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資風險分析實例
【實例Ⅰ】讓我們研究有關一個石油化工廠考慮生產一種新型石化產品的例子。其現金流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當假設貸款利率為10%時,其凈現值NPV=2.95,內部收益率IRR=11%,二者均顯示該項目勉強可以接受。為了估算這些方法的精度,必須對現金流量值的變動性做某些設定。很明顯,任何一種情況都應該根據其優缺點進行處理。下面的假設僅是在表面合理的基礎上做出的。
假設1:已知零年的現金流量為-15 萬英鎊,無誤差,它實質上是投入的成本(廣告費,製作樣品的費用等),並且據此已做出了明確的預算。
假設2:其餘的現金流量是隨機變化的,其中值(Median)即上面所示的值,並且假設每一現金流量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後續分析的關鍵,也是我們進一步討論的內容)。
目前已提出了一些估算這些分布的方法,針對連續分布最常用的方法似乎是連續分布分值點法。該方法本質上是將最有經驗的專家(評估員)的意見進行量化。這一方法首先應給出未知變數的中值,即大於或小於該值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第一年的現金流量大概是4萬英鎊,接下來僅考慮現金流量大於4萬英鎊的概率,並要求估算出這些結果的「中間標志」。對這種估算而言,所得值為6萬英鎊,意味著如果所知道的全部情況是現金流量大於4萬英鎊,則認為大於或小於6萬英鎊的機會是相等的。對這兩個基準點深思熟慮後,認為現金流量大於6萬英鎊的概率為1/4。對另一半現金流量的低值部分進行類似的討論後,將會得到另一個低值的「中間標志點」,即3萬英鎊。值得注意的是,3萬英鎊和6萬英鎊距中值4萬英鎊的概率空間相同是沒有任何原因的。我們的大腦可在已確定的四個區間內重復尋找「中間點」的過程,將得到概率分別為1/8,3/8,5/8,7/8的現金流量值,並把它們加入到已有的1/4,1/2,3/4序列中。
最後,評估員要決定估算現金流量的極端值——預計最好和最壞的現金流量值。最後這一步將是很困難的,因為人們對「最壞」和「最好」有不同的解釋。評估員應加倍小心,以確保他能考慮的極端情況合情合理,不能把荒唐的事情考慮在內。比如石化廠的競爭對手全部倒閉(最好)或一場大火將石化廠燒毀(最壞)。
據此可假設第一年的現金流量如下: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用肉眼將以上數據用平滑曲線連接,便得到圖7-13,應注意到實際中現金流量可能是由多項支出和收益組成的,而實質上的隨機變數可能是年銷售量。
圖7-13 第一年現金流量的主觀概率分布
接下來對每年度的現金流量依次重復上述過程。這將是一個費時(尤其對同一個評估員)甚至令人精疲力竭的處理過程。克服這一困難的有效方法是認為後續每一年的現金流量的概率分布完全是第一年按比例的翻版。如果這是可以接受的,則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估算每一年現金流量的中值,就像第一年那樣,由它來劃分區間並提供比例因子。對所有數據進行完上述過程後可得表7-6。
表7-6 現金流量累計概率
每一個分布值的產生過程是這樣的:用一個已知分布(第1年)分別乘以比例因子1.75,1.5和0.5,得到第2、3、4年的分布值。實際中可通過查閱一個隨機變數介於00到99間的轉換表,該表中的值是可表示為100和第1年現金流量累積概率圖(圖7-13)中相應值的函數的隨機變數。因此序號為63 的隨機變數對應的第1年的現金流量為45.6,若求同一隨機序號所對應的第3年的現金流量值,則結果應為45.6×1.5=68.4。
針對一組典型的模擬值,可取隨機序號為63、17、02、39,則相應的現金流量分別為45.6(1年),46.2(2年),20.4(3年),17.8(4年),則凈現值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結果表明有較大的虧損。為了弄清這是否為非正常結果,需要進行全面模擬,上述一組輸入數據的IRR值為-0.07,不僅收益率低於貸款利率而且為負數。由於全部的收益小於初始投入,這一結果應該是可以預料的。
也許有人會提出:上述模型中的假設是不現實的,因為實際上任一年的現金流量是彼此獨立的。然而實際情況是,如果一個項目(在本例中就是引進新型石化產品)是成功的,其現金流量會持續大於現金流量中值,反之,一個失誤將會導致在項目壽命期內現金流量一直較低。用統計學的術語來說,就是隨機變數之間是相關的,並不是彼此獨立的。在實際模擬中,處理相關問題並不困難,問題在於如何使數學方法與評估員理解的概念相匹配。解決這一難題的一個辦法是對完全獨立和完全相關這兩個極端情況進行檢驗,並認為真實的情況應介於兩者之間,並希望對於任一種評價項目可行性的方法,這些極端值都會給出最合理的值,並有助於決策的做出。
我們已經考慮過完全獨立的模型。假設完全相關的模型,每一個現金流變數相對於其分布都處於同樣的位置。這可通過採用對每一組變數X1,X2,X3,X4都使用同一個隨機序號的簡單方法來完成。例如若我們使用隨機數63,則相應的現金流量分別為45.6,79.8,68.4和22.8,則有NPV=24.4和IRR=17.8%。
我們對獨立和相關兩種假設模型均進行了模擬,並將結果以NPV和IRR累計概率的形式繪製成圖(圖7-14,圖7-15)。
圖7-14 NPV累計概率圖
圖7-15/RR累計概率圖
對於相關模型,這兩個判斷標准都比預計的有較大的變化。這是因為在此模型中,極端隨機變數的作用被重復了四次,而在獨立模型中,極端值的作用有被其他三個隨機變數減緩的趨勢。更進一步觀察可發現,相關模型的曲線之間形狀上具有相似性,並與通常的現金流量累計概率曲線(圖7-13)相似。這一現象可簡單地解釋為:對任一隨機變數,四年均有唯一的現金流量,因而便會有唯一的NPV和IRR。現金流量、NPV和IRR的概率表達方式明顯相關,事實上則不必模擬。
用這些圖進行項目的可行性評價時,決策者或許首先會注意到NRV為負值的概率介於0.34到0.48之間,二者可能都高得不可接受。同樣,IRR小於貸款利率(10%)的概率也有一個范圍,且可得出相同的結論。這些圖會帶給我們更深層的思考,例如負NPV的風險或許被大量的正值所抵消。
在上述模擬過程中未涉及投資回收期這一判斷標准,盡管該方法不會引起分析上的困難。如前所述,相關模型的值可直接得出,結果見表7-7。
投資模型建立和模擬的結合為項目可行性的評價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它在專業評估員提供的初始主觀概率的基礎上,為決策者提供了所含風險的詳細分析。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具有最有用的信息,風險雖不能完全避免,但被徹底地暴露了出來。
表7-7 累計概率
【實例Ⅱ】石油生產是由地下石油資源量、儲量、產量和投資等多種元素組成的一個復雜系統。在石油生產系統中,儲量是聯系勘探開發和開採的關鍵元素,通過勘探活動找到的儲量只有通過油氣開采才能實現它的價值,企業才能獲得經濟效益,從而使石油生產系統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
在石油生產系統中,資金流動可能呈現出多種運行模式,圖7-16把貼現凈現金流和累計貼現凈現金流表示在同一時間序列上,A、B、C、D和E點分別表示它們的特徵點。這是一種典型的資金流動曲線。
經濟可采儲量評價的實質就是確定資金流動曲線上的這些特徵點。C點是儲量開發取得經濟效益的臨界點,它對未動用儲量的開發動用具有重要意義。產量進入遞減期後,貼現凈現金流降為零而累計貼現凈現金流上升到最大,因此,E點是儲量開發可以達到的經濟效益的最高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經濟可采儲量評價是動態的,並具有階段性,它貫穿於石油生產的全過程。經濟可采儲量評價就是從未來一定時期內的資金流動分析出發,對石油生產系統中一切有資金流出、流入的分年動態進行預測,在一定技術經濟條件下,保證國家及勘探開發和生產部門獲得相應的利潤,從而確定儲量開發的經濟效益和經濟開發界限。
現金流通表中,當累計貼現凈現金流達到正值最大而貼現凈現金流等於零時稱為零效益。對正在開發的老油田來說,如果計算出的現金流通表在評價起始年就沒有經濟效益,說明該油田已處於零效益虧損狀態下開采。對新油田來說,圖7-16中C點是儲量開發動用並可能獲得經濟效益的臨界點,如果從評價起始年累計貼現凈現金流始終為負,盡管貼現凈現金流已上升為正值,說明目前該油田儲量開發仍沒有經濟效益。否則,從評價的起始年到零效益年份的累計產油量就是(剩餘)經濟可采儲量,凈現值NPV為(剩餘)經濟可采儲量的價值,其表達式如下:
圖7-16 石油生產的典型經濟特徵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式中:NPV為(剩餘)經濟可采儲量的價值;CIi為第i年的現金流入;COi為第i年的現金流出;IR為目標內部收益率;T為經濟開采年限。
現金流通法綜合反映了石油生產系統中經濟可采儲量的各種影響因素的動態變化,並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因而對所有油田都適用。但是,由於這種方法以石油生產預測為基礎,預測精度的好壞會影響到評價結果,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儲量類型、開發方式和開采階段,合理選擇預測方法。另外,經濟極限法因需要參數較少,計算公式簡單方便,同時可以避免多種開發生產指標預測偏差造成的影響,但這種方法對參數的敏感性較高,不能計算出所需的大多數評價指標,因此,只能作為經濟可采儲量評價的輔助方法。
㈡ 股票投資風險的防範方法主要有哪些
1.分散系統風險
股市操作有句諺語:「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話道出了分散風險的哲理。辦法之一是「分散投資資金單位」。
辦法之二是「行業選擇分散」。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投資不僅要對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資,而且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業的或相鄰行業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業的,因為共同的經濟環境會對同行業的企業和相鄰行業的企業帶來相同的影響,如果投資選擇的是同行業或相鄰行業的不同企業,也達不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只有不同行業、不相關的企業才有可能次損彼益,從而能有效地分散風險。
辦法之三是「時間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會定期收到公司發放的股息與紅利,例如香港、台灣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舉行一次股東大會,決定每股的派息數額和一些公司的發展方針和計劃,在4月間派息。而美國的企業則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臨近發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數後,相應得股票價格會有明顯得變動。短期投資宜在發息日之前大批購入該股票,在獲得股息和其他好處後,再將所持股票轉手;而長期投資者則不宜在這期間購買該股票。因而,證券投資者應根據投資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資時間,以將風險分散在不同階段上。辦法之四是「季節分散」。股票的價格,在股市的淡旺季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於股市淡季股價會下跌,將造成股票賣出者的額外損失;同樣,如果是在股市旺季與淡季交替期貿然一次性買入某股票,由於股市價格將由高位轉向低位,也會造成購買者的成本損失。因此,在不能預測股票淡旺程度的情況下,應把投資或收回投資的時間拉長,不急於向股市注入資本或抽回資金,用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此項購入或賣出計劃,以降低風險程度。
2.迴避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來自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迴避方法。一是要掌握趨勢。對每種股票價位變動的歷史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中了解其循環變動的規律,了解收益的持續增長能力。例如小汽車製造業,在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時,其公司利潤有保證,小汽車的消費者就會大為減少,這時期一般就不能輕易購買它的股票。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限制,一年裡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停工停產,其股價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會下跌,為了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可策略性低地購入另一些開工、停工剛好相反的股票進行組合,互相彌補股價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損失。三是選擇買賣時機。以股價變化的歷史數據為基礎,算出標准誤差,並以此為選則買賣時機的一般標准,當股價低於標准誤差下限時,可以購進股票,當股價高於標准誤差上限時,最好把手頭的股票賣掉。四是注意投資期。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經濟氣候好時,股市交易活躍;經濟氣候不好時,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為大宗股票投資期。在西方國家,股市得變化對經濟氣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經濟出現衰退前6個月,股價已開始回落。比如1991年2月,美國經濟進入新的一個衰退期的前6個月,著名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已開始下跌,而在經濟開始復甦前半年,股價即已開始回彈。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還可知道它的經濟繁榮期大多持續48個月。因此,有可能正確地判定當時經濟狀況在興衰循環中所處的地位,把握好投資期限。
3.防範經營風險
在購買股票前,要認真分析有關投資對象,即某企業或公司的財務報告,研究它現在的經營情況以及在競爭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況趨勢。如果能保持收益持續增長、發展計劃切實可行的企業當作股票投資對象,而和那些經營狀況不良的企業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資距離,就能較好地防範經營風險。如果能深入分析有關企業或公司的經營材料,並不為表面現象所動,看出它的破綻和隱患,並作出冷靜的判斷,則可完全迴避經營風險。
4.避開購買力風險
在通貨膨脹期內,應留意市場上價格上漲幅度高的商品,從生產該類商品的企業中挑選出獲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業來。當通貨膨脹率異常高時,應把保值作為首要因素,如果能購買到保值產品的股票(如黃金開采公司、金銀器製造公司等股票),則可避開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風險。
5.避免利率風險
盡量了解企業營運資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利率升高時,會給借款較多的企業或公司造成較大困難,從而殃及股票價格,而利率的升降對那些借款較少、自有資金較多的企業獲公司影響不大。因而,利率趨高時,一般要少買或不買借款較多的企業股票,利率波動變化難以捉摸時,應優先購買那些自有資金較多企業的股票,這樣就可基本上避免利率風險。
㈢ 股票風險分析的實例
這個問題太復雜,一萬個字可能不夠.通常包括技術面和基本面的.技術面又包括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也就是大盤技術走勢和個股技術走勢.基本面主要是對公司的財務分析,包括過去的和未來的.還有就是對其行業的分析以及整個宏觀經濟的分析.到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知道了.但這些所謂的分析究竟水平如何就很難說了,大師級的人物有時也會出錯,就不要說一般的分析師了.
㈣ 如何分析一個股票的風險因素
股市風險是指買入股票後在預定的時間內不能以高於買入價將股票賣出,發生帳面損失或以低於買入代價賣出股票,造成實際損失。
股市有風險,那麼對風險如何防範,有下列方法:
1.迴避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來自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迴避方法。一是要掌握趨勢。對每種股票價位變動的歷史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中了解其循環變動的規律,了解收益的持續增長能力。例如小汽車製造業,在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時,其公司利潤有保證,小汽車的消費者就會大為減少,這時期一般就不能輕易購買它的股票。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限制,一年裡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停工停產,其股價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會下跌,為了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可策略性低地購入另一些開工、停工剛好相反的股票進行組合,互相彌補股價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損失。三是選擇買賣時機。以股價變化的歷史數據為基礎,算出標准誤差,並以此為選則買賣時機的一般標准,當股價低於標准誤差下限時,可以購進股票,當股價高於標准誤差上限時,最好把手頭的股票賣掉。四是注意投資期。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經濟氣候好時,股市交易活躍;經濟氣候不好時,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為大宗股票投資期。在西方國家,股市得變化對經濟氣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經濟出現衰退前6個月,股價已開始回落。比如1991年2月,美國經濟進入新的一個衰退期的前6個月,著名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已開始下跌,而在經濟開始復甦前半年,股價即已開始回彈。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還可知道它的經濟繁榮期大多持續48個月。因此,有可能正確地判定當時經濟狀況在興衰循環中所處的地位,把握好投資期限。
2.分散系統風險 股市操作有句諺語:「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話道出了分散風險的哲理。辦法之一是「分散投資資金單位」。60年代末一些研究這發現,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數家乃至許多家任意選出的公司股票上,總的投資風險就會大大降低。他們發現,對任意選出的60種股票的「組合群」進行投資,其風險可將至11.9%左右,即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許多家公司的股票上,總的投資收益率變動,在6個月內變動將達20.5%。如果你手中有一筆暫時不用的、金額又不算大的現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資可能帶來得損失,那你可選擇那些會又高收益的股票進行投資;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筆損失不得的巨額現金,那你最好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即使有不測風雲,也會「東方不亮西方亮」,不至於「全軍覆沒」。辦法之二是「行業選擇分散」。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投資不僅要對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資,而且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業的或相鄰行業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業的,因為共同的經濟環境會對同行業的企業和相鄰行業的企業帶來相同的影響,如果投資選擇的是同行業或相鄰行業的不同企業,也達不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只有不同行業、不相關的企業才有可能次損彼益,從而能有效地分散風險。辦法之三是「時間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會定期收到公司發放的股息與紅利,例如香港、台灣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舉行一次股東大會,決定每股的派息數額和一些公司的發展方針和計劃,在4月間派息。而美國的企業則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臨近發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數後,相應得股票價格會有明顯得變動。短期投資宜在發息日之前大批購入該股票,在獲得股息和其他好處後,再將所持股票轉手;而長期投資者則不宜在這期間購買該股票。因而,證券投資者應根據投資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資時間,以將風險分散在不同階段上。辦法之四是「季節分散」。股票的價格,在股市的淡旺季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於股市淡季股價會下跌,將造成股票賣出者的額外損失;同樣,如果是在股市旺季與淡季交替期貿然一次性買入某股票,由於股市價格將由高位轉向低位,也會造成購買者的成本損失。因此,在不能預測股票淡旺程度的情況下,應把投資或收回投資的時間拉長,不急於向股市注入資本或抽回資金,用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此項購入或賣出計劃,以降低風險程度。
3.防範經營風險 在購買股票前,要認真分析有關投資對象,即某企業或公司的財務報告,研究它現在的經營情況以及在競爭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況趨勢。如果能保持收益持續增長、發展計劃切實可行的企業當作股票投資對象,而和那些經營狀況不良的企業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資距離,就能較好地防範經營風險。如果能深入分析有關企業或公司的經營材料,並不為表面現象所動,看出它的破綻和隱患,並作出冷靜的判斷,則可完全迴避經營風險。
4.避免利率風險 盡量了解企業營運資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利率升高時,會給借款較多的企業或公司造成較大困難,從而殃及股票價格,而利率的升降對那些借款較少、自有資金較多的企業獲公司影響不大。因而,利率趨高時,一般要少買或不買借款較多的企業股票,利率波動變化難以捉摸時,應優先購買那些自有資金較多企業的股票,這樣就可基本上避免利率風險。
5.避開購買力風險 在通貨膨脹期內,應留意市場上價格上漲幅度高的商品,從生產該類商品的企業中挑選出獲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業來。當通貨膨脹率異常高時,應把保值作為首要因素,如果能購買到保值產品的股票(如黃金開采公司、金銀器製造公司等股票),則可避開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風險。
㈤ 投資分析:股票投資風險有多高
你好,股票的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部分,包括:政策風險、宏觀經濟周期、國際性危機、匯率利率的重大變動、政治及戰爭等不確定因素、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投資者操作失誤的風險、管理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
股票投資的具體風險
1.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市場利率水平的變動引起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率偏離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前面已經說過,股票價格與利率水平成反比。股票價格的升降又是決定資本利得或權失從而決定股m投資收益率的關鍵因家。與此同時,當利率水平上升時,公司的經營成本增加,盈利減少,股息和紅利都要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股票的投資收益率。
2.購買力風險
股票投資的名義收益中包含著真實收益和通貨膨脹補償。當發生非預期的通貨膨脹時,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就會偏離預期收益.即實際購買力會偏離預期購買力,這就是購買力風險。
通貨膨脹使企業高估其利潤,較多地使用短期負債,借貸成本增加和流動性降低,所有這些都會姍加企業的風險,使得用於發放股利的資金減少,從而影響投資者的收益水平。即使企業的名義利潤增加.普通股的名義股利隨之上升,但由於股利的增長速度往往趕不上物價的上漲速度,因而實際投資收益下降。優先股的股息是固定的,通貨膨脹的上升則意味著其購買力的下降。並且,在通貨膨脹時期,資本收益率通常較高,因此,股票的價格將會下跌,導致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
3.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於證券市場行情變動而引起的風險。這種行情變動可通過股票價格指數或股價平均數來分析。因政治經濟的宏觀因素,股份公司的微觀因求.以及技術和人為因素等個別或綜合作用於股票市場,致使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大幅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經濟損失的風險。
股票市場行情變化會給投資者帶來經濟利益或扭失.當出現看漲市場時.股一票價格通常會上漲,投資者獲利的機會較大,當出現看跌市場時,股票價格通常一會下跌.投資者就可能遭受經濟損失。對於投資者來說,只要他持有股票或繼續進行股票的交易活動,那麼,他就面臨股票市場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股票市場最大風險是股市風潮風險。從西方國家的股市來看,股市風潮經常發生,還會發生股市危機。當股市危機發生時,股票價格一落千丈,給投資者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例如.1987年10月19
H,美岡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一天之內暴跌508.32點,跌幅高達22.6%,使投資者很失了5000多億美元。
4.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由於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使投資者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
公司經背狀況是企業股票行市的晴雨表。當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時,股價就可能上漲。當公司的經曹狀況欠佳,出現盈利下降時,會減少股東的股利收人,該股票的市場價格也會出現下跌的趨勢,影響股票投資者的收益。由此可見.公司的經首狀況對投資者來說可能帶來程度大小不同的風險。普通股的主要風險是經營風險,公司盈利的變化既會影響普通股的股息收人,又會影響股票價格。
任何一個理智的投資者總是試圖盡可能地消除他所面臨的風險.並取得較一高的收益。為了減少股票投資的風險,必須進行分散投資,即把資產系統地分散投資在風險程度不同的兒種股票上,建立合理的資產組合.這樣.各項資產的總收益可以不變,但所承擔的總風險要比個別資產風險的合計數要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