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蒙牛股票分析論文2016
擴展閱讀
涪陵電力股票歷史價格 2025-09-11 00:46:07
公司怎麼買別公司股票 2025-09-11 00:36:22

蒙牛股票分析論文2016

發布時間: 2021-07-04 14:48:05

❶ 蒙牛案例分析(200分高懸賞)

牛根生,中共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曾到北京大學深造。從事乳業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於1999年創辦蒙牛乳業,在「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的困境下開拓進取,使現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樣板工廠,二有國際示範牧場,三有液態奶銷量全國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國14個省級行政區建起20多座生產基地。產品覆蓋全國除台灣省外的所有地區。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 「蒙牛速度」在中國企業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牛根生的頒獎辭寫道:「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創造了多項全國紀錄,例如:榮獲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之冠」,位列「中國乳品行業競爭力第一名」,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示範牧場」,並首次引入擠奶機器人,是中國乳界收奶量最大的農業產業化「第一龍頭」;蒙牛枕單品銷量居全球第一,液態奶銷量居全國第一,「消費者綜合滿意度」列同類產品第一名,同時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獲獎的大陸品牌;蒙牛還是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製品企業,並一舉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信奉「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經營哲學,其領導的蒙牛與億萬消費者、千萬股民、百萬奶農及數十萬產銷大軍結成命運共同體,被人們稱為西部大開發以來「中國最大的造飯碗企業」,由此誕生了一段流傳甚廣的民謠:「一家一戶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家一戶兩頭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戶三頭牛,三年五年蓋洋樓;一家一戶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還要牛。」 1978年 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 1983年 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2年 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 1998年底 被內蒙古伊利集團免去生產經營副總裁一職 1999年至今 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牛根生獲得的榮譽有:「 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2003年中國企業新領袖」;2003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 「中國策劃最高獎」等。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資,採取發起設立方式於 1999年8月成立。目前,公司屬於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從成立至今的短短幾年時間內,蒙牛的業務收入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已經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編輯本段]采訪
盡管也許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隱情,但牛根生和鄭俊懷,這對曾經同事多年,又打過多年「擂台」的歡喜冤家,在財富面前的態度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鄭俊懷似乎要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來,而牛根生則把本來屬於自己的財富拿了出去。
近期,牛根生發起了「老牛基金會」,牛根生透露,基金會已經在呼和浩特注冊。成員除他之外,還有奶協、政府官員、蒙牛中層領導,但在三年之內,其他機構和人只能向基金會提供最多1元人民幣的資金。目前主要資金是牛根生2003年股紅的51%,大概有300多萬元人民幣。

12月18日下午,本報記者在蒙牛集團總部獨家與牛根生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交談。其辦公室比較簡單,最突出的特點是「牛」多,三個牛造型的工藝品,三張「牛」圖片擺在屋內。
作出決定很難
《第一財經日報》:作出建立基金會決定的過程容易嗎?
牛根生:2002年年底,我就在考慮這件事情,那是一個很難的過程,幾經反復。在那個時候,我還靜下心來看了一段時間的書,看得最多的是老子的《道德經》。2003年年底,開始運作這件事情。但在作出這個決定後的一年中,我體驗到了一生中都沒有體驗過的快樂,一種超越的快樂(說到這時,牛快速松開了領帶)。我現在心裡也很踏實,不擔心別人的恐嚇,也沒有了別人對我瘋狂追求財富的誤解,孩子找對象也就真實了。
《第一財經日報》:您的家人是否同意呢?
牛根生:現在我的夫人和兩個孩子已經在協議書上簽了字,但當2003年年底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他們時,家人、親戚都很矛盾。在我們家,同意倒是都同意,只是認識深淺的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你已經排在富豪榜上了,可聽說您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富人,為什麼?
牛根生:在創立蒙牛之前,我還覺得自己是個富人,那時擁有由伊利股票變現得來的100多萬元,在內蒙,我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了。但現在,我卻欠著200多萬元的外債。至於我擁有的股份,完全只是一個數字,我可能一輩子也花不到,因為在極其敏感的香港股市,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敢把股票變現,因為這對企業股價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我為什麼要讓那個數字拴我一輩子?
《第一財經日報》:您希望您的企業家朋友和同事也效仿您嗎,他們對您的做法怎麼看?
牛根生: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說實話,這樣做確實有難度,甚至我的同事和下屬都有不同看法。
中層以上都有「接班人」
《第一財經日報》:您覺得這樣做對您企業的長久健康運行有什麼益處?
牛根生: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小的時候,我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我的錢給大家花,小夥伴就聽我的話,辦點「壞事」也聽我的話。
食品行業本身是高風險行業,像我們這樣一個不到7年的企業,必須在競爭方法、措施上有新突破,在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國外該有的我應該有,他沒有的,我們也應該有。設立老牛基金會就是這樣一個為了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突破。
對新的董事長、CEO而言,他不僅得到該得的福利,還可以拿到經營上的最高獎。按照基金會章程:在我不再擔任董事長後,屬於我的不到10%的股份的表決權,將由下任董事長繼承行使,他同時還將對基金擁有支配權,以及基金會給予的最大份額的獎勵。不僅有話語權,還有分配權,這肯定能夠吸引優秀的經營人才,誰能給你這么多?
《第一財經日報》:您認為只有這樣做才能打造百年蒙牛嗎?
牛根生:當然不是,不過我確實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第一財經日報》:打造百年蒙牛,僅憑此就能高枕無憂了嗎?您還有其他想法嗎?
牛根生:僅靠這是遠遠不夠的,其它事情如果做了之後,再多做一點就很可能讓蒙牛更健康啊。
《第一財經日報》:您成立基金會的最大目的是想讓蒙牛健康的發展,那麼您在接班人問題上是否有過考慮呢?
牛根生:當然考慮過,我們中層經理以上幹部都有接班人,一般來說有兩三個,兩個接班人在我們的企業中,已經確定且告訴本人,另外一個是不確定的,准備「空降「;董事長的接班人在2002年就已經確定,人選就在我的副總中間。
我沒有被外資剝削
《第一財經日報》:有媒體說,在當年上市的時候,您對有些事情並不清楚,結果現在被剝削得很厲害,是嗎?
牛根生:這種說法是不客觀的。世界上沒有永久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每一個上市公司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都有自己的特點,蒙牛是內地第一家在香港紅籌股上市的民營企業,很多問題,諸如股權結構都很復雜,要想合法在香港上市,只能請別人,既然是請別人,怎麼能不讓我得利呢?再說,這些外資有多年歷史,之前也同很多國家很多行業的很多公司有很多合作,我們只是其中一個而已,難道股民都是傻子?
《第一財經日報》:您對過去的2004年和2005年的中國乳業有什麼看法?
牛根生:2004年是中國乳業比較難受的一年,據網上的消息,伊利折帥、完達山內訌,三鹿蒙冤,三元虧損換帥,我們也曾遭到誹謗,五大外資乳業公司基本退出,這和整個行業殘酷競爭是分不開的,現在有的地方奶價竟然不如水價高。我相信,2005年大有希望,因為物極必反,奶業低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一個反彈。
[編輯本段]檔案
牛根生●1958年生 內蒙古人
●1978年 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
●1983年 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2年 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
●1998年 被內蒙古伊利集團免去生產經營副總裁一職
●1999年 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2002年 獲「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等榮譽,蒙牛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
●2003年 獲「中國企業新領袖」、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2004年 赴港上市,獲「中國策劃最高獎」
●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
●2006年 辭去蒙牛集團總裁職務
●期間曾在北京大學深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
[編輯本段]語錄
「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
「我自己的座右銘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別人看似冒險的事情,我感覺是安全的,什麼叫安全?超乎常人的冒險就是安全,常人沒有想到的事,肯定是安全,因為別人還沒有想到那個區域,那個區域就是我的!」
「動搖就是最大的失敗,你想失敗就動搖,動搖只有一種結果,那就是失敗,而如果不動搖,則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失敗,還有一種是成功。」
「首先要把人做好。如果人做不好,做的就不是人事。企業家把人做好的三個條件:第一,理解人性。第二,做總裁得有眼光。第三,膽量,總裁的『裁』需要膽量。」
1.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2.有干勁,你就灑下汗水;有知識,你就獻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備,請你讓出崗位。
3.城市多喝一杯奶,農村致富一家人。
4.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5.一個產品,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6.一個人智力有問題,是次品;一個人的靈魂有問題,就是危險品。經營人心就是經營事業。
7.好心態才有好狀態。
8.幫助別人,但不傷害別人。
9.要想知道,打個顛倒。
10.從無到有,是件快樂的事。而從有到無,同樣是種快感。
11.產品市場是億萬公民,資本市場是千萬股民,原料市場是百萬農民。
12.讓認識你的人受益,還不能算好;讓不認識你的人也受益,那才是真好。
13.吃虧吃到再也吃不進的時候,就不會吃虧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14.想贏個三回兩回,三年五年,有點智商就行;想做個百年老店,想一輩子贏,沒有德商絕對不行。
15.學得辛苦,做得舒服;學得舒服,做得辛苦。
16.產品等於人品,質量就是生命。
17.看別人不順眼,首先是自己修養不夠。
18.從最不滿意的客戶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
19.管理是嚴肅的愛。
20.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
21.人不能把金錢帶入墳墓,但金錢卻可以把人帶入墳墓。
22.一個人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計較得少。
23.一個事業能不能成功,關鍵靠制度設計。
24.別人從零起步,而我從負數起步。
25.聽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種幸運,聽不到批評的人卻是一種危險。
26.善待每一頭牛,因為他們都是母親。
27.布局決定結局。
28.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只要你把它做透了,做成專家,你就能夠為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
29.會說話的產品賣得快,啞巴產品走得慢。
30.你如果拿五分的力量跟別人較勁,別人會拿出十二分的力量跟你較勁

❷ 蒙牛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報告3000字

蒙牛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報告
我給你一篇如何,M我

❸ 蒙牛股票的分析和未來的走勢

今日日國家質監局檢測出蒙牛中的M1含有黃麴黴毒素,估計股價近期可能會有不小的跌幅。至於今後還得看公司的盈利狀況。

❹ 蒙牛集團的發展史論文

蒙牛乳業集團成立於 1999 年 1 月份,總部設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總資產達 76 億元,職工 3 萬人,乳製品生產能力達 400 萬噸/年。
到目前,蒙牛集團在全國 15 個省市區建立生產基地 20 多個,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 200 多個品項,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榮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和消費者綜合滿意度第一等榮譽稱號,產品覆蓋國內市場,並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蒙古、東南亞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創業 8 年,該集團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 2006 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162.46 億元, 同比增長 50.1% , 年均遞增 138 %; 實現 利潤 7.27 億元,同比增長 59.21% , 年均遞增 182 %; 完成稅收 7.8 億元,同比增長 60.11 % , 年均遞增 158 %;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 35% 以上; UHT 牛奶銷量全球第一,液體奶、冰淇淋和酸奶銷量居全國第一;乳製品出口量、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居全國第一。

2006 年 9 月份,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中國大企業集團首屆競爭力 500 強」名單,蒙牛集團位居第 11 位,名列全區和全國同行業之首;在全國大企業集團 500 強中,蒙牛位居第 238 位,比 2005 年提高了 56 個位次。與此同時,在 2006 年首屆「亞洲品牌 500 強排行榜」中,蒙牛集團位居亞洲乳製品企業第 3 位(前兩名為日本企業)。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已在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 3200 多個,聯系奶農 200 萬,累計收購鮮奶 800 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 180 億元,僅 2006 年一年就發放奶款 62 億元;目前,日均收奶量達到 9500 噸,位居行業第一,被譽為我國西部大開發以來「最大的造飯碗企業」。

8 年來, 按照「立足自主開發,強化聯合作業,培育核心產品,搶占技術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累計投入科研資金上億元,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道路—— 累計在國內外申請商標注冊 330 件,申請國家專利 340 件( 其中發明專利 24 件,實用新型專利 4 件,外觀設計專利 312 件 ) , 建成 我國第一個乳業生物技術平台, 推出 極品純牛奶「奶爵 6 特乳」和「特侖蘇純牛奶」,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鈣」又能「留住鈣」的「蒙牛 OMP 牛奶」,突破世界乳業 3 項技術難題的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成功上市,合作 研製出符合國人體質的 LABS 益生菌群和 高檔嬰幼兒配方奶粉,與達能公司合資開發酸奶產品, 創建國際領先的乳製品研發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別控制技術,性控准確率達 93% 以上,對我國奶牛品種結構優化升級將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

2006 年 3 月份,蒙牛 獲得「最具創造力的中國企業」稱號,這也是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食品製造企業。 10 月份,在第 27 屆世界乳業大會上,蒙牛高端產品「特侖蘇」 從技術、品牌、品質、工藝等各方面特別是創新性上遠遠超越了其他競爭對手, 最終捧回了「 IDF 產品開發獎」,實現了中國在世界乳業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爭了光, 為「中國乳都」添了彩 。

在社會公益事業上, 2003 年 率先捐款、捐奶 1200 萬元抗擊非典; 2004 年為全國教師捐奶 3000 多萬元; 2005 年出資 1000 萬元參與呼和浩特奶牛風險基金的設立, 董事長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全球裸捐」的代表人物; 2006 年積極響應總理號召,率先向全國貧困地區 500 所小學捐贈牛奶一年,受益小學生達到 6 萬多人,總價值達 1.1 億元。同時,還與 中國奶業協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國家學生奶辦公室、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 7 家單位,聯合啟動了以「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為主題的「中國飲奶運動」。 2007 年,他們再度選擇 500 所小學,繼續開展免費送奶活動。不僅如此,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 NBA 關懷行動、聯想、微軟、新浪、華潤萬家、家樂福、利樂中國公司等還與上述 7 家單位聯合發起「中國牛奶愛心行動」。現在,這項公益行動正在深入進行中。

目前,蒙牛集團正按照既定目標,為「打造國際一流民族品牌,建設世界乳業中心,確保在 2010 年 躋身世界乳業 20 強」而努力奮斗!
近日,蒙牛乳業發布公告稱,蒙牛與中糧達成了購銷協議,蒙牛將在2010年向中糧購入總值不超過2.9億元的白砂糖、食油等其他相關產品原料。蒙牛方面稱,中糧集團是國內最大的甜菜糖及食用油生產商與分銷商之一,此次雙方訂立的總購銷協議可以使蒙牛獲得穩定的原材料供應,能維持其乳製品的生產與品質。

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是蒙牛品質的保證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自去年蒙牛與中糧聯姻以來,雙方首次公開在原材料采購上的合作。分析人士指出,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是蒙牛品質的保證,而中糧的強項就在於上游產業鏈的控制,雙方此次合作可謂水到渠成,此前中糧就是蒙牛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商之一。

去年7月,中糧集團攜手長期關注於中國投資的厚朴基金,以61億港元的高額資本共同入股蒙牛。此次合作不僅成為國內食品行業最大的一宗交易,還形成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戰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就此合作曾表示,作為國內糧油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中糧集團致力於成為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乳業是食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入股蒙牛是高起點進入乳製品行業的良好契機,有助於中糧集團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做大食品品牌,並帶來更大成長空間。

蒙牛計劃進一步建設全產業鏈上游基地

而後,發力上游奶源建設成為兩大企業攜手共進的一致目標。蒙牛近年來不斷推進超大型國際標准化牧場和大型現代牧場建設。與中糧合作後,蒙牛計劃進一步開發建設全產業鏈上游基地,在各地再合作、參股興建20多家萬頭現代牧場。從而實現由上游為主導,逐漸向中下游滲透的產業發展路徑。

目前蒙牛已經在內蒙古、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已經建成、參股建設11座萬頭以上的超大型牧場,實現在全國優質奶源帶上的均衡布局。在未來幾年內,蒙牛將有望成為業內第一大牧場奶源的擁有者。

從資金的投入到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從全產業鏈的完善到發力上游奶源建設的共識,中糧與蒙牛的強強合作,為蒙牛帶來的不僅是更多資金與資源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藉以中糧掌握上游資源與全產業鏈的強項,做強做大奶源基礎建設,為蒙牛的乳品生產與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❺ 蒙牛集團的發展史論文(最新)

蒙牛乳業集團成立於 1999 年 1 月份,總部設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總資產達 76 億元,職工 3 萬人,乳製品生產能力達 400 萬噸/年。
到目前,蒙牛集團在全國 15 個省市區建立生產基地 20 多個,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 200 多個品項,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榮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和消費者綜合滿意度第一等榮譽稱號,產品覆蓋國內市場,並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蒙古、東南亞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創業 8 年,該集團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 2006 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162.46 億元, 同比增長 50.1% , 年均遞增 138 %; 實現 利潤 7.27 億元,同比增長 59.21% , 年均遞增 182 %; 完成稅收 7.8 億元,同比增長 60.11 % , 年均遞增 158 %;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 35% 以上; UHT 牛奶銷量全球第一,液體奶、冰淇淋和酸奶銷量居全國第一;乳製品出口量、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居全國第一。

2006 年 9 月份,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中國大企業集團首屆競爭力 500 強」名單,蒙牛集團位居第 11 位,名列全區和全國同行業之首;在全國大企業集團 500 強中,蒙牛位居第 238 位,比 2005 年提高了 56 個位次。與此同時,在 2006 年首屆「亞洲品牌 500 強排行榜」中,蒙牛集團位居亞洲乳製品企業第 3 位(前兩名為日本企業)。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已在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 3200 多個,聯系奶農 200 萬,累計收購鮮奶 800 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 180 億元,僅 2006 年一年就發放奶款 62 億元;目前,日均收奶量達到 9500 噸,位居行業第一,被譽為我國西部大開發以來「最大的造飯碗企業」。

8 年來, 按照「立足自主開發,強化聯合作業,培育核心產品,搶占技術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累計投入科研資金上億元,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道路—— 累計在國內外申請商標注冊 330 件,申請國家專利 340 件( 其中發明專利 24 件,實用新型專利 4 件,外觀設計專利 312 件 ) , 建成 我國第一個乳業生物技術平台, 推出 極品純牛奶「奶爵 6 特乳」和「特侖蘇純牛奶」,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鈣」又能「留住鈣」的「蒙牛 OMP 牛奶」,突破世界乳業 3 項技術難題的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成功上市,合作 研製出符合國人體質的 LABS 益生菌群和 高檔嬰幼兒配方奶粉,與達能公司合資開發酸奶產品, 創建國際領先的乳製品研發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別控制技術,性控准確率達 93% 以上,對我國奶牛品種結構優化升級將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

2006 年 3 月份,蒙牛 獲得「最具創造力的中國企業」稱號,這也是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食品製造企業。 10 月份,在第 27 屆世界乳業大會上,蒙牛高端產品「特侖蘇」 從技術、品牌、品質、工藝等各方面特別是創新性上遠遠超越了其他競爭對手, 最終捧回了「 IDF 產品開發獎」,實現了中國在世界乳業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爭了光, 為「中國乳都」添了彩 。

在社會公益事業上, 2003 年 率先捐款、捐奶 1200 萬元抗擊非典; 2004 年為全國教師捐奶 3000 多萬元; 2005 年出資 1000 萬元參與呼和浩特奶牛風險基金的設立, 董事長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全球裸捐」的代表人物; 2006 年積極響應總理號召,率先向全國貧困地區 500 所小學捐贈牛奶一年,受益小學生達到 6 萬多人,總價值達 1.1 億元。同時,還與 中國奶業協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國家學生奶辦公室、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 7 家單位,聯合啟動了以「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為主題的「中國飲奶運動」。 2007 年,他們再度選擇 500 所小學,繼續開展免費送奶活動。不僅如此,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 NBA 關懷行動、聯想、微軟、新浪、華潤萬家、家樂福、利樂中國公司等還與上述 7 家單位聯合發起「中國牛奶愛心行動」。現在,這項公益行動正在深入進行中。

目前,蒙牛集團正按照既定目標,為「打造國際一流民族品牌,建設世界乳業中心,確保在 2010 年 躋身世界乳業 20 強」而努力奮斗!
近日,蒙牛乳業發布公告稱,蒙牛與中糧達成了購銷協議,蒙牛將在2010年向中糧購入總值不超過2.9億元的白砂糖、食油等其他相關產品原料。蒙牛方面稱,中糧集團是國內最大的甜菜糖及食用油生產商與分銷商之一,此次雙方訂立的總購銷協議可以使蒙牛獲得穩定的原材料供應,能維持其乳製品的生產與品質。

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是蒙牛品質的保證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自去年蒙牛與中糧聯姻以來,雙方首次公開在原材料采購上的合作。分析人士指出,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是蒙牛品質的保證,而中糧的強項就在於上游產業鏈的控制,雙方此次合作可謂水到渠成,此前中糧就是蒙牛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商之一。

去年7月,中糧集團攜手長期關注於中國投資的厚朴基金,以61億港元的高額資本共同入股蒙牛。此次合作不僅成為國內食品行業最大的一宗交易,還形成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戰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就此合作曾表示,作為國內糧油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中糧集團致力於成為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乳業是食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入股蒙牛是高起點進入乳製品行業的良好契機,有助於中糧集團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做大食品品牌,並帶來更大成長空間。

蒙牛計劃進一步建設全產業鏈上游基地

而後,發力上游奶源建設成為兩大企業攜手共進的一致目標。蒙牛近年來不斷推進超大型國際標准化牧場和大型現代牧場建設。與中糧合作後,蒙牛計劃進一步開發建設全產業鏈上游基地,在各地再合作、參股興建20多家萬頭現代牧場。從而實現由上游為主導,逐漸向中下游滲透的產業發展路徑。

目前蒙牛已經在內蒙古、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已經建成、參股建設11座萬頭以上的超大型牧場,實現在全國優質奶源帶上的均衡布局。在未來幾年內,蒙牛將有望成為業內第一大牧場奶源的擁有者。

從資金的投入到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從全產業鏈的完善到發力上游奶源建設的共識,中糧與蒙牛的強強合作,為蒙牛帶來的不僅是更多資金與資源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藉以中糧掌握上游資源與全產業鏈的強項,做強做大奶源基礎建設,為蒙牛的乳品生產與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❻ 誰知道關於蒙牛的公司財務戰略結課論文怎麼寫

這類論文就是泛泛而談,隨便找幾篇湊下就可以,我沒有論文庫的號,去淘寶的 翰林書店 店鋪下載的,質量可以的。

❼ 關於蒙牛營銷戰略的畢業論文

給你幾篇參考資料:

蒙牛營銷實踐的理論解讀

在中國企業界,「蒙牛速度」是一個真正的傳奇故事,開創前三年蒙牛「平均每天超越一個同類企業」,5年間銷售額增長200倍,投資收益率大於5000%。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從無到有,從籍籍無名到影響力在乳製品行業里首屈一指,蒙牛人確實是令人驚嘆。驚嘆之餘,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什麼一定是蒙牛?蒙牛為什麼能夠迅速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蒙牛何以在幾千家乳品企業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蒙牛的經驗能不能被借鑒?
毋庸置疑,來自成吉思汗故鄉雄渾蒼茫的大草原的蒙牛人成功地做了一篇大文章,而我們只能從一個個分解後的經營環節進行解讀,以求獲益。蒙牛的成功首先是其營銷戰略的成功。蒙牛總裁牛根生曾經提到,做企業就是做事、做勢、做市。產品做好了,是「做事」;營銷做好了,是「做勢」;品牌做好了,是「做市」,而蒙牛「做勢」的能力尤其強。從做內蒙古第二乳業品牌到來自草原的親情問候,從為中國喝彩的航天精神首倡到想唱就唱的超女個性張揚,蒙牛發起的營銷戰的沖擊在中國營銷界是空前的。運用營銷領域最新的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理論,我們可以發現,蒙牛是如何一步步引導消費者的購買欲求,佔領市場制高點的。對於大多數中國消費品行業的營銷經理而言,研究蒙牛人的營銷理念、營銷手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中國企業的營銷活動已經轉向了市場競爭導向階段,市場競爭要求企業不僅要看到客戶需求,還要更多地注意競爭對手,冷靜分析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劣勢並採取相應的策略,在競爭中求發展。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理論根據市場不斷成熟和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著眼於企業與顧客互動與雙贏,不僅積極地適應顧客的需求,而且主動地創造需求,運用優化和系統的思想去整合營銷,通過關聯、關系、反應等形式與客戶形成獨特的關系,把企業與客戶聯系在—起,形成競爭優勢...
全文參考: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6/10/27/960907_0.htm

煮酒論蒙牛 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5/09/02/659009.htm

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對中國營銷的公關啟示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5/10/19/691444.htm

伊利VS蒙牛高端市場博弈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6/08/21/903252.htm

特侖蘇VS金典:高手過招解讀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7/10/23/1204726_0.htm

「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策劃始末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7/01/22/992320_0.htm

太多了,你到這里去看吧:http://www.google.cn/custom?domains=www.icxo.com&q=%C3%C9%C5%A3%D3%AA%CF%FA&sa=google%CB%D1%CB%F7&sitesearch=mkt.icxo.com&client=pub-4782891006573276&forid=1&ie=GB2312&oe=GB2312&cof=GALT%3A%23008000%3BGL%3A1%3BDIV%3A%23C3D9FF%3BVLC%3A663399%3BAH%3Acenter%3BBGC%3AFFFFFF%3BLBGC%3A336699%3BALC%3A0000FF%3BLC%3A0000FF%3BT%3A000000%3BGFNT%3A0000FF%3BGIMP%3A0000FF%3BFORID%3A1&hl=zh-CN

❽ 可以告訴我蒙牛乳業股票最近的 1、K線分析2、切線分析3、相關技術指標分析

親 大約需要多少字啊? 昨天我整了一篇技術分析,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