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房地产当年崩盘,那当时的地产股票走势如何呢
日本房地产发展在世界各地中有其特殊性。日本土地狭小,人口众多,加上经济高度发达,房地产开发从战后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伴随经济和房地产开发,土地价格尤其是主要城市的土地价格不断上涨,高度垄断集中,1985年东京大阪的土地价格比战后初期猛涨了10000倍。但是如果以为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是无可避免的,那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即使是1985年泡沫已经相当严重,如果没有后来5年时间中执行的一系列错误政策,泡沫破裂还是可以避免的。1985年日元升值以及对升值错误的估计和预期,将日本直接推入泡沫破裂前的“最后疯狂”。在5年短暂的“辉煌和灿烂”之后,日本经济和房地产陷入了已经长达14年的萧条和低迷。由此可见,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房地产泡沫以及破裂,都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
② 房地产有什么股票
房地产板块出现大跌并不罕见,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股市大势不好,房地产股票很难独善其身,出现暴跌也不奇怪。二是,房地产市场开始转冷了,开发商未来的日子不好过了,房地产股票也会出现暴跌,因为投资者不看好房地产市场。
所以,如果是股市大环境不好,导致的房地产股票大跌,或许后面还可能涨回来。而如果是房地产发生大逆转,那么这样的房地产股票大跌恐怕是该类股票的重新估值了,投资者很难在短期内翻身。
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如果已经反映到股票上了,那房地产企业肯定会日子不太好过了,尽管今年房企的业绩还是蛮不错的,但是明年这种形势的大逆转,房企老总们都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对于房企来说,只能是一边降价促销,去库存,加快回笼资金力度,提高周转率,并且收缩战线。
③ 美国房地产股票板块会持续升高吗对此你是怎样的看法
我觉得这种情况非常正常,因为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非常严重。
如果我们想要看待房地产板块的问题的话,其实我们不仅仅是要看房地产本身的问题,同时也需要看资金流向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房地产行情。关于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几点给你解答。
一、你首先需要有资金流向的概念。
我们要知道资金本身具有一定的趋利性,哪个板块的投资机会多,同时投资机会大,资金就会留下两个板块。对于目前的美国市场来讲,美国市场的资金主要是流向股市和房市。我们知道目前美股的位置已经非常高了,各个股票的资产价格都非常高,现在路上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很多人也担心美股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美国的房地产板块。
④ 中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值的分析,是不是泡沫哪一个潜力大
掌握好这四大基石就可以。第一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第二安全边际。第三能力圈。第四市场先生。我们对投资收益要有清晰的认识,不要奢望一夜暴富,而要慢慢变富,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慢就是快!
⑤ 在房地产行业中,投资哪个股票比较好为什么
在以上的个股中,G万科、G中企、金地集团、G招商局、G栖霞近年来涨幅过大,暂时不建议买入。
在两桥一嘴中,G外高桥升幅不大,建议可以关注。
G实发展和G新梅两只个股也是升幅不大,继两桥一嘴等几家上海本地传统房产股之后大有后来之势,应该重点关注。
⑥ 比较看好的房地产板块股票有哪些
现在领涨房地产板块的是万科,保利地产,华夏幸福,金地等等
⑦ 房地产股票为什么持续跌
土地出让准备金上调50%是导火索,
不过关键问题在于09年4月到7月,2400点——3100点的带动者就是地产板块。由于上涨幅度较大,涉及众多地产股,调整出货时间必然很长。所以出现持续跌的局面。
房价和股价虽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关系。 只要市场需大于供,也就是说,人多地少,再加上投资者追捧,房价依然还会上涨。
⑧ 房地产板块有那几只股票
房地产概念一共有88家上市公司,其中44家房地产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44家房地产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据云财经龙头挖掘机自动匹配,房地产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中房地产、鲁商置业、城地股份。
⑨ 为什么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容易出现暴涨暴跌现象,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为什么
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出现暴涨暴跌的原因在于:
人与人对于股票和房地产的价值的看法有着不同的理解,一旦多数人达成了共识,认为股票会涨,那么股民的信心就导致股票一直涨;同理,人们达成了股票会跌的共识,那么就会对股市失去信心,所以人们都疯狂的清仓,就导致了股票市场的暴跌。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商品本来是没有价格的,只有人们进行了交换,才会具有价格,所以商品的价格是人所赋予的,人们认为稀缺那么商品就昂贵。所以只要弄懂了人们的共识,那么也就能预测股市和房市的涨跌。
⑩ 大家看好的房地产股票有哪些
万科A、保利地产、荣盛发展、阳光股份、阳光城等。
2015年地产基本面将呈现出销售四平八稳,投资在上半年见底,房价温和上涨并于2016年加速的局面。消费端看,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大前提下、预计2015年商品房成交将延续2014年底的回升态势,并维持四平八稳的销售节奏,预计全年成交面积和金额将分别增长6%和8%。在新开工面积和土地复苏的引导下,预计2015年商品房开发投资额也会在上半年见底,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预计房地产投资全年增速为12%。
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看,2016年也将是行业变化的一个拐点。在市场化的背景下,预计2014-2015年将是房地产周期的温和过渡期,一方面,新开工施工面积减缓,房地产市场供给减少将逐步改善目前阶段供给过剩的态势;另一方面,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居民的住房需求会进一步释放,刚需、改善型需求仍然会保持较大的成交量。预计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会在2016年出现较大的改善,届时,得益于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中速增长期,房地产也将步入新的上升周期。另外考虑到,2014年这一轮房地产下降周期景气程度高于2008年,因此房价再次上涨所需的降息、降准次数可能少于前两轮周期。
由于货币政策宽松才刚刚启动,考虑到时间滞后因素,认为百城房价指数在2015年有望保持温和态势,不会立刻陷入快速上涨的局面(即进入地产投资时钟的不动产投资区)。但是,分化仍将继续,总体向好并不能掩盖个别地区尤其三四线城市供给过剩的局面,三四线城市房价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底部徘徊。然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依然有足够的吸引力,也是房企的主战场;认为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随着货币宽松政策的逐步展开,在2016年再次掀起快速上涨浪潮,是大概率事件。
选股策略之一是着眼投资下一代房地产商。基于对大陆传统住宅开发业发展瓶颈的预期,地产商转型成为资本市场较为关注的焦点。的确,经过近20年的住房商品化扩张,传统开发商旧有的发展模式受到了挑战,尽管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挑战不是现时的;展望来看,中长期需求增速趋缓,供给端上行压力的加大加强,伴随传统开发利润空间逐步的收窄,传统的开发模式早晚面临终结的一天。因此我们认为选股在着眼于地产景气度周期性上升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公司发展的长期逻辑。检验地产商转型之路,通过对海外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精选,我们认为金融化与投资平台化是地产公司转型的主要方向。
作为金融行业的一个子领域,房地产无时无刻不在与金融打交道,无论是地产公司开发融资,还是消费者购房贷款,地产行业总是与金融服务业紧密相连的。地产商对金融服务的业务流程与商业模式较为熟悉,甚至在开展面向业务的金融服务时,具备一定的渠道优势。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银行牌照的放开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我们认为中国地产商已经逐步具备了向金融服务业渗透的能力和环境。结合中国现状,我们认为股东或股东子公司中具备金融基因的地产公司更容易向金融领域渗透,因此推荐具备金融化基因的地产公司。
其次是拥有投资平台潜质的地产公司。对于业务的多元化转型,由于中国地产商兴起只有20多年的历史,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在行业内打拼、拓展的阶段。现阶段还很难评判A股地产公司对生息类业务的驾驭能力,只能粗略地看,我们认为具备园区运营经验,以及与其他行业企业的广泛接触,在业务多元化转型方面的能力优于现有同行,此外,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行情,问诊)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也为园区地产提供了政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