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學習均線分析
擴展閱讀
股票買1顯示 2025-08-18 18:38:40

股票學習均線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7-16 15:39:41

① 股票均線怎麼看

多頭趨勢。當均線從上到下排列依次為: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60日均線時,股票在均線排列順序沒有出現變化之前保持上漲的走勢

空頭趨勢。當均線從上到下排列依次為:60日均線、20日均線、10日均線、50日均線時,股票在均線排列順序沒有出現變化之前保持下跌的走勢。

(1)股票學習均線分析擴展閱讀

1、揭示股價的趨勢:股票均線的最主要功能是揭示股價波動的方向,是人們判斷大盤和個股處於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最好的工具。

2、揭示當前市場的平均成本:當股價跌破30日均線時,則說明在這一個月內買進股票的投資者全部被套。由於從均線可以動態分析股價的走勢,所以,常有人以均線來設置止損點及止賺點。

② 怎麼學習才能看得懂股票分析圖

第一是k線和成交量均線,第二是理解每一個形態主力的意圖是什麼,懂這些就能看懂

③ 學習炒股就是學習K線,均線,指標,成交量嗎

您好 不是
炒股千萬不要學大家都學的 要自己去研究

這樣才會真正的贏

股神 巴菲特 從來不看什麼K線,均線,指標,成交量

④ 學習股票的K線分析從哪裡入手

一根K線記錄的是股票在一天內價格變動情況。將每天的K線按時間順序排列在一起,就組成了股票價格的歷史變動情況,叫做K線圖。K線將買賣雙方力量的增減與轉變過程及實戰結果用圖形表示出來。經過近百年來的使用與改進,K線理論被投資人廣泛接受。

什麼是K線?K線又被稱為蠟燭圖,據說起源於十八世紀日本的米市,當時日本的米商用來表示米價的變動,後因其標畫方法具有獨到之處,因而在股市及期市中被廣泛引用。它是以每個交易日(或每個分析周期)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繪制而成,K線的結構可分為上影線、下影線及中間實體三部分。
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中間的矩形稱為實體,影線在實體上方的細線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
K線可以分為日K線、周K線、月K線,在動態股票分析軟體中還常用到分鍾線和小時線。K線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語言,不同的形態有不同的含義。

K線圖有直觀、立體感強、攜帶信息量大的特點,蘊涵著豐富的東方哲學思想,能充分顯示股價趨勢的強弱、買賣雙方力量平衡的變化,預測後市走向較准確,是各類傳播媒介、電腦實時分析系統應用較多的技術分析手段。

K線將買賣雙方力量的增減與轉變過程及實戰結果用圖形表示出來。經過近百年來的使用與改進,K線理論被投資人廣泛接受。

· 當收盤價高於開盤價時,實體部分一般繪成紅色或空白,稱為「陽線」

· 當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時,實體部分一般繪成綠色或黑色,稱為「陰線」

⑤ 如何用均線分析一隻股票 能否給我舉個例子 謝謝

恩 對 只言片語很難說清楚 去私募風雲網看看吧 我簡單說一下 個人覺得 所有的指標 均線系統 和成交量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指標 就簡單說下均線系統 均線 粗略的說 就是連續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線 ma5 就是指的5天內的平均成本 同理ma10 ma20等等都是指的10天內 20天內的成本 比如 五日線 當股價出於5日線之上 也就表示 今天的股價是讓前面五天進場的投資者基本都是盈利的 對於股價會產生支撐作用 有興趣可以看下最近的強勢股 萊茵生物 股價穩穩地依託5日線向上攀升 相反處於5日線之下就是表示今天的股價是讓前面五天進場的投資者基本處於虧順狀態 很多人會選擇割肉 所以拋壓會比較沉重 對股價產生壓制 簡單說兩個交叉 1、」黃金交叉」 當10日均線由下往上穿越30日均線,10日均線在上,30日均線在下,其交叉點就是黃金交叉,黃金交叉是多頭的表現,出現黃金交叉後,後市今有一定的漲幅空間,這是進場的最佳時機。 2、」死亡交叉」 當30日均線與10日平均線交叉時,30日均線由下住上穿越10日平均線,形成30日平均線在上,10日均線在下時,其交點稱之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預示空頭市場來監,股市將下跌此時提出場的最佳時機。 要做股票 不懂技術是很難生存的 很多人連這點看書的耐心都沒有 何談在股市生存 在股市賺錢 這就肯定是奢望 不過也要明白 所有的技術分析 就是你技術再好 就算你是私募有錢有技術 技術分析不是百發百中的 只能說當我們看好一隻股 用我們的技術分析 我們可以減少風險 我們會有8成或者9成把握會盈利 你還是要承擔這10%的風險 控制風險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曾經說過 投資三原則 第一個保住本金 第二個保住本金 第三個還是保住本金 願你在股市中也可以展現自己的價值

⑥ 在實戰中怎樣運用均線分析股票

均線分析股票,還是得從形態分析。

比如說這樣的下跌形態分析:鑽石形

實例:外運發展股價在經過一輪下跌後,於2012年11月底和12月初形成一個塔形底形態,之後股價開始震盪上漲。

形態簡介:

塔形底形態表現為價格或指數在回落過程中出現一根大陰線或中陰線,緊接著並沒有繼續大幅下跌,而是出現小陰線小陽線,這表明多空力量經過下跌已經達到一種平衡,之後走出一根大陽線或中陽線,從而開始反轉向上,塔形底形態形成。塔形底形態與塔形頂形態相反,與圓弧底形態類似。

形態要點:

1、塔形底形態由多根K線組成,前面先是大陰線或中陰線,後面是大陽線或中陽線;

2、中間的小陰線小陽線總體呈水平震盪走勢;

操作策略:

在經過大幅下跌之後探明了底部區域,然後開始震盪上升,在這個過程中的回調時出現塔形底形態,要敢於做多持有;在相對的高位出現塔形底形態時,只可短線做多,但要時時警惕小心主力的誘多行為。

(兩個案例,供你參考哦)

⑦ 怎樣理解和學習股票中的均線

如5日代表一個星期(因為星期六和天不開市)股價平均價.10日20日30日依次類推. 單純用均線買賣沒有任何參考價值.要結合 MACD KDJ SAR RSI 成交量也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趨勢.現在的趨勢就算技術面分析都非常完美.也不代表閣日會漲.價格是因, 技術分析是果.用果分析因,呵呵. 等你時間長了.就會覺得技術分析這個東西 ,沒那麼神聖

⑧ 如何利用均線進行分析個股

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在K線圖中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日、10、30、60日平均移動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MA5,白色的曲線代表5日均線,表示的即是該股票近5天的平均收盤價格;以此類推。
移動平均線運用法則: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預示股價將上漲: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前期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去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⑨ 股票投資怎麼分析平均線系統

技術分析:
1.看K線圖 股價是處於上升通道還是下跌通道?上升通道可以關注,但不要盲目追高,下跌通道不要碰。
2.看金叉死叉 當短期均線上穿中期或者長期均線時,形成最佳買點即金叉;短期均線下穿中期或者長期均線時,形成最佳賣點即死叉。這時再賣已有些下跌,因炒股軟體裡面的指 標有些滯後。
3.看量價關系 沒放量股價在微漲,說明主力在布局;在上升通道中,明顯放量但股價微跌,此時主力在盤整打壓散戶;放量逐漸加劇,此時拉高,主力快出貨了,不要盲目追漲。 後面劇烈放量股價並未漲就是主力悄悄出貨了。
基本面分析:
1.看公司有沒有重組消息?重組包含很多方面。
2.看公司是否有關聯交易?
3.看公司前期是否有虧損?
4.看上市公司產品是否屬於國家政策扶持還是打壓的?
5.看公司的盈利能力。 只要把以上的方法真正撐握了,你就是一個穩健的股票玩家了!但要注意炒股的心態!做短線,中線,長線完全看你個人的資金量了!
投資者炒股得掌握好一定的經驗和技巧,這樣才能分析出好的股票,平時得多看,多學,多做模擬盤,多和股壇老將們交流。吸收他們的經驗。來總結一套自己炒股盈利的方法,這樣炒股相對來說要穩妥得多,我現在也一直都在追蹤牛股寶里的高手學習,感覺還是受益良多,願能幫助到你,祝投資愉快!

⑩ 為啥炒股不要看均線,更不要學習均線理論

首先,我們在這里所說的均線,就是移動平均線,也就是MA均線,說到均線,我們必須先了解均線的構成,含義。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我們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 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日線MA10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10 。這樣如此類推
移動平均線 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短線操作的參照指標,稱做日均線指標;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線指標,稱做季均線指標;120天、240天的是長期均線指標,稱做年均線指標。
均線基本特點: 以下4點是傳統教程中的定義
1.:延續性,2:滯後性: 3:助漲助跌性。4: 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

那我們現在回到主題,說說,為啥炒股不能學均線,他到底有什麼害處,首先在開始的時候我們知道了均線的構成,他是由N天的收盤價除以N天的視覺周期,得到的,是一個平均值,相對一天來說,那平均的價格,就比一天的價格,產生的波動要小,這也是平均線的優點吧,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
由於均線的構成,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均線來源於價格,所以大家要清楚的知道。價格和均線,是價格在先,均線在後,這也是就是均線的一個致命的特點——滯後性,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這一點大家在實踐中,發現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於均線的滯後性過於遲緩,調頭速度落後於大趨勢。等MA均線發出反轉信號時,股價調頭的幅度已經很大了。
舉個例子:大家根據均線理論,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形成向上金叉,這個時候買入,就會發現股價已經漲了很多點了,有的甚至漲停或者將近漲停,第二天馬上就套牢,這種情況很多,這就說明這個理論不靠譜,為啥不靠譜啊,因為是價格漲了,均線才會金叉,是因為價格在先,金叉在後,是因為價格決定了均線的走勢,所以均線也可以說是馬後炮,見風草,
有的人會說,那我有時候,根據均線理論金叉買入,我確確實實賺到錢了呀,其實這不是你靠均線金叉的緣故,才賺錢的,金叉不金叉,他本身都會上漲,你金叉買入,只不過你趕上了,趕巧的,因為還是那一句話,因為價格在先,因為價格在漲,所以,才會金叉,如果今天金叉,你能就此判斷,次日會繼續上漲嗎,不能,因為這要看價格是不是願不願意,次日開盤就來一個大跌,這個時候,你的金叉,馬上就會變成死叉,所以想金叉死叉,想均線多頭排列還是拐頭向下,是我價格先說了算,我想讓你金叉就金叉,我想讓你死叉就得死叉,
均線不靠譜,為啥還要很多老師,股評,已經眾多的分析師等等,他們還在傳授這種錯誤的理論呢,
首先: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時光到了21世紀,經歷這么長的時間,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變的
第二,均線理論也有他的正確的一面,不是所有的觀點都是錯誤的,也有可取的一面,那就是平均,這一點在忽略短期的波動的情況下,對於中長線來說,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第三:不同的投資理論,看待的角度不一樣,對均線理解也不一樣,美國的股市在於價值投資,而中國的股市多適合投機,但但從技術而言,用均線理論去判斷價格的走勢,就是錯誤的
很多股評,播主,和老師,他們有的不懂,有的沒有真正的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的主要的技術理論僅僅是停留在均線和指標上,所以會傳遞這種錯誤的理論,也正是這樣,才會在這次的大跌中頻頻發出錯誤的觀點,有的人會說均線理論要結合其他的因素,比如,不同的級別,結合K線,量能,結合各種指標,其實這樣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大家想啊,均線的構成,本身就出自K線的收盤價,那幹嘛不直接在根源上找,均線是價格產生的產物,本身就是一個附屬品,如果K線能解決的問題,幹嘛還要均線啊,另外指標比如我們常用的KDJ 指標,MACD指標,這些都是根據價格來制定,和均線的原理是一樣的,那在參照這些東西,那還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記得郭冬臨有一個小品【一句話的事兒】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用謊言去驗證謊言,得到的一定是謊言。均線本身構成就是缺陷,本身就是錯誤的,就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因為你的出發點就錯了,有因就有果。假如你面對謊言,但你卻用真實應對,那麼結果就可能打破謊言這個結局。可是當你繼續用謊言去驗證時,謊言就會因為前提是謊言而結出謊言的果。
我們在換一個角度思考,如果均線理論可以預測走勢,那就這么幾條均線,為啥還會出現10個股票7個虧損的結果呢,難道這7個人都是傻子,連這幾條均線理論都學不會啊,學不會的理論,這本身就說明問題了
我在很多年前,曾經在一個私募公司待過一段時間,知道私募的操作,他們也看均線,但他們更多的是製造均線和指標,製造金叉和死叉,目的是利用人們對這個理論的錯誤理解,來逆向操作,或誘空或者誘多,一個真正的高手,是不會根據均線來操作的,
大家看均線,無非就是了解趨勢和支撐壓力,但我要告訴大家,對於過去了的走勢趨勢,每個人都會看,但對於未來的走勢,是無法用均線可以看出來的,而對於支撐壓力的參考,有很多方法,比如,通過劃線,通過籌碼,K線的高低點,市場成本,缺口等,這些無論哪一種都比均線要來的靠譜,如果大家主圖上習慣有一個均線指標,那大家就去看CYC指標,也就是成本均線,他和移動平均線的區別,就是加入了成交量這個因素,就這一點,也比移動平均線靠譜的多了,是標準的量價合一的指標均線
總之,大家炒股,要脫離移動平均線,不要去看他,更不要去學習他,否則你即便學了十幾年,你的技術也不會進步的,也不會有一個高的層次,不會有突破的,多學習學習主力的運行技術,多學習K線的形態,籌碼的運動和分布,學習量能的結構組合,分時盤口,多學習時間周期這些東西,這些才是真正的技術,不要學習均線,不要學習指標,不要學習波浪理論,不要學習纏論,否則會深受其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