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業績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判斷上市公司公告中的價值
上市公司公告是指公司董事會對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並購重組等所有對公司股票價格可能產生較大影響事項的公開正式披露的報告。由於上市公司對公告的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公平性負有法律責任,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總體來說,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會存在明顯的虛假、誤導或遺漏。
非正式公告是指沒有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進行披露的消息,或者指小道消息、傳聞,由於非正式公告不是上市公司依法通過正規途徑或渠道披露的信息,其真實可靠性沒有保障,一些消息甚至成為莊家用以欺騙散戶、操縱股價的工具。
因此,投資者應把上市公司公告作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加以仔細閱讀和分析。那麼,投資者如何讀懂上市公司公告呢?
一、「三步法」讀公告
第一步,初步瀏覽公告內容。投資者應關注那些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可能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公告。如重大投資、合作、資產重組、兼並收購、股權轉讓公告、經營業績增長、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重大訴訟、分紅方案、股票狀態變化等等,投資者大體對公告的內容屬利好、利平還是利空大致有個判斷。
第二步,詳細分析公告細節。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詳細分析:
1、公告說明事項的具體情況,該事項的背景等。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嗎?
2、該事項的進展情況,真實性如何?是已發生的,還是意向性的,其執行是否有其它前置條件或不確定性?
3、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如何,發生影響的時間是現在還是未來?如果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那麼當時發生了多大影響?
4、是否有承諾事項,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承諾事項有保證措施嗎?
5、澄清了哪些傳聞、研究報告、媒體報道等?
6、該事項存在哪些風險?
第三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投資者可查閱上市公司最近的年報、半年報、季報,一方面關註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分紅方案、業績預告等信息,另外還要關注3個問題:「資金從哪來?貨往哪銷?誰在管理?」
普通投資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信息往往集中在年報的會計資料和業務資料、董事會報告、財務報告三部分。
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提供了上市公司報告期內的諸如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每股凈資產、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等基本的財務數據和指標。
董事會報告陳述了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分紅方案、投資情況、業績預告等基本信息。
財務報告則包括審計報告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會計報表等內容。
抓住了這些要點,投資者就可對上市公司基本情況有較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
二、判斷公告信息的影響
普通投資者往往希望獲取公告信息後直接來判斷股價的走勢。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公告中
「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部分的描述,這是公司對此事項的「官方」認識,但有些公告並沒有披露「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投資者就要經常有意識地去分析,以便從蛛絲馬跡中發現新的市場機會或者公司的風險。
1、財務影響和非財務影響。財務影響是能新增多少收入和利潤、提高多少凈資產等等。非財務影響比如會計師更換、管理層的變更、大股東的變動、公司獲得國家部門認證等等。非財務影響是無形的,經常被投資者忽視。
2、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投資者不但要分析短期影響,還要兼顧長期影響。如A公司賣出一個子公司70%股權獲利2億元,而這個子公司是其主要經營性資產,短期來說,賣股權獲利是好事,但長期來看,A公司失去了主要經營性資產,如果沒有新增利潤點,那麼公司相當於賣掉了「生蛋母雞」,不見得是好事。
再比如,收購兼並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擴張方式,一個公司往往通過收購兼並來拓展新產品市場份額,或進入其他經營領域。這種重組方式的特點之一就是被收購兼並方生產及經營現狀影響較大,磨合期較長,因而見效可能較慢。資產置換是另一種常見和見效較快的重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劣質」資產交換外部優質資產,由於是採取整體置換形式,因而公司資產質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見影。
3、一次影響和多次影響。投資者需分清一次影響還是多次影響。例如B公司2006年度收到政府補貼6000萬元,公告里寫的是「為支持公司發展,特給與公司一次性政府補貼6000萬元」,再查查公司年報,發現公司2004年、2005年已連續兩連虧,2006年的政府補貼很明顯是保證公告不被暫停上市之舉,是一次性行為,今後可能很難再得到政府補貼了。再如C公司收到2006年度政府技改項目補貼5000萬元,它是今後幾年都有的,顯然是多次影響,利好程度就高得多。
4、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同一事項的直接影響比間接影響的力度要大很多。例如D公司參股E證券公司5%,E證券公司剛獲得創新類券商資格。獲得創新券商資格對E證券公司就是直接影響,對D公司就是間接影響了。
5、歷史影響和現實影響。
如果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投資者就可「以史鑒今」,分析以前類似事項的在當時的影響,就可大致推測出現實影響了。
需特別注意的是,事項對公司股票價格的影響是投資者自行判斷的,與公司無關。公司也不會對股票價格的走勢進行判斷。
三、莫忽視風險因素
上市公司公告往往對披露事項作出風險提示,但可惜的是,許多投資者盲目追求利好效
應,「思漲心切」,有意、無意地忽視風險因素,甚至明知有風險,也不予理會。
例如 F公司公告了與某外國大公司合作投資的事項,被投資者視為重大利好。但很多投資者沒有繼續分析該事項的風險因素,如投資協議最後未經商務部批准導致合作失敗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如果不象當初預期的那麼好,而面臨經營業績下降的風險;法律方面風險等等。
再例如G公司公告了承接境外巨額的工程建設訂單事項,仔細分析下,可以分析出其中蘊含的風險極大。如該訂單是真實的嗎?即使訂單是真實的,訂單可實現性有多大?最終訂單帶給公司的收益能有多少?收益穩定嗎?收益實現了,能收到工程款嗎?海外訂單受當地社會、經濟環境、政策影響的風險有多大?以前有類似公司承接大單後續發生過風險嗎?
四、謹慎使用各種研究報告,勿輕信傳言。
一般而言,研究報告是分析師通過研究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加上分析師行業研究,實現上市公司價值發現、價值重估。遺憾的是,近期一種不良的風氣正在一些研究報告中蔓延,過多的主觀臆斷和大膽猜測、甚至傳言出現在報告中。
例如某券商對 H公司的研究報告中公司主營產品VB2價格從240元/公斤上漲至340元/公斤的說法,在沒有依據的情況下大膽猜測「公司2007年業績為0.77元,至未來4個季度的業績1.1元」,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另外,已經有證券分析師由於在網站上連續發布不實信息,導致相關公司股價大幅波動,被證監會立案查處。
對於各種傳言、媒體上的不實報道,上市公司也會及時做出澄清,投資者應正面理解澄清公告內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深市發布的針對股價異動公告的澄清公告共102份,而經上市公司承認部分屬實的僅20餘份,佔比不到20%,也就是說,傳言的真實性極低。所以,投資者不要根據傳言進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測。
Ⅱ 公司的股票一直在漲,但業績和收入是虧損的,請問股票上漲掙的錢是怎麼來的
買股票最重要的是看重公司的前景發展,有時炒的是概念,像中國股市是有點病態的,有的漲得遠遠偏離了公司的實際價值。有的公司有穩定的盈利,但沒有好的概念,進入的人比較少,股票交易少,就不容易漲。
你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你在股市的高位買的股票,盡管有公司業績穩定,但股市的走勢短期並不是跟據業績走的,他有時會回調,你可以適當減倉,等低位時再補一些。拉低下價錢。
炒股要跟著形勢走,大盤跌也就是說熊市時,百分之九十的股票都是跌的,因為市場恐慌,不管你公司業績是漲還是跌。牛市時情況類假,有時百分之九十以上股票都會漲。亂買有理,只要你能在牛市時買到低價的股都是賺。
股市沒有絕對,要自己把握 ,懂得利用人心 市場很多時候就是莊家充分利用了人的貪欲,一次一又次的設套讓散戶鑽
就是炒作的好,買的人多,股票就漲錢,不在乎公司本身的業績好不好。
炒股 不要看業績和行情,選擇好股票,拿上6個月就可以了。
Ⅳ 股票業績預增以後上漲概率是多少
業績預增也不一定會立刻上漲,還要看增長情況,前期業績情況,前面的交易情況是否活躍,大盤情況,後續實際盈利情況。提前預測也只不過是個煙霧彈,一季度很多都有預增報告,等實際報告出來卻有很多都出現了嚴重虧損
Ⅳ 如何看一個股票的業績和該股的成長性
股票業績好壞看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未分配利潤、每股公積金、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同行業其他相比較,就可判斷公司的盈利能力、擴張能力強弱。
炒股前期可以用模擬炒股自己練習一段時間,我現在也一直都在用過牛股寶練習,覺得還是不錯。
看一隻股票的成長性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考慮:
1、看上市公司的業績和預期收益,這個非常重要。
2、看綜合指數的走勢,比如上證綜指的走勢。如果處在下降通道中就不合適買入。如果上升勢頭形成,就可以買入。
3、看股票的價位,價位太高不要輕易買入。
4、看技術圖片,這個也非常重要,股票一般都是波浪式上升,如果K線圖形已經到了波浪的頂部,就不適合買入。還有其它的一些技術指標,比如布林線軌跡等都是重要的參考數據。但不能過依賴這些技術指標,要綜合考慮。
5、另外就參考全球或周邊國家股市趨勢。作短線不能太依賴這個,因為中國股市常常會走出有別於其它國家的獨立行情。
Ⅵ 股票的業績從技術面來講 ,和業績不好的股票。有多大區別
這都不是絕對的.
股票主要是對未來的預期,如果未來預期向好,那有的漲.如果未來預期不好,那有的跌.
過去的業績好,只代表過去的業績.在A股市場概念炒作橫行就是炒作預期..實質上很多股業績都沒什麼戲,但有這個預期而已,所以就大漲.
當然絕大部分的潛力股,技術面表現的都很漂亮..主力做好技術面,一來能吸引更多資金和他齊心協力把股價做上去,而來能找到更多的人未來接應它的籌碼.
可以說業績好,和技術面好是相互關聯的.
Ⅶ 做股票看K線走勢重要還是看業績重要
都重要,比如K線超跌,業績良好的股票,可以逢低吸納!
Ⅷ 為什麼股票的階段漲跌和公司的業績成反向
短期的股價漲跌,影響的因素太多,比如:大盤走勢、外盤的走勢、當前熱點、國家政策等等;
但是長期來看,股價和公司業績成正相關,這是長線投資的基石!
Ⅸ 中國股市是個大坑嗎,上市公司業績和股價到底有什麼關系
中國股市是不是個大坑是由每個投資者的投資能力決定的。如果你是股市小白,往股市送錢當然認為股市是大坑;反之你是炒股高手,從股市賺大錢,股市不是大坑而是提款機。
理由非常簡單,因為每個投資者,包括機構都是面臨同樣的股市行情,不管股市大漲還是大跌,面對的走勢都是一樣的。
但面對股市漲跌行情一樣,卻在股市的命運卻不一樣,90%的投資者在股市虧錢,自己辛苦賺的錢被虧在股市了,認為股市是大坑,股市是吸血鬼。
反而各大機構喜歡去炒作一些冷門股,ST股,連續虧損股,殼資源等,大家都看不上的股價,超大資金願意進駐瘋狂炒作推高股價。
A股市場就是有這個怪病,業績好股價不漲,業績虧損越大股價漲幅越大,這背後一切的一切都是機構在炒作的行為。
所以可以得知上市公司業績和股價可以是正比例關系,可以是反比例關系,也可以沒有關系或者有關系,不同的股票又不同的關系,不能所有一概而論。
Ⅹ 股票的漲跌是根據公司的業績決定的嗎
股票運作的本質是供求關系。
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價值投資取決於投資者認為一隻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個市場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紅和收益率指標與同行業競爭者以及整個市場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如果買的人大於賣的人,也就是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股票上漲,反之下跌股票漲跌。
原理: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籌碼,可參與買賣的籌碼減少,那麼物以稀為貴,買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價買。主力建倉完畢就會洗盤,擠出一些意志不堅定者。到合適機會邊拉升邊出貨,如果主力出貨完畢往往還能縮量上漲一段空間。這時候風險極大,獲利機會也極大。主力出貨完畢,散戶的熱情也告一段落,那麼股價就會自然降下來或者被主力砸下來。再走一波下跌建倉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分為兩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宏觀的主要包括國家政策、戰爭霍亂、宏觀經濟等;微觀的主要是市場因素,公司內部、行業結構、投資者的心理等。
(10)股票走勢和業績擴展閱讀:
大致分為兩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
宏觀的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宏觀經濟等;微觀的主要是市場因素,公司內部、行業結構、投資者的心理等。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