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一點,這次銀行股是超跌反彈不是上漲。物價和房價居高不下,股市別有好機會了,
② 銀行股在什麼情況下可能大漲
銀行股的大漲理由和別的股票沒什麼不同,大家都看好認為估值低競相買入就會大漲。
③ 牛市初期銀行股漲完下一個是什麼股漲
其一,銀行股大漲近期安全。銀行股在凈資產值左右應該是安全的,之外暫且還不好說,但對指數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這種情況下預示著,當銀行券商保險這些指數權重股,把指數抬升上去之後,短期想大幅度回調也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次進去的均為中線大資金。
其二,下一步迎接兩類股的補漲行情。一類是這波中沒有大漲的非金融低價藍籌,如航空股等,雖然今日都漲停了,但這還是大資金進場行情。二類是起步階段的庄股,在金融板塊帶動指數上台階之後,它們應該登上前台,更加瘋狂表演。因此,錯過了券商銀行板塊行情之後,重點應該尋找它們的蹤影。
其三,拋棄兩類風險股。一類是前期漲幅超過一倍以上的庄股,特別是資金推升概念股,它們已經遠超過估值,出貨行情將是它們的中線趨勢。二類就是問題股了,隨著登記制發行越來越近,年報越來越近帶來的退市風險,它們一族會和大盤南轅北轍,分化會越來越遠,不要指望它們會按照A股老黃歷補漲,拋棄風險迎接更多的機遇。
④ 為什麼銀行股大漲大部分股票就會跳水
個人理解:銀行股盤子很大,如果漲了,肯定是資金被吸走了,那麼其他地方的資金都會轉移出來,有資金出來肯定就會跌了咯。
⑤ 銀行的股票漲,哪些股票會跌
這個不好說,因為影響股價的因素太多了。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下面就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過根本的兩個法則對股市產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 當然,有時候政策面的變化,也會影響股票的價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國家公布國有股減持政策,不流通的國有股要通過減持變成能夠流通的流通股,這就導致原來的流通股的價值貶值,從而導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買股票,虧錢的機率極大; 在大盤上漲的時候買股票,賺錢就容易很多了。 實踐也證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盤見到歷史大頂,之後一路下跌,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在這段時間,可以說,只要買股票,就會被套牢。很多投資者平均虧損在30%以上。 同樣,在大盤見底的時候,即使隨便買入一隻股票,都可以給你可觀的收益。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20%以上。 大盤變盤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的時候對於股票的漲跌影響很大,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當大盤沒有變盤,處於橫盤的狀態的時候,大盤的作用就顯得不怎麼明顯,也不怎麼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大盤大多時候處於橫盤趨勢,此時大盤對於個股的漲跌影響就不明顯,個股的漲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價值關系的影響、主力資金的運作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這樣,2003年初,在大盤橫盤的情況下,所謂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為幾個有價值的板塊被主力資金充分發掘而形成的。 總之,不能一味的強調大盤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大盤的重要性。大盤在不同的時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可見,主力資金的重要性。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空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下跌。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好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上漲。 當然,這都是一般的情況。特殊的情況,還有在高位的時候,莊家發出利好配合出貨,那樣股價就會下跌了。那個時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股價的下跌了。 因此,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謹慎樂觀。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江恩曾說過:「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因此,一隻股票的歷史走勢,對於股票將來的走勢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打個簡單的比方:個股經過前期一段時間(歷史走勢)的上漲,目前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此時,個股上漲的動力就會明顯減弱,風險就會逐漸增加。因此,這段時間的上漲(歷史走勢),對股票將來的走勢的影響就表現在風險的增加上面。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走勢影響股票將來的例子,還遠遠沒有達到江恩的「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的境界。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當的影響作用。 因為大盤上漲的時候,一般都有熱點板塊的支持。熱點板塊形成之後,就會在這個板塊中形成賺錢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這個板塊。這樣,供求關系就發生了變化,資金的供大於求,於是這個板塊的股票就 比其他板塊的股票漲幅大的多。
⑥ 銀行股大漲意味著什麼
銀行股大漲的原因和意義:
1、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處於全球第二,經濟質量也在不斷上升,但資本市場的發展遠遠滯後,A股市值佔GDP的比重不足70%,發達國家則達到130%以上。
因此,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實現經濟復甦,要助力實體經濟扶持創新科技企業,需要資本市場走出「健康牛」,況且創業板指數已經創四年多新高了,在這種情況下,上證綜指需要帶一帶節奏,而目前啟動銀行股沖關會比較容易,畢竟銀行股的權重非常大,牽一發而動全身。
2、銀行股的估值低廉,容易成為新增資金關注的重點。目前A股的銀行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大部分銀行股破凈。按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銀行股的增長與貨幣投放的增長有比較密切的關系,5月M2(廣義貨幣)增速已經達到11.1%了,銀行股再不濟也能達到貨幣增速的一半,也就是5%,優質中小銀行的增速也許會更高。
3、金融安全的需要。金融大開放以後,國際金融巨頭進入,一個比較快捷的方式就是收購,現在已經不限制持股比例了,如果銀行股過於便宜,則對外資是天大的好事,一定要提高它們並購的成本。
4、在銀行理財資金有20萬億元以上。這部分資金如果進入資本市場,銀行可以從中拓展新業務,增加收入。
(6)銀行股票大漲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發行股票有兩種情況,一為銀行創立之初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金;二為發展擴大銀行發行增資股票,或者為保持適度的清償能力發行的股票。
世界上一些著名銀行,如英國的英格蘭銀行、美國的合眾銀行等都是通過股份集資創辦起來的。
投資者之所以願意購買商業銀行的股票,原因在於它有比較穩定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市場價值的增值。一般而言,商業銀行很少發行增資股票,因為這會削減股東的權益。
⑦ 銀行股為何大漲特漲
這一波行情之初,我即做出三個判斷:一是這一波反彈不同往常;二是行情特點是一氣呵成;三是低估值藍籌將與成長股比翼齊飛。這三個判斷,年初在一般投資者看來都不可能,無奈現在全部成真。造化弄人,時至今日,仍有多數人對行情抱有嚴重的熊市後遺症,不敢相信上漲,不敢面對大漲,不敢去博容易到手的利潤。普通投資者的這種主觀臆斷,讓人覺得十分可惜。
大家倍加困惑的另一個問題是:藍籌之中,為何銀行、證券類股票一塵絕騎,而有色、煤炭卻死活不動?如果這是一個牛市,按以往的慣性,所有股票應該一起上漲,而且有色、煤炭的彈性應該無可比擬。反之,如果是反彈,為什麼銀行股能大漲特漲甚至直創歷史新高?從基本面回答這個問題,確實有些困惑。我在前期的文章中反復強調:這是一次大型反彈行情,而非反轉。有色、煤炭只所以按兵不動,原因有二:首先2011年至今的這一波熊市,由於全球貨幣寬松,大宗商品價格始終處於相對高位,沒有經歷象樣的調整,所以漲起來自然磨跡;二是中國城鎮化到底能對經濟產生多大影響,投資者心中無底。只是由於有了這個預期的改變,明白經濟發展不至於完全陷入停滯,銀行壞帳風險大幅降低,所以估值理應得到提升。而證券類股票,只不過是大盤的影子股;地產股的上漲,乃是房對地產交易復甦的滯後反應。
最近,面對技術上的壓力,無數人宣布「頂部來臨」,建議趕緊逃命,而我卻一再建議投資者堅定做多。這種信心,既來自於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也來源於「盤勢」的把握,同時還考慮了歷次藍籌行情的特點。如果你把藍籌行情等同於最近兩年反復出現的游資發動的短命行情,那當然掌握不了行情的脈絡。在我看來,過早宣布行情結束的各路「高手」,不過是等同於入市三五年的次新股民,僅僅學習了技術分析的皮毛而已。
投資者會再問:銀行股還能漲否?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改善的背景下,銀行股的估值沒有理由全球墊底。而歐美和香港市場的銀行股,一般估值在10-14倍之間,中值12倍。對比成長性,顯然國際市場的大銀行無法與A股的中小銀行相比。
我沒有讓你高位追漲的意思。熟悉我的投資者都知道,年初以來我在微博中高度看好銀行板塊,並將之作為大盤運行的風向標。如果你是短線高手,短線或許還可一為;如果你是思維滯後的一般股民,還是觀望也罷。況且小盤股也還有再次補漲的要求。
⑧ 為何銀行股大漲,牛市要完嗎
銀行股普遍市凈率比較低,在行情比較低沉的時候,帶動市場,鼓舞士氣,這並不意味著行情就一定向下了,也有可能是新一輪上漲的起步。不要悲觀。不過股市未來很長時間操作難度加大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