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预测 » 股票的分析报告1000字
扩展阅读
达通股票行情软件 2025-05-09 06:49:54
691 2025-05-09 06:46:44

股票的分析报告1000字

发布时间: 2022-06-19 17:17:52

⑴ 中国股票走势分析报告怎么写

股票对于现在的我们已经完全不再陌生,至今,股票市场已然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自9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股票市场进入中国虽然短暂,但却引发了轩然大波!经历数次大的起落,造就了许多“一夜暴富”的案例,人们认识到股票市场的巨大商机。但也蕴含了巨大的风险,正所谓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股票市场,风云变幻,能正确把握股票市场走势,则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仅从宏观形势来回顾分析中国股票市场至今的发展形势。
首先,从1992年开始,邓小平南巡讲话,股票正式立足中国,甫一开始,便进入牛市,持续暴涨阶段,1992年开市100点1429点1992年底400点,仅仅一年。1992年底400点1993年(3个月)1500点左右1995年500点,周期更新之快如同跑马。
而自1996年初,中国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增长期,及至2001年冲到了2000多点之后最终达到了它的阳极点,阳极则阴,进入了一个回落期,到2005年跌破1000点。其实,中国股票市场1996年之前的股票行情不能称为真正的股票市场,其涨跌循环之快,令人瞠目结舌!1996年之前的股票市场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股票市场,而那时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一个历史阶段,人心浮躁,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
我们再看2005年之后的股票市场,2005年六月,股票市场以1000点左右起航,2006年11月达到2000点,2007年二月达到3000点,5月达到4000点,10月达到最高纪录6000多点!2005年至2007年股票暴涨,受到当时国际国内政策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持续暴涨。根据蒋氏平衡分析法,阳极则阴,经过近乎两年的暴涨,股票已然达到了阳极点,其后必然是阳极则阴,进入急剧跌落期。
事实也是从2007年末,2008年初,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暴跌阶段,其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2011年,其最低点已然跌倒2000多点,从西方经济学规律来讲,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暴涨后的股票价值严重高于其实际价值,进入跌落阶段是必然,从蒋氏平衡分析法理念来讲,就是一个阳极则阴的过程,是不可不免的。
而根据蒋氏平衡分析法,阴极则阳,阳极则阴,综合中国近二十年的股票市场发展走向规律,预计中国股票市场将在2012年下半年见底,然后进入稳步的回升阶段其持续时间不少于5年!从经济学角度讲,盛衰相继(阴极则阳,阳极则阴)是资本市场的必然体现,自2009年预计至2012年下半年,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必然逐步缓解,资本市场对于其担心的问题必然有了一个充分的反应。这些都将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向着乐观方向前行。而中国也必然会寻求更好的机制增加经济发展活力,这都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回升产生积极影响!
综合以上中国股票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1991年以前),这个阶段,中国刚刚接触股票这个概念,由于受偏激的共产主义思想,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有股票,股票市场受到抵制,在中国几乎完全没有市场!根据蒋氏平衡分析法,这个时期股票处于阴极点。
二:初创发展阶段(19911995年),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讲话初步确定了股票市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地位,股票市场初步发展,购买人数少,其供应量小,流动性差,有涨跌停板限制,因此只要购买人数一增多,其便会急剧上涨,反之则会下跌,加上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从而造成了在几个月内涨跌几倍的现象,根据蒋氏平衡分析法,这个时期处于阴极则阳,阳极则阴的快速往复循环阶段。
三:步入正常发展阶段(1996年后),随着经济法规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自我调节能力成熟,中国股票市场进入正常发展阶段,即不会出现19911996年之间股票市场涨跌循环时间极短的状况。
预测上升期(2012下半年之后至少5年内),中国中国股票市场经过2005年至2007年的持续迅速上涨之后,在2008年开始暴跌至今,将于2012年下半年见底,结束其持续下跌阶段,开始进入稳步上升阶段,持续时间将不少于5年!的推论是结合根据蒋氏平衡分析法结合中国股票市场二十多年发展规律,综合当前国际国内未来形势走向给出的论断!
作者介绍:蒋健才先生于1956年出生.70年代中后期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80年代和90年代初,重新回到城市,供职于大型国有企业,1993自己下海经商。自幼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优秀代表中医文化。二十年磨一剑,在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的基础上,成功独创了蒋氏平衡分析法,成为中国将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全面、系统地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一人。

⑵ 三一重工股票分析报告

作为专用设备行业龙头的三一重工,相信大家都有所知晓,这只股票很受机构投资者的偏爱,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看看这款股票真的值得投资吗。我将在正式研究三一重工前,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资料,即专用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专用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简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挖掘机械、汽车起重机械的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属工程机械行业。公司是国内混凝土机械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拖式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全液压振动压路机、摊铺机、挖掘机、平地机等。连续12年,三一重工荣获中国工程机械用户品牌关注第一名。


通过简介,我们很容易发现,三一重工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三一重工究竟值不值得投资呢?我们一起通过它的亮点来分析一下。


亮点一: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受下游基建、地产投资需求拉动,叠加环保政策升级、设备更新需求增长、人工替代效应等因素的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延续高景气度,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全线产品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再次刷新历史最好经营业绩。


亮点二:数字化及智能化转型成果显著,公司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除了继续对自身进行数字化及智能化转型,还会大力推动"灯塔工厂"的建设,视觉识别、工艺仿真、重载机器人等前沿工业技术和数字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国内的各大产业园中,使人机协同与生产效率获得了极大地提升,使制造成本大幅度减少,更进一步的提升了公司在全球的综合实力,使公司的人均创收得到了提升,现处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先地位。


亮点三: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


公司对海外市场渠道、服务能力、 代理商体系、服务配件体系的建设加大了投入,行业整体水平要低于海外市场销售情况,东南亚大区、三一美国、三一欧洲、非洲各区域均已实现快速增长,北美、欧洲、印度等主要市场的挖掘机份额均大幅提升。随着海外市场的需求度已经渐渐的复苏,依靠海外业务深度布局的优势,出口业务非常有可能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篇幅有限,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关于三一重工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话,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三一重工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由于基建需求、国家环境治理的政策、人工成本的上升、设备更新的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增长,景气程度远超预期。此外,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提高,下游施工需求很长时间还一直很旺盛,专用设备出口量不断增加。面对这种情形,三一重工作为行业标杆,公司的产品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业绩营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总之,三一重工在行业内非常优秀,要是把目光放的更远,那么这支股票还是不错的。但是文章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想知道三一重工的未来行情,请点击下方链接,存在专业的股票诊断顾问对你进行股票的诊断,看一下三一重工现在买入或卖出的行情如何的:【免费】测一测三一重工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⑶ 跪求一篇关于股票的论文,至少1000字,题目如下,急急急!!!!

最近一份针对中国内地A股投资者的调查发现,7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投资一个泡沫,这与多数外国观察人士的看法相符。

据称,按照一种标准计算,中国内地A股市场的市盈率高达70倍。更糟糕的是,据说30%的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即股票交易),实际上成了一个巨大的“庞氏(金字塔)骗局”(Ponzi scheme)。

上述问题加上中国内地“有问题”会计操作的名声,以及未来两年1.3万亿美元非流通股解禁带来的威胁,难怪内地A股市场目前从高点下跌了约36%。

那么,当前A股市场的调整是否只是大规模抛售的第一阶段呢?这种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根本就难以找到有关泡沫的证据。以估值为例:按照2008年的一致收益预期衡量,基准的沪深300指数(CSI 300)目前的市盈率为23倍。这不算便宜,但远不到我们所认为的泡沫估值,并且低于其30倍市盈率的10年平均水平。既然股价回调25%,70倍市盈率是怎样跌到23倍市盈率的呢?首先,看跌的股评人士关注的是规模较小、但价格更高的深圳股市,并回顾其过去12个月的表现。其次,2007年的业绩增幅为48%,而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今年业绩将增长32%。

尽管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32%似乎是个雄心勃勃的数字,但其中7个百分点来自于一次性退税,而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5%左右,25%的税前利润增幅是可能实现的——当银行、石油和大宗商品成为主要驱动力时更是如此。

对那些投资收益又该如何看待呢(如今投资收益想必已成亏损)?事实上,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30%的数字带有误导性,因为“投资收益”包含所有来自合资公司和关联企业的营运收益。剔除这些收入,我们发现,仅有9%的非金融收入来自于某种形式的资产重新估值。

我们对于这些数据能有多大的信任度呢?占沪深300指数市值70%以上的成分股公司,目前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进行审计:中国内地的会计过失风险,目前并不高于其它新兴市场。

可能令A股市场面临厄运的最终问题,是非流通股的解禁,以及当前非流通股股东大举涌向市场所构成的威胁。

不过,迅速检视一下自2006年以来已经解禁的A股,结果表明仅10%的非流通股确实流入了市场。事实上,75%以上的解禁股属于政府。他们同时抛售这些股票的可能性非常小。一种可能性大得多的情形是政府本身提供的——即政府将控制股票发行供应量,以继续培育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

的确,增加股票供应量对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至关重要。A股历来估值水平颇高,因为中国内地流通股市值与GDP和储蓄的比率,仍远低于其它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水平。

换言之,相对于来自储户的高“需求”,目前股票“供应量”并不充足(特别是考虑到目前实际利率为负的现状)。未来数年,股票的供求水平均可能迅速上升,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较高的波动性。

这些情况对于国际投资者有影响吗?鉴于占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 China) 72%市值的成分股公司已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该比例每月都在上升),答案是肯定的。香港投资者密切关注A股上市公司的价格走势,近来A股市场回调,是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其它新兴市场表现欠佳的重要原因。

⑷ 急用!求高手帮我写一篇股票的基本面分析1000字以上,不要复制!

k线大阳线那些是技术分析,大哥,到底要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面分析????

⑸ 求从宏观面分析股市的文章,1000字左右

目前的流行理论认为,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之间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即从理论上看,宏观经济周期决定着股市波动周期;从实证上看,股市作为宏观经济的睛雨表,其波动周期要提前宏观经济周期约半年的时间。这是目前对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之间内在联系的一个非常简要和经典的结论。
然而近段时期以来,许多人根据近年来的股市波动情况,即股市波动常常与宏观经济周期相背离、从而显示出较强的独立性,由此得出结论,即宏观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之间,没有什么紧密的相关性。
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宏观经济周期决定了股市波动周期;股市波动周期是以宏观经济周期为核心和依据,并依市场发育程度、及各时期的主导因素影响等,再作具体的轨迹波动,虽然期间股市波动不可避免的会常常偏离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1、基本机理
对于宏观经济周期的描述,我们可以简单界定为:经济增速由最低点到最高点时,经济周期分别经历了复苏和高涨两个时期,其分界点是经济增速的中间值;经济增速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时,经济周期分别经历了衰退和萧条两个时期,其分界点也是经济增速的中间值。在经济周期开始步入高涨时期,政府的宏观调控将是提高利息等以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这样在经济衰退时期利息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虽然期间政府必然开始考虑降息问题;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的宏观调控将是降低利息等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样在经济复苏时期利息仍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同时我们可以界定,在市场经济条件比较完善的情况下,经济增速的加快,将会带来市场需求的增加,从而带来企业业绩的增长;而经济增速的放慢,将会带来市场需求的减少,从而造成企业业绩的下降。
在此条件下,我们就可以分析股票价格的涨跌趋势。即股票价格的涨跌主要取决于人们将它与储蓄的比较,哪种投资收益高人们就将增加哪方面的投资、同时减少另一方面的投资,这一动态过程将自动调整市场变量,并最终导致两者的收益相等。这一机理过程同时也就决定了股票价格的涨跌。即当利息较低而企业业绩提高时,投资股票将会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大量储蓄资金将会涌入股市,股票价格将会上升,从而导致投资股票的收益下降、并达到储蓄与股市收益相等的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对应着经济周期的复苏时期;同理,当利息较高而企业业绩下降时,股票价格将会下跌,这对应的是经济周期的衰退时期。
因此在经济复苏时,股票价格将会上涨;在经济衰退时,股票价格将会下跌;在经济高涨和经济萧条时,根据前期政策力度、现期利率的调控步骤以及人们的预期变化等,股票价格将相应波动、并构造出具体的和各式各样的顶部和底部图形。
因此宏观经济周期决定股市波动周期,这从经济运作的基本机理上看,是有着充实的和肯定的理论依据和结论的。
2、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背离的若干起因
1996----2000年,我国经济增速基本持续下滑,然而股市却爆发了多次较大规模的行情,许多人藉此认为,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当明确地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在经济运行和市场体制比较完善、规范和稳定的情况下,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之间,所必然呈现的经过理论和实践长期检验的、紧密的周期对应性。二是在证券市场创建初期乃至市场体制改革初期,这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因素会有很多,如政府干预、行政命令、大户炒作乃至盲目跟风等,其中部分因素在短期内可能上升为决定性因素,从而左右一定时期的证券市场走势,同时造成其与宏观经济走势相背离的状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甚至一定时期会是频繁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在成熟体制下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的周期对应性,或者说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之间,必然会逐步呈现出越来越紧密和突出的周期对应性。
依据这一基本思路,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1996年以来我国股市多次行情的历史成因。如1996年行情的成因,是10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还很小,人们对证券市场不了解、因此参与的人数与资金都还很少,同期我国经济乃至居民储蓄高速增长,这两方面的巨大反差就孕育着巨大的机会。因为在人们努力寻找投资机会、并对证券市场逐渐产生了解的情况下,股市中的马太效应就不可避免的会逐步产生,股价持续稳步上涨、间或伴随着爆发性的井喷行情;1999年行情的成因,是在1997、1998和1999年前期股市低迷的情况下,政府出于“财富效应”拉动内需、以及扶持证券市场发展的目的,明确推出较大力度的推动股指上涨的政策和评论,从而导致股指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强劲上扬65%左右,而且在其后的六个月里,股指回调幅度仅为20~30%,两个月后,股指再次迭创新高,显示出市场做多倾向的澎湃内力。
因此1996年以来我国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走向数次背离,不仅不能证明两者走势的不相关性,反而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宏观经济对股市波动的决定性影响,即宏观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股市波动提供了最核心的基础和条件;而宏观经济周期对股市波动周期的明显对应性的决定影响,则有待于市场经济条件、环境和运作的更加成熟、完善和健全。
3、公司业绩与股市波动背离的若干起因
在认为宏观经济与股市波动之间缺乏紧密相关性的论点中,还有一条流行的论据是,股市波动常常独立于上市公司业绩的表现。例如我国近一、两年来,经济增速从持续下滑到开始出现复苏转机,这两个时期都对应了股市波动的两次较为可观的行情,而同时上市公司的业绩却持续保持低迷的状况。这似乎说明股市波动并不取决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好坏。
然而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同样是比较偏颇的。因为我国初级阶段的证券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有一个深层的差别,即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是本国经济中最优秀的企业,因为激励和摘牌机制等的作用,因此其整体表现良好,上市公司的业绩要明显优于宏观经济的增速,因为后者部分体现了全体企业的平均表现水平。而在我国,情况则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股份制试点以及重点扶持国有企业等的政策原因,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并不是我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或其全体,后者更多地是体现为高科技的民营企业群体。在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不可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仍占到总股本的65%左右,即占绝对控股的比重,因此其经营管理中的“国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其整体表现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落后于经济中的最佳企业群体,甚至要落后于平均企业群体,后者约等同于宏观经济增速。因此目前这些上市公司仍然是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初级阶段或迈出的第一步,其体制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和理顺。
由此我们可以再次提出问题,即在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下,其股价为什么还会持续上涨呢?
笔者认为,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答案的伏笔是,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不佳,但在我国经济中,存在着一支规模庞大、增长迅猛的民营高科技群体,它们在飞速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把注意的焦点更多地转向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这一是可以盘活上市公司的存量资产,二是可以疏通融资渠道,三是可以更便捷地树立品牌形象。这是一个多赢的举措,它将得到多方面的欢迎和支持,包括上市公司也将欢迎和期待这一并购。这也正是我国近年来企业重组并购持续不断的深层原因所在。因为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上市公司的并购机会、压力和动力都在明显和同步的增长,因此其股价也必然持续和快速的增长。
因此从根本上说,宏观经济决定股市波动、宏观经济周期决定股市波动周期,这是证券市场千奇百变、繁花乱眼的真谛所在,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运作的逐步完善和成熟,这一特征也将表现的更加明显和突出。
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把握我国证券市场的精髓和核心。

⑹ 股票分析报告

场内市场即交易所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都是场内交易所市场,对应的企业均为上市公司。

场外市场即交易所之外的市场(otc),包括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券商otc市场,对应的企业均为非上市公司,买卖股票有特定条件。其中主板是沪深主板,一板市场,在上交所上市的主板企业股票代码以600开头,在深交所上市的主板企业股票代码以000开头。

中小板属于主板市场的一部分,是深交所主板市场中单独设立的一个板块,发行规模相对主板较小,企业均在深交所上市,也是一板市场,股票代码以002开头。科创板竞价交易的涨跌幅限制为20%,对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置涨跌幅限制。

(6)股票的分析报告1000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股票市场操作有顺势而为:股票市场下跌的时候,要立即将资金撤出,避免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股票市场上涨开始以后要及时的进场买入股票。中国股票市场下跌时间是上涨时间的三倍以上,因此必须股市一跌立即撤资,股市上涨不超过十个交易日千万别买股票

股票市场交易量缩水立即改变操作方向: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十分敏感,可是很多散户并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家记住只要看到股票市场交易减少,那么要立即改变操作,也就是立即开始撤资立场,这样就不会有损失。

⑺ 股票基本面分析实验报告

如果是投资而且还是想获得更高的胜率,当然不能少了对于市场环境和买入标的分析,可是我却发现,好多人都不了解基本面分析,认为学习基本面分析一点也不简单没兴趣了解。其实每多大的困难,今天学姐就让大家对于如何进行基本面分析有个基本的了解,这样抓住牛股就没那么困难了。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 简单介绍
1、 基本面分析是研究影响股价因素的方法
教科书使我们了解到,影响证券价格变动的敏感因素是我们进行基本面分析的出发方向,分析并研究,就是我们发现证券市场价格变动一般规律的方法,汇总相关的科学依据的分析方法供投资者进行判断。换个方式来说,能够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非常多,而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就是基本面分析。
2、 基本面分析包括3个方面
所以我们到底研究的是哪些因素呢?这3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即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很多同胞看到这三个成分就心慌意乱了,好像必须要懂经济学全套课程的才能分析!淡定,不用慌,学姐现在就通过实战的角度教各位朋友如何进行分析。
二、 如何进行基本面分析
1、 宏观经济主要看政策和指标
我们都知道,宏观经济是影响股市整体行情好坏的主要因素,像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等)和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一般情况都不会选择面面俱到,否则容易因为小的利益而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而是要抓住核心变量,例如注意一些反应市场流动性的宏观指标,例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降息、降准以维持宽松)、汇率(是否提高以吸引外资进场)。对于短期来说,价格有所波动,更多的都会是供求关系所来决定,因此市场出现更低利率的情况,更为宽绰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市场流动性也是更为宽裕,买方的力量更强大,如此的话也促使股价上行。可以看看2021年受疫情肆虐但股价却不断新高的美股,就是因为美国持续实行宽松政策所致。

2、 公司分析主要看行业、财务和产品
即使行情再好,也会有跌跌不休的公司,这就意味着公司基本面有问题。看清所处行业是首先要做的,因为公司在行业没有竞争力,覆巢之下无完卵,产业前景好的行业,其中的企业当然能够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被看好,有所限制,都没一家上市公司大,我们当然就直接跳过了;还可以看行业现在是在哪一个发展阶段,有的行业已步入成熟期或衰退期,例如钢铁煤炭等行业;再就是看行业有没有政策支持,行业要是有了政策支持,肯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今年各大券商对于各行业的研究报告已经出炉,感兴趣可以点击领取: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定下一个好的行业之后,紧接着就是行业下进行公司的选择,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两个主要方面:
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状况,主要跟踪的财务数据有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毛利率、资产负债率、应收款、预收款、净资产收益率等。
产品与市场:前者主要分析公司的品牌、产品质量、产品的销售量和生命周期;后者主要分析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竞争能力。
三、基本面分析的优劣势
话已经讲到这,各位应该是大致掌握了基本面分析的优势,这是很系统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遵循的是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顺序,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当明白当下市场的情况,而且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也会被我们发现,不过,不管是哪种分析方法,有它的厉害之处,劣势也是肯定会存在的。基本面分析的劣势也是很容易就可以发现的,虽然学姐努力的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解,但是想要真正的入门了解,还需要一定的基础。另外,基本面分析无法及时反映短期价格的过渡波动,因为短期来说,投资者的交易情绪等也可能影响价格,这是基本面分析所不具备的。可能对于小白来说,还是很难判断出股票的好坏,不过没关系,我特地给大家准备了诊股方法,哪怕你是投资小白,也能立刻知道一只股票的好与坏:【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⑻ 谁能给我一篇对某只股票的态势分析的1000字以上文文啊!!!急~~~~~~

到专业证券网站找找个股分析报告

⑼ 一份股票基本面分析报告

古越龙山(600059):公司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2008年共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同比下降8.23%;实现净利润9811.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5%。每股收益为0.26元。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剥离了氨纶业务所致,黄酒业务的增长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增速也超过同期黄酒行业公司的平均水平。公司08年黄酒业务毛利率为41.05%,同比下降0.78%,环比下降0.17%。在08年上半年连续提价的基础上,毛利率水平仍出现下滑。随着公司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公司毛利率水平有望保持平稳上升。玻瓶业务毛利率水平波动较大,08年较07年下滑5%左右。长期来看扩建玻瓶业务有利于公司未来扩张,但短期内黄酒行业尚难突破增长瓶颈。鉴于目前玻瓶业务利润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暂对公司此项目投入对于业绩影响持观望态度。上海证券预计公司09、10年EPS分别为0.29元、0.35元,维持公司"大市同步"评级。

⑽ 运用财务指标和证券投资知识选取一支具有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公司股票,并写出分析报告,1000字左右

指标\日期 |2012-03-31|2011-12-31|2010-12-31|2009-12-31|
├─────────┼─────┼─────┼─────┼─────┤
|净利润(万元) | 16598.01| 73612.68| 83562.47| 54948.12|
|净利润增长率(%) | -3.82| -11.90| 52.07| -79.89|
|净资产收益率(%) | 1.21| 5.47| 6.23| 4.14|
|资产负债比率 (%) | 7.74| 7.81| 5.40| 4.71|
|净利润现金含量(%) | 233.17| 37.69| 106.14| 21.44|
└─────────┴─────┴─────┴─────┴─────┘
指标含义:
净资产收益率:高/低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强/弱。
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20.50%

净利润增长率:高/低表明公司增长能力强/弱,前景好/差。
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63.92%

资产负债比率:高/低表明公司负债多/少,偿债压力大/小。
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55.36%

净利润现金含量:高/低表明公司收益质量良好/差,现金流动性强/弱。
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1320.13%

【资产与负债】
┌─────────┬─────┬─────┬─────┬─────┐
|财务指标(单位) |2012-03-31|2011-12-31|2010-12-31|2009-12-31|
├─────────┼─────┼─────┼─────┼─────┤
|资产总额(万元) |1507981.86|1485984.11|1437473.27|1407236.38|
|负债总额(万元) | 116744.98| 116162.61| 77673.01| 66330.69|
|流动负债(万元) | 86392.71| 86103.92| 58720.55| 48256.35|
|长期负债(万元) | -| -| -| -|
|货币资金(万元) | 592579.04| 601339.78| 696181.20| 760674.89|
|应收帐款(万元) | 42292.48| 35699.99| 33598.90| 28026.45|
|预收帐款(万元) | 28176.24| 46932.37| 6387.12| 8014.11|
|其他应收款(万元) | 2838.50| 1113.73| 1324.24| 1087.86|
|坏帐准备(万元) | -| -| -| -|
|股东权益(万元) |1366208.64|1345370.42|1341171.20|1327599.67|
|资产负债率(%) | 7.7400| 7.8100| 5.4000| 4.7100|
|股东权益比率(%) | 90.5900| 90.5300| 93.3000| 94.3400|
|流动比率 | 10.9592| 10.7559| 15.8948| 20.0286|
|速动比率 | 9.2102| 8.9416| 14.0705| 18.3364|
└─────────┴─────┴─────┴─────┴─────┘

【现金流量】
┌─────────┬─────┬─────┬─────┬─────┐
|财务指标(单位) |2012-03-31|2011-12-31|2010-12-31|2009-12-31|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212495.11| 769088.08| 756022.11| 471005.49|
|(万元) | | | |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38701.01| 27744.58| 88691.82| 11780.07|
|(万元) | | | | |
|现金净流量(万元) | 5234.88| -90748.53| -59831.18|-234690.34|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246.51| -68.72| 652.90| -95.56|
|增长率(%) | | | |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与| 97.54| 104.88| 107.04| 102.70|
|主营收入比(%)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 233.17| 37.69| 106.14| 21.44|
|净利润比(%) | | | | |
|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 31.54| -123.28| -71.60| -427.11|
|比(%) | | | | |
|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 -33406.78| -61402.47| -73582.12|-120392.87|
|量(万元) | | | | |
|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 -52.23| -56415.89| -74504.36|-126075.45|
|量(万元) | | | | |
└─────────┴─────┴─────┴─────┴─────┘

【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
┌─────────┬─────┬─────┬─────┬─────┐
|财务指标(单位) |2012-03-31|2011-12-31|2010-12-31|2009-12-31|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217853.03| 733328.59| 706285.95| 458636.98|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 -| -|
|经营费用(万元) | 773.80| 3790.65| 4201.52| 3617.21|
|管理费用(万元) | 7184.06| 30861.64| 27736.44| 25890.94|
|财务费用(万元) | -3769.41| -11536.91| -10844.08| -18648.07|
|三项费用增长率(%) | -17.89| 9.58| 94.23| -49.96|
|营业利润(万元) | 20997.94| 86669.21| 99673.69| 67948.23|
|投资收益(万元) | -| -| -| -|
|补贴收入(万元) | -| -| -| -|
|营业外收支净额(万 | 100.10| -1031.08| 541.40| 182.72|
|元) | | | | |
|利润总额(万元) | 21098.04| 85638.13| 100215.09| 68130.95|
|所得税(万元) | 4141.69| 11811.35| 16292.47| 12456.68|
|净利润(万元) | 16598.01| 73612.68| 83562.47| 54948.12|
|销售毛利率(%) | 12.48| 16.79| 18.76| 19.20|
|主营业务利润率(%) | 9.63| 11.81| 14.11| 14.81|
|净资产收益率(%) | 1.21| 5.47| 6.23| 4.14|
└─────────┴─────┴─────┴─────┴─────┘

【历年简要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单位) |2012-03-31|2011-12-31|2011-09-30|2011-06-30|
├─────────┼─────┼─────┼─────┼─────┤
|每股收益(元) | 0.0500| 0.2300| 0.1600| 0.1100|
|每股收益扣除(元) | 0.0500| 0.2300| 0.1500| 0.1100|
|每股净资产(元) | 4.2300| 4.1700| 4.0900| 4.0400|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 | -| -| -| -|
|元)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 1.2149| 5.4716| 3.7973| 2.7527|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2.0902| 2.0902| 2.0902| 2.0902|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0.7913| 0.7399| 0.6903| 0.6460|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217853.03| 733328.59| 566132.72| 373264.49|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 -| -|
|投资收益(万元) | -| -| -| -|
|净利润(万元) | 16598.01| 73612.68| 50156.11| 35870.87|
└─────────┴─────┴─────┴─────┴─────┘

┌─────────┬─────┬─────┬─────┬─────┐
|财务指标(单位) |2011-03-31|2010-12-31|2010-09-30|2010-06-30|
├─────────┼─────┼─────┼─────┼─────┤
|每股收益(元) | 0.0500| 0.2600| 0.1700| 0.1400|
|每股收益扣除(元) | 0.0500| 0.2600| 0.1700| 0.1400|
|每股净资产(元) | 4.2200| 4.1600| 4.0700| 4.0200|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 | -| -| -| -|
|元)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 1.2672| 6.2306| 4.2733| 3.4302|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2.0902| 2.0902| 2.0902| 2.0902|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0.8383| 0.7848| 0.7261| 0.6903|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183915.23| 706285.95| 514370.56| 332896.80|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 -| -|
|投资收益(万元) | -| -| -| -|
|净利润(万元) | 17258.90| 83562.47| 56102.90| 44528.50|
└─────────┴─────┴─────┴─────┴─────┘

【每股指标】
┌─────────┬─────┬─────┬─────┬─────┐
|财务指标(单位) |2012-03-31|2011-12-31|2010-12-31|2009-12-31|
├─────────┼─────┼─────┼─────┼─────┤
|审计意见 | |标准无保留|标准无保留|标准无保留|
| | | 意见| 意见| 意见|
|每股收益(元) | 0.0500| 0.2300| 0.2600| 0.1700|
|每股收益扣除(元) | 0.0500| 0.2300| 0.2600| 0.1700|
|每股净资产(元) | 4.2300| 4.1700| 4.1600| 4.1100|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2.0902| 2.0902| 2.0902| 2.0902|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0.7913| 0.7399| 0.7848| 0.8023|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 0.1200| 0.0900| 0.2700| 0.0400|
|量(元) | | | | |
|每股现金流量(元) | 0.0162| -0.2813| -0.1854| -0.7274|
└———──────┴─────┴─────┴─────┴─────┘

【经营与发展能力】
┌─────────┬─────┬─────┬─────┬─────┐
|财务指标(单位) |2012-03-31|2011-12-31|2010-12-31|2009-12-31|
├─────────┼─────┼─────┼─────┼─────┤
|存货周转率(%) | 1.24| 4.63| 6.08| 5.19|
|应收账款周转率(%) | 5.59| 21.16| 22.92| 20.86|
|总资产周转率(%) | 0.15| 0.50| 0.50| 0.32|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18.45| 3.82| 53.99| -23.05|
|(%) | | | | |
|营业利润增长率(%) | -5.79| -13.04| 46.69| -79.01|
|税后利润增长率(%) | -3.82| -11.90| 52.07| -79.89|
|净资产增长率(%) | 1.54| 0.31| 1.02| -2.90|
|总资产增长率(%) | 1.48| 3.37| 2.14| -3.80|
└─────────┴─────┴─────┴─────┴─────┘

【2.异动分析】
┌──────────┬───────┬───────┬──────┐
| 财务指标(单位) | 2012-03-31 | 2011-03-31 |变动幅度(%) |
├──────────┼───────┼───────┼──────┤
|应收票据(万元) | 68003.11| 44702.90| 52.12|
|应付账款(万元) | 47132.18| 26965.56| 74.79|
|预收账款(万元) | 28176.24| 14117.37| 99.59|
|应付税金(万元) | -1672.81| 7464.79| -122.41|
|其他长期负债(万元) | 10531.04| 547.32| 1824.12|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 16665.56| 4502.42| 270.15|
|关现金(万元)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现| 38701.01| -26415.15| 246.51|
|金流量净额(万元) | | | |
|(投资)现金流出小计( | 33512.13| 10707.36| 212.98|
|万元) | |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33406.78| -10707.36| -212.00|
|量净额(万元) | | | |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 5250.00| -100.00|
|(万元) | | | |
|再其中:子公司吸收少| -| 5250.00| -100.00|
|数股东权益性投资所收| | | |
|到的现金(万元) | | |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 -| 19337.50| -100.00|
|关现金(万元) | | | |
|(筹资)现金流入小计( | -| 24587.50| -100.00|
|万元) | |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52.23| 24544.03| -100.21|
|量净额(万元)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 5234.88| -12633.72| 141.44|
|加额(万元) | | | |
└──────────┴───────┴───────┴──────┘

【3.环比分析】
───────────────────────────────────┐
| 2011年度 |
├────┬───────┬───────┬──────┬───────┤
| |主营收入(万元)|占年度比重(%)|净利润(万元)|占年度比重(%)|
├────┼───────┼───────┼──────┼───────┤
| 一季度 | 183915.23| 25.08| 17258.90| 23.45|
| 二季度 | 189349.26| 25.82| 18611.97| 25.28|
| 三季度 | 192868.23| 26.30| 14285.23| 19.41|
| 四季度 | 167195.88| 22.80| 23456.57| 31.86|
└────┴───────┴───────┴──────┴───────┘
┌───────────────────────────────────┐
| 2010年度 |
├────┬───────┬───────┬──────┬───────┤
| |主营收入(万元)|占年度比重(%)|净利润(万元)|占年度比重(%)|
├────┼───────┼───────┼──────┼───────┤
| 一季度 | 150655.45| 21.33| 24583.71| 29.42|
| 二季度 | 182241.34| 25.80| 19944.79| 23.87|
| 三季度 | 181473.76| 25.69| 11574.40| 13.85|
| 四季度 | 191915.39| 27.17| 27459.57| 3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