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怎麼根據籌碼分布圖看股票趨勢
一天的籌碼分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需要和昨天或者之前的籌碼分布做對比。
如果底下的籌碼在減少,而上面的籌碼在增加。說明獲利盤在出逃。行情到頭了
2. 股票中的籌碼分布怎麼看
股票籌碼分布圖詳解 籌碼分布圖怎麼看
使用籌碼分布分析股票持倉成本以及股價變化情況必須要了解股票籌碼分布圖怎麼看,股票籌碼分布圖詳解有哪些內容,股票籌碼分布圖有什麼重要意義,通過實例圖解進行分析:
籌碼分布圖是對籌碼分布的比較直觀的顯示,是投資者進行技術分析的依據,由一一條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等間距的短線堆積而成的各種形態,其中短線的位置代表成本所處的價位,長度代表籌碼的相對比例,但是不同的股票軟體有不同的調出方法,其形態大多是如圖所示:
其中圖中的籌碼顏色有三種,綠色、藍色和紅色,綠色表示該籌碼處於虧損狀態,藍色表示當日市場中所有籌碼的平均成本。紅色表示當前價位下處於贏利狀態的籌碼。
3. 如何看股票籌碼分布
看籌碼分布
什麼是股票的籌碼分布
籌碼分布又稱成本分布,也就是股票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各有多少數量的股票。
股票的成本分布可以這樣理解,如果聚齊全體流通盤的股東,大家按照買入成本把手中的股票放在相應的價位上,這樣股票就會堆積起來,某價位的股票多一些,就堆得高一些,反之,就矮一些。如果有人賣掉手中的股票,就將賣方的價位股票拿掉,而堆積在買方價位上。這樣我們就可以形象地看到市場交易中所發生的成本移動情況。由於股票的流通盤是固定的,1000萬的流通盤就有1000萬的流通籌碼,無論流通籌碼在市場中怎樣分布,其總量必然是固定的。所以把不同價位籌碼用一條條柱線來組成圖案,所有柱線加起來正好是100%的流通盤。
怎樣看籌碼分布圖
籌碼分布
在籌碼分布圖上,我們用一根根的柱線來代表股票的籌碼,其長短表示籌碼的數量,其所處的位置則表示持有這些籌碼所花費的成本。隨著每天交易的進行,一隻股票的籌碼也隨之流動。甲在低位持有的籌碼在一個較高的位置賣出,同時乙在此位置買入這些籌碼。反映在籌碼分布圖上,即低位的籌碼在減少,高位的籌碼在增加,在籌碼分布圖上形成一些高低錯落、稀疏相間的柱狀帶。由此可知在各價位有多少籌碼,占總流通盤的比例。
籌碼分布圖上表示深色(電腦中為藍色)的是虧損盤,淺色(電腦中為紅色)的是獲利盤,中間位置用白線標出。下面的信息區中指出目前有多大比例的持股者獲利、其持股成本是多少、各個比例的持股者集中在什麼價位。集中度是指在整個持股空間中所佔的比例。浮籌是指經常進行買賣的那部分股票,通常是指在股價上下10%的區間內最為活躍的那部分籌碼。而長期不進行買賣,流動性差的那部分股票稱之為死籌。穿透率則是股價的變動值和換手率之比,用來監控莊家的控股率。因為股價變動較大時,散戶往往會賣出手中的股票,而出現較大的換手率。而如果籌碼大都在莊家手中,即使股價發生很大的變化,換手率仍然可能很低。
典型的成本分布形態
(1)單峰密集
移動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個獨立的密集峰形,在這個密集峰的上下幾乎沒有籌碼分布。它表明該股票的流通籌碼在某一特定的價格附近充分集中。根據股價所在的相對位置,單峰密集可分為低位單峰密集和高位單峰密集。
怎樣看盤(8)
①低位單峰密集
低位單峰密集
長期橫盤整理是主力吸籌建倉的重要手法,也是單峰密集形成的主要原因。橫盤區域可以看成主力建倉的目標價位區,主力在此區域利用長時間的橫盤,將沒有耐心的跟風盤和短線客清出局,並利用上下震盪吸籌洗盤。單峰的密集程度越高,形成的時間越長,就意味著籌碼換手和主力吸籌越充分,其後的上攻行情的力度越大。
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股價突破低位單峰密集價位必須有成交量的配合。
股價突破後的回調往往在原低位單峰密集處價位獲得支撐,一旦投資者發現股價跌不下去,就可適量建倉。
股價回調跌破低位單峰密集區價位要提防空頭陷阱。
②高位單峰密集
高位單峰密集
與低位密集峰相比,高位密集峰形成的時間相對較短,密集程度也相對較低。從莊家坐莊過程看,它可能是高位震盪洗盤的結果,亦可能是莊家出貨的徵兆。
在實際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股價跌破高位單峰密集區價位,應以減倉操作為好。因為形成高位單峰密集的換手過程實質上就是莊家向散戶派發籌碼的過程,尤其當股價漲幅過大時。
當股價向上突破時,防範風險是關鍵,應以短線的策略操盤,提防向上的假突破。
形成高位密集峰的時間越長,峰位密集程度越高,幾乎可以肯定是莊家洗盤吸籌的結果。因為莊家震盪出貨一般用不了那麼長時間,而散戶的耐心和信心也是有限度的。
前期高位單峰密集往往成為下一波行情的阻力位。
(2)雙峰密集
雙峰密集
由上密集峰和下密集峰構成,對股價運行有較強的支撐力和阻力。當股價運行至上密集峰處常常遇到解套壓力,受阻回落;當股價運行至下密集峰處常被吸收承接而反彈。因此可稱上密集峰為阻力峰,稱下密集峰為支撐峰。雙峰之間的峰谷常在長期橫盤整理中被填平,使雙峰密集變成單峰密集。
(3)多峰密集
多峰密集股票籌碼分布在兩個以上價位區域,分別形成了兩個以上的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稱為上密集峰,下方的稱為下密集峰,中間的稱為中密集峰;根據上下峰形成的時間次序可分為下跌多峰和上漲多峰。
(4)成本發散
成本發散
成本發散是籌碼在不同價格上的分布較均勻鬆散,主要原因是在上升和下跌中在許多不同價位都發生了相當程度的換手。
成本發散出現的情況相對較少,但一旦出現向下發散,就應特別注意,因為連續帶量下跌多數情況下意味著主力在不計成本地出貨。主力一旦出貨,再想有庄介入,不僅需要空間,也需要時間。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時,也不要輕易搶反彈,反而應借反彈逢高減磅。
在遇到成本發散時還應注意的是,成本發散是一種過渡性的狀態,隨時可以演變成密集峰,此時就應根據密集峰的特點及時做出應對。
總之,投資者在操作中,一方面要注意籌碼的分布情況,即籌碼在誰的手中,是散戶還是主力?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在不同價位的籌碼集中程度。只有兩方面結合起來分析,投資者才能處於比較主動的位置
4. 怎樣看股票籌碼分布
第一形態:上峰消失,在低位形成了新單峰秘籍,見底企穩
形成上峰籌碼多是前一波拉升的收尾階段,主力不斷將低位籌碼拋售,而散戶看見股價瘋漲,就會在高位急紅了眼,不斷買入主力拋出的籌碼,從而實現低位籌碼上移到高位。低位沒有籌碼的個股,一旦開始下跌之後,下方是沒有支撐的,很容易出現漫長的下跌行情,所以投資者要盡量規避這類籌碼高位集中並且連續放量然後縮量的個股,除了新股次新股比較例外,因為游資及機構喜歡輪番炒作。
第二形態:放量突破低位單峰密集
股價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橫盤整理,移動成本分布在低位同時籌碼峰形成了單峰密集形態,隨後股價突破單峰密集,並且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說明個股將開啟一輪上漲行情。
當股價放量突破單峰密集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大膽買進個股,為第一買點。當股價站上籌碼密集峰後,不久將出現回調,伴隨著縮量,成功回踩籌碼峰後出現的第一個陽線時就是買進時機,此為買點2。
5. 籌碼分布如何理解和看懂此分布對當前股票操作有何意義
籌碼分布又稱成本分布,也就是股票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各有多少數量的股票。
籌碼分布圖是利用一根根的柱線來代表股票的籌碼,其長短表示籌碼的數量,其所處的位置則表示持有這些籌碼所花費的成本。隨著每天交易的進行,一隻股票的籌碼也隨之流動。甲在低位持有的籌碼在一個較高的位置賣出,同時乙在此位置買入這些籌碼。反映在籌碼分布圖上,即低位的籌碼在減少,高位的籌碼在增加,在籌碼分布圖上形成一些高低錯落、稀疏相間的柱狀帶。由此可知在各價位有多少籌碼,占總流通盤的比例。
在籌碼分布圖上主要包含三種顏色的線條,白線、黃線和藍線。其中白線表示在當前股價下處於虧損狀態的籌碼(即交易者的買入價高於游標鎖定日的收盤價),黃線顯示當前股價處於盈利狀態的籌碼(即交易者的買入價低於游標鎖定日的收盤價)。藍色線是市場所有持倉籌碼的平均成本。
通過籌碼分布圖分析,不僅可以發現股票的壓力位置、支撐位置,還能夠發現主力高位派發籌碼的行為。
6. 股票里的籌碼分布如何看,有何意義。
籌碼分布圖是利用一根根的柱線來代表股票的籌碼,其長短表示籌碼的數量,其所處的位置則表示持有這些籌碼所花費的成本。隨著每天交易的進行,一隻股票的籌碼也隨之流動。甲在低位持有的籌碼在一個較高的位置賣出,同時乙在此位置買入這些籌碼。反映在籌碼分布圖上,即低位的籌碼在減少,高位的籌碼在增加,在籌碼分布圖上形成一些高低錯落、稀疏相間的柱狀帶。由此可知在各價位有多少籌碼,占總流通盤的比例。 在籌碼分布圖上主要包含三種顏色的線條,白線、黃線和藍線。其中白線表示在當前股價下處於虧損狀態的籌碼(即交易者的買入價高於游標鎖定日的收盤價),黃線顯示當前股價處於盈利狀態的籌碼(即交易者的買入價低於游標鎖定日的收盤價)。藍色線是市場所有持倉籌碼的平均成本。 通過籌碼分布圖分析,不僅可以發現股票的壓力位置、支撐位置,還能夠發現主力高位派發籌碼的行為。
7. 怎麼看動態籌碼分布進行股票操作
股票交易是通過買賣雙方在某個價位進行買賣成交而實現的。隨著股票的上漲或下跌,在不同的價格區域產生了不同的成交量 ,這些成交量在不同價位的分布,形成了股票不同價位的持倉成本。對持倉成本分布的分析和研究是股票分析的首要任務。 一隻股票的流通盤是固定的,如100萬的流通盤就有100萬的流通籌碼;無論流通籌碼在股票中怎樣分布,其累計量必然等於流通盤。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對應的股票數量。對股票進行持倉成本分析大致有以下幾個作用:第一,能夠有效地判斷股票的行情性質和行情趨勢;第二,能夠有效地判斷成交密集區的籌碼分布和變化;第三,能夠有效地識別莊家建倉和派發的全過程;第四,能夠有效地判斷行情發展中重要的支撐位和阻力位。總之,成本分析作為一種嶄新的技術分析方法,在股市實戰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籌碼單峰密集是移動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個獨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該股票的流通籌碼在某一特定的價格區域充分集中。單峰密集對於行情的研判有三個方面的實戰意義:當莊家為買方,股民為賣方時,所形成的單峰密集意味著上攻行情的爆發;當莊家為賣方,股民為買方時,所形成的單峰密集意味著下跌行情的開始;當莊家和股民混合買賣時,這種單峰密集將持續到趨勢明朗。正確地研判單峰密集的性質是判明行情性質的關鍵所在,也才會有正確的操作決策。 多峰密集形態特徵:股票籌碼分布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價位區域,分別形成了兩個或兩個以上密集峰;根據上下峰形成的時間次序不同,可分為下跌多峰和上漲多峰。 1.下跌多峰。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過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處獲得支撐形成下密集峰,而上密集峰仍然存在。形成次序:上密集峰到下密集峰。形成機理:上密集峰被擊穿,股價下行在下密集峰處受到支撐,止跌企穩。上密集峰的部分籌碼割肉至下密集峰,形成多峰密集。通常上密集峰被稱為套牢峰,下密集峰被稱為吸籌峰。多峰密集中最典型的是雙峰密集,對股價的運行有較強的支撐力和阻力作用。當股價處於下跌雙峰狀態時,一般不會立即發動上攻行情。 2.上漲多峰。上漲多峰是股票上漲過程中,由下密集峰逐步上行,在上密集峰處橫盤震盪整理形成一個以上的上密集峰。形成次序:下密集峰到上密集峰。形成機理:股價突破下密集峰形成上行趨勢,經過一段漲幅後做震盪整理。在此階段由下峰處跟進的籌碼在上峰處獲利回吐,繼續看漲的投資者在上峰處再次跟進,形成了上峰密集。上峰密集的籌碼全部來自下峰,是下峰部分籌碼移位上峰的結果。對上漲雙峰的行情研判,主要觀察上下峰的變化對比。在上漲雙峰中,下峰的意義非常的重大,它充分表明了莊家現階段底倉籌碼的存有量。如果上峰小於下峰,行情將繼續看漲,反之隨著上峰的增大,下峰迅速減小則是下峰籌碼被移至上峰的表現,此時莊家出貨的可能性增大。 上漲多峰通常出現在做莊周期跨度較大的股票中,該類股在長期上漲過程中做間息整理,形成多峰狀態。它表明莊家仍沒有完成持倉籌碼的派發,成本發散上行延續。成本發散上行延續對低位密集峰的消耗越少,行情的延續性越強。
8. 怎樣才能分析股票的籌碼分布,怎麼看得出來呢
你好,股票籌碼分布計算原理如下:籌碼分布就是將歷史上在每個價位成交的量疊加起來,並以此來判斷當前市場上所有流通股的持倉成本。當然歷史上成交中的一部分會在後面的交易日中被拋出,也就是說不能簡單地將以前的成交累積到現在,而應該有一定的衰減。這個衰減的比例也就是每天的換手率。投資者可以根據籌碼的變化來分析個股。
吸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低位大量買進股票,是一個籌碼換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莊家為買方,股民為賣方;拉升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使股價脫離莊家吸籌成本區,打開利潤空間。在此過程中,莊家用部分籌碼打壓做盤,同時又承接拋壓籌碼,但其大部分籌碼仍舊按兵不動的鎖定在吸籌區域,等待拉高獲利賣出;派發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賣出持倉籌碼,實現坐莊利潤。股價經過拉升脫離成本區達到莊家的盈利區域,莊家高位出貨的可能性不斷的增大。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9. 怎麼看籌碼分布圖分析主力倉位,行為.
1.籌碼分布又稱成本分布,也就是股票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各有多少數量的股票。 股票的成本分布可以這樣理解,如果聚齊全體流通盤的股東,大家按照買入成本把手中的股票放在相應的價位上,這樣股票就會堆積起來,某價位的股票多一些,就堆得高一些,反之,就矮一些。如果有人賣掉手中的股票,就將賣方的價位股票拿掉,而堆積在買方價位上。這樣我們就可以形象地看到市場交易中所發生的成本移動情況。由於股票的流通盤是固定的,1000萬的流通盤就有1000萬的流通籌碼,無論流通籌碼在市場中怎樣分布,其總量必然是固定的。所以把不同價位籌碼用一條條 柱線來組成圖案, 所有柱線加起來正好是100%的流通盤。
2.怎樣看籌碼分布圖 籌碼分布在籌碼分布圖上,我們用一根根的柱線來代表股票的籌碼,其長短表示籌碼的數量,其所處的位臵則表示持有這些籌碼所花費的成本。隨著每天交易的進行,一隻股票的籌碼也隨之流動。甲在低位持有的籌碼在一個較高的位臵賣出,同時乙在此位臵買入這些籌碼。反映在籌碼分布圖上,即低位的籌碼在減少,高位的籌碼在增加,在籌碼分布圖上形成一些高低錯落、稀疏相間的柱狀帶。由此可知在各價位有多少籌碼,占總流通盤的比例。 籌碼分布圖上表示深色(電腦中為藍色)A的是虧損盤,淺色(電腦中為紅色)的是獲利盤,中間位臵用白線標出。下面的信息區中指出目前有多大比例的持股者獲利、其持股成本是多少、各個比例的持股者 集中在什麼價位。集中度是指在整個持股空間中所佔的比例。浮籌是指經常進行買賣的那部分股票,通常是指在股價上下10%的區間內最為活躍的那部分籌碼。而長期不進行買賣,流動性差的那部分股票稱之為死籌。穿透率則是股價的變動值和換手率之比,用來監控莊家的控股率。因為股價變動較大時,散戶往往會賣出手中的股票,而出現 較大的換手率。而如果籌碼大都在莊家手中,即使股價發生很大的變化,換手率仍然可能很低。
3.型的成本分布形態 (1)單峰密集 移動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個獨立的密集峰形,在這個密集峰的上下幾乎沒有籌碼分布。它表明該股票的流通籌碼在某一特定的價格附近充分集中。根據股價所在的相對位臵,單峰密集可分為低位單峰密集和高位單峰密集。
①低位單峰密集 長期橫盤整理是主力吸籌建倉的重要手法,也是單峰密集形成的主要原因。橫盤區域可以看成主力建倉的目標價位區,主力在此區域利用長時間的橫盤,將沒有耐心的跟風盤和短線客清出局,並利用上下震盪吸籌洗盤。單峰的密集程度越高,形成的時 間越長,就意味著籌碼換手和主力吸籌越充分 其後的上攻行情的力度越大。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a股價突破低位單峰密集價位必須有成交量的配合。 b股價突破後的回調往往在原低位單峰密集處價位獲得支撐,一旦投資者發現股價跌不下去,就可適量建倉。 c股價回調跌破低位單峰密集區價位要提防空頭陷阱。
②高位單峰密集 高位單峰密集 與低位密集峰相比,高位密集峰形成的時間相對較短,密集程度也相對較低。從莊家坐莊過程看, 它可能是高位震盪洗盤的結果,亦可能是莊家出貨的徵兆。
在實際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a股價跌破高位單峰密集區價位,應以減倉操作為好。因為形成高位單峰密集的換手過程實質上就是莊家向散戶派發籌碼的過程, 尤其當股價漲幅過大時。
b當股價向上突破時,防範風險是關鍵,應以短線的策略操盤,提防向上的假突破。
c形成高位密集峰的時間越長,峰位密集程度越高,幾乎可以肯定是莊家洗盤吸籌的結果。因為莊家震盪出貨一般用不了那麼長時間,而散戶的耐心和信心也是有限度的。隨著股價的不斷上揚,籌碼也就越分散,假如此時在高於籌碼成本線的上方再次出現一個籌碼峰時,並且場中已基本全是獲利籌碼時,說明主力出貨的時刻即將到來了。
換手率應用分析精解
主力吸籌往往在籌碼分布上留下一個低位密集區。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籌之後並不急於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價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區的下方,因為這個地方市場基本沒有拋壓,所有投 資者處在淺套狀態,護盤相對容易一些。一旦時機成熟,主力從低位密集區的下方首先將股價拉抬到密集區的上方,形成對籌碼密集區的向上穿越,這個穿越過程極易的持倉狀況,如果主力巨量持倉的話,盤面上就不會出現太多的解套拋壓。即股價上穿密集區而呈現無量狀況,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該股已由主力高度持倉了。
技術上我們必須對「無量」這個市場特徵給出較明確的參考標准:即用換手率來精確估計成交量。通常我們不單純使用成交量這個技術參數,因為股票的流通盤有大有小,同樣的絕對成交量並不能說明這只股票是換手巨大還是基本沒有換手。如每天900萬股的交易,對於中國石化來說僅占其流通盤的千分之5.8,而對於膠帶股份 ,這900萬股已經是它流通盤的全部了。用放量與縮量來監控獲利拋壓也不是一個好主意。而換手率則本質得多。依照本人的經驗,我們可以把換手率分成如下個級別: 絕對低量:小於1% 成交低靡:1%——2% 成交溫和:2%——3% 成交活躍:3%——5% 帶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異:大於25%
常使用3%以下這個標准,並將小於3%的成交額稱為「無量」,這個標准得到廣泛認同。更為嚴格的標準是2%。下面我們看一個例子這是綜藝股份1999年3月末的K線圖。當時這只股票的價格僅為8.11元(復權價)。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該股正在從籌碼密集區的下方實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換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換手率僅為1.74%,屬於成交低靡范疇,而在上穿籌碼密集區的過程中有約60%的籌碼得到了解放。於是,解套不賣的籌碼佔了流通盤的60%。我們由此可以認定,這60%的籌碼大部分為主力所有,於是這只股票的莊家持倉量已經合格了。該股後來的走勢是眾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該股創下了63.95元的最高價。
以上是通過籌碼密集區的無量上穿來判斷主力的持倉量的方法,即一旦發現籌碼密集區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則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是主力持倉。這種估計主力持倉的方法盡管簡單,但對於低位捉庄的參考價值卻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