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股票投資 成功 和 失敗 的經典案例
失敗: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3013-d5274581.html
成功:http://ke..com/view/7841.htm?fr=ala0_1_1#5
夠用了應該
② 求企業融資或投資的經典案例分析
1,2004年,盛大網路登陸納斯達克,投資盛大的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人獲得了高達1400%投資收益。
2,2005年,無錫尚德在紐交所上市,部分私募股權投資人退出後獲得最高約50倍的投資回報(龍科,高盛,英聯)。
3,2006年同洲電子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背後的私家股權投資機構所獲回報統計是:5年30倍(深圳創新投)。
③ 巴菲特投資生涯中最精彩的案例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後,巴菲特再次以他標志性的資本運作吸引了市場的關注,這一次,他的目光停留在能源業。
5月24日,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薩威公司旗下的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宣布,將以94億美元從蘇格蘭電力公司手中收購美國西北部最大的電力供應商——太平洋公司。此次收購是自1998年買下通用再保險公司以來,巴菲特最大一筆的買賣。根據協議,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將支付給蘇格蘭電力公司51億美元現金,其餘43億美元將轉化為凈負債和優先股。交易完成後,蘇格蘭電力公司將向股東派發45億美元的紅利。擁有太平洋公司後,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可將其在美國6個州的160萬客戶擴展到俄勒岡州和猶他州,並將打造一個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的能源巨頭。
「股神」的再度出擊一石激起千層浪,好事者不無居心地宣稱:巴菲特的投機回合回來了。表面上看,巴菲特在國際油價一路狂飆、能源危機一觸即發、供給沖擊卷土重來、滯脹魅影若隱若現的微妙時點染指敏感的能源業,的確有點跟風炒作的嫌疑。而最新經濟數據顯示,能源市場回暖讓這種嫌疑似乎得到了更多時效性的支持。在美國勞工部5月18日公布的報告中,美國4月份的CPI上升了0.5%,升幅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0.4%,通脹抬頭的原因是4月份美國能源價格上漲了4.5%,為2003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增幅。
但深入分析,巴菲特進軍能源業並不能算是追漲殺跌的投機行為,本質上看,這不過是巴菲特美妙投資的最新案例。投資和投機這兩個不易分辨但又迥然不同的經濟概念,在巴菲特的哲學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和區分。
首先,投資看重的是長期內的穩定回報,而投機僅僅是短期內對風險因素的技術性套利。如果巴菲特在原油期貨市場上一擲千金、幾進幾出獲取巨額利潤的話,那麼這種榨油機式的行為絕對可以說是對能源市場的投機。但事實卻是巴菲特並沒有試圖利用能源衍生金融產品的價格波動而牟取暴利,而是通過投資、經營基礎產業的形式增加能源市場的供給,以促進能源市場價格穩定的手段謀求長期的、整體行業的成長性獲利。這種目光長遠的投資戰略絕非鼠目寸光的投機把戲。
其次,投資追求的是「雙贏」發展路徑,而投機在利用風險的同時,創造了更多的經濟不確定性。能源市場近一年來的價格波動,用市場眼光來看就是「供不應求」的直觀體現,巴菲特進軍能源行業無異於給「看不見的手」提供了助力,供求在趨於平衡的過程中不僅減輕了能源風險的負面影響,也給巴菲特旗下公司的成長創造了合意的外部環境。而投機勢力擅長的不過是損人利己的方式,在推波助瀾、興風作浪獲得暴利之後抽身而出,只留下身後滿目狼藉的一池碎萍。至少巴菲特從來沒有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市場的崩潰和大多數人的痛苦之上,這一次也不例外。
其實,新近進軍能源業不過是巴菲特哲學的一個最新範本罷了,以「股神」著稱的巴菲特曾將其在股票市場的「生財之道」總結為:「當我投資購買股票的時候,我把自己當作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家、證券分析家或者宏觀經濟學家。」巴菲特從不名一文到富可敵國,自始至終總是在資本市場上尋找著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他對利用技術分析、內幕消息進行投機總是不屑一顧,這種可以稱之為過於自我的投資理念卻讓他長期獲利。
巴菲特在股市的成功,依仗的是他對「基本面」的透徹分析,而非對「消息市」的巧妙利用。正是因為有巴菲特這樣「老實本分」的投資者,正是因為市場對巴菲特理性投資行為的高額回報,使得美國的資本市場成為世界上最穩定、最成熟、最有活力的金融市場;作為經濟「晴雨表」的美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反過來又對經濟產生了良好的反饋作用,成為美國經濟長期保持強勢的根本保障。
因此,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資本市場,穩定的資本市場認可的是理性的投資行為。世界上各個角落裡發生的金融危機,都從反面證明了一個以投機為主流的資本市場只會有短暫的「虛偽繁榮」,長期內的金融動盪將會讓整個國家經濟遭受致命傷害。
巴菲特說過,「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知道誰一直在游泳。」大浪淘沙之後,市場認定的王者是巴菲特,《財富》雜志就曾將其評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人,而巴菲特的簡單哲學告訴我們:投資不是投機,這才是成熟市場的成功之道。
④ 請問在股票市場上有哪些經典案例
比較經典的就是上海楊懷定,人稱楊百萬。他是中國最早的股民,歐美股市都知道中國股民楊百萬。可見他的知名度,他最早抄真空電子,一張單子下來就凈掙幾十萬,後來他有一大堆人跟他學抄股,就是看他買進就跟著買進,看他賣出就跟著賣出,到後來股市下跌到三百多點,別人有的血本無歸,有的改行賣茶業旦,他依然在股市馳吒風雲。
⑤ 有沒有人知道巴菲特的幾個經典投資案例
======================
巴菲特的經典投資案例詳見《投資聖經:巴菲特的真實故事》,可到下面網址查看:
http://finance.sina.com.cn/nz/bftstory/index.shtml
美國資深金融記者安迪用一個證券投資者的目光,將巴菲特66年的傳奇投資生涯,用200多個真實、生動的故事,樸素的語言,寓理於事地娓娓道來,在閱讀時令你愛不釋手的同時,使你倍感此書投資哲理的可讀、可懂、可信、可學。該書深受廣大讀者的推崇,被美國廣大投資者譽為「具有永恆價值的股票投資聖經」。巴菲特本人也非常喜愛此書,他讀完全書後,曾讓助手主動與安迪聯系,親自參加了該書的簽名售書活動。
======================
摘錄其中一節:
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公司的情況
就在巴菲特准備購買價值10億美元的可口可樂股票,從而創下股票市場又一歷史記錄的前夕,他接到了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唐.基奧(Don Keough)的一個電話。
聖母瑪利亞(橄欖球隊)理事會主席唐.基奧回憶說:「我問他一切可好,我說『沃倫,你有沒有買可口可樂股票?』」
「他滿懷激情地做了肯定回答。」基奧是一位備受歡迎的業余演講者,並因此而名聲在外。
唐.基奧接著說:「我們通話後不久,就有報道宣稱說沃倫購買了股票。通過推理,我們也斷定有人在買我們的股票。」話語之間暗示出,可口可樂公司的人們按照股票交易的模式可以推測出這個結論。
「(自從1987年股災之後)當股票市場從低谷開始回升時,一位來自中西部的不知姓名的證券經紀商開始了時不時地購買行動。1988年秋某一天,前任可口可樂公司主席羅伯托.高澤塔(Robert Goizueta)和基奧正在研究可口可樂公司股票走勢,突然間,基奧恍然大悟。他告訴高澤塔說:『你知道嗎,很可能就是沃倫.巴菲特。』」
「我們知道他對可口可樂公司一向都很感興趣,」基奧一邊說一邊又提及到,「1985年可口可樂公司推出櫻桃可樂時,巴菲特成為美國櫻桃可樂頭號愛好者。」
「他確實清楚的了解我們。而且是一個極棒的董事會成員。他了解這個公司,了解公司的財務數據。他是一位既了解情況又在發揮積極作用的董事。他對全球注冊商標的內在價值有著清晰而深刻的認識。」
在巴菲特先生購買可口可樂股票之後,基奧先生又有何舉動呢?這位原本在30年前就有機會加盟巴菲特合夥公司而卻拒絕巴菲特邀請的基奧說:「在他購買可口可樂股票以後,我終於成為伯克希爾公司一名小股東了。」
基奧感慨道:「真希望那個時候我投資入股了。」如果當時他這樣做了,巴菲特會把他當初讓基奧投入的5000美元升值為6000萬美元。你別不信,真是這樣!
基奧,1958年出生於依阿華州蘇城,父親是一名牧牛人,母親是愛爾蘭籍美國人。他畢業於克萊頓大學,在校時曾是一位出色的辯論手。後全家遷居奧馬哈的法納姆大街,與巴菲特家正對門。
巴菲特說,基奧出色的個性魅力是吸引他巨額投資可口可樂公司的一個原因。
基奧曾在奧馬哈剛創辦的一家電視台工作過一段時間,解說WOWT-TV的足球比賽節目,並在此期間結識了約翰尼.卡森,後來結識了投資經紀人沃倫.巴菲特。此後,基奧辭去了電視台的工作轉而來到黃油-堅果咖啡製造商帕克斯頓-加拉弗公司從事廣告工作。
斯旺森家族收購了這家公司,並將其重新命名的「斯旺森食品」賣給後來被可口可樂公司收購的鄧肯咖啡公司。
這個把可樂作為自己飲食結構一部分的可口可樂先生,也成為了巴菲特誠邀許多人加盟巴菲特合夥公司的一個人。盡管基奧較晚時才與巴菲特共同投資,但他早以另一種方式參與其中了。基奧解釋說:「我和妻子米凱當初在奧馬哈結婚時,曾購買過由布魯姆金夫人經營的內布拉斯加傢具公司的傢具,它是伯克希爾公司下屬的一家子公司,而我們結婚到現在都40多年了。」
基奧說:「我已記不清當初我們彼此介紹時的情景了……那時巴菲特大約25歲,我大約30歲。」基奧已無法准確地回憶起他是如何認識巴菲特的,只記得他們曾做過鄰居。
「他還是原來的他……就是你所看到的。他的價值沒有變,他的故事並非是金錢,而是價值,人們應該了解他的價值所在……正如巴菲特在1991年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年會上,當他被問及有關選擇終生事業的問題時,他是這樣回答的:你要熱愛你的工作,並全身心地投入。」
銷售碳酸飲料的基奧以及後來的化學工程師羅伯托.高澤塔,他倆是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共事的,並在管理層上迅速發展。高澤塔是在1954年看完一則招聘雙語化學工程師的廣告後加盟可口可樂公司的。
1980年2月14日的晚上,在曼哈頓的「四季飯店」,為可口可樂公司主席保羅.奧斯丁舉辦的生日晚會上,他們倆人作為競爭對手來給奧斯丁祝壽。
基奧對高澤塔說:「你我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沒有人知道事情會如何發展。讓我們晚上好好地休息,無論誰是最後的勝利者,都要鼓勵對方迎頭趕上。」
高澤塔後被提升為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他和基奧共同負責管理的團隊現在成為美國商業界高級管理團隊的楷模。1993年退休後,基奧擔任了艾倫投資銀行總裁。長期嗜煙如命的高澤塔於1997年10月18日死於肺癌並發症。高澤塔去世時,《亞特蘭大憲章》(1997年10月19日)整版報道了他一生的經歷。其中引用了巴菲特說過的這樣一句話:「他為公司留下最寶貴的遺產,是他精心挑選和培育的公司未來的領導班子。」
高澤塔去世後不久,道格拉斯.伊威斯特接替了他的職務,領導公司度過了重重危機。兩年後,由道格拉斯.戴福特接任。
可口可樂公司在2000年10月23日發布一個公告,基奧准備以高級管理部門顧問的身份重新加入公司。
戴福特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盡管基奧於1993年退休了,但是,在許多重大決策上,我依然與他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他就如同公司董事會成員一樣。」
(摘自《投資聖經:巴菲特的真實故事》 中國與世界500強企業發展研究基金會籌委會供稿)
==================
⑥ 誰能給一篇有關股票投資組合的案例分析
你好.
上海大宗農產品中遠期交易(現貨交易)是繼股票、期貨後新崛起的一個交易品種,投資小,門檻低,風險可控,市場前景大,這是中國最牛的職業!響應黨的號召,投資農業的最好方式,讓我們的錢包盡快鼓起來!
上海大宗農產品中遠期交易特點
一、 資金安全:資金自由劃進劃出,銀行轉賬跟股票一樣便利(第三方監管),客戶資金統一由建行、工行、農行託管
二、 杠桿比例小:杠桿只有1:5,所以杠桿風險低,客戶不容易爆倉
三、 最低保證金小:做一標准手上海農產品交易的保證金只需50元人民幣,
四、 交易時間長:6小時交易制,周一到周五上午9:30----11.30
下午13:30----15:30 晚上19:00----21:00
五、 交易機制:多空雙向交易 T+0交易制度
⑦ 誰能提供一份股票投資分析案例
用迅雷下載。地址: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zbq2010&category_id=648&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