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水资源概况
全球水资源现状
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为海洋水。而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孙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得多。此外,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的破坏、管理不善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人类的淡水资源危机。(王靓/东方早报)
冰川水
冰川水——当今世界优质的健康水
冰川水是大陆冰川由积累区运动到消融区融化的雪水。
自古以来,人类就发现冰川水对生物和人类健康非常有益。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冰川水,药名“夏冰”,甘冷无毒,解一切之毒。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
世界上凡是拥有冰川水的地方,树木生长茂盛,树龄长;当地的居民长期饮用冰川水,极少生病,普遍长寿。国内外专家考察发现,西藏的扎洪人、国外的雅库特人、阿布哈兹人、高加索人,长期饮用冰川水普遍健康长寿,百岁老人比比皆是,活到150岁的人也不少见,120多岁男性还能娶妻生子。证明冰川水是品质最优、人体最需要的健康水。
科学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开了冰川水健康长寿之谜。冰川水是远古留存于今的冰川冰融化的雪水,至少都是几千上亿年甚至更遥远的年代就结成冰川冰被封存了的水体。那个时候,人类文明还没有出现,因此,是绝对没有被污染,没有退化的原生态水。水的小分子团小、呈弱碱性,水中氘的含量低,所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比例同人体所需的惊人的相似,并呈离子态,最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水对人体包括动物、植物等生命体的各种营养生理功能很强,被称为纯天然“活性水”。
由于冰川水具有神奇的功效,国际上出现了冰川水开发热。日本不惜重金从南极运冰,并从国外引进冰川水供儿童饮用。
冰川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地冰川。大陆冰川,在南极和北极的格陵兰岛,冰川存在于大陆上,称为大陆冰川。地球其他地方,冰川只能存于海拔较高的山上,称为山岳冰川,又称山地冰川。
冰川不是到处可见,而且,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在严重的萎缩。因此,冰川水是极其珍贵的饮用水资源。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匮缺的方向
据金翔龙院士介绍,地球上的咸水占到了总量的97.47%,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淡水只有22.53%。他说,海水是咸水的主体,是地球上最为巨大的最容易获得的水资源,淡水在海水中约占有97%以上。勿庸置疑,海水淡化是未来解决淡水资源匮缺的一个方向。“但是,海水淡化总得考虑成本问题。”金院士从经济的角度分析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以每年10%的速度在扩大。国际上的海水淡化处理成本已经下降到每吨0.6美元(约合5元人民币)。
“最近我国在蒸馏技术方面又获得重大突破,每吨淡水耗电约2.4度,成本5元左右。” 金院士透露,此技术是在低压真空状态下取得的一大进步。他说,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主要的技术除了蒸馏法,还有结晶法以及膜法(即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而市场上所售卖的蒸馏水、矿泉水大都使用膜法处理。
报告中,金院士始终围绕着“科学开发海洋资源,重视海洋经济”的主题,向与会者介绍海洋资源开发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中的作用,阐述了海洋资源开发在国家的战略高度。
他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坚持投资优先、政策优惠、生态优化、水电联动的原则。按照国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淡水技术国产化的形式,加快海水淡化产业的构建。同时,推进海水综合利用,提取各类海水盐类,发展海洋化工产业,拓宽应用领域,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来源:广东科技报 发布时间:2006-7-14
一、世界水资源状况
1、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和水是分不开的。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5%,人体血液中80%是水。如果人体减少水分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
大象身体的70%是水,马铃薯的水分含量为80%,西红柿约为95%。人体中的水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输送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忙碌而有秩序。同时,水也参加化学反应,与蛋白质、糖、磷脂结合,发挥复杂的生理作用。一个健康成人,每天平均要喝2200毫升水,再加上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内生水300毫升水,总共2500毫升,每天经皮肤和粪便排除与此相等数量的水。简言之,每天中稍加间隔就需要而且是必要的水补充和排出,这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生命的内容。对人来讲水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
2、世界上水的总储量约有14亿立方公里,平铺在地球表面上约有3000米高。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地球上的水97.2%的水都分布在大洋和浅海中,这些咸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要利用就要海水淡化,成本高)。陆地上两极冰盖和高山冰川中的储水占总水量的2.15%,目前也无法直接利用。余下的0.65%才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从数字上可看出,水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若把一桶水比为地球上的水,可用的淡水只有几滴。
????人类用水量中,25%的消费被用于工业,70%以上则用于农场和牧场。农业是用水矛盾最突出的领域。
当今世界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除了欧洲因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较为丰富以外,其他各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严重缺水地区,最为明显的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内陆国家,那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存在严重缺水的问题;在亚洲也存在类似问题。例如,公元前每天人均耗水约12升,中世纪时人均耗水增加到20-40升,18世纪增加到60升,当前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人均每天耗水500升。在发展中国家,对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我国,近20年城市用水番了几番。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的用水量将由1985年的3900亿立方米增长到6000亿立方米。届时人们将面临全球性的严重水荒。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被迫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000万立方米。
为水而引发的战争。例如土耳其给幼发拉底河以及底格里斯河畔的大型水利工程配备了地对空导弹,抵御军事袭击约旦盆地也潜伏者水的争端。那里许多蕴藏地被掠夺破坏,以致海水涌入,使地下水不能再为人所用。为了避免冲突,科学咨询委员会要求制定"世界水宪章",签署国有义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水争端。
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1、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个。
2、重点水域水质状况
1998年度我国主要流域(水系)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以五类或劣五类水质为主;淮河水质较差,五类或劣五类水质也占到50%左右;黄河局部河段污染严重;松花江水质以四类水质为主;长江、珠江水质良好,以一至三类水质为主。滇池、巢湖、太湖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富营养化:在湖泊、水库、海湾、水口,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富营养化还可能使有些湖泊有贫营养湖变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水体的划分:一类指未受任何污染的源头水。二类指重要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及珍贵的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三类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及一般鱼类保护区、游泳区。四类指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指一般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的水域。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平均每个人仅占有2700立方米的淡水,只有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多一点。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和时间分布都很不均匀,且大量的降水尚未得到合理利用,任其流失,水污染普遍存在。因此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黄河断流、长江决堤,罗布泊的消逝、月牙泉的隐退,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例,在向人类发出着求救和警告:保护水资源,救救水资源!这些让人在惋惜之余更多地反思和后悔自己以前的行为,更对以后的发展产生质疑:下一步该怎么走?河水污染、井水下降、泉水罢工,饮用水的减少是另一大危机。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的水资源情况,我们在南一河沿岸做了一番实地调查。南一河位于南一社区,两岸是几幢居民楼和几片菜地。南一河的水质很差,早已无法饮用,也不作洗涤和灌溉使用。河水面较低,离河岸大约有1.5米左右的距离。河水主要呈黄绿色,有一股腥臭味。河面上浮有一层从不远处的上游工厂排出来的油污和不少的生活垃圾。原本在河岸生存的螺蛳现也很少见到,幸存的几个全身布满绿毛,跟市面上卖的大不相同,说明也已被污染。由于水质不合格,河中已几乎无其他水生生物的存在,尽是一片荒凉景象。
为什么昔日美丽的南一河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据了解,这大多是人为破坏的原因。沿河的几个垃圾亭旁垃圾满地,苍蝇飞舞,环境卫生很差。很多居民为了图个方便就直接将垃圾倒在路上甚至干脆扔到河里。日子久了,垃圾腐烂形成的污水流入河里造成了二次污染。河岸旁边有一家点心店,洗碗的脏水也流入河中形成污染。还有一家住户将洗衣服的水倒在路旁,水流到河里,又造成了污染。几家工厂的排污口就造在河的上游,每天排入河中的未经处理的废水是最大的污染源。河旁边菜地的农药残留经雨水冲刷流入水中,变成了“二次利用”。
由此可见,南一河的污染有四个来源:1、生活污水污染;2、工业废水污染;3、生活垃圾污染;4、农药污染等等。这些造成了南一河现在的局面:脏乱臭。
镇海地处沿海,而且河道纵横,水网密布。为什么居民中会游泳的人不多,而且会的大多是从游泳馆中学来的,没有真刀真枪地演练过。为什么大家不去天然水域游泳呢?原因之一是:为了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那么仅此而已吗?当然还有另外一条:没有合适的河流来游泳。是的,镇海大多数的河流已被污染,少数的干净河流布置在公园中,当作摆设。一些提供饮用水的水库也明确规定:禁止游泳。自然,现在的孩子就无疑无法成为弄潮儿了。
我们必须马上开展挽救河流的行动,经济的发达固然重要,但如果失去了更加重要的生命之水,再怎么都后悔是没有用的。如果镇海背上了“缺水”的“美名”,不是要贻笑大方吗?如果人们执迷不悟,一味地破坏,那么,我们可能连饮用水都有困难了。醒醒吧!不需要再制造悲剧,罗布泊的消逝是最好、最深刻的教训。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要一水多用,停止向水中排污,对现有的净水进行全面保护,对已被污染的水进行抢救。
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地球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有权对一切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指责。保护每一滴净水是我们神圣而又伟大的光荣职责。
21世纪,人类面临着“水荒”危机,必须采取对策,以保障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㈡ 全球水资源争夺战,打一2020年新闻热词,5字
我猜:世界的北斗。
释谜:全球会意为世界;水五行借代北,争夺战会意代扣斗。拢意得底:世界的北斗。
㈢ 上市股票有哪些属于水资源股票
A股里面比较典型的水务公司有:洪城水业(600461)、武汉控股(600168)、南海发展(600168)
㈣ 上市股票有哪些属于水资源股票
水价上调通常受益最大的是水厂。关于相应的股票,可以再股票软件中查看相应的板块,板块名称“供水供气”,简称"GSGQ"
㈤ 全球水资源危机原因对策
㈥ 世界水资源及其发展趋势有哪些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只占2.5%,其中易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足1%。据专家最新估计,全球陆地上可更新的淡水资源约42.75万亿立方米,其中易于使用的约12.5万亿~14.5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人口统计,全球人均淡水资源约7450立方米,其中易于使用的淡水人均约2180~2440立方米。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1995年全球用水总量已达36000亿立方米,人均用水628立方米,约占易用淡水资源量的27%~30%。
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据联合国调查,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面。
自从1977年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水资源大会以来,水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目前已有26个联合国机构参与与水有关的事务。近几年有数以百计的水问题国际会议召开。其中影响较大的会议有: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峰会;1997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第一次世界水论坛;1998年巴黎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0年海牙第二次世界水论坛等。联合国环境署在2002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在2002年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议上,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
在国际会议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组织推动下,世界各国的水资源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水资源评价活动。对水资源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在水资源规划研究中,由于竞争性用水问题的突出,导致了投资竞争,水资源在地区间、部门间和多目标用水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已成为缺水地区在发展进程中诸矛盾的焦点,因而各国开始致力于流域和区域的规划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质与水环境恶化趋势加剧,已威胁到人群健康,水环境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各国制定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标准,建立了河流、湖泊与水库的各类水质模型,并试图将水质研究与水量研究联系起来,以实现水资源学科中水量与水质的统一数学描述。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后,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对上述关系的再认识和大讨论,导致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提出与初步形成,标志着水资源学科开始步入其初步成熟阶段。
㈦ 海水淡化概念股票有哪些
国家海水淡化产业联盟黄渤海产业联盟和东南海产业联盟于早前正式成立。海水淡化相关公司将受益,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三类细分领域的相关公司将会受益:
一、高压泵方面,主要涉足的公司有南方泵业(300145)。按照产业链各环节划分,涉及海水淡化的企业可分为海水淡化高压泵、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海水淡化管等各类专业企业。
二、反渗透膜方面,主要涉足的公司南方汇通(000920)和深圳惠程(002168)。公司涉足在膜材料领域,具体为南方汇通和控股42%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已具备反渗透膜生产技术。
三、海水淡化管方面,主要涉足的公司海亮股份(002203)和宝钛股份(600456)。由于海水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处理海水用的运输管也需要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海亮股份具备这种海水淡化管的生产能力。
世界上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50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饮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厂1.3万多座,海水淡化作为淡水资源的替代与增量技术,愈来愈受到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的重视。
㈧ 全球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的水量是极其丰富的,总储水量约为 13. 86 × 108km3,大部分水存在于海洋中,占 96. 54%,但是 97. 47% (分布于海洋、地下水和湖泊水中)为咸水; 淡水仅占总水量的 2. 53%,且主要分布在冰川与永久积雪 (占 68. 77%)和地下水 (占 30. 06%)之中 (表 1-1)。
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1% 。实际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量远低于此理论值,主要是因为在总降水量中,有些是在无人居住的地区如南极洲,有些集中于很短的时间内,由于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很快流入海洋。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尤其有限 (表 1-2)。
表 1-1 地球水圈水储量分布状况表
续表
表 1-2 世界各大洲可用淡水量统计表
全世界地下水资源总量是比较丰富的。如果不包括冰川和永久积雪,储存和流动的地下水资源量约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2/3,每年有2.5×1012m3可更新地下水资源量,这比目前全世界地下水使用量的3倍还要多。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资料,俄罗斯使用的地下水资源量还不到每年9000×108m3补给量的5%;西非不到1%;中国可更新的地下水供水量超过8000×108m3,但仅使用了3527.78×108m3(2004年),是补给量的39.20%;印度已存在严重的过量开采问题,但其使用量仍不足,每年为4500×108m3,是补给量的33.3%。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的潜力。
地下水一般水质优良、水温变化小,开发利用简单方便,多数不需要大量投资来开发,也不必建设大的供水工程;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补给变化与其水位响应、井的出水量之间存在较长时间的滞后,供水稳定、均衡。地下水的上述特点,使得地下水资源在世界各国都被广泛利用于农业、工业、生活等,特别是作为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地下水开采量约5500×108m3/a,其中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分别为1135×108m3/a、760×108m3/a、138×108m3/a和27×108m3/a,到20世纪末,全球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7500×108m3/a,近10余年中,地下水开采速度最快的为印度和中国。各国开采地下水的主要用途不尽相同。例如,美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用于灌溉的地下水量占地下水总开采量的50%以上,而日本、欧盟各国地下水主要用于居民生活供水。
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Committee on Natural Resources)会议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 Support and Management,United Nations)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取(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即水资源丰富国(包括吉布提等100余个国家)、水资源脆弱国(包括美国等17个国家)、水资源紧缺国(包括摩洛哥等17个国家)、水资源贫乏国(包括阿尔及利亚等19个国家)(潘理中等,1996)。按这种评价法,目前世界上有5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缺水。
1997年10月20日,《水信息报》(Water Information)刊登了世界153个国家水资源情况和各国用水量及其构成,水资源情况包括国土面积、水资源总量、1995年人口数量、1995年人均水资源量、1995年耕地面积和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各国用水量及其构成(包括年份、用水量、人均用水量、用水组成。用水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从这些指标排序的情况(表1-3)来看,世界水资源供需状况不乐观。
表1-3 世界153国家部分指标排序表
联合国发表的 《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 年,全世界人口将增加至 83 亿,生活在水资源紧缺和贫乏国家的人数,将从1990 年的 3 亿增加到 2025 年的 30 亿,后者为前者的10 倍。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面积也将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利用淡水资源、控制对江河湖泊的污染,更有效地利用净化后的水,否则,全世界将有1/3的人口面临更大的缺水压力。
㈨ 水资源利用标的概念股
污水处理概念股,污水处理概念股票:[1]、力合股份(000532):
公司控股90%的子公司珠海力合环保有限公司由力合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注册资金4000万元。公司借助上市公司的融资实力和依托清华大学在环境工程方面雄厚的技术力量,专门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融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咨询以及相关环保项目的开发,同时也致力于污泥处理、垃圾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等项目的投资和运营管理。公司目前主要投资经营项目包括:以TOT方式经营珠海市吉大污水处理厂(一期),以BOT方式经营珠海市吉大污水处理厂二期和珠海市南区污水处理厂。
[2]、中原环保(000544)
公司主营业务为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集中供热,两大主业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政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此次,新密市首批项目包括城市集中供热、城区污水处理和城市供水等项目,初步估算供热项目总投资42500万元。
[3]、蓝星清洗(000598):
所注污水业务增长有望加快公司变身西南污水处理龙头,拥有成都排水公司8个污水厂(约130万立方米/日产能),负责成都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资产清晰。重组基本完成,我们认为公司将把重心转移至提高污水业务的增长上,这对于管网瓶颈的解决和外延扩张力度加大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污水处理量实现"10%-15%年均增长"概率加大,未来两年业绩增速有望超出预期,达20%左右增长。
[4]、中山公用(000685):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是:环保水务为龙头、商业地产和股权投资为两翼。公司吸收合并公司原控股股东中山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后,目前主要从事是生产供应自来水、污水处理和商业地产等三大主营业务。
[5]、漳州发展(000753):
公司的水务业务涉及自来水供应及污水处理两部分,享有充分的资源优势,现有漳州市自来水公司、漳州市东区污水处理厂、金峰水厂等下属企业,其中漳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设计能力为18.5万吨/日,是漳州城区唯一的自来水生产企业。
[6]、合加资源(000826):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市政给水、污水处理项目投资与运营;城市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及回收利用相关设施设计和技术咨询、工程承建、相关设备的生产与销售、运营管理及配套服务等各项业务。
[7]、山大华特(000915):
公司环保产业包括山大华特环保分公司、山大华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涉及水处理设备、消毒产品、电厂烟气脱硫等业务。污水处理能力成倍增长,在政府支持下整合省内部分水厂,实现拥有40万吨/天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设施,并在扩张期内实现管理运营100万吨/天以上处理能力规模的水厂体系。
[8]、万邦达(300055)):
公司专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大型工业水处理业务,其所属细分行业^1为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工业水处理行业。通常情况下,本细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金额巨大,可达百亿元以上,其日常生产经营用水量很多,且若水处理系统发生异常而造成停水等事故将导致企业停产,造成巨额损失,因此对水处理服务商的系统建造质量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有很高要求。
[9]、碧水源(300070):
公司的MBR技术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可以同时解决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在水环境日益恶化和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双重压力下,我国政府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力度,为MBR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普及应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10]、首创股份(600008):
公司主营业务为城市制水供水和污水处理,致力于我国水务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控股的京城水务在北京污水处理占有率近80%,目前国内最大的水务公司之一。公司以北京为基地,逐步建成辐射全国的水务系统,并初步完成了对国内重点城市的战略布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