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趨勢分析里指標滯後性怎麼解決,什麼指標最好
滯後性是無法解決的。股票趨勢分析產生指標滯後性是因為這些指標使用了未來函數,也就是說,根據結果來推導過程,如果沒有結果,那麼就假設一個結果來推導,而這個假設是沒有充分依據的,這個過程就不準確了。
什麼指標最好?技術指標的根源是量和價,量是成交量,價是K線。所有技術指標都是根據量價關系衍生出來的,比較出名的技術指標有macd、KDJ、布林線等等。所以,最好的指標就是K線和成交量,把這2個研究透徹,其他指標可有可無。
技術指標是操作股票的重要依據之一,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把技術指標當作操作股票的唯一依據,那就不對了。由於莊家資金量大、持股多,股票往往是受莊家控制的,莊家也關注著技術指標,關鍵時刻莊家可以通過買賣間接控制技術指標,這時候散戶看到的技術指標就是失真的。莊家往往利用失真的指標誘多或誘空,讓關注技術指標的散戶判斷失誤。因此,既要關注技術指標,又不能把技術指標作為操作股票的唯一依據。
❷ 在股票中指數平均數有什麼現實意義利用這個指數可以預判後來的股市趨勢嗎怎樣預判
指數平均線EXPMA是股市(股票)短,中,長線的指標,對指導炒股有實際意義。短線,中線,長線,將參數分別設為(7,21),( 17,50),(13,55),金叉買入,死叉賣出。
❸ 如何進行股票的趨勢分析
趨勢線和均線都是股票投資中常用的技術分析手段,其中均線似乎是被關注得更多,關於均線系統的說法也很多,很完善。趨勢線就是很簡單的直線,或者是高點連接,或者是低點連接,從而成為壓力線或者支撐線,也許是因為它很簡單,所以,感覺上很多專家對它是不屑一顧的,很少見到拿趨勢線來進行技術分析的,倒是不同周期的均線系統被大說特說。
不過,無論是說的多也好,被人冷淡對待也好,關鍵問題還在於哪個更准,更有實用價值。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的感覺似乎是均線並沒有多准,很多均線無論支撐也好,還是壓力也好,都要更容易被突破,從而使依據它們做出判斷和操作的人受到損失。而趨勢線倒是將長中短期結合起來後,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准確的判斷。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越有效,也許在這里也得到了一個小小的證明。
光說不練沒有用,看一張近期的上證大盤走勢圖吧。
目前股指運行在上下兩根趨勢線相交前的小小空間里,很快將選擇突破,這也就是我上周說的周四或周五突破的原因。昨天股指已經突破了前期的壓力線,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對長期趨勢線的突破,但目前還有一根短期壓力線在上面,今天已經沖到該點位並受阻回落。但因為已經突破了長期的壓力線,而且突破後即變為支撐線,這根支撐線又在腳下,所以回落空間很小,大盤還將再次選擇突破,只是時間是個問題:或者短期即向上突破,或者沿支撐線下滑,待機上攻。方向選擇上,配合量能和其他周期的K線(感覺上比較有價值的是60分鍾K線)應該會有一個比較准確的判斷了。
相對而言,讓人眼花瞭亂的均線系統,我倒沒看出多少有價值的信息。
雖然簡單,但更容易很多人忽視。
不要盲目地以為比古人聰明啊!「大道至簡」這個古訓還是要牢記的。
❹ 股票趨勢分析為什麼要用對數坐標
一、普通坐標與對數坐標
1、普通坐標的刻度之間的間隔距離與價格成正比。即在普通坐標系中,所有當日漲跌相等的 K
線長度是一樣的。比如所有自開盤至收盤上漲 1 元錢的 K
線具有同樣的長度。但是在對數坐標系中,坐標刻度之間的間隔距離與價格的對數成正比。即當日漲跌幅( % )相等的 K
線才具有同樣的長度。如所有自開盤至收盤上漲 10% 的 K
線在對數坐標中長度是一樣的。
2、對數坐標與普通坐標的區別是:假定股票連續上漲,從 5 元漲到 11 元,每天漲 1
元,在普通坐標中畫出的是 6 條一樣長的陽線,而在對數坐標中,由於第一根陽線從 5 元到 6 元漲幅為 20% ,最後一根陽線從 10
元到 11 元漲幅為 10% ,所以其最後一根陽線的長度是第一根的一半。我們推薦使用對數坐標系,因為
對數坐標系能夠反映股票的實際盈虧。
二、普通坐標及對數坐標畫線的注意事項
1、畫直線畫直線必須用對數坐標
2、畫黃金分割線做水平黃金分割線一定要用普通坐標,如果用對數坐標的話,做出的是對數坐標的黃金分割,而不是價格的黃金分割趨勢線+對數坐標的妙用
趨勢線作為技術分析的重要工具,有著非常好的實戰效果,但在國人運用過程中,不少人都忽略了一項重要因素:其運用於研判比較長時間且價格變化比較大的K圖時,應選取對數坐標.反之則可用普通坐標.
主要原因在於對數坐標在反映價格變化時是以比例為基數,而非簡單的算術值.這一點,需要引起足夠重視,而且在對趨勢線是否被穿越的觀察上,使用對數坐標的K圖比普通坐標的K圖要敏感得多!尤其是在較長周期和價格變動比較大的情況下!
簡單舉例如下(觀察兩種坐標下趨勢線的不同,尤其是跌穿趨勢的關鍵位置和時間點):
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如果作為中長線的波段交易者,運用對數坐標的趨勢線來判斷趨勢完結和反抽位置要比運用普通坐標來得及時得多.
由普通坐標與對數坐標的原理可知,短周期內的普通坐標與對數坐標的差異很小,但長周期內普通坐標與對數坐標可能會差異比較大,有些在普通坐標上沒有規律的圖形到坐標上可能極有規律。
❺ 消費趨勢指數是什麼
消費趨勢指數有的,該指數的高低對於我們的生活是有直接的影響的啊。CPI指數過高的話,就等於我們的錢不值錢了,我們的生活就變得窮啦,而我們的工資還是不變的。就在去年當CPI指數達到8%的時候,豬肉的價格就是17-18元一斤的時候,而我們的工資還是不變的,我們的豬肉原來是12元就可以購買到的,有的甚至7-8元就可以購買到的豬肉,而CPI指數的上升,我們身邊的東西就變得貴啦。也就是出現了通貨膨脹咯! 另一方面,當CPI指數過低的時候,就會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了,也就是有錢沒有東西賣了,和通貨膨脹相反的啊。這樣也不利於我們的生活的,我們同樣也會生活在不穩定的社會里的,我們的生活會得不到保障的。
❻ 求解答:怎樣對一個股票進行分析,主要寫其股票的買入理由和趨勢分析,請盡快回復,謝謝!!
分別找一隻均線空頭排列和一隻多頭排列的股票,再分別粘個圖。對均線多頭排列的,就說均線系統良好,且股價趨勢向上,所以買入;均線空頭排列的,就說均線系統空頭排列,股價受到均線壓制,所以趨勢向下。
這樣就好了。寫多了你老師消化不了。他要說不行,你就讓他買兩只操作操作給你瞧瞧。
❼ 股票的指數該如何分析,怎麼個看法
股指期貨技術分析是以預測股票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以圖表為主要手段對市場行為進行的研究,是不同研究途徑和專業領域的完美結合。基礎分析主要研究導致價格漲跌的供求關系,而技術分析主要研究市場行為。技術分析可以解決以下問題:1。測算出買賣雙方相對強弱程度;2。預測價格如何變動;3。決定何時何地買賣;4。有效控制風險。
一、技術分析理論基礎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影響價格的任何因素,包括基本面、政治因素、心理因素等等,都要最終通過買賣反映在價格中,也就是價格變化反映供求關系,供求關系決定價格變化。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對於已經形成的趨勢來講,通常是沿現存趨勢繼續演變。例如:牛頓慣性定律(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保持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歷史會重演:技術分析與市場行為學以及人類心理學有一定關系,價格形態通過特定的圖表表示了投資者對某市場看好或看淡的心理。例如自然界的四季。
二、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
1。移動平均線:移動平均線的計算過程是:先計算時間數列最初N項的平均數,然後前面刪除一項,後面加上一項,計算出第二個N項平均數,再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後面的平均數。在求平均數時,要以某一日為起點,取此前的一段時間為計算周期,算出這一期間內每日股價的收盤價平均值,此平均值即為起點日的股價。再從第二日起,仍取同樣的天數,算出平均值,作為第二日的股價。如果以3月5日開始,製作5日移動平均線,那麼3月5日的股價平均值應為3月2日至3月6日的股價收盤價的平均值(這里的5日應為5個交易日),以此類推,隨計算日的推移,不斷標出同等時間區間的平均值,描繪出曲線來,這就是股價移動平均線。採用移動平均線方法,其好處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偶然性因素對曲線的影響,使曲線變的圓滑,投資者更容易理解曲線變動趨勢。一般情況下,當移動平均線正在上升,而股價跌到平均線以下時,這是股價趨勢將要下跌的信號;反之,則為股價上升的前奏。
2。黃金分割:「黃金分割率」是一種十分神奇的數字,用它來對市場行情進行預測分析,不僅能夠較為准確地預測出股指或股價上漲或下跌的幅度,而且還能夠測定股指或股價上漲過程中的各個阻力位(或壓力位)和下跌過程中的各個支撐位。15世紀末期,法蘭圖教會的傳教士路卡?巴喬里發現金字塔之所以能屹立數千年不倒,且形狀優美,原因在於其高度與基座每邊的結構比例為「5:8」。因為有感於這個神秘比值的奧妙與價值,而使用了黃金一詞,將描述此比例法的書籍命名為「黃金分割」。數百年來,一些學者專家陸續發現,包括建築結構、力學工程、音樂藝術,甚至於很多大自然的事物,都與「5:8」比例近似的0.382和0.618這兩個神秘數字有關。實際操作中主要運用黃金分割來揭示上漲行情的調整支撐位或下跌行情中的反彈壓力位。不過,黃金分割線沒有考慮到時間變化對股價的影響,所揭示出來的支撐位與壓力位較為固定,投資者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達支撐位與壓力位。因此,如果指數或股價在頂部或底部橫盤運行的時間過長,則其參考作用則要打一定的折扣。
3。形態分析:形態分析是技術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形態根據股價所處位置的不同又可分為底部形態、頂部形態以及整理形態,其中每一種形態都有其相應的圖形特徵和操作方法(如最佳買賣點和止損點).
4。波浪理論:波浪理論是技術分析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理論是由技術大師艾略特發明的一種價格趨勢分析工具,即根據周期循環的波動規律來分析和預測股指與股價的走勢。其理論闡述如下:股價連續地經歷5次波動而上升,當完成了上升5次波動(稱之推動浪)後,接著會出現3次波動(稱之為調整浪)的下降。如此8次波動構成股價變動的一個循環。接著又開始第二次上升5浪和下降3浪的調整。最後以上升5浪宣告全部上升過程結束。在最後階段,將不會出現象前兩次那樣小的3次調整浪,代之將出現對上升過程中全部5次上升浪進行調整的大幅度3次波動。該理論的循環是以「八浪循環」為基礎的。在每個上升/下降的完整過程中均包含有一個八浪循環,且大循環中有小循環,小循環中有更小的循環。在波浪理論中,上升5浪被分別稱為1、2、3、4、5浪,下降3浪分別被稱為A、B、C浪,其中1、3、5、B浪趨勢向上,2、4、A、C浪趨勢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