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月23股票為什麼暴跌
3月23日全球股市大跌
今天超400多隻個股跌停,三大指數全部跳空下行,收盤創業板跌幅超過5%,為啥A股跌幅最慘?
一、對形勢的擔憂
美國連續加息的可能以及鮑威爾對股市泡沫的警告,讓美股昨晚大跌,疊加特朗普對大宗商品增加關稅以及中國的反制,讓貿易戰陰雲密布。10年一次的經濟危機,又讓人膽戰心驚!下一個突破口不知道在哪裡,什麼時候發生。資本主義的決定了其嗜血的本質,薅羊毛不成,就會運用經濟戰,甚至不惜代價動用武力,這不是善良的人能想像的。避險,成了資金的首選。
二、我們自己內在要求
這一段時間來,我一直認為,C浪下跌是大概率的事情,上證周k線大陰線斷頭鍘刀,怎麼可能靠縮量反彈化解?看下圖
上圖是上證日k線圖,上圖兩個黃色方框內的跳空缺口,形成了"島型反轉",用這種方式形成C浪開始下跌,力度非常大!股市無非向上,向下,橫盤。現在向上阻力重重,橫盤難度很大,那股指就會朝阻力最小的方向發展,所以,向下概率就極大了。
為啥?還是去年持續了一年多的上證50價值投資"慢牛"埋下的下跌禍根!翻倍的利潤,怎麼會不兌現?主力只有兌現後,才能找到下一個窪地,繼續重復過去的故事。
創業板不想說了,熊市,熊市,熊市,重要的說三遍。
三、未來一段時間的建議
修生養息。
❷ 鮑威爾講話對股票有影響么
有,每個國家的股市對政策都非常敏感。
❸ 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上市,開盤股價如何
加密貨幣交易所第一股Coinbase周三正式在納斯達克(13857.8403, -138.26, -0.99%)上市,股票代碼「COIN」,上市首日開漲約52%,開盤價報381美元,盤中漲幅一度達到70%,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一度達到1120億美元,但股價隨後一路走低,跌破了開盤價,截至收盤股價上漲31.31%,市值超過645億美元。
行情的反轉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有關。Coinbase上市之際,鮑威爾稱加密貨幣為「投機工具」。他表示,加密貨幣主要是為了押注價格上漲,尚未達到支付機制的地位。鮑威爾講話後,Coinbase明顯收窄漲幅。
另據報道,有「女巴菲特」之稱的凱茜-伍德的方舟投資公司在Coinbase上市首日買入了該公司價值近2.5億美元的股票。
(3)鮑威爾工業的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Coinbase將在納斯達克上市
據悉,Coinbase將於4月14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根據其發布的2021年一季度預估業績,Coinbase預計一季度認證用戶數有5600萬,,一季度月度交易用戶(MTU)環比增長117%,從2020年第四季度的280萬增加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610萬。
此外,其一季度交易額為3350億美元,總收入為18億美元。凈收入約為7.3億至8億美元,調整後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大約為11億美元。報告還顯示,Coinbase一季度的資產已增至2230億美元,占數字資產市場份額的11.3%。
於佳寧向記者表示,Coinbase的上市將會帶動更多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在合規性上做好保障。「隨著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遷移到區塊鏈上,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合規壓力非常大,包括了諸多技術、運營、產品設計、內部管理、用戶管理等多個方面都亟待規范化。
❹ 有人說美國經濟現在很糟糕,但其股市居高不下,是否是美元放水的結果
有人說美國經濟現在很糟糕,但其股市居高不下,是美元放水的結果,但特朗普卻一直吹噓美國的股市在自己上台後,股市增長,特朗普治理下的美國經濟增長最高速度3.5%,和其他歷屆總統相比還差得很遠。另一方面,美聯儲在退出,債務居高不下,這些問題對美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可能會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從現在來看,至少是有相當嚴重的泡沫成分的,也就是美元放水。
摩根大通警告,流動性缺失已成美股大跌重要原因。此外,程序化、自動化交易日漸成為市場主流,導致市場發生「踩踏」「閃崩」風險大增。鮑威爾也曾談到美國經濟現狀,盡管他對美國經濟整體持樂觀態度,但暗示了2019年暫停加息的條件,即美國經濟將面臨三大阻力:全球需求放緩、財政刺激消退以及加息對經濟的滯後影響。
❺ 美國是超級世界大國,為何他們的股市時而還會崩盤
價值君能找到的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歷史,最遠的只能看到50年前,至少在這50年裡面,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都沒有跌到過現在這么低。所以巴菲特說,他活了89年,都沒見過這種場面(連續熔斷)。正是因為,他活了89年,也沒見過國債收益率跌到這么低。
邏輯2:「把子彈打光」的鮑威爾並沒犯傻,他清醒得很
鮑威爾就是美聯儲主席,很多人以為他一下子把子彈都打光了,後面沒美聯儲什麼事了,他也可以退休了。
當然,事實上美聯儲遠未到「把子彈打光」的時候,價值君的上一篇文章《關於國外疫情,95%的人還沒看懂的兩個事實》講得很清楚,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往前翻一下。
另外,鮑威爾也沒有犯傻。「美聯儲過早啟動大水漫灌,反而會引發市場恐慌」,這個散戶都能一眼看出來的邏輯,鮑威爾當然不會不知道。這個重要的抉擇,如果不是蓄意引發市場恐慌,那麼就是要避免一個更加嚴重的後果。
這次恐慌的一開始,市場就想到12年前的金融危機。所謂金融危機,首先遭殃的行業就是金融行業。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以雷曼銀行的倒閉為標志。金融機構倒了一片之後,美國才反應過來,開啟大規模QE,把金融行業救活。這一次迫不及待祭出QE,就是為了避免12年前的悲劇重演,要來一次「未雨綢繆」。
為什麼QE放出來,美股還繼續崩呢?
因為美股17倍PE依然是高估。美股的脆弱,超乎你想像。
美國在去年開始,就開展了一個叫REOP的操作。原理比較復雜,簡單來說跟QE相似:美聯儲自己印錢買自家國債,維持著日漸脆弱的美國主權信用;同時大規模買入公司債,支持這些上市公司不斷回購自家股票,營造股價上行的繁榮假象。
美國的上市公司總體業績,早在4年前開始就停止增長了。為了股價還能繼續上漲,上市公司不斷回購自家股票。但這會使債務結構不斷惡化,現在已經惡化到每年全部利潤拿出來都還不起利息的地步。
稍為懂一點估值基礎的小夥伴都知道,對於業績不能增長,甚至要走下坡路的公司,再低的PE也不算便宜,因為隨著業績下行,PE會不斷上台階。加上債務隨時爆雷,殺估值這事情是跑不掉的。
最近總能看到一些野生的分析師解讀,說美股已經跌到低估,比A股便宜,所以國際資金更願意去美股抄底,而不選擇A股。
價值君很佩服他們看著K線圖就能做估值的技術。
標普500現在是17倍PE,對應的是業績開始走下坡路、債務雷隨時連串炸開的上市公司。滬深300現在11倍PE,對應的是全球最快復工復產,很快就能回到增長軌道的上市公司。誰貴誰便宜?
所以鮑威爾快速釋放QE,並不是妄想要把股市托起來,只是讓股市跌慢點。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短期目的,就是要以快打快,收割全球資產。這一點也在上一篇《關於國外疫情,95%的人還沒看懂的兩個事實》已經講過。
有小夥伴可能要問,為什麼美國無底線印錢,美元都不貶值呢?
這正是美國這個金融第一大國的優勢,其它任何國家都辦不到。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還沒像美股一樣崩塌,全球資金在突如其來的恐慌面前,還是習慣性選擇美元避險。所以鮑威爾才可以以快打快,在各國跟進量化寬松之前,拿著實質已經貶值的美元,打折收割各國資產。
更無恥的是,這些印出來的錢,甚至不需要通過金融市場,直接就分發到每一個美國人手上:
如果只在國內流通,這是沒有意義的。生產沒有增加,每人手上多出2000美元,只會把物價抬高。好比說每人手頭上有2萬美元,玉米1美元兩條;現在每人派2000美元,玉米供應量沒有增加,那麼玉米就會漲價到1.1美元兩條。群眾的購買力還是不變的。
但是,他們可以去買國外的玉米,價格還是1美元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