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包鋼股票分析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船舶股票價格2006 2025-09-10 13:14:42
上市後股票沒人買 2025-09-10 12:14:28
股票發行和證券上市 2025-09-10 11:57:42

包鋼股票分析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6-22 07:22:24

❶ 股票分析論文 2000字左右

我才寫沒幾天的。。。。。

推薦中國石化,理由如下:

1:中國石化最近半年凈利潤下滑嚴重,上半年年報顯示其營業利潤為-237億,國家財政補貼333億,才得以盈利93億元。中國石化在上半年虧損的原因很簡單,因上半年CPI指數居高不下,發 改委沒有根據原油價格來調整成品油價,只6月20日有一次調價,上調汽油、柴油價格每噸1000元。在7月原油價格在147美圓/桶見頂後,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圓/桶的區間內,中國石化的煉油業務已經能正常盈利。

2:中國石化上半年承擔的是國家責任,但作為一個上市公司,股東利益也是中國石化需要考慮的,因此國家不可能一直讓中國石化賠本賣油,然後財政補貼,保持不虧損略有盈利的狀態。發 改委目前控製成品油價格可以說是走計劃經濟時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場供求關系,因此在原油價格猛漲而國內成品油不提價之際,國人經常會看到鬧 油荒的現象,這種現象很好解釋,因為煉油企業的煉油成本高於其銷售價,所以以檢修的名義停產,來對政府施壓,從2006年開始,哪一次發 改委上調成品油價之前,沒有鬧過油荒?我相信時代是進步的,發 改委不可能長時間控製成品油價格,成品油市場價格遲早會市場化,這樣中國石化的煉油壟斷地位就會產生巨大的壟斷利潤。

3:費改稅,燃油稅的推出已經拖了數年,涉及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導致一直難產。但2008年國家提出節能減排的口號,燃油稅不推出,這個口號基本是空喊。燃油稅推出的前提是,國內油價和國外油價接軌,怎麼接軌?這是一個擺在決策部門面前的難題,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圓/桶的時候,決策部門猶豫了,錯過一個接軌的最好時機,結果原油一路高漲,最高漲到147美圓/桶,決策部門已經沒有接軌的大環境了,因為高油價的時候接軌,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將急劇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圓/桶,國內已經有聲音在呼籲這是最後一次機會推出燃油稅了!一旦決策部門拿出燃油稅的時間表,那麼成品油價格體系必然有所松動,可能以後每月根據國際原油價格做一個調整,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這樣的話,中國石化就不會出現虧本賣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國石化作為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之首,當年營業收入1.2萬億元人民幣。但其凈利潤才549億元,比中國石油差了1345億元凈利潤少了一半還多,而中國石油的營業收入為1萬億元人民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中國石油偏重於上游業務,也就是開采原油,在成品油價格受到發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國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國石化強很多。但中國石化有營業收入1.2萬億元人民幣如此大的基數,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營業利潤就能增加很多,相應的每股收益也會增厚,再傳導至其股票價格。

5:個人預計中國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會有0.7元以上,如果發 改委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那中國石化的每股收益還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會成幾何級數增長。相對應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環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國石化的股價從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來看,3.8元會是它的一個強力支撐,但2008年馬上結束了,2009年的業績將恢復增長,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極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來看,7元會是一個弱支撐。如果把目光再放遠一點,2010年以後,中國石化在弱市的環境下,A股價格不會低於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盤一旦走好,市場就會給出更高的市盈率,股價也會上漲,因此我建議目前可以逢低建倉,在3.8元-7元這個區間內戰略建倉,持有至2010年以後。

寫於11月6日

❷ 包鋼的實習論文,謝謝

淺析包鋼在企業並購重組中宜採取的戰略
論文關鍵詞:包鋼 企業 並購重組 戰略
論文摘要:文章著螢分析了近年來國際國內鋼鐵行業並購重組的特點,對包鋼在企業並購重組方面所作的嘗試和努力進行了詳細闡述,初步設想了包鋼在鋼鐵企業並購重組中宜採取的戰略,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根據國際鋼鐵製造業發展的一般經驗,對於大規模的鋼鐵聯合體,除採取正確的經營戰略外,與新建鋼鐵生產能力相比更行之有效的做法是並購自己的競爭對手。2006年8月,全球第一大鋼鐵企業米塔爾成功收購全球第二大鋼鐵公司阿賽洛,組建「阿賽洛——米塔爾」新公司,粗鋼產能達到1.5億t,佔世界總量的11%,由此引發了全球鋼鐵業重組並購新時代的到來。
l 近幾年鋼鐵企業的並購特點
2006年我國產鋼突破4億t,佔世界產鋼總量的三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鋼鐵大國。然而,經過迅猛發展的國內鋼鐵業,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包括產能過剩、資源供給和環境容量難以支撐等等,尤其產業集中度低下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產業的進一步持續發展。要解決這些問題,購並重組是一條行之有效、勢在必行的途徑。
根據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一是到2010年,國內前l0家鋼鐵公司的產量要達到全國產量的50%,到2020年這個比例要達到70%…;二是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十一五」期間要淘汰約1億t落後煉鐵能力,並形成2~3個3000萬t級、若干個千萬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三是宏觀調控加大對鋼鐵項目投資的限制。國內企業要想進一步擴張規模,必然採用並購重組的模式。
近幾年,我國鋼鐵企業並購重組的幾個特點:
(1)並購重組范圍日漸拓展。鞍鋼和本鋼成立鞍本集團,2006年一舉占據國內產鋼龍頭座次。華北地區首鋼與唐鋼聯合成立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唐鋼、宣鋼和承鋼三鋼合一組建了新唐鋼公司。唐鋼集團與邯鋼集團整合成河北鋼鐵集團,產能超過3000萬t。寶鋼首次跨區重組控股八鋼後,又與邯鋼以共同出資的方式成立邯鋼邯寶公司,攜手建設邯鋼新區項目。山東地區將濟鋼、萊鋼整合為國有控股的山東鋼鐵公司後,又與日鋼重組,邁出了山鋼由內陸向沿海的轉移重要一步,也終於實現了3000萬t大鋼的夢想引。
(2)並購重組的形式口新月異。一是逐步推進。鞍本聯合就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掛牌子;第二步是人事方面的統一;第三步才是實現資產方面的整合。二是股權整合。由於唐鋼、宣鋼、承鋼同屬河北省國資委,新唐鋼第一步就是產權、股權整合,將宣鋼、承鋼的全部國有資產整體劃歸唐鋼,第二步則是資產業務整合與企業改組改制。三是直接實現多元化股權。吉林省通鋼在重組過程中,引入了省外的民營鋼鐵企業。此外,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以換股、增發新股等方式籌集重組資金,包括實現整體上市也正成為一種流行趨勢。
(3)行政性的整合重組與市場化重組並存。由於諸多原因,當前大多數重組均是政府發揮主導。但行政性的重組整合和市場化的重組,兩種思路始終在不斷地碰撞、博弈。市場化的重組當首推寶鋼對於新疆八一鋼廠的並購,增資3O億元取得八一鋼廠69.61%的股權,該案例開創了我國鋼鐵業跨區域重組整合的先河,正逐步占據主流地位。
2 包鋼在並購重組方面的努力和嘗試
包鋼在企業發展中一直在謀求做大做強之路,多次與其他企業協商並購重組或者是引入戰略投資者事宜。
2005年包鍘擬將米塔爾公司做為戰略投資者引入包鋼,雙方都對對方進行了盡職調查。但由於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等原因,包鋼結束了與米塔爾公司的合作。2006年年末包鋼對寧夏恆利鋼絲繩廠進行了盡職調查,又對烏蘭浩特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烏鋼)進行了實地調研。2007年包鋼對內蒙古黃河工貿集團所屬千里山鋼鐵公司進行了盡職調查,並歷時幾年,於2009年9月掛牌成立了合資公司:烏海市包鋼萬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包鋼在結束了與米塔爾公司的合作後,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2006年年初起與寶鋼就戰略合作事宜進行廣泛的溝通、深入的探討,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並於2007年7月23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簽署了《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戰略聯盟框架協議》。之後包鋼和寶鋼又進行了多次會談,希望在資本層面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以實現雙方在發展規劃、重大投資、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協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
3 包鋼在並購重組環境下宜採取的戰略
包鋼地處內蒙古西部地區,位於華北、西北的連接樞紐,鄰近山西、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富集區,毗鄰資源豐富的蒙古國、俄羅斯,臨近黃河,所在地區電力充足,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資源優勢也很明顯。產品上具有的特色使包鋼的產品受宏觀調控的影響較小,地處西北,勞動力成本與寶鋼、武鋼、唐鋼、鞍本等鋼企相比優勢較強。
根據以上分析定位,在國內鋼鐵企業並購重組大潮下,包鋼下一步戰略設想可以是:根據國家鋼鐵行業的發展,按照自治區政府對調整產品結構、適度擴大規模、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要求,和適應自治區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要求,結合包鋼的發展實際,在實現產鋼1000萬t規模後,結構調整將與自治區冶金行業的淘汰落後(等量置換)、實現產業升級、落實資源及優化配置、改善環境和發展循環經濟相結合;以落實資源並優化資源利用(包括蒙俄資源)、淘汰落後、限小扶大、開展循環經濟及兼並重組為手段,以結構調整、減少消耗,改善環境、提高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在科學合理增加規模的前提下,發展高附加值鋼材產品。在發展過程中繼續堅持擴大開放,加大由側重自我滾動式發展向開放式發展的轉變。繼續加強與寶鋼、鞍鋼及國際先進大公司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來加快提升技術水平,實現由側重硬體裝備水平提升向注重硬體與」軟實力」提升並重的轉變。在稀土方面,充分發揮包鋼集團的集中管理優勢,在完成包鋼內部稀土產業整合重組的基礎上,繼續推動行業聯合重組;利用包鋼稀土在內蒙稀土資源已佔據壟斷地位的優勢。在大力兼並下游加工企業外,還要進一步轉變銷售模式完善產業鏈,以延伸公司對稀土行業的資源控制力,突出「包鋼稀土」的龍頭地位。在稀土研發過程中,致力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據悉,國家《稀土工業發展專項規劃(2009年至2015年)》和《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即將出台。以此,借力、借勢發展,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加快產業化進程,盡快把稀土產業經濟總量和產業規模做得更大更強。
4 對並購重組的幾點政策建議
(1)l建議通過財政、金融、物資、外匯等經濟手段,鼓勵和扶持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優勢鋼鐵企業向大型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同時要抑制處於結構性不景氣階段的企業的進一步擴張。
(2)由於國內企業重組涉及到省與省之間、跨區域的融合,涉及到地方利益、稅收制度等諸多問題,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障礙,建議制訂實質性的政策解決這一難題。
(3)建議在重組中能注重盤活存量資產。我國中小鋼鐵企業經過近幾年的迅猛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雄厚的經濟實力,其中裝備規模、技術能力等相當部分已接近或達到當代先進水平,它們的產品及銷售已形成一定的差異化、互補性優勢。這樣的存量資產應該好好整合利用,可以節約成本、節約社會資源。
5 結束語
面對國內外鋼鐵業並購重組時代的到來,企業只有苦練內功,加強管理,加快發展,包括實施內部的一些整合,逐漸形成核心競爭力,才會在並購重組中體現相應的優勢,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大潮中占據有力地位。

❸ 股票分析論文(不需要太專業的,會的朋友幫忙發上來一份。謝謝。)

歇菜,就前三項個個都是專業分析,基本屬於社科院經濟研究院工作范疇,你可以去找找社科院相關發布的資料,截取一部分,至於後面的就算目前證券從業的分析師給你的建議也都是扯淡,因為股票價格還是跟對應公司經營狀況有著密切關聯,而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與行業在眼下經濟形勢下的生存狀況有關,至於技術形態,其實說白了是跟買賣這支股票的多方意願有關,就是投資與供給的關系,也就是跟普通的商品供需關系有關,這些根本不用求人,但凡你有那麼一丁點政治經濟學常識,自己都能分析出來

❹ 求一篇股票分析論文

300070)碧水源公司總股本14700萬,流通股本3700萬。發行價69元,09年 PE 94.5。

水在生活中不可或缺,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需求日增供應卻有限,且用水污染卻日益嚴重,能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要麼擴大供應,這個受自然條件限制,要麼就是將污水取出污染後重新使用,污水資源化達到城市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原有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已經相當成熟,可以滿足一般的污水處理需求,但在現代社會污水日趨嚴重,城市用地緊張的各種因素影響之下,對回收的水質的要求嚴格,使得MBR這種原來顯得昂貴的技術進入了大規模推廣期,在出水水質和佔地,電耗,污泥等綜合指標較優的背景下,投資成本比傳統工藝高10%的缺點變得無足輕重,而且隨著技術發展,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都趨於下降,MBR取代傳統工藝的潛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再生水這一塊,幾乎將是必然選擇。

行業趨勢向好,誰會是受益者?碧水源08年全國市場佔比60%,關鍵是建立了一批示範工程,這些是巨大的先行優勢的,其他參與者有GE,SIMENS.都是半路收購技術型公司進入這個行業。在公用行業,本土公司是有本土優勢的,在成本性價比,服務上都會優於國外競爭對手。產業鏈結構與原有的工藝路線不同,MBR產業鏈是一體化的,尚未分解,碧水源掌握著從膜到膜組器再到工藝路線設計的全套核心技術,能夠從源頭控製成本,建立行業未來標准。得到全產業鏈的利潤,增強了公司對市場的掌控力。

當然將來市場技術成熟後,產業鏈分工,有獨立的膜廠商,膜組器廠商和接單環保公司的組合,行業毛利會趨於下降,但目前是產業發展初期,技術專利壟斷,廠商都是一體化的,一段時間內不會進入分工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毛利率高,產業鏈通吃,碧水源毛利率48%,而且還會上升。

行業預測:

MBR從示範推廣期進入到爆發期,我國2005年開始MBR項目的建設,MBR是最先進的污水資源化技術,這里引用行業數據,MBR技術2010年處理能力360萬噸,100億元容量,占污水處理市場的8%,2015年300億元容量污水處理市場的27%。行業年增長24.5%。

公司特點:

1 掌握核心技術,從膜生產到膜組器再到工藝路線設計,示範工程實施各個環節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處理工程容量從小到大都已成熟。

2 需求強烈,示範效應形成,在水資源有限污染加重的背景之下,技術優勢在於出水質量高,工藝流程短,耗電少,佔地省,關鍵是對現有的污水處理廠的改造較為容易,施工期僅半年,完工速度快。

3 市場龐大,不光是新建水廠,還有一大批改造項目,全國有4000餘座水廠,如果將來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下降到傳統工藝相同,那麼將會出現加速替代。

4 市場拓展現在是生活污水處理,將來還可以運用到工業污水處理例如石化,食品,冶金,電子電力等行業市場。

5 資產財務指標優良,經營現金流充沛,不像有的明星公司利潤不斷增長,現金卻不斷流出,要靠圈錢發展,公司預收款比08年大幅增加,公司09年收入3億元,已經簽署但未實施的項目有5億元,今年新簽一億以上,收入大幅增長有保障。對應將來市場空間,公司的發展空間還很廣闊。

6募集資金建設項目今年7月就可以完成,將會大幅降低用膜成本,膜的生產能力大幅增加,膜成本比外購的會下降63%。公司的毛利率會呈現上升趨勢。將來可以讓利於客戶,增加對手的競爭壓力,有充足的競爭空間。

總結:巨大的市場容量,順應時代的要求,極少數的玩家,大市場份額領先,高技術壁壘,佔有核心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結論:前景可期。

風險:行業快速成熟,技術擴散,行業出現分工,出現眾多參與者(不過這個市場不是大眾消費市場,只會緩慢出現)膜的生產供應商增多和膜組器的標准化系列化,工藝路線的成熟都是必然趨勢,不過這有待於技術和市場的成熟,對應的表象就是行業毛利率的不斷下降,參與公司的激增。現在還沒有發現這種跡象。隨著行業發展應該可以逐漸觀察到行業的演變。

❺ 求股票分析論文,1000字以上

切線我不懂啊,書獃子。具我所知,切線不是k線的技術,不知道是哪個股市教授命的名。而形態是紙上談兵的技術,均線是價格優劣技術,屬於支撐壓力學的設置技術,k線是指柱形統計圖的綜合技術,是價格與成交量的科學統計。判斷一個股票判斷一個星期還是經常有辦法的,判斷一個月的走勢就如守株待兔,是迂腐的,過早判斷走勢的發展是賭博的,你們學校的老師估計是書念多了,你不知道,老師對金融是有研究的,但是對k線的技術是懂點皮毛的,這些紙上談兵的是老師的慣用,他們不懂什麼是真正的k線技術的含義。出這樣的題目只會誤導到學生的理性。

❻ 求一篇股票個股分析論文~!2000字左右就可以了~!急~!急~!急~!

這是我前幾天回答一個網友的包鋼股份分析。花我好幾個小時現在送你吧。

包鋼股份自金融危機以來跌幅80%居多,到08年8月底在06年的籌碼高集中帶止跌,莊家於此收集籌碼展開了,試盤動作,為了測試有無其他莊家,和拋壓如何。然後開始了打壓吸籌。收斂底部黃金籌碼,當底部籌碼吸不到的時候,就會拉升一個台階再次打壓吸籌,如果跌破前方吸貨區域,只是一個次級反彈而已,事實並無如此,當拉到前方試盤處以後,股價回調前方套牢盤和底部區域的獲利盤開始一落袋為安,正和莊家意願,此時看成交量,逐漸萎縮說明這個區域籌碼不多,莊家要考慮再次拉高一個平台,股價小幅走高然後與09年2月初成交量放大股價拉高,此時莊家底部籌碼已經吸收完畢開始震倉。形態表現為成交量配合股價,成交量由大到小有少到多股價隨成交量波動,屆時可以十分肯定莊家介入無疑。隨後股價呈多頭排列,莊家不斷做著高拋低吸,大幅震盪,清洗浮盤,做最後階段的高位截貨。成交量表現為整齊有序,成交比較接近。於09年6月10號股價配合成交量小幅走高由於浮籌稀少,莊家開始考慮做最後的洗盤,大幅上漲就在眼前。莊家一起新整理的方式開始做高位震倉,防止前方大幅拉升前的過度拋壓。最終於7月27好一根小中陽堅定了基礎.此庄可能由於吸貨不足,或許太小心或其他原因,於8月4號開始同大盤開始下跌。(現在看來可能籌碼不足所致)開始以大幅打壓的方式出貨,由此看來出貨之堅決。次形態一出很少有傻庄接貨,除非他自己。果應其言於前方拉升前的籌碼集中帶收集籌碼做最後一次的沖擊。於前方高位下調,可能散戶比較看好拉到5.3的高位相當不易。隨後股價有散戶支撐開始勉強支撐,後因資金不足莊家撤資,開始了熊途漫漫。先講到這吧太累。

❼ 幫忙分析一下包鋼股份這只股票,分別從基本面和技術分析這兩方面入手。500字左右

集團旗下公司的資產整合有望加速,特別是作為化工平台的華錦股份由於公司業績堪憂,有望通過增發、收購等手段整合集團的同類型業務,從而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❽ 股票分析論文800字

我看到一Q空間關於建倉技術的博文,文名叫<建倉技術:中線建倉三步曲(帝龍新材)>,裡面的詳細的圖解,買點,K線,走勢,心理,技術指標.其是純散戶,技術一流,可以供你參考下,他號碼是564572520,空間名股市後花園.網址 http://user.qzone.qq.com/564572520/blog/1291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