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償債指標分析
擴展閱讀
送股當天買股票還送嗎 2025-08-24 19:30:22
道瓊斯指數期貨代碼 2025-08-24 19:13:19
普京疫情電視講話 2025-08-24 18:21:42

股票償債指標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5-05 16:51:04

❶ 股民可以用哪些財務指標分析股票

(一)財務指標主要有幾類
首先,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
其次,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等。
再次,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有: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
還有反映社會貢獻和發展能力的指標等。
(二)上市公司常用指標
上市公司常用的指標有:
1、總收入。這個也是投資者經常用到的一個指標,這家上市公司在某一定時期內總收入有多少。
2、利潤總額。這個也是投資者關注的一個指標,這家公司在一定時期內利潤是多少。
3、凈利潤。這個也好理解,就是總利潤扣除稅收後的利潤。
4、資產總額。反映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資產。
5、凈資產,凈資產就是股東所擁有的資產,也稱為股東權益。
6、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等於稅後總利潤除以總股本。
7、負債比率。負債比率就是公司負債在資產總額中所佔百分比。
(三)投資者可運用哪些指標分析股票
第一,每股收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用每股收益分析股票時,需要注意回購股票方式,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股票方式可能會稀釋每股收益。
第二,市盈率。有動態和靜態兩種。市盈率等於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 由於資金流動特點是向著收益率高之處,這也是資本逐利性。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市場表現越好。市盈率的倒數就是當前的股票投資報酬率,即為股息收益率,市盈率越高,股息收益率越低。
第三,利潤,利潤也是一個核心指標,反映了總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數額。利潤來源有很多,可以參考公司主營業務看利潤,還有銷售利潤、其他利潤來源等。
第四,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了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百分比,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
還有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現金流量猶如血液,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均離不開現金流量,若每股收益為正數,說明公司盈利,若每股現金流量為負數,說明公司資金周轉資金不足,投資者可能還會考慮庫存周轉與是否有積壓。
首先,若分析經營情況,可以看資本回報率、營業利潤率、凈資產回報率、每股收益增長、現金流等。
其次,若分析盈利情況,可以看利潤變現比率、所得稅率、負債比率、每股現金流量、主營業務利潤率等。
再次,從發展角度,可以看營業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等財務指標。
(四)小結語,投資者可運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做詳細的財務指標定量分析,降低風險提高收益。

❷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具體分析..例如1.償債能力分析 2.盈利能力分析 3.營運效率 4. 發展潛力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長期、短期)
1) 資產負債率(負債比率)=企業負債總額/企業資產總額
考察企業長期債務趨勢,是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晴雨表
2) 所有者權益負債率(負債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反映債權人和所有者提供資金的比例,反映經營資金是否靠舉債取得
3) 現金流入量對負債總額比率=銷售收入(或營運資金)/負債總額
它和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指標結合全面判斷企業償債能力大小
4)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考察企業自有資本的償債能力
5)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考察企業資產流動性,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6) 速動比率(酸性試驗比率)=速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判定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
7) 企業血壓=(動負債合計-速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表明企業支付流動負債的缺口有多大
8) 貨幣資金比率=貨幣資金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反映貨幣資金占流動負債比重,比值越大,表明償債能力越強
9) 基礎防衛期間=速動資產/每日營業固定支出
反映無任何收入情況下,現有速動資產能以支付的天數
10) 營運資金與流動負債比率=流動負債/(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考察企業一定時期營運資金負擔企業債務的情況
11) 即付比率=(現金+銀行存款)/(流動負債-預收款項-預提費用-遠期借款)
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用貨幣資金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大小
12)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無形資產)
考察企業有形凈資產支付債務的能力
13) 固定資產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固定資產凈值/所有者權益
考察企業購建固定資產的資金由所有者提供的情況
14) 已獲利息倍數=稅前利息/支付利息額
考察企業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反映利息的保障倍數

2、盈利能力分析
1)普通股權益報酬率=(凈收益-優先股股利)/平均普通股權益
衡量普通股的獲利能力
2)普通股每股收益額=(凈收益-優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數
反映普通股每股所獲盈利額
3)股票價格與收益比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額
反映每股市價相當於每股收益的倍數,衡量市價的合理性
4)每股股利=已分配普通股利總額/普通股股數
反映普通股每股獲利數
5)股利分派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收益額
考察企業分派的股利占每股凈收益的比例
6)證券收益率=利息(股息)+證券面值期末價格與期初價格之差
證券期初價格(證券持有期收益率)
反映投資者從證券投資中獲利的收益
7)股利與股票價格利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反映每股現在價的獲利能力
8)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
反映所有者權益在總資產中的比重,衡量所有者權益的保障程度
9)收益與利息保障倍數(利息收益倍數)=營業利潤/利息費用
反映利潤對應付利息的保障程度
10)收益對優先股=凈收益+利息費用+所得稅
用作優先股
11)每股現金流量=(凈收益+折舊)/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反映每一普通股股本提供現金流量的情況
12)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利潤額
衡量普通股股利支付的程度
13)普通股本每股賬面價值=普通股權益/普通股本發行在外股數
在兼並破產情況下衡量企業股東權益情況

3、運營效率分析
1)全部資產產值率=總產值/平均總資產×100%
該指標反映了總產值與總資產之間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投入產出率越高,企業全部資產運營狀況越好。
2)百元產值佔用資金=平均總資產/總產值×100%
分析全部資產產值率或百元產值佔用資金變動受各項資產營運效果的影響。
3)全部資產收入率=總收入/平均總資產×100%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收入與資產佔用之間的關系。通常,全部資產收入率越高,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營運能力越強、營運效率越高。
4)全部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平均流動資產/平均總資產
全部資產周轉率的快慢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流動資產周轉率,加速流動資產周轉,就會使總資產周轉速度加快,反之則會使總資產周轉速度減慢;二是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企業流動資產所佔比例越大,總資產周轉速度越快,反之則越慢。

4、發展潛力分析
1)主營業務增長率=(本期的主營業務收入-上期的主營業務收入)/ 上期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高,表明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大,業務擴張能力強。如果一家公司中能連續幾年保持30%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基本上可以認為這家公司具備成長性。
2)主營利潤增長率 = (本期主營業務利潤-上期主營利潤)/ 上期主營業務利潤
一般,主營利潤穩定增長且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呈增長趨勢的公司正處在成長期。一些公司盡管年度內利潤總額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營業務利潤卻未相應增加,甚至大幅下降,這樣的公司質量不高,投資這樣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
3)凈利潤增長率= (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 上期凈利潤× 100%
凈利潤增幅較大,表明公司經營業績突出,市場競爭能力強。反之,凈利潤增幅小甚至出現負增長也就談不上具有成長性。

❸ 股票資產負債表主要分析哪幾個指標為什麼

財務報表反映了過去的經營成果,一般要看的最主要的財務指標就是企業的盈利水平,主要指標有主營業務增長率(可以預計未來的市場份額)和凈資產收益率在企業眾多的財務報表中,對外公布的報表主要是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財務狀況變動表。這三張表有不同的作用。簡單地說,資產負債表反映了某一時期企業報告日的財務狀況,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反映企業某個報告期的盈利情況及盈利分配,財務狀況變動表反映企業報告期營運資金的增減變化情況。
(1)償債能力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例通常以2為好,速動比率通常以1為好。但分析時要注意到企業的實際情況。
(2)反映經營能力,如在企業率較高情況下,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周轉率越快,說明經營能力越強。
(3)獲利能力,如股本凈利率、銷售利潤率、毛利率等。獲利能力以高為好。
(4)權益比例,分析權益、負債占企業資產的比例。其結果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優劣。
通過對企業毛利率的計算,能夠從一個方面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小。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毛利÷主營業務收入

如果企業毛利率比以前提高,可能說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時,在企業存貨周轉率未減慢的情況下,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應該有所增加。反之,當企業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則應對企業的業務拓展能力和生產管理效率多加考慮。

面對資產負債表中一大堆數據,你可能會有一種惘然的感覺,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何處著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游覽一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你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例如,企業應收帳款過多佔總資產的比重過高,說明該企業資金被佔用的情況較為嚴重,而其增長速度過快,說明該企業可能因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或受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結算工作的質量有所降低。此外,還應對報表附註說明中的應收帳款帳齡進行分析,應收帳款的帳齡越長,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業年初及年末的負債較多,說明企業每股的利息負擔較重,但如果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較好的盈利水平,說明企業產品的獲利能力較佳、經營能力較強,管理者經營的風險意識較強,魄力較大。再如,在企業股東權益中,如法定的資本公積金大大超過企業的股本總額,這預示著企業將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時,如果企業沒有充足的貨幣資金作保證,預計該企業將會選擇送配股增資的分配方案而非採用發放現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對一些項目進行分析評價時,還要結合行業的特點進行。就房地產企業而言,如該企業擁有較多的存貨,意味著企業有可能存在著較多的、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基地和項目,一旦這些項目完工,將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

再其次,對一些基本財務指標進行計算,計算財務指標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得,如凈資產比率;直接從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取得,如銷售利潤率;同時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如應收帳款周轉率;部分來源於企業的帳簿記錄,如利息支付能力。
1、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有: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准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2、反映企業償還債務安全性及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該指標應保持在2:1的水平。過高的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的一種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業某些環節的管理較為薄弱,從而導致企業在應收賬款或存貨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2)企業可能因經營意識較為保守而不願擴大負債經營的規模;
(3)股份制企業在以發行股票、增資配股或舉借長期借款、債券等方式籌得的資金後尚未充分投入營運;等等。但就總體而言,過高的流動比率主要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該比率過低,則說明企業償債的安全性較弱。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由於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包含了一部分變現能力(流動性)很弱的存貨及待攤或預付費用,為了進一步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通常,人們都用這個比率來予以測試,因此該比率又稱為「酸性試驗」。在通常情況下,該比率應以1:1為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比率(包括流動比率)的評價標准還須根據行業特點來判定,不能一概而論。
3、反映股東對企業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指標主要有:
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額×股票面額)
該指標說明股東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業中所具有的價值,即所代表的凈資產價值。該指標可以用來判斷股票市價的合理與否。一般來說,該指標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價值就越高,但是這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業績相區分,因為,每股凈資產比重較高可能是由於企業在股票發行時取得較高的溢價所致。
第四,在以上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上述這些指標是單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你能夠以綜合、聯系的眼光進行分析和評價,因為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指標的高低往往與企業的償債能力相矛盾。如企業凈資產比率很高,說明其償還期債務的安全性較好,但同時就反映出其財務結構不盡合理。你的目的不同,對這些信息的評價亦會有所不同,如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所關心的就是企業的財力結構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債權人的身份出現,他就會非常關心該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
最後還須說明的是,由於資產負債表僅僅反映的是企業某一方面的財務信息,因此你要對企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還必須結合財務報告中的其它內容進行分析,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❹ 怎樣分析股票的財務指標

一般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進行分析。而且一般通過一些財務指標進行判斷,盈利能力的判斷主要是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凈率、凈利潤率、毛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再通過不同年的財務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從而進行預測。償債能力主要是短期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長期的有資產負債率等。運營能力主要看現金流。這些只是比較淺的,還有些高深的財務指標,可以上網路查查。

❺ 償債能力分析

北京同仁堂償債能力分析 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一)北京同仁堂簡介 北京同仁堂是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清康熙八年( 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同仁堂人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確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宮御葯房用葯,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葯過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 同仁堂品牌譽滿海內外,其優勢得天獨厚。同仁堂商標已參加了馬德里協約國和巴黎公約國的注冊,受到國際組織的保護,同時,在世界 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理了注冊登記手續,並在台灣進行了第一個大陸商標的注冊。同仁堂的著名商標和優秀品牌已成為同仁堂集團不斷發展的特有優勢。 目前,同仁堂擁有境內、外兩家上市公司,連鎖門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場的店中店六百餘家,海外合資公司、門店20家,遍布14個國家和地區,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北京大興、亦庄、劉家窯、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個生產基地,擁有 41條生產線,能夠生產26個劑型、1000餘種產品。全部生產線通過國家 GMP認證,10條生產線通過澳大利亞TGA認證。2004年投資1.5億港元設立的境外生產基地---同仁堂國葯有限公司於2005年底通過了GMP認證,為實現生產、研發和營銷的國際化打下了良好基礎。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證券報和亞商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的評比中蟬聯第四、第五屆排名第一,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創業板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企業實現了良性循環。 同仁堂集團被國家工業經濟聯合會和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推薦為最具沖擊世界名牌的 16家企業之一,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文明單位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集團領導班子被中組部和國務院國資委授予「四好領導班子」;同仁堂被國家商業部授予「老字型大小」品牌,榮獲「2005CCTV我最喜愛的中國品牌」、「2004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行業十佳品牌」、「影響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國出口名牌企業」。2004年被中宣部、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十戶國有重點企業典型經驗之一,2006年同仁堂中醫葯文化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仁堂的社會認可度、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 目前,同仁堂已經形成了在集團整體框架下發展的現代制葯工業、零售醫葯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兩個中心的「 1032工程」。同仁堂人有信心有能力把同仁堂集團建設成為以現代中葯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國際馳名的中醫葯集團,通過全面提升同仁堂現有的生產經營及管理水平,實現中醫葯現代化發展的新格局。面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同仁堂人決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繼續弘揚同仁堂的優良傳統,為振興中葯事業做出貢獻。 補充: 2006年末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 =2414170000÷2,342240000=1.03 2007年末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2517080000÷2218090000=1.13 2008年末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2417280000÷1755230000=1.38 (三年簡 單平 均值為:1.18) 2006年末 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2414170000-607.27)÷2342240000=0.77 2007年末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2517080000-494850000)÷2218090000=0.91 2008年末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2417280000-530520000)÷1755230000=1.07(三年簡單平均值為:0.92) 指 標 同仁堂2008年實際值上海復星簡單平均值 流動比率 4.04 1.18 速動比率 1.92 0.92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7年的流動比率比上海復星高,說明 短期償債能力 比 復星醫葯 高,債權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比復星醫葯低公司高,說明同仁堂比復星醫葯的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也強;2008年的速動比率也比復星醫葯高,說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比復星醫葯高,說明支付能力比復星醫葯好。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償債能力比復星醫葯要高。 (二) 長期償債能力 分析: 2006年末 資產負債率 =( 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100%=(2984500000÷6591440000)×100%=45.28% 2007年末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3118630000÷7434990000)×100%=41.95% 2008年末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3093010000÷7538920000)×100%=41.03% (三年簡單平均值為:42.75%) 2006年末產權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2984500000÷3606940000)×100%=82.74% 2007年末產權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3118630000÷4316360000)×100%=72.25% 2008年末產權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3093010000÷4445910000)×100%=69.57% (三年簡單平均值為:74.85%) 指 標 同仁堂2008年實際值 復星醫葯簡單平均值 資產負債率(%) 19.20 42.75 產權比率 (%) 23.17 74.85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資產負債率比上海復星醫葯低,說明借債比上海復星醫葯少,風險比較小,不能償債的可能性就小;2008年的產權比率比上海復星低,說明財務結構風險性比上海復星醫葯小,所有者權益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高。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長期償債能力相對來說比上海復星醫葯強,公司的財務風險比復星醫葯低,債權人利益受保護的程度要比復星醫葯高。 追問: 題目: 資產 運用效率分析 答題要求: 1.從提供的資料中選擇一個公司,並以選定公司的資料為基礎進行分析; 2.除了題目提供的基礎資料外,學生必須自己從各種渠道搜集選定公司的其他相關資料(包括同 行業資料 )。 3.根據各次考核任務的要求,選用恰當的分析方法,進行必要的指標計算及分析說明,並作出相應結論。 4.由於本課程的四次考核任務具有連貫性,因此學生第一次選定題目資料所提供的某個公司後,後面各次考核都必須針對同一公司進行分析。 附件資料:學生形考任務——企業 報表 (2010.1).xls

❻ 資產負債率作為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指標有哪些優缺點

資產負債率的高低與股票收益之間沒有必然聯系。資產負債率只表明企業財務的穩健程度,資產負債率低屬於穩健型,企業的破產風險小,但並不表明企業盈利能力強。如長期投資某企業當然希望其穩健些,降低破產風險。
股票投資的核心還是看企業的盈利能力,發展前景,即企業的成長性。當然中短期投資也有主力機構是否參與炒作等因素影響著股票的走勢。所以買點很重要,一支好股票買的價位過高也會出現負收益;一支差股票,買在低位也可獲得收益。

❼ 通過報表如何分析償債能力高低

可以通過財務指標的計算公式來分析償債能力的高低。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主要運用以下財務比率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是衡量短期債務清償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風險的指標.從該指標的計算可見: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大,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不過,由於各行業的經營性質不同,對資產的流動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商業零售企業所需的流動資產,往往要高於製造企業,因為前者需要在存貨方面投入較大的資金.另外,企業的經營和理財方式也影響流動比率.比如,採用寬松信用政策,以賒銷為主的企業,其所需的流動比率就高於那些以現金銷售為主的企業.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應維持在2:1左右,因而也稱之為2與1比率.過高的流動比率,說明企業有較多的資金滯留在流動資產上未加以更好的運用,如出現存貨超儲積壓,存在大量應收賬款,擁有過分充裕的現金等,資金周轉可能減慢從而影響其獲利能力.有時,盡管企業現金流量出現紅字,但是企業可能仍然擁有一個較高的流動比率.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又稱酸性實驗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同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反映企業短期內可變現資產償還短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補充.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是企業在短期內可變現的資產,等於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後的金額,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和應收賬款等.存貨是企業流動資產中流動性最差的一種,其變現不僅要經過銷貨和收賬兩道手續,而且存貨中還會發生一些損失.因此,在分析中將存貨從流動資產中減去,可以更好地表示一個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應維持在1:1左右較為理想,它說明1元流動負債有1元的速動資產做保證.如果速動比率大於1,說明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償還短期債務,但同時也說明企業擁有過多的不能獲利的現款和應收賬款;如果速動比率小於1,企業將會依賴出售存貨或舉借新債償還到期債務,這就可能造成急需售出存貨帶來的削價損失或舉借新債形成的利息支出.如同流動比率,各企業的速動比率應該根據行業特徵和其他因素加以評價.在對速動比率進行分析時,要注重應收帳款變現能力這一因素的分析.

(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企業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反映企業的即刻變現能力.這里所說的現金,是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項比率可顯示企業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
這項指標近幾年隨著現金流量信息在財務分析中受到的關注而被日益重視,運用它可以更准確地評價企業短期的償還能力.
(4)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也稱負債比率或舉債經營比率,是指負債總額對全部資產總額之比,用來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企業的資產總額應大於負債總額,資產負債率應小於100%.如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低(50%以下),說明企業有較好的償債能力和負債經營能力.
在企業資產凈利潤率高於負債資本成本率的條件下,企業負債經營會因代價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因此,所有者總希望利用負債經營得到財務杠桿利益,從而提高資產負債率.但債權人希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低一些,因為債權人的利益主要表現在權益的安全方面.如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等於甚至大於100%,說明企業資不抵債,債權人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可向人民法院申請企業破產.可見,企業負債經營要適度.
(5)有形資產負債率.有形資產負債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有形資產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有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無形資產凈值)×100%
這項指標是資產負債率的延伸,是一項更為客觀地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企業的無形資產如商標,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不一定能用來償還債務,可以將其視為不能償債的資產,從資產總額中扣除.這項指標的作用及其分析方法與資產負債率基本相同.這里應注意,在資產總額中若待攤費用和長期待攤費用的金額較大,在計算該指標時也應從資產總額中扣除.
(6)產權比率.產權比率也稱負債對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這一比率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
其計算公式如下: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❽ 股票投資中資產負債表怎麼分析

對於財務報表,如果直接去看,我跟你們大家一樣,也是看不懂的,所以,大家先放下心來,看不懂財務報表是正常的,不奇怪,我曾經說過,90%以上的財務總監與會計師也是看不懂報表的,他們的責任只是把報表數據做對,做平,而具體代表了什麼意思,他們也不知道。我打個比方,三張財務報表,大概少說有150個左右的項目,你如果一頭扎進一兩個項目中,就好比我們去爬山,一頭扎進山裡,東南西北都不一定分得出來,很容易迷失在裡面,所以看報表,要有看報表的方法。

把資產負債表濃縮成了六個項目(不包括合計數),這么一來就很簡單了,看起來也很清晰。光這濃縮的六個數據,就已經包含了很多信息了,不信,你看:

---------------------------------------------------------------------------------------

1、我們要看的第一行數據, 是貨幣資金和短期借款

貨幣資金主要用途自然是用來維持企業運營和償還短期借款的,如機器中的潤滑油和人身上的血液。

你看到濃縮資產負債表第一行的兩個數據,是貨幣資金跟短期借款,拿他們的比較,你就可以知道,這個企業手裡的錢夠不夠還短期借款?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償債能力。如果貨幣資金大於短期借款,那麼很確定這個公司就有能力償還短期借款,否則,就有可能償還不了,得經常借新債還舊債,體現出償債能力明顯不足,如果新債借不到,那就悲劇了,銀行就會發起訴訟,公司就有可能破產。今年就有很多發債的公司違約,實際就是短期償債能力不足。

這個對比指標我定義名稱為短期償債能力,在愛股說里,通過個股>財報>償債能力>點擊更多內容就可以找到這個指標。這個指標取值從0~1,值越大,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強,越小,當然短期償債能力就不夠了。

===數據摘自【愛股說】價值投資圈子 可查詢全部資料

❾ 償債能力指標的主要指標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保守的觀點認為資產負債率不應高於50%,而國際上通常認為資產負債率等於60%時較為適當。從債權人來說,該指標越小越好,這樣企業償債越有保證。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企業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產權比率也稱資本負債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公式中的「股東權益」,也就是所有者權益。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產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對評價償債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兩者的主要區別是:資產負債率側重於分析債務償付安全性的物質保障程度;產權比率則側重於揭示財務結構的穩健程度以及自有資金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
或有負債比率,是指企業或有負債總額對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應對可能發生的或有負債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或有負債總額=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金額+對外擔保金額+未決訴訟、未決仲裁金額(除貼現與擔保引起的訴訟或仲裁)+其他或有負債金額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一定時期息稅前利潤與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債務償付的保障程度。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指利潤總額與利息支出的合計數,利息支出指實際支出的借款利息、債券利息等。其計算公式為:已獲利息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計算公式中的「利潤總額」,包括稅後利潤和所得稅;「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也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
其中:
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於L
帶息負債比率,是指企業某一時點的帶息負債總額與負債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負債中帶息負債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未來的償債(尤其是償還利息)壓力。其計算公式如下:帶息負債比率=帶息負債總額/負債總額*100%
帶息負債總額=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應付利息

❿ 哪些財務指標可分析上市公司償債能力

企業資金來源有兩個:債市與股市。一種是通過銀行信貸借入資金,還有一種是股東持股。
從經濟法律角度,既然借債,那必須還債。每個企業償債能力不同,償債就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償債能力就是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從財務管理角度,償債能力指標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衡量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有三個: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
衡量長期償債能力指標有三個: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權益乘數。
這幾個指標計算公式比較簡單,我們舉兩個例子:
(一)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速凍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
從資產負債表上看,就是左側資產方前幾位流動性較好資產就是速動資產,負債就是右側欄上面流動較好的負債就是流動負債。
(二)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利息支出。
其中,息稅前利潤=凈銷售額-營業費用=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經營成本。
這個指標可以反映獲利能力對償債的保證程度,不能反映企業債務本金的償還能力,企業償還借款的本金和利息不是利潤支付,而是用流動資產支付,使用這個指標需注意非付現費用問題,短期內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非付現費用,並不需要現金支付,只需要從企業利潤中扣除,利息費用不僅包括當期利息費用,還包括資本化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就是從所借債務中所獲得收益與所需支付債務利息費用的倍數。取決於兩個基本因素:企業所得稅前利潤,企業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越高,說明息稅前利潤相對於利息越多,一般來說,這個指標至少大於1,表明支付利息費用的收益大於需要支付的費用。短期內也可能低於1,因為企業一些費用不需當期支付,例如企業折舊費、低值易耗品攤銷等。
借錢的利息費用包括當期財務費用和予以資本化兩部分。如果利息費用為負數,表示企業的銀行存款大於借款。企業借債必須保證借債所付出利息費用低於使用這筆資金所獲得的利潤。
舉例:一家上市公司2014年銷售收入1614萬元,凈利潤161.4萬元,所得稅稅率25%,利息支出50萬元。計算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161.4+50+1614*25%)/50=1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