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味千拉面股票分析
扩展阅读
iphone选股票软件 2025-05-22 05:18:53
飞毛腿手机电池 2025-05-22 05:12:28
爱普生日本股票代码 2025-05-22 05:12:25

味千拉面股票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5-24 11:41:11

1. 骨汤门的味千拉面身陷“骨汤门” 股价暴跌

7月25日消息,近日身陷“骨汤门”的在港上市快餐企业味千拉面今天在官网上作出回应,承认味千拉面所使用的白汤确系由味千汤料浓缩液还原而成,今天,该公司股票开盘便一路下跌,跌幅最大已超过7%
在香港上市的味千控股股价重挫8.29%,一天时间市值蒸发15亿港元,味千女掌门人潘慰的个人财富也因此缩水7.18亿港元。

2. 味千拉面的产品提价

2012年2月20日,有消息称味千拉面提价幅度达到10%左右,其中,蟹柳蔬菜沙拉从原价19元上涨到21元;番茄肥牛拉面从原价29元涨至31元。主打饭类的价格普遍从32元上涨到35元,而汤面类的价格则部分从28元、29元上涨至31元、32元,涨幅约为10%。
对此,味千拉面20日晚间发声明称,此次提价仅限北京等7个城市,而且提价也已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但此前,并没见到相关公开信息提及味千拉面涨价一事。
味千拉面声明表示,味千产品价格调整是2011年7月16日,涉及范围仅在全国7个城市,到目前为止没有进行过调价行为。如此推算,味千拉面此次提价正赶上2011年7月底爆发的“骨汤门”事件之时。
自骨汤门爆发以来,味千拉面股价折损曾过半,一度创下8.25港元低点。2月21日,味千拉面现报9.59港元,跌幅1.03%。日前瑞银调低味千盈利预期,并将其股票目标价调低至7.4港元。

3. 味千拉面是哪国的品牌

是日本的

味千拉面徽号是妹妹携带碗面图案,在日本已有25余间分店(其中7成在熊本县)。1968年创始于日本。 1996年潘慰开始将日本味千拉面引入香港及内地,并先后取得该品牌在香港、澳门及内地的永久经营权。2007年3月,味千拉面的股票在香港主板上市。

味千骨汤是采用日本中央大厨房熬汤工艺,生成了高品质的味千骨汤汤底。从选材、切块、熬煮、蒸发、包装、配送、出品七大核心环节,通过一体化的品控管理,对时间、温度、计量、顺序等进行把控,也正是因为中央大厨房的熬汤工艺保证了标准化出品,让口味一致的骨汤送到不同门店。

(3)味千拉面股票分析扩展阅读:

自1996年成立以来,凭借其拉面产品,以及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经营优势,成功在中国建立家喻户晓的品牌,并不断快速成长,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员工10000余人的跨地区餐饮集团。

截至2018年5月底,快速休闲连锁餐厅网络遍布中国120个主要城市的商业地段,在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福州、大连、成都、武汉等地区设有708家分店,2014年营业额达33.2亿港元。

同时,在全国各地设有三家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和四大生产基地(上海、成都、东莞、天津),全面投产后,产能可支持味千1,800家餐厅的营业。

4. 味千拉面是否在中国发行股票

外国的公司是不能在中国的A股上市的
你要是想买,可能通过某跨国银行购买该股的存托凭证

5. 味千拉面swot分析

S:每一家必胜客欢乐餐厅每天都以崭新的姿态、悦目的装潢、舒适的设计、训练有素的服务人员、再加上风味迥异、营养丰富的比萨、意大利面、新鲜自助沙拉等美食招待喜爱它的顾客。除此之外,必胜客还为中国的消费者和中式餐饮业带来了另一种全新的,不同与肯德基快餐式的服务,“它的特色在于:通过顾客进门,在“必胜客欢乐餐厅”,不仅新鲜烹制的比萨、品质上乘的特色食品有与他人共同分享的愉悦,而且必胜客欢乐餐厅的氛围从视觉、心境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热情周到的服务,餐厅灯光柔和温馨,音乐优雅悦耳,内部装饰缤纷时尚,桌椅舒适雅致,总之,在“必胜客欢乐餐厅”会令每个人感觉开心愉快、轻松惬意,是一个适合朋友、家人聚会,尽享舒适快乐时光的理想场所。即使到下一世纪,这一全新的餐饮模式也将继续作为必胜客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W:价格上处于弱势,而且市场份额不大。

O:在本土文化上下功夫。
首先,欢乐美食。这里的消费群以年轻一族为主,时尚的、流行的元素为必胜客铺上了欢乐的背景。没有呛人的油烟,没有令人作呕的蚊蝇,有的只是干净的桌椅和明亮的窗户,心情自然舒畅愉悦。突出天津特色,比如狗不理的包子。
其次,欢乐环境。为突出欢乐气氛,所有餐厅都增加了抽象派西式壁画、壁炉状的出饼台、随处可见的厨房小玩具等,还为就餐的年轻人和儿童量身定制了许多游戏项目。比如在比萨上桌之前的“沙拉吧”,拓展思维,“装配”出一份新鲜美味、多得冒尖的沙拉大餐等。

再次,欢乐服务。在客人被服务员领到餐台前坐下后,服务员并不在顾客左右。这就是“必胜客”的距离式服务,有距离是为了在客人的感受上造成无距离。服务生的“眼力”很好,当客人有所需求时,他们会从客人的眼神、表情或动作中读出客人的期待,适时提供服务。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欢乐元素,使其品牌精神得以在细节上体现出来,才使得一个洋品牌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必胜客形象的二度定位,无疑是扩大了消费群,目标明确地指向了年轻人、白领和家庭,其消费形式也以朋友聚会、家庭聚餐、情侣约会为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调整后的部分地区必胜客在产品价格上给消费者带来了新惊喜:各类产品降幅达到15%,算是“欢乐价格”吧。
温馨的环境

必胜客的装潢更加偏重情调,昏黄幽暗的灯光流泻下来,映照在附着于墙壁上的抽象油画上,形成一圈一圈暗昧的影像,给人一种朦胧的温暖,仿佛某一个散淡的黄昏里一场波澜不惊的巧遇:只有一张比萨的距离,美食与文化的邂逅。

温馨舒适的餐厅让您在享受咖啡茶点的同时,也享受必胜客带给您的环境和品位。三五知己围坐一圈,品咖啡红茶,佐以精致的小食,或聊天,或看杂志,轻松愉快,惬意非常。

T: 有强大的竞争对手,KFC和MC。他们大规模的开店,已经进入三线城市,选址通常在当地的大百货超市,人流量大 一直致力于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广告效应,新产品随广告同步上市。 非常苛刻的要求,在每一个环节上。

6. 味千拉面能赚钱吗问了不少人都没见过,请问这个做这个可以吗

味千拉面是杭州的。前段时间出了个事件。所以现在生意都不太好。现在最好别做。

7. 求关于味千拉面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的资料

《日本“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品牌突围策划案
(2006-4-10 9:26:54 作者:吕春 出自: 浏览:7010次)

题目:《日本“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品牌突围策划案
来源:作者以上海领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的身份,主持本策划的总结。
作者:吕春
邮箱:[email protected]
送案机构:上海大区总部
网址:www.wbsa-ok.com
应用:
本策划案对餐饮连锁的行业中的企划或市场部门经理在欲决策新产品的推广及制约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仿效此策划案可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内容:
自加入WTO以来,中西快餐连锁同业态不断进入市场,产品结构甚似,竞争甚猛,若想突出重围其关键在于两点:一保证产品品质,二是打造迎合性差异化品牌。
西式快餐肯德鸡、麦当劳在国外已经成为垃圾食品,不利于人体身体健康;中式连锁快餐起步晚,产品传化程度高,规模小,无特色;日式快餐“一番拉面”选址及产品结构与“味千”接近,但产品数量少,价格高,广告投入少,品牌认知度低,“味千拉面”中含有大量的软骨素,是人体骨骼钙质极佳补充,拥有“白汤之雄“之美誉,健康餐饮之佳品。
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逐渐注意培训自身的健康饮食习惯,机会大好,市场可拓。
领先餐饮,是上海“味千拉面”中国总代理,专业投资经营管理,全国连锁400多家,竞争条件充分,在“花小钱或不花钱“为原则的前提下,若以SWOT进行判断,采用借易初莲花背景,捆绑思考书局,重点迎造健康饮食的创新方法,并分三步进行品牌突围,一快——重塑品牌突围,概念切入必须快,二稳——品牌迅速突围,传播布局必须稳,三准——品牌突围过程,品牌识别定位必须准,如成功突围,近则可树健康饮食品牌,确定日式餐饮连锁龙头老大的地位,远则可创长期的战略赢利机会,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案例:
一、策划任务产生的背景
“味千拉面”店创始于1968年,发源地日本九州半岛的熊本,拥有九州“白汤之雄”美誉,其独特的白汤采用猪大骨、各类鱼骨经长时间熬炖而成,含有大量的“软骨素”,对人体的骨骼钙质有着极佳的补充。“味千拉面”拥有一流的日本拉面产品与文化,在亚洲地区已经开设近百家连锁店……。上海领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味千拉面”中国区总代理,专业投资经营管理 “味千拉面”日式餐饮连锁店。1998年进入中国上海市场以来业绩显著,通过短短几年时间发展连锁分店已达几十家,把“味千拉面”发扬光大。但是,同业态的竞争也随之而来,尤其是日本“一番拉面”的介入,其选择的门店地理位置和“味千拉面”日式餐饮连锁店非常接近,如同KFC和麦当劳。2003年低,为了不让的顾客群分流出去,同时使“味千拉面”的品牌继续立于日本快餐连锁的老大地位,公司决策者期望通过“味千拉面”全面的市场运作,树立“味千拉面”新品牌形象,从而区分竞争品牌,形成差异化。同时,日本熊本总部有关负责人要求本次市场运作,要在宣传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花小钱完成。本人以上海领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的身份,全面接手主持“味千拉面”的市场运作,在少量费用投入的情况下,完成品牌推广。

二、策划的思维决策过程
为了准确确立策划对象,降低企业决策的风险,首先我对餐饮连锁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及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了的深入的调查和整理。
1、调研信息整理
在近两个月时间的全面市场调研过程中,我们快餐连锁业的特点和消费者消费习惯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1)中国快餐连锁的市场特点。
快餐连锁业分为西式快餐连锁业,中式快餐连锁业。西式快餐,典型的有“肯德鸡”、“麦当劳”;中式快餐,典型的有“吉祥馄钝”、“大娘水饺”、“永和大王”等。由于西式快餐“肯德鸡”、“麦当劳”在国外已经成为垃圾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发展,而中国传统快餐规模小,没有特色等,使拥有九州“白汤之雄”的“味千拉面”日式快餐进入中国市场,有了一个很大的机会。1998年,“味千拉面”日式快餐,在中国上海市场介入,给上海快餐连锁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短短4~5年时间,“味千拉面”形成了以上海为总部,深圳、香港、江浙等地400多家全国快餐连锁规模。“味千拉面”在顾客心目中,特别是年轻时尚的顾客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2)中国快餐连锁行业特点
与其他餐饮行业相比,快餐连锁行业产品品种多,产品的生命周期长,产品更新的速度慢,投入的广告费用大。因此,快餐连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更多的洋快餐将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快餐连锁行业竞争大战将不可避免。
(3)同业快餐连锁竞争对手问题
我们在对同业竞争对手“一番拉面”多方位的调查中,发现其存在违背消费者的三大消费习惯的问题。(如表)
消费习惯 消费特点 “一番拉面”问题
冲动型 不在乎产品价格,关注产品的款式、品种数量 产品数量少20多种 少
理智型 特别注重产品的价格 产品价格高平均消费45元/人 高
习惯型 对产品及品牌已经产生认知度 品牌认知低 低

我们在对“味千拉面”经营特色的整理总结中,发现“一番拉面”违背消费者的三大消费习惯的问题,恰恰是“味千拉面”所解决了的问题。(如表)
消费习惯 消费特点 “味千拉面”特色
冲动型 不在乎产品价格,关注产品的款式、品种数量 产品数量多近100多种 多
理智型 特别注重产品的价格 产品价格中平均消费25元/人 低
习惯型 对产品及品牌已经产生认知度 品牌认知高 高

(4)“味千拉面”快餐连锁问题
面对同业快餐连锁竞争,为了不让的顾客群分流出去,同时使“味千拉面”的品牌继续立于日本快餐连锁的老大地位,我们认为,“味千拉面”市场运作的主要存在:如何快速传播“味千拉面”品牌,如何稳固老顾客,吸引潜在顾客及如何提升消费者品牌认知度三个问题。

2、问题分析判断
为了保证执行决策的正确性,我们结合了公司产品的特点,通过对竞争对手产品和销售策略进行了分析后,重点对“味千拉面”产品如何进行品牌突围的三个问题,作为三个决策点反复审查,认真评估企业的优劣势和分析环境中的机遇与威胁,以找到“味千拉面”品牌重新定位的切入口,为“味千拉面”品牌正确市场定位提供依据。
(1)宏观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目前餐饮连锁市场竞争虽然异常激烈,但真正好的优秀的餐饮连锁在中国市场不算太多,因此,对“味千拉面”产品来说,影响并不大。
第一,日本熊本为核心的日式餐饮连锁企业,其餐饮文化对中国的消费群是非常容易接受的,日本本土文化易于和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东方人喜爱及感觉有相同点;
第二,竞争对手的广告投入减少,造成品牌知名度提不高,反而提高了“味千拉面”的市场进入障碍,“味千拉面”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我国餐饮连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产品传统化程度较高,对中国的消费群没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国外的洋餐饮连锁在中国大受欢迎;
第四,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的水平日益提高,人们逐渐注重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给“味千拉面”产品带来了商机。“味千拉面”含有大量的“软骨素”,对人体的骨骼钙质有着极佳的补充,符合了消费者健康饮食的市场需求。
(2)“味千拉面”产品分析优势与劣势(如表)
决策点 优势与劣势分析
品牌定位 优势:已在上海、香港、广州、深圳、江浙等大城市形成一定规模的连锁经营,并在大中型城市有一定的媒体广告投入,在消费者心里产生一定的认知度,在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劣势:“味千拉面”原定位日式餐饮,与同类竞争产品混杂,没有体现主打产特色,使消费者误理解为日本料理。
对策:借助原有的市场老大和知名度,以“健康餐饮”重新品牌定位。
稳固顾客 劣势:竞争对手的介入,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优势:“味千拉面”已迎合了消费者心理。
对策:稳固习惯性消费者,发展潜在消费者。
品牌提升 劣势:与消费者进行对话及传播少,对手的介入对企业形成威胁。
优势:“味千拉面”品牌已经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对策:可借助原有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再次提升企业知名度。

综合对上述问题分析判断,本人认为市场威胁与机会在:威胁是,由于竞争对手酷似的经营方式影响,若长期不给于对手回击,会造成顾客群流失,最终形成市场威胁,彻底退出市场。机会是,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餐饮”市场机会巨大,以健康餐饮定位还是易于被人们接受的,能长期引导顾客消费。
我们认为“味千拉面”其独特的白汤,含有大量的“软骨素”,对人体的骨骼钙质有着极佳的补充,享有“白汤之雄”美誉,是“味千拉面”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此为竞争手段,宣传策略可从“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品牌概念定位切入。
3、策划思路创新
在以上整理和判断的基础上,本人认为如果在这种市场状况下要靠策划来保证一个企业的持久生命力,难度不是很大但是不可大意。企业提升品牌形象要突破三个层次,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企业存在什么问题;第二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要通过实际操作,证明方法是可行的。针对“味千拉面”三个决策点存在的问题,本人从物质性创新线索切入,采用以“健康餐饮”重新品牌定位作为切入点,即“味千拉面”是健康餐饮的概念定位,立足从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的角度展开,把“味千拉面”从日式餐饮连锁改良为健康餐饮连锁。在确立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以后,我认为,如何把品牌有效地传播出去,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广泛理解与共识,传播布局至关重要。为了让“味千拉面”品牌再次迅速突围,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传播方面,遵循品牌突围的“快、稳、准”三个原则思路,以对应的“借势聚气,捆绑提升,造势成名” 三个操作策略,通过新闻软文的跟进,产品展示和促销活动等许多元素,作为整体传播策略。
整体策划思路与操作策略见下图:
快背景转换法聚气借势:借势易初莲花人气快速聚集客源。
稳捆绑法聚客造势:造势捆绑思考乐书局聚客提升品牌
准重点法聚业成势:传媒造势成就健康餐饮品牌造势成名

三、策划的执行决策过程
有了以上思维决策性策划的“整理、判断、创新”三个过程的奠基,我正式开始进行了执行决策性策划,从“策划、决策、实施”三个执行过程展开决策性策划工作。
1、策划案开发制作
在找到进行品牌再次定位的切入点后,我按照已定的策划思路与操作策略,按品牌突围“快、准、稳”的三阶段进行全面的策划。
第一阶段策略:制造一个品牌概念,借势聚气,快速突围。
对味千拉面从“日式餐饮”至“健康餐饮”,突出“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差异化定位,以人们对“味千拉面”的认知入手,进行品牌概念再次定位,从而区分竞争品牌,树立本企业的品牌形象。
“味千拉面”是日本传统饮食,原定位为日式餐饮,更具市场竞争需求, “迎合性差异化”品牌概念再次定位,关键在于掌握及迎合消费者心理;把握消费者消费的三大消费元素,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为了达到在少花钱的前提下,品牌突围够“快”,将策划营销做得出彩,可以采用“借势聚气”策略,巧借知名品牌公司易初莲花大型超市的巨大人气,通过奖励赠送的方式,快速引导大量潜在顾客光顾“味千”餐厅,大幅提高本企业顾客光顾频率和营业额,使“味千”品牌的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就迅速得到提升。
第二阶段策略:聚客造势,品牌迅速突围建立在“稳定性”的基础之上。
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一定要保持品牌突围的“稳”。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工作。对内,我们以“良心品质”表达的经营理念,提升本企业内部产品质量,给予员工系统化的培训,确保产品的出品质量,严格把关,做到物质上的“稳”。对外,采用“捆绑提升”策略,联合知名品牌公司思考乐书局进行捆绑销售,利用其在社会的知名度和文化背景这一无形资产,捆绑提升本公司品牌形象,突显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品牌的文化气息,做到精神上的“稳”。为品牌的最终突围成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策略:聚业成势,传媒造势成就健康餐饮品牌。
在没有充足资金进行品牌运作时,要想以小博大,降低竞争风险,甚至出奇制胜,就必须将有限的力量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我们在日本总部公司提供的少量活动经费下,通过《秀杂志》、《餐饮杂志》、《NEXT STOP杂志》等媒体,采用新闻软文组合法,以传播日本传统餐饮文化为切入点,从一个高度重点阐述“味千”的健康餐饮文化,突出味千拉面从“日式餐饮”至“健康餐饮”的“迎合性差异化”定位,顺势产生巨大的盈利,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2、策划案提交决策
2004年初,经过二个月时间认真地对市场分析,在充分考虑到消费对象和市场特点后,我将上述策划思路形成策划报告,并以此与决策层进行了有效的沟通。经与味千日本熊本总部多次沟通,我提出的“味千拉面,健康餐饮”概念定位得到了公司高层的确认,指定由我主持制定2004年度营销规划方案及实施计划。我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内容紧紧围绕“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品牌突围——快、稳、准思路展开,方案及实施计划在得到董事会认同后,于2004年3月开始实施。
3、策划案执行实施
(1)聚气借势的实施策略:借易初莲花人气快速聚集客源。
易初莲花各店年营业额约在3.8~4亿RMB,每月32000000RMB,平均消费在60~100RMB,每月交易次约400000次。“味千拉面”在上海地区的门店达到数10家之多,我们通过与知名品牌公司易初莲花大型超市的联络达成共识,即在各易初莲花超市顾客凡是消费满100元,赠送味千拉面餐券5元,使得易初莲花成为“味千拉面”的重要聚客源。具体实施计划为:
① 味千每月提供5元餐券给易初莲花,在易初莲花购物满100元即送味千5元餐券。
② 味千在易初莲花每个收银台放置POP海报吸引顾客消费满100元,即得5元餐券。
③ 顾客在易初莲花消费满100元凭手银条,到易初莲花服务台领取味千5元餐券。
④ 味千5元餐券限定顾客味千正大店使用,限时三个月内使用有效(按活动日起计算),每人每次限一张。
⑤ 每月味千提供易初莲花促销费用:2000~3000元
(2)聚客造势的实施策略:联合知名品牌公司思考乐书局稳步捆绑提升。
联合知名品牌公司思考乐书局进行长期捆绑销售,利用其在社会的知名度和文化背景这一无形资产,捆绑提升本公司品牌形象,突显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品牌的文化气息,做到精神上的“稳”。具体实施计划为:
同思考乐书局协商,在书店顾客消费满50元赠送味千餐券5元,在味千店内消费满88元赠送思考乐书局VIP精英卡一张。先后推出了“思考乐书局美味"阅"尝” “思考乐书局纵情五一 —— 给您不回家的“礼”由”等一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聚业成势的实施策略:传媒造势成就健康餐饮品牌。
在味千品牌传播上,以《秀杂志》、《餐饮杂志》、《NEXT STOP杂志》的媒体组合策略,并选择《NEXT STOP杂志》单一杂志广告的投放策和策略性的开展一些攻关活动,始终如一传达健康餐饮品牌内涵。具体宣传计划为:
① 广告文案重点突出:“味千拉面”是唯一来自日本的健康餐饮,骨汤提供对人体的吸收和补偿,与洋快餐迅速区分。
② 品牌特征注重描述:“味千拉面”的白汤易于吸收提供对人体骨质补偿,区别于同类产品,迎合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过对食品结构要求符合健康的心理
③ 广告语突出:“味千拉面,健康餐饮”。 由于“味千拉面”的公司标志已经在众多消费者心里产生认知度,“味千拉面”品牌的重新定位,在消费者心里形成了“健康餐饮”的代言人就是“味千”。
四、策划成果的评估
分析评估半个月的SALES成果,4月份比3月份的营业额略有下降,但今年的降幅小于去年7.6%。一方面是整体营业额好于去年,另一方面是从4月12日起,有易初莲花和思考乐的联合促销券带来的营业额。本次策划的成功,确立了“味千拉面”的市场地位,建立了良好的产品信誉,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祥见下表)
分析评估半个月的SALES成果,4月份比3月份的营业额略有下降,但今年的降幅小于去年7.6%。一方面是整体营业额好于去年,另一方面是从4月12日起,有易初莲花和思考乐的联合促销券带来的营业额。
解释:
以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延续企业生命周期至关重要的关键,在于在成功进行品牌突围。建立了品牌的知名度并不等于成功,为了让品牌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不断赋予它新的含义,以确保新品牌突围。品牌突围三个基本原则思路“快、稳、准”,对新品牌同样显得重要。新品牌三个基本原则思路分别解释如下:
1、重塑品牌突围,概念切入就在够快。
如果一个品牌打造了两年或三年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与认可度的话,那么从投资与回报的角度来分析,无疑是品牌经营的失败。重塑品牌突围,可从制造一个品牌概念切入,品牌概念定位是品牌运营的基础,是一个锁定目标消费者,并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和位置的过程;也是一个连接品牌自身的优势特征与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过程。概念切入就在够快。主要是指在进行品牌定位的过程当中,以人们对品牌的感觉与认知入手,进行品牌定位,以区分竞争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迅速突围。
比如,“脑白金”在上市之初,就通过各种各样的品牌突围手法,如硬性广告传播、软文传播、终端推广与炒作等等复合手法,使品牌的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就迅速得到提升,从而在低迷的保健市场杀出一片天地,迅速提升了销售,使投资迅速得到了回报。2000年,康师傅公司开始打入饮料市场,并以“康师傅”为品牌名称,开始了品牌打造之路。康师傅公司在快速消费品市场,其生产的康师傅碗面销售一直不错,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都很高。但在饮料市场,毕竟还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作为新品牌,要想在市场上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尽力缩短与市场领导品牌如百事、可口可乐等品牌的差距,便成为品牌上市之初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把自己摆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进行品牌打造呢?一个新的品牌策略的出现,一个伟大创意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多年的市场运作沉淀而来。对于康师傅来说,先从哪里入手,就非常重要了。 “健康饮料”是康师傅饮料的定位点,恰恰把产品的超然品质表现得非常到位。而为此策划的电视硬广告,在进入市场的同时不断跟进。
本案的操作要点是,在品牌突围方面,利用“聚气借势”的策略,借势易初莲花人气快速聚集客源。通过巧借知名品牌公司易初莲花大型超市的巨大人气,快速引导大量潜在顾客光顾“味千”餐厅,大大提高了本企业顾客光顾频率和营业额,使“味千”品牌的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就迅速得到提升。在品牌概念定位方面,以拟人的手法,视“味千拉面”为一种健康食品的代言人,将定位为日式餐饮再次定位“健康餐饮”。关键在于掌握了消费者心理,把握消费者购买动机牢牢紧扣消费者的三大消费习惯(冲动型、理智型、习惯型)。正确地品牌定位和的超常规品牌运作模式,迅速建立起品牌知名度。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在竞争激烈以及产品日益同质化的市场中,要想把策划营销做得出彩,如果不会品牌突围复合手法,形成一套成功的市场营销策划套路,即使你有千万资本,也不可能迅速成名。产品怎么去迎合消费者,必需做到心中有数,企业品牌定位不准,那么品牌知名度再高,也会因为定位不准而不能产生真正的消费,从而使企业对品牌的投资一无所获。一种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和价值,就是顾客真正需要的服务或利益。在实际的实战操作过程中,我们不是把这个概念想得多么得抽象,而是把这个概念总结出来适合企业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使它成为消费者接受的一个重要理由。
2、品牌的迅速突围,传播布局必须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
知名度的迅速提升,往往伴随着一些未知的风险,所以企业必需在稳健的基础之上,确保品牌的迅速与健康成长。传播布局的“稳定性”,就是把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与品牌优势,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展示给目标消费群,并让完成理解与认知的一个过程。
比如,“秦池”在争得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之后,品牌知名度迅速得到了提升,其销售量亦随品牌的上升而迅速起飞。可是,一则“秦池是用川酒勾兑”的新闻,一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却一下把该品牌从颠峰状态拉入谷底,传播布局的不稳定性,使“秦池”陷入被动局面。必胜客传播布局的稳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文案表现,在广告文案的撰写中,首先强调的是必胜客餐厅为快乐餐厅的定位。2、平面表现,运用必胜客的基本色,保持视觉效果的统一,易于消费者区分识别。3、影视表现,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如蜀中大将),迅速推动了产品销售。
本案的操作要点是,在品牌迅速突围方面,利用“聚客造势”策略,捆绑思考乐书局提升品牌。对内,我们以“良心品质”表达的经营理念,提升本企业内部产品质量,给予员工系统化的培训,确保产品的出品质量,严格把关,做到物质上的“稳”。对外,采用“捆绑提升”策略,联合知名品牌公司思考乐书局进行长期捆绑销售,利用其在社会的知名度和文化背景这一无形资产,捆绑提升本公司品牌形象,突显“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品牌的文化气息,做到精神上的“稳”。在老顾客心中提升了品牌形象,在潜在的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品牌概念。
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稳健品牌根基是十分重要的,必需通过营销在潜在的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品牌。如果你能建立一个强势品牌,你一定有一个强大的营销计划。如果你没有,那么所有的广告、精美包装、促销活动和公共关系都不能使你达到目的。同时,品牌的推广与传播是密不可分的,身为企划人员必须明白品牌推广,必须借助传播为其助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势的市场效应,迅速提升企业形象。
3、品牌突围过程中,品牌识别定位要准。
输入的速度再快,如果识别不够准,那又有什么用?产品到底要卖给哪些消费者,必需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品牌定位不准,那么品牌知名度再高,也会因为定位不准而不能产生真正的消费,从而使企业对品牌的投资付诸东流。
比如,“麦滋林”是一种治疗胃的药品,由于原定位为治疗剂,使成熟的产品面临着成熟期的“黑洞”。企业对“麦滋林”产品进行了品牌重新定位,制造了一个“麦滋林”品牌概念,定位“麦滋林颗粒”绿色保护剂,即麦滋林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安全(无毒副作用)。打破人们心目中的是药7分毒的概念,引导消费者去逆向思考3分不毒的药品是什么?那就是麦滋林颗粒。因保护剂可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企业通过创造的品牌概念定位,使二次开发后产品迎来了再一次成熟期,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案的操作要点是,在品牌突围过程中,利用“聚业成势” 策略,传媒造势成就健康餐饮品牌造势成名。我们对“味千拉面”从“日式餐饮”至“健康餐饮”的“迎合性差异化”定位,以人们对“味千拉面”的感觉与认知入手,区分竞争品牌,利用媒体宣传造势,重点突出味千的健康餐饮概念,树立了本企业的健康餐饮品牌形象,使消费者能准确地识别“味千拉面”健康餐饮品牌,从而迅速再次突围。
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实的品牌经营过程中,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根本不可能向跨国公司那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品牌宣传、管理及维护,这是在品牌突围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没有充足资金进行品牌运作时,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超常规的品牌概念运作模式,准确、简洁、有效地进行品牌突围,往往能够以小博大,降低竞争风险,甚至出奇制胜。
“味千拉面”品牌突围的成功运作,给企业带来了长期的战略赢利机会。按照品牌突围三原则思路,根据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品牌突围策略设计,也是营销策划人员必需解决的问题。

8. 零基础如何学习CIIA

本人的成绩卷一115分,卷二115分。
本人的考金融证书的经历。2008年毕业后,我就到了某个地方的地震部门做了一个清闲的工作人员,准备利用两三年的时候来研究完哲学,然后再研究经济学。但是到了2009年春季,我父母逼我结婚,但是结婚需要钱呀,我的收入不多,所以我就必须想办法,由于我的经济学底子不错(为何?下面我会讲。),所以我就想先把哲学推迟一下,先进行金融学的研究,以加快赚钱的进度。当时定的目标是以兼职来增加收入(如果全职的收入更多的话,那就全职。),但是最终的目的是让我的资产开始复利增值,以从根本上解决财务自由问题。所以我对CIIA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不是仅仅考证的态度来对待的。
我调查完毕而且准备考试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底了,2009年五月的考试已经耽误了,所以我就一次性报考了2009年九月的五门考试。我当时非常轻狂,毕竟我在以往都在各次考试中用非常轻微的代价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结果是我当时只买了书,一道题也没做过,就那么随便看了几天就去参加考试了,结果是我只过了一门。这算是对我轻狂的一次教训,这时我已经耽误了2010年3月的CIIA考试,所以我的计划是2009年12月通过两门证券考试,2010年3月通过2两门证券考试,那样我就能参加2010年9月的CIIA考试了,但是后来又出了两次事件使我再次推迟了CIIA考试。
这一段是第一次事件。当时我姐姐力劝我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我当时也计划进入中央部门,我本人的野心很大,计划在中央能够进入国家级决策,所以我就参加了国家海洋局的公务员考试,当时我用了四十天时间准备(因为下来了报名之后,我才开始准备的,而且网上购书又需要一些时间),然后到青岛参加考试的时候,为了陪同行的美女玩,我带她参观栈桥,导致我得了甲流,第二天带烧参加考试的。结果是得了112.4分,面试线是115.1,所以我后来就接受调剂,调剂到了天津市地震局。因为国考和证券考试在同一天,所以我就耽误了考试,我回单位后,又给了一次补考机会,我当时因为正因为甲流发烧,而且很累,所以就放弃了补考。
这时我只能利用2010年3月和五月的考试了,这时我又改变了计划,想着3月过三门证券,5月过2门期货和一门证券。结果是我三月去考证券的那天正好是天津市地震局面试的时间,我本来计划两者都参加的,但是我放弃了面试,而参加了证券考试,结果是全过。
这一段是第二次事件。我五月参加了期货考试,结果是全部通过了。第二周是证券考试的时间,但是单位的同事都说有事,让我值班,我想着既然上次有补考,这次估计也会有,所以我就没推辞,结果第二周我并未接到可以参加补考的短信,结果我打电话,人家告诉我,上次是因为甲流而有补考的。
这样,我就耽误了两次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因为这两次耽误,所以我通过CIIA的时间被拖延了一年。我知道不能再拖延下去,所以我就在2010年9月参加了最后一门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顺利通过。这样我就能进行CIIA考试了。
我的CIIA书籍是2010年五月买的,因为当时估计参加9月的CIIA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买了之后一直没看,到了2010年十月得知证券最后一门通过后,我才开始看了几下,但是因为通过了,感到很高兴,所以在整个十月,我都在干别的,以便于庆祝一下,到了11月,我才开始看书。但是看了两周之后,我认为要学以致用,所以在整个12月,我都在研究年报,分析企业。然后是1月,我同样在研究年报,就是在这期间,我又重读了很多价值投资书籍,譬如聪明的投资者和巴菲特的信,还有战胜华尔街,并且结合书本用于实际的分析。到了2011年2月一日,是农历春节,我意识到还有四十天了,我不能再分析年报了,需要整理一下CIIA的全面的知识了,这时我才又重新翻课本,由于我看书的速度很快,所以用了二十天的时间把六本书都重翻了一遍,而且把后面的题都做了一遍,然后还剩下二十天的时间,我是每天做一到两套CIIA历年真题,结果到考试时,我只有2006年9月的真题没做,我计划是到了北京再做的,结果是到了北京我也没做。
到了北京时是在凌晨,天还没亮,我又带了所有的CIIA课本和很多真题,非常重,我就带着这些书走了很长的路找车站,结果是我想做的车还没有,后来不得不去地铁,然后换公交,最后令我气愤的是,那个司机让我提前一站下车,说到了北工大了,害得我步行走了一站路,到北工大找到了考场之后,我又去宾馆,去了宾馆之后,我又走了很远的路去超市转,赚回来之后彻底累惨了,就睡了很长时间,到了晚上才翻出来书看了一下,第二天就去参加考试了。
第二天考试时,题量比较大,出乎我的意料。结果我第一卷有8分的题没来得及做,字写得到还可以,第二卷是下午,我上午本来就很累了,到了下午的时候,手累得不成样子了,写到最后,手累得一直在颤抖(我不知道阅卷老师能看清楚我第二卷的字不?)第二卷我是有六分的题没做。
考完后,我就坐车,然后我想着火车还早,所以背着书包逛了一下东单,花了26吃了一碗味千拉面(主要是有人推荐味千拉面这个股票,我想知道到底有何特点,结果我对味千拉面很失望,这是个小资产阶级的玩意,可能),然后去天安门,我对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的文化素质真的不敢恭维,我问他们涵芬楼怎么走,他们没一个人知道的。
下面是我学习经济学的经历:
2005年,我翻到了一本小书《经济学是什么?》从此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谢梁小民!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年底,我第一次买了经济学的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然后就开始了对经济学的系统学习,本人对经济学的学习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经济学教材,还包括历史名著,各个学派的著作都有。
下面是我对复习CIIA的看法:
我的看法就是没有看法,我认为学习的方法就一种,那就是深入进去,勤奋+学习方法,学习任何东西都是如此。我上面看到夕源的成绩就不如我,而我真正用于学习CIIA的时间并不多于他(因为我有一段时间在研究年报),但是我的经济学基础有可能比他好。
此外我认为掌握一门新学科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形成系统的架构,这样就能理解这门学科了。下面我来谈谈CIIA各门学科的架构。
经济学,其实主要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实话,虽然我读的经济学很多,但是只有在研读了CIIA的经济学之后我才理解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精髓,那就是粘性问题。工资的粘性大于物价的粘性,物价的粘性大于利率的粘性,这就是那几个IS-LM和AD-AS曲线的本质问题。这个道理在我最近看《凯恩斯传》的时候得到了验证,凯恩斯当年本来是抱着完美的市场经济的模型的,但是后来英国的经济危机显示出不同于完美市场经济的性质,所以他就注意到了市场的粘性问题,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主张。
在IS-LM和AD-AS曲线上,凡是涉及到利率的问题,都是短期分析,凡是涉及到物价的,都是中期分析,凡是涉及到工资的,都是长期分析。理解了这一点,基本上就能解决这类的问题了,毕竟这两个曲线的分数占了经济学分数的大部分。
财务会计,我认为主要是理解三个表,如果把这三个表搞明白了,我认为基本上就没有困难了。
公司和股票估值,我本人是结合实际的年报来学习的,因为这个对我的用处最大。
对于债券,我认为是最简单的,因为这个主要就是久期和凸性的计算问题,我认为可能经济学界的数学都很差,我不明白为什么久期和凸性需要他们花那么长文字研究这个一个破公式,还要背诵?其实久期就是一阶导数,凸性就是二阶导数。
我这里特别提醒一点,久期,我估计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个概念,以为时间越长的债券,久期越长,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久期的本质是价格相对于利率的变化,反映的是价格对于利率的敏感性。所以那些对利率不敏感的债券,久期就小,譬如浮动利率的,那些对利率反向变动的,则甚至是负久期的,譬如有些资产支持债券就是如此的,反向浮动利率债券也是负久期。
再次提醒,久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
我认为理解了久期和凸性,其实债券就没有啥难理解的了,其他的那些计算问题,只要会高等数学的,甚至不会高等数学的,都能做出了,不过是个算术问题而已。
对于衍生品,我认为只要理解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期货的定价,极为简单,我就不说了。
期权的定价,需要背诵的公式比较多,这些公式也可以自己推导,只是比较麻烦,但是有公式集,我也不认为期权难,只要懂数学,就不难算出来。
CDS的定价,这个有必要说说,因为有些人不能理解。其实CDS就是信用风险,正如它的名字叫做信用衍生品一样,名字就很准确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价公式就是,国债利率+CDS=信用债券的利率。只要掌握了这个公式,我想就理解了CDS的实质了。
ABS,考的很少,但是对我本人则很有用,我终于理解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我对于学到知识和考证通过一样高兴的。
下面说组合管理,我认为这个部分是最难的,也是最需要花时间来理解的,我认为能够理解这部分理论的人,才能掌握科学的投资方法,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我在学习这个部分之前,说实在的,我虽然看了很多书,但是我还是没能真正学会科学的投资方法,只有读了这部分之后,我才找到真理。谈到这里,我不得不称赞一下CIIA这套书的质量,说实话,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系统学习科学的投资,这套书是最好的一套了。
下面谈谈如何理解组合管理。关于有效市场理论,我认为这本书讲的是最好的,我受益匪浅,当然不是说对于考试,而是对于实践。对于资产组合理论,我认为很多地方是不合科学的归纳法的,所以在实践中,我不建议采用,考试当然要照抄了。对于战略和战术性的资产配置,这个书也讲得非常好,但是后面的那些套期保值,这只是管理技术,如果不能理解金融市场,这些管理技术就没什么用处,但是理解了金融市场,这些管理技术才有用,所以只是工具问题。最后是绩效评价,我认为这部分也是极好的,不做归因分析的话,投资就容易沦为经验主义而不是科学了。
我认为理解这些书中的道理并不是很难,对我来说,让我打怵的是会计,因为我以前没接触过财报,看到了就头疼,但是我还是很快就学会了怎么看了,所以我也就能很快读懂年报了。
下面谈谈辅助书目。说实话,我不认为考这个需要辅助书目,这套教材已经足够好了。
但是我本人还是看了买下来了国内已经存在的所有的CFA的中文书籍,我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考试的,这里我推荐一本,希金斯的《财务管理分析》。
大家根据学霸的方法,灵活运用,争取一举拿下CIIA证书!

9. 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一般都是怎么发生的,能避免吗

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提前监测,防患于未然。可以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来监测并提早知道,以便做防范,网上这样的信息很多的,楼主可以搜索看一下。
2010年度较为重大的企业舆情危机事件,既有央(国)企,也有民企和外企。包括公众熟知的“3Q”大战、“天价微博”、紫金矿业水污染事件等。数据对比显示,当年企业舆情危机事件呈现井喷趋势,同比增幅达到83.3%。而“漠视公众利益”是众多危机管理专家对这些事件的主要评价。
另外舆情危机事件对于企业影响很大,7 月20日,北京卫视《首都经济报道》节目曝光味千拉面汤底为调料勾兑,7月21日开始,微博中开始出现质疑味千拉面骨汤不实的相关信息。
7月30日-31日的两天内,媒体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网络报道量大幅减少;但随后媒体曝出其“去年因添加剂被罚78万 未在年报披露涉违法“,引发味千拉面”瞒报门“再次将此事件的关注度推向高峰,8月5日,味千拉面停牌,此后几天内,事件的关注度有所下降;随后,媒体不断追踪其加工厂所在,曝出厦门“黑工厂”、中关村的“中央厨房“等,深陷”加工门“,媒体关注度有所上升,但味千拉面方面仍然拒绝公开相关信息;至8月12日,味千拉面官方出面公开道歉,称”还原猪骨汤底是独门工艺“,回应农大报告事件,称”误读农大报告并向农大致歉“,并作出6项承诺;8月15日,味千拉面复牌交易。

8月22日,距媒体曝光近一个月以后,味千拉面终于首次公开生产线,但是这次主动积极回应并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

自7月23日媒体曝光以后,味千拉面股票暴跌(图2),1个月时间内,市值缩水超过70亿,损失惨重。
味千拉面“骨汤门“暴露出来的企业诚信问题值得行业乃至社会各行业反思并引以为戒,在经营中加强自律,不断提高行业透明度和公信度。同时,”骨汤门“也暴露出了企业在舆情管理、舆情应对方面的不足,漠视媒体和公众的反应,一味沉默和敷衍,企业回应和信息公开不及时、准确,缺乏足够的诚意和应变能力,致使事件影响力不断扩大,公众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下降,自身也深陷其中,损失惨重。在信息高度发达,信息渠道不断丰富的今天,如何做好舆情管理,提升舆情管理意识,以更诚信、透明、负责任的企业形象,赢取消费者的信任和企业的发展,是值得每个企业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