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大贺传媒股票走势分析预测
扩展阅读
99开头的股票代码 2025-05-15 00:08:43
海王生物股票代码000078 2025-05-15 00:08:42

大贺传媒股票走势分析预测

发布时间: 2022-06-12 14:44:25

❶ 南京大贺传媒

大贺公司很大的,在全国都有分公司,但是貌似南京我只听说过《南京大贺户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那个大贺印务有限公司如果不是跟前面的是一个公司的话那岂不是侵权了嘛。。。所以我推断,应该是一家的

❷ 民营 外资背景的媒体有哪些

2005年度中国民营传媒综合实力排行榜(

1.分众传媒

总资产17.14亿元,净资产15.45亿元,营业收入5.92亿元,利润1.90亿元。

2005年,分众传媒税前总营收为7340万美元,比2004年的这一数字增长了152%,净利润为2350万美元。在分众传媒2005年全年的营业收入中,广告服务收入占98%。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NASDAQ,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IPO纪录。上市5个月来,其市值已飙升至12亿美元。2005年10月,分众传媒收购了占据全国电梯平面媒体市场90%份额的框架媒介(Framedia),进入社区平面媒体领域。之后,分众传媒又以3.25亿美元的总价值,成功地收购了其在平板电视广告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聚众传媒。收购聚众传媒之后,分众传媒的商业楼宇联播网将覆盖中国近75个城市、3万多栋楼宇,以及6万多个显示屏。近日,分众再次展开收购行动,以1500万美元现金及最多1500万美元股票全资收购北京凯威点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凯威点告是国内最大的手机定向广告服务提供商。凯威点告通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网络,运营着国内规模最大的PWAPPUSH广告发送平台,日发送能力达1200万次,目前占有中国WAPPUSH广告市场近80%的份额,中国前100家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SP)都是其客户。

据悉,收购凯威点告之后,该品牌将被分众所取代,分众将会成立新公司专门运营手机广告,这个新公司将与分众、聚众、框架媒体一起,成为分众集团旗下四大品牌之一。“这只是分众进入手机广告的第一步。”分众传媒CEO江南春透露,分众将继续通过收购与合作等形式,加强与SP和运营商的合作,拓展各种手机广告种类,如短信广告、流媒体广告等。

2.大贺传媒

总资产4.53亿元,净资产2.45亿元,营业收入3亿元,利润2000万元。

2005年10月28日,大贺传媒的掌门人贺超兵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按照“来自国际、立足中国、全球服务”的战略,实施发展新举措。从多种形式接纳国内外广告业精英,尤其是与曾在国际4A广告集团服务的成功人士加盟合作,成立面向全球服务的广告传播营销服务机构—威汉整合传播集团,努力开创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交融的整合传播、全面服务的新格局。此举被视为大贺传媒面对广告业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部署。

经过协商沟通,加拿大华人、前美国精信整合传播集团大中华区主席陈一枬女士,加盟大贺集团并担任大贺集团董事,由她与美籍华人资深广告传媒管理专家、上海广告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在多家4A广告企业担任首席财务官的杨宇时先生,以及前精信集团欧洲区主席Bernd M.Michael等组成大贺集团高级顾问团,在全面提升大贺及新成立的威汉集团整合行销能力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大贺传媒对新成立的威汉集团的期望是,成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品牌推广为核心的整合营销策划和执行服务,并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准和本土特色的新形态营销传播企业。

3.白马户外媒体
总资产21.25亿元,净资产16亿元,营业收入6.95亿元,利润1.082亿元。

2005年,白马集团营业额达到6.75亿港元,比2004年上升25%。其业绩出色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集团的核心—公共汽车候车亭广告业务收入的增加。截止2005年底,白马户外媒体经营的标准座广告牌位一共有25000多个,遍及全国30个主要城市,拥有全国最具规模的标准化公共汽车候车亭广告网络。

北京、上海及广州三个主要城市成为白马集团的主要利润增长点。这三个城市的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一半。其中,北京的公共汽车候车亭广告牌位销售额为1.28亿港元,比2004年增加44%,主要受惠于新增三千多个广告板。上海的销售收入为0.89亿港元,比2004年增加20%。而广州的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17%。销售额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广告牌位增加22%,平均销售价也增加了5%。

2005年,白马集团于27个中级城市兴建及购入超过1000个新广告牌位。到2005年底,来自于该27个中级城市的销售额占到集团公共汽车候车亭销售额的50%,比2004年的销售额增加22%。

❸ 有谁知道去南京大贺传媒股份公司怎么坐车吗

你好!
大贺传媒就在王府大街上
直接坐4路到莫愁路下来走过去
大概走10分钟就可以到了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❹ 户外广告的发展和作用

2008-2009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分析及行业调查报告

第一章 2008年中国广告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格局影响

(三)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二、2008年中国广告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政策逐步放开

(二)工商总局的广告专项整治

(三)手机广告标准出台

(四)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监管新制度

(五)中国户外广告的相关政策分析

三、2008年中国广告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广告业信任危机

(二)广告长城奖反映创意趋势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广告业的影响

第二章 广告相关概述

一、广告简介

(一)广告的概念

(二)广告的本质特点和要素

(三)广告的分类和主要形式

(四)广告媒体简介

二、户外广告

(一)户外广告的概念

(二)户外广告的划分

(三)户外广告的主要功能

(四)户外广告媒体

(五)户外广告的美学特征

三、户外广告制作

(一)户外广告制作的设备及工艺

(二)户外广告牌面的照明工程设计步骤

(三)户外广告制作的规范化

(四)户外广告画面制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2008年全球广告业发展综述分析

一、2008年全球广告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全球广告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全球广告业发展特点分析

(三)全球广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2008年全球广告业市场动态分析

(一)需求结构分析

(二)技术发展分析

(二)企业竞争分析

三、2009-2012年全球广告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全球广告发展新趋势变化

(二)虚拟全球广告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2008年全球主要国家广告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2008年美国广告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美国广告市场发展状况

(二)美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发展分析

(三)动画渐成美国网络广告主角

(四)美国报纸广告分类及运作探析

二、2008年日本广告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日本媒体广告发展概况

(二)日本广告市场发展新格局

(三)日本互联网广告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三、2008年欧洲广告业发展动态分析

(一)英网络广告业超美国排全球第一

(二)法国加强对媒体实施监督

(三)欧盟加紧对烟草广告进行管理

第五章 2008年全球户外广告业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2008年全球户外广告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美国户外广告业技术发展分析

(二)日本户外广告业发展特色分析

(三)俄罗斯户外广告业发展问题分析

二、2008年全球户外广告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一)全球户外广告市场需求量统计分析

(二)全球户外广告策划分析

(三)国外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

(四)全球户外广告业竞争激烈分析

三、2009-2012年全球户外广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章 2008年中国广告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2008年中国广告行业综合状况分析

(一)中国本土广告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广告产业在外资重压下发展

(三)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SWOT分析

(四)国家政策促进广告业发展

二、2008年中国广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忧虑

(二)广告业的市场壁垒效应分析

(三)中国广告产业危机存在“多米诺效应”

(四)阻碍中国广告行业发展的四大问题解析

(五)中国广告在全球经济时代的发展症结

(六)新兴媒体侵占传统媒体广告空间

(七)中国广告业的生存瓶颈问题解析

三、2008年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中国广告行业要实行集团化发展

(二)中国广告教育需要新思维

(三)要牢记广告的“根本”

(四)广告目标受众问题对策解析

(五)有效广告投放途径分析

第七章 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行业状况分析

(一)户外广告的投放特点

(二)广告理性投放原则

(三)户外广告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分析

(四)户外广告发展形式分析

(五)户外广告受宠的市场因素解析

(六)户外广告在飞速发展中日趋健全规范

二、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状况分析

(一)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回顾

(二)户外广告备受资本市场追捧

(三)户外广告形式发展分析

(四)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发展解析

三、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外资进入状况分析

(一)全球媒体抢滩中国户外广告市场

(二)维亚康姆强势进入中国户外广告市场

(三)郁金香传媒重资征战中国户外广告市场

(四)户外广告大佬德高实施大手笔并购

四、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发展户外广告品牌的问题

(二)中国户外广告业应主动求变

(三)中国户外广告的媒体依托路线解析

(四)中国户外广告业面临三大挑战

第八章 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受众及投放状况分析

一、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的投放原因及特点分析

(一)投放户外广告的原因

(二)户外广告已成为第三大广告媒体

(三)户外广告是具有高接受度的广告形式

(四)户外广告的喜好度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性

(五)管理维护存在问题是制约户外广告发展的瓶颈

二、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受众生活形态及户外广告接触习惯分析

(一)受众日常生活的三分之一是在户外度过

(二)公交车是受众首选交通工具

(三)从接触频度看,户外广告已成为第三大广告媒体

(四)户外媒体的黄金时间是周末和上下班时间

(五)商业区仍是黄金地段,交通媒体潜力大

(六)车身广告是受众接触最多的广告类型

三、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受众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影响分析

(一)户外广告是具有高接受度的广告形式

(二)创意是吸引受众的最重要的要素

(三)媒体组合能提高户外广告可信度

(四)户外广告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尤其适宜宣传新产品上市及树立品牌或企业形象

(五)户外广告的喜好度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性,发光、移动户外广告普遍受欢迎

(六)消费热点决定记忆程度,并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

四、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受众的总体看法分析

(一)户外广告已获得消费者的充分肯定,仍需要提高规划水平

(二)管理维护存在问题,是制约户外广告发展的瓶颈

五、2008年影响中国户外广告投放的要素分析

(一)影响户外广告投放宏观因素分析

(二)创意是吸引受众的最重要的要素

(三)媒体组合能提高户外广告可信度

(四)消费热点决定记忆程度

第九章 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主要形式分析

一、2008年中国路牌广告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路牌广告是最为典型的户外广告形式

(二)路牌广告的优势

(三)路牌户外广告关注度最高

二、2008年中国霓虹灯广告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一)霓虹灯色彩价值及作用

(二)霓虹灯广告牌质量状况分析

(三)我国霓虹灯广告发展迅速

三、2008年中国灯箱广告市场发展状态分析

(一)灯箱广告概念

(二)灯箱广告的类型

(三)户外灯箱广告的特点和制作技术

(四)灯箱广告图的工艺要求

四、2008年中国公共交通广告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一)公共交通广告简介

(二)车身广告简述

(三)外资抢食公交广告市场

(四)车体广告亟待规范

(五)地铁户外数字广告市场分析

五、2008年中国户外电视广告市场发展局势分析

(一)2008年中国楼宇/户外液晶广告市场状况

(二)中国户外电视产业崛起

(三)中国户外电视广告经营者营销手段解析

(四)中国户外电视广告业面临洗牌

六、2008年中国机场户外广告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一)中国机场户外广告的现状

(二)中国机场户外广告的特点

(三)中国机场户外广告的发展趋势

(四)中国机场媒体发展面临挑战和抉择

七、2008年中国三面翻广告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一)三面翻简介

(二)中国三面翻行业竞争状况

(三)中国三面翻市场问题

八、2008年中国其他户外广告形式发展态势分析

(一)POP广告简介

(二)热气球广告的优势

(三)社区广告直指传播终端

第十章 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2008年中国各种广告形式市场竞争综合分析

(一)中国电视广告市场竞争状况透析

(二)报纸广告实施整合经营竞争策略

(三)提高中国期刊竞争力的思考

(四)奥运网络广告上演竞争大战

二、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业竞争状况分析

(一)品牌竞争分析

(二)价格竞争分析

(三)竞争战略分析

三、2008年中国各大区域户外广告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北京

(二)上海

(三)广东

四、2009-2012年中国户外广告业竞争态势预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户外广告重点企业分析

一、清晰频道户外广告公司(Clear Channel Outdoor)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二、德高集团(JCDecaux)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三、TOM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白马户外媒体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五、大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分析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二章 2009-2012年中国户外广告投资与发展及投资分析

一、2009-2012年中国广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广告业发展新动向分析

(二)二十一世纪广告业发展总体趋势展望

(三)广告业的娱乐发展趋势分析

二、2009-2012年中国户外广告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户外广告的发展趋势分析

(二)中国户外广告业的两极化趋势分析

(三)中国户外广告未来的十大趋势分析

三、2009-2012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趋势前景分析

(一)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发展将日渐明朗

(二)户外广告市场潜力巨大

(三)中国户外广告一枝独秀

四、2009-2012年中国户外广告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户外广告投资前景好

(二)户外广告业投资空间大分析

五、2009-2012年中国户外广告业投资风险分析

❺ 港股中都有哪些文化产业的企业啊

股票代码 公司名称 营业额(万) 排名 净利润(万) 排名
811 新华文轩 [人民币] 20,4801.80 1 [人民币] 2,7228.40 3
511 电视广播 [港元] 24,5115.70 2 [港元] 8,4994.00 1
8002 凤凰卫视 [港元] 19,9178.80 3 [港元] 3,5432.00 2
685 世界华文媒体 [美元] 2,4470.20 4 [美元] 2837.20 4
282 壹传媒 [港元] 17,8440.60 5 [港元] -9,3324.50 39
2383 TOM集团 [港元] 11,3385.50 6 [港元] -1,0184.70 38
1105 星岛 [港元] 10,5458.90 7 [港元] 5046.00 13
1097 有线宽频通讯 [港元] 10,3792.90 8 [港元] -9689.20 37
623 中视金桥 [人民币] 7,0074.20 9 [人民币] 7904.90 7
1132 橙天嘉禾 [港元] 7,4083.60 10 [港元] 4009.50 14
18 东方报业集团 [港元] 7,3539.10 11 [港元] 6704.40 11
100 白马户外媒体 [港元] 7,1471.70 12 [港元] 8412.60 8
550 先传媒 [港元] 7,0989.20 13 [港元] 7524.30 10
1060 文化中国传播 [港元] 5,2316.30 14 [港元] 1,0226.10 6
423 经济日报集团 [港元] 5,1568.60 15 [港元] 115.00 22
583 南华早报集团 [港元] 4,5812.20 16 [港元] 1,8404.50 5
198 星美国际 [港元] 4,2386.00 17 [港元] 6412.60 12
1000 北青传媒 [人民币] 3,2066.40 18 [人民币] 1211.80 20
391 美亚娱乐资讯 [港元] 3,6573.30 19 [港元] -1627.50 30
72 现代传播 [人民币] 2,9472.10 20 [人民币] 1472.20 18
82 第一视频 [港元] 2,5178.10 21 [港元] 7529.30 9
8243 大贺传媒 [人民币] 2,0342.70 22 [人民币] 740.90 21
205 财讯传媒 [港元] 2,3082.80 23 [港元] 1914.40 17
1831 十方控股 [人民币] 1,7047.00 24 [人民币] -4790.50 34
888 路讯通 [港元] 1,9256.00 25 [港元] 2600.10 15
8087 中国三三传媒 [人民币] 9769.10 26 [人民币] -2213.20 32
426 万华媒体 [港元] 1,0576.00 27 [港元] 1503.70 19
8219 品牌中国 [人民币] 6696.59 28 [人民币] 1632.73 16
585 意马国际 [港元] 7860.80 29 [港元] -5280.10 33
8271 环球数码创意 [港元] 5241.20 30 [港元] -1029.40 28
8010 成报传媒 [港元] 3570.80 31 [港元] -396.40 24
8112 FOCUS MEDIA [港元] 2305.73 32 [港元] -1071.73 29
343 文化传信 [港元] 2041.10 33 [港元] -6566.50 36
2371 中国东方文化 [人民币] 1343.30 34 [人民币] -5043.30 35
8172 中国传媒影视 [港元] 1315.40 35 [港元] -829.40 27
9 中国东方实业 [港元] 1097.70 36 [港元] -2396.30 31
8228 国艺控股 [港元] 311.00 37 [港元] -44.20 23
8025 亚洲资产 [港元] 294.10 38 [港元] -727.50 25
471 中播控股 [美元] 0.70 39 [美元] -97.57 26

❻ 南京大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当你面对很多选择时,不再犹豫不定,脑中会很快得闪过三个以上选择某种选项的必要原因。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开始学着镇定理性得思考问题。当你开始觉得时间明显得不够用,渐渐的觉得睡懒觉,逛街等是相当浪费时间金钱的事情,思想与行动上的时间概念达成了一致,合理的安排时间,充实的生活会把自己带入一个更喜欢的世界。

❼ 如何让本土品牌走向全球化

1、在国际化战略中,品牌的国际化是国内企业绕不过去的门槛儿。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Made in China”应该不仅仅是价格低廉和质量粗糙的代名词,也不应该是低成本劳动力聚集的“血汗工厂”的象征。国际化品牌是什么呢?现实一点说,对于中国国内企业,无非就是寻找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增加自身产品价值的形象,产品还是那个产品,换个品牌就极有可能使价值翻番。

2、实际上我们正在被各种各样的国际化品牌包围着,它们代表着统一的品质、全球化的服务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某种意义上讲,品牌就是对商品价值的一种承诺。在国内企业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品牌的塑造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不少企业正在摸索尝试,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对自己企业来说更为有效的路径。

3、品牌国际化的三种路径 :
继收购德国白电品牌施耐德(Schneider)之后,TCL集团又间接收购了美国Govedio公司。TCL计划在欧洲市场使用施耐德品牌进行销售,在美国市场,将会用Govedio的品牌来销售。加上TCL自有品牌和最近并购的乐华品牌,TCL旗下已经拥有TCL、乐华、施耐德和Govedio四个品牌。TCL的品牌战略非常明确,即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针对不同的营销区域、不同的消费者结构层次积极开展多品牌市场战略。
“施耐德”是德国一个历史悠久且很有实力的品牌,适逢该公司因财务问题而需要清盘,TCL便抓住机会收购其资产及品牌。TCL在越南以“TCL”品牌生产和销售,而在德国则沿用“施耐德”品牌,仍然使用施耐德原有的销售渠道。施耐德这个品牌还可以将TCL带进欧洲的通信、信息等领域,这比他们重新在那里推广自己的品牌显然要快捷许多。

当TCL选择在国际市场上收购当地品牌进行运作的时候,海尔则选择了另外一种品牌战略,在全球各地推出“海尔”(Haier)这一统一的自有品牌。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样诠释其国际化品牌战略:“收购一个世界名牌或者一个区域性名牌,对海尔来说会节省一点力气,但是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海尔所支付的收购费用中基本上都是无形资产,很少是有形的,最后,海尔还是在做别人的品牌,根本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在海尔未来的版图中,将在全球各地推出“海尔”这一统一的自有品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强大的海尔全球帝国。

对于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尤其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多数人想到的是风险,但张瑞敏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创造世界名牌过程当中的风险,“是在寻求发展机会当中的风险,绕过这个风险,可以成功,可以获得新的经验,使我们不断地成长,好像是经过一次涅磐。但是不到美国设厂的风险则是必死无疑的风险,就是你不可能走出去,永远不可能长大”。

有人说基于成本因素考虑,美国人都到中国设厂,海尔凭什么要到美国去呢?张瑞敏认为,海尔走出去的目的,同那些跨国公司“走进来”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创世界名牌。不同的是,跨国公司到中国的目的是从全球战略布局的角度,完善其全球品牌体系。海尔到美国设厂是为了开创自己的品牌体系。张瑞敏认为,如果不在海外树立自己的品牌,海尔最终只能停留在替国外品牌做OEM的阶段,替国外品牌打工,只能维持生存。树立国际化品牌到底要什么?要的就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此,相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海尔海外创牌的路注定要面对更多的坎坷。

格兰仕在国际化的品牌运作上则选取了与海尔和TCL不同的战略,“不强求在海外市场做GALANZ牌子,重在格兰仕制造”。这是对格兰仕国际化品牌战略的最好诠释。这种模式与台湾的制造型企业如出一辙——以OEM形式赚取制造利润。格兰仕的企业定位是做全球名牌家电生产制造中心,给国际知名品牌做OEM,正是这一定位的体现。格兰仕的这种战略里面还有一个应对反垄断的考虑。他们曾经在阿根廷吃过这种亏,当格兰仕自有品牌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突破70%时,遇到了反垄断问题,结果只能眼睁睁地放弃花了四五年心血打下的江山。为此,格兰仕决定降低自有品牌在国外的占有率,通过OEM的方式,以提高产品的占有率来曲线占领市场。格兰仕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造成本上,但成本优势不能给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今后几年格兰仕的国际化的品牌战略则是自营品牌与OEM贴牌相配合,利用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销售及服务网络等资源,把自己的产品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这样,格兰仕不仅可以巧妙地避开市场开拓、固定资产投资等风险,赢得一定的利润空间,而且能实现全球市场的低成本扩张。

4、国际化品牌的终极实现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不论海尔,还是TCL和格兰仕,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在一个强敌环伺的陌生市场环境中,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毕竟它们存在的历史也不过十几年,向海外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与GE、惠尔浦、西门子等百年老店相比,显然很难向海外的消费者诉说自己的品牌价值。这样的难题,其实丰田、索尼和三星等日韩企业也都经历过,最终它们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势品牌地位。

从跨国公司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建立统一的全球化品牌是SONY、西门子、松下等企业的品牌路径。相对而言,快速消费品和日化用品适合采用“多品牌”策略,一个根本原因是这些产品类别本身生命周期很短。而对于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很长,更适合单一品牌(综合性品牌)策略。从全球家电业品牌应用实践来看,跨国公司很少采用“多品牌”策略。例如LG、SANYO、SHARP的冰箱、空调、传真机、洗衣机、彩电等都使用统一的品牌。同时,消费者对洗衣机、彩电、音响等家用电器品牌产生信赖感,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共同点,即对基于这一共同品牌在技术、品质上的认可。也就是说,一个品牌在技术、品质等方面为消费者接受是最重要的。去年,世界著名的家电品牌——艾默生将原有的几十个品牌砍掉了三分之一,而松下电器在实行了多年的双品牌战略之后,选择了单一的综合品牌Panasonic。
5、品牌集中的原因是anasonic和National两个品牌经常会混淆用户的概念,让消费者搞不清它们跟松下的关系,大大分散了品牌资源,不利于增强其整体竞争力。因此,松下决定使用Panasonic作为全球海外市场统一的品牌商标。全球家电业的领导性企业之一伊莱克斯最近也加快了品牌集中的战略。伊莱克斯在全球收购了400多家企业,大约有22个品牌,但在亚洲市场只有伊莱克斯一个品牌,不实行多品牌战略。伊莱克斯的多品牌有其历史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伊莱克斯要想扩大自己的实力,就必须收购一些市场上有名气的公司,被收购者品牌知名度很高,有必要保留下来。现如今伊莱克斯在欧洲的品牌太多,这样会削弱主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从这些由多品牌战略转变成单一的综合性品牌战略例子来看,综合性品牌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可以节省大量的广告费用;利于集中所有资源全力塑造一个大品牌;增强综合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联想度,使企业显得更专注和专业;综合品牌下的单一产品的市场状况会反哺其他产品的市场状况。

惠而浦、SIMENS等品牌进入一些新兴市场的操作手法跟TCL很类似。比如SIMENS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先是收购了扬子冰箱,然后在一段时间内沿用“扬子”的品牌,当把扬子品牌路线越做越窄的时候,SIMENS隆重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这种多品牌策略的实质是先施行“跨国品牌本土化”,然后再逐步走向“跨国品牌全球化”。

6、目前TCL所采用的策略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道路:短时间的“多品牌策略”只是一个过渡,这可以让TCL在短期内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有“低成本运作品牌”的效应。可以避免市场准入、减少税收负担、拉近与当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等。然而,随着时间的转移和市场开拓的需要,为与TCL的“跨国品牌全球化”的市场目标相一致,TCL应该还是会采用单一的品牌。可以肯定,乐华、施耐德、Govedio在未来一段将继续存在,TCL可以利用这些品牌在不需要追加更多投入的情况下低成本地进入一些特定的市场和渠道,在短期内即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格兰仕目前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战略则是OEM策略,这跟格兰仕自身的状况以及格兰仕的品牌战略有很大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也是一种过渡性的品牌战略,这种战略目前也在格兰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它正从单一的OEM策略逐渐走向OEM和自有品牌战略相结合的路线。

在国际化的品牌运作上,海尔代表了国内企业未来的方向——从一开始就立足建一个全球性的品牌。提到中国产品,价格便宜、质量次的印象深深地印在欧美人的心中,跟过去的日本产品在美国的遭遇一样。为了使产品取得合适的价位,海尔就必须不断改进产品质量,这样有助于他们改进自己在海外的品牌形象。因此,海尔从一开始就树立品牌知名度入手,试验田就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自己的统一综合品牌,起点很高。这其实也意味着,它在短期内很难收到回报。

国内企业目前的几种国际化的品牌策略不管是“曲线救国”还是走“捷径”,都与其整体的国际化战略紧密相连。而一个强大的国际化品牌的树立,背后是强大的研发、制造和市场运作能力的支撑,最终的国际化品牌来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7、品牌国际化是指:使品牌称为国际品牌、既: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的努力。
8、国际品牌一般有以下三个特征:

1)品牌历史悠久,有的在本国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2)经常能引领业界的发展方向;
3)有支撑该品牌的专家、大师或团队。
9、品牌国际化常用方式有两种:

一是国内生产,但产品销往国外;
二是在国外也设立分公司,实现全方位的扩张。
第二种方式是世界著名大公司最常用的。有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甚至自己并没有生产能力而转嫁给一些当地生产成本很低的外国公司。这样它仍然可以享受到自己品牌的大部分收益。象耐克公司即是如此。

但是,要想在全球范围内营造一个品牌,困难将是巨大的。每一个竞争对手,尤其是本国的竞争对手都会对外来的入侵者高度敏感。此外,不同国家之间在语言、信仰、生活和消费习惯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产品的特性和价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增加了品牌国际化难度。

因此,品牌必须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即实行本土化。建立一个品牌如果 不考虑当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特征,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诺基亚在这方面就做得较好,它的产品总是不断变化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中,产品生产以及营销的本土化是一个特点。利用著名品牌的晕轮效应,在海外子公司生产同类的产品,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使得成本大大降低,产品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0、品牌不是一下就能打造出来的,需要有扎实的品牌架构和平台。只要不怕失败,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相信中国很快就会有世界级的自主品牌出现。

作者陈一枬为威汉环球营销机构的创办人,现任大贺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生于香港,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拥有20多年的广告经验,是精信中国的开拓者,美国艾菲奖评委,中国广告协会公司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广告商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