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金融衍生品投资。自今年年初开始到现在,我'总结回顾了下,股票有一次能让我翻番的机会,期货有2次
如果你有50万资金以上,可以找我姐夫,他是做股票的,不多说,一年翻百分之70不是问题
2. 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作用于股市,可以影响股市短期走势,但不能决定股市中长期方向,股市中长期走势始终都是以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决定的,只有国民经济不断走强,股市才可能真正走强,其他任何的短期题材与消息,都只能对股市形成局部影响或短期影响,包括股指期货在内。首先,对于股指期的实质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股指期货是一款基于股市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与股市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与股票是有本质区别的。股指期货是一种合约,自身是没有价值的,合约一到期,其使命也就结束了,而形式上它之所以有价格,那是对应沪深300股票指数的价格,在各方的“博弈”之下,形成的一个“虚拟”价格,而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因为,“沪深300指数”本身就是一组“数”,数字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没有价值的价格,实质上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一个“概念”,打个比方吧,大家都有照镜子的经验吧,股指期货指数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就是镜子中的“影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实物,在这一系列联系之中,那个“实实在在”的实物就是“沪深300股票指数对应的那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这个是真的有价格的,因为那300支股票的价值就是“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假如你拥有这些“全部股票”的话,那么,无疑,你将是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时代、何何地方“绝对”的“首富”,因为,那代表着你拥有中国效益最好的300家企业,其价值不菲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股指期货指数,是一组“数据”,其价格与价值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股票却是实实在在有价格和价值的,其所代表的价格与价值就是上市企业的“全部财富”。当然,这个“全部财富”指的是“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全部”,而不包括优先股与“债权”的资产部分,这是另外一个论题,在此不予多述。我在上一小段中所要讲的“实质”区别其实是这样的,由于股票是有价值的,因而股票的价格最终仍然是由这一“价值”决定的,这符合一般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经济规律,符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格始终围绕价值呈现波浪起伏变化,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实质,因此,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而股票的价格则是短、中、长期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股票的价格可以因为“股市本身的运行状态”而产生与价值不相符的“价位”,但是,其基本走势却一定是受“价值”决定的,即受“创造利润”与“社会贡献”、“历史使命”等决定的,而不是其他,而股指期货呢,正是“股市运行轨迹”的另一种“再现”,只不过,由于法律法规的因素,对入场门槛进行了限制和入场者可以利用“杠杆”的原因,才使股指期货市场更加的高深莫测、剧烈波动,如果用战略战术理论来形容股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话,那么,股市无疑就是战略方向的长远规划,而股指期货市场则无疑是具体战役的决斗,是风火硝烟、刺刀见红的过程,这里再一次论证了股市与股指期市的辩证关系,股市决定了中长期方向,而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起到缩短和延长短期波动的作用,至于股指期市是到底是怎样发挥这一作用的,这就是我前面所指的实质之所在了,股指期市通过对沪深300指数未来走势的看法不同,从而形成“博弈”,形成期指的上下“剧烈”波动,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正是这个“剧烈”,道出了股指期货的实质,股市是基于宏观经济的走势而向前运行,而股指期指是基于股市的运行状况进行“资本”的拼杀,股市里的一点小小的波动,在股指期市里可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动荡,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趋势将要转变的“意象”,不过,也仅仅只是一种意象而矣,并不是真的会“转变”,但正是这种“多变性”,更加增添了股市“模棱两可”、“是是而非”、“神秘莫测”的韵味,或者是“魔咒”,这也是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的一种情况,再用一句话来概括,股市是经济发展状况的“展现”,而股指期市是金融资本“博弈”的“展现”,是不管经济发展好与坏,都可以“生财”的“道具”,哪怕经济倒退十年,所有股票再次缩水两倍,所有的股票投资者都成为“输家”,而在股指期货市场里,只要你“买对了方向”,那么,你还可以成为“赢家”,这便是股市与股指期市的实质区别之所在。这里似乎只是一句话,当然,这一段话也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明确了“实质”的所指到底是什么,隐约中,我用了一个很意思的词,那就是博弈,股票可以投资,但股指期货则只能是“博弈”,请大家斟酌。
其次,搞清楚股指期货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股指期货是股市的一种金融衍生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股指期货到底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大部分的人们却不甚明了,至少,在我国、在股指期市推出刚好一年的现阶段,是这样的,当然,当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们越来越多时,逐渐地,“问题”可能会不再成为问题,不过,现在仍然是一个值得大家“搞清”的问题。股指期市的基本走势决定于股市,因为,股指期市自己是没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源自于股市,但是,由于股指期市的特殊因素(比如,股指期市的参与者都是真正的大老板或者“武(股)林高手”,股指期货的标的对象是股市中效益最佳的300支股票,股指期市开盘早于股市,收盘晚于股市等等),使股指期市短期走势有提前股市“进程”的情况,因而,有引领股市短期走势的“态势”,特别是大盘风向处于或临近变盘的阶段,更显出股指期市的这种“引领”效应。股指期市加剧了股市上下波动的“幅度”,延长了“即定趋势”的“波长”,因而形成单日内上下震荡大起大落、在波段走势上推高上涨高度、加深下跌力度、延长盘整及涨跌周期时间的特征,使股市呈现出与未推出股指期货前“不太一致的走势特征”,比如,按经验或者相关股市“法则”,本该涨到位了的,出现“涨后再涨”的情况,本该跌到位了的,出现“跌后再跌”的情况,而盘整周期的延长,更是表现得相当明显,使一个完整的股票波段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用一句股市行话来说,就是“助涨助跌”,但我理解的这种“股指期货现象”,却不仅止于助涨助跌。第三,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带给了股市哪些重要影响。2010年4月19日,我国正式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伴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先后推出,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愈趋成熟,向与国际运行了一两百年的成熟市场接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金融、证券业向前展的又一坐“里程碑”。股指期货是个新事物,从国家到个人投资者,都没有成功运作的亲身经验,需要接受新形势下新的洗礼,因而,市场主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便充分学习、利用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了一次“现形教育”,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那可谓是“血的教训”,因为,2010年4月19日之后,随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便吹响了新一轮大跌、深跌、狂跌的号角,使人们来不及“闪躲”,便被一剑刺中了心脏,虽没有到达“一剑锁喉”的地步,但已然是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这便是股指期货从推出那日起便“反作用”于股市的“罪证”,当然,事后许多专家、学者仍然在研究这一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声音莫过于——此轮下跌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股指期货,而是股市自身确实有下跌的需求,只不过,适逢股指期货的推出,人们便把所有责任都推在了“股指期货”的身上而已。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2010年初,国家便开始加大对房市、楼市炒作的“打压”力度,先后发出多道“金牌令剑”,但是楼价、房价依然高企,股价也仍然“我行我素”,表现了相当的抗跌性,更有著名基金经理王亚伟先生的极力“做多”,让许多人对未来、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充满了幻想,正是这种“市场大部分人充满幻想”的理由,让主力庄家找到了“冤大头”,从而开启新一轮“筹码的兑换”,因此,现在可以明白,依据股市自身运行的“法则”,确实已到了“满城尽戴黄金甲”、“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地步,而真真不是股指期货“惹的祸”。但在我们看来,这也并不能成为“股指期货”推卸责任的充分理由,因为,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就算是被主力庄家利用,也改变不了“随着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便开启了新一轮下跌之旅”的事实,因而,股指期货对于此轮股市的走势形成了“事实的影响”,这便是“反作用”。2010年5月,在股指期货4月合约到期交割日,股市出现“期指交割日效应”,造成当日股市大跌。这又是股指期货“反作用”于股市的“又一罪证”。2010年6月后,股指期货“交割日效应”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作为一款股市衍生品,回归了正常的“股市因子”功能。在日常的看盘中,应当重视股指期货作为影响股市短期走势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特别是股市风向有可能出现“转变”之时,更要注重对股指期货及沪深300指数走势的关注。当然,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反作用也并不是全部都是负面的,前面说过,股指期货具有助涨助跌的功效,因而,自2010年7月2日大盘见底后,开启新一轮上涨走势以来,在2010年底能到达3000点之上的高位,这里面便应该给股指期货也记上一功,而在2010年5月至6月、8月至9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这几个阶段的较长时期的横盘,也应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至于这个“一笔”,应当是“一笔功”还是“一笔过”,那就要因人而议了,因为,有些人在横盘市中赚了钱,而有些人在横盘市却不赚钱、甚至亏了钱,但不管怎么样,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都应当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因为,有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每一次的横盘,都显得那么“矜持”,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矜持”而不只是“持久”,是另有一层意思在其中的,这里不多说,我的意思就是,这些个助涨助跌,亦或“矜持”,都有股指期货的——反作用。以上便是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后给股市形成影响的一个“梗概”,当然,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了,内中更有丰富的“血肉”,仍有待于诸友体会!最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便是——股指期货是一款金融衍生产品,源于股市,却与股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对股市形成反作用,特别是对股市短期走势,更具有“引领功效”! 备注:本人在此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朋友交朋友、谈体会、共学习、促进步,如果大家能在交流中有所领悟、有所提高,那便是我之初衷了,如果你体会了,那我上面的话,便自然也是你的了!
3. 什么是金融衍生品它代表什么,衍生品怎么赚钱
我是一个理财师,对于金融衍生品来说我是比较了解的,金融衍生品是什么呢?其实简单一些说就是管理资本的模式,管理钱的一些投资模型,和金融机构推出的一些金融业务,综合起来就是一种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代表一个经济的发展阶段,越发达的经济体金融衍生品自然会越多,衍生品越多就说明管理钱的方法越多,也说明经济中,金融衍生品的杠杆作用,安全作用更加的积极,更加的有效,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金融衍生品赚钱有很多的模式,下面我和大家说一下,请大家参考:
第一、金融衍生品里面主要的是远期期货市场,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的远期期货交易不通过交易所进行,而是在场外进行的,比如石油公司和投资银行之间经常做远期期货交易,赚钱的效率不是很快,但是很稳定。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另一个主要的模式是期货交易所,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期货交易,期货交易需要保证金,现在世界有名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纽约的石油交易所等,期货交易风险较大,不过利润也大。
第三、OTC市场是金融衍生品的一个集中表现,最近十几年来在西方发展最快的一类衍生品市场。目前介入的门槛比较高,普通人基本没有机会。
第四、股市也属于金融衍生品,股票市场是通过买卖股票进行盈利,股票市场的风险也比较大,而且股票对于企业的研究必须有一定的专业,不然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五、债券市场是金融衍生品的一个表现形式,国债、企业债、地方债,都属于这个范畴,买这些债券门槛比较低,而且获利稳定,也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综合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品其实就是一种投资的模式,也是一种理财的模式,更是一种经济发达的产物,不过我们在投资金融衍生品的时候,要注意风险,没有专业知识的话,最好远离!
4. 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对股价的影响
单个品种的期货会对股市行业产生影响,就拿最近的西南干旱来说,由于供给短缺的预期导致农产品期货价格预期的上涨,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中以生产粮食为主营业务的股票大涨.同理,以铜、钢、油等等为产出的上市公司,其业务收入受到同类产品期货价格的影响。
我想重点说的还是股指期货的影响。请注意,股指期货开盘比A股早15分钟,收盘比A股晚15分钟,所以建议做股票的朋友早15分钟关注股指期货的走势,股指期货前15分钟的走势对A股开盘价有很大影响。在A股收市后持续观察15分钟股指期货,这段时间股指期货的强弱对第二天A股开盘也有很大影响。另外,从国外股指期货统计数据来看,股指期货上市之初,股票市场短期上涨,中期下跌,长期符合基本走势。
5. 期货和股票的走势有关联吗
是有一定联系的,股票受到的影响也有限。股票的走势受国际期货的影响,也受国内期货的影响。不过股票走势还要受到大盘影响,如果期货品种没有大涨大跌或者是连续一段时间持续性的涨跌的话,
6. 股票,是不是金融衍生品详细的解释一下、
股票不是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以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产品为基础,以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产品。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7. 几种常见的金融衍生工具实际意义,理论价值,急求!!!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在你很小的时候学习“树”这个词时,肯定会有人指着树说“树!”他们不会说“挪威枫树”,当然也不会说“挪威枫!”后来
你才知道其实树有很多种,它们有些地方相似,有些地方不同。这种学习方法运用了抽象的概念,我们的大脑乐此不疲。在学习衍生品时,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那么抽象的衍生品是什么呢?衍生品是一种价格保证。
几乎所有的衍生品都是未来的买方以及卖方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每一种衍生品都规定了可
以在未来某个时间买卖特定商品的价格。这种特定的商品,也称为“标的资产”,可以是一种有形的商品,比如玉米、天然气,也可以是某种金融资产,比如股票、
政府债券或者更抽象的价格指数(稍后会做解释)。每一种衍生品还规定了交割日期,合约必须在这个日期或者之前进行交易。这是所有衍生品都普遍具备的要素:
买方、卖方、标的资产、未来价格和交割日期。
就像灌木丛,虽然它们很像树,但和树并不完全一样,有些衍生品也可为价格之外的东西提供保
证。在这部分衍生品中,首要的就是信用衍生品。这些是履约担保,而不是价格保证,这部分内容会在单独的章节中进行详细介绍。还有一些天气衍生品,它们为气
温或者降雨之类的事情进行担保。尽管如此,绝大部分衍生品仍是价格保证,所以现在我们姑且认为衍生品就是价格保证。
与我们见到的树一样,
衍生品的形式以及大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衍生品形式非常简单,现在对于它们的应用很普遍,就像水管工人用的扳手一样。还有一些衍生品以其奇异性著称,它
们非常复杂以至于买卖双方可能都没有真正理解它们(这可能导致很多问题出现)。但是所有的衍生产品,不管它们有多奇特,都是对以下四种基本衍生品进行变
异,或者是对它们进行组合。远期合约是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标的商品的合约。
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了的远期合约,买卖双方需要在交易所执行合约。
互换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交换现金流的协议。通常情况下,一方的现金流以变化的或者浮动的价格为基础,而另一方现金流则是基于固定的价格。期权合约赋予期权的持有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权利(不是义务),期权多在交易所内执行。
接
下来的章节将深入研究这四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以及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合约之间的区别。举例来说,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远期合约其实是一种高度的面向用户
的期货合约。互换合约本质上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远期合约。远期、期货和互换合约的买卖双方在未来的某个期限内有交易的义务,而期权的买方则没有这种义务。
期权也是这四种衍生工具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一种。由于期货和期权在交易所进行交易,与远期和互换合约相比,它们的流动性更强(在特定的日期内成交量更
大),替代性更强(某种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好)。
尽管存在这些差别,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都是价格保证的变化形式。各种复杂的衍生品合约都是以这四种最基本的合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为什么称它们为衍生品呢?
我们通常把衍生品定义为“价值由其他商品衍生而来的一种金融工具”。这个定义比较清楚但不够详细,现在把这个定义进行剖析,并稍作延伸来看一下“衍生”到底是什么。对了,如果学过微积分的话,你还记得导数吗?与衍生品是同一个词,但它们却是不同的东西。
金
融工具是一种标准化的协议或者合约,在协议中规定了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抵押贷款是一种金融工具,通过每月支付分期付款(你的义务)可以拥有房屋(你的
权利)。股票是一种很普遍的金融工具,它赋予股票持有人享有公司一部分权益的权利。纸币也是金融工具(包括日元、美元等等),它赋予持有人购买的权利。定
期人寿保险是另外一种常见的金融工具,如果投保人在保险到期之前去世,会收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以上这些都是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都有价值,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微软的股票每股可以卖24.98美元,而IBM的股票可能达到每股74.21美元。这是它们的价值,或者更宽松一点
讲,是它们的价格。1美元可以买0.65英镑,期限为十年的国库券可能以95美元的价格成交。但这些金融工具都不是衍生金融工具,因为它们的价值并不依赖
于另外一种金融工具或商品。股票的价格由预期收益、供求关系决定。货币的价格由利率、对发行人的经济情况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决定。
衍生金融
工具也有价值。与非衍生金融工具不同的是,它们的价格与其标的资产的当前市场价格密切相关。例如,一个专门生产玉米饼的厂家在六个月前与一位农民签订了一
份协议,约定在今天以25美元每蒲式耳的价格买入1000蒲式耳玉米(这是一个远期合约的例子)。假定玉米的市场价格,即现货价格(现货价格是你现在能立
即买入并交割的价格)是每蒲式耳28美元。那么玉米饼制造商签订的远期协议的当前价值是多少呢?他们每买人一蒲式耳的玉米将比在现货市场买入少花3美元,
所以这份远期合约的价值是1000蒲式耳乘以3美元,即3000美元。如果现货价格不是28美元,而是30美元每蒲式耳,使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可以得到远期
合约的价值是5000美元。可以看出,这份远期合约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玉米的现货价格。虽然有其他因素影响远期合约的价值,但远期合约以及任何一种
衍生品的价值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标的资产的现货价格(因此得到衍生品这个名字)。
我们直观地认为“价值”代表正的东西,但对于衍生品而
言(许多非衍生工具也一样),价值也可以是负的,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分析了相对于玉米饼制造商而言的远期合约价值,同样
的合同对于农民来说价值是什么样的呢?当现货价格是28美元每蒲式耳,而合约价格是每蒲式耳25美元,这位农民必须以每蒲式耳低于现货3美元的价格将玉米
卖给玉米饼制造商。对于农民来说,他的合约价值是1000蒲式耳乘以-3美元,总值是-3000美元。一份衍生品合约的价值是正还是负取决于你在合约中所
处的位置。从这个意义来看,许多类型的衍生品都是一种“零和游戏”,因为相对于每一个获得了正的收益的赢家来说,总有一个输家遭受了损失。
如何运用衍生工具
读者可能会觉得使用衍生品的原因有无数种,但事实上,对衍生品的应用通常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功能:套期保值和投机。套期保值者通过衍生品来管理风险,投机者利用衍生品来下赌注。
套
期保值者利用衍生品来降低金融风险,或者防备价格走向与他们的预期相反。我们再来考察一下玉米饼制造商,他在六个月以前就知道六个月后的今天需要购买玉
米。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所以便通过远期合约规避了价格上涨的风险。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也可以使用期货合约或者期权合约。最关
键的一点,也是让我们非常惊讶的一点是,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减少或者对冲这种风险。第七章的内容是关于“运用衍生金融工
具管理风险”,讲的就是通过套期保值对冲风险。
投机者不是利用衍生工具来降低金融风险,而是从中获利。人们通常把做投机委婉地称为对远期
价格“持有某种观点”,因为“持有某种观点”比“赌博”听起来更顺耳。但相对于具有不确定的未来收益而言,投机几乎无异于赌博。如果有人觉得IBM的股票
价格在六个月以后会比现在高,那么这个人可以通过买IBM的股票期权,从而可以在六个月以后以当前的价格买入IBM的股票。如果预测准确,那么他可以获得
丰厚的利润。但如果判断失误的话,他会损失已经支付的期权费,或者全部投资,这就是投机。
许多套期保值和投机都可以通过交易基础证券而达
到目的,没有衍生品一样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和套利,这样说来衍生品就没有价值了。那为什么还要用衍生工具呢?这是因为衍生工具在交易时会运用杠杆这一强大的
武器。从技术上来讲,这里的杠杆指的是使用借入的资金。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胡桃钳,也利用杠杆原理,通过钳子将力量聚集起来后,即使是一个小孩子
也能把坚果夹碎。衍生金融工具积聚的是金融力量,通过这种方式,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只要用较少的力量就可以完成大量工作。我们来看一下投机IBM股票的
人。他们如果买入一部分股票并持有六个月时间,当股价走势真的和预测一致上升时,卖掉股票也可以获得利润。如果买入期权的话,可以达到同样效果,但由于期
权比股票本身便宜得多,所以只需要预先支付很少量资金。但这种杠杆并不是免费使用的,对于投机者来说,其代价就是放大了的下跌风险。如果IBM股票投机者
错误地运用期权,他们将损失全部投资。如果买入了股票的话,只是损失一部分投资,他们还拥有这些股票,并且这些股票将来也有升值的可能。
做
市商和套利者是另外两种使用衍生工具的人。做市商是经营衍生品的批发商。他们就像鱼贩子一样,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从价差中获利。有时候他们也会买来吃,
但大多数时候,对于想买的人而言,他们充当卖者,对于想卖的人来说,他们充当买者。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会尽可能承担少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将在后面的
章节谈到)。
套利者也尽量避免风险。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寻找价格“错误”或者“无效率”的证券,并试图从中获利,如果判断正确,他们获得的
是无风险利润。例如某套利者发现同一种期权在一个市场的价格是5美元,而在另一个市场的价格是5.1美元,那么他们便以5美元买入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以
5.1美元的价格卖出,赚取无风险利润。随着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效率,套利的空间也越来越少,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衍生品定价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量。这些我们
在后面的章节中会看到。还有其他一些人对衍生工具感兴趣——监管者、会计、系统开发者等等,但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做市商和套利者是衍生品的主要交易者。
在
衍生品世界中,投资者的位置在哪里呢?大多数投资者,当然其中大部分是小规模投资者,他们不交易衍生品,因为衍生品并不一定可以实现他们的投资目标。有些
投资者也使用衍生工具,然而都是作为套期保值者或者投机者存在。在后面的学习中,读者会看到“保护性卖权”,通过用保护性卖权对股票头寸进行套期保值,可
以减少市场下跌的风险。我们从上面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到,IBM的投资者利用期权从事IBM股票的投机。
衍生品市场
衍生品
出现在哪里呢?它们出现在交易衍生品的场所中。现在,“衍生品交易”仅指买卖双方集合在一起订立合约,双方对这些价格保证承担义务,每一次交易都是这些过
程中的一个。交易的买卖双方通常被称为“合约方”。像股票、抵押贷款之类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在专门的市场上进行交易(比如纽约股票交易所、银行),衍生
品也有专门的交易市场。与非衍生金融工具一样,衍生品市场也主要有两种:柜台交易市场和交易所。
柜台交易市场也称为“OTC市场”,在这
样的市场上买卖双方直接谈判并交易,没有其他人参与、执行或者强制该衍生品交易的实现。如果我开采石油,而你是个炼油厂,那么我们双方可能达成一个远期合
约,合约中规定从今天开始的2天之后,以Y美元每桶的价格买卖x桶原油。只要我们双方同意,便可以任意设定x、Y和Z的值,这完全是私下的事情。在OTC
市场交易衍生品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根据合约双方的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做合约。从远期合约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是柜台交易工具,大多数互换合约也是在柜台交易市场进
行交易的。
在交易所中,潜在的买卖双方可以在此交易,并且不用担忧找不到合约的另一方。交易所提供做市商,对于潜在的买方而言,做市商充
当卖方,对于潜在的卖方而言,做市商充当买方。由于对可以上市交易的衍生品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这里交易的衍生品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征。虽然买卖双方因此失
去了根据自己需要订立合约的能力,但反过来他们不用担心找不到合约的相对方。从期货合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期货是在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大多数期权合约也
在交易所内交易。
OTC市场和交易所的另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履约保证。在OTC市场的交易中,并不能保证合约双方最终会履行合约。因为当
到了执行交易的时候,卖方可能决定不卖了,或者买方可能拒绝购买。在交易所内完成的交易能保证合约双方履行自己的责任(事实上有一个清算机构与交易所联系
在一起)。交易所通过保证金账户和逐日结算确保合约的履行,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讲述这两种机制。
除了交易所和柜台交易市场,还有另
外一种衍生品交易“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交易者”甚至不知道他们在交易衍生品。我们考虑一下典型的抵押贷款合同,合约允许借款人提前还清贷款而没有任
何罚款。在此,借款人实际上执行了一种“嵌入式期权”,该期权赋予了借款人提前结束合约的权利,而不是一种义务。另一个例子是由许多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
券”,这种债券赋予了持有人将其头寸转换成公司股票的权利。(当这些嵌入式期权的隐含价格偏离实际价格时,便为套利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书中,我们不深
人分析这些“隐秘”的市场,但有一点非常肯定,这些市场中的衍生品所用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交易所和柜台交易的原理一样。
8. 股值期权的推出对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推出的主要影响在于:
1、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市场走势也将更加理性和稳定。
股指期货将改变以前的游戏规则,单边市的格局将被改变,而在可以做空的前提下,机构投资人显然具有散户难以比拟的优势,机构之间的博弈也将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新的金融衍生品,虽然并不阻隔散户的投资和参与。然而,无论从投机买卖还是套期保值的角度上来说,机构投资者都具备小散户无可比拟的优势,这就是说股指期货本身是一种更加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的品种。另外,股指期货将结束单边市才能获利的状况,市场的博弈规则将更为合理。由于以上的情况,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必然会改变目前的游戏规则,而市场走势也更加趋于稳定和合理。
2、加速股票价格结构的调整,权重蓝筹股将成稀缺资源。
按照国外市场的经验,伴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和发展,必然逐渐地受到更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交易量逐渐提升。而能够对股指施加影响力、基本面较好、流动性高的权重蓝筹股将愈发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和抢夺。而质地较差的公司除了基本面不理想外,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指数的影响力较差,从而导致逐渐被机构放弃,活跃程度日渐萎缩。股市的结构将逐步两极分化,主要的蓝筹股群体决定了大盘的方向,流动性和交易活跃程度将提高。形象不好、基本面差的小盘股逐渐沦落为乏人问津的仙股,进而丧失流动性,慢慢被边缘化。
3、加速机构投资者群体的发展。
随着股指期货交易的问世,资本市场中的大量交易者将涌入,这中间既有套保者也有投机者,现今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私募基金以及其他证券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将加入期货市场的博弈。
正如我们在第一条所提到的,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更多地强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优势,可以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选择以及规避风险的工具。而大机构群体完全可以通过集体控制大蓝筹股板块来“携天子以令诸侯”。这些无疑将进一步确定主流机构投资者的交易优势,为这一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腾挪空间。而在此情况下,中小资金的交易优势则进一步丧失。
4、加速资本市场的融合,促使股票走势更快地反应基本面信息。
股指期货引入后,还会增强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联系,期货市场与主流金融市场间的制度隔断会自然消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个市场资金之间的相互流动,目前参与期货市场、股票市场之间的投资者群体有很大的差异。然而,随着股指期货的出现,无疑为两个市场的参与者相互流动提供了一条通道。
另外,目前期货市场上很多大宗交易品种的价格走势往往相比股票市场上相应股票的走势更加领先反映宏观基本面的情况,一旦两个市场之间的投资者和资金相互流动,投资讯息的传递和投资手法必将趋同,则股票市场的走势将受到期货市场的影响对基本面的反应更加灵敏。
9. 我记得有一种金融衍生产品,是和股票相反的,股票涨它跌,股票跌他涨是什么来
首先,国债不是衍生产品。
一般来说,金融衍生品按照自身的交易方法以及特点分为四个大类:远期(Forwards)、期权(Options)、期货(Futures)和互换(Swaps)。
当然,现在由于金融工程学的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品种极大的丰富。可以这么说,有多少种需求就会有多少种衍生品。最近,为人们熟知的美国次级房屋抵押债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金融衍生品。
至于针对股票市场而言,能实现所谓“和股票相反的,股票涨它跌,股票跌他涨”的衍生产品主要有认沽权证、熊牛证里的熊证(香港市场)以及高息票据(HYN,香港称ELN)。
10. 举例说明目前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现状及其问题,如何去应对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和结构
进入20世纪70年代,金融衍生品交易异军突起,为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其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票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成为投资者投资的对象。1972年,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率先推出了英镑、德国马克等六种国际货币的期货合约。之后,基于汇率、利率、股票之上的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相继出现。197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又推出了第一张抵押债券期货合约。1982年,期权交易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诞生。此后,以金融期货、期权为代表的场内交易,以及利率、货币互换和外汇远期等场外交易全部引入了金融市场。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际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已从最初的几种简单形式发展到1200余种,而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各种复杂的产品组合就不计其数了,可以说,几乎已经发展到“量身订做”的地步了。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分成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OTC)两类。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包括利率期货期权;股票类期货期权(个股期货和期权、股指期货和期权);外汇期货和期权。近年来掉期期货、交易所交易基金期货、期权等新产品也在发达国家的交易所活跃交易。柜台交易衍生产品主要是银行与其客户、金融机构之间关于利率、外汇、股票及其指数方面为了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或投机的交易。其中,利率类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和其客户之间主要为借贷类业务,而借贷类业务与利率密不可分。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2003年底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期末账面余额为16万亿美元,已超过国际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的期末账面余额,比1990年的2.2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近7倍;2003年6月在柜台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期末账面余额达到169万亿美元,比2001年6月的99.4万亿同比增长了70%。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价格发现、风险规避和增加投资组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