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為富翁,原因很多。當然,在他的投資生涯的後半期,他已經不僅僅在做股票了,他擁有了一家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的特殊性,給他的投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而且這種資金還沒有成本。再加上資金規模的巨大,他能夠影響所投資公司的經營,這都是他成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資,他的後半期並不是僅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潤。老巴能成為首富,因為他即是一名優秀的投機者,更大層面上也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
所以,作為我們中小投資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後半段的投資經驗,我們要研究他從窮光蛋發家致富的過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將來您要發了財,您也能象他一樣搞這些資本運做,畢竟誰錢多,誰的投資途徑就更廣泛嗎。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為這個人的人格特質非常符合股票市場。比如,他個性沉靜,喜歡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奮,對任何知識都充滿了興趣;個性非常穩定,沒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習性;人品非常優秀;獨立思考能力非常強,幾乎不受外界的影響等等。
其次,這個人在發財之前有過長期的投資失敗經歷。根據他的傳記,老巴這個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場。但是他和我們大多數散戶一樣走的是技術分析的道路,炒短線。這導致他很長一段時間沒賺到錢(我們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經過,卻沒有注意在發財之前他所經歷的長期失敗過程)。正是長期的失敗經歷,他本人又非常善於思考,使他對資本市場的投機機理有著非常刻骨的理解。這種經歷是每個投資者都要經過的課程,只是很多人堅持不下來,或著不善於思考,總結不出有用的經驗。所以,老巴在走上價值投資道路後,具備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他不僅僅懂得企業投資,而且精通投機,是一個兼備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資,他的拋售時機把握的簡直太精確了,幾乎就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夕,這都是他在青少年時期炒短線積累的投機經驗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來就搞價值投資,我支持新手應該用至少5年的時間在股市裡炒短線,表面上看這是在浪費時間,但是只有這種浪費才能讓一個人終身能立足於這個市場。只有短線的經歷才能真正讓一個人把握好價值投資,價值投資也可以說是技術分析的升華。
最後,老巴在創業的時候,正好趕上美國二戰以後的經濟騰飛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國60年代的大盤走勢圖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發財和其他生意一樣,都需要耐心與執著,別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見笑了!
② 巴菲特怎麼判斷明天股票是漲還是跌
巴菲特有那精力??他是做投資不是炒股,他購買的股票是看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所以一旦買入都是長線持有,你不要把他當成神,他最近20年投資有兩年是虧損,18年是賺錢,一般每年也就是十幾個點,高的20多個點,是穩健的投資,而非我們炒股總想一夜暴富,人家是幾十年的積累。
③ 請問股神巴菲特是怎麼看股的,他是開發炒股軟體的還是自己一開始就自己炒股,
我就是巴菲特的師傅,你敢跟我操作嗎,讓你血流成河。。
④ 巴菲特是怎麼從企業年報里看出一個股票應有的價格
答覆板主:巴菲特選股有六大准則。(1)大型股。(2)穩定獲利。(3)高ROE
低負債。(4)良好的經營團隊。(5)簡單企業。(6)景氣循環位置。
巴菲特是怎麼從企業年報里看出一個股票應有的價格?
我們可以從巴菲特六大選股重點(3),從利潤表中的股東權益收益總值(A),再從資產負
債表中的股東所有權益(B),兩者間的百分比。計算方式如下:
ROE = (A) / (B) * 100%
簡單的說:就是凈營利和總資產的百分比。(關注單位時間為季或年)
而ROE應該就是板主所謂的股票價值。也是投資學中的『價值投資』與『成長投資』的合並。
以上是個人的認知,僅供參考。
⑤ 巴菲特為什麼不看K線圖呢
巴菲特獨創的價值投資在股市應用中是很有代表性的一派,他主要是研究這個公司業績,並且實地考察,等等,他首選的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資源類股票,其次就是贏利能夠長久並且持續的,業績穩定的。
這些東西在K線上是反映不出來的。
一般技術派需要看技術線來分析歷史和支撐/阻力/壓力點……等技術指標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參數是:成交量。這也是以索羅斯和羅傑斯為代表的「動量分析」派的王牌,他們認為只要有成交量就可以持續推動股價的上漲,而不需要從基本面分析。
實踐和時間證明,2者的理論都很適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在中長線投資中應用非常的廣泛,並且被多數人推崇,並且成果顯著;短線中,一般沒有基本面只要有炒作的成交量一樣可以創新高,但是很可能遠離價值投資,處於深度價外的狀態,泡沫破裂必定有人要為此付出代價。
一般長線的高手不在意短期買入點的價格高低,所以就沒有必要看K線,他們只關注預期的賣點;但是短線高手往往要盡可能的分析歷史數據,來預測將來的走勢,所以賣點和買點他們同樣關心。
⑥ 巴菲特如何看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利潤表中,第九條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
在股票投資基本分析的諸多工具中,與市盈率、市凈率、現金流量折現等指標一樣,EPS也是最常見的參考指標之一。
合理的股價要根據市盈率來計算,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根據這一公式,就可計算合理的股價,一般講業績好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值為40倍,所以,合理的股價=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40)。三季報每股收益0.50元,其合理股價為20元。
(6)巴菲特看懂股票走勢擴展閱讀:在股市正常情況下估計股票的合理價格
一、不同的股票市場給的市盈率不同。比如鋼鐵10-15倍銀行20-30倍;汽車30-35倍;高科技35-50倍;這個不定自己來分析吧。
二、市盈率乘以當年利潤=正確估價(A1) 當然你如果對企業很了解,可以估計明年以及未來的企業每股利潤,你就可以判斷此股票明年和未來價格。
三、每股凈資產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凈資產高的企業,在股市不正常時更有抗跌能力。
四、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也是很重要的指標,高的可以分紅送股,在股市不正常時更有抗跌能力。低的分紅少,送股可能小且少。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凈資產=A2
五、按照第二部算出的估價A1與A2比較,A1遠大於A2,此股沒有抗跌能力或抗跌性差。在弱市會虧損的多。A1越接近A2的越好。
⑦ 巴菲特炒股不看K線圖,我打算炒股,那我是看還是不看啊
看,但不能只看。
在股市中賺錢靠的是什麼?並不是靠技術!股市中的圖形以及技術參數都是莊家有目的的走出來的,並不是按照技術規律走出來的!所以靠技術賺錢是靠不住的!這正好上了莊家的當!因為這所有的技術圖形都是他們劃出來的,就是給大家看的,你要是按照技術參數來炒股正好進入了圈套!可以告訴大家,炒股票的訣竅只有一句話:「七分智力一分經驗一分運氣一分技術!」炒股票所需要的智力不要求很高,正常人的智力已經足夠!但要想發揮出正常智力卻不容易,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拋卻金錢概念,不要計較金錢的得失。這點是最難做到的!但你必須做到。否則,賺了則喜賠了則憂,自己的情緒已經受到了干擾,你不可能最大的發揮智力做好股票?那麼你不如去買彩票!建議花費2-3個月去游俠股市模擬炒股,多練習,堅持下去就會見成效。學開車肯定要去駕校,但炒股很少有人去培訓,去做模擬練習。這是新手虧損的主要原因。多做模擬練習,可以減低進入實盤操作後發生虧損的概率。
2、堅決不聽股評家的推薦。因為莊家時刻在注意股評家對自己所操作股票的看法,他們也非常善於利用股評家。而有些股評家也許就是莊家所僱傭的!是專門來給莊家做輿論的!
3、把精力用在有限的幾只股票上,不要東戳一個,西搞一個。只有集中精力研究有限的幾個股票,你才能找到有效的操作規律!
4、要學會見風使舵。主要是對大盤方面,大盤好時持倉量要大,大盤淡時持倉量要少甚至空倉。因為大盤淡時,莊家也難以逆勢而為。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必須做到上面的第一點,否則在你的成本價以下減磅,你是不忍心割肉的!這也就是老股民常說的「止損」。
5、和股票或者股市建立戀愛般的感情。不但要研究它的基本面,同時要研究它的嗜好、性格等各方面的規律。將它當作你的老婆,它就會管理好你的財產!你如果移情別戀,東采一朵野花,西摘一根野草,這些野花野草就會將你的財產吞噬掉!研究股票的同時,要重點地研究莊家在其中的運行軌跡。任何一隻股票的大漲或大跌,都必須有相對應的成交量,他的對應成交量產生了異常是很容易發現的!我堅信:當你研究它一段時間後,你的水平會產生一個質的飛躍!
⑧ 巴菲特是如何看股票盤的呢
巴菲特屬於長線投資的大老闆,一般不看日線、不看盤面走勢,閑下來沒事的時候有可能打開看一眼,注意是有可能,不是必須、不是每月都看股票盤,他看季線年線,不看周線月線!
⑨ 在巴菲特看來,股票漲跌和股價有什麼直接
巴菲特是企業家,戰略投資者,不怎麼關心價格。巴菲特是賺分紅和上市公司增長的錢。希望採納。
⑩ 巴菲特投資忠告:有些人天生不適合買股票,你是如何看待呢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買股票,但我知道是否買股票「,真不愧是股神,簡明扼要一句話就把股市投資的真諦闡述地淋漓盡致。
對於巴菲特的觀點我還是較為認同的。
投資經常虧損的朋友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
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在股市中生存?
自己是否真的具備投資理財的能力?
自己是否真的能夠駕馭住「沖動」,堅定自己的投資信念?
我不禁反問一下身為「老韭菜」的自己,這10年投入股市究竟換回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我們花費了如此多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到底是否真的值得?
或許真的應該考慮退隱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