,不好意思,我不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实在很难全面地回答你,我只是选修课上听老师讲过是由美国次级债等一系列因素引发的....具体建议你去下载几个“郎咸平”的财经节目或者网络评论来看看吧,我觉得分析得挺好的....
PS:这么多都是我个人独立思考回答的,LZ给我加分吧,呵呵....
㈥ 求近年全球自然灾害事例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洪涝 它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国家要花大量的资金于防洪措施。近30年来,我国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75年8月5~7日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3天最大降雨量达1605毫米(该地区年均降水总量为800毫米),暴雨引起山洪暴发,使两座水库的土坝漫水溃决,淹没农田113万公顷,冲毁京广铁路线100公里,死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元。1991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干旱 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在其出现初期,人们并不能感到它的到来,但时间愈长受旱面积扩大,严重程度与日俱增。在我国,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旱灾,大部分地区春旱发生机会多、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干旱发生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集中性,如1470—1949年间北京地区出现的170次干旱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而且在空间上具有群发性,如1950年春,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走廊、冀北、陕北出现干旱,7~9月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流域广大面积出现干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有11次。
热带气旋 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及其以上为台风。在热带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个台风生成(占全球 38%),7~8月是台风活动盛期,在热带洋面生成后,便向西北方向移动,每年平均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我国近海15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80%是台风造成的)、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前面所说的1975年8月河南特大洪涝灾害,就是由于7503号台风登陆,深人内陆移速减慢、停滞、低压维持不消而带来的特大暴雨。台风登陆先后在台、浙。闽、粤、湘愕、赣、冀、豫等10省出现暴雨。其中河南最为严重,暴雨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最大降雨量1/小时为189.5毫米,24/小时1061.8毫米,造成了百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
所谓潮灾 是指在强风暴作用下,引起近海风暴潮和巨浪叠加于大潮汛天文高潮上,海潮超过当地警戒水位,摧毁防御设施,导致洪水泛滥,形成潮灾。我国潮灾主要是由台风和寒潮引起的。东南沿海倍受台风袭击,是潮灾多发重发区。渤海和黄北部,冬春季节寒潮冷锋过境,造成渤海7级以上东北大风导致渤海南岸的潮灾。
低温冷害 是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强寒潮引起急剧降温。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过低,南方冬季的冻雨和寒露季节前后的低温冷害。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秋季晚稻抽穗扬花,遇上这种天气造成稻谷空壳、瘪粒而减产。1969年1月26日至30比寒潮到达长江流域,降温14~20℃,冬小麦、油菜和果树遭受严重冻害。1977年10月25~29民强寒潮使内蒙古、新疆积雪深0.5米,草场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
地震 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地壳的现代活动而产生,一般分为构造地震(占 95%)、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地区,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有关。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各省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二万……”(《嘉靖实录》)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之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地震,上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是本世纪全球10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预报尚属世界难题。我国在中、长期预测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能作准确预报的还只占少数,对这个具高难度的临震预报还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滑坡 它是斜坡上大量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造成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的破坏或被掩埋以及人员伤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人为因素的不同影响,滑坡类型是多样的。我国是多山和多地震国家,有史以来暴雨和地震引起的滑坡频繁发生,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又不断出现水库。矿山、路堑和山城等的滑坡。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汶县迭溪地震时,周围30里山陵崩、滑,迭溪城与龙池山二个巨型高速滑坡相对而下,堵塞涡江,形成堰坝高160多米;45天后壅塞之水泛溢溃决,沿江数百公里皆受重灾。湖北远安县盐池河磷矿,由于地下采空,山体开裂,雨后位移骤增,1980年6月3日凌晨,100多万立方米的山体突然崩滑,坑口建筑物被毁,办公楼、宿舍、大量矿山机械和280多名员工瞬间被埋入20多米厚的碎石之下。
泥石流 常在雨季突然暴发,山谷雷鸣、挟带泥砂石块的浑浩洪流席卷而下,扫荡着前进途中的一切。泥石流灾害波及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影响山区城镇工矿、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路)、农田村寨、水利和各种设施。据铁路部门资料,我国山区铁路有1386条泥石流沟,威胁着3000多公里线路的安全运行。
森林火灾 它是由或自然或因人员不慎引发的火灾现象。特大森林火灾多因干旱。高温、大风或雷击等特殊气象条件所引起,又往往因估计不足而失控,一旦形成大火又非人力所能及时遏制。我国森林火灾损失率随科技进步和林火管理的加强在不断降低。但对于林地覆盖率仅为 13%和人均森林蓄积量不及10立方米的我国,减少损失与提高覆盖率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森林火灾不仅造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给生态和自然景观带来严重的破坏。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过火林地 114万公顷,占全国林地的1%。
农林病虫虫草鼠害 它是指农作物和森林的病害、虫害。恶性杂草以及鼠害。就农作物而言,病、虫、草、鼠会从全国每个人的口中,每年夺走50公斤的粮食和其他食物。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有1200余种,还有猖撅的鼠害和恶性杂草,如果病虫大发生并成灾的话,对我国的基础产业一农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始末
2010年4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岸的一座石油钻井平台爆炸起火,11人死亡。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000桶,到后来达2万5千至3万桶,演变成美国历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
美钻井爆炸火难熄至少11人失踪
或成数十年来最严重事故,新快报讯据《休斯敦纪事报》22日报道,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当地时间20日晚10点左右起火爆炸,造成7人重伤、至少11人失踪,当局已派出船只和飞机在墨西哥湾展开搜索行动,希望能发现救生船或幸存者的踪迹。
大火仍然未扑灭事故发生后,爆炸发生后,平台上126名工作人员大部分安全逃生,其中一些被爆炸和大火吓坏了的工人纷纷跳下30米高的钻塔逃生,另有一些人则选择了救生船。
这一钻井平台建于2001年,由越洋钻探公司拥有,眼下与英国石油公司签有生产合同。平台爆炸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
越洋钻探公司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正在使用不同方法来稀释可能是引起爆炸的氢气,并对钻井平台进行持续监测。海岸警卫队也对可能升级的事拟定了应对方案。”
海岸警卫队官员迈克•奥博里说,爆炸引发的大火直到21日早晨仍在燃烧,眼下不清楚大火什么时候能扑灭。
或是最严重事故美国联邦政府表示,虽然每天都有3.5万名美国人在墨西哥湾工作,但是每年死亡的人数不足8人。故此,此次爆炸或是数十年以来美国在墨西哥湾发生的最严重事故。据美国矿物资源管理服务中心(MMS)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墨西哥湾记录在案的火灾事故高达509起,相关企业一共为此向MMS缴纳了高达850万美元(合人民币逾5800万元)的罚款。
这口油井位于海面下1525米处。海下探测器探查显示,钻井隔水导管和钻探管开始漏油,估计漏油量为每天1000桶左右。
“我们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溢出事故,”海岸警卫队军官康尼-特雷尔说,“我们正竭力协助清理浮油。”租用钻井平台的英国石油公司出动飞机和船只清理海面浮油,但因天气状况恶劣,清理工作受阻。油井当天继续漏油,工程人员又发现一处漏油点。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美国救灾部门“圈油”焚烧,烧掉数千升原油。
新发现漏油点
海岸警卫队官员玛丽•兰德里28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租用“深水地平线”的英国石油公司工程人员发现第三处漏油点。
兰德里说:“英国石油公司方面通报,在海底油井处又发现一处漏油点。”
兰德里没有说明这处漏油点的具体位置。先前发现的两处漏油点分别位于油井的隔水导管和钻探管。
“深水地平线”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大约82公里处的海域,为全球最大海上钻井承包商越洋钻探公司所有,由英国石油公司租用。
钻井平台20日夜间爆炸,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海湾,11名工作人员死亡。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4日起漏油不止。
海岸警卫队和救灾部门提供的图表显示,浮油覆盖面积长160公里,最宽处72公里。从空中看,浮油稠密区像一只只触手,伸向海岸线。
远超先前估计
兰德里介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油井漏油量每天5000桶左右,是先前估计数量的5倍。英国石油公司不认同这一数量。营业部经理道格•萨特尔说,先前日漏油大约1000桶的估计应该是准确的。
萨特尔说,新发现的漏油点位于另外两处漏油点的上游,“依照这处漏油点所处位置判断,我们不认为油井的日漏油量会有变动”。
兰德里说,海岸警卫队已向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通报最新情况,“我们敦促英国石油公司投入更多资源”,美国国防部或将介入救灾。
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救灾人员28日着手试验烧油。救灾人员把数千升泄漏原油圈在栏栅内,移至距离海岸更远海域,以“可控方式”点燃。
海岸警卫队发言人谢里•本—伊埃绍说,如果当天“烧油”效果良好,救灾人员可能实施更大规模“烧油”行动。
严防浮油“入侵”
当地时间28日下午前,浮油“触角”已伸至距路易斯安那州海岸37公里处海域。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专家查理•亨利预计,浮油可能将于30日晚些时候漂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
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博比•金德尔呼吁联邦政府提供更多援助。金德尔说,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沿海野生动物保护区或将首当其冲,受到浮油破坏。
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和阿拉巴马州已在海岸附近设置数万米充气式栏栅,围成一道防线,防御浮油“进犯”。
堵漏作业仍在继续。英国石油公司先前尝试用水下机器人启动止漏闸门,未能成功。工程人员定于29日打一口减压井,以遏制原油泄漏,预计耗资上亿美元,工期长达数月。
工程人员还考虑建造一个罩式装置,把浮油罩起来,而后用泵把浮油抽上轮船,这项工程如果动工,可能持续数周。
据《南方日报》30日报道,在墨西哥湾沉没的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28日继续漏油。美国救灾部门当天决定在墨西哥湾海面上点燃部分泄漏原油,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
“烧油”行动于当地时间28日17时(北京时间29日6时)开始。美国海岸警卫队与租用“深水地平线”的英国石油公司派遣数艘船舶在浮油最稠密海域作业,将泄漏原油圈在长约150米的水栅中。
“这些油随后将被移往(距美国海岸)更远海域并在那里以一种可控方式点燃,”美国海岸警卫队与英国石油公司联合救灾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说,首次“烧油”将持续大约1小时,可消耗数千升原油。
“今天只是观察这种试验性燃烧能否完成,”海岸警卫队发言人谢里•本-伊埃绍说:“他们(救灾人员)会使用一种促进剂点燃石油,不可能扔根火柴就行。”得克萨斯州国土事务办公室石油泄漏部门负责人格雷格•波洛克认为,救灾人员很可能使用胶状汽油及浸过油的布条点燃浮油。浮油燃烧后,会在海面上留下一种硬化的“焦油球”,易于打捞。
按照本-伊埃绍的说法,如果当天“烧油”效果良好,救灾人员可能实施更大规模“烧油”行动。
“深水地平线”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大约82公里处的海域,20日夜间爆炸,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没。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4日起持续漏油,每天大约15万升原油流入墨西哥湾。英国石油公司先前尝试用水下机器人启动止漏装置,但未能成功。眼下浮油面积已达7.4万平方公里,浮油边缘周长约970公里。
分析“烧油”无损环境?
联合救灾中心在声明中说:“烧油行动不会影响到任何有人口居住的区域,预计对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龟也没有影响。”按照波洛克的观点,石油燃烧后的残渣不会附着在动物体表,“烧油”对环境影响微小。
本-伊埃绍说,“烧油”海域距海岸遥远,“我们不希望任何人位于(烧油所产生)烟雾的下风处”。
不过,法新社评论,“烧油”虽旨在避免泄漏燃油污染海岸,但这种做法会产生大量有毒黑烟及污浊残渣,本身已对环境造成污染。
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在“烧油”行动期间监测空气质量。联合救灾中心说,一旦空气质量超标,将立即停止“烧油”。救灾工作眼下耗资巨大,很可能突破10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说,为遏制原油泄漏,公司每天需花费600万美元,而打减压井则需再花1亿美元。美国海岸警卫队尚未公开救灾花销。
中新网30日消息,美国政府29日把墨西哥湾钻油台漏油危机列为国家级灾害,总统奥巴马表示,将倾尽全力,清理即将漂浮到美国岸外的油污。
据报道,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说:“我们将动用所有可动用的资源,可能包括国防部的资源。”
白宫也表示,英国石油公司必须对墨西哥湾漏油危机负责,并要求该公司采取最大的反应行动。
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说,把油污列为国家级灾害将允许政府动用全国各地的清理设备和资源。
海岸卫队司令奥哈拉说,目前正漂向美国的油污将在星期五晚抵达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海岸。
据报道,美国环境保护局已做好准备,在油污登陆时展开清理和监督环境变化。
不过,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预测显示,墨西哥湾一带在未来几天天气不佳,可能会出现强风和4米高的巨浪,而且持续好几天。这将给清理油污的工作带来不便。
此外,密西西比州帕斯克里斯琴市的渔民和旅游业者担心油污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计。目前正值当地开始捕捞小虾的季节。当地有大约100艘船准备出海捕捞小虾。
当地一家牡蛎和小虾加工厂老板詹金斯说:“现在正是我们捕捞小虾的时候,但油污会杀死所有小动物。”
漂向美国的油污比原本估计的规模要大五倍,将威胁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海岸。
中国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贵州等西南一带的干旱
俄罗灾情概况
事件:2010年7月下旬 起因:持续高温天气 大火现场
地点:俄罗斯沃罗涅日州 面积:过火面积达19.6万公顷 预警:520处火点7地区进紧急状态 死亡:至少53人 受伤:至少500人 损失:65亿卢布(约合2.1779亿美元) 影响:近2000房屋被毁,逾3500人无家可归 俄罗斯2010年夏季出现罕见高温和干旱天气。首都莫斯科7月29日气温创历史新高,达到39℃,使2010年7月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当地最热月份。首都莫斯科已被烟雾笼罩。 受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影响,俄罗斯9万平方公里的农作物被毁,据估计今年俄国粮食产量不足1000万吨。为抑制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以及保证明年的粮食储备,俄罗斯将从今年8月15日至12月31日将停止粮食出口,因而全球粮食供应将缩减。而俄粮食出口禁令推高了国际粮价。该国谷物联合会称,这是13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俄粮食出口至少锐减30%。从7月30日起,俄境内森林火灾形势更加严峻,起火点超过7000个,2.1万人参与灭火。根据8月9日的数据,森林大火目前已导致53人死亡,2000余栋房屋被烧毁,3000多人无家可归。斯森林大火始末(http://ke..com/view/4074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