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中市盈率的高低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市盈率
盈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倍數。
市盈率是人們普遍關注的指標,有關證券刊物幾乎每天報道各類股票的市盈率。該比率反映投資者對每元凈利潤所願支付的價格,可以用來估計股票的投資報酬和風險。它是市場對公司的共同期望指標,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場對公司的未來越看好。在市價確定的情況下,每股收益越高,市盈率越低,投資風險越小,反之亦然。在每股收益確定的情況下,市價越高,市盈率越高,風險越大,反之亦然。僅從市盈率高低的橫向比較看,高市盈率說明公司能夠獲得社會信賴,具有良好的前景,反之亦然。
使用市盈率指標時應注意以下問題:該指標不能用於不同行業公司的比較,充滿擴展機會的新興行業市盈率普遍較高,而成熟工業的市盈率普遍較低,這並不說明後者的股票沒有投資價值。在每股收益很小或虧損時,市價不會降至零,很高的市盈率往往不說明任何問題。市盈率高低受凈利潤的影響,而凈利潤受可選擇的會計政策的影響,從而使得公司間比較受到限制。市盈率高低受市價的影響,市價變動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投機炒作等,因此觀察市盈率的長期趨勢很重要。
企業界通常是在市盈率較低時,以收購股票的方式實現對其他公司的兼並,然後進行改造,待到市盈率升高時,再以出售股票的方式賣出公司,從中獲利。
由於一般的期望報酬率為 2.5% 至 10% ,所以正常的市盈率為 40 至 10 。通常,投資者要結合其他有關信息,才能運用市盈率指標判斷股票的價值。
什麼是PE
這里PE英文全稱Price Earning Ratio,中文譯為本益比。
PE的演算法簡單,我們只需要把一隻股票的股價除以它的每股凈利就可得到它的本益比PE。
PE的演算法就是: 本益比=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上述公式中的分子是指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這個比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比如某股票某日市價為150元,每股純利為15元,本益比為10,則表示該日購買股票的本金為股票盈利的10倍。這個比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10-2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或應同時持有的該種股票。
但從股市實際情況來看,PER大的股票往往是熱門股,PER小的股票可能是冷門股,購入也未必一定有利
市盈率PE的定義是:Price/Earnings ,也有叫做PER的,Price/Earnings Ratio 即本益比,價格收益比,市盈率 。它是由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計算而得。
這是一個投資者都耳熟能詳的指標,但是市盈率指標在實際應用中還有很多深層的含義,並不是這么簡單。談談我的幾點學習心得。
第一、市盈率的正確用法是將指標倒過來看,即:Earnings/Price。也就是每股收益(指稅後每股凈利潤)/股價。這個數值代表假設你投資該企業(假設你完全控股該公司,且將企業每年凈利潤全部收回,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需要注意)的投資回報率。按照這種看法,PE數值代表你投資該企業能收回投資的年限。例如某鋼鐵廠2005年PE為5,則表示你收回投資的年限是5年,投資回報率是20%。
但是事實上這個看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前提假設並不成立,企業必須將凈利潤的相當一部分留作企業發展的資金,而實際對投資者的分紅只佔一小部分。因此,PE=5實際並不代表你投資該企業收回投資的年限是5年,還需要結合股息率來定。不過,這是市盈率的基礎含義,也是股票投資的意義。
第二、談到市盈率,必須要知道它是分為:動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兩種。這裡面有兩重含義:
第一重含義:市盈率既然是計算投資收回的年限,那麼靜態市盈率就是簡單的將股價除以年報每股收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計算方法。但是動態市盈率則很復雜。來推導下:
假設2005年年報某股票每股收益為:E1(元/每股),預測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為E2。投資者當前買入該股票的價格P(即當前股價)。
因為2006年比2005年每股收益增長(假設是增長的)率是:E2-E1/E1*100%。設為R。
又假設公司還能保持該增長率N年。
根據目前大多數定義,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動態系數。
動態系數=1/(1+R)*N
這個公式實際是根據N年內穩定增長(增長率恆定)復值貼現值來計算市盈率的方法。
實際上這種計算方法很少使用,因為企業利潤增長情況其實很復雜,難保持恆定,也很難計算。但卻是市盈率的真正含義。
第二重含義:也就是經常被「歪曲」使用的「動態市盈率」。比如各類看盤軟體,在計算所謂市盈率時,往往採用簡單的算術計算,如:第一季度每股收益E,則軟體自動將其乘以4,得出年末預測的每股收益,然後根據股價計算PE,這種所謂的「動態市盈率」往往會給不太留心基本面的投資者帶來錯覺。
例如000759g中百,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12元,目前股價9.81,軟體自動計算的PE是21.4倍。其實它隱含了軟體假設該股票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0.12*4=0.48元的假設。當然,這是很錯誤的。零售企業第一季度往往是每年收益最好的一個季度。因此,零售企業往往在第一季度被高估,而在收益不景氣的第三季度被低估。
第三,正確的動態市盈率計算公式中,應該留意動態系數的因素。即收益均增長率R,和持續年限N。從系數的重要性來看,顯然N比R作用更大。也就是說,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未來動態市盈率較低取決於幾個因素:當前的靜態市盈率,恆定的收益增長率,和收益增長持續時間。而其中顯然當前靜態市盈率和收益持續增長時間最為重要。
簡單來說,收益增長率並不太重要,關鍵是收益增長持續時間。這也同大多數投資收益一樣,關鍵並非增長率,而是看誰增長的時間最長。這也是復利的威力。
第四,也就是說,目前的靜態市盈率(不管是季度,還是年末計算)其實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作用不太大。如果該股票動態系數非常小,那麼當前也可以享受非常高的市盈率。而如果動態系數非常大,那麼當前非常低的市盈率也不應該享受。
第五,市盈率也並不是一概而論,不同行業的市盈率也不一樣。周期性的行業享受的市盈率就非常低,比如鋼鐵,通常情況下市場只會給與其10倍以下的市盈率估值。這是因為周期性行業的企業利潤增長往往是周期性的,也即是時好時壞,增長不穩定,因此動態系數也相應較高。而科技企業,市場往往比較樂觀,一旦進入其發展的上升軌道,則有可能較長時間保持穩定的增長。因此計算而得的動態系數也較低,市場給與的市盈率也較高(雖然這並不符合實際)。
市盈率還和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相關,也與市場樂觀或悲觀情緒有關,因為它的公式中有價格的因素。
第六,因此,不可因為市盈率低而買入,也不可因為市盈率高而賣出。其實大多數時候應該恰恰相反,在高市盈率時買入,低市盈率時賣出。機構往往干這種事情,例如000039,在2004年12月年報顯示每股收益2.37,其在2005年4月創歷史新高16.68元時,市盈率也不過7倍(第一季季報出來前計算)。但是機構卻這個時候拋了很多股票。也很容易套住中小投資者。
第七,彼得.林奇甚至認為一個股票的市盈率取決於該股票稅後凈利潤的增長率。比如一個股票未來稅後凈利潤增長率為45%,那麼目前它的市盈率應該是45倍。這個說法我覺得還很粗略,確切講應該還有個增長率能維持多久的問題,維持的越久,價值越大,享受的市盈率越高。
總之,當年的市盈率不管從第一季度,還是到最終年末,其實都屬於「靜態市盈率」。而這種靜態市盈率並不能幫助我們判斷股票價值是否低估,或者高估。最終動態市盈率的得出,需要對企業未來利潤增長情況進行預測。
機構或者莊家,往往會利用散戶大多數不具備預測能力,而容易被當期低市盈率的「良好基本面」所吸引的缺陷進行出貨。反之則利用當期基本面「較差」的現狀打壓股價,獲取籌碼
② 是不是看動態市盈率就可以知道這只股票的價值合理不合理呀動態市盈率越高就證明這股票估值越高呀
S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EPS普通股每股受益=(凈利潤-優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數
市盈率簡單地講,就是股票的市價與股票的每股稅後收益(或稱每股稅後利潤)的比率。例如:某股票的股價是24元,每股年凈收益為0.60元,則該股票的市盈率為24/0.6=40元。其計算公式為:S=P/E。其中,S表示市盈率,P表示股票價格,E表示股票的每股凈收益。
在大多數國家的證券市場中,股票的市盈率與股價成正比,與每股凈收益成反比。股票的價格越高,則市盈率越高;而每股凈收益越高,市盈率則越低。
要注意的是,在A股市場中,由於主力莊家可以與上市公司聯手操縱股價,在行情低迷的時候,主力莊家為達到吸籌的目的,上市公司常配合主力莊家做出不好的財報並出盡利空,此時個股市盈率很高甚至是負的,散戶紛紛拋出手中股票,當主力莊家吸籌完畢並將股價拉升至高位出貨時,上市公司常配合主力莊家做出非常的財報出盡利多,此時個股市盈率相反會很低,崇尚價值投資的散戶紛紛買進,幫助主力莊家順利完成出貨,然後股價會逐步回落。
所以市盈率還得結合歷年財務報表,以及當時大市和個股所處的位置,作出綜合判斷。
希望以上能夠幫助到你。
③ 市盈率的高低如何判斷
市盈率的高低如何判斷?
三人和:買入的多,人氣旺,股價漲,反之就跌。這時需要的是個人的看盤能力了,能否及時的發現熱點。這是短線成敗的關鍵。股市裡操作短線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態要穩,最好能正確的買入後股價上漲脫離成本,但一旦判斷錯誤,碰到調整下跌就要及時的賣出止損,可參考前貼:勝在止損,這里就不重復了。
四賣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漲的,漲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調整,那短線操作就要及時賣出了,一般說來股票賺錢時,隨時賣都是對的。也不要想賣到最高價,但為了利益最大話,在股票賣出上還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經驗介紹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漲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漲停板而沒有封死漲停的股票可考慮賣出,特別是留有長上影線的。
2、60分鍾或日線中放巨量滯漲或帶長上影線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沒繼續放量上沖,很容易形成短期頂部,可考慮賣出了。
3、可看分時圖的15或30分鍾圖,如5均線交叉10日均線向下,走勢感覺較弱時要及時賣出,這種走勢往往就是股票調整的開始,很有參考價值。
4、對於買錯的股票一定要及時止損,止損位越高越好,這是一個長期實戰演練累積的過程,看錯了就要買單,沒什麼可等的。
④ 如何用市盈率高低判斷股市的頂和底
1、1993年開市至2009年2月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的市盈率是同步的,兩者差異甚小
如2005年6月3日兩市的市盈率分別為15.64倍15.25倍;2007年10月中下旬牛市見頂時,兩市的市盈率分別為69.59倍和68.41倍。盡管我們沒有深圳市場2005年的市盈率統計數據,但是我們可以從上海和深圳市場股本結構作出推斷,2005年以前,兩市(上海和深圳市場)發行的股票股本結構接近,而且流通股都只佔1/3左右,所以,上海和深圳市場的市盈率基本同步。
2、在2009年2月--2010年12月,上海和深圳市場的市盈率差距開始加大,上證指數對深圳市場起著「托市」作用
但是自2009年2月以後,由於大小非解禁的加速,尤其是上海市場的權重股解禁後,以及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大盤股在上海發行,中小盤在深圳發行後,兩市的平均市盈率差距在擴大,多數時候深圳市場的整體市盈率是上海市場的1.5倍,極端時深圳市場整體市盈率是上海的兩倍。
2010年6月底7月初,上證市盈率16.34倍,深圳30.24倍,後者幾乎是前者的2倍,上證在2010年最低點是2319,此後該年走出了一波小牛行情。我認為,上證市盈率16.34倍的市盈率接近歷史上幾次熊市底部的市盈率(如2005年6月3日熊市見底時上海市場的市盈率為15.64倍),上海市場止跌就托出了深證市場,盡管深圳市場30.24倍的市盈率是發達國家牛市的峰值。由此,在2010年7月初--2010年底,走出了一波快速的小牛行情,上證市場漲幅為37.38%。
3、2010年12月至今,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市盈率有所縮小,兩者相互影響,但深圳市場的綜合性特徵越來越明顯。
2011年12月底股市見階段性底部(後來上證指數從2132點反彈到了2478點),當時上證指數的市盈率13.2倍,深圳是22.65倍。照理說,深圳市場22.65倍的市盈率接近發達國家牛市的峰值,但是深圳市場暫時止跌,並隨同上證指數反彈了4個月。與2010年6月底7月初的階段性底部(上證市盈率16.34倍,深圳30.24倍)相比,兩市市盈率的差距有所縮小。由於上海市場階段性止跌,深圳就難以跌下去。
⑤ 怎樣判斷一支股票市盈率的高低
市盈率又稱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是股票市價與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計算公式是:
市盈率:當前每股市場價格/每股稅後利潤
市盈率是衡量股價高低和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由於市盈率把股價和企業盈利能力結合起來,其水平高低更真實地反映了股票價格的高低。例如,股價同為50元的兩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別為5元和1元,則其市盈率分別是10倍和50倍,也就是說具當前的實際價格水平相差5倍。若企業盈利能力不變,這說明投資者以同樣50元價格購買的兩種股票,要分別在10年和50年以後才能從企業盈利中收回投資。
但是,由於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會不斷改變的,投資者購買股票更看重企業的未來。因此,一些發展前景很好的公司即使當前的市盈率較高,投資者也願意去購買。預期的利潤增長率高的公司,其股票的市盈率也會比較高。
例如,對兩家上年每股盈利同為1元的公司來講,如果A公司今後每年保持20%的利潤增長率,B公司每年只能保持10%的增長率,那麼到第十年時A公司的每股盈利將達到6.2元,B公司只有2.6元,因此A公司當前的市盈率必然應當高於B公司。投資者若以同樣價格購買這家公司股票,對A公司的投資能更早地收回。
為了反映不同市場或者不同行業股票的價格水平,也可以計算出每個市場的整體市盈率或者不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具體計算方法是用全部上市公司的市價總值除以全部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總額,即可得出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要想一個公司的市盈率到底是高還是低,只需要跟平均市盈率比較就行了。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也可以通過上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⑥ 股票動態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
股票動態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從技術分析及歷史數據來看,是市盈率低好。具體分析如下:股票動態市盈率表示該公司需要累積多少年的盈利才能達到目前的市價水平,所以市盈率指標數值越低越小越好,越小說明投資回收期越短,風險越小,投資價值一般就越高;倍數大則意味著翻本期長,風險大。
動態市盈率的計算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i)^n,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
具體的計算公式是: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1+年復合增長率)N次方
動態市盈率如果消息全面,可以計算動態市盈率來單方面評判上市公司價值是否被低估。
拓展資料:
股市中的動態市盈率就是股票現價和未來每股收益的預測值的比值,一般都比靜態市盈率小很多,代表了一個業績增長或發展的動態變化。下年的動態市盈率就是股票現價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預測值,後年的動態市盈率就是現價除以後年每股收益。
動態市盈率和市盈率是全球資本市場通用的投資參考指標,用以衡量某一階段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和風險程度,也是資本市場之間用來相互參考與借鑒的重要依據。
⑦ 市盈率的高低怎麼來判斷一個股票的好壞
業績穩定的15倍或者以下市盈率為合理或低估,成長性的15倍之上為合理,未來成長性越好的公司股票所對應的合理市盈率越高。
市盈率要結合成長性和盈利的可持續性,並不能說572.6市盈率,就一定比20.1倍的市盈率差,總之要結合盈利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
⑧ 市盈率是如何影響股票走勢的
上條回答有誤。市盈率是反映股價與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而非資產指標,市盈率越高表示市場對該股票未來的盈利能力預期越高。
當然在中國的股市不能這么看,由於非全流通、信息不對稱、人為操縱等原因,大多數公司的盈利能力被高估,從而造成市盈率指標失真。
成熟的資本市場市盈率較大程度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比如美國紐交所、香港聯交所等平均市盈率維持在10-15倍,新加坡在8-12倍,東京交易所6-8倍,而納斯達克、AIM、香港創業板10-18倍,而中國主板在25-35,創業板則更加離譜。
穩健的價值投資者多數會將市盈率、市凈率、經營性凈現金流等多項指標並結合公司、行業、市場、政策、大經濟環境、周邊市場等諸多因素考慮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