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零售行业数据分析 用数据发现更多商机
零售行业数据分析:用数据发现更多商机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商业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零售行业数据分析越来越常见,近日,在在2018中国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就再度认同了零售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零售企业如果能实现数据可视化,将发现更多的商机,走在更多行业前端。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中国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习惯,除去基本伙食费外,大学生最爱“吃吃吃”,零食、饮料和营养品等其他食品是最主要的支出项。男生每月主要消费在其他食品(51%)、社交和娱乐(46%)、生活日用品(37%)方面,女生每月主要在其他食品、形象消费(均为62%)和生活日用品(48%)方面消费。男生将钱用在通讯/上网费(32%)和数码电子产品方面(19%)的比例分别比女生高12个和15个百分点。
从这个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其实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消费者的需求十分明显,那么企业想要抓住,就必须具备几个必要条件:第一,企业必须可以掌握充足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可以随时被利用,并且形成数据反馈闭环,这也就是零售行业数据分析的过程;第二,企业必须拥有一套算法模型,可以通过已知数据,算出你想要的结果,并且可以根据数据回流,不断更新算法模型;第三,算法和数据必须融入企业的经营场景。
其实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商业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智能商业的核心是越来越多的决策由机器完成,实行更多的零售数据可视化分析,数据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快和准是智能商业时代的主要特点,快是快速,准是精准;企业经营的地域限制被打破;工业时代以厂商为中心的B2C模式,将被智能商业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C2B模式所取代。
在2018中国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再次强调了企业零售行业数据分析的不凡前景,“智公司”是未来零售企业的发展目标,即对智能商业具备洞察,并实现模式创新的公司,他们将在智能商业时代先行一步。智公司具备三大特点:更聪明,更了解消费者;反应更快,以更快的服务迭代产品、服务,以及模式的快速推陈出新;同时具备不断学习、不断自我优化的能力。
『贰』 零售业数据分析的人员分析
通过对公司的人员指标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销售人员指标(销售指标为主,毛利指标为辅)和采购员指标(销售额、毛利、供应商更换、购销商品数、代销商品数、资金占用、资金周转等)的分析,以达到考核员工业绩,提高员工积极性,为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主要分析主题有,员工的人员构成、销售人员的人均销售额、对于开单销售的个人销售业绩、各管理架构的人均销售额、毛利贡献、采购人员分管商品的进货多少、购销代销的比例、引进的商品销量如何等等。
『叁』 零售行业数据分析的常见指标,以可视化图表展示
零售行业由于低毛利的特点,要求必须更加精细化地管理。
零售经营利润=门店数量×均店销售额×毛利率-存货成本-房租成本-人员成本-管理成本
将以上利润指标进行拆解,观远数据相应地从战略计划、门店运营、商品运营、市场营销、顾客关系(会员管理)、全渠道运营、人力资源、财务分析等环节进行流程优化,覆盖目标的制定、实施、评估和分析改善,构建基于数据能力的持续改善循环模型,实现产品与服务增值。
一、战略计划
『肆』 零售业数据分析指标有哪些
产品销量 地区 购买时段 及购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