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的 重仓是什么意思
重仓是指股票投资占投资者总资产的比例较大,比如投资者总资产为10万元,其中8万元都是持有的这只股票,那么这支比例大的股票就是重仓持有票。重仓股票对投资者盈亏的影响较大。当重仓股票上涨,那么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当重仓股票下跌,那么投资者产生较大的亏损,股票涨跌由供求关系、资金量、业绩、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拓展资料:
全仓:全部资金买入股票;
减仓:把部分股票卖出,但不全部卖出;
重仓:资金和股票相比,股票份额占多;
轻仓:资金和股票相比,资金份额占多;
空仓:把手里所持股票全部卖出,全部转为资金。 如何找出重仓股? 1、想要找出股市中的重仓股,从成交量中就可以很轻松的看出。筹码在主力手中的股票,换手率都会较低。比如贵州茅台、恒瑞制药、苏泊尔等主力重仓股,涨了很多倍,但是每天股票换手率居然都不够1%!因为筹码绝大多数都在主力手中,所以股价涨的那么多也没有多少抛盘出来,成交量因此稀少。这种平时即使大涨收大阳线换手率也不足1%的股票,主力的筹码是最集中的。 2、从走势上可以轻松看出筹码是否在主力手中。主力筹码多的股票走势与大盘不是一个节奏。常常表现为大盘大跌时,它不跌。大盘大涨时,它不涨。因为股价已被主力控制,所以股价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主力手中筹码越集中的股票与大盘的走势相差越大。 3、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看出筹码集体中在哪里。上市公司每年的年报都会公布前十大流通股东。通过计算前十大股东的持股量和持股数就可以知道筹码集中在哪里了。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前十大股东居然持有流通股的96%以上股票!这是典型的筹码在主力手中的标志。像苏泊尔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股票达到66%以上,人均持股市值达到400多万元!这明显是筹码集中在主力手中的标特征。但是散户千万不要以为买入筹码集中在主力手中的股票就容易赚钱。即便是茅台这样的主力持股集中的大牛股大多数散户也是拿不住的,股市赚钱不是那么容易的。 总之,股民投资了重仓股之后,也要注意好股票将会出现的风险,比如基金以及机构会突然撤出或者是股票的基本面发生突变,这些都是会导致股票下跌的风险因素。
⑵ 股票:一支股票怎样算是基本面不错
就是公司每年的净利润都比上一年能增长15%-30%,即大约5—6年的复合增长率都有20%就是一个基本面好的公司,参照《证券分析》的指标来看的,你看一下财务报表就会明白了,像002032苏泊尔就算基本面不错的代表。
⑶ 跪求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三年的完整的财务报告分析。
给你一份文件,你可以根据以上财务报告及公式自已分析一下!!
企业财务状况是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营运状况分析的重要内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在于了解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财务分析时要进行比较分析和因素分析,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即对两个或几个相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因素分析指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分析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总量比较主要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如从利润的逐年变化趋势中分析企业增长潜力,同时也可与同行业对比,了解企业所处的地位。
对财务报表进行其对红百分比的比较分析,可了解各项目在表中的比重,从而发现有显著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对财务比率的比较分析是最重要的分析,。因为比率是相对数,排出了企业规模的影响,使不同对象具有了可比性。财务比率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可分为以下四方面的指标: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
1.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对企业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反映企业变现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也可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主要指标有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营业周期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越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是评价和衡量企业购人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若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证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反映企业管理应收账款的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人/平均应收账款
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资产利用就越充分,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人/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人/平均资产总额
3.负债比率指债务和资产、净资产的关系,反映出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主要指标及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100%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一无形资产净值)]* 100%
已获利息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总资产中通过借债来筹资的比例,可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产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有形净值债务率反映企业在清算时债权人投人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其值越低,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已获利息倍数为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4.盈利能力比率指标通常使用的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值报酬率,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析,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利率=(净利/销售收人)*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人一销售成本)/销售收人〕*100%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前两个指标反映销售收人带来利润的多少,资产净利率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这几个指标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充分反映出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⑷ 请问为什么第一天上市公司的,第一天股票就跌破了发行价
市场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04年是什么时候?熊市!
确实是大家都在买,那下跌就只有一个原因啊,那就是卖的愿意低价卖呵呵
这是当时的一些评论,供参考:
对于该股的表现,市场人士认为,除了中小板本身的低迷外,苏泊尔因“特富龙事件”受到的影响也是主要原因。
特富龙事件是祸根
昨日开盘后,苏泊尔很快便被几笔大额抛单打压至11.3元附近,此后虽经几番震荡,但股价重心依然不断下移,收盘前一波加速下跌,股价最低探至11.03元,最终以11.20元报收,全天成交787.8万股,换手率仅为23.17%。
上市前,苏泊尔在招股书中称,公司生产销售的不粘炊具上的涂料含有杜邦“特富龙”成分,而特富龙被认为对人身体会造成损害。招股书还称,因特富龙事件的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将受到影响,同时还可能引发与消费者的纠纷而给公司造成潜在影响。另外,苏泊尔今年前5个月的业绩较去年同期下降13.28%。
民族证券的分析师认为,上述两方面原因给苏泊尔上市埋下了地雷,还没上市业绩就下滑,投资者肯定不会对其加以关注。而中小板开板以来节节下滑的走势也使得投资者参与意愿减弱。从江苏琼花(资讯 行情 论坛)丑闻到德豪润达(资讯 行情 论坛)跌破发行价,投资者早就对中小板失去了兴趣,苏泊尔的上市自然不会受到投资者追捧。
苏泊尔成长性不佳
昨日,苏泊尔董秘叶继德对记者表示:“不粘锅产品在公司主营中所占比重不到10%,这对公司主营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前5个月的主营利润其实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27%。而今年补贴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91.6%,才是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申银万国一分析师认为,其实整个中小板都面临着业绩能否持续增长的问题。苏泊尔作为一家生产厨具的企业,行业本身就缺乏高成长的空间,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高增长更是谈何容易。
该分析师提醒投资者,不要以为新股跌破发行价后投资机会就来了,上周跌破发行价的德豪润达至今仍未止跌就是最好的教训。
承销商忍痛割肉
苏泊尔的主承销商兴业证券因包销了57.41万股,也被套其中。对于苏泊尔的大跌,兴业证券承销项目主办人周慧敏告诉记者:“市场行为不好多说,但我们对这家公司非常了解,我们相信苏泊尔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好。”尽管如此,兴业证券昨日还是卖出了包销的大部分股票。深交所公开信息显示,兴业证券昨日在苏泊尔上的卖出金额为382.2万元,按昨日成交均价11.55元计算,有33万多股。记者曾子建
三大因素生不逢时
苏泊尔如此“背运”,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首先是市场环境不利。周一受有关中小板率先实行全流通讨论影响,市场信心受到打击,当日中小板全线飘绿。其次是受特富龙事件影响。对特富龙涂料安全性的质疑,已经影响了国内的不粘锅市场,苏泊尔也在其中。据公司董事长苏显泽透露,目前,公司不粘锅的国内市场销量下跌了30%,尽管他一再声称,此事对公司的经营不会有大的影响,但投资者的顾虑显然难以消除。
此外,有市场人士还认为,作为一家炊具制造企业,苏泊尔的科技含量和成长性并不显著,12.21元的发行价偏高,上市后即下跌,其实是一种价值回归。
从苏泊尔本身看,尽管去年每股收益高达0.754元,以致12.21元的发行价,市盈率仅16倍,但今年1至5月每股收益(摊薄)迅速降至0.134元,虽然公司强调产品存在季节性因素,但估计全年能有0.30元也就不错了,以此估算,12元多的发行价市盈率超过40倍,而目前大盘的市盈率不过30来倍,中小板许多股票更只有20多倍,其12.21元的发行价又怎能挺得住呢?
苏泊尔的负面因素还不止这些。
例如,公司负债率畸高,不仅表现在近三年负债率都在65%左右,而且有息负债(银行贷款)占了绝大部分,截至今年5月底其净资产总共才2.26亿元,可银行贷款高达3.52亿元,相当于净资产的1.55倍,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短期贷款一下子从1.82亿元增至2.94亿元,可利润不增反降,充分说明公司成长性不佳。公司解释说今年利润下降,是因为去年有很大一块补贴收入,今年没有了,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去年0.754元的每股收益有水份,而12.21元的发行价正是以此定价的。此外,今年存货上升、现金流下降,等等,均显示其发行价定得过高,二级市场股价恐还未到位。
⑸ 各行业龙头股都有哪些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成为龙头股的依据是,任何与某只股票有关的信息都会立即反映在股价上。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相关产品由对应平台或公司发行与管理,我行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等责任;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09-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⑹ 急!!给个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谢谢@#¥%……&*拜托各位了 3Q
2007年4月11日,对于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天,因为他们在这天收到了中国商务部就法国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并购苏泊尔的原则性同意批复文件。这份官方的认定,表明了这个历时一年的“全流通下外资在中国实施部分要约收购第一单”,也同时是“反垄断审查听证第一案”在历经波折后终可破冰而行。可这封官方的认可,并没有给seb并购苏泊尔带来柳暗花明的晴朗局面,几个月来公司不断上涨的股价,正让苏泊尔和seb骑虎难下。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泊尔的并购被其股价绑架呢? 原来在2006年8月seb收购苏泊尔股权的方案中,包括了seb向流通股股东部分要约收购6645万股股票的条款。当初设计的要约收购方案,就是期望吸引更多的流通股股东把股票卖给seb。 可是由于竞争对手的联合抵制,国家商务部展开反垄断调查等原因,seb收购苏泊尔控股权的审批一拖再拖,恰好在大牛市的背景下,加上有外资并购的消息刺激,导致苏泊尔股票价格不断飙升。在整个审批期间,股价从15元整整翻了一倍多,大大超过了7个月前收购方协议约定的18元的要约收购价格。4月12日苏泊尔公告披露后,股价再度涨停,以33.53元报收。 此时,股价已经成为妨碍要约收购完成的最大敌人。并且,苏泊尔的股价未来还有很大的上涨可能,一些证券机构在仔细研究了公司2006年年报后,纷纷调高了对苏泊尔2007年和2008年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随后,苏泊尔的股价也越来越高,流通股股东以原定价格参与要约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为什么说流通股股东以原定价格参与要约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会有可能导致并购无法完成呢?那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份《要约收购协议》。 根据协议,seb收购苏泊尔控股权计划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seb协议受让苏泊尔集团持有的苏泊尔股份1710.33万股,苏增福(苏泊尔总裁之子)持有的苏泊尔股份746.68万股,苏先泽(苏泊尔总裁)持有的苏泊尔股份75万股,合计约2532万股,占苏泊尔现在总股本的14.38%。 第二步,苏泊尔向seb全资子公司定向增发4000万股股份,增发后苏泊尔的总股本增加到21602万股,而seb将持有苏泊尔股份6532万股,占增发后苏泊尔股本的30.24%。 第三步,触发要约收购义务,seb将向苏泊尔所有股东发出收购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部分要约收购数量为6645万股股份;如部分要约收购全部完成,seb届时将持有苏泊尔13177万股,占苏泊尔总股本的61%,成为苏泊尔的控股股东。 并且收购人,苏泊尔集团,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苏增福,苏先泽特别约定承诺,在获得相关批准的前提下,苏泊尔集团持有的53556048股苏泊尔股票将不可撤销地用于预受要约。而这次收购的协议转让价、定向增发价和部分要约收购价,都是每股18元,这个价格比2006年8月16日苏泊尔的收盘价格16.98元高了1.2元,是公司每股净资产的4倍多。按照这个价格计算,第一步股权收购完成后,苏氏父子可直接套现约1.5亿元,苏泊尔集团套现3亿多元,向seb定向增发4000万股,上市公司可获得7.2亿元资金注入;而第三步的要约收购将使流通股股东有机会以18元的高价出售部分流通股,表面看来该协议可谓皆大欢喜。 可实际上,如此大手笔的要约收购不仅手续繁琐而且成本也很高,如果单纯的想要控股,而苏氏父子又想卖个好价格同时也为上市公司融到资金,协议转让及定向增发就可以达到目的,为什么要设计这样复杂的程序呢? 其实我们通过仔细解读协议,便可发现,这份协议是为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的设计。 Seb第一步收购2532万股、第二步定向增发4000万股,这两个数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的。而苏泊尔集团持有的5355.6万股苏泊尔股票将不可撤销地用于预受要约,其目的就是要达到30%持股比例,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也就是说,引发第三步。但是,既然是“不可撤销的用于预受要约”,那么为什么不在第一步中就完成此项呢?这里面有两个更深层次的意思。 第一、根据当时的设计思路,如果股价在18元以下,流通股的股东会踊跃参与预受要约,实际上,这5300万股参与要约收购可以摊薄参与要约收购的公众股股东的成交比例。 第二、Seb收购苏泊尔的主要目的是想占有中国市场的份额,利用苏泊尔的营销网络,将自己的小家电等产品通过苏泊尔进入中国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另外把苏泊尔作为自己的代工生厂商,降低整个seb集团的生产成本。如果这5355.6万股在第一步实现会使苏泊尔集团不再持有苏泊尔的股权,苏氏父子的持股比例只剩11.5%,这样的话,seb的管理成本就会上升。而对于苏氏父子的激励动能也会大为消弱,这样显然不利于一个控股股份制公司的发展。 而对苏泊尔集团而言,获取了足够数量的现金后,更愿意保留较多的苏泊尔公司的股权,以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价值增长;而seb收购苏泊尔,不仅是希望拿到控制权,更需要的是能够拥有原有的管理团队。收购完成后,让管理团队保留更多的股份,可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创造更多企业价值。所以,seb更愿意向流通股股东要约收购一部分股权,而让苏泊尔集团保留一部分。这也是原方案的设计初衷。正是基于以上的两点,才使得整个过程由协议转让;增发;进而触发要约收购。 可事到如今,虽然商务部的审批放行,但公司股价已远远超过当初协议规定的要约收购价格,如果不提高要约收购价,就不可能吸引公众流通股东把股份卖给seb。而根据当初的协议,如果流通股股东不参加要约收购,苏泊尔集团势必将持有的苏泊尔全部股权卖给seb。而苏泊尔在股改方案中做出承诺,承诺在2010年8月8日之前持有苏泊尔股份占现有总股本比例不低于30%,显然,苏泊尔“协议转让+定向增发+部分要约”的整个安排陷入遵守承诺就无法实施并购方案,实施并购方案即要违背股改承诺的两难的境地,并且,转让股权也被高涨的股价所挟持,这显然不是苏泊尔想看到的结果。 作为收购方的seb是何方神圣,是什么让苏泊尔大有非它“不嫁”的决心?而为什么它也执意要并购苏泊尔,苏泊尔又有什么优势被它选中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苏泊尔”。 “苏泊尔”是一家以炊具制造为主、集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其成立于1994年,于2004年8月17日登陆中小盘,成为了一家中小板板块上市公司。短短20年,苏泊尔就在苏氏父子的辛勤努力下,从一个配件小加工厂成为全国最大的炊具生产基地,并且为了突破期炊具行业的发展的局限性,苏泊尔自身也在不断努力走上向多元化外向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进入小家电领域,另一方面以贴牌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因此,无论从苏泊尔是国内炊具市场的老大地位还是其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来看,苏泊尔都无疑是块诱人的“蛋糕”。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seb集团”。 “seb集团”成立于1857年,1975年正式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家用电器和炊具生产商,2005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4.63亿欧元。Seb集团在不粘锅、厨房用电器、电熨斗等家用电器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知名产品,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电器和炊具品牌,除了自身创立的一些品牌外,很多都是通过收购获得的。 我想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我们已初步了解,该并购案的双方都颇具实力。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英雄惺惺相惜”呢? 对于seb来说,虽然其拥有众多的品牌,并且在全球小型家电和炊具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但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seb集团在欧洲的经营已显露困境。2006年,seb集团在法国的业务增长只有0.6%,在其全球业务增长中处于最低水平。而且,seb集团预计,在法国这样糟糕的销售情况还会继续2-3年。因此,必须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维持公司业务增长,才能提升其全球竞争地位。 为了寻找出路,seb集团在200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欧洲维持现有的产能水平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全球小型厨具主要是在中国生产制造,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有法国1/50,因此,seb集团想通过收购中国企业,将产能、销售中心“外迁”至中国,同时借机打入中国市场,是不二的战略选择。 而对于苏泊尔来说,虽然其在国内炊具市场有着“老大”地位且正在尝试多元化发展的路径。但是由于国内的小家电领域要面对美的、格兰仕等巨头的竞争,而海外市场又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这两条腿的战略对企业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两点正是苏泊尔拙形见肘的地方。在炊具行业,虽然苏泊尔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但随着“爱仕达”、“沈阳双喜”等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也让苏泊尔的市场份额或多或少受到了不少影响,且2004年的“不粘锅危机”也让苏泊尔感到老大交椅坐得颇为艰辛。 一方面seb集团想通过收购中国企业,将产能、销售中心“外迁”至中国,同时借机打入中国市场,同时对于seb集团来说,要想在中国发展,只有三种方法:收购苏泊尔,收购苏泊尔的竞争对手,独资经营。如果收购苏泊尔的竞争对手,面对的将是众多的品牌,多宗并购,其成本无法有效控制和估量;如果独资经营,以以往的外资资本在中国的发展实践经验来说,是无法得到足够的发展的。 另一方面,苏泊尔希望找到一个能帮助自己弥补其在技术要求和管理方面的不足,帮助其保持公司业务的增长性的合作伙伴。而seb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可以说是苏泊尔一直仰慕的,苏泊尔总裁苏先泽曾说过:“虽然seb的劳动力成本是苏泊尔的10倍,但其产品利润率是苏泊尔的3倍多,无论是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流程管理无不是苏泊尔的老师”。正是彼此的各有所需,且彼此能各满其需,促成了这次的“联姻”。 因为势在必行,也因为无路可退,所以可以说seb在设计此次并购方案的时候确立了两大原则:第一,seb要获得控股权;第二,苏泊尔要保持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只有保持了上市地位,公司便可获得生产基地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正是为了达成上述两个目标,seb必须同时向苏泊尔集团、流通股东收购部分股权,并定向增发。但是,向流通股收购部分股权,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要约收购价格必须高于流通股市场价格。可是现在,股价已经达到了33.53元,且这个价格还有可能攀升,机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再以原来的协议价格将股票卖给seb,除非提高要约收购价格,如果不提高,苏泊尔就必须卖掉5536万股,这样对苏泊尔公司而言,就完全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公司成长带来价值增长的激励就没有了意义,不利于苏泊尔团队的稳定;而seb也无法稳定一个强有力的本土管理班子,这对双方都将得不偿失,何况还与股改承诺相违背。 那么seb会不会高溢价完成收购呢?如果高溢价收购,就意味着seb可能需要按照38.5元的价格来实施收购,那样seb原来所设计的较低成本的并购方案预算将大幅提高。 而seb也似乎没有更多的退路可以选择。据了解,seb已经将其在欧洲的两条生产线搬迁至中国,并解雇了当地的工人,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seb不提高要约收购价格,只购买了苏泊尔持有的5356万股,可能性很小。因为在seb眼里,苏泊尔比我们眼里更值钱。 2007年11月20日,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火爆和苏泊尔股价的持续走高,虽然seb最终只能以高于协议价格29元/股的价格实施了要约收购,完成了此次并购方案。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此次并购方案的设计和成本分析以及行业选择来说都无疑是成功的。
希望采纳
⑺ 002032苏泊尔的要约收购是什么意思
有个公司想收购苏泊尔,必须手上的股票达到一定比例,现在不够,他就到二级市场问有没有人要卖,这个就是要约收购。
现在他报价47,你如果觉得这个价格合理,就接受要约,把股票卖给他,如果觉得他给的价钱低了,就继续拿着。
有个风险就是如果要约全部完成,流通比例不够,可能会退市,也就是他的股票以后就不能在交易所买卖了。
⑻ 从苏泊尔的国内外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在一个竞争极度同质化的市场里,要想甩开对手,苏泊尔还是要走更专业化的道路。
做了7年炊具市场老大的苏泊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追赶者。“苏泊尔今天就是爱仕达的明天”,这句话出自浙江爱仕达公司董事长陈合林之口,摆明了是盯着苏泊尔干。虽然从销售收入上看,2003年苏泊尔为14亿元,爱仕达8亿元,规模上还有差距,但是2003年爱仕达在不粘锅和压力锅市场的销量超过了苏泊尔。
双方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苏泊尔丢掉第一的位置可能就在一息之间。
同质化宿命
刚开业的北京海淀区翠微中里华普超市,5月8日和9日两天之内,三楼炊具货架绝大部分空间就被两家品牌占领了。一个是苏泊尔,另一个是爱仕达。两家的产品长得很相似,去掉商标和价签,消费者根本看不出货出哪家。
相似的不仅是这些地方。苏泊尔集团与浙江爱仕达电器有限公司两家企业都在炊具领域经营了很多年;都在浙江台州,一个在玉环,一个在温岭,相距几十公里。苏泊尔在湖北武汉投资新的生产基地,利用武汉在交通上的便利来节约运输成本,但是这个基地离爱仕达湖北安陆生产基地也就百余公里。
爱仕达一度被认为是苏泊尔产品最快的复制者。苏泊尔推出“炒不怕”不粘锅,爱仕达就推出“不怕炒”;苏泊尔出“宜家”压力锅,爱仕达就出“爱家”压力锅;苏泊尔用橙色做标准色,爱仕达就用非常接近的黄色。
7年前的苏泊尔以一个挑战者身份出现在炊具市场上,被它打败的是当时国内压力锅第一品牌——沈阳双喜压力锅制造总公司的红双喜品牌。苏泊尔的前身——玉环压力锅厂就曾经是沈阳双喜的代工厂商。在这场较量中,苏泊尔公司运营机制灵活,“轻装上阵”,当沈阳双喜因为巨大的生产管理成本和“人头费”仅剩1元钱的利润时,而苏泊尔却能赚到17~20元。但是爱仕达是更厉害的追赶者。两家企业都在台州,无论原料采购、运输还是劳动力成本,双方可以调整的空间都不是很大,采取跟随策略的爱仕达在成本控制上还要胜苏泊尔一筹。
实际上,炊具市场的进入门槛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台州这样一个有着相对深厚的制造业基础的地方。从生产零部件到给别人代工的苏泊尔能做到的,爱仕达也能做到。对苏泊尔来说,与爱仕达的竞争几乎就是宿命中的同质化。
当年苏泊尔能够打败沈阳双喜的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唯一符合国家新安全标准的压力锅产品被国有商业流通渠道接纳。但在今天,以连锁超市为主的流通渠道正在崛起,这让苏泊尔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在大卖场热销商品的排名中,苏泊尔领先的机会并不多。
以家乐福为例,爱仕达品牌的年销售量达到五六千万元。在北京的四家家乐福分店,有三家的销售额都达到五六百万元,方庄附近最小的一家店也有百万元以上。有消息称,沃尔玛正准备让爱仕达担当锅具产品品牌管理者,这个角色不仅代表着爱仕达品牌在超市中的地位,而且在其他同类品牌的进入权上它也有很强的谈判能力。
渠道围城
与爱仕达在连锁超市这个渠道中的相对强势相比,苏泊尔在传统的经销商体系中影响力要大一些。北京洁美乐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园原来是北京商业系统的干部,最让他头疼的是一些商家收取的名目繁多的进店费、管理费。2003年他在某跨国超市的销售额为400万元,但有80万元是用来应付各种收费。他觉得现在对厂家产品的陈列不仅面积有限,而且柜台的布置还有很多条件,在产品管理上提出了很多要求。
为了与爱仕达竞争,苏泊尔开始发展专卖店。苏泊尔集团董事长苏增福认为,专卖店的优势十分明显。相对于百货商场、超市而言,专卖店的产品陈列更齐全,更个性化。在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的苏泊尔专卖店里,100多种产品得以在那里上柜。这种方式的回款速度更快,获利也比较高。刘文园目前在与北京78家商场超市合作销售苏泊尔产品,这些商家的回款状况并不理想,平均为70~90天左右。相比之下,两年前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开设的专卖店更为划算,运营费用每年60多万元,一年之后已经开始赢利。
虽然在专卖店里可以很好地推广品牌形象,及时掌握消费者和市场的第一手资料,但相对于大卖场,专卖店的走货量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更为关键的是连锁超市正日益成为主流渠道,如果在这里不能胜过对手,会给苏泊尔进一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苏泊尔的三大系列高档产品已抵达经销商手中,包括摩金系列(千元左右)、银卓系列(五六百元)、悦目系列(三四百元)等。几乎同一时间,爱仕达的黑王子系列高档产品也已到达北京分公司手中,正在与卖场洽谈合作事宜,价位与苏泊尔的产品十分相近。
苏增福的话语中透着危机感:“有个竞争对手不是坏事。但我们能保持5年第一吗?今后能保持速度和体力吗?”
苏泊尔或许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在1998年浙江苏泊尔集团成立之时,就开始多元化的尝试,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涉足了医药、旅游和海运等其他行业。1998年用近900万元资金收购了可立思安制药公司,投入百万元资金研发产品,5年之后刚刚上市。投资1500万元成立的怡园医药工业区也是刚刚起步。2001年,苏泊尔集团又出资千万元购进“方铸号”豪华客轮,更名为“太阳神”一号,涉足旅游行业。2003年6月投资1200万元成立浙江苏泊尔海运有限公司。
不过多元化的尝试并未给苏泊尔带来爆炸式的增长。“我们在医药、旅游等领域的发展都不像炊具公司那么快。就算这些是挣钱行业,但业务没发展也没用。”苏增福说。
回到老路上
炊具似乎并不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领域,生产的就是老百姓每天都要用到的锅碗瓢盆。但是这并不说明苏泊尔已经没有继续追求的空间。
目前世界排名前三名炊具公司的分别是美国纽威、法国特福和香港美亚。纽威目前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特福品牌隶属于法国赛博集团,这个集团已拥有4大国际品牌,包括特福、好运达、万能和KRUPS。作为世界小家电领域的领导者,赛博集团在2003年的营业额高达24亿欧元。特福品牌始创于1956年,而苏泊尔至今仅仅发展了十几年。
从表面上看,苏泊尔与这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只在企业的规模上。但实际上,最大的差异还是在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上,这一点在高档商场的柜台上一看便知。国际品牌对产品的精雕细琢远远超过了国内品牌。以德国双立人为例,24厘米的特深烧锅和38厘米的中式炒锅产品售价1100多元。这个品牌的锅具设计拥有的无滴漏设计,让使用者不用担心向外倒汤时会流到锅体上。同时,它的手柄与锅体之间的距离也是经过精心测算的,不会因为锅中的水沸腾而烫伤手。除了炒锅外,双立人的锅具都采用三层锅底的设计,包括两层不锈钢和中间厚达6.4毫米的铝块。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控制锅底热胀冷缩时的变化幅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油烟。毫无疑问,就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上来看,苏泊尔还显得稚嫩和粗糙。
经历了不算成功的多元化之后,面对爱仕达的强势跟进,苏泊尔觉得还是要回到老路上。“苏泊尔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做锅上。”苏增福说,“产品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要看企业在高科技上的投入有多少。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就是在投入上。我们的一些设备放到国外可能都是别人丢掉的垃圾。”苏增福更加重视研发,他把每年95%的利润投入技术改造和研发上。
苏泊尔集团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下2000万元。其炊具研发力量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集团直接管理的科研所,有30多人;另一部分是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技术部,有20多人。作为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家炊具研究所,他们的研究重点是智能家电和新型灶具,着眼于未来市场。这类研发被苏泊尔称作是具有战略层面的二线研发。
苏增福不想让他的研发人员停留在趴图板、点鼠标的层面上,“我跟工程师讲,你用一个圆规在图纸上画圈,这样做出来的锅是不行的。”夹生饭、饭没有香味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家常琐事都是他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这一次次的蒸饭实验,让科研人员从详细的数据和实验报告看到了水温、压力等因素是如何会影响饭的口味的。苏增福说:“炊具这种产品有很强的地域性,与当地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国外产品并不是最好的效仿对象。”
“苏泊尔在炊具领域可以发挥的空间还很大。国外企业的年产值是六七十亿美元,而苏泊尔最多不超过2亿美元。我们应该争取做到世界第一。”这是苏增福给苏泊尔设立的目标,实际这一目标的期限是5年。
知道了怎样才能将中国的米饭做得更香一些的苏泊尔,真的能够在竞争的道路上跑的更快一些吗?
⑼ 苏泊尔股票停牌复牌后设不设涨跌幅限制
当然设涨跌幅限制,如果不是变成ST,涨跌幅限制还是10%。
听到股票停牌出现的时候,股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理不清头绪,不晓得到底是对是错。其实,遇到两种停牌情况不用过度担心,但是如果要碰到第三种情况的话,那么千万要值得注意!
在大家听停牌内容的讲解之前,今日牛股名单推荐给大家,就趁现在这个时间,它还在的时候,先来领取到手:【绝密】今日3只牛股名单泄露,速领!!!
一、股票停牌是什么意思?一般会停多久?
股票停牌可以理解为“某一股票临时停止交易”。
要是问最终需要停多久,有一些股票他们的停牌时间一小时都不到,有的股票都停牌3年多了,还有可能持续停牌下去,时间长短还是取决于下面的停牌原因。
二、什么情况下会停牌?股票停牌是好是坏?
股票停牌,基本上就是以下三种情况引起的:
(1)发布重大事项
公司的(业绩)信息披露、重大影响问题澄清、股东大会、股改、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情况。
重大事项引发的停牌,时间长短有所不同,最长一般不超过20个交易日。
假如需要弄明白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或许会用一个小时,股东大会它是一个交易日,而资产重组以及收购兼并等这些都是非复杂的情况,停牌时间可能长达好几年。
(2)股价波动异常
当股价涨跌幅连续出现异常波动,打个比方说深交所有条规定:“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停牌1小时,一般情况十点半就复牌了。
(3)公司自身原因
如公司涉嫌违规交易、造假(虚假业绩)等,这种停牌时间要视情况而定。
停牌出现以上三种情况,(1)(2)两种停牌都是好事,只有(3)是坏事。
对于前两种情况来说,股票复牌意思就是利好,这种利好信号提醒我们,提前知道是非常有利的,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规划方案了。这个股票神器在股市里可以辅助你,提醒你哪些股票会停牌、复牌,还有分红等重要信息,每个股民都必备: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轻松把握一手信息
就算知道停牌、复牌的日子还远远不够,对这个股票好不好,如何布局的了解才是最重要的?
三、停牌的股票要怎么操作?
一些股票大涨或者大跌的情况在复牌后都会出现,至关重要的是股票的成长性的影响,这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的,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大家要学会沉住气,不乱阵脚,对于自己拥有的股票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
于一个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的人而言,不会使用其他方法来判断股票的好坏,大家对于诊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这里有一些资料及解决办法,对于投资新手来说,一只股票是否可以进行购买也能自己简单判断出来:【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好不好?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⑽ 苏泊尔 股权激励 有研究价值吗
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实施也为股权激励扫除了法律障碍。作为最重要的长期激励机制、推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中国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的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制度已经进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时代。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77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理论综述和文献回顾,在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模型,对股权激励方式、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价值相关性进行迅速众多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上市公司的激励方式与公司价值腾达密切相关。采用众多合适的创造激励方式空间的公司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其中股权激励对象、股权激励标的股票和预留股份是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变量。 2、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公司价值负相关,并呈U型关系。 3、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其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产生了积极影响。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越高,上市公司的价值越大。 本文预计的创新:目前关于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的研究,还较少有文献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式进行研究。本文以股权分置后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同时试图较全面地以股权激励方式的主要内容,即股权激励的比例、激励标的股票、预留股份、激励对象、股票来源、有效期等六个方面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的局限性:1、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的时间较短,目前沪深两市剔出金融类上市和ST上市公司后,公布有效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有77家。随着未来有更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布,会有更多的样本量供选择,研究结果也将更加准确。 2、本文研究的年度至2007年,存在时间跨度不够长以及缺少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长期影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随着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时间跨度的延伸,可以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影响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本文研究还没有涉及到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未来可以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布、行权时间和一系列重大事项公布时间窗口进行跟踪对比,研究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计划的过程中是否有盈余管理的情况发生。 4、在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与公司价值时还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未来可以研究考核指标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如何迸一步完善评价指标,形成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意义,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先后推出了各自的股权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