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有哪些科学技术美国造不出来,而中国却能造出来
电网系统,我国的基础设施各方面都是建设得非常好的,特别是电网,长期住在中国的人是感受不出来的,不管是停电还是各方面自然灾害导致断电,中国的抢修队伍总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就维修通电,但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断电会持续很久。我国有着全世界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技术水平最复杂及可靠性最高的超级电网系统,其中得益于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将特高压直流电远距离输送到各大电区,实现各大区电网同步互联,便于相互之间调峰调配。
中国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在新时代的指引下,中国的各项发展都会突飞猛进,地大物博的中国,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中国梦。
2. 光子集成芯片龙头概念股
1、光子芯片龙头概念股一:北京君正(300223)
北京君正拥有全球领先的嵌入式CPU技术和低功耗技术。针对移动多媒体产品的特点,北京君正创造性地推出了其独特的32位微处理器技术XBurst。XBurst技术采用了创新的微体系结构,微处理器能够在极低的功耗下高速发射指令。
2、光子芯片龙头概念股二:综艺股份(600770)
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23日,注册地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东镇黄金村,法定代表人为昝圣达。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产品的开发、销售、服务。
3、光子芯片龙头概念股二:三安光电(600703)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科技部及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半导体照明工程龙头企业”。于2000年11月成立,坐落于美丽的鹭岛厦门,是目前国内的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及芯片产业化生产基地。
4、光子芯片龙头概念股三:亨通光电(600487)
亨通光电专注于在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两大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并通过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实现“产品研发制造”与“运营服务”双擎发展,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5、光子芯片龙头概念股四:光迅科技(00228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元月,总部位于武汉-中国光谷,注册资本11000万元人民币。光迅公司主营业务为光纤器件,微光学器件,光波导器件等光纤通信无源器件以及光纤放大器、光通信仪表和集成光电子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技术服务。公司2009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股票编号002281,简称光迅科技。
3. 光子集成芯片龙头概念股
光子集成芯片龙头概念股
北京君正(300223)、综艺股份(600770)、
三安光电(600703)
4.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他的名气被乔布斯的光环遮盖多年,现在,他终于站出来大声说:“我是沃兹!
尽管史蒂夫·乔布斯在当今创新艺界的舞台上俨然是一名超级明星,但事实上,当年向IBM巨型计算机发起挑战的个人电脑,发明人其实是另外一位同样也叫史蒂夫的年轻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人称沃兹(WOZ),是他发明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后来才连带引发了信息技术的大革命。
去年,沃兹出版了英文自传《iWOZ:我是沃兹》,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上个月国内京师锐文出版社赶在中国台湾远流出版社之前推出了本书的中文版。这本书揭开了沃兹发明电脑以及与乔布斯一同创办苹果公司的过程,同时也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讲求技术至上的“极客精神”发出了怀念之情。本书英文书名的谐音是“我曾是”,副标题用了过去式强调:“我如何发明了个人电脑、共同创立了苹果公司以及如何享受整个过程。”反映出作者“不希望被历史遗忘”的心愿和其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我们可以模糊见到这位“被遗忘的英雄”对当今苹果公司走向商业化的不同态度,不过可惜的是,因为他还是苹果公司的共利者,因此书中的批判性大有保留。令“苹果迷”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听他亲自解释当年为何急流涌退从苹果公司幕前淡出的细节。本书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衔接了历史中一段“失落的环节”,并将他亲身的经历栩栩如生地带到读者眼前。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一位传奇性人物,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以下是本刊记者王冰容对他进行的独家专访,沃兹说出了他对个人电脑的未来与技术革新的看法。
GE:作为第一台电脑的发明人,你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你对个人电脑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由于目前科技产品的成本很低,很多新的技术出现,这些新技术主要围绕着是怎样去管理电影,图片和音乐。这些都是人们生活的元素。科技下一步的发展就是围绕着怎样把这些元素巧妙地组合起来。很快,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小小的硬盘就可以装下你看过的所有电影。但要达到这一点,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些像硬盘的运转速度这样的技术问题。处理器会愈来愈快,现在处理器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要达到人工智能的水平,还差的远,电脑还不能像人脑一样反应。比如说,我现在和你说话,我可以判断你的反应,如果我给学生上课,我很快就可以判断出学生是否对我的话题感兴趣。目前没有任何电脑可以做到这点。虽然电脑可以和人类有一些交流,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意义。电脑需要更快的处理器才能像人脑一样反应。现有芯片的运转速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关键的问题是在于芯片产生的热量,芯片的速度还可以十倍地增长,但是产生的热量会把整个的芯片融解,摩尔定律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光子技术的出现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芯片热量的问题可以解决,电脑会出现许多新的突破,这是很可能的。许多公司现在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信息大聚会的时代,我们可以从网上看电视,电视会渐渐地被淘汰。我们可以从手机上看电视,不论我走到那里,我喜欢的电视节目都会跟着我。比如说,我到你家里,只需要把我的手机和你家里的显示屏通过无线传输联系起来,我就可以看我预定的节目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生活里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会跟着我们”。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和Wi-Fi很相似的世界通用标准,我认为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GE:你知道谁在做光子技术这方面的研究吗?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很多小型公司都在做。像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正在等待技术发展成熟以后把小公司的技术给买下来。IBM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在原子方面的研究,IBM 是世界第一。
GE:你当年一个人在自己的家里开发了第一台电脑,你认为这类的技术革新还会从个人或小型公司里蹦出来吗?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如何?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小公司现在很难打入计算机行业,主要因为这些大企业财力雄厚,也很了解客户的需求。一些小公司想到的产品,大多数情况下大企业早已经有了。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也多是从大公司的产品中受益。通常来说大公司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会全面一些。
但在互联网方面,新的产品还会持续从小公司里产生,像 eBay, Google, Youtube, Myspace 这些公司,通过网络把一个小型平台建大,由小公司逐渐变成大公司。许多小公司都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然而大公司很难开发与文化有关的新产品,因为大公司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文化,这种公司文化一旦形成,是很难被打破的。
GE:你怎么看苹果公司的创新?很多年来苹果公司一直在技术潮流上领先同业,不停地开发新产品,像iPod 和 iPhone。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对,苹果公司的目标就是创新,这在大公司还是很少见的。苹果公司一直像小公司一样在尝试新的东西,创造功能和造型完美的产品。但是现在的苹果公司也不能像当年一样了。
GE:你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苹果公司现在不能够做一些非常有开创性的尖端产品,或是尝试一些没有经过大众测试、非常概念性的产品,诸如研制一个机器人。苹果公司的研发方向都是非常大众化的,从根本上来说,现在的苹果公司是一个以商业市场为导向的公司,设计的产品符合大众的兴趣和爱好,从这一点来说,现在苹果公司不会像早期的苹果公司那样具有冒险精神了。
GE:硅谷被认为是世界科技产业的中心,你认为这个地位在将来会不会改变?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硅谷发展了一个很强大的技术创新文化,尤其在过去的年代,有许多小公司研发新产品,并且推广到许多地方。现在的硅谷已经没有这种气氛了。现在的硅谷是由许多成功的大型公司组成的。硅谷有一个技术创新的名气和环境,但是技术创新并不一定来自硅谷。微软就不是从硅谷发起的。由于互联网的存在,技术创新可以发生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但是我同意硅谷有很多好的条件,像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技术知识等等。硅谷最大的优势是雄厚的资金,在过去的许多年,硅谷孕育许多成功的科技公司,这些公司产生了大量的资金,许多风险投资资金都留在了这里。其中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那些风险投资人都不愿意到很远的地方去开董事会,导致许多外地的企业家因而搬到硅谷。
GE:在你的书里,你谈到你与苹果现任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一些摩擦和分歧,尽管如此,多年来你一直很支持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当然,苹果电脑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有史蒂夫·乔布斯。至于史蒂夫·乔布斯本人的性格和管理方式,我听到很多不好的评语,但是我没有亲自见到。乔布斯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我认为这种方式对苹果很有效。乔布斯对人的要求很高,知道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乔布斯总是要作第一个,要出最好最新的,前人没有的产品。这就是苹果公司的核心文化。
GE:你对苹果公司现在发展是不是很满意?自从今年一月苹果公司宣布了iPhone, 苹果公司的股票一直在上涨。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非常满意,我认为股票还会继续上涨,但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iPhone 真的是一个有魔力的产品,是一个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组合,设计非常符合我的理想。
5. 芯片概念龙头股有哪些股票
罗博特科、永鼎股份、跃岭股份、仕佳光子、乾照光电、方大集团。
拓展资料:
一、罗博特科: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最高为2019年的9988万元。
潜在客户广泛分布于光芯片、光通讯器件、高功率激光器、车载激光雷达等行业。
二、永鼎股份: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最高为2018年的1.935亿元。
公司于2019年9月与韩国光芯片企业WooriroCO.,Ltd.成立合资子公司武汉永鼎物瑞创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通信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公司在光器件核心芯片研发领域已形成一定的技术研发基础。
三、跃岭股份: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最高为2018年的4669万元。
中科光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主要从事光通信领域内通信光电核心光芯片及器件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商,是中国本土拥有光芯片外延材料生长技术,可全链条产业化光芯片的厂商,建成并投用了集MOCVD外延生长(InP),芯片工艺及自动化封装测试老化一站式的生产线,主要产品为光芯片及光器件两大类,目前主打光猫EPON/GPON主流市场,其中EPON是主要产品,未来将主要扩张GPON产品,及用于4G,5G基站建设配套的10G,25G激光器芯片及器件。
四、仕佳光子: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最高为2020年的3807万元。
公司秉承“以芯为本”的理念,保持对光芯片及器件的持续研发投入,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掌握自主芯片的核心技术。
五、乾照光电: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最高为2018年的1.800亿元。
公司的红黄光芯片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太阳电池外延片主要提供给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但这部分量的增长方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取决于卫星发射的量。
六、方大集团: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58.75%,最高为2018年的22.46亿元。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6. 石墨烯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石墨烯股票龙头股有:
新疆众和:龙头股,2020年ROE为7.61%,净利3.51亿、同比增长149.82%,截至2021年12月05日市值为126.89亿。
中国宝安:
中国宝安是石墨烯的代表股。子公司贝特瑞公司在原有石墨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
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是世界第三大的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商,已经具备了9000吨特种石墨的生产能力。作为国内最大的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和规模量产上都具有优势,特别是在特种石墨产品的研发上具有技术优势。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企业,产能近2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华控赛格:
主营石墨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东旭光电: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这也是东旭光电推出的第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石墨烯产品;2016年7月1日,投资5亿建设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牵手交大成立石墨烯技术研发中心;并与美国凯途能源等多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石墨烯在动力电池、动力锂电池、小型动力电池、锂电池正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和市场推广,推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新金路: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亲密合作,并且持股德阳烯碳股权。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拓展资料
一、石墨烯概念股
石墨烯的出现在科学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人们发现,石墨烯具有非同寻常的导电性能、超出钢铁数十倍的强度和极好的透光性,它的出现有望在现代电子科技领域引发一轮革命。在石墨烯中,电子能够极为高效地迁移,而传统的半导体和导体,例如硅和铜远没有石墨烯表现得好。由于电子和原子的碰撞,传统的半导体和导体用热的形式释放了一些能量,一般的电脑芯片以这种方式浪费了70%-80%的电能,石墨烯则不同,它的电子能量不会被损耗,这使它具有了非同寻常的优良特性。
二、未来展望
1.可做“太空电梯”缆线
2.代替硅生产超级计算机
3.光子传感器
4.液晶显示材料
5.新一代太阳能电池
6.其它应用
7. 奇芯光电股票
西洽会高新区集中签约仪式上,多个技术国际领先的高科技项目引人注目。其中,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4G通讯应用组件项目便是其中之一。奇芯光电的核心团队均为外籍专家,拥有基于磷化铟(InP)材料上的光子集成电路(PIC)技术、独特的高折射率平面光波导(PLC)技术、以及成熟的三维芯片封装工艺。
随着通信骨干网络和数据中心对大容量、高密度、超高速需求的日益迫切,以及微纳加工工艺和电磁、波导等理论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光子集成在新世纪迎来了其快速发展的时期,被业界公认为光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瞅准这个机遇,程东回到国内,和他的外籍好友共同创办奇芯光电,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子集成和MEMS技术,打造光通信领域关键核心器件及技术产业集群,将重新定义光器件产业的版图。
发展瓶颈 急需技术创新突破
海量的在线网页内容和服务、无处不在的电子商务、风起云涌的网上社区、视频分享、家庭影院……宽带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生活的一项必需品。
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部署了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意味着“宽带战略”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根据这项方案,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
宽带需求的快速增长带来无限商机。电信系统面临全面升级:接入网、城域网、数据中心等。而光通信成为所有网络构成技术中降价最慢的领域,已成为制约宽带市场发展的瓶颈。而光器件是光通信发展瓶颈中的瓶颈。
据介绍,在光域成本中,光器件占90%。仅收发器模块成本就占局端设备约50% 。核心光组件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宽带网络的市场需求和收入利润形成了剪刀差。
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将累计投资达1.6万亿元。工信部预计,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2万亿元,带动电子消费等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面对宽带用户对带宽需求的迅猛增长,如何有效降低核心光模块的成本以及系统的运维成本?
“这个行业在美国、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国外对于该技术的投入力度很大,但在国内以光子集成作为产品方向的企业很少。”程东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光器件全部是手工封装,技术的缓慢发展制约了光纤通信对宽带快速普及的进程。一年前,在光机所的诚挚邀请下,程东回国任职光机所信息光子器件与光子集成中心的主任,主攻该方向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同时,程东也在筹备自己的创业事宜。
技术成熟 有望明年量产
2014年2月,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光机所成立,程东作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自己的国外好友一同踏上创业之路———面向下一代光通信领域集成芯片、器件需求,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子集成和MEMS技术,生产光子集成芯片。主要解决芯片的设计、加工工艺、测试方案、芯片封装、模块设计开发等技术难点,追求器件的多功能、微小尺寸、低成本、低功耗及高稳定性,达到光子集成芯片、器件和模块的产业化需求。
目前,随着项目进入中试阶段,奇芯光电位于光机所的办公场地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公司即将搬往西安创业园的加速器的独栋办公楼。
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因为技术的积累与成熟在奇芯光电成立之前已经基本完成。程东与他的创业伙伴专注致力于这项技术的研发多年,使得奇芯光电的创业团队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及背景。
首席执行官程东———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博士,首席技术官Brent E. Littl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马里兰大学教授、Little Op-tics公司创始人、CEO、CTO,20多年的光通信从业经验,申请专利50余项。核心芯片工艺科学家Roy Davidson芯片特种工艺专家,GigOptics、CyOptics、Infinera、Fluke、Seaway公司长达20年芯片工艺设计与开发从业经验。高级芯片设计专家Wei ChenPLC芯片设计专家、NeoPhotonics公司首席工程师、20年光通信行业从业经验、16项专利。
“高新区和光机所给予奇芯光电很多支持。”程东介绍,光机所的全资控股公司西科控股专业从事高科技企业投资孵化等职能,对于奇芯光电的“出生”全程呵护。在创办企业之前,西科控股和高新区反复沟通,为奇芯光电的海外创业团队制定了高端人才引进专项支持,并且在企业成立注册、办公场地等方面提供了系列服务。
创业团队的四位核心外籍专家的全职加盟以及其他六位外籍高级技术人员的技术投入为世界高端光器件市场脉搏的准确掌握,产品研究方向的确立,实验室的建立与完善,产品工艺的开发,以及本土人才的培养和芯片开发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程东告诉记者,奇芯光电已经和西岳电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即将流片。芯片生产需要高精度的洁净室,奇芯光电在加速器建设800平方千级以上的洁净工作间。项目将建成光子集成关键器件3条生产线、MEMS核心芯片及关键器件2条生产线。量产后解决光通信系统中光子集成芯片与MEMS器件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
今后,奇芯光电将积极投身于以高集成度光子回路及器件为基础的、下一代超快信息处理技术革命,力争在超高速、低功耗、高集成度光子信息处理器件理论、设计、制备等光子集成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奇芯光电的宗旨是,掌握未来光子信息行业的核“芯”技术,解决我国光子信息行业的无“芯”之痛,程东如是说。
8. 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的安捷伦科技公司历史
1930s 1934年刚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的戴维.帕卡德 (Dave Packard) 和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 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垂钓野营旅行。两人发现彼此对许多事情的看法非常一致,因而结为挚友。此后,比尔到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深造,戴维则在通用电气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导师 Fred Terman 的鼓励下,二人决定成立一家公司并自己经营。
1938年
帕卡德夫妇迁入加州 Palo Alto 市艾迪生大街367号。比尔就在这栋房子后面租下一间小屋。比尔和戴维以538美元作为初期资本,并利用业余时间在 车库 里开始了创业历程。 比尔.休利特利用其负反馈研究课题研制成功惠普的首项产品,阻容声频振荡器(型号为 HP 200A),这是一种用于测试音响设备的电子仪器。该振荡器把一个白炽灯泡置入电路中,以提供可变电阻,这是振荡器设计上的一项突破。利用反馈原理,惠普又相继推出另外几项早期产品,如谐波波形分析仪及多种失真分析仪。 华特迪斯尼公司订购8台振荡器 (HP 200B),用于制作经典电影《幻想曲》(Fantasia)。 1939年
两人于1939年元旦成立合伙公司,并以投硬币来决定公司名称。 华特迪斯尼公司利用 HP 200B 型声频振荡器测试制作电影《幻想曲》所使用的音响设备。 1940s 公司的测试与测量产品在工程界和科学界大受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政府的电子仪器订单象雪片一样飞来。惠普公司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并建造了首座公司大楼。
1940年
公司的生产车间从车库迁到PaloAlto市PageMill路和ElCamino区的一座租赁来的大楼。 公司向员工发放第一笔奖金,5美元的圣诞奖金。后来节日奖金变为生产奖金,再后来演变为全公司范围的利润分红计划。 净营业收入:34,000美元;员工人数:3人;产品种类:8种。 1942年
建造了首座自己的大楼(红木大厦),位于加州PaloAlto市PageMill路395号,它集办公室、实验室及工厂于一体,面积10,000平方英尺。比尔和戴维把大楼设计成不设隔墙的格局,以便空间更具灵活性。 戴维设计了一个电压计,该产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靠性,但价格却极低廉。 1943年
惠普为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发了信号发生器及雷达干扰设备,从而进入微波科技领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的成套系列微波测试产品,使惠普成为信号发生器领域公认的佼佼者。 1950s 惠普制定了公司目标,这一目标后来成为其独特管理哲学的基础,惠普也着手朝全球化方向发展。
高速频率计数器(HP524A)的推出,大大缩短了测量高频所需的时间(从原来的10分钟左右降至1~2秒)。在技术应用方面,广播电台使用HP524A可精确设定发射频率(例如调频104.7兆赫),从而符合当局(FCC)关于电波频率稳定性的规定要求。
明确制定公司发展目标,这一目标成为公司后来的管理模式,即广为人知的惠普之道(HPWay)奠定了基础。
1950年
微波测量仪器领域的几项重大技术进步使测量结果更加全面,并显著提高了测量精确性。 净营业收入:550万美元;员工人数:215人。 1957年
1957年11月6日,公司股票首次上市。 1958年
净营业收入:3,000万美元;员工人数:1,778人;产品种类:373种。 1959年
走出加州,在瑞士日内瓦设立了欧洲市场营销机构,并在西德的Boeblingen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制造厂。 1960s 惠普在测试与测量市场领域保持稳健增长,并开始涉足其他相关领域,如电子医疗仪器和分析仪器等。惠普公司开始被视为一家积极进取、管理有方的公司和理想的工作地点。
1960年
新示波器的设计首次使用新采样技术,以观测广泛用于电脑科技的快速数字化波形。 在科罗拉多州的Loveland开设美国国内的第二间制造厂。 1961年
通过收购马萨诸塞州Waltham市的Sanborn公司,进入医学领域。 在纽约股市和太平洋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交易代号为HWP。 1962年
惠普首次进入财富(Fortune) 杂志评选的美国企业500强,列第460位。 1963年
与日本横河(Yokogawa)电气公司在东京组建首家合资公司:横河惠普公司。 生产首个能按预设精确频率产生电信号的合成信号发生器,是对测量自动化的一大贡献。 1964年
惠普欢庆成立25周年。 戴维.帕卡德获选董事会主席,比尔.休利特当选总裁。 推出高精确度的HP5060A铯射束时间标准仪。 推出的微波频谱分析仪是首个能对一组频带的个别信号进行直接读数和校准分析的测量仪器。 1965年
惠普收购F&M科技公司,从而跻身于分析仪器领域。 净营业收入:1亿6,500万美元;员工人数:9,000人。 1966年
公司的中心研究机构惠普实验室成立,它是世界领先的电子研究中心。 公司推出第一台电脑产品(HP2116A),它用作测试与测量仪器的控制器。 首个全固态部件振荡器问世,体积小,重量轻,并带有大显示屏,便于实验室和生产领域使用。 1967年
Boeblingen,惠普设在德国的分公司推出非接触式胎心监测仪,用于测定胎儿在分娩时的状况。 Boeblingen分厂还首先推出弹性工作制的概念,这一作法已在世界各地的惠普分厂广泛采用。 惠普的工程师带着开发的原子钟飞赴全球18个国家,为当地校准国际标准时间。铯射束时间标准最终成为校对国际时间的标准。 1969年
戴维.帕卡德出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任期从1961年到1971年)。 首台用于色谱分离法的自动样本注入器能让分析样本时,整个系统不受影响。 1970s 惠普继续发扬其锐意创新的传统。到70年代末,公司的盈利与员工人数均取得大幅增长,比尔和戴维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交给约翰.杨(John Young)。
1970年
推出全自动微波网络分析仪,它是设计和制造微波系统不可或缺的工具。 净营业收入:3亿6,500万美元;员工人数:16,000人。 1971年
利用激光技术生产出可测量百万分之一英寸长度的激光干扰仪。惠普激光干扰仪目前仍是制造微处理器芯片时首选仪器。惠普也利用类似的科技开发出一种激光仪器----第一个电子勘测工具。 1973年
推出首个由微处理器控制的化学分析系统,操作简单,分析结果也显著改善。 逻辑分析仪成为快速成长的数字电子领域工程师的首选工具。 1975年
惠普开发的标准接口简化了仪器系统。电子行业采用惠普的接口总线HP-IB作为国际接口标准,从而使多台仪器能方便地与电脑连接。HP-IB接口总线和惠普编程语言使现成的仪器构成测试系统成为可能。 1977年
约翰.杨出任惠普公司总裁(1978年出任首席执行官)。 1978年
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新计算机语言,称作ECG标准语言(ECL)。作为最早的人工智能系统之一,它使惠普计算机系统能够象医生那样分析心电图。 1979年
推出第一个集成微处理器开发系统,集软件与硬件工程师所需的所有工具于一体。 惠普开发的石英毛细柱简化了化学分析过程,使之可以分析更多种化合物。 新推出的用于化学分析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能迅速地同时测量多波长光线。 1980s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和经济飞速变化的年代,电脑科技对所有产品领域的巨大影响不仅提高了产品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彻底改变了整个生产流程与组织结构。
1980年
推出64波道心电超声波监测仪,运作快速可以显出实时的心搏图像。 净营业收入:30亿美元;员工人数:57,000人。 1982年
信号数据网络是首个能快速传递数据、使一个终端可以同时监测24个医院病床的网络。 1985年
世界首台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网络分析仪让使用者能以接近实时的速度和经过前所未闻的频率范围进行快速方便的幅度和相位测量。 净营业收入:65亿美元;员工人数:85,000人。 1987年
比尔.休利特退休并辞去董事会副主席职务。 Walter Hewlett(比尔之子)和David Woodley Packard(戴维之子)当选为公司董事。 1988年
数字式万用表集高频、高精确度、和高分辨率电压测量仪一体。 开发出能测量太赫兹的传输频带宽度的分析仪,用于光电通讯领域。 1989年
惠普欢庆成立50周年。 惠普推出的新型原子辐射检测仪是首台能以气相色谱法检测除了氦以外的所有元素的检测仪。 推出测试与测量系统语言(TMSL)解决了必须通过写软件的方式在测试系统中的不同仪器间传递信息的难题。TMSL开辟了一个新的工业信息传送标准。 1990s 随着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与应用逐渐普及,变化的速度显著加快,竞争更趋激烈,产品从实验室到投放市场的周期大大缩短了。
1990年
惠普公司以其新研制的超临界液体提取器进入试样准备领域。 净营业收入:132亿美元;员工人数:9万1,500人。 1991年
收购Advantek公司拓宽了公司在全球通讯市场的元器件供给。 HP SONOS 1500 型回波心力记录仪允许医生通过超声波处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即时的非接触式的心电图定量分析。 1992年
推出新的原子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商业用计时装置。 公司的测试装置可产生和检测每秒25亿数据比特的数据流,让电信制造商能检验信息传送设备的性能。 公司推出首个蛋白质排序系统,该设备可以完全自动地分析蛋白质和缩氨酸。 光谱分析仪被证明是迅速成长的光通讯领域的一项重要产品。 推出新型组件式示波器,用于高速数字电子产品的设计领域。 HP SONOS 1500增强型心脏多孔成像系统是首个可自动测量心脏的喷射判断(评估心脏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的产品。 推出黄色和桔红色LED发光二极管,并将LED发光二极管的应用扩大到汽车、交通控制信号和移动信息仪表板。 刘易斯.普莱特当选惠普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1993年
AcceSS7网络监测系统允许电信客户从一个中央地点监测SS7网络的所有元素,这大大提高了通讯网络的效率。 HP 3D 表面张力电泳分析系统为生物科学家提供了领先的分离能力。 推出 HP 83000 系统,惠普凭此打入数字式集成电路产品测试市场。 1994年
营业收入达到250亿美元。 推出世界最亮的LED灯(发光二极管)。集高亮度、可靠性和低耗电等优点于一身,它在许多应用领域替代了白炽灯。 在中国与上海分析仪器厂建立合资公司。 公司进入脱氧核糖核酸分析领域,以发展可用于药物研究和卫生保健业的系统与产品。 公司以首台可装设在半敞开环境下的感应式耦合等离子质谱测量仪(ICP-MS)进入无机产品市场领域。此前,化学家必须依赖通常装置在特殊实验室并由专人操作的大型系统。新系统将感应式耦合等离子质谱测量仪带入了日常实验环境中。 宽带系列测试系统崛起成为行业标准。它是首台测试自动柜员机和ISDN网络的系统,它首次将复杂的ISDN网络各个层面的测试结果集中在一起,帮助业者证明了这些新科技可以构成能传送声音、数据、图像和视像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 首次将脉冲式测氧化仪器置入纤维分离机中,SpO2提供了持续的非接触式评估患者血液中的氧气水平,从而改善了治疗师在测量心跳时决定是否进一步作心脏控制治疗措施的能力。 1995年
惠普利用数十年的石英技术和铯时间标准的经验,开发出同步时钟系统,使网络在提供声音、数据、和视像通讯的新数字式服务时能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推出业界的首台低成本、高速度的小型红外线收发机,使在广泛范围的便携式计算应用设施,如电话、电脑、打印机、现款记录机、自动柜员机数字式相机之间,进行无线式点与射数据交换成为可能。 HP 6890型系列气体色谱测定系统提供了高水平的性能和简单的按键式控制,放宽了管理上的要求,并为下一代高性能气体色谱测定法的出现提供了机会。 第二代原子辐射检测仪可以在一万亿分之一的水平上测量大多数元素,也是以气体色谱法进行测量的唯一商业化原子辐射检测系统。 宽带服务分析仪是一种设置宽带网络的新便携式工具。它代表了在便于使用方面的突破,分析仪可以只需按键就能对网络质量进行各种复杂的测试,也方便了复杂的自动柜员机科技的使用。 为了开发开放式医疗保健设施多方共同使用的概念,惠普组织了Andover工作小组,专门定义、发展和执行标准的解决方案,并与医疗保健企业分享所得的信息。 1996年
惠普公司的联合创建人戴维.帕卡德于3月26日逝世。 推出1100系列的液相色谱大规模选择检测仪,HP 1100检测仪是设计用于帮助化学家加快产品发展周期(如新药的推出)和改善分析结果的质量。 惠普开发的用于有线和无线的高速数字式网络的网络时间同步设备解决了许多通过电话线传递数据和图像时面对的问题,如传真机线路掉线和调制解调器断线等。 1997年
收购了Heartstream,inc和 Heartstream Forerunner,书本大小的全自动外接式纤维分离机使经过培训的用户,如机舱人员、警察和医疗抢救小组能对突发性心脏病人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 第一代单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科技集合了大量的化学操作在一个芯片上,加快了化学分析的速度,也大幅降低了成本,并使大家可以分享有关数字化信息。 基因序列扫描仪:可辨别微芯片表面上的上千种脱氧核糖核酸变异,并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LumiLeds Lighting,与菲利普公司结成的合资公司,开发了一组用于交通灯业的革新信号元器件。 净营业收入:429亿美元;员工人数:121,900人。 1998年
革新的 HP 3070 系列电路板测试系统让制造商能更快更有效地测试印刷电路板。 The HP 95000 HSM 型高速存储测试系统可用于对随机存取动态存储芯片的大量生产性测试。这些系统芯片在 800MHz 状态下操作,并为存储芯片制造商提供了最小的占用空间、最低测试成本和最低风险的测试方案。 数据业务测试仪(ServiceAdvisor),一个向服务装置商提供的低成本、易于使用的笔记本(tablet)式测试平台,它接受各种可用于自动柜员机信息传送等电信测试服务的可互换标准件。 HP E6432A,一种新型VXI微波合成器,可用于各种自动测试,包括现场测试、航空电子设备、通讯系统和其他制造业测试。 The TestBook Wireless是一种综合的错误探测解决方案,它方便了在现场或控制室的技师集中统一检测错误方式和客户服务信息,进而增加技师的生产力并减少客户的修理成本。 单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科技系统研究取得进展,新系统可以在一片芯片上进行量的化学操作,加快了化学分析速度并显著降低了成本。 1999年
惠普宣布战略性重组计划,建立一家独立的测量公司和一家计算与图像公司,前者由元器件、测试与测量、化学分析、和医疗仪器业务部门组成,后者包括惠普所有的计算、打印和图像业务。 在加州 San Jose 举行的具历史性的品牌形象发布会上,惠普宣布以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测量公司的名称。 首次股票上市交易:1999年11月18日,安捷伦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A”。 2000s 2000年
2000年6月2日,惠普把其拥有的安捷伦股份分配给惠普股东,安捷伦科技完全独立。 安捷伦光子交换平台问世,加速了全光学网络的发展。 净营业收入:108亿美元;员工人数:47,000。 2001年
惠普创始人William R. Hewlett于1月12日与世长辞。 通过收购Objective系统集成公司(OSI),安捷伦能够为提供3G无线通信、光通信、宽带IP和分组语音网络和服务的服务供应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飞利浦收购安捷伦科技医疗产品事业部。 2002年
安捷伦首次入选《财富》杂志美国500强公司,排名第212位。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Ned Barnholt出任董事长。 安捷伦收购RedSwitch,在安捷伦产品系列中增加了InfiniBand和RapidIO 安捷伦在世界各地发售的光学鼠标传感器已经超过1亿个。 净收入:60亿美元;员工人数:36,000人。 2003年
公司首次将3万多个人类基因点在一张芯片上,这些产品已经在很多基因客户中得到正面的验证 安捷伦为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电话推出微型像机模块。 安捷伦销售的光学鼠标传感器数量突破2亿只,销售的FBAR双工器数量突破2000万部。 净收入:61亿美元; 员工:29,000人 2004年
安捷伦的 Visu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VEE) Pro 系统开发软件为”火星探测漫游者”号车内的通信设备提供了测试界面。 通过与可转译基因组研究协会协作,安捷伦开发出了“比较基因组杂交”,这一突破性的应用,有助于识别和查找致癌的基因变异。 安捷伦收购了 Silicon Genetics,这是一家一流的生命科学探索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Silicon Genetics 基因组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的加入使安捷伦成为生命科学信息学市场中的领袖。 净收入:72 亿美元;雇员人数:28,000。 2005年
安捷伦主席、总裁兼 CEO Ned Barnholt 退休,William P. (Bill) Sullivan 继任总裁兼 CEO。 安捷伦与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为中国市场开发和生产测试设备。 安捷伦成立安捷伦科技(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以整合其在中国的实体。 2006年
质谱技术测试仪的主要优势不仅促进了应用层面的增加,而且还提升了性能优势。 横河分析系统 (Yokogawa Analytical Systems) 现为安捷伦科技的一家全资子公司。 安捷伦引进 E4898A 比特误码率测试仪 (BERT),这是业界第一个运行速度达到 100 Gb/秒的设备。 安捷伦引进了 MXA 信号分析平台,这是业界速度最快的信号分析仪之一,也是准确度最高的中档分析仪之一。
9. 芯片断供前夜,松山湖灯火通明,我国芯片将何去何从
最近我国的巨头华为公司遭到了漂亮国的关于芯片的狙击,所有使用了漂亮国技术的公司必须拿到相关许可证才可以提供向华为供应商品。漂亮国对于华为企业的制裁不是一次两次了,对于中国更是多次的恶意竞争。那么,在芯片断供之后,华为又将何去何从呢?我国的芯片又将何去何从呢?
为了防止以后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我国要有科技觉醒的意识在,努力研发新产品,出台对于科研人员的福利政策。政府同时也要加大我国中小型科技产业的扶持,虽然起步晚,但不一定就会输,能否走到最后还是得看韧性!
10. 关于相对论
1905年,年轻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改变了我们思考空间、时间和物质的方式。他认识到,要理解为什么光速在所有参照系中都相同,唯一的方式就是假设时间并不像牛顿所认为的那样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运动系统中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而且,刚体的长度也不是恒定的而是变化着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洛伦兹收缩。此外,爱因斯坦还认识到,物质和能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根据他的着名公式E=mc2,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
爱因斯坦并不认为他的公式会对描述粒子的相互作用有用,可是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爱因斯坦的公式甚至还描述了电子及其反粒子即正电子湮灭成两个光子,或者通过两个光子碰撞而产生一对正负电子。核反应堆中能量的产生也是爱因斯坦公式的直接应用。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论文,掀起了一场影响百年的物理革命。至今,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仍引导着我们改变世界。他的5篇论文分别是:
《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讨论光量子以及光电效应
《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推导出计算扩散速度的数学公式
《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提供了原子确实存在的证明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时空关系新理论,被称为"狭义相对论”
《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表明质量和能量可互换,后来推出最着名的科学方程:E=mc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至1955年)在1919年与儿子埃德瓦的谈话中说:"当一只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并没有觉察到这根树枝是弯曲的。我有幸觉察到了甲虫没有觉察到的东西。”这便是爱因斯坦的科学之旅。
一个智力迟钝的小孩26岁发表改变世界的论文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南部小城市乌尔姆,该市的座右铭是"乌尔姆人都是数学家”。市民们对教育十分重视。爱因斯坦却并未被父母和老师看作天才,他3岁才开始说话,上学时回答问题要思考半天,校长甚至对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您的孩子无前途可谈。中年以后,爱因斯坦在给朋友的信中曾写道:"为什么是我,而不是他人发现了相对论?我想可能是由于我童年时代是一个智力迟钝的小孩。一般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大都在童年时代完成,而我发育较迟,到了成年才开始考虑时间与空间的问题。成年人思考孩童时的问题当然要更深一些,更成熟一些。”
爱因斯坦对时间与空间这类科学问题的纯真追求贯穿一生。12岁时,他就在担任电气工程师的叔叔等人引导下,阅读古代大数学家欧基理德的几何着作;16岁时,他撰写了第一篇科学论文《关于磁场中以太状态的研究》。爱因斯坦1900年从瑞士的苏黎世高等工程学院毕业,获得了数学教师的资格证书,却没有去教书,他的一些科学论述被认为"不合逻辑”。在瑞士专利局当了小职员后,他仍坚持自己的研究,论文一次次地被退回。直到1905年,德文版的《物理学纪事》(又称《物理学年鉴》)终于发表了爱因斯坦的第一篇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这一年,爱因斯坦26岁,他在这个权威杂志上连发了5篇"改变世界的论文”。
光.光电效应.激光无限
爱因斯坦1905年6月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解释了光的本质,这使他在1921年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论文中,爱因斯坦将量子概念应用于解释光电效应:当一块带静电的金属受到光线照射时会释放电子。他认为光束是由粒子(后来被称作光子)组成,从而与光只有波动属性的主流观念相矛盾。这篇论文为构成量子力学基石的光的波粒二重性获得广泛接受铺平了道路。光电效应后来成为众多技术的基础。
爱因斯坦对光的研究一直影响着现代光学的发展,仅以激光技术为例。1917年,爱因斯坦在论文《论辐射的量子性》中,继续探索着光和物质的问题。他认识到如果原子吸收了光,它们可以变为激发态,也就是说跳到更高的能级,它们自然发光返回到较低能级。除了吸收和自发辐射之外,爱因斯坦推断出一定存在第三种作用,那就是光子可以诱导受激原子发出另外一个光子,这两个光子可以激发另外两个原子放出光子,于是产生了四个光子,四个光子又可以产生八个,依此类推。
这种产生相乾光束的把戏,会建立"粒子数反转”,即受激原子多于未受激原子,从而找到使光子发射聚集成强光束的方法。这一设想直到1954年才得以实现,哥伦比亚大学的H.Townes和他的同事们从"爱因斯坦的超前理论”得到启示,发明了激光的前身微波激射器"maser”。
原子.悬浮小粒子.现代统计力学
爱因斯坦1905年7月发表的论文《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被认为是第二篇"对世界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论文。在论文中,爱因斯坦为"特定大小原子的存在”提供了证明。
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原子是否存在是有争议的。爱因斯坦在这篇论文中,创立了支配"布朗运动”的数学定律,推进了"布朗运动”和原子存在的观点。他预测了给定体积的液体中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些分子如何快速运动。这种飘忽不定的运动被称作"布朗运动”,以罗伯特.布朗在19世纪初对水中花粉粒不规则的"之”字型运动的观察而命名。爱因斯坦认为,水分子的运动足够剧烈,从而能够推动悬浮的颗粒,使得颗粒的飘舞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得到。该文是对现代统计力学的一项重大贡献,其导出的方法可用于模拟空气污染物的行为或股票市场涨落走势。2003年,利用类似于制造微芯片的技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C.Sturm及其合作者制造了布朗棘轮,它看上去有点像大拇指甲大小的弹球盘机。在几次测试中,Sturm进行了分离实验,他将水和两种不同病毒的DNA混合物通过棘轮,结果很可靠地把较重的病毒基因组与较轻的分离开来。利用这一爱因斯坦式的技术,能够节省分离大DNA片段所需用的时间,较之当前所用的方法,可省时2/3,而且更廉价且设备更便携。
相对论.时间空间概念.质量能量转换
爱因斯坦在1905年9月和11月发表的两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和《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被简述为"狭义相对论”,被认为是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革命。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理解时空关系的新方式;在《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上,爱因斯坦论述了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换的。
相对性原理的出现要早于爱因斯坦数百年。1632年伽利略就提出:无论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如何,只要其运动速度不变,所有物理定律都相同。在一艘匀速运动轮船的甲板上观察,石块从桅杆上垂直落下;从静止轮船的甲板上看到的将是同样的情况。对于牛顿在17世纪中期提出的力学定律而言,该相对性原理也成立。但是随着19世纪后期电磁学的出现,这种一致性被打乱了。
爱因斯坦着手处理的是电磁学与物理学其他领域的不调和。作为一位具有深刻审美意识的科学家,他无法容忍相对性原理不能像解释牛顿力学一样去解释电磁学。1905年的这篇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文章,通过将相对性原理应用于电磁学,他重新肯定了该原理适合于所有物理学,并且确认光速为一个常数。在解决了相对性悖论的同时,文章还提出一个与人们常规直觉相违背的新的相对性原理,即无论观察者是坐在前廊的摇椅上,还是乘坐以接近光速飞升的未来太空船上,光速对他都保持不变。光速不变原理彻底摧毁了我们的绝对时空观。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他们的体重将比飞船起飞前增加了。
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第5篇论文作为狭义相对论的补遗,他在文中描述道:"物体质量是其内能的一个尺度”。爱因斯坦于1907年将内能概念重新表述为有史以来最着名的科学方程。方程E=mc2同样适用于动能。相对于摇椅中观察者,太空船的速度越快,则其动能和质量也越大,从而使得它越来越难以加速。当飞船速度接近光速时,提升飞行速度所需要能量增量太过巨大,以至于继续加速越来越费劲,这也是为什么超光速火箭飞船只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原因之一。
1905年之后,最佳成就才真正出现。作为一项知识成果,爱因斯坦1916年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从证明原子的存在、推出E=mc2公式到原子弹爆炸,爱因斯坦的理论与现实很近很近。1939年8月,爱因斯坦曾致函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开展对原子核的研究,担忧德国法西斯可能制造原子弹。随之美国有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但是,爱因斯坦并未参与其中。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