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華夏復興基金有分紅嗎
07年成立以來沒有分紅。至少目前沒有。好的基金不一定要分紅,比如華夏大盤。
② 基金產品夠好的話大投資環境的重要性是否可以弱化
投資政策對基金的投資方向起很重要的影響作用。政策決定著國家對行業的投資精力,倒不是說每個行業都是靠國家給投資出業績的,但大方向趨勢的確不能忽視。
③ 銀河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申銀萬國哪個是國有控股的公司
您好!銀河證券由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控股,國泰君安由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控股,中信證券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控股,申銀萬國由中央匯金有限責任公司控股。謝謝!
④ 銀河證券哈西十營業部股票交易標准
股票交易標準是和其他的地方一模一樣的,因為股票交易不在證券公司,而是在證交所。
證券公司的差別就是服務,傭金等等
謝謝你的提問,望採納
⑤ 基金問題
這里是一篇對於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混合型基金的分析報告及投資價值分析,你可以參考一下。
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混合型基金的分析報告
第一部分 產品簡介
基金名稱: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混合型基金
銷售網點:中國銀河證券等
託管銀行:中國銀行
發行時間:2007年5月22日到6月21日
基金代碼:460002
募集上限:本基金採用「全額預繳、比例配售、余額退回」的發售機制,募集規模上限(即在募集期內最終確認的有效認購金額[(不包括利息)])為100億元。在本基金正常認購日日間內不停止銷售,但如當日認購結束後發現累計認購申請超過募集規模上限,本基金管理人將於次日在指定媒體上公告提前結束認購受理,並自公告日起不再接受認購。
認購費率:
認購金額(元) 認購費率
認購金額< 50 萬 1.00%
50 萬≤認購金額< 100 萬 0.80%
100 萬≤認購金額< 200 萬 0.60%
200 萬≤認購金額< 500 萬 0.40%
認購金額≥500 萬 1000 元/筆
贖回費率:
持有期限 贖回費率
持有期< 一年 0.50%
一年≤持有期<兩年 0.25%
持有期≥ 兩年 0
投資目標:本基金以長期投資為基本原則。通過嚴格的投資紀律約束和風險管理手段,投資於具備持續突出增長能力的優秀企業,輔以特定市場狀況下的大類資產配置調整,追求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投資理念:中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而其發展的不均衡性使某些行業和企業出現極高的成長性。這種成長性來自於技術的變革,來自於消費方式的變化,來自於企業管理及經營模式的轉型,或者來自於政府政策的變化。本基金將致力於發掘並投資於高成長行業中的優勢企業,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
資產配置比例: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30%-95%;現金、債券資產、權證以及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證券品種占基金資產的5%-70%,其中,基金持有全部股改權證的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3%,基金保留的現金以及投資於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的比例合計不低於基金資產凈值的5%。
投資策略:本基金以股票類資產為主要投資工具,通過精選個股獲取資產的長期增值;通過適度的大類資產配置來降低組合的系統性風險。本基金將「自上而下」的趨勢投資和「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相結合。投資決策的重點在於尋找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趨勢,發現並投資於有能力把握趨勢並在競爭中處於優勢的公司。
股票投資策略:本基金借鑒AIGGlobalInvestmentCorp.(以下簡稱「AIGGIC」)的源於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全球股票分類標准,根據企業成長的階段特性,將股票進行分類,主要投資於其中的突出成長(A類)、高速穩定成長(B類)和高速周期成長(C類)的公司。本基金將重點關注A、B、C三類企業經營狀況中出現的新變化因素,判斷這些因素是否會驅動行業或企業發展趨勢出現良性的變化;依據企業近期銷售收入、利潤、現金流和經營利潤率的變化去識別增長加速的企業;同時根據各個行業的經營特徵和具體指標再加以橫向比較,以進一步確認行業或企業基本面的變化趨勢。
建倉期限: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個月內。
風險收益特徵:本基金屬主動管理的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為證券投資基金中的較高風險較高收益品種,其預期風險收益水平低於股票型基金,高於債券型基金及貨幣市場基金。本基金力爭通過主動投資追求適度風險水平下的較高收益。
業績比較基準:滬深300指數×60%+中信標普國債指數×40%
基金經理:秦嶺松先生:注冊金融分析師,美國南加州大學會計學碩士、霍夫斯塔大學MBA(金融投資專業),西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專業學士。具有多年海內外金融從業經驗,曾在美林證券、交通銀行工作。2002年9月至2005年10月在海通證券公司擔任交易員及產品開發工作。2005年11月加入本公司,歷任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友邦華泰盛世中國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
收益分配政策:在符合有關基金分紅條件的前提下,基金收益分配每年至多6次。全年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於年度基金已實現凈收益的25%。
第二部分 綜合分析
一、公司背景分析
友邦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18日,注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辦公地點為上海市。該公司的股東及其持股比例分別為: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AIGGIC)49%、華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49%、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2%。外方股東AIG實力雄厚,是有著較為豐富資產管理經驗的國際金融行業領先者。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得到了外方股東的大力支持,AIG從投資哲學、投資理念、投研工具等方面給予了友邦華泰全力支持。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管理公司股票投資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的統計,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的股票投資管理能力2006年度在45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1位。(見《中國證券報》2007年4月18日)作為一家次新公司能夠有如此的市場排名確實不易。
參看下錶,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的股票投資管理能力在2007年有了全面的進步,無論是在主動型產品方面,還是在被動型產品方面,各只基金的業績排名均有明顯的上升。友邦華泰盛世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排名已經在同類基金中上升到第17位,一年期的銀河星級評價結果為四星級基金;友邦華泰上證紅利ETF的績效表現更是犀利,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達到了88.02%,雖然限於排名規則暫時不能夠參加排名,但其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其實是在指數型基金當中名列第一位。這兩只以股票市場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以它們較好的業績,充分地展示出了該公司的股票投資管理能力有了顯著的進步,近六個月的凈值增長率均為翻番,為投資者在牛市行情中創造出了豐厚的收益。
表一: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業績一覽表
(圖表見http://www.foo.com/DocView.aspx?ID=59206)
數據來源:(1)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2)統計截止日期:2007年5月11日;(3)見報日期:《中國證券報》2007年5月14日。
二、新產品分析
按照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的基金分類體系規則,我們設定友邦華泰積極成長混合型基金的一級分類屬於混合型基金,二級分類屬於偏股型基金,三級分類屬於偏股型基金。此基金產生設計上的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30%-95%;現金、債券資產、權證以及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證券品種占基金資產的5%-70%,其中,基金持有全部股改權證的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3%,基金保留的現金以及投資於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的比例合計不低於基金資產凈值的5%。
對於這只新基金,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予以關注。第一,偏股型基金正在成為當前開放式基金市場上新產品發行的主流。2006年,股票市場行情走牛,基金公司大量發行股票型基金。該年共成立了9個類別、90隻基金(含2005年度發行的5隻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一類獨大,有39隻,占市場總量的比例為43%。但是2007年以來,市場上新發行的以股票市場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新基金里,股票型與偏股型基金平分秋色,出現偏股型新基金所佔比例相對上升這種情況有著深厚的市場背景。因為這么多的基金公司共同選擇發行偏股型基金,與股票市場的行情走勢有著緊密的關聯。此輪牛市行情自2005年底起步,到了今年「五一節」之後滬市綜指已經漲過了4000點,是以前歷史高點記錄的近兩倍。由於一年多來股票市場已經累積了較大的升幅,使得大盤的上漲動力相對減弱,市場逐漸步入調整是有關各方預料之中的事情。雖然各類支持股市上行的正面因素並沒有發生改變,但市場中存在著的大量非理性因素、較為過度的投機成份、無視投資風險等情況也是十分顯著的。在這樣的基礎市場行情背景下,後市的整體風險正在日益加大。因此,一方面為了積極參與股票市場投資,贏取難得的牛市行情收益;另一方面為了充分控制風險,預防市場調整,偏股型基金便較為適合現在的行情特點,即「95%」的高比例股票投資倉位可以使此基金在必要的時候像股票型基金一樣贏利,「30%」的低比例股票投資倉位可以使此基金在市場大調整的過程中面對比股票型基金更小的風險。
第二,就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現有基金的分布情況來看,該公司旗下的基金目前主要集中在產品線上風險/收益的高低兩端,中間部分是個空白,此基金的問世恰好填補的該公司產品線上的空白,這是任何志向遠大、發展狀況良好的基金管理公司所必須做的事情。作為一隻混合類偏股型基金,此基金屬於具有較高風險較、高收益的品種,其預期風險收益水平低於股票型基金,高於債券型基金及貨幣市場基金,較為適合在牛市行情已經積累了很大的上漲幅度、投資者較為擔心股票市場後市風險的基礎市場背景特徵。此基金的推出將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較低風險類產品選擇,投資者可以利用這些具有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基金產品來構建自己穩健的基金理財組合。
第三,此基金的設計理念極為符合當前的基礎市場行情狀況。隨著股票市場近一年來指數迭創新高,新增資金蜂擁入市,各種概念、題材不斷盛行。在一片樂觀的喧囂聲中,很多投資者普遍感到困惑:在當前如火如荼的市場環境下,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找到真正理想的投資對象?通過對市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該公司認為只有注重企業的成長性,才能獲得持續穩健的回報。也正是在這種投資理念的指引下,該公司研發設計了此基金。該公司認為,中國經濟和證券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而其發展的不均衡性使某些行業和企業出現極高的成長性。這種成長性來自於技術的變革、消費方式的變化、企業管理及經營模式的轉型,也來自於政府政策的變化。及時發現這些新的趨勢,並投資於在這些趨勢演變過程中具備競爭優勢和持續增長潛力的企業,長期而言可以為投資者帶來遠遠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豐厚回報。未來,此基金將以長期投資為基本原則,通過嚴格的投資紀律約束和風險管理手段,精心選擇具備明顯、持續增長能力的成長性企業,採用積極主動的投資策略,輔以適度的大類資產配置調整,追求管理資產的長期資本增值。
第四,由於此基金是一隻以股票市場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在具體選股方面,此基金將充分借鑒其外方股東較為成熟的、源於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全球股票分類標准,根據企業成長的階段特性,將股票進行分類,主要投資於其中的突出成長(A類)、高速穩定成長(B類)和高速周期成長(C類)的公司。此基金將重點關注A、B、C三類企業經營狀況中出現的新變化因素,判斷這些因素是否會驅動行業或企業發展趨勢出現良性的變化;依據企業近期銷售收入、利潤、現金流和經營利潤率的變化去識別增長加速的企業;同時根據各個行業的經營特徵和具體指標再加以橫向比較,以進一步確認行業或企業基本面的變化趨勢。針對出現增長加速的行業或企業,在分析增長背後的驅動力量(這些力量包括技術的變革、消費者消費方式的變化、企業管理及經營模式的轉型、或者政府政策的變化)的基礎上,此基金將深入分析行業的競爭狀況、企業的行業地位、產品的特性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等因素來判斷這些驅動力量所帶來的增長是否具備持續性,從企業的基本面趨勢、估值以及企業基本面趨勢的認同度三方面對備選公司進行量化綜合評級,按照一定的權重加總得出對該股票的綜合評級。
第五,基金經理秦嶺松先生基本素質良好,具有較為豐富的從業經歷,2005年11月加友邦華泰基金管理公司之後歷任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友邦華泰盛世中國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積累了一定的實戰經驗,加之其目前置身於一個處於正業績具有較為明顯上升階段的管理團隊之中,為其後市能夠有效運作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該公司的投研團隊擁有較為先進的國際投資研究理念和較為豐富的中國本土投資研究經驗,其中50%的人員擁有海外留學、工作背景,50%的人員獲得了CFA資格。整個團隊在投資決策流程始終秉持「注重研究、分散投資、嚴控風險」的三大原則。在投資運作中,該團隊注重價值投資和基本面分析,透過深入的行業研究、與上市公司溝通,及時發現市場潛在的機會,同時通過精選個股,實現理性投資。
三、風險提示
1、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2、此基金在發行時採用「全額預繳、比例配售、余額退回」的發售機制,「募集規模上限(即在募集期內最終確認的有效認購金額[(不包括利息)])為100億元。在本基金正常認購日日間內不停止銷售,但如當日認購結束後發現累計認購申請超過募集規模上限,本基金管理人將於次日在指定媒體上公告提前結束認購受理,並自公告日起不再接受認購。」因此說,有意認購此基金的投資者需要及時認購。
3、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請仔細閱讀此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及《基金合同》。
第三部分 綜合星級評價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新產品綜合評價體系》的統計,對於友邦華泰積極成長基金的綜合評價結果如下:
表二:新產品星級評價表
(圖表見http://www.foo.com/DocView.aspx?ID=59206)
附註:(1)統計數據來源為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2)統計截止日期:2007 年5 月11 日;(3)見報日期:《中國證券報》2007 年5 月14 日。
⑥ 股票成本價問題
每個券商的手續費是不同的。
而且有的軟體顯示的是攤薄成本,有的顯示的是保本成本(也就是把你買賣的費用都提前算進去了。)而賣出時要比買入的要貴的 過戶費 印花稅 交易費 ……
所以我估計它顯示的是保本成本(Ye就是股票漲到你這個49.58的時候,賣出時沒有虧錢,扣除買賣費用,剛好是保本。
不過有的的公司,目前我所知道的大部分公司裡面好像只有銀河的軟體是最詳細的,分開顯示不同的成本的價位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
祝投資順利!(友情提醒):
目前的一段時間 好像並不是最好的建倉時機,也更不要輕易的就大舉進入建倉。
分析你的個股,找到安全的位置,然後參考大盤。慣性原理,不會輕易就結束的。可能就算不再深跌的話,估計也會在下面牛皮盤整糾纏一段時間的。
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希望沒有太多的影響您。
⑦ 銀河證券:基因測序如何催動精準醫療迅猛發展
銀河證券歷時兩個多月,對基因測序行業政策環境,技術趨勢及行業巨頭的商業模式和投資邏輯進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並發布了《基因測序的發展趨勢與商業模式——探討精準醫療系列報告之(一)》的深度調研報告。
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飛速提升、生物醫學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大數據分析工具的日益完善,我們正進入全新的醫療健康時代——精準醫療。
精準醫療是一種基於「個人」的定製醫療模式,其以個體的組學信息和遺傳信息為基礎,以環境、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及診療方式等為跟蹤對象,搜集全方位、可量化、有前瞻性和時效性的個體數據,通過數據的綜合分析、挖掘形成有價值的醫學信息,最終設計出針對個體的最優解決方案。
圖1. 精準醫療:基於「個人」的定製、量化醫療模式
基因測序技術憑借靈敏度高、精度和通量高、價格低廉等優勢,成為基因檢測技術中獲取人體基因組數據的主流技術,通過將基因組數據與無線生物感測器獲取的生命體徵信息(如血壓、心跳、腦電波、體溫等),成像設備中的個體信息(如CT、MRI、超聲等)以及傳統醫學數據相結合,精準醫療為個體提供全新的定製醫療。
「一刀切」治療時代已過時,啟動精準醫療刻不容緩
傳統醫學痛點催生精準醫療需求。傳統的循證醫學是結合臨床醫生的個人實踐經驗和客觀的科學研究證據,對於症狀相同的病人使用相同劑量的同種葯物進行治療,但治療效果卻千差萬別。傳統治療方案顯示,腫瘤的無效率高達75%,糖尿病無效率43%,抑鬱症無效率也有38%。人們逐漸意識到大多數疾病的發生是自身遺傳密碼和外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精準醫療藉助可監測的遺傳信息和環境信息,針對個體提供定製的優化治療方案,提升現有治療水平,並盡量在發病前就有望有效預防。
圖2. 傳統醫療「一刀切」治療,導致較高的用葯無效率
精準醫療具定量化、個體化、事前預防和連續性四大特點,是對傳統醫學的重要革新,進一步解決了傳統醫學的痛點,避免醫生由於「只見森林不見樹木」導致的過度依賴主觀經驗、描述和循證醫學的大眾數據,造成對個體的診療有效率低、副作用大、事後舉措倉促等問題。精準醫療在提升醫療效率的同時,還可降低不合理醫療造成的高昂費用,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
圖3. 技術發展促進傳統醫療質變,精準醫療具定量化、個體化、事前預防和連續性四大特點
基因測序是精準醫療的基礎
基因測序是建立「組學」大資料庫和分析的基礎,推動精準醫療實現「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精準醫療旨在向患者提供疾病精確診斷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並將醫療技術提升到病前預防水平。相關技術的發展有兩個要素:1.構建「組學」大數據樣本庫,如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組學等;2.探究基因型與樣本表型的關聯。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和遺傳診斷,建立遺傳信息與臨床檢驗和影像學等數據的關聯關系,實現精確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個性化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做到「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這兩要素都與基因測序密不可分。
圖4. 基因測序是精準醫療的基礎
個體間基因組千分之五的差異可被基因測序捕捉
人體基因組由30億對鹼基組成,不同人之間基因組的差別只有千分之五。正是這不到1%的差別與外部環境共同決定著人體表型,如高矮胖瘦、酒量、乳糖耐受以及疾病等。基因測序是通過採集血液、體液或細胞,使用測序儀器獲取被檢測者的DNA序列,然後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將該基因信息與已知的基因突變資料庫進行比對,並分析其中的異常突變信息,進而診斷疾病,甚至用於患病風險的預測。
人體基因組測序內容主要包括靶向重測序、外顯子測序、轉錄組測序和全基因組測序。通過與正常序列的比對,發現異常突變。異常突變信息按發生突變的鹼基數量分為3類:
(1)單個鹼基的突變:單核苷酸多態性(SNP),(2)20bp以下鹼基的變異:插入-缺失(Indel),(3)20bp以上鹼基變異:插入(Insertion)、刪除(Deletion)、拷貝數變異(CNV)以及基因組結構變異(SV)等。
圖5. 人體全基因組、外顯子組和轉錄組水平區分
基因測序是基因檢測的基礎和主流技術
基因檢測技術,應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檢測患者體內遺傳物質的結構或表達水平的變化,以實現精準診斷,從而指導更優的治療方案。目前基因檢測常見手段包括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基因晶元技術(Gene Chip)、轉錄介導的擴增(TMA)和基因測序技術等,其中基因測序是其他四種檢測方法的基礎和主流技術。
表1. 基因測序是基因檢測的基礎和主流技術
供需兩端共同驅使基因測序飛速發展
測序成本和測序耗時成指數級下降
測序的成本和耗時呈指數級下降。隨著二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不斷革新,測定一個人全基因組數據的成本,由原來的上億美金,快速下降到目前1000美元,測序時間也降至3天。
人類基因組大數據累積初級階段完成
經過10多年的累積,人體基因組資料庫已經初步形成規模。2003年,由美中等6國科學家歷時13年、耗資30億美金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宣布完成。同年,「DNA元件網路全書計劃」啟動,並於2012年公開發表研究成果,對人類疾病相關的基因序列研究有重大影響。隨後,「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英國「十萬基因組計劃」、美國「百萬基因組計劃」先後於2008年、2014年和2015年啟動,為人類基因組樣本的累積和探究疾病與基因的關系提供了扎實的基礎。
圖7. 人類基因組數據累積初步完成,重大項目加速推進
基因組數據分析方法應運而生
人體基因組的分析已初步流程化和標准化。生物信息學自1987年首次提出後,經過近30年的發展,從最初的基因組數據的收集和存儲,到利用數學建模和人工智慧思想,挖掘數據背後的生物學意義、對樣本數據進行合理分類、建立合理的二級和三級資料庫,再到利用比較基因組學的方法,通過短讀序列拼接、基因預測和功能注釋,已有一定的能力用於處理龐大復雜的基因組數據。
圖8. 人體基因組生物信息學分析流程示意圖
疾病預防和個性化治療需求遠未滿足
現代科學證實,大部分疾病是基因與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幾乎所有疾病(除外傷)的發生均與基因有關。人類基因組研究成果表明絕大部分人群攜帶有某些類疾病的易感基因,當人群接觸某些不良因子和環境時,其發病幾率遠高於非攜帶易感基因人群。因此,人們逐漸意識到只有真正了解自身的基因情況,才能通過改善客觀環境、定期體檢等方式盡可能地延緩或阻止疾病的發生。
我國慢性病患者人數快速增長,對精準醫療有著迫切需求。推動精準醫療需求。目前我國每年310萬癌症新增案例,高血壓患者達2.6億,糖尿病患者超過1億人,糖尿病潛在人群1.5億;每年220萬癌症死亡案例和300萬心血管疾病死亡案例。上述疾病通過傳統方法難以根治或治癒,對精準醫療有著迫切需求。
表2. 中國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人數預測(萬人)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基因測序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2011年去世的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芬喬布斯患癌時,曾接受過全基因組測序。2013年5月,奧斯卡影後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檢測和相應的切除手術,將患乳腺癌風險從87%降到5%。
基因測序市場每年有望保持20%以上增速
精準醫療市場增速將遠超醫葯行業整體水平。據BCC Research預測,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今後5年年增速預計為15%,是醫葯行業整體增速的3至4倍。其中,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從2007年的800萬美元增長至2013年約45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超過20%的增速,至2018年將達到約117億美元。Markets and markets預測中國的基因測序產業2012-2017年間CAGR有望達20%-25%。
⑧ 金融分析師大佬為什麼要考CFA,對CFA價值的想法
2014年中國大陸地區共有671人獲得CFA特許資格認證。截至2014年12月10日,中國大陸的CFA數量已經達到3125人,首度超過3000人。其中2014年,上海共有277人獲得CFA證書,佔全國的41.28%;上海的CFA持證人總數也因此達到1421人,佔全國的45.47%。
來自CFA協會的消息,在2014年12月的CFAlevel1級考試中,全球共有超20000名考生順利過關。
在中國內地,諸多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公司及證券公司等機構更是有千金易得,分析師難求的慨嘆。據調查,隨著2005年以來,國內金融證券市場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特許金融分析師活躍於國內的金融投資舞台,許多已擔任了如基金經理、投資總監、研究總監、優秀財務總監等重要職位,業績好的年新突破百萬RMB的也是非常普遍。
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僱主願意為擁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提供高額獎金。同行業,CFA持證人比非持證人收入高24%。如果不談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於非持證人的薪酬差距將更大,CFA持證人的薪資高於非持證人54%。
CFA就業最多的世界著名機構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穆迪、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和瑞銀、普華永道、國內頭牌投行如中金、中信、銀河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2010年新被提升的5大行的高管新秀清一色是CFA持證人,CFA在中國已成為勝任能力的考量標准。
CFA的就業前景--鑒於CFA考試的正規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其資格證書在全球金融領域內受到廣泛的認可,被稱為「第2護照」和「華爾街通行證」成為銀行、投資、證券、保險、咨詢行業的從業通行證。
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僱主願意為擁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提供高額獎金。同行業,CFA持證人比非持證人收入高24%。如果不談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於非持證人的薪酬差距將更大,CFA持證人的薪資高於非持證人54%。以下是CFA持證人年收入的一些數據:
全球CFA持證人年收入平均收入17.8萬美元
新加坡CFA持證人年收入11.3萬美元
加拿大CFA持證人年收入10.8萬美元
★美國CFA持證人年收入
基本薪水:$194,000
基本薪水加紅利:$304,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紅利:$392,000
CFA持證人在美國年薪比哈佛MBA12.8萬的年薪還高出6萬美元左右。
★英國CFA持證人年收入
基本薪水:$179,000
基本薪水加紅利:$320,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紅利:$412,000
★香港CFA持證人年收入
基本薪水:$194,000
基本薪水加紅利:$304,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紅利:$392,000
那麼,如果是沒有拿到CFA資格認證,只是通過了部分CFA考試,他們的收入怎麼樣?
★CFA一級學員收入:
基本薪金RMB240,000
獎金RMB102,400
總計年收入RMB342,400
★CFA二級學員收入:
基本薪金RMB436,000
獎金RMB156,000
總計年收入RMB592,000
★CFA三級學員收入:
基本薪金RMB514,800
獎金RMB423,600
總計年收入RMB938,400
⑨ 求證券投資分析報告
有三篇,你看你要哪一個?
報告標題:南方航空(600029)投資收益大增,經營逐步好轉
分析2010年一季度年業績的情況,應該注意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1)經營水平大幅度恢復。2010年一季度公司旅客運輸量完成1773萬人次,同比增長15.2%,其中國內完成旅客運輸量完成1620萬人次,同比增長14.0%,國際完成旅客運輸量完成117萬人次,同比增長29.5%;貨郵運輸量完成24.72萬噸,同比增長40.9%,其中國內貨郵運輸量完成19.87萬噸,同比增長25.4%國際貨郵運輸量完成4.6萬噸,同比增長200.5%;客座率完成78.1%,同比上升2.0個百分點;平均載運率完成67.6%,同比上升4.1個百分點;在公司主要經營指標旅客吞吐量恢復正常水平,貨郵運輸量出現快速恢復局面,應該還是一個比較好的成績。
(2)燃油價格上升比較慢,運營成本保持穩健,主要經營利潤水平全面扭虧為盈。2010年一季度公司成本支出141.63億元,同比增長22.64%,其中主要原因是航班增加以及航空燃油上升。經營毛利率上升為16%,超過去年同期5個百分點,已經超過2007年水平,公司銷售費用11.48億元,同比增長17.62%,財務費用3.0億元,同比增長-26.47%。我們認為,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增長3億元,同比增長17%,主要原因是業務增長導致銷售費用增長。
(3)投資收益11.06億元,同比增加11億,增長137倍,占營業利潤74%,扣除投資收益11.06億元,公司經營僅僅3.77億元,每股收益僅僅為0.04元,說明投資收益是一季度公司利潤大幅度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4)總體分析,航空旅客運輸主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趨勢,運輸收入同時大幅度上升,說明航空旅客運輸業務已經進入加速上升階段,而航空貨運業務增長爆發性加速恢復局面,國內快速恢復,國際全面恢復。主要原因是國內消費啟動,航空旅客運輸顯著增長,而國內外工業商業經濟恢復的支持比較大,航空貨運上升巨大,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期出現大下降,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快速恢復發展,也大大支持了公司的航空貨運業務。
(5)從國內外業務分析。1-3月在載運客公里方面,國內航線完成222.49億客公里,同比增長+15.7%;國際航線完成35.58億客公里,同比增長42.1%;貨運周轉量方面,國內航線完成3.1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8.2%;國際航線完成3.4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330.9%;說明國內航線增長比較快速,而國際航線增長出現全面恢復,主要是去年上半年下降比較大,而今年已經出現明顯的全面恢復局面。
(6)運營效率分析。客座率方面,2010年一季度合計為78.1%,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線為79.0%,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國際航線為73.6%,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載運率方面,2010年一季度合計為67.6%,同比上升4%;其中國內航線為68.9%,同比上升2.5%;國際航線為63.9%,同比上升13% 。
(7)我們注意到,民航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前三個月中國民航國內旅客運輸量同比上升18%,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出現明顯上升趨勢,旅客航空運輸量和周轉量都大幅度上升,同時客座率上升明顯,接近歷史最好水平,票價水平也穩步回升,航空貨運量恢復幅度十分驚人,國際旅客運輸和貨運也從全面轉入大幅度上升的趨勢,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明顯回升,中國民航業已經率先全球進入上升軌道。上述數據將支持民航業務進入新一輪經營上升周期。
(8)我們注意到,4月份開始,國內外航空燃油價格不斷上升,國內從4月上旬開始從5050元/噸上升到5550元/噸,上升幅度達到10%,國際燃油價格從年初到4月24日也上升20%左右,石油價格不斷上升將限制增加航空運行成本。我們修改預測,將2010年國際石油價格從65美元/桶上升到80美元/桶,全年同比將上升30%左右,雖然燃油附加費將增加公司收入,但是只能夠部分抵消燃油上升的影響,公司2-4季度毛利率將從一季度的16%下降到13%左右,全年平均14%左右,公司主要經營業務還是處於「薄利」經營狀態。
3.投資建議
2010年受到中國民航市場全面啟動上升的影響,公司航空業務增長速度將明顯加快;隨著全球經濟逐步恢復上升,公司旅客運輸業務和貨運物流將重新恢復增長的趨勢;公司獲得國家30億元注資後,對公司經營的支持進一步加強,但是國內外航空燃油都出現一定幅度上升的情況,公司毛利率將小幅度下滑,公司業務將逐步進入一個穩健發展的時期,人民幣升值預期比較強烈,支持股票價格大幅度上漲,我們預期人民幣將上升3%左右,對應增加每股凈利潤0.12元,超過3%的上升幅度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大部分出口行業將面臨巨大虧損,什麼時間升值還是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我們預計,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收入分別為663. 51億、709. 36億和7065 39億,凈利潤分別為21.62億和、23.87 億和27.59 億,每股收益分別為 0.27元、 0.30元和0.34元,公司業績將呈現恢復增長局面,目前股票價格2010年、2011年和2012年PE分別為33倍、30倍和26倍,按照2012年20—30倍PE估值,股票合理價格區間為6.8—10.2元,股票近期大幅度上漲50%,已經達到9元以上,股票估值已經接近長期估值上限(還有12%上升空間)。我們維持公司為「謹慎推薦」評級,保持長期樂觀,短期謹慎的態度。
銀河證券
--------------------------------------------------------------------------
報告標題:南方航空(600029)需求復甦提升盈利水平,中期成長看國際航線
2009 年下半年航空市場需求復甦加快,提升了公司整體業務量增速,公司客運周轉量(RPK)和總運輸周轉量(RTK)同比增長11.8%和9.43%,同比2008 年度提高10.02 個和9.98 個百分點。國內航空市場需求大增成為推動公司業務量增長的核心動力。
2009 年航空市場最大的亮點是國內航線需求增速高達20.5%,遠好於國際航線和地區航線的0.8%和1.4%,由於公司業務收入80%以上來自國內市場,因此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要低於國航和東航。
2009 年面對國內和國際市場需求的巨大差異,航空公司紛紛調整運力投放,加大對國內市場運力投放力度,導致國內航線競爭加劇,公司2009 年國內市場運力投放相對保守,可用噸公里(ATK)同比增13.1%,增速低於國航的19.6%和東航的25.49%,主要因素是南航國內市場份額已居於第一,但整體盈利能力不佳,單位定價水平低於國航,目前有意識進行結構調整,規模擴張有所放緩。
2009 年公司整體單位定價水平大幅度下滑導致公司整體增量不增收,但下半年定價水平回升較為迅速。
2009 年隨著國際油價大幅度下滑,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取消,以及航空公司紛紛大規模加大國內航線運力投放,競爭加劇,導致國內運價水平大幅度下滑,國際航線受整體全球經濟影響運價跌幅大於國內航線。
2009 年公司單位客運運價水平和單位貨運運價水平分別同比下跌10.81%和16.73%,導致公司航空主營業務增量不增收,2009 年公司航空主業收入同比下跌1.19%,同比運輸周轉量(RTK)增長9.43%差距較大。
2009 年下半年隨著航空市場需求回暖,公司定價水平回升較為迅速,全年運價水平下跌幅度同比中期已逐步縮窄,1-6 月客運運價和貨運運價同比下跌13.71%和37.27%,跌幅縮窄2.9 和20.54 個百分點,貨運運價反彈快於客運運價。
投資分析:2010-2011 年受益於行業供求關系改善,公司倚重的國內航線票價水平預期將保持上升趨勢,同時國際原油價格受歐美經濟復甦需求增加影響,預計同比有一定提升,但波動幅度在合理的預期范圍之內,大幅度上漲概率小,同時人民幣升值預期成為貫穿2010 年公司投資主線的重要驅動因素。2010 年預計在人民幣兌美元升值3%,單位客運運價水平上升5%、國際原油和國內航油均價分別上升19.05%和12.87%、子公司股權轉讓實現投資收益11 億元條件下,實現凈利潤30.82 億元,EPS 0.306 元(增發全面攤薄),增長760%。
投資方面,近期受一季度樂觀盈利預期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推動,公司股價表現遠好於預期,前期目標價已提前達到,短期股價基本到位,中期股價驅動因素來源於運價水平好於預期以及人民幣升值加速,6 個月目標價格上調到10 元,維持增持評級。
中信建投
-------------------------------------------------------------------------------
報告標題:南方航空(600029)費用大增主業虧損,副業收入保利潤
1.事件2010年4月13日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年度報告,2009年年度公司經營收入560.43億元,同比增長-0.68%;凈利潤3.58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基本每股收益0.045元。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分析2009年業績的影響,應該注意以下幾個重要方面:(1)從主要經營數據分析。2009年公司旅客運輸量完成6628萬人次,同比增長13.81%;貨郵運輸量完成86.19萬噸,同比增長3.26%;客座率完成75.3%,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平均載運率完成65.2%,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在上半年經歷了經濟危機、市場下滑、甲流沖擊的情況下,下半年公司主要經營指標旅客吞吐量恢復正常增長水平,貨郵運輸量出現快速恢復局面,應該還是一個基本及格的成績。(2)燃油價格大下降,導致運營成本下降,主要經營利潤水平大幅度減少虧損。2009年公司成本支出491.97億元,同比增長-9.31%,其中最主要的是航空燃油下降非常大。毛利率為12%,上升了8個百分點,但是公司銷售費用42.56億元,同比增長19.02%,財務費用13.96億元,同比增長20億元。我們認為,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7億元,是導致公司營業利潤-18.49億元的主要原因。(3)2009年本公司向南方航空集團公司非公開增發72115萬股A股,同時向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境外全資公司南龍公司非公開增發72115萬股H股,順利注入資金30億人民幣,公司2010年准備通過非公開方式發行A股和H股,募集資金100億元。(4)主營業務分行業分析。首先、旅客運輸方面,業務收入515.29億元,同比增長-0.28%,航空貨運方面,業務收入29.71億元,同比增長-16.94% ,其他收入5.39億元,同比增長20.03%。總體分析,航空旅客運輸主業收入佔比上升到94%,雖然運輸兩年保持快速增長趨勢,但是運輸收入反而出現下降,說明單位運輸出現下降局面,而航空貨運業務增長下降,出現兩年連續下降局面。主要原因是國內消費啟動,航空旅客運輸顯著增長,而國內外工業商業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比較大,航空貨運下降比較大,特別是聯邦快遞、聯合包裹等國際巨頭快速發展,也影響了公司的航空貨運業務。(5)從國內外業務分析。在載運客公里方面,國內航線完成806.97億客公里,同比增長+14.27%;國際航線完成106.68億客公里,同比增長-4.01%;貨運周轉量方面,國內航線完成71.8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4.3%;國際航線完成15.9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4.59%;說明國內航線增長比較快速,而國際航線增長出現一定程度下降,主要是上半年下降比較大,而下半年已經出現明顯的恢復局面。(6)運營效率分析。客座率方面,2009年合計為75.2%,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線為76.6%,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國際航線為67.9%,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7)我們注意到,民航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前兩個月中國民航國內旅客運輸量分別同比上升14%和24%,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出現明顯上升趨勢,旅客航空運輸量和周轉量都大幅度上升,同時客座率上升明顯,接近歷史最好水平,票價水平也穩步回升,航空貨運量下降幅度也明顯縮小,國際旅客運輸和貨運也從大幅度下降逐步轉為小幅下滑甚至持平的趨勢,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明顯回升,中國民航業已經率先全球走出低谷進入上升軌道。上述數據將支持民航業務進入新一輪經營上升周期。3.投資建議2009年受到中國民航市場全面啟動上升的影響,公司航空業務增長速度將明顯加快;隨著全球經濟逐步恢復上升,公司旅客運輸業務和貨運物流將重新恢復增長的趨勢;公司獲得國家30億元注資後,對公司經營的支持進一步加強,同時國內外航空燃油都出現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公司毛利率將大幅度上升,公司業務將逐步進入一個發展的新時期,但是公司費用率超比例上升,導致主要經營業務虧損的局面還在繼續,雖然人民幣升值預期比較強烈,我們預期人民幣將上升3%左右,還是存在一定的不確定的因素。我們預計,公司2010年和2011年收入分別為642. 93億和693. 21億,凈利潤分別為18.72億和 21.62 億,每股收益分別為 0.23元和 0.27元,公司業績將呈現恢復增長局面,目前股票價格2010年和2011年PE分別為40倍和34倍,按照2011年20—35倍PE估值,股票合理價格區間為8.10—9.45元,股票近期大幅度上漲到9元後,股票估值已經接近長期估值上限。我們維持公司為「謹慎推薦」評級,保持長期樂觀,短期謹慎的態度。
銀河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