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資入股在二級市場上收購上市公司股票是商業機密嗎
當然算了
而且收購達到標的公司5%的時候向監管說明情況
如果這個國資是上市公司的話還需要披露
Ⅱ 上市公司被成立1年的公司時候收購且國資委佔3成股票會跌還是漲
會跌也會漲。
股市沒有1+1=2的規律,只有永遠變化的。
不管怎麼樣都是有風險。
所以你說漲,會有風險;你認可跌,也是有風險。沒有風險就不是股市了。
所以漲跌都有可能,漲跌都可能是錯。
這就是真實的市場經濟。
謝謝你的提問,望採納
Ⅲ 控股股東變成國資委是利好還是利空
三會一層是重要的治理機制,控股股東退出董事會一般來說不太有利於及時了解公司經營管理信息並妥善作出決策部署,至於利好還是利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鍵看公司的相關安排以及該控股股東有沒有委託他人行使表決權和管理權或其他妥善治理方式,不能一概而論,以該公司的相關公告為准。
(3)國資委入股後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如果控股股東行使股東大會召集權、投票權和表決權時,如果違反法律規定和程序,那麼其他股東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變更和確認股東大會決議無效。
如果控股股東通過的股東大會決議無效,但控股股東已經實施並給上市公司造成損失的,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要求其賠償損失,如果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不行施權利,其他股東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代表公司要求控股股東賠償損失。
Ⅳ 屬國資委股票
在股票行情分析軟體輸入股票代碼或者拼音找到這只股票,按F10進入個股資料,在股東研究欄目就有這些內容:【1.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2.股東變化】【3.基金持股】
第一項就是最大股東.你看它是不是國資委的就可以了.
Ⅳ 公司控股股東轉讓國資委,該公司股票接下來會怎樣
公司控股股東轉讓國資委該公司股票接下來會怎樣?
公司控股股票轉讓國資委該公司的股票,接下來我認為是不錯的。因為在國資委的監督和運作下,這個企業一定會盈利的。所以它的股票一定也會非常火爆的。
Ⅵ 國務院國資委批准整體並入後股價上漲嗎
一般會有一波行情。但是如果並入的公司虧損嚴重就比較難說了。
Ⅶ 某股票創新高之後放量大跌
創新高後放量下跌意味著什麼
(2016-11-24 13:43:55)
很多股民在觀察大盤時,會發現一些個股出現創新高後反而放量下跌的情況。那麼,創新高後個股放量下跌意味著什麼呢?首先,創新高後個股放量下跌的實例與原因分析。2015年股市的牛市之路走的似乎並不平坦。4月20日之後,滬市成交再次突破萬億大關,而盤中震盪則明顯加劇,最大跌幅曾達2.08%,尾盤暴跌1.13%。在上證指數已經沖上4500點的背景下,突然出現高位放量下跌,讓投資者提高了警惕心。據分析認為,4月份的創新高後的放量下跌主要有三種原因造成的:1、 國企股熱情消退。股市大漲,中字頭股票功不可沒。特別是兩桶油的漲停,在指數上漲方面堪稱主力軍。但是國資委與中石化、中石油澄清市場相關傳聞,讓投資者對國企股的熱情消退不少。僅僅依靠銀行股,顯然無法抵消股市下跌。2、 投資者借機拋售。兩桶油股價出現異動,往往被市場解讀為市場反向指標。引起了投資者的警惕心理。為了防止重蹈覆轍,投資者會借機拋售股票進而引發股市下跌。3、 監管部門的提示。繼4月16日,證監會主席在上證50、中證500期指開市儀式上提醒投資者注意市場風險之後,4月17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重提了投資風險,又一次向市場發出警告。監管層如此緊鑼密鼓的發出投資警示宣言,讓投資者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其次,創新高放量下跌意味著什麼呢?除了以上的客觀原因之外,有專家分析,創新高後放量下跌有可能是主力趁機吸籌的手段。投資市場亘古不變的道理就是,市場價格隨著買賣關系而走的。單靠散戶投資者的力量,是無法牽動股市的起落。唯有主力莊家才有可能。一般情況下,莊家為了達到吸籌的目的,必須壓低股價。而放量下跌是最好的辦法。下跌,代表賣的多,而買的少;反之,上漲,是代表買的多,而賣的少。如果大盤下跌,說明他們已經認為倉位很低了,他們會開始吸籌。所以,股民在對個股進行判斷時,應該先對主力的意圖多加揣測。如果主力是吸籌,那麼股價未來走勢就是利好的態勢。如果主力是出貨,那麼股價未來就會下跌。總之,掌握主力意圖對於股民判斷股價至關重要。
Ⅷ 國資委控股的股票,對股票本身和散戶來說有什麼意義沒有謝謝!
國資委控股的股票,至少沒有像在股市裡的大戶、小戶一樣炒作。有穩定的一段時期。但不見得就是好的行業股票。股市是投機者的墳墓,也不是投資者的天堂。錢少千萬不要玩股票。
Ⅸ 國資委持股較高對股票股價一般有什麼影響
一般來說,國資委持股對於上市公司的股價還是有一定的支撐作用,畢竟國資委減持股票需要預先審批通報,而且現在國企改革是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