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莊家的成本要怎麼判斷
莊家建倉成本的幾種計算方法
由於其中大部分類型的成本是我們無法算計的,我們僅僅能夠探索的只是莊家的建倉成本 (1)平均價測算
莊家若通過長期低位橫盤來收集籌碼,則底部區間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平均值就是莊家籌碼的大致成本價格,此外圓形底、潛伏底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測算持倉成本。莊家若是通過拉高吸籌的,成本價格會更高一些。
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觀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作為一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國為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莊家資金大,有時候會進出兩難。
(2)統計換手率測算
對於老股,在出現明顯的大底部區域放量時,可作為莊家建倉的成本區,具體計算辦法是計算每日的換手率,直到統計至換手率達到100%為止,以此時的市場平均價,作為莊家持倉成本區。對於新股,很多庄
家選擇在上市首日就大量介入,一般可將上市首日的均價或上市第一周的均價作為莊家的成本區。
(3)最低價測算
在最低價位之上的成交密集區的平均價就是莊家建倉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大約高於最低價的15%~30%。
(4)股價測算
以最低價為基準,低價股在最低價以上0.5~1.5元左右,中價股在最低價以上1.5~3.0元左右,高價股在最低價以上3.0~6.0元左右。
(5)用SSL指標測算。SSL指標是顯示股價的成交密集區和支撐位、壓力位,成交密集區內平均價位附近對應的巨大成交量的價位就是莊家的建倉成本。
(6)莊家持倉成本=(最低價+最高價+最平常的中間周的收市價)÷3。作為莊家,其控盤的個股升幅最少應在50%以上,大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隻股票從一段行情的最低價到最高價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
(7)新老股測算
①新股上市後,股價的運行一直保持較為強勢的特徵,如果在連續好幾個交易日股價總體向上,換手頻繁,並且一周之內達到了100 %以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平均價格就大致接近莊家的成本。
②上市當日換手率超過60%的新股,莊家的成本線在上市首日開盤價與收盤價之平均值附近。這是因為,新股上市當日,一級市場申購專業戶大量拋售套現,此時正是收集籌碼的最佳時機,看好該股的莊家常進場大肆吸貨。因此,一旦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60%,當天的平均價必然是莊家進貨的成本價。尤其是在弱勢時,一些中大盤股或行業屬性一般股不被散戶看好,上市低開低走,莊家正好趁機大量吸貨。一旦莊家收集過程完成,日後的拉抬幅度往往是首日收盤價與開盤價之平均值的2至3倍,甚至4至5倍。散戶只要在此區域進貨,又能捂住3個月乃至半年以上,常有驚人的獲利。
③上市首日換手率不足50%的次新股,莊家成本一般在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大多數莊家收集籌碼不可能集中於一日,上市若首日未能拿足籌碼,莊家需要一定的時間吸貨。對大多數剛上市新股,莊家如果立即拉高吸貨,往往成本較高,需慢慢吸納。據我觀察,大多數莊家一般收集籌碼需要2至4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收集完畢之後,在大市適度活躍時擇機拉抬,發動一波行情。因此,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的價位往往是莊家成本區域,散戶在這個區域擇機介入,取勝的把握較大。
④冷門老股的莊家成本在底部反復拉抬、箱形震盪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均值處。一些股票因利空調整得十分充分,股價已跌深跌透、無人關照,此時有心莊家正好趕來收集破爛然後施展手法變金子。但要想哄出散戶手中廉價籌碼並非易事。唯一辦法是反復拉抬、打壓。這時股價K線圖及成交量特點是:K線小陰小陽或連綿陰線伴隨萎縮成交量之後,突然來一兩根大陽線同時伴隨成交量的放大。然後,又是萎縮成交量和連綿陰線或小陰小陽,如此反復幾次,股價上下箱形震盪,成交量間隔性放大。莊家的成本就在箱頂與箱底之中位附近。散戶在箱底或箱子中位進貨埋伏,一旦莊家籌碼收集完畢發力上攻,升幅甚為可觀。 ⑤慢牛股莊家成本通常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的黃金通道內。有些朝陽行業潛力股,主力機構因看好該股基本面在裡面長期駐守,耐心運作,只要該股基本面不發生重大變化,莊家就不會出局。其走勢特點是股價依託10日均線、30日均線震盪上行,緩慢盤升,莊家手法不緊不慢,不溫不火,股價偏離5日均線過遠則回調,技術整理幾天,一碰到30日支撐線就上行,然後再次觸及5日線又回調,成交量既不放得過大,也不萎縮太小,始終保持一個比較適中的水平。這種慢牛股的莊家成本區域就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散戶在此區域進貨,賺錢的概率極大。
(8)通用方法
選項擇吸貨期內趨中的最低價與最高價瑞加上平均價之總和,然後再除以3,這種方法簡單實用。一般吸貨建倉越長則利息、人工、公關、機會成本都會增加。一般要略為上浮15%以下,如有達到兩三年的建倉莊家時,則成本合算會要再加上20-35%為宜一般一年取用10%較合適。
2. 關於股票為什麼買入價後會有成本價成本價是什麼
成本價=買入價格+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其它(委託費、通訊費,一般不要)。
下面的供參考: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
不考慮最低傭金和印花稅,傭金按0.3%,印花稅0.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0.81%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網上交易的「歷史成交」或「交割單」欄目可以看到手續費的明細。
3. 怎麼看股票的主力成本區
在K線圖中,最長最密集的區間是成交堆積最多的價位區,就是主力成本區。
低位籌碼主峰是長期形成的,是主力投資者的重要持倉成本區,主力持倉成本那麼股價不僅可以獲得支撐,還可以頻繁獲得支撐。
如果行情不佳,主力持倉成本使得股價從高位回調至籌碼峰上限.我們可以看到股價出現反彈的情況很多。主力持倉成本價格多次反彈以後.低點不斷抬高。
股價回升後首次見頂回落:股價脫離籌碼主峰以後大幅上漲,主力持倉成本價格漲幅較大,主力持倉成本使得投資者的盈利空間快速增加。
(3)分析股票為什麼要知道成本擴展閱讀:
投資者析應用上注意:
1、動態化的成交密集區只在短時期內對股指或股價起到一定作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換手率的增大,它的作用會越來越小。真正的作用可能只是心理上的。
2、在大盤或個股沖關或下跌遇阻之時,會有「成交密集區」的提法出來解釋現象。但最終在市場中起決定作用的當然不是什麼「密集區」。
中小投資者應得到的重要啟示是,在操作上,如你所持有的股票向上運行遇到前一個密集區時,不要被輕易「嚇住」,尤其是股價正好在前一個密集區駐足不前時。
如果此時你的個股經過調整,有了充分的換手(一般要達100%以上),上攻時成交量又持續放大,那麼這個阻力位過定了,而且突破時不會顯得很沉重。
4. 股票如何進行成本分析
我們炒股票,目前只能看到主力的持倉成本,並不能看到某個主力的成本,要是這樣,那我們就不會虧損了呵呵,當然,要知道主力的持倉成本,是需要通過軟體進行一定的公式設定對交易過程進行實時數據統計,這些數據也不是百分百准確的,因為現在的莊家做股票已經相當精明了,如他們內部對倒等等,公式統計結果還以為是吸籌呢,實不然,是主力在出貨呵呵,所以做股票就需多看盤,公式只能是輔助的,結合看盤輔助公式統計的多個數據指標進行分析,那樣,你的成功將大大提高,不過,離開了公式的數據統計,你的操作將變得盲目,毫無方向。
5. 怎麼看一支股票它的主力成本是多少還望高手賜教!!!
一般近期的均價成本有的軟體會有統計,像大智慧這些行情軟體都會有統計。你覺得多大算主力呵呵,還是要好好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只看成本是沒用的
6. 為什麼會有股票交易成本,這有什麼意義
持有股票的成本(持倉成本)=購買時的股票價格+券商的傭金+印花稅
其中,券商的傭金和印花稅就屬於直接交易成本(狹義的股票交易成本)
廣義上講,資金的利息成本和投資其他項目可能帶來的收益(機會成本),也屬於交易成本的一種,一般情況股票交易成本指狹義的股票交易成本。
說明:
1、券商的傭金,是指為你提供買賣等服務的券商等機構收取的服務費用,在中國A股就是雙向收取的,就買賣都要按照交易金額的比例收取傭金。
2、A股印花稅,目前採取的是單向收取的機制,即賣出股票的時候收取,歷史上曾經也雙向收取過。
意義:
1、對於投資者而言,知道自己的股票持有成本,便於設定盈利目標和止損目標。
7. 股票的主力成本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股票的主力成本的意思是指主力建倉時的成本。
主力,是指主要的力量,一般也指股票中的莊家。建倉也叫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在股票市場上,建倉、平倉和持倉的含義與上面一樣。簡單地說,這三者意思是:買、賣與繼續持有股票。期貨交易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建倉、持倉、平倉或實物交割。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或現金清算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然而,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大部分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一般都在最後交易日。
8. 為什麼股票成本和現價都各有兩種數值
圖片展示的內容:現價是當前股票的價格,舉個例子,假如你上午10時進入這個頁面,你看到的現價就是當時該股票的成交價格,如果是收盤時看的,就是收盤時的價格。成本價就是買入價格加上手續費加上印花稅(如果有)的價格。
9. 股票盈虧成本是怎麼算出來的
股票盈虧成本的計算:
股票盈虧成本=(該股票平均買入成本*持倉總股數-該股累計總盈利額)/持倉總股數
簡介:
盈虧成本會根據用戶在某隻股票上實現的盈虧情況而相應變化,會實時加上套現後的虧損或減去套現後的盈利,即盈虧成本反應是的在某隻股票上的獲利情況,買入賣出交易對它都有影響;買入成本則只考慮買入的成本,不考慮套現後的盈虧情況,只跟買入交易有關。
所以:某股票盈虧成本=(該股票平均買入成本*持倉總股數-該股累計總盈利額)/持倉總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