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證流通股指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
是之流通股的走勢。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走勢有時候是不一樣的。
因為如果全是流通股的話 公司就可能拋售 那麼股價肯定會持續走低。
而如果是限售股,公司為了維持高股價可能會把公司業績做好。
B. 中證指數
指數,簡稱中證流通;指數代碼為:000902(滬市)、399902(深市)。英文名稱為:China Securities Free Float Index,英文簡稱為:CSI Free Float。 二、 指數的基期和基點 中證流通指數以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樣本股票的調整市值為基期,基點1000點。
樣本選取方法
中證流通指數的樣本股包括:已實施股權分置改革、股改前已經全流通以及新上市全流通的滬深兩市上市公司A股股票。
指數計算
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為權數加權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 期 *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市價×調整股本數)。 採用分級靠檔法確定樣本的加權股本數。具體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為7%,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 指數修正 中證流通指數採用
C. 中證流通是什麼意思
中證流通指數是繼上證新綜指、深證新指數、中小板指數之後,綜合反映滬深兩市全流通A股的跨市場指數。
該指數的樣本由已經實施股權分置改革、股改前已經全流通以及新上市全流通的滬深兩市A股股票組成,以綜合反映我國滬深A股市場中全流通股票的股價變動整體情況,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分析工具和業績評價基準,為推進和深化股權分置改革服務。
■中證流通指數簡介
截至2006年2月16日,中證流通指數共有樣本股358隻,占滬深全部A股的比例為26.42%,總市值佔比為25.84%,流通市值佔比34.42%。中證流通指數市盈率為12.3倍,較市場平均水平低23.3%。
D. 中證流通指數的指數計算
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為權數加權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 期 *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Σ(市價×調整股本數)。
採用分級靠檔法確定樣本的加權股本數。具體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為7%,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
指數修正 中證流通指數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當樣本股名單、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樣本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調整市值修正後的調整市值
———————— = —————————
原除數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調整市值 = 修正前的調整市值 + 新增(減)調整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需要修正的情況:
1、 股改後新樣本股入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實施後第二個交易日納入指數。
2、 新股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後第二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3、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4、 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5、 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6、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7、 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8、 停市:指數樣本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指數樣本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E. 大智慧軟體里的中證指數是什麼
中證500指數是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所開發的指數中的一種,其樣本空間內股票是扣除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及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剩餘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20%的股票,然後將剩餘股票按照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 500名的股票作為中證500指數樣本股。中證500指數綜合反映滬深證券市場內小市值公司的整體狀況。
F. 進入中證500指數的股票有什麼好處
是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所開發的指數中的一種,其樣本空間內股票是扣除滬深300指數樣本股及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剩餘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20%的股票,然後將剩餘股票按照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500名的股票作為中證500指數樣本股。中證500指數綜合反映滬深證券市場內小市值公司的整體狀況。
G. 如何判斷牛市來臨,牛市到來的徵兆有什麼
牛市來臨之前,投資者常常對大盤的表象感到迷茫。這時不妨深入到市場內部看看,從以下幾個方面研判牛市是否已經來臨。
一、量能的特徵
牛市即將來臨的量能因素是:成交量是否能夠止跌回升,所謂的
「地量見地價」的說法並不準確。地量只是成交量調整到位前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而成交量即使見地量,股指也未必能調整到位。此時,如果股指繼續下跌,而成交量在創出地量後開始緩慢地溫和放量,成交量與股指之間形成明顯的底背離走勢時,才能說明量能調整到位。而且,有時候越是出現低位放量砸盤走勢,越是意味著短線大盤變盤在即,也更加說明股指即將完成最後一跌。
二、市場人氣的特徵
在牛市即將來臨前,由於股市長時間的下跌,會在市場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盤,人氣也在不斷被套中被消耗殆盡。然而往往是在市場人氣極度低迷的時刻,恰恰也是在股市離真正的低點已經為時不遠之處。如果這時股指仍繼續非理性地下跌,必將會引發市場中恐慌情緒的連鎖反應。而恐慌情緒將導致部分投資者不計成本地斬倉出逃,從而形成恐慌殺跌盤。股市中的歷史反復證明:恐慌盤是空頭能量最後的集中釋放過程,恐慌盤的大量湧出以及市場人氣的悲觀絕望,都將促使大盤迅速趕底,使得股市出現新的轉機,大盤也將因此完成最後一跌。千層金股票配資
三、走勢形態的特徵
在牛市即將來臨的走勢期間,股指的技術形態會出現破位加速下跌,各種各樣的技術底、市場底、政策底以及支撐位和關口,都顯得弱不禁風,稍事抵抗便紛紛兵敗如山倒。各種均線系統也都處於向下發散階段中,而且發散的角度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此外,在大盤下跌接近最後幾天時,甚至會出現連續幾根長陰線暴跌,並且伴隨向下跳空缺口,以強大做空力量貫穿所有的心理位,引發市場中恐慌盤不計成本的殺跌逃出,大盤卻完成最後一跌,隨即企穩。
四、下跌幅度的特徵
股指完成多大的調整幅度才能說明牛市即將來臨,這並沒有統一的標准。不過,在大盤處於上升趨勢中時,投資者可以重點參考兩類量度標准:一種是前次行情的頂點位置,通常強勢上升行情中出現的調整,其最低位不會低於上次行情的最高點。另一種標準是本輪行情漲幅的黃金分割點,即漲幅的61.8%,強勢調整時一般跌到61.8%~80%的位置就已基本完成。當然,這種調整幅度的測定標准僅僅適用於市場整體趨勢較強時,在弱市中,很難從調整的幅度方面確認股市的最後一跌。股市諺語「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觀依據的。這時候,需要結合技術分析的手段來確認大盤是否屬於最後一跌。
五、指標背離的特徵
研判牛市是否即將來臨,在技術指標方面重點要參考以下三組指標:
1、日線中的 KD 隨機指標、乖離率指標 (BIAS)、動力指標(MTM)和方向標准離差指數(DDI)是否產生底背離。
2、周線中的異同離差乖離率(DBCD)、隨機指標(KD)、變動速率(ROC)是否出現底背離現象。
3、月線中的順勢指標(CCI)、相對強弱指標(RSI)、騰落指數(ADL)和漲跌比率(ADR)是否出現底背離現象。
上述的指標背離特徵需要綜合研判,如果僅是其中一兩種指標發生底背離,還不能說明大盤一定處於最後一跌中。但如果是多個指標在同一時期中在月線、周線、日線上同時發生背離,那麼,這時大盤極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後的一跌。
六、個股表現的特徵
牛市即將來臨前的最後一跌,往往造成前期一度領漲的龍頭股也開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資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紛紛跳水殺跌。此外,還包括對指數影響較大的權重大盤指標股的下沉。這類個股的下跌常常會給投資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促使投資者普遍轉為看空後市,從而完成大盤的最後一跌。
七、政策面的特徵
這是大盤成就牛市的最關鍵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政策面的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行情發展能夠得到政策面的積極配合。
H. 中證流通指數的簡介
該指數的樣本由已經實施股權分置改革、股改前已經全流通以及新上市全流通的滬深兩市A股股票組成,以綜合反映我國滬深A股市場中全流通股票的股價變動整體情況,為投資者提投資分析工具和業績評價基準,為推進和深化股權分置改革提供服務。
I. 中證流通指數的樣本選取方法
中證流通指數的樣本股包括:已實施股權分置改革、股改前已經全流通以及新上市全流通的滬深兩市上市公司A股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