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根士丹利指数的介绍
摩根士丹利指数:是国际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指数之一。是环球国际基金经理最常使用的指数。其指数股多为业绩优良、具备发展潜力的公司,而其指数股调整往往引发投资机构对投资组合调整的效应。
2. 摩根士丹利指数的简介
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公司编制了3个国际股价指数、19个国家股价指数、38个国际工业指数,全球有70%以上的基金以其指数的样本股票作为投资标的。
3. 纳入摩根士丹利指数对什么股票最有利
对大盘蓝筹股市有好处的,因为国外的机构对低估值的蓝筹比较青睐,比如,银行,保险,券商等板块,望采纳,谢谢!
4. 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指数的指数分类
国家指数
MSCI收集每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发行量、大股东持有量、自由流通量、每月交易量等数据,并将上市公司按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进行分类,在每一个行业以一定的标准选取60%市值的股票作为成份股,选取标准包括规模(市值)、长期短期交易量、交叉持股情况和流通股数量。由于MSCI先划分行业,再从行业中选择股票,这样保证了指数组合中各行业都有相对固定比例的股票,使得指数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
价值和成长指数
MSCI首先用上述方法确定国家指数,然后用市净率将所有国家指数划分为两个指数,市净率较小的那一部分称为价值指数,而市值率较高的那一部分称为成长指数。
2005年9月,MSCI发布了最新的全球价值和增长指数系列的编制方法。MSCI在作分类时采用了8个基本的财务指标,其中判断股票的价值型特征用了3个指标,它们是:净资产帐面价值/市场价格(BV/P)、12个月的收益价格比(E fwd/P)、股利收益率(D/P);另外有5个财务指标是用来判断股票成长型特征的,它们是:长期每股收益增长率(LT fwd EPS G)、短期每股收益增长率(ST fwd EPS G)、的内部增长率(g)、长期历史每股收益增长趋势(LT his EPS G)、长期历史市销率增长趋势(LT his SPS G)。
小市值和扩展指数
小市值指数包括那些市值介于2-8亿美元之间的股票,它用于反映发达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表现。而扩展指数则是将市值的覆盖率从标准的60%扩展到70%,在扩展指数中包括了一些市值规模较小的股票。
5. 什么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标准指数成分股
摩根士丹利指数是环球国际基金经理最常使用的指数。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是向全球投资者提供全球指数及与基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供货商,其指数股多为业绩优良、具备发展潜力的公司,而其指数股调整往往引发投资机构对投资组合调整的效应。
6. 三大指数怎么看,刚找了做证券交易的工作
1.道·琼斯指数是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通常人们所说的道琼斯指数有可能是指道琼斯指数四组中的第一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
道琼斯指数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理斯·道开始编制的。其最初的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根据11种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公司的股票,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计算编制而成,发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编辑出版的《每日通讯》上。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价格平均数=入选股票的价格之和/入选股票的数量
2.纳斯达克(NASDAQ)是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于1968年着手创建的自动报价系统名称的英文简称。纳斯达克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它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
纳斯达克指数是反映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基本指数为100。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世人瞩目的微软公司便是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并获得成功的。
3.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7. 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指数的介绍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成立于1968年,是首家全球基准供应商,指数数据和公司信息的提供者。在全球设有5个研究中心,12个办事处,在中国上海、香港均设有办事处。2001至2004连续4年被Thomson Extel Survey评为最重要的欧洲指数供应商。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Index,MSCI指数),在考虑指数的组成部分时,MSCI将以流通股市值为依据,纳入各行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中国共有71家企业成为MSCI中国指数成员。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作为投资基准最为广泛应用的指数,目前有2000多家国际机构投资者采用MSCI指数作为基准。另外这些指数亦衍生出一般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投资工具,如MSCI指数期货以及上市交易基金(ETF)等。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MSCI)指数虽然没有像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那样得到新闻界的广泛认同,但是它却是国际投资者使用最多的基准指数之一,在全球大约有3万亿美元是以MSCI指数为基准。MSCI指数涵盖23个发达国家市场和27个新兴市场,对不同国家编制了国家指数、价值指数和成长指数、小市值指数和扩展指数,以及中国指数系列。
8. 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指数的MSCI中国指数
MSCI中国指数系列主要是用来反映中国内地、香港以及台湾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变动。MSCI发布的中国系列指数主要包括MSCI中华指数和MSCI金龙指数。
MSCI中华指数包括MSCI香港指数和MSCI中国外资自由投资指数,而MSCI金龙指数包括MSCI香港指数、MSCI中国外资自由投资指数以及MSCI台湾指数。其中,MSCI中国外资自由投资指数用来反映可供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中国股票的表现。该指数成份股的选择范围包括红筹股、H股、沪深B股以及纽约上市的N股,成份股数目为30只,MSCI中国外资自由投资指数成份股中包括14 只红筹股、14只H股、2只B股。
2005年5月,MSCI宣布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该指数是MSCI为中国A股市场创建的第一个独立国家指数。该指数旨在为当前投资A股市场的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个股票表现之基准。MSCI中国A股指数设计考虑到了A股市场与众不同的特点,力图反映国内A 股投资者的投资过程和制约因素。尽管MSCI中国A股指数主要是为国内投资者编制的,但它可成为国际投资者了解和参与中国A股市场的一个工具。
9.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动态
摩根士丹利“失计”Facebook
对于深陷FacebookIPO定价风波的摩根士丹利(下称“大摩”)而言,“天堂与地狱,只有一步之遥”这句话或许是对其当下尴尬处境最贴切的描述。
从力夺Facebook上市主承销权,到在最後时刻定出高于发行价区间的38美元,再到挂牌後不到一周股价便跌破发行价,大摩在此次IPO中的定价策略,不仅引发投资者的批评和质疑,亦令自身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浮亏”,更引来了监管机构的讯问传票。
Facebook主导在过去的大型科技股公司IPO大戏中,一直只有两个主要玩家:大摩和高盛。为了获得这单生意,大摩和高盛都使出浑身解数,其高管频频向Facebook具体负责交易的CFO大卫·伊博斯曼和COO桑德伯格示好。高盛曾经在这场赛跑中一度领先,但在其私下与客户的提前交易被曝光之後,遭到了SEC的调查,高盛在最後一刻失去了主承销商的地位,大摩接棒。这种接替也付出了代价。根据业界惯例,在上市过程中,投行一般会抽取总募集金额的5%至6%作为承销费用,即使大型交易最低也达到2%至3%。但在激烈的竞争之下,Facebook此次承销费用低至1%,堪称史上最低。这种激烈竞争的态势也让Facebook成为主导这次发行的最强势的一方。
就在Facebook上市前的一天,大摩CEO詹姆斯·戈尔曼(James Gorman)与Facebook CFO大卫·伊博斯曼(David Ebersman)就IPO价格区间召开了高级别的电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们面临着重要的抉择,是保持原定发行区间,为首日上涨提供更多的空间,还是尽力提高发行价为Facebook赢得更好的价格?
“凤凰”变“草鸡”Facebook上市首日巨大的交易量,甚至使得纳斯达克的交易系统都不能承受,因而开盘过程两次延迟,显示其受热潮追捧。不过,在短暂上涨之後,Facebook迅速开始下跌,至收盘前已经几度突破发行价。据媒体报导,为了维持股价,大摩不得不在最後二十分钟花掉数十亿美元扫掉所有在38美元以上的出货。
就在大摩CEO同意Facebook上调招股价格的同时,一份由大摩分析师撰写的报告却在大摩的机构用户中悄悄流传。这份报告提示了一个关于Facebook的风险点,即手机用户在访问Facebook的用户中占比越来越大。而针对这部分用户,Facebook最主要的盈利来源横幅广告并不对其产生作用。因此这份报告将对Facebook2012年的盈利预期由每股51美分下调至48美分。
预料之中的“意外”发生了。Facebook上市首日未能迎来预料中的大涨,在随後两个交易日又不断下跌并跌破发行价,继而引爆了散户的强烈质疑。公众纷纷质疑,Facebook通过大摩向机构透露这一负面信息而不向公众投资者公开,有内幕交易的嫌疑。投行及分析师是否遵循了萨班斯法案所规定的防火墙也广受质疑。
对于这些指控,大摩仅以“我们遵守了相关规定”作为回应。对于他们来说,法律诉讼肯定并非最大的问题,为了遵守协议护盘而砸进的数十亿美元才是其真正关心的重点。截至5月25日收盘前,Facebook的股价在32美元上下。这意味着大摩为护盘砸进的数十亿美元已经有了浮亏。
耐人寻味的是,帮助对冲基金成功实现卖空操作的,正是不少投行的证券经纪部门,这其中亦不乏高盛、摩根大通等Facebook承销商的身影。
不过在此次Facebook的IPO过程中,高盛和摩根大通这两家承销商却对对冲基金借出股票的申请采取了颇为积极的态度,这也使得对冲基金完全不必担心“无法借到股票”的问题,并在上市首日就密集展开做空操作。据估计,在Facebook上市首日,至少四分之一的交易是属于卖空交易。而在上市後的第四个交易日,这一比例则超过30%。值得一提的是,作为Facebook的主承销商,大摩至今并未参与对冲基金做空Facebook股票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