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银行a级股票行情分析
扩展阅读
汽车遮阳挡 2025-08-21 01:52:24
2017年股票价格增长排行 2025-08-21 01:43:01
股票看楼 2025-08-21 01:34:54

银行a级股票行情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9-19 02:45:39

银行股引领的行情还能走多远

本轮股市的上涨行情,已经延续了近两个月,且仍然处于强势格局之中。银行股在行情的一开始,就起到了引领作用,并至今还是发挥着走势风向标的作用。于是,一个问题也就随之产生:这波由银行股所引领的行情,还能够走多远呢?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银行股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即便受到了管理层的力挺,但并没有能够化解其估值低下的被动局面。客观上,近两年多来股市行情不振,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与银行股的疲弱有关的。毕竟在当今的股市大盘中,银行股的权重很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然在不久前银行股还拖累大盘,那么现在何以靠它就能够带动股指节节向上呢?
回顾一下过去的行情,人们不难看出,在历史上银行股确实多次成为推动大盘上扬的主要动力,而这与其在行情启动之前的表现无关,甚至与它的权重作用也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像在1996年,当时股市中真正称得上是银行股的只有深发展一个,但就是这个股票从当年春节前开始就持续上涨,最后不但成为此波行情中的大牛股,而且在激发人气,提升市场吸引力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进入本世纪,不论是2002年前后的“五朵金花”行情,还是2005年开始的股改行情,其中都有过银行股领涨,进而拉动股指上台阶的状况。不可否认,银行股在中国股市中的地位,确实是值得重视的。这里的原因,也许和中国经济格局中金融行业占了重要地位,以及其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优势有关。实践也证明,在目前的经济格局中,银行业有着远远超越其他行业的盈利能力,而它的业绩波动,也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实体经济状况。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银行股在行情运行中充当领头羊的角色,有其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被理解为就是一个先行指标。所以说,在大趋势上确实存在它弱大盘就弱,它强大盘就强的状况。由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前两年银行股曾经拖累了大盘,而今它又推动了大盘。
现在的问题是,时下银行股已经上涨了不少,其行情还能不能延续下去呢?受到银行股上涨所驱动的股市行情,还有多大的上行空间呢?这里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如果就绝对估值而言,现在的银行股应该说还没有涨到位,仍然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特别是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银行股在打破垄断保护的同时,也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其融资模式也趋于多元化。特别是现在中国经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在这种背景下,银行股继续演绎上涨行情是有条件的。而只要这面旗帜不倒,那么大盘的有序上涨行情也是可以预期的。
其次,换个角度来说,虽然现在银行股的权重很大,但是真正的自由流通股数量还是有限的,所以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不可能只是投资银行股,还是需要投资其他股票。在银行股大涨,并且激发了人气之后,一定会有资金向各个存在机会的板块流动(最近的盘面就显示,除了白酒板块,其他板块都有明显的资金流入)。而且由于不同板块所具有的各自题材,在市场上会得到相应认同,因此完全有可能引发上涨强度超过银行股的板块与个股行情。无疑,这是行情深入运行的一种表现,它既受益于实体经济好转这样的基本面,同时也得益于由于银行股上涨所营造出来的良好市场氛围以及高亢的投资激情。所以,事实上所谓的银行股引领大盘,并不一定就是指股市每天就是靠银行股大涨来抬高指数,也包含银行股稳住大局,为各板块的上行提供有效空间的成分。显然,在未来一个阶段,这种状况还会继续存在,因此这波由银行股引领的股市行情,就还能够继续走下去。

Ⅱ 2010中国银行股票行情走势

总体说金融板块的股会平移上涨

Ⅲ 银行股的走势前景如何

银行股只有看的份,如果有那逢高出局将是明智的选择.

Ⅳ 股市走势对银行存款的影响分析

股市走势对银行存款的影响是:
当股市是牛市,向上突破的时候,股民会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投入股市,以获得更高的回报,银行存款就会相应减少。
反之,当股市出现大辐调整,或处于熊市,股民会把钱存入银行,以规避股市风险,这时分行存款会相应增加。
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Ⅳ 中国银行股票分析

在年度收益报告出来的时候有分红方案,分红时间需要视股东大会审议结果而异!
买中国银行股票可以赚钱,但是不如买600016民生银行\601166兴业银行赚的钱多!

Ⅵ A股银行类股票走势是否跟大盘走势基本一致

是的,银行股是权重股,基本反映大盘走势。

Ⅶ 银行的股票涨,哪些股票会跌

这个不好说,因为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了。
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盘环境的好坏、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个股的历史走势的涨跌情况、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等,都是一般原因(间接原因),都要通过价值和供求关系这两个根本的法则来起作用。 下面就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过根本的两个法则对股市产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变化一般只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则投资者信心增强,资金入场踊跃,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则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减弱,资金就会流出股市,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当然,有时候政策面的变化,也会影响股票的价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国家公布国有股减持政策,不流通的国有股要通过减持变成能够流通的流通股,这就导致原来的流通股的价值贬值,从而导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时候是通过供求关系来影响股市的涨跌,有时候是通过价值关系来影响股市。
2、大盘环境的好坏 个股组成板块,板块组成大盘。大盘是由个股和板块组成的,个股和板块的涨跌会影响大盘的涨跌。同样,大盘的涨跌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个股。 因为当大盘涨的时候,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比较高,市场的资金供应就比较充裕,从而使得个股的资金供应也相对充裕,从而推动个股上涨。当大盘跌的时候,则反之。 特别是在大盘见底或见顶,突然变盘的时候,大盘的涨跌对个股有很大的影响:当大盘见底的时候,绝大部分个股都会见底上涨;当大盘见顶的时候,绝大部分个股都会见顶下跌。 在大盘下跌的时候买股票,亏钱的机率极大; 在大盘上涨的时候买股票,赚钱就容易很多了。 实践也证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盘见到历史大顶,之后一路下跌,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在这段时间,可以说,只要买股票,就会被套牢。很多投资者平均亏损在30%以上。 同样,在大盘见底的时候,即使随便买入一只股票,都可以给你可观的收益。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涨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涨了20%以上。 大盘变盘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的时候对于股票的涨跌影响很大,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当大盘没有变盘,处于横盘的状态的时候,大盘的作用就显得不怎么明显,也不怎么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大盘大多时候处于横盘趋势,此时大盘对于个股的涨跌影响就不明显,个股的涨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价值关系的影响、主力资金的运作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这样,2003年初,在大盘横盘的情况下,所谓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为几个有价值的板块被主力资金充分发掘而形成的。 总之,不能一味的强调大盘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大盘的重要性。大盘在不同的时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主力资金的进出 主力资金对于一只股票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主力资金的进出直接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从而对股票产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只业绩优良的股票,如果没有主力资金的发掘和关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亏损的ST股票,由于主力资金的拉动,而出现连续上涨的态势。 可见,主力资金的重要性。
4、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 个股基本面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这只股票的价值。因此,个股的基本面是通过价值法则来影响股价的。 当个股基本面出现重大的利空的时候,股价一般都会下跌。 当个股基本面出现重大的利好的时候,股价一般都会上涨。 当然,这都是一般的情况。特殊的情况,还有在高位的时候,庄家发出利好配合出货,那样股价就会下跌了。那个时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资金的流出,从而导致股价的下跌了。 因此,个股基本面的变化或者说个股的消息面对股价的具体影响,还必须结合技术面上个股处于的高低位置来仔细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当。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谨慎乐观。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5、个股的历史走势的涨跌情况 江恩曾说过:“人性不变,所以历史继续重演。”因此,一只股票的历史走势,对于股票将来的走势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打个简单的比方:个股经过前期一段时间(历史走势)的上涨,目前处于比较高的位置,此时,个股上涨的动力就会明显减弱,风险就会逐渐增加。因此,这段时间的上涨(历史走势),对股票将来的走势的影响就表现在风险的增加上面。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走势影响股票将来的例子,还远远没有达到江恩的“人性不变,所以历史继续重演”的境界。 股市是有人控制买卖股票,从而形成的市场。股市的涨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迹。人性影响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对不变的。所以,股市的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会改变,所以历史将在人性的影响下继续重演。
6、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 大盘对于个股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板块的涨跌对于本版块的个股也有相当的影响作用。 因为大盘上涨的时候,一般都有热点板块的支持。热点板块形成之后,就会在这个板块中形成赚钱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个板块。这样,供求关系就发生了变化,资金的供大于求,于是这个板块的股票就 比其他板块的股票涨幅大的多。

Ⅷ 中国银行股票的行情怎么样

中国银行近期由于股市处于横盘整理,不会有大行情。兴业银行业绩好,可以长线持有。
简介:
1994年,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6月、7月,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2014年,中国银行再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唯一连续4年入选的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41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营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

Ⅸ 最近银行股走势如何,想考虑投资银行股。投资银行股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啊

金融危机总是伴随着银行业的大危机,在欧美各发达国家都是如此。我国虽然政府对银行支持很强,但是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我国银行业也难免被人看衰唱空的悲剧命运。银行股市盈率仅为个位数,银行股一跌再跌。到底银行股有没有投资价值,如何选择银行股,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巴菲特选银行股的4个原则。 危机,也谓危中有机。最近4年巴菲特增持富国银行24亿美元、买入美国银行50亿美元优先股。巴菲特正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才得以低价买入最好的银行股。巴菲特在2012年致股东的信中说:“美国银行业正在起死回生。” 重温1990年度巴菲特对他的第一大银行重仓股富国银行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巴菲特选择银行股的四个标准:业绩一流、管理一流、规模较大、股价便宜。 巴菲特说:“过去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0%,总资产收益率为1.25%。”请注意,巴菲特除了净资产收益率以外,还使用总资产收益率评估银行业绩。 巴菲特重视银行管理,因为管理对银行业绩影响很大:“银行业并非我们偏爱的行业。如果资产是股东权益的20倍——这是银行业的普遍资产权益比率(资本充足率的倒数)。那么,只是涉及一小部分资产的错误就能够毁灭很大部分的股东权益。因此,在许多大型银行中,错误不是例外,而是已经成为惯例。大多数错误源自于一种管理上的失败,这就是去年年报中我们讨论过的”机构盲从症“:管理层盲目模仿同行行为。” 由于资产与权益比率为20:1的财务杠杆,同时放大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的影响,巴菲特对以“便宜的”的价格买进一家管理糟糕的银行的股票毫无兴趣。相反,他惟一的兴趣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管理良好的银行。 巴菲特1990年投资的富国银行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银行,当时资产规模高达560亿美元。2011年巴菲特投资组合中四大银行资产规模在美国排名分别是,美国银行第1,富国银行第4,美国运通第19,合众银行第10,都是规模很大的银行。巴菲特之所以只投资大银行,是因为银行业规模优势很重要,而且规模越大的银行股很难被收购,股价往往更加便宜。巴菲特说:“我们买进资产规模560亿美元的富国银行的股票,占其股权比例为10%,大致相当于100%整体收购一家具有相同的财务指标,而资产规模只有50亿美元的小银行。我们买入富国银行10%的股价花费2.9亿美元,但是如果整体收购这样一家小银行,我们就必须支付2倍的价格。” 巴菲特1990年买入富国银行时市盈率不到5倍:“1990年我们能够大规模买入富国银行,得益于当时一片混乱的银行股市场行情 。这种混乱的市场行情是理所应当的:一个月接着一个月,一些过去一直很受尊敬的银行被公开曝光做出愚蠢的贷款决策。随着巨大贷款损失被揭露出来,投资者情理之中自然会这样推论:没有一家银行披露的财务数据值得信赖。在投资者纷纷抛售逃离银行股的风潮中,我们才得以投资2.9亿美元买入富国银行10%的股份,买入的股价低于税后利润的5倍,低于税前利润的3倍。” (文章来源: www.cfcy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