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分红、派息、送、转股后经过除权,股民得到了什么实惠呢好像没有什么实惠呀!
你说的对!
股权登记日的股票价格已经含了"红利"的"权".
真正受益的是在派发"红利"的消息公布以前持股的人,消息一发布股价上涨.就已经把利好消化了.到除权日就剩下走形式了.
头些年春节之后的行情实际上就是庄和上市公司勾结,先于散户得到内幕消息操纵股价,利用公布年报的敏感时期获利.
上市公司分配利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派发现金红利,另一种是送红股(包括转增股本)。派发现金红利是指对股民的投资回报以现金红利的方式来实现。沪市全面指定交易实施后,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将红利款自动划至证券营业部,然后由营业部即时计入投资者资金帐户。深市派发现金红利一直采用券商直接划入股民帐户的办法。
分红派息期间,股民通过打印交割单或查询资金变动情况可以得知红利是否已划至自己帐户。如果逾期未到帐,股民可先找券商问明原委,如券商解释不清,股民可直接到当地的证券登记公司查询。
送红股是上市公司按比例无偿向股民赠送一定数额的股票。沪深两市送红股程序大体相仿:上证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和深圳证券登记公司在股权登记日闭市后,向券商传送投资者送股明细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括流通股的送股和非流通股(职工股、转配股)的送股。券商据此数据直接将红股数划至股民帐上。根据规定,沪市所送红股在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除权日即可上市流通;深市所送红股在股权登记日后第三个交易日上市。上市公司一般在公布股权登记日时,会同时刊出红股上市流通日期,股民亦可留意上市公司的公告。
由于转配股目前暂不流通,很多股民担心其红股红利能否按时领取。其实,股民的转配股已由证券登记公司登记在帐,其红股、红利同流通股一样全部由券商直接划入股民帐户。股民就可以按时到券商处打印对帐单,查看自己享有的红股、红利是否到帐。
从表面上看,在股权登记日拥有该股的流通股股东能得一定的现金与配股,但对于所有流通股股东来说,有害而无利.
因为股价会下降.
我曾经回答过几个股友有关分配的的问题,提醒他们参与分配可能得不偿失。我对四月份以来已实施分配方案的股票作出统计,对于参与分配而言,有63.3%是得少失多的,10%是得失基本平衡的,只有26.7%是有利可图的。究其原因,主要是:1.分红、送股国家都要重复收税。(分红、送股都是用税后利润分配,这是已经交过税了的。)2.股市处于弱市,除权后不能及时填权,甚至还继续下跌,造成实际的损失。强市市场中,填权会很快的。
除权制度,不是我国的创举,而是国际惯例。只是,国外股市中,很讲究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除权日,常随之填权,让股东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而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回报股东的风气。
② 债转股后对股票有影响吗
债转股后对股票有影响:
债转股对投资者来说既有债券性质又有股权性质,是投资者归避分险的一种选择,通常债票面利率较低,股价上升时,投资者获得双重收获,提前赎回是发行方为了抑制投资者收益的一种办法,国外债转股提前赎回一般溢价20%,我国一般30%。提前赎回投资者都选择债转股方式,不会有投资者要现金的,放弃30%的溢价收益的;
公司触及债转股提前赎回一般来说,公司发展较理想,体现在股价上,另外债转股提前赎回不会动用公司资金的,只不过是股票数量增加,财务费用减少,比单纯的增发股票偏利好,对于公司来说没有付息的压力;
筹集的的资金较容易,并且资金使用范围较宽松,为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打下基础;
不担心债转股部分会抛售压低股价,债转股对象一般都是战略投资者,小散没有资格的,公司的运作这些人应该有数,不会轻易的抛售他们认为有巨大增长空间的股票。
总结:综上债转股后对股票是有影响的。
③ 转增股股票前后估计如何变化
1、转赠股、送股,的除权后走势主要看两方面
2、主力控盘的、价格不高的、大盘牛市中,除权后多数会有填权行情
3、若是除权前涨幅过大、成交量放大滞涨、股市在弱市时,多数难以填权
上市公司的分红一般采用派发现金红利、送红股、派现与送股相结合这三种形式,其中又以送红股较为普遍。此外,公司在推出分红方案时,往往把增资配股、转增股本也列为方案的一部分,转增股本是指用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按权益折成股份转增。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转增股本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④ 关于“国电转债”实施转股事宜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来说,对股票是完全负面的影响,如果股票价格被过分拉高,那么就可能发生大面积债券转股进行抛售股票的行为,这样肯定压制股价,除非债券价格一直较高于转股价值,不然,很容易发生买入债券转换股票卖出进行套利的行为,如果股票价格非常高,那怕债券价格较大偏离债券转股价值,那么大家也不会傻到继续持有债券,肯定高位火速抛售债券或者稍微吃亏点转股卖出获利出来,如果债券流动性不行,承接盘没有,那么很容易导致持有债券看涨股票的人吃亏,因为转换股票去卖造成的冲击就比卖流动性不好的债券造成的冲击和损失小!
1.转债代码:110018 转债简称:国电转债
2.转股代码:190018 转股简称:国电转股
3.转股价格:2.67元人民币/股
4.转股起止日:2012年2月20日至2017年8月19日
5.转股部分上市交易日: 申请转股(T日),交割确认后的第二个交易日(T+1日,即
转股后的下一个交易日)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将于2011年9月2日起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国电转债",证券代码为"110018".
本摘要仅供参考,以当日指定披露媒体披露的公告全文为准.
晕菜,按照现在至少可以转换20多亿股,55亿债券对这个股对这个公司来说都是天量,国电转债的成交量不是太大,价格很容易被砸下去!
crazy1398 | 十五级 这位哥们,我想对你说,你根本没玩过股票没玩过可转债,大股东不抛,股价就不会跌吗?大股东去哪儿弄钱去买这新的20多亿股,它要是自己资金充足有钱,它傻了吗发行债券,它本人缺钱,发行转债利率超低,如果能转成股票对他们公司资金压力降大幅降低,但是这20亿股要是转成了,那它大股东第一的位置也受到威胁,如果确实公司资金超级缺乏,借钱困难,它非常希望这些转债变成股票,这样就可以永远占有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权!本身市场就不是多么的严格规范,花小钱恶抬托转债价格拉吸引散户去买股票受骗,没谁不愿意去做,趁机可以高价出售手中的一部分股票给看涨股价的人,更可以以一个较高超出债券价值本身的虚高价格转移手中一部分债券给不懂买入的人!现在的股市,那还有什么严格道理可言,想拉拉,无厘头拉都可以,想跌可以打到连续十几个跌停,电力股本身就没多少美好前景可言,这个转债对股票本身现在就是完全的负面,除非它能用着55亿元超常规发挥大幅投资获取暴利,但是在电力本身这现实吗? 投资它或者说去投机触碰它是冒险不太理性不太价值行为,除非你自己研判能力超级一流,炒股水平天级,天才中的天才,否则不懂坚决不要碰,跟着哄炒没好下场!
我没必要与你争论这个东西,至少现在它跌着,至于能跌多少,跌多久,至于以后怎样怎样那是以后的事情,争论股票都是弱智行为,你有本事你就去赚钱,没本事说的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讲道理,股市跟你讲理吗?好好玩几年,做上几十只,经历几年你再来跟我争论,我不想和你浪费时间讨论这个,一只一般股票而已,说破天又有什么意思,你就是再吹嘘再虚高它的价格价值又有什么动机呢?让大家去买它吗,去买一个根本不值得的东西吗?你说机构,你该劝说机构去买,干嘛和我讨论这种去明显害人买股票的破事!
你是高手好了,看来你六年暴赚至少几倍甚至十几倍了,是个牛人啊,开市时间都有功夫来关注这个问题,幸好没学你,不然一下午我1800多元少赚五六十元!我感觉你真牛,空闲多,完全不用看盘的那种,天级牛人
⑤ 送股和转增股后什么时候卖合适
转增股(zhuǎn zēng gǔ)是指上市公司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的形式赠送给股东的一种分配方式。送股是上市公司给股东分配利润的形式,是用上市场公司未分配的利润以股权的方式赠送给股东。
送股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凝固化和资本化,表面上看,送股后,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因此而增长,其实股东在公司里占有的权益份额和价值均无变化。
1如果你是技术分析的老手,请参照技术指标分析出的结果执行;
2如果你是基本面分析高手,请在预判经济出现问题时提前出场;
3如果你是普通小散,请参照你身旁从事股票生意行当的人气作出判断;
4如果你是屡炒屡败、屡败屡炒,努力学习但仍一窍不通的股市战士,那么请你在成为烈士之前,尽早出局。
⑥ 为什么公司发布转股信息后股票会下跌啊
也可能之前预计是分红,而转股是把未分配利润转成股本,公司不用出钱,实际不是分红。
⑦ 10转10的股票一般是转股前上涨还是转股后上涨,这类高转股票有什么特点
上市公司高送转的方案公布前,股价一般就已经悄悄开始上涨了,送转方案实施后,如果当时市场的热点是炒作高送转,那么又会继续上涨,也就是填权行情。
⑧ 转增股后股价怎么变化
股价会下降。
需要除权后,股票价格会有所下降,具体股价要根据转增数目和所持股票数量,转增前的股价等信息来计算。送转后,股东手中的股票数量虽然多了,但经除权后总的市值是不变的。
除权报价的计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资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为依据的:配股除权报价XR(Ex-rights)=(除权前日收盘价+配股价格*配股率)/(1+配股率)。除权日的开盘价不一定等于除权价,除权价仅是除权日开盘价的一个参考价格。
(8)转股以后一般股票什么走势扩展阅读
不论送红股还是转增股本,对于公司来说,总的股东权益都是不变的,股东非但没有得到任何额外的好处,甚至还需要缴纳红利税。高送转对公司的经营几乎没有影响,但是A股市场却往往解读为利好。
高送转多发生于庄股,因为庄家往往凭借高送转的消息,拉抬和出货,因此出高送转的消息后,往往会配合一波涨幅。此类的事情发生地多了,也就形成了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