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分析
案例:大慶市市轄區農用地產能核算
(一)案例概況
大慶市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地理位置為北緯 45°23′~ 47°29′,東經 123°45′~ 125°48′,海拔在 126 ~ 165 米之間,地處北溫帶由半乾旱向半濕潤過渡的松嫩平原偏西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 124 ~ 135 天,年均降水量 437 毫米左右,年平均≥ 10℃活動積溫為2680℃~ 3100℃,位於第一及第二積溫帶上限,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2787.9 小時,年平均風速3.8 米 / 秒,土壤類型主要為黑鈣土、碳酸鹽草甸、鹽鹼化草甸土、風沙土和鹽鹼土等。東南距哈爾濱市 159 千米,西北距齊齊哈爾市 139 千米。大慶市轄薩爾圖、龍鳳、讓胡路、紅崗、大同 5 個區,總面積 5107 平方千米。
(二)核算方案設計
採用基於農用地分等成果的方法,即在農用地分等成果基礎上,首先對農用地分等資料進行整理,並補充調查所需資料後,建立農用地產能核算資料庫,採用一定的數理分析方法,分別核算農用地不同層次(理論產能、可實現產能和實際產能)和不同區域(鄉鎮域、縣域、省域)的產能。
為保持成果精度和現勢性,黑龍江省將農用地產能核算基期年統一為 2006 年。
(三)農用地等別分析
根據國家《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國土資源大調查專用)選定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計算模型,計算出大慶市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為 1217 ~ 1749,根據全省農用地分等指數間距為250 的統一規定,全市農用地共分為 5,6,7 三個等別,總面積 122088.5 公頃。其中,5 等地20333.51公頃,占總面積的16.65%;6等地68297.40 公頃,占總面積的55.94%;7等地33457.59公頃,占總面積的 27.41%。具體情況詳見表 5-1。
表 5-1 2002 年大慶市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結果面積統計表單位:公頃
根據計算結果,大慶市農用地利用等指數為 1166 ~ 1749,根據全省農用地分等指數間距為250 的統一規定,全市農用地共分為 5,6,7 三個等別,總面積 122088.5 公頃。其中,5 等地24064.70公頃,占總面積的19.71%;6等地70299.67公頃,占總面積的57.58%;7等地27724.13公頃,占總面積的 22.71%。具體情況詳見表 5-2。
表 5-2 2002 年大慶市農用地利用等別結果面積統計表單位:公頃
(四)外業調查與數據處理
1.外業調查內容
1)理論產能樣本值
全市共抽樣布置 50 個理論產能調查樣點,佔全市分等單元總數的 2.6%。自然質量等別為 5等的樣點有 8 個,占抽樣總數的 16%;自然質量等別為 6 等的有 21 個,占抽樣總數的 42%;自然質量等別為 7 等的有 21 個,占抽樣總數的 42%。v在合理布置調查樣點的基礎上,邀請大慶市農業生產的專家組成專家組,填寫指定作物品種區試產量(理論產量)專家咨詢調查表,並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如專家意見分歧較大、各樣點產量數據偏差較大,則需開展多輪調查,直至專家意見趨於接近。
2)可實現產能樣本值
全市共抽樣布置 306 個可實現產能調查樣點,佔全市分等單元總數的 16.25%。
表 5-3 大慶市區可實現產能調查樣點統計表
3)實際產能調查
根據黑龍江省農用地產能核算外業調查工作要求,調查2006年各鄉(鎮)指定作物平均產量。
4)2006 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
經統計,2006 年參與大慶市農用地產能核算的大慶市 5 個區總面積為 129151.50 公頃,其中,包括11個鄉鎮總面積88586.06 公頃、5個牧場總面積15677.54 公頃,油田以及其他用地總面積 24887.88 公頃。
2. 數據整理
1)調整分等單元耕地面積
根據技術規范要求,將分等單元圖與土地利用現狀圖疊加,在土地利用現狀圖上找到項目區位置,對於項目區范圍涉及的每一個分等單元,如該分等單元內大部分耕地已被佔用,則在圖上初步量算該單元內剩餘耕地面積,並在分等單元表及信息系統中修改更新該單元耕地面積;如果已經全部轉為建設用地,應做詳細說明,相關分等單元農用地面積修正為 0。在修正分等單元詳查面積的基礎上,以各鄉鎮 2006 年土地利用現狀耕地數據為基準,平差各鄉(鎮)水田、水澆地和旱地。具體平差公式如下: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黑龍江卷)
式中:
Sij——第j鎮第i個分等單元平差後面積;
Sij′——第j鎮第i個分等單元平差面積;
Sj——第j鎮水田、水澆地或旱地面積;
Sj′——第j鎮水田、水澆地或旱地平差前面積。
2)明確分等單元的隸屬關系
大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完成於2002年,目前,由於行政區調整導致分等單元的隸屬關系發生變化,為了保證產能核算工作成果的運用,必須結合行政區劃調整情況,調整各分等單元的行政隸屬關系。
3)數據整理
整理出全部農用地分等單元的自然質量等指數、利用等指數以及相關的數據、圖件。
4)更新部分地區農用地等別
大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是2002年完成的,在全市共劃分了1883個農用地分等單元。至今,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部分地區土地利用現狀發生了改變,相應的土地等別急需進行更新調整。但是,由於部分規模較小(幾十畝至幾百畝)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對某一分等單元等別的影響微乎其微,在整理農用地分等資料時,只考慮已竣工驗收的大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對分等單元的影響,並進行了部分地區的等別更新。
5)編繪產能核算工作底圖
以大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圖為基礎,收集土地利用現狀圖和行政區劃圖,進行疊加和對比,對原分等成果圖進行更新,更新村級以上行政區劃界線、重要的線狀地物或明顯地物點,保持原指標區、等別和分等單元界線不變,編制本次產能核算工作底圖。
(五)農用地產能核算
1.農用地理論產能核算
遵照《農用地產能核算技術規范》,根據農用地標准糧理論單產和相應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的函數關系,將各三級指標區內所有農用地分等單元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代入函數方程,可以獲取各分等單元的年均標准糧理論單產。將各分等單元理論單產乘以分等單元耕地面積,可以獲得農用地分等單元理論產能。
1)農用地分等單元理論單產的計算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黑龍江卷)
式中:
Yi——第i個分等單元理論單產;
X——每個分等單元的自然質量等指數;
A,B——通過對實際標准糧產量與自然質量分等指數進行回歸分析,得到A=12.276,B=-5512.3。
2)農用地分等單元理論產能的計算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黑龍江卷)
式中:
Wi——第i個分等單元理論產能;
Yi——第i個分等單元理論單產;
Si——第i個分等單元耕地面積。
3)農用地鄉(鎮)域理論產能的計算在核算分等單元理論產能後,將鄉(鎮)域內各分等圖斑的理論總產加和為鄉(鎮)域理論總產,鄉(鎮)域理論總產除以鄉(鎮)域耕地面積為鄉(鎮)域理論單產,計算結果詳見表5-4。
表5-4 大慶市各鄉(鎮)農用地理論產能結果表
續表
2.農用地可實現產能的核算
根據農用地標准糧可實現單產和相應的農用地利用等指數的函數關系,將各三級指標區內所有農用地分等單元的農用地利用等指數代入函數方程,可以獲取各分等單元的年均標准糧可實現單產。將各分等單元可實現單產乘以分等單元耕地面積,可以獲得農用地分等單元可實現產能。
1)農用地可實現單產的計算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黑龍江卷)
式中:
Yi——第i個分等單元可實現產能(單產);
X——每個分等單元的利用等指數;
A,B——通過對抽樣單元的可實現單產和相應的農用地利用等指數進行回歸分析,得到A=8.4631,B=-2309.5。
2)農用地可實現產能的計算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黑龍江卷)
式中:
Wi——第i個分等單元可實現產能;
Yi——第i個分等單元可實現單產;
Si——第i個分等單元耕地面積。
3)農用地鄉(鎮)域可實現產能的計算
在核算分等單元可實現產能後,將鄉(鎮)域內各分等圖斑的可實現總產加和為鄉(鎮)域可實現總產,鄉(鎮)域可實現總產除以鄉(鎮)域耕地面積為鄉(鎮)域可實現單產,計算結果詳見表5-5。
表5-5 大慶市各鄉(鎮)農用地可實現產能結果表
3.農用地實際產能核算
實際產能是指大慶市市轄區現有全部耕地作物換算成標准糧以後的實際生產能力。它包括兩個主要因素:一是以全部耕地作為計算對象,二是將指定作物換算成標准糧以後進行計算。只要耕地數量不變,指定作物不變,則其實際產能是一個較為穩定的數值。
實際產量則是指2006年各指標區指定作物(玉米)產量的總和。實際產量僅僅考慮當年種植了指定作物的耕地上的產量,並且是各指定作物產量相加,不考慮標准糧轉換問題。不同年份播種面積不同,實際產量的數值是不一樣的。
實際產能是基於實際生產情況計算出來的,兩者具有一定的聯系,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本次實際產能核算是以國家確定的指定作物統計單產為基準,根據標准糧換算系數,把指定作物統計單產換算為標准糧實際單產;根據標准耕作制度核算鄉(鎮)域實際單產(Y0);實際單產乘以基期年鄉(鎮)耕地面積得到鄉(鎮)域實際產能(W0);各鄉(鎮)域實際產能相加得到縣域實際產能。
1)農用地實際單產計算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黑龍江卷)
式中:
Y0——標准耕作制度核算鄉(鎮)域實際單產;
Y——基準作物統計單產;
K——標准糧換算系數(大慶市玉米的標准糧換算系數為1.1)。
2)實際產能的計算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黑龍江卷)
式中:
W0——鄉(鎮)域實際產能;
Y0——標准耕作制度核算鄉(鎮)域實際單產;
S——2006年鄉(鎮)域耕地面積。
將各鄉鎮實際單產和標准糧換算系數代入公式(5-11),計算結果詳見表5-6。
表5-6 大慶市各鄉(鎮)農用地實際產能計算表
(六)產能核算結果分析
1.產能核算結果匯總
大慶市農用地產能核算分鄉(鎮)、分指標區、分土地等別進行了成果匯總,詳見表5-7。
表5-7 大慶市農用地產能核算成果匯總表
從表5-7中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採用哪種匯總方法,按全市耕地總面積進行綜合,所得理論產能單產和總產、可實現產能單產和總產及實際產能單產和總產都是一致的,呈現南高北低的規律,表明核算結果准確,各種匯總成果可針對性地提供應用。其中,產能較高的地區有太陽升鎮、八井子鄉、大同鎮、高檯子鎮、東風農場、星火牧場,產能一般的地區有雙榆樹鄉、老山頭鄉、祝三鄉、薩爾圖區(含春雷牧場),產能較低的地區有龍鳳區(含龍鳳鎮)、紅崗區(含杏樹崗鎮)、林源鎮、銀浪牧場、讓胡路區(含喇嘛甸鎮)、紅驥牧場。
2.農用地產能核算結果分析
1)三種產能核算結果對比分析
圖5-4 理論單產、可實現單產、實際單產對比分析圖
圖5-5 理論產能、可實現產能、實際產能對比分析圖
從圖5-4,圖5-5中可以看出,各鄉鎮的理論產能、可實現產能和實際產能結果存在如下變化規律:
(1)各鄉鎮(農牧場)的理論單產>可實現單產>實際單產,而同時,理論產能>可實現產能>實際產能,這與3種產能的定義邏輯上相符。
(2)各鄉鎮(農牧場)3個層次單產變化趨勢大致相同,但其變化幅度卻不一致,其變化幅度實際單產>可實現單產>理論單產,且從線型來看,波動幅度實際單產>可實現單產>理論單產。說明實際單產所受到的制約最多,可實現單產次之,理論單產受到制約最少。
(3)各鄉鎮(農牧場)3個層次單產受到土地質量影響明顯,其變化趨勢反映了各鄉鎮(農牧場)土地質量的差異,在空間分布上大體呈現出南高北低的態勢,與全市農用地質量分布規律相一致。全市各鄉鎮(農牧場)理論單產集中分布於低等區、高等區,中等區域較少。
(4)由於受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分布、種植模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個別鎮(農牧場)理論單產、可實現單產、實際單產在全市分序列上出現不一致現象。
2)三種產能與統計產量的對比分析
表5-8 理論單產、可實現單產、標准糧實際單產與統計單產的對比分析表單位:千克/公頃
圖5-6 理論單產、可實現單產、標准糧實際單產與統計單產對比分析圖
根據表5-8和圖5-6可以看出,理論單產為11872.42千克/公頃,可實現單產為9439.71千克 / 公頃,標准糧實際單產為 7790.92 千克 / 公頃,大慶統計年鑒中 2006 年統計單產為 6860.00千克 / 公頃。理論單產與統計單產差值為 5002.42 千克 / 公頃,可實現單產與統計單產差值為2579.71 千克 / 公頃,標准糧實際單產與統計單產的差值為 930.92 千克 / 公頃。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理論單產與統計單產的差值和可實現單產與統計單產的差值較大,說明大慶市現有的農用地產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與農用地分等結果的對比分析
分別從自然質量等別-理論產能、利用等別-可實現產能分析農用地產能與農用地質量之間的關系,計算結果見表 5-9。
表 5-9 大慶市農用地產能與農用地分等結果對比分析表單位:公頃,千克/公頃
圖5-7 大慶市農用地產能與農用地分等結果對比分析圖
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是按照標准耕作制度所確定的各指定作物,在農用地自然質量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按產量比系數折算的基準作物產量指數。這個產量指數也可以解釋為是在最優土地利用水平和最有利經濟條件下,該分等評價單元內的農用地所能實現的最大可能產量水平,即理論產能。
農用地利用等指數是按照標准耕作制度所確定的各指定作物,在農用地自然質量條件和農用地所在土地利用分區的平均利用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按產量比系數折算的基準作物產量指數。這個產量指數也可以解釋為是在當地最有利經濟條件下,該分等單元內的農用地所實現的最大可能產量水平,即可實現產能。
農用地經濟等指數是按照標准耕作制度所確定的各指定作物,在農用地自然質量條件、農用地所在土地利用分區的平均利用條件和農用地所在土地經濟分區的平均經濟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按產量比系數折算的基準作物產量指數。這個產量指數也可以解釋為是在當前的農業技術經濟條件下,該分等單元內的農用地所能實現的最大經濟產量水平,即實際產能。所以,它們的關系為理論產能>可實現產能>實際產能,自然質量等指數>利用等指數>經濟等指數。從表 5-9 和圖 5-7 中可以看出,農用地產能與農用地分等成果之間的關系與上述結論一致,因此,大慶市農用地產能測算結果是客觀、合理的。
2. 采購師十佳模型模擬分析七巧板案例分析
采購師十佳模型模擬分析七巧板案例分析,可以查找網上資源如截圖
3. 股票價值分析案例
樓主是和我一樣選了苦逼的財管公選課么……
查了一下沒有人解答,我就自己做了下,雖然你現在肯定不需要這份答案了,但希望以後搜到的同學可以省心吧,哈哈……
路過的點個贊哈……
(1)股票價格是市場供求關系的結果,不一定反映該股票的真正價值,而股票的價值應該在股份公司持續經營中體現。因此,公司股票的價值是由公司逐年發放的股利所決定的。而股利多少與公司的經營業績有關。說到底,股票的內在價值是由公司的業績決定的。通過研究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而指導投資決策,這就是股利貼現模型的現實意義了。
(2) 1.如果公司增加股利的話,就意味著他存有的現金會減少,將來如果那些投資需要錢的話,就必須通過融資解決,比如貸款、股票增發等但是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2.如果公司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大量現金的項目的話,那還是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們比較好,這樣畢竟是反饋給了股東們,而如果不發掉很有可能則放在公司吃銀行利息也是浪費。
3.如果是發放股利的話,在發放日當然股票賬面價值會下降。
以上是我自己搜的
(3)這道計算題是在假設公司將全部盈餘都用來發放股利的情況下做的,也就是凈收益的增長率等於股利增長率,而且此公司的增長率很大,所以最終結果的股票價值較大,應該是對的吧
閑話不說,上過程
k=4%+1.5×﹙8%-4%﹚=10%
d1=2×(1+15%)=2.3
d2=2.3×(1+15%)=2.645
v1=2.3×pvif(10%,1)(括弧里的是下標,字母用大寫,後面的也是)+2.645×pvif(10%,2)
=4.27547
v2=2.645×(1+8%)/(10%-8%)
現值:142.83×pvif(10%,2)=117.97758
v=v1+v2=122.25(元)
~\(≧▽≦)/~啦啦啦解答完畢。
4. PESTEL分析模型的案例分析
按照PESTEL的框架模型,圍繞啤酒釀制行業,對以下六大宏觀因素逐一進行分析,進而探究影響該行業的結構性驅動因素以及這些宏觀因素之間所存在的相互影響和彼此制約的根本性聯系。
政治因素
從政治因素來分析,目前及未來若干年內,中國及世界的政治形勢基本趨於穩定的政治局面,「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中國圍繞著這一時代主題,大力發展同其他國家的貿易夥伴關系,隨著WTO世貿組織的加入,中國的關稅壁壘逐一取消,國外的產品隨即進入中國,這樣據不完全 統計,有近40個外國品牌的啤酒在國內生產,產量佔到全國的4.3%,這樣原來國家對啤酒行業的保護和鼓勵政策,如今已盪然無存,隨之而來的是面臨著國外 品牌的啤酒的挑戰,從而,對我國啤酒行業造成一定沖擊;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有利因素,進口關稅的降低,使得啤酒行業可以擴大啤酒原料及先進設備的選擇余 地,例如進口的大麥通常質量好,工藝容易控制,從而降低了生產的成本,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裝備,有利於提高啤酒的釀制水平,此外,也有利於我國的啤酒產品 走向和進入國際市場。
經濟因素
經濟周期是一個反應經濟由繁榮-緩慢(衰落)-低潮-恢復(高漲)的往復變化的過程。 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正處於第三個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於中國2001~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進行預測的結果表明, 2001~2010年,中國的GDP增長率達到7.9%,因此,可以預測中國在未來若干年內繼續有穩定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大環境的良好發展態 勢,預示了啤酒行業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自20世紀90年代初,受國有企業經營不景氣的影響,國有企業出現大量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問題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但從每年啤酒銷量逐 年遞增的態勢來看,失業並沒能影響到啤酒行業的發展,相反,啤酒因其作為廉價的消費品,從而成為人們愁煩時發泄的工具,快樂時的興奮劑,交際場合及傾訴衷 腸時的有效媒介。因而,因其啤酒兼容並包(快樂與憂愁的分享及保健的功效)的獨特功效,決定了消費群體受經濟影響的狀況不是十分明顯,可見,對大眾消費群 體的啤酒興趣的建立和培養並加以正確引導、宣傳是至關重要且極具有恆久魅力的。
社會文化因素
(1) 生活方式的變化
啤酒最早出現於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地區,其製作方法由埃及經北非、伊比利亞半島、法國傳入德國,在德國南部,啤酒製造業空前發展,並由德國 的啤酒技術人員將啤酒工藝傳播到全世界。改革開放後,受歐洲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的飲食文化開始向西方靠攏,啤酒隨之進入了中國,人們對啤酒經歷了從不了 解→試著嘗試→如今的餐飲娛樂時的不可或缺,可見啤酒文化的深厚魅力。隨著人們對啤酒功效的深入探索,得知啤酒非但含有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並且還含有豐 富的維生素B2、煙酸和礦物質,故而得名「液體麵包」。此外,啤酒在校園內廣泛得到興起,已成為校園交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啤酒的適齡消費人群逐 漸在向前延伸,現已擴大為18至60歲的人群,可見,啤酒行業其強大的消費群體。
(2) 人口增長進程及分布的影響
首先,從我國人口的增長進程及趨勢來看,自70年代初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以來,中國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均已顯著下降, 但歷史積淀下的巨大的人口規模所決定的人口增量仍相當可觀,據相關資料顯示,2000年,中國18~60歲人口規模已達8.16億,是1964年的 2.15倍,在未來的近30年內,這一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都將保持在60%以上。介於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格局持續保持的勢頭,從啤 酒的適齡消費群體來看,其前景仍是十分樂觀的。
其次,縱觀全球人口出生率、生育率的變動過程,總體趨勢都是由高到低。發達國家出生率、生育率的下降早在工業革命時期即已開始,到上世紀末人口生育率已降 至更替水平以下,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因而,未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重點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2000年,世界人口的80.66%分布於發展中地區, (如尼日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家),205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87.33%,人口負擔加重,因而,從未來世界人口分布趨勢以及啤酒的廉價、保健及時尚的特 點來看,這一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向發展中國家挺進。
科技因素
從科技因素方面分析,「改變人類命運最戲劇化的因素之一是技術」,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沒有技術和產品創新,就沒有企業的成長與進步,就沒有企業的未 來。「燕京」之所以敢在市場上向世界啤酒大鱷叫板,正因為他們有技術、產品創新做依託,可見,啤酒行業同科技的關系絕不遜色於IT業同科技的關系,然而, 從我國的啤酒廠的整體現狀看來看,仍是水平較低、規模較小、物耗較高、效益較低,每生產1噸啤酒用水量在8~40立方米,相應的排水量為7~35立方米之 間,而發達國家的噸啤酒用水量僅為5~10立方米,說明我國啤酒廠與國外發達國家啤酒廠的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技術進步、節約 有限資源、強化環保是啤酒製造業的發展趨勢。
環保因素
從自然因素方面分析,絕大多數的工業生產活動不可避免地要破壞自然環境的質量,而如今從聯合國到世界各國政府都對環境的污染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並制定了相 關的法律予以制止,這既是保護地球環境的客觀需要,同時又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大勢所趨,對啤酒釀制行業來說,其與環境的因素是極為相關,不容忽視 的。目前,考核啤酒工業廢水水質採用的國家排放標準是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並未對啤酒工業單獨規定污染物排放標准,隨著污染控制 和治理力度的加強,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針對啤酒行業廢水排放量大、有機污染濃度高、對環境污染嚴重、排放因子相對較少的特點,聯合發布了 符合啤酒工業廢水排污特點的行業性廢水排放標准——《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已從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該標准為強制性標准。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環保是世界性關注的時代主題,任何行業都必須做好有關環保的善後處理才是長久經營之道,啤酒行業更是如此,基於此,天湖公司在 2000年投資650萬興建了污水處理工程,有效地解決了污水排放的問題。
法律因素
從法律因素分析,法律對行業的規范和發展起到了保障、監督和限制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商業往來頻繁,所處的市場環境日趨復雜,隨之面臨各種顯在和潛在的法律問題,如果存在於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法律問題不能夠得以及時 察覺,就會「積患成疾」,一旦爆發,企業可能會因此遭受重大損失。據國家質檢總局的說法,《食品安全法》今年底即將出台,這就要求行業應從發展高科技入 手,採用先進工藝與檢測手段,去年的「啤酒甲醛事件」就反映出了啤酒行業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忽視,進而給國內整個啤酒行業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總之,政治的穩定性及其所採取的政治主張及行為,將直接對整體的經濟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正、負面影響,經濟水平所處的不同階段和經濟發展的不同速度又對其 所屬的社會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經濟為科技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同時,技術革新又推動了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就要新 增剛涉足領域的相關立法以及完善和健全已知領域中相關法律法規,而環保是人類及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5. 如何進行案例分析
1、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
分析案例首先要站好角度,案例分析應注意從兩個基本角度出發:
當事者的角度。案例分析必須站到案例中的主要角色的立場上去觀察和思考,設身處地的去體驗,與主角同命運。
全面綜合的角度。這是綜合型案例而言的。
要針對相關案例選用恰當的理論知識來分析案例。
2、案例分析的具體技巧。
案例分析包括兩個互相關聯的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要對所指定的將供集體討論的案例做出深刻而有意義的分析(包括找出案例所描述的情景中存在的問題和機會,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問題間的主次輕生關系,擬定各種針對性的備選行動方案,提出它們各自的支持性論據,進行權衡對比後,從中找出抉擇,制定最後決策,作為建議供集體討論。)第二方面是以嚴密的邏輯、清晰而條理的口述方式,把自己的分析表達出來。
案例分析過程包括五個主要步驟:
確定本案例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找出此案例中的關鍵問題。
確定是否還有與已找出的關鍵問題有關。
選定適合分析此案例所需採取的一般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一般可採用三種具體的分析方法:
系統法。就是把所分析的組織看成是處於不斷地把各種投入因素轉化成產出因素的一個系統。
行為法。這種方法,在分析時看眼於組織中各種人員的行為與人際關系。
決策法。就是要使用各種規范化、程序化的模型和工具評價並確定各種備選方案。
明確分析的系統與主次關系,並找出構成自己分析邏輯的依據。
將分析轉化為口頭發言的有效形式。
3、分析案例應注意的問題。
在案例分析中要做好學習記錄;
對撰寫案例的方面分析報告要簡明扼要,一針見血,開門見山,一般不超過2500字。要用一句話把案例分析的主要成果概括出來,並成為報告的主題。
6. 分析股票價值分析,求給幾個論點
這個有很多的呢。具體您可以多查找下。這類型的公司。
到你拉著我手時潤心的溫暖;江南的風如此越高,說明這種食材(和其它食材一起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