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嘉诚股票
长江实业(00001.HK)、和记黄埔(00013.HK)、长江基建(01038.HK)、香港电灯(00006.HK)、赫斯基能源(加拿大多伦多伦上市代码:HSE)、长江生命科技(00775.HK)、TOM集团(02383.HK)、和记港陆(00715.HK)、和记电讯香港(000215.HK)及英国上市的和黄中国医药科技(伦敦证交所另类投资市场上市代码不详)
B. 加拿大股票指数
加拿大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是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由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集团(TSX Group,TSX: X)拥有及管理。在该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主要来自加拿大和美国。主要指数用的是S&P/TSX成分股指数(S&P/TSX Composite Index)和S&P/TSX 60指数。
C. 李嘉诚如何元收购了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的
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李嘉诚通过家族公司以及和黄,斥资32亿港元收购了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
D. 美石油股有哪些
美石油股较多,以下几家是比较大型的石油公司:
代码 简称
PNG PAA Natura
COP 康菲石油
XOM 埃克森美孚
CVX 雪佛龙
ECA 加拿大能源
TOT 道达尔
BP 英国石油
REP 西班牙雷普索尔YPF
E 埃尼石油
PZE 巴西石油
香港大型本土上市券商,港股美股开户或咨询请加好友交流,谢谢。
E. 求一篇最新的潜力股票分析论文……
哈飞股份-将有资产注入
昌飞集团与哈飞股份,同属中航工业集团的直升机板块。自2008年一航和二航合并成中航工业集团,军工行业便开始了大重组。昌飞集团也生产直升机,同时还有微型汽车的科研生产基地,昌飞集团旗下另有一个上市公司*ST昌河(600372.SH),不过,中航工业集团将*ST昌河中的汽车资产并入长安汽车之后,又在<?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10年7月7日公告,将中航工业集团所属的航空电子板块,基本都置入空壳*ST昌河中,确定方向后的*ST昌河,因此也将无缘直升机资产。由于中航工业集团也在同步进行其他资产的整合梳理,因此,昌飞集团的直升机资产更有可能注入哈飞股份,市场因此更强烈预期哈飞股份会成为中航工业集团的直升机平台,这或许也能解释近期哈飞股份的闻讯大涨。根据中航工业集团发展战略计划,到2011年,集团将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力争用5年的时间实现中航工业集团整体上市。按此思路,昌飞集团的直升机资产注入哈飞股份的时间或在1~2年内。哈飞股份将成为中国生产军用直升机和民用直升机的唯一企业。不过对重组事宜,哈飞副总工程师李先哲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不太清楚,并告诉记者自己不炒股,也不可以炒与工作相关的股票,也没有所谓的"原始股"。李先哲对两个公司的业务形容为:"哈飞主要生产小型和中型直升机,昌飞集团则主要生产中大型直升机。哈飞的民用飞机除了带旋翼的直升机外,还有长翅膀的定翼飞机,定翼飞机可以用于物流、载客和摄影等等,直升机和定翼机统称通用飞机,昌飞集团则只做直升机,没有定翼机。"在美国,通用飞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成熟的产业,有着巨大的产值和就业人数。通用飞机的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按照当前的市场占有率来衡量,主导厂家有加拿大庞巴迪宇航集团、美国湾流公司、美国塞斯纳飞机公司、美国豪客比奇飞机公司、法国达索公司、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欧洲直升机公司等。因此,即便按照分析师们预测,低空空域开放后,中国市场对直升机、定翼机等通用飞机的需求量,将翻近十倍至年500架,哈飞股份也将面临众多国际巨头的竞争。或许,哈飞股份与欧洲直升机公司正在采取的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至少,双方分割市场的合作方式,可以让哈飞保有一部分中国市场。此前有报道显示,双方研制的直升机直15,已经获得全球120余架启动订单,而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中方市场对该机的需求在400架左右,年平均20架。
今年6月1日,航天科技公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工作相关事项已办理完毕,公司成功完成向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发行普通股购买其持有的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93.91%的股权、北京航天时空科技有限公司86.9%的股权和北京航天海鹰星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仪器仪表制造产业为主业,公司的战略发展定位航天军工智能控制核心业务。而随着大股东优质资产的注入,公司也顺利实现扭亏的目标。业内分析认为,本次重组标的三家公司为航天三院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最优良的资产,公司作为航天三院唯一的上市平台,优质资产的注入将明晰公司主业,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将依托控股股东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实现以智能控制、能源装备为主的产业化平台的战略转型,未来前景广阔。公司计划,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计划实现利润总额8200万元。"未来大股东航天三院还会有资产注入,这是大股东承诺过的。"航天科技投资者关系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介绍,有关资产注入,公司大股东航天三院此前承诺,公司作为航天科技的直接第一大股东,对于符合航天科技战略发展方向,有较高获利能力的军品外资产,航天三院将于2011年底启动相应军品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相关工作。不过,公司目前的资产注入预期只是集中于大股东的军品外资产。上述投资者关系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未来实际控制人中航科工集团是否会有资产注入,目前并未接到任何有关这方面消息的通知。
F. 周评车股|全球股市史诗级暴跌,谁在上演一枝独秀
观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本周的股市用“前无古人”形容可能十分贴切,至于“后无来者”倒是不敢肯定,连股神巴菲特对周一的股市都表示很震惊。4天前,巴菲特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我活了89岁,也没见过这种场面。”
对此,巴菲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是对美国股市的双重打击。而这还不包括周四美股再次熔断。如今美股一周熔断两次,不知他老人家有何感想?
继3月9日美国三大股指开市不久就跌破7%触发熔断机制后,3月12日美股再次触发熔断,此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9.4%,道指跌幅更达10%,创1987年10月19日(22.6%)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除了长安、长城在3月13日上涨外,东风、广汽、一汽夏利等车企昨日都呈现不同数额增长,其中一汽夏利在所有A股车企中增长幅度最大,达6.13%,当天收报4.85元,成交额1.07亿元,换手率6.72%。近5日内一汽夏利资金总体呈流出状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日共流出-8381.01万元。
至于原因,与一汽夏利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实施进展情况的公告》不无关系。报告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已于2020年2月21日将一汽夏利的企业环保信息进行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变更为“HUANGXIMING”,(详见文章《背靠博郡的一汽夏利或为提线傀儡》)。
早在2020年1月中旬,从工信部官网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27批)》就可以看到博郡汽车已经正式获得工信部核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这也同样可以看作是“一汽夏利”到“天津博郡”的更名完成。自此,世上再无“真夏利”。
不管怎么样,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加之随着复工率不断提高,整个中国车市将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待疫情结束后,中国的潜力将大大释放。深圳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职的YuDingheng表示,“无论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产业政策,我们手头上仍然有很多牌没打出。只要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就可以获得高效率。”
文/甘芳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在加拿大如何购买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
在加拿大,没有国内那种券商营业厅遍布大街小巷的景象,网上券商这块也远没有美国那么多供选择,而且根据加拿大金融监管机构的规定,加拿大居民不能在美国券商那开户(除非该美国券商在加拿大开设有子公司),但仔细寻找的话,还是能发现不错的券商的;首选,加拿大的大部分银行都有网上证券投资服务,不过银行一般把证券经纪这块当附属项目而不是主业,所以佣金会比一些专业的证券经纪公司高不少(有些银行的股票交易佣金会是券商的两倍),除此之外,有些银行在证券经纪这块的一些服务也不是非常专业,交易界面也可能不会太好用,因此除非你是非常不活跃的交易者,所以一般不建议在银行开户。
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加拿大本土的专业证券公司了,这里以能总部设在多伦多,能提供中文服务的Questrade(中文名叫加泰证券,官方网站:www.questrade.com)为例,目前,加泰证券(Questrade)是加拿大成长速度最快的在线折扣证券经纪商(Canada’s fastest-growing online brokerage);它的佣金也是相当低的:最低可至$4.95/手,最高也才$9.95/手;同时在Questrade也可以开设RRSP和TFSA免税账户。选择在这类专业券商开户的话,相对来说就能比在银行开户炒股节约不少交易佣金,而且这类证券行也能比银行提供更好的投资者教育服务,股市新手也能在入市前做好一定的准备。
当然在加拿大开户炒美股也并非只有缺点没有优点,比较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因为你身处加拿大,更容易获得和加拿大各矿业公司的相关资讯,而加拿大股市上的矿业股是世界著名的,有很多优秀的加拿大矿业公司都在多伦多股票交易所(TSX)上市交易,这也是多伦多股票交易所(TSX)成为全球两大矿业能源股市场之一(另外一家是伦敦证交所);一般来说在加拿大的券商开户的话,你就能同时投资美股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纳斯达克(NASDAQ)、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等』和加股市场『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主版(TSX)、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版 (TSX Venture Exchange) 、加拿大交易和报价系统(The Canadian Trading and Quotation System – CNQ)、蒙特利尔衍生工具交易所(期货,期权等) (Montreal Exchange) 』了。
H. 矿产资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一、能 源 合 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大,特别是石油,2004年全年的原油进口量已经达1.23亿吨。中国目前的石油50%从中东进口,其余来自中亚、非洲、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在中国石油进口来源中,中东地区局势不稳,中俄“安大线”原油输送管道充满变数。一些能源专家表示,中国的明智之举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实施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在目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石油进口寻找更多出路就是这样的“明智之举”。而加拿大正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重点。目前由于该地的油砂储油量被计算进已探明石油储量,加拿大一下成为可与中东媲美的石油储藏地,成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资源国。2004年统计,加拿大已探明的常规原油和油砂(含沥青原油)的储量为245亿吨。其中油砂资源主要集中在艾伯塔省,西方媒体报道,此处必将成为可以取代中东的世界未来石油的首要产油区。
加拿大是个不错的选择。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加拿大开采油砂的费用正在降低。有专家分析,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油砂矿特殊,埋藏很浅,开采成本很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提炼和初步加工的成本也在降低。虽然开采成本比中东原油要贵一些,只要石油价格保持在30美元以上,就有利可图。另外,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与加拿大之间海运经过宽阔的太平洋,无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相对顺畅,这个距离也短于中东石油运抵中国的距离。
石油业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行业。由于开采风险较高,投资量较大,客观上需要一个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机制,世界上大多数的石油开发项目都是由多国共同承担的。所以,从加拿大的角度来看,吸引更多的投资,将分散开采风险,还可以降低开采成本。因此,加拿大希望有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其石油业,当然也包括中国资本。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加拿大也愈加重视与中国的合作。2004年6月初,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长克莱恩访华时表示,希望中国企业到加拿大进行矿业开发,同时发出了一个让中国心动的承诺:“投资艾伯塔油砂,可以保证中国未来的石油供应。”
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长克莱恩中国之行,会见了中国三大石油石化公司的代表,表示如果中国寻找石油的话,欢迎来艾伯塔省投资开采油砂,并希望中国公司去实地考察。对于加拿大来讲,更多的国家参与投资油砂开采,是大有益处的。
为加强双方的合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加拿大艾伯塔省在北京共同投资建立有中加阿尔伯达(艾伯塔)石油中心。该中心成立于1989年,现已成为中加石油经济技术交流培训与合作的中心,双方工作人员经常穿梭两地,研究开发各方面的石油合作。
中国对艾伯塔省油砂的兴趣应该是很大的,近两年有好几个代表团专门为此事前往艾伯塔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加拿大油砂提炼出的原油性能做过多次鉴定。通过双方的不断努力,中加双方现在的油气合作很顺利,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中海油收购加拿大MEG能源公司股权
2005年5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宣布:该公司已与加拿大MEG能源公司就收购其16.69%股权一事签订合同,中海油方面已为此项收购支付1.5亿加元(约合1.21亿美元)。中海油是通过其下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海油(比利时)BVBA公司完成该项收购的。
MEG是一家加拿大私人能源公司,专注于油砂业务,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拥有52个油砂区租赁许可证100%的工作权益,总面积达3.29万英亩。有关方面估算,以上区域共有油砂地质储量超过40亿桶,总可采储量约20亿桶。
2.中国石化集团与加拿大企业合资开发北极之光油砂项目
2005年5月30日下午(加拿大卡尔加里当地时间),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SIPC)的全资子公司——中加石油公司与加拿大西年科能源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已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并组成合伙企业,共同开发位于艾伯塔省东北部的北极之光油砂项目。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加石油公司出资约1.5亿加元,获得北极之光合伙企业40%的股份;西年科公司以项目资产出资,获得合伙企业60%的股份,并担任执行合伙人,即该项目的作业者。据悉,西年科公司是为开发北极之光项目而专门成立的加拿大能源公司,1999年开始对油砂资源进行评价,2003年开始进入开发前期准备工作。
北极之光项目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阿萨巴斯卡地区东北部,是一体化的油砂项目,包括采矿、萃取和沥青改质等,总投资约45亿加元,最终日产将达到10万桶的合成原油(年产约为500万吨)。
3.其他项目合作
在铀矿方面中国与加拿大也有较大的合作潜力。目前中国正向加拿大寻求长期购买大量用于制造核燃料的铀,以满足未来核能发电增长的需求。2005年7月加拿大政府自然资源部发言人万斯证实,中国官方正同加拿大官方接触寻求加拿大长期提供放射性金属铀。近两年中国有好几个代表团访问加拿大,与加拿大铀矿公司接触,包括占加拿大铀产量五分之一的CAMECO公司,并开始就多项合作进行磋商。
加拿大是世界第一大产铀国,目前每年产量为1万1千多吨,其中半数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发言人万斯表示,中国希望加拿大成为中国金属铀的稳定供应国,同时也在探讨与加拿大合资开采铀矿的可能。
除了石油和铀矿方面的合作以外,中国与加拿大在能源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实际上中加在能源方面早有合作。1994年,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协定。1995年,双方签署了关于合作建设秦山CANDU核电站的谅解备忘录。1997年秦山核电站信贷协议签署,使迄今中加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开始付诸实施。2002年12月31日,秦山三期核电站一号机组顺利实现满功率连续100小时运行,提前43天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二号机组已于2003年6月并网发电。
1997年,中国水利部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2001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签署了《关于能源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05年1月20日,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访华,中加两国联合发布了《21世纪能源合作声明》。《21世纪能源合作声明》强调,中加两国决定推动合作,以增强能源安全和促进在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该合作涵盖了广泛的能源领域,包括能源供应的来源、能效和新技术。石油天然气、核能、能效和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为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双方将在遵守两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推动长期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合作。
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在石油、天然气和铀资源领域的合作开展顺利,包括在加拿大油砂方面的合作。据了解,双方将鼓励两国企业在上述领域建立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同时鼓励和推动双方开展油砂技术的全面合作研究。核能,在中加能源合作中是优先考虑的一个方面,中加两国将扩大在核能领域的商务合作,并对先进核能技术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核能系统的安全性。在能效和清洁能源领域,中加也将加强联系,寻求合作项目和意向。
在《21世纪能源合作声明》这个框架指导下,双方的能源合作进展顺利。中国和加拿大的战略工作组正在对双方在核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互补性展开研究。能源方面的合作包括传统能源、低碳排放量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铀材料等。加拿大政府同意拨款,专门用于上述技术的研究。
二、固体矿产合作
1.中国企业进军加拿大
加拿大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达,开采经验和技术为世界一流,具有完善的矿业资本市场,有较好的矿业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矿业公司。近两年,中国矿业企业也开始关注并涉足加拿大矿业市场,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紫金矿业成功入股加拿大顶峰矿业公司。
据报道,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商之一——紫金矿业集团于2005年8月17日在温哥华宣布,以195万加元购买加拿大顶峰矿业公司(Pinnacle Mines Ltd.)21%的股份,参与顶峰矿业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的勘探。据称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成功投资加拿大的矿业公司。
根据双方对外宣布的合作协议。紫金矿业将以每股0.65加元的价格收购300万股顶峰矿业的股权,占顶峰股份总额的21%,总成交额为195万加元。其中每股包括1股普通股及1股半认股权证。交易令紫金矿业在顶峰董事会上的席位从一位增加至三位,紫金矿业将可参与顶峰矿业公司目前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北部地区Silver Coin矿区的勘探工作。与此同时,紫金矿业同意为顶峰矿业公司在中国寻找适合的项目进行合资经营开发,顶峰矿业公司也愿意协助紫金矿业在中国以外地区寻找采矿地点。
顶峰矿业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温哥华,是一家国际性矿业勘探和开采公司,在多伦多创业板市场上市,市值约900万加元,净资产总值约300万加元。主要项目位于加拿大和中国地区。该公司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部拥有多个矿产项目,其中包括有著名的Barrick Gold公司的Eskay Creek金矿项目。在中国,其主要项目集中在云南东南部。
紫金矿业简介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H股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简称:紫金矿业,股票代码:2899),其中32%股份由福建省上杭县政府持有。该公司是中国著名的黄金矿业企业、国家大型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至200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32.6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9.27亿元人民币,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5.07亿元人民币(约合2亿2800万加元);利润总额为8.24亿元人民币(约合1亿2400万加元)。2004年生产黄金13吨,在全球黄金企业中排名第22位。2003、2004连续两年位居福建省企业绩效十佳之首。
公司以金、铜等有色金属开发为主,核心企业紫金山金矿近几年已成为国内单体矿山保有可利用储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黄金产量最大、矿石入选品位最低、单位矿石处理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黄金矿山。集团公司累计获得采矿权14个,面积26.3136平方公里;探矿权59个,面积1612.79平方公里;目前在中国控制的金矿金属储量约315吨,铜金属量约345万吨,锌矿金属储量约60万吨,铁矿矿石量18789万吨,煤6000万吨。
2005年初,中国五矿计划以50亿加元收购加拿大诺兰达矿业(Noranda),遭到不少加拿大人的反对,理由是资源性行业涉及国家安全,最终这项收购没有成功。而紫金矿业的收购应当是一个突破。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项交易数额较少,而且顶峰矿业也是一家尚无盈利的二板上市公司,市值只有900万加元,资产总值不足300万加元,加上该公司的董事长非业内人士,所以,不能因这宗交易成功而认为加拿大已经完全开放中国企业入股加国矿业。
目前到加拿大进行矿产开发投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加拿大的一些地方政府频出橄榄枝,希望中国企业到加拿大进行矿业投资。2005年8月,加拿大育空地区主管矿业的经济发展部长亲率代表团到中国进行矿业引资宣传。他们走访了中国的一些矿山企业及政府部门,于8月23日在国土资源部做了关于育空地区矿产资源情况和矿业投资环境的专项报告。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国的企业到育空地区进行矿业开发。
据报道,加拿大纽芬兰省的一家萤石生产商——Burin Minerals Ltd.(BML)公司目前正在寻找中国投资伙伴,该公司在纽芬兰省控制的已探明的萤石储量有800万吨,由于目前氧化铝价格上涨,作为冶炼氧化铝时的助溶剂,氟石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该公司原先关闭的萤石矿也正计划重新投入运营,加之距离美国近以及中国需求增长等因素,该公司希望感兴趣的中国矿业公司能够投资萤石生产。
据中国矿业网2005年3月报道,加拿大驻华使馆根据中加两国领导人商谈意见,加方向中国矿业联合会推荐了17个中小型有色金属矿的勘查、可研、开发项目,希望通过中国矿业联合会联系投资者到加拿大投资勘查开发这些项目(表6-1)。
2.加拿大矿业公司在中国的活动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矿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制定和颁布了鼓励外商投资开采矿产资源的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矿产资源对外开放政策更加宽松。国际矿业投资相继进入中国,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南非等国家的一大批知名矿业公司。其中最为活跃是加拿大的矿业公司,特别是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在蒙古靠近中蒙边界巨型铜矿的发现和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在中国云南省金矿勘查项目的成功,大大地刺激了加拿大矿业公司在华的矿产勘查投资,尤其是投入相对较小的金属矿。例如加拿大阿富勘矿业公司在青海省滩涧山金矿项目,加拿大曼德罗矿业公司的辽宁猫岭金矿项目,太平洋矿业公司的湖南水口山金矿项目,加拿大Planet勘探公司在内蒙古包头附近的乌兰布兰金矿项目,加拿大上市的王朝金矿公司在新疆的哈图金矿项目等,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表6-2)。
表6-1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向中国企业推荐的可赴加拿大投资勘查与开发的中小型矿床
续表
表6-2 近些年来加拿大矿业公司在中国的主要活动情况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已有实际行动的国外矿业公司约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76家,其中加拿大的公司超过1/4。这些加拿大公司中有相当部分为初级资源勘探公司,他们通常是到中国先行进行调查找项目,找到合适的项目后就回到加拿大矿业资本市场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矿业融资。仅2003年底的2个月内,在中国投资矿产勘查的8家初级矿产勘探公司从加拿大资本市场上就募集到超过4000万加元的资金用于在中国勘查。其中包括太平矿业12月15日完成的920万加元筹资;SKN公司11月6日完成的495万加元筹资;APAC公司11月4日完成的300万加元筹资;斯帕通公司11月26日完成的154加元筹资,11月11日完成的86万加元筹资;Afean公司10月23日完成的1000万加元筹资;明科公司11月14日完成的500万加元筹资;西南金矿公司11月17日完成的675万加元筹资;TVI公司10月1日完成的360万加元筹资。这些说明中国有好的矿产勘查和开发项目,加拿大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看好中国。
I. 你对未来1-2年内中国股市如何预测,基本走向分析
在2009年如何看待由美国引发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机遇,还是灾难?不同的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对策,不同的对策将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而这对正处经济崛起关键时刻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经济崛起取决于历史性机遇的出现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抓住这一机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
一、是机遇而不是灾难
1、中国的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相对独立。纵观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由于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的特点,美国的危机使得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中国是不多的受危机影响较小,相对置身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外、并能在这场危机中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大国。
由于中国在货币体系、资本市场体系及商业银行体系上都相对独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并不直接相关,这使得我们的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并未受到美国次贷和金融危机过多的影响,从而免受“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2、中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面尚好。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并没有因为近年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的衰退受到影响。即使是在美国饱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和国内企业微观面的业绩增长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称为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3、我国目前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和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遇到金融危机的特点不同:从银行的资产状况看,我们有46万亿元的银行储蓄总资产,其中居民储蓄近18万亿,存贷差约12万亿,资金相对充足。今年以来,虽然企业的资金普遍紧张,但那是由于双紧的宏观政策决定的。一旦我们为应付金融危机采用宽松的政策,就会具备流动性充足的特点。同时,经过2005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的上市,治理结构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是比较好的。
从外汇储备看,1.8万亿美元的储备也使得我们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和应对能力。从国家财政收入看,2007年高达5.1万亿的财政收入,能使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这场危机中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