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股若納入MSCI指數 真的會來大行情嗎
短期來看,A股納入MSCI指數會給國內市場帶來一定的增量資金。據瑞銀預計,將有8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追蹤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被動流入A股。和A股約700億美元的日成交額和約8萬億美元總市值相比,資金流入規模有限,但市場信心有望得到提振。
長期而言,與MSCI互動,對於A股的國際化進程是一個重要契機。未來海外投資者的參與度將提升,A股在機制上和制度上也將逐步走向完善,在MSCI指數中的佔比有望進一步升高。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指數和全球第二大市值股票市場,A股納入MSCI將改善中國股市在全球基準指數中代表性「嚴重不足」的局面,MSCI指數也將由此更加完整。
⑵ 以史為鑒,復盤韓國,台灣入MSCI後股市都是怎麼走的
1、關於中短期走勢
台灣和韓國初步納入MSCI後,一個月時間內股票指數均出現較為明顯上行,其中台灣加權股指加速度上漲5.7%,韓國綜指扭轉前期頹勢上行7.1%;
但是對於股指的中期趨勢影響有限,此後台灣加權指數仍延續前期上漲趨勢,而韓國綜指仍延續前期下跌態勢。
2、關於投資者結構:
外資持股佔比均出現持續上行;同時由於投資者結構變化帶來兩地波動率和換手率中樞的緩慢下行。
外資持股佔比均出現持續上行
波動率和換手率中樞的緩慢下行
具體外資持股市值方面
韓國市場納入MSCIEM指數推動了海外投資者增加對韓國股市的配置,外資持股市值佔比從1999年起不斷提升,從1999年的18.5%上升至2013年的32.9%,增長78.1%。
台灣市場納入MSCI以來,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匯入凈額也是不斷提高,1996年、2005年分別為89.7億、1089.21億,同比增長分別為42.7%、36.0%;外資持股方面,外資持股市值占總市值比例從2000年來逐步提高,2015年達到36.7%,是2000年的1.4倍。
3、關於估值方面:
總體估值都是在下行,與美國市場收斂。但韓國估值中樞下行趨勢不顯著,台灣估值中樞下行顯著。
4、與國際市場相關性:
特別是在100%納入後,相關性都明顯增強。
⑶ 如果A股納入MSCI指數,什麼股票受益大
如果A股成功納入,短期對市場情緒會有明顯提振,藍籌最為受益。
首先,意味著市場更大程度的開放,將更為廣泛的被國際投資者關注與參與。其次,
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就是納入了MSCI指數體系,會對MSCI全球、新興市場、亞太指數的權重都會產生影響。再次,追蹤上述指數為基準的被動型基金都會調整相應權重來配置資金到A股市場,以指數為基準的主動型基金也會一定程度上加大關注。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基本都是業績穩定,市場佔比較大,估值和流動性良好的公司標的。目前MSCI新興市場指數包含21個市場822支股票,占據全球市場市值的11%。行業方面,金融、信息技術、能源佔比最大。公司層面,韓國三星電子、台灣積體電路以及騰訊控股是指數內三家最大的公司,皆為信息技術行業。
因此,如果A股納入,行業分布也不會例外,藍籌股會占據大部分權重。雖然短期內增量配置資金還未能實現,但將使市場配置藍籌的情緒得到進一步催化。
⑷ 台灣的股票指數有哪些
台灣股票指數主要有TPEx 50、台灣加權指數、FTSE TWSE Taiwan Mid Cap 100、MSCI Taiwan、TPEx、TSEC Taiwan 50等。
⑸ 如果A股納入MSCI指數,什麼股票受益大
如果A股成功納入,短期對市場情緒會有明顯提振,藍籌最為受益。
首先,意味著市場更大程度的開放,將更為廣泛的被國際投資者關注與參與。其次, 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就是納入了MSCI指數體系,會對MSCI全球、新興市場、亞太指數的權重都會產生影響。再次,追蹤上述指數為基準的被動型基金都會調整相應權重來配置資金到A股市場,以指數為基準的主動型基金也會一定程度上加大關注。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基本都是業績穩定,市場佔比較大,估值和流動性良好的公司標的。目前MSCI新興市場指數包含21個市場822支股票,占據全球市場市值的11%。行業方面,金融、信息技術、能源佔比最大。公司層面,韓國三星[微博]電子、台灣積體電路以及騰訊控股是指數內三家最大的公司,皆為信息技術行業。
因此,如果A股納入,行業分布也不會例外,藍籌股會占據大部分權重。雖然短期內增量配置資金還未能實現,但將使市場配置藍籌的情緒得到進一步催化。
⑹ A股有多少只股票納入msci指數
北京時間6月21日凌晨4點30分,MSCI公布2017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結果,A股被正式納入該新興市場指數。A股投資者一片歡騰,紛紛表示喜迎A股入摩,期望境外熱錢追逐藍籌,甚至期望扭轉A股目前整體走弱的局面。
⑺ msci什麼時候決定台灣股市加入該指數
台灣股市被納入MSCI EM指數所走過的路程:
第一步(1983年始):境外投資者通過在紐交所交易的美國存托憑證(ADR)和證券投資信託間接投資台灣股市
第二步(1991年):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台灣股市(發放配額)
第三步(1991年):允許投資3個月期貨幣市場工具(發放配額)
第四步(1994年):擴大3個月期貨幣市場工具配額
第五步(1996年):允許資本自由流出
第六步(1996年):MSCI EM指數首次納入台灣股市(以台灣股市市值的50%計入)
第七步(1997年):向境外投資者開放期貨市場
第八步(1999年):允許境外投資者購買可轉債和各類金融證券
第九步(2003年):取消QFII配額制
第十步(2005年):全面被納入MSCI EM(台灣股市市值100%計入)
納入MSCI指數後,台灣股市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華創在報告中指出,在外資開放政策和被納入MSCI指數的共同作用下,僅一年時間里,台灣股指大漲了40%,市值增長了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