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什麼叫」填坑」
主力故意砸盤或除權後K線圖上形成的一種像凹坑的圖形,隨著股價上漲圖形被彌補的過程。
Ⅱ 股票是個坑
是坑就趕緊脫坑。。。
Ⅲ 一支股票橫盤後,如何判斷該股的走勢(上漲還是下跌)
一支股票橫盤後,判斷該股的走勢依據:
1.橫盤整理行情突破方向的形成概率:橫盤整理往往是變盤的前奏曲,特別是股價經過一定下跌過程後的橫盤整理,很容易形成階段性底部,下跌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行情結束時,絕大多數情況將選擇向上突破,其概率約佔90%左右。
2.收斂三角形形成的橫盤整理由於其形態特徵是上漲高點不斷下移、下跌低點不斷抬高。這種形態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延續原有的趨勢選擇突破方向,只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會演變成與原來運行趨勢相反的走勢。
3.上漲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是最為復雜的整理行情,其最終的方向性選擇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必須根據量價特徵,並結合技術分析手段進行具體的研判。
4 .目前的橫盤走勢是誕生於下跌行情中,專家分析,如果這種橫盤整理走勢持續時間在5至15天內的,形成的向上突破往往具有一定上攻力度。但如果橫盤時間過長,不僅會影響反彈動力,而且還容易導致橫盤整理最終選擇向下破位。
橫盤整理行情是由以下三種情況形成的:
1、下跌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
2、收斂三角形形成的橫盤整理;
3、上漲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
Ⅳ 股票虧損有多少種情況
股票虧損的原因很多,總結幾點供參考:
1)首先別追漲殺跌,簡單說就是股價快速上升6.5%以上不輕易追高,股價下跌10%以上時不輕易殺跌,保持一顆平常心,年目標獲利20%以上時考慮離場觀望···
2)上升時不貪婪見好就收,下跌時不恐懼,千萬別人雲亦雲或見風就是雨,羊群效應跟風殺跌。
3)人別太自信,是人都自以為比別人聰明,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Ⅳ 股票中的填坑是什麼意思
這個要結合挖坑來說 挖坑就是股票在准備拉抬前突然急跌,讓大家以為是新一輪大跌的開始,賣出股票逃跑。但是突然就止跌並進行橫盤或者反彈。K線上顯示突然急跌到連續上漲這段K線圖很象平地一個坑,賣掉的就是被埋的。 填坑就不能理解的,左邊往下挖,右邊往上填,如果在強勢市場,通常會快速拉回下跌平台,平台整理後有連續拉升動作. 挖坑過程一半是縮量的,威廉指標通常只回探到50附近就再次起來.或者稱牛回頭.見下圖方框中:
Ⅵ 股票封住漲停後又被打開怎樣分析後期走勢
莊家用巨量把股價封到漲停板上,但途中反復打開,讓散戶的買單頂在漲停板價位上,莊家得以金蟬脫殼,溜之大吉。次日將沖高回落。
出現這種情況時股價已高,大勢冷暖無所謂,因為越冷,越能吸引全場注意。具體手法是:莊家拉到漲停板,以大筆買單吸引人跟進,然後在漲停價上封幾十萬的買單,但買單封得不大。於是短線跟風盤蜂擁而來,累積出大量的跟風盤。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6)股票填坑後幾種走勢擴展閱讀: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Ⅶ 一隻股票怎麼判斷橫盤的時候是主力出逃還是洗盤
辨別橫盤洗盤與橫盤出貨:
橫盤整理行情突破方向的形成概率:橫盤整理往往是變盤的前奏曲,特別是股價經過一定下跌過程後的橫盤整理,很容易形成階段性底部,下跌行情形成的橫盤整理行情結束時,絕大多數情況將選擇向上突破,其概率約佔90%左右。
橫盤洗盤和橫盤出貨,雖然同樣是以橫盤為手段而達到不同的目的,但由於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導致主力在整個橫盤形態過程中的不同行為。橫盤洗盤主力主要是以換手洗盤為主要目的,只有在關鍵時刻才在高位或低位以主動性買賣單子控制股價,橫向整理。有時間則以被動性買賣掛單強制控制股價橫向洗盤,促使中小散戶投資者自由換手。整個過程,主力活躍不多,走勢沉悶,但比較堅挺。而成交量也伴隨著股價換手,迅速萎縮,標志著籌碼日趨集中,浮碼逐步減少。橫向洗盤最終以放量向上突破標志著中繼形態的結束。
而橫盤出貨則恰恰相反,由於主力以派發為主要目的,導致在整個橫盤形態演變的過程中主力身影頻頻活躍,常常做出各種突破姿態,引誘跟風盤,但隨著主力不斷派發,盤面浮碼日趨沉重,股價走勢也日趨疲軟,每次股價跌至低點,主力維持股價時,顯得特別沉重。
Ⅷ 股票下跌時,有哪幾種情況
以下七種情況的股票不要買:
1.暴漲過的股票「暴漲」就是指在K線圖上出現垂直上漲達兩周,短時間上漲幅度在100%-200%,且中途沒有任何調整,一步到位。這種股票暴漲的原因,往往是其上市公司有特大合資、兼並、收購和重組利好消息。上漲初期在市場上沒有任何消息和傳言,幾個星期後對該上市公司的傳說和消息逐漸流傳,上漲到天價後上市公司才宣布明朗的特大利好消息,此時缺少技術的散戶和新股民見利好出現便蜂擁而入,莊家迅速把所有低價買進的持股拋給搶入的新股民。當天出現一根歷史天量後股價就像瀑布飛流直下,何處來何處去。
暴漲後的股票往往需要大約1-2年的時間來修復後才會有新莊家進入操作,所以當某隻股票暴漲後不要在短期內就參與,除非是短線高手。
2.放過天量的股票天量往往是做莊機構用利好消息在一天之內把所有或大部分籌碼派發給聽到消息的散戶,有句話叫「天量見天價,見了天價回老家」,非常形象。股市高手往往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成交量放大」。可參考大盤2002年6月24日、2008年4月23日、2008年9月22日走勢中的天量。
有沒有放了天量後市繼續漲的股票?有,但不多,大約在0.6%左右。比較典型的有馬鋼股份,在2000年3月16日天量繼續漲,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有突發的個股題材,機構突擊拉高建倉,但後面的行情是非常快速地上漲,並一步到位。
3.大除權股票大除權是大比例送配除權的股票,是中國市場特有的產物,即莊家利用除權改變價格對比現象的特種手段,如一隻股票被莊家炒到30元利用10送10的除權價格變成了15元。除權之前往往有絕對的好消息,價格低於同類股票且基本面又「好」,吸引喜歡低價又認為基本面好的新股民,為出貨創造了機會。判斷大除權不買的條件一般要配合除權前後2-3周的成交量分析,如果除權前後3周中出現天量那就要遵守不買原則。
4.大問題股票大問題股票是受證監會或相關上級執法機構處罰和制裁的股票。這種股票在受處罰的階段莊家一時不能拉升。如果問題較大,下跌期就會更長。這種股票的消息往往在重要的證券媒體上公開刊登。如ST銀廣夏2001年7月之後的走勢,下跌周期達5年左右,37元大跌到7.04元,根本就無法用百分比來計算。
5.長期盤整的股票長期盤整、不隨大盤漲跌,意味著這是無莊家或撤庄後的股票。這種股票往往前一階段有放天量暴漲的情況,正因為該股無人照顧,只能長期盤整。也可能因跟庄機構被套,一時無法出局,只能在某一區間長期盤整。有機會則猛拉一下,沒機會一泄千里。對於這類比較難對付的庄股,投資者寧可放棄一千,不可進入一個,應該適當迴避。
6.利好公開的股票利好公開是指大盤或個股利好公開。作為莊家的投資機構見所有散戶進去,便立刻反向操作,大規模洗盤,砸到散戶割肉出局為止。所以公開利好幾乎沒有一次使個股和大盤上漲。如2001年6月前B股的利好兌現、2002年6月24日的特大利好出現,更有2008年4月23日、9月19日的兩次利好消息無不例外,見好就死。不管大盤還是個股,聽到利好出現或傳聞的利好兌現,不要猶豫不決,先退為主。
7.基金重倉股票在大牛市,基金持股的數量巨大且不輕易做差價,一直持股到最高價,造成基金巨額盈利。但也正因為這一原因,當大趨勢改變後不能輕易出貨,最後又變成了巨額虧損。不管盈利還是虧損,這都是基金公司的事情,關鍵在於基金公司賬戶的持股情況在某個時間要公布於眾,這就意味著不能做莊家,只能跟庄。一隻好端端的股票,突然某隻基金大規模介入,就會嚴重影響它的內在秩序,老莊就會壓盤或不得已撤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