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00288萬州國際股票為什麼是5位數
萬洲國際是香港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都是五位數的股票代碼。
❷ 雙匯發展股票什麼時候上市
雙匯發展,股票代碼000859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雙匯路1號雙匯大廈。
雙匯集團旗下有{雙匯發展,雙匯實業,雙匯冷鮮肉,雙匯火腿腸,雙匯調料,河雙匯物流}。 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0月15日,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豫股批字[1998]20號"文批准,由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獨家發起,以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12月10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1998]235號"文批准,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9月16日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5,000萬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發行價格6.24元,首日開盤價12.80元。發行後本公司注冊資本為17,300萬元。2015年6月17日市場收盤價22.5元。
雙匯集團2006年4月29號被高盛集團並購,2010年11月 雙匯集團成功推進整體上市,2011年3月15號被央視315特別行動曝光廋肉精事件,2013年雙匯發展控股股東萬洲國際,以高達71.2億美元宣布收購美國豬肉製品企業史密斯菲爾德,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2014年8月5日 ,萬洲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❸ 漯河雙匯的基本情況
雙匯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總部在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在全國18個省(市)建有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形成了飼料、養殖、屠宰、肉製品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連鎖商業等完善的產業鏈,年產銷肉類產品近400萬噸,擁有100多萬個銷售終端,每天有1萬多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在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均可實現朝發夕至。雙匯品牌價值619.46億元,連續多年居中國肉類行業第一位。
雙匯控股母公司—萬洲國際(原雙匯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跨國公司,總部在香港。萬洲國際擁有中國「雙匯」、美國「Smithfield」等眾多備受市場青睞的產品和品牌,雙匯牌冷鮮肉、雙匯王中王在中國家喻戶曉,Smithfield品牌享譽歐美市場。萬洲國際產品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是全球規模最大、布局最廣、產業鏈最完善、最具競爭力的豬肉食品企業。
萬洲國際擁有2個上市公司,「雙匯發展」(000895)深圳上市,「萬洲國際」(00288)香港上市。雙匯發展在福布斯「2014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100強」位列第24位,中國大陸第1位。萬洲國際股票被列入英國富時指數、香港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2016年,萬洲國際進入《財富》世界500強。2017年,萬洲國際股票入選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成為港股大藍籌。2018年銷售額1500多億元,是全球最大豬肉食品跨國公司。
雙匯董事長萬隆先生,擁有50年的肉類行業管理經驗。在他的帶領下,培育了兩個上市公司和一支遠見卓識、經驗豐富、高度敬業、高度專注的管理團隊。萬隆先生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中央統戰部評為「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被中國肉類協會授予「中國肉類行業十大功勛企業家」,被業界尊稱為「中國肉類工業教父」,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食神」。
國際化後的大雙匯,將繼續堅持改革創新發展理念,堅持全球化發展戰略,加快全球擴張和資源整合,用好全球資源和市場,繼續保持和鞏固在全國、全球的領先地位,在「調結構 擴網路 促轉型 上規模」的方針指引下,進一步做好產品,做大品牌,做強企業,持續提供健康、安全、放心、時尚的產品,為廣大消費者、股東和社會創造永續價值。
❹ 萬洲國際股票怎麼在內地購買
就是雙匯啦,在香港上市,只要到香港證券公司或者銀行開個戶就可以買。
香港的銀行是混業經營,也是可以買賣股票的。
如果不方便去香港,也可以選擇網上開戶,有香港的證券公司在內地有營業部門,網上申請以後他們就會核實然後把相關材料寄到你的地址。具體需要哪些材料自己在網上看吧。
但香港交易的手續費比較高,而且沒有漲跌停限制,投資的時候要謹慎。
交易的時候也是網上交易,下載一個客戶端就可以了。再有一個提醒,就是免費的港股行情是延遲15分鍾的,如果要實時的行情,需要花錢買,一年1-2千塊錢。新浪和騰訊好像有網上是實時行情,可以參考,但是分析還是得用客戶端。
❺ 吉利集團與卓尓集團哪個更有實力
吉利集團與卓尓集團哪個更有實力?千呼萬喚始出來~
日前,
2018《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 重磅發布啦~
(註:本排行榜覆蓋范圍包括在中國境內外上市的所有中國公司。)
今年中國上榜的500家上市公司
總營業收入達到了39.65萬億元人民幣
較去年上漲18.22%,漲幅翻倍;
凈利潤更是達到了3.48萬億元,增長24.24%
(作為對比,去年凈利潤漲幅僅為2.2%)
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為138.64億元
繼去年首次突破百億之後,提升了22.44%!
哪家公司最賺錢?
大家熟知的化工巨頭們能排第幾?
哪個省份的500強企業最多?
我們一起來看看~
榜單頭部公司依然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國建築。前十名中的兩家保險業巨頭——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相比去年都上升了一位,分列第四和第十。
今年一共有47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頗受關注的有兩家首次上榜的汽車及零配件行業公司: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第498位),和因為模仿保時捷而成為網紅、並引起爭議的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第352位)。
最賺錢的公司
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除了幾大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之外,是中國移動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這十家公司創造了500家最大上市公司近40%的利潤。
汽車行業
汽車及零配件行業有28家企業上榜。其中,最賺錢的10家企業分別為:上汽集團、濰柴動力、北汽集團、東風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中國重汽(香港)。
除濰柴動力是零部件企業外,其餘9家都是整車企業。
快消行業
快消行業共有54家企業上榜。其中,營收前十的分別是京東、國葯控股、阿里巴巴、蘇寧易購、萬洲國際、華潤醫葯、上海醫葯、中國糧油、九州通醫、唯品會,其中4家和零售有關。
在盈利方面,利潤前十強有阿里巴巴、貴州茅台、五糧液、萬洲國際、玖龍紙業、廣東溫氏、江蘇洋河、伊利、國葯控股、理文造紙。
從行業分布來看,屬零售行業有16家,分別是京東、阿里巴巴、蘇寧、唯品會、國美、永輝超市、上海百聯、大昌行、供銷大集、大商股份、聯華超市、卓爾集團、天虹商場、步步高、中百控股、長春歐亞。
其中阿里巴巴利潤最高,達670.71億元,其次是蘇寧易購利潤42.13億元,唯品會利潤19.50億元,永輝超市18.17億元,京東利潤 1.17億元,國美控股和聯華超市處於虧損狀態。
在白酒中有三家上榜,「茅五洋」 位列前三,其中茅台營收610.63億元,利潤270.79億元,表現搶眼;在啤酒行業中,華潤啤酒和青島啤酒也分別上榜。
乳業有4家上榜,分別是伊利、新希望、蒙牛和光明乳業,其中伊利利潤最高,達60億元,新希望和蒙牛利潤在20億元以上,光明乳業利潤6.17億元。
屬綜合食品行業有5家,分別是萬洲國際、廣東溫氏、通威股份、上海梅林正廣和、達利食品。其中萬洲國際營收達1511億元,位列財富中國榜第55位,利潤76.49億元。
此外,OTC行業12家,保健食品2家、紙業4家、糧油1家、日化1家、日用品1家、調味品1家、酒店1家。
最賺錢的行業
行業方面,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和愛奇藝在內的7家互聯網服務公司的總市值超過了7萬億,佔比接近5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5%。
而公司數量佔比不到4%的兩個行業——保險業和石油、天然氣、石化行業的18家上榜公司,卻創造了近20%的收入。
此外,根據中金分析:2018年共有55家房地產企業上榜,數量居各行業首位;而它們的總收入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繼續實現了超過19.6%的增長。
榜單反映了哪些行業趨勢?
中金公司財富管理股票研究團隊
解讀了榜單中所反映的行業趨勢↓
「漲價板塊」多點開花,中上遊行業明顯受益
在供給側改革推進、環保要求趨嚴、國際油價上行等因素的影響下,「漲價板塊」在2018年的榜單中多點開花,中上遊行業明顯受益。
煤炭行業13家上榜公司2017年累計收入同比增長38.5%;
造紙行業6家上榜公司,2017年累計收入同比增長29.1%;
石油石化行業10家上榜公司2017年累計收入同比增長22.2%;
化工行業20家上榜公司2017年累計收入同比增長40.3%。
互聯網巨頭加速滲透,新零售企業增長強勁
與我們的生活體驗一致,互聯網巨頭正在中國各行業加速滲透,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錄得強勁的營收與利潤增長。
2018年入選中國500強榜單的互聯網服務公司,其累計收入同比增長47.96%,累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67.6%,明顯好於上榜企業整體水平,榜單排名均有提升,表現靚麗。
同時,互聯網加速滲透和居民側消費升級也帶動了一批優秀的新零售企業快速發展,多家新零售企業2017年的營收增速達到25%以上。
房地產行業繁榮延續,龍頭房企繼續增長
從榜單數據看,龍頭房企2017年保持繁榮態勢,在2016年的高基數上繼續增長。
根據《財富》雜志的行業分類標准,2018年的中國500強榜單共有房地產企業55家,房企上榜公司數量佔比連續第二年超過10%,上榜公司數量居各行業首位。
2018年,在上榜的55家房企中,有40家房企在之前的高基數上,實現了超過19.6%的營收增速,體現了行業的整體繁榮和龍頭的份額提升。
❻ 雙匯發展股價大跌9%,為什麼會這樣呢
2021年6月18日,萬州國際宣布,免去萬洪建執行董事、副總裁職務,立即生效。他被免職的具體原因是,萬先生最近對公司財產進行了不當攻擊,使公司認為他無法履行其作為董事的才幹、謹慎和勤勉的職責。受此消息影響,6月21日,肉製品龍頭企業雙匯發展開盤價繼續走低,當日蒸發58.55億元,截至當日總市值1060億元。
2018年8月,在萬洪建受萬州國際委託承擔重要任務的同時,萬宏偉加入了萬州國際子公司雙匯發展董事會。先後擔任雙匯香港分公司總經理、雙匯進出口公司副經理,現任雙匯發展副董事長。此外,在萬氏家族中,萬隆的孫輩們也開始在公司里施展才華。據悉,萬隆孫子萬子豪現任漯河雙匯進出口貿易公司總經理。其內部人士告訴《每日金融報》記者,萬隆的兩個兒子萬洪建和萬宏偉已經進入兩家公司的最高管理層,長子的接班是必然的。然而,這次萬洪建被免職,著實出乎意料。雖然萬洪建被解聘並不涉及雙匯發展,但母公司管理層的變動很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此後,外界關注的焦點是二兒子萬宏偉,他一定是唯一的接班人,公司未來的發展也一直受到質疑。
❼ 持有的雙匯發展股票能否轉成即將上市的萬州國際新股
萬洲國際即將在港上市,是雙匯發展的子公司,雙匯發展是內地上市公司,母公司的股票不能換成子公司的股票,但子公司的權益會合並入母公司,所以,你持有的雙匯發展股票雖不能轉成即將上市的萬洲國際新股,但你通過持有萬洲國際母公司雙匯發展的股票,能享受萬洲國際的收益。股票公司專家團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到你。
❽ 港股中國恆大房地產百分百股權嗎
南舒123: 今年9月,恆大拋售27億非主營業務,全力回歸房地產。對此業界褒貶不一,有人說,「許家印本質上與王石爬山相同,恆大今天的回歸多半是暫時的。」也有人說,「萬達成功的關鍵是王健林敢負債,恆大的「秘訣」是許家印敢拿地。許家印「捨生忘死」地拿地,成為中國「地王」。」如今,恆大與深深房達成合作,如果中國恆大回歸A股成功,三年880億元的業績承諾,以10倍估值計算,將遠超目前估值。
不是傳聞已久的嘉凱城,也不是廊坊發展,而是和中國恆大傳出緋聞不到一周時間的深深房,出人預料的成為中國恆大地產業務的注入平台。正所謂緋聞不在早晚,而看是否情真意切。
周一晚間,中國恆大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與深深房訂立協議,後者以發行A股或現金方式購買中國恆大境內附屬公司廣州市凱隆置業有限持有的恆大地產100%股權;在正式協議簽署前,恆大地產可引入總額約300億元的戰略投資者。
這項交易規模之龐大,通過利潤承諾就可以看出。
中國恆大公告,根據標的資產的業務發展計劃和行業發展狀況,對標的資產未來三年(2017 –2019年)預期合約銷售額分別約為4500億元、5000億元、5500億元,預期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800億元、3480億元、3800億元,預期扣非凈利潤分別約為243億元、308億元、337億元。
凱隆置業對目標資產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的業績作出承諾,預期業績承諾期扣非凈利潤累計約為888億元。若在業績承諾期滿後,標的資產的實際利潤不足承諾業績,則凱隆置業應按照監管部門的規定和認可的方式進行補償。
今年9月29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深深房A發布公告,確認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當時證券時報·e公司就率先做出報道,深深房A目前籌劃的事項極有可能和恆大有關,涉及到「賣殼」事項。但當時猜測只是恆大從深深房大股東手中收購股權。實際上,雙方謀劃的這項交易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中國恆大是通過VIE結構在香港上市,從公告內容上看,這次恆大注入到深深房的資產,是將境內平台公司地產業務注入。
從股權關繫上看,凱隆置業下屬兩家公司,分別是恆大集團有限公司和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其股東是廣州市超豐置業有限公司。
恆大集團和恆大地產是中國恆大境內運營的兩大平台,後者是恆大的地產主業平台,前者則包括恆大金融、教育、互聯網、大健康、乳業、畜牧業等多元化資產,中國恆大稍早前剝離礦泉水等虧損資產,涉及恆大集團這個平台,與本次注入深深房的資產無關。
資產注入完成後,凱隆置業將成為深深房大股東,凱隆置業的股東則不發生變化,港股中國恆大的股東股權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這種資本運作模式,有點類似雙匯發展和萬洲國際,但范圍和上市先後順序有所不同,雙匯發展在A股率先上市,主要是雙匯集團在境內資產,之後雙匯集團又將收購的海外資產和境內資產打包,通過VIE結構到香港上市融資一次,目的是償還海外收購之貸款。
萬達商業的運營模式與此也有很大不同,萬達商業首先是私有化,相當於拆除了VIE結構,將來在境內上市,其股權結構相對簡單。中國恆大沒有私有化,並不拆除VIE結構,操作步驟也少很多。但是在港股和A股就會有兩個平台資產幾乎完全一樣的。
中國恆大總股本136.84億元,總市值717.02億港幣,約和人民幣580億元,僅相當於萬科的五分之一。
如果中國恆大回歸A股成功,三年880億元的業績承諾,將對估值貢獻良多,以10倍估值計算,將可評估為2200億元,遠超目前市值。
地產公司大都善於使用資金,中國恆大也准備藉此次機會,為風險資本大開方便之門,在正式協議簽署之前,恆大地產可引入總金額約300億元的戰略投資者。引入戰略投資者後,建議重組對象將相應調整。
中國恆大規模增速一方面靠凈利潤積累,另一方面靠借貸。 去年年末中國恆大總資產為7570.4億元,其中現金1640.2億元,營收1331.3億元,凈利潤173.4億元。同期萬科的總資產為6112.96億元,其中現金531.80億元,營收1955.49億元,凈利潤181.19億元。
萬科2015年年底凈資產達1001.83億元,是中國恆大的近兩倍。杠桿比較大的中國恆大,急需要充實資本金增加安全防線,也需要國內上市的市值擴張來建築安全堡壘。
借殼上市的審核一項比較嚴格,在上市之前改變股權結構,也是比較忌諱的事情。中國恆大需要趟過至少這兩關。
中國恆大宣布借殼深深房後,嘉凱城和廊坊發展的中小股東估計要失望,其實恆大還有副業資產還未在境內上市,活躍的恆大系有其他布置安排也未可知。
另一方面,深圳國資的五朵金花,被摘掉一朵後,深圳地鐵可以運作的資本平台范圍又進一步縮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