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我武生物股票投資價值分析
擴展閱讀
暴跌後的股票能買嗎 2025-09-12 21:39:38
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萎縮 2025-09-12 21:32:42
手機股票價格報警 2025-09-12 21:05:50

我武生物股票投資價值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6-28 23:32:52

『壹』 誰能提供美國蘭德公司的具體情況

美國蘭德公司系一個國際戰略研究機構。RAND(蘭德)是英語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與發展)的縮寫。蘭德公司是美國的一個非營利性研究組織,主要對國家安全和公共福利方面的各種問題進行系統的跨學科的分析研究。1948年由福特基金會提供資金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市。

蘭德公司早期的研究項目都屬於軍事領域。1950年後得到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經費支持。1960年後開始從事非軍事領域的研 究。1970年開設蘭德研究生院,培養公共政策分析專業的博土。1973年設立蘭德基金,資助新領域的研究,鼓勵發展新思想。1979 年建立民法研究所。蘭德公司遂成為衛生、住房、教育、能源和通 訊方面執行新的社會計劃的實驗中心。

蘭德公司是美國實力雄厚、門類齊全的思想庫,擁有專業研究人員500多名,並從各大學和研究機構聘請700多名著名專家作為顧問。它在軍事、外交和其他領域有很大影響。蘭德公司以政 策分析著名,研究人員的基本目標是向政策制定人提供有足夠情況作為依據的政策建議,使決策優化。所有研究項目幾乎都是由不同專長的學者採用各種集體研究方法完成的。計算中心配有完善的計算機設備和各種軟體包,並有一支130多人的技術隊伍。 蘭德公司還經常派人到世界各地進行實地調查,廣泛進行國際交流。70年代中期開始有選擇地接受外國學者作客座研究員。

蘭德公司成立40多年來完成了大量的專著、論文和研究報告,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關於發展戰略和未來預測的,還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分析和未來研究的新方法,如著名的特爾斐法就是蘭德公司創造的。

蘭德公司的視點

William Hoverholt:(耶魯大學博士,蘭德公司亞太政策中心主席,負責亞洲問題研究)其曾為哈佛大學的高級研究員,在此之前,他在投資銀行主持研究工作長達21年。70年代擔任Hudson研究所所長,負責為美國國防部、國務院、國家證券委員會以及國家航空航天總署(NASA)等機構提供研究支持,最近出版新著《中國的崛起》。

蘭德公司是美國第一家思想庫,1948年由美國空軍資助的蘭德計劃組發展而成,它原是美國空軍的思想庫,其研究課題涉及美國的安全、經濟、技術、環境、資源及國際關系等,被譽為美國的智囊機構和第一個「思想工廠」。

美國蘭德公司亞洲政策主席William H·Overholt(歐偉倫),2003年12月在北京債券市場發展國際論壇發表如下觀點。

歐偉倫說,近年來,中國不斷發展的金融市場所做出的成就十分醒目,資本市場如果能有效地分配資金,通過債券、證券市場、銀行等有效的將資本分配,這是社會保持穩定的關鍵地,這對世界所有國家都是有利的。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有兩個基本立場:亞洲前10年,金融改革採取的大都是採取保護現有的機構,人們抑制變革帶來的陣痛。日本與台灣省基本採取了這種觀點和做法,資金雖然持續不斷得到分配但大都是低效率的。它們都經歷了經濟的停滯,政治上失信於民,在世界的影響和作用也削減了。東北亞經濟國家經歷了非常痛苦急劇的變革,在這個痛苦過程中,中國與韓國強調國家的資源能為一些公司所用,中韓兩國雖然都創造了大量的就業,但他們存在的金融問題比日本和台灣省顯得糟糕。

『貳』 我國A股中最具中長線投資價值的板塊和個股

有色金屬板塊:錫業股份,關鋁股份,中金嶺南等
農業板塊:冠農股份,北大荒,
黃金概念:山東黃金,中金黃金

『叄』 一個公司地處市中心,它的價值就一定很高嗎

我家附近有個飯店生意很好。我公司附近也有一家飯店的,生意也很好,但是他們的「好」就大不一樣了。飯店,公司附近,是市中心百年老字型大小。雖然不需要提前一周預定,但是客流很穩定。而且都是老客戶,不需要什麼推廣。商人很多。大眾點評從來不發優惠券,肯定很賺錢。但是這么多年來一直是類似的業務領域,客戶單價增長有限,估計年收益增長率不高。這種飯店的穩健運營也很好理解,因為老品牌的客流很難增加,如果把每年賺來的錢用於再投資,收益會下降,還不如給股東分紅。

長春高辛和片仔癀是40~60倍(這兩家公司還有一些其他業務,降低了整體估值),我們公司是60~90倍,就是這種估值方法的產物。您可以根據績效預測自行計算。這三家五年後有可比性的目標公司現在是雲南白葯,經過十年的高速增長,已經成為「兩高一低」的價值股。

成熟的股市可以獲得最高的估值(PEG大於2),這只屬於最好的公司(期股、垃圾股、熱錢投機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第一家公司是穩定的高ROE、低增長率、高股息率的股票;第二家公司是成長型公司,ROE中等,增長率高,分紅低,但有望成為未來第一家公司。高估和高估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對於一隻三年平均增長率30%的非周期性高成長股票,30倍可能被高估,70倍也可能是正常估值。到底是給70倍PE還是30倍PE,要看公司變成「百年老店」還是「大眾飯店」。但即使是最好的公司,估值也會慢慢下降。我們買高估值公司只是為了判斷估值的下降速度會低於業績的增長率,高估值水平必然會隨著時間下降。我們既不能被價格所錨定,也不能被高業績增長所錨定,更不用說高估值了。畢竟高估值只是買入優秀公司的權宜之計,低估值才是可持續的投資方式。

『肆』 如何寫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論文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論文

基因晶元——「生物信息精靈」
——淺談數學、計算機在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二十世紀是物理科學的世紀,而二十一世紀則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尤其是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與人類健康,農業發展以及生存環境密切相關,而且還將對其它學科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所謂"今天的科學,明天的技術,後天的生產"。而生命科學的基礎性研究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源泉、科學和技術創新的關鍵。
現代生物技術,是一門領導尖端科技的學科,正因如此,我很想知道它與數學——我得專業課,計算機等理論或技術是怎樣有機的聯系在一起的。基於此,我利用課余時間查閱了許多網站、書籍,並有了小小的收獲。現就「基因晶元」技術,淺談如下。

一、基因晶元簡介

基因晶元,也叫DNA晶元,是在90年代中期發展出來的高科技產物。基因晶元大小如指甲蓋一般,其基質一般是經過處理後的玻璃片。每個晶元的基面上都可劃分出數萬至數百萬個小區。在指定的小區內,可固定大量具有特定功能、長約20個鹼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也叫分子探針)。

由於被固定的分子探針在基質上形成不同的探針陣列,利用分子雜交及平行處理原理,基因晶元可對遺傳物質進行分子檢測,因此可用於進行基因研究、法醫鑒定、疾病檢測和葯物篩選等。基因晶元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高效、快速和多參量特點,是在傳統的生物技術如檢測、雜交、分型和DNA測序技術等方面的一次重大創新和飛躍。

二、基因晶元技術

生物晶元技術是於90年代初期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順利進行而誕生,它是通過像集成電路製作過程中半導體光刻加工那樣的微縮技術,將現在生命科學研究中許多不連續的、離散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定性、定量檢測等手段集成於指甲蓋大小的硅晶元或玻璃晶元上,使這些分析過程連續化和微型化。也就是說將現在需要幾間實驗室、檢驗室完成的技術,製作成具有不同用途的攜帶型生化分析儀,使生物學分析過程全自動化,分析速度成千上萬倍地提高,所需樣品及化學試劑成千上萬倍地減少。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用它製作的微縮分析儀將廣泛地應用於分子生物學、醫學基礎研究、臨床診斷治療、新葯開發、司法鑒定、食品衛生監督、生物武器戰爭等領域。

生物晶元技術是目前應用前景最好的DNA分析技術之一,分析對象可以是核酸、蛋白質、細胞、組織等。目前全世界用生物晶元進行疾病診斷還處於研究階段,國外已將其用於觀察癌基因及肌萎縮等一些遺傳病基因的表達和突變情況。

生物晶元技術還可以用於治療,例如已開發出在4平方毫米的晶元上布滿400根有葯物的針,定時定量為病人進行葯物注射。另外,科學家還在考慮製作定時釋放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生物晶元微泵及可以置入心臟的晶元起搏器等。生物晶元技術與組合化學相結合將開辟另一個極有價值的應用方向,即為新葯研製提供超高通量篩選平台技術,這必將使新葯研究開發和傳統中葯的成分評估獲得重大突破。

三、基因晶元的應用技術舉例

1、基因破譯

目前,由多國科學家參與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力圖在21世紀初繪制出完整的人類染色體排列圖。眾所周知,染色體是DNA的載體,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構成DNA的基本單位是四種鹼基。由於每個人擁有30億對鹼基,破譯所有DNA的鹼基排列順序無疑是一項巨型工程。與傳統基因序列測定技術相比,基因晶元破譯人類基因組和檢測基因突變的速度要快數千倍。
基因晶元的檢測速度之所以這么快,主要是因為基因晶元上有成千上萬個微凝膠,可進行並行檢測;同時,由於微凝膠是三維立體的,它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三維檢測平台,能固定住蛋白質和DNA並進行分析。
美國正在對基因晶元進行研究,已開發出能快速解讀基因密碼的「基因晶元」,使解讀人類基因的速度比目前高1000倍。圖1所示為一種內嵌基因晶元的基因檢測裝置。

2、基因診斷

通過使用基因晶元分析人類基因組,可找出致病的遺傳基因。癌症、糖尿病等,都是遺傳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醫學和生物學研究人員將能在數秒鍾內鑒定出最終會導致癌症等的突變基因。藉助一小滴測試液,醫生們能預測葯物對病人的功效,可診斷出葯物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還能當場鑒別出病人受到了何種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利用基因晶元分析遺傳基因,將使10年後對糖尿病的確診率達到50%以上。
未來人們在體檢時,由搭載基因晶元的診斷機器人對受檢者取血,轉瞬間體檢結果便可以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利用基因診斷,醫療將從千篇一律的「大眾醫療」的時代,進步到依據個人遺傳基因而異的「定製醫療」的時代。

3、基因環保

基因晶元在環保方面也大有可為。基因晶元可高效地探測到由微生物或有機物引起的污染,還能幫助研究人員找到並合成具有解毒和消化污染物功能的天然酶基因。這種對環境友好的基因一旦被發現,研究人員將把它們轉入普通的細菌中,然後用這種轉基因細菌清理被污染的河流或土壤。

4、基因計算

DNA分子類似「計算機磁碟」,擁有信息的保存、復制、改寫等功能。將螺旋狀的DNA的分子拉直,其長度將超過人的身高,但若把它折疊起來,又可以縮小為直徑只有幾微米的小球。因此,DNA分子被視為超高密度、大容量的分子存儲器。
基因晶元經過改進,利用不同生物狀態表達不同的數字後還可用於製造生物計算機。基於基因晶元和基因演算法,未來的生物信息學領域,將有望出現能與當今的計算機業硬體巨頭――英特爾公司、軟體巨頭――微軟公司相匹敵的生物信息企業。

四、基因晶元的實際應用

基因晶元在生命科學、醫葯研究、環境保護和農業等領域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基因晶元的驅動下,人類正進入一個嶄新的生物信息時代。

1、在美國科學家第一次將一個他們稱之為生物晶元的計算機晶元植入人體的細胞上,從而使人體細胞與計算機連接。這是美國科學家波利斯·魯賓斯基(Boris Lubinsky)和他的同事黃永(譯音)在3月份的美國《生物醫學微設備》雜志中著文披露的。

2、人體細胞外麵包有一個細胞膜,該細胞膜具有使特定物質單向通過的功能。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尋求找到用電沖擊的方法,使所希望的物質進入細胞膜,但直 到目前為止,所用的方法有時成功,有時失敗。而使用魯賓斯基和黃永研究出來的 新方法,細胞膜由計算機得到一個信號,讓某些物質進入到細胞中。隨具體場合的 不同,這些物質可以是例如用來改變基因的遺傳物質,也可以是葯物或蛋白質。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使這些物質發生效力。
魯賓斯基等科學家打算研製出能對例如神經細胞和肌肉等人體組織發出指令的生物晶元,這樣至少會使人所服用的葯物發揮更大的效力。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主任莫里羅·弗拉里稱魯賓斯基的這項發明是處在發展階段早期的具有潛在作用的實驗室工具。
美國科學家們稱,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能使人體細胞和電路進行交配的生物工程晶元,它能在醫學和基因工程學方面發揮關鍵的作用。
這種比頭發還小還細的微型裝置使健康人體細胞和電子晶元結合,通過電腦對晶元進行控制,科學家認為他們能夠控制細胞的活動。
電腦向細胞晶元發送電脈沖,激發細胞膜孔張開,並激活細胞。科學家希望能夠大批量地生產這種細胞晶元,並能夠把它們植入人體,取代或修正病變組織。
領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鮑里斯·魯賓斯基說:「細胞晶元還使科學家在復雜的基因治療過程中更准確地進行控制,因為他們能夠更准確地開啟細胞孔。」
魯賓斯基還說:「我們在生物學領域里引入了工程學的精髓,我們完全可以在不影響周圍其它細胞的情況下輸入DNA、提取蛋白質以及注射葯物。」
該細胞晶元的出現與長期存在的一種理論有關,即一定量的電壓能夠穿透細胞膜。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進行用電力轟擊細胞試驗的遺傳研究,希望藉此引入新的療法和基因物質。研究人員希望能最終製造出與激活不同的身體組織(從肌肉到骨骼到大腦)所需的准確的電壓量相調合的細胞晶元。那樣的話,將會有數以千計的細胞晶元用來治療各種類型的疾病。

3、用獨創技術自行研製的中國第一片應用型基因晶元於近日在第一軍醫大學正式誕生。

據第一軍醫大學有關負責人透露,該軍醫大研製成功的基因晶元,是中國首次應用一種創新的基因片擴增技術,率先攻克了內地同行在基因晶元研究中首先面臨的快速經濟地搜集數以萬數基因探針難題,並巧妙運用新技術手段明顯地降低成本。
目前,該晶元已完成實驗室工作,即將進入臨床驗證階段,如果順利,用於臨床診斷的基因晶元可望不久投入批量生產。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實際用於臨床應用診斷的基因晶元生產。
在實驗室里,將這幾片比大拇指蓋稍大的基因晶元,放在檢測器上,與之相連的電腦屏幕上立刻出現了縱橫交錯的紅紅綠綠熒光點,出現的每個熒光點就是一個基因片斷的點陣。只要取病人一滴血放在晶元檢測卡上,經過分子雜交後,連上電腦就可以立刻顯示出基因變化情況,並通過電腦把基因語言翻譯成醫生能讀得懂的信息,從而對疾病做出准確的診斷。
這種晶元的成功誕生,標志著疾病的診斷由細胞和組織水平推進到基因水平。它們的開發應用將在環境污染控制、動植物檢疫、器官移植、產前診斷、葯物篩選、葯物開發等方面展示出廣闊的前景。

五、生命科學漸成IT公司關注焦點

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繪畢的消息像打開了阿里巴巴寶藏的大門,以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命科學市場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淘金者。近來,為這些淘金者生產「鐵杴」的資訊科技(IT)公司的積極行動頗為引人注目。

1、揭開基因之迷須破譯大量數據

人類基因組草圖僅僅是讀出了「生命之書」,而要真正讀懂它,揭示所有基因編碼所代表的信息,還必須破譯浩如煙海的數據。
在著名的英國桑格中心裡,有關人類基因組的數據已經達到22萬億位元組,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內容的兩倍多。據這家中心估計,在未來兩至三年內,與人類基因組有關的數據量還將上升到50萬億至100萬億位元組。

2、生命科學公司10%投資用於開發資訊科技

為了解決處理數據所需的龐大計算能力的問題,世界上最大的12家生命科學公司目前把近10%的科研預算用於資訊科技投資,而且這個比例可能還將增長。
據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估計,與生命科學有關的資訊科技市場將在今年達到35億美元,到2003年達到90億美元。

3、市場潛力巨大

一些著名的IT企業,已將眼光瞄準了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例如,IBM已經決定投資1億美元,用五年時間研製一種名為「藍基因」的超級電腦。
「藍基因」的運算能力將是美國現有40台最快的超級電腦運算能力總和的40倍,它主要用於模擬人類蛋白折疊成特殊形狀的過程。世界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美國康柏公司,也垂涎這塊「肥肉」。

4、康柏趁早下手培養未來客戶基礎

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電腦伺服器主要供應商的康柏公司最近宣布,它將繼續投資1億美元,支持新興生物技術公司,以培養未來的客戶基礎。
其實,IT公司還遠不止盯著這些近期利益。以基因研究為基礎的生物經濟可能在新世紀里成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人們已經達成共識。

5、行業標准制定者能享有巨大經濟利益

根據以往的經驗,率先進入市場的公司大多能夠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這些行業標准往往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益。
今年8月,德國獅生命科學公司的股票上市。由於投資者看中這家公司的基因次序檢索系統(SRS)可能成為行業新標准,其股票價格在短短時間里迅速上漲了50%。

6、政府支持基因研究

IT公司進軍生命科學領域,與各國政府對基因研究的支持密不可分。為了在基因組研究的下一個階段——分析蛋白質結構的國際競爭中領先,不少國家積極採取措施,促進信息業與生物產業的結合。
例如,日本不久前就組織了「官產學」大聯合的「生物產業信息化研究共同體」,參加這個共同體除了制葯、食品、生物、化學等與基因科學相關的企業外,還有不少電腦公司。

小結:科學界公認,生物晶元技術將給下個世紀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帶來一場革命。目前我國科學家正在加速研製這種可能快捷便利提取DNA,查找遺傳基因特性的新技術。相信,這一現代生物與高科技聯姻的成果將為二十一世紀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