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炒股交易成本怎麼計算
投資者在買賣證券時,需支付多項費用和稅收,很多人對這部分費用不是很了解,是本糊塗賬,造成買賣行為中不夠節約。我們下面就把交易費用的種類和收費標准說明一下,種類有傭金、過戶費和印花稅。
⑴傭金。傭金是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成交後按成交金額一定比例支付的費用,是證券公司為客戶提供證券代理買賣服務收取的報酬。
目前證券公司經紀傭金由證券公司收取,標准由證券公司確定。根據證監會的相關文件規定,證券公司向客戶收取的傭金不得高於證券交易金額的3‰,每筆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目前,網上交易的傭金一般在1.5‰~3‰之間。
⑵過戶費。過戶費是委託買賣的股票、基金成交後,買賣雙方為變更股權登記所支付的費用,這筆收入屬於登記結算公司的收入,由證券公司為投資者清算交割時代為扣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的過戶費為成交面額(也就是股數)的1‰,起點為1元,深圳證券交易所免收A股的過戶費。
⑶印花稅。印花稅是根據稅法的規定,在股票成交後對買賣雙方投資者按照規定的稅率分別徵收的稅金,由證券公司代為扣收。印花稅的稅率曾多次進行調整,目前的稅率為實際成交金額的3‰,買賣雙方都要徵收,對權證交易不收印花稅。
例5:交易費用的計算
投資者於2007年5月31日以10.00元的價格買入中信銀行(601998),買入數量是1000股,則買入股票的直接成本為1000×10=10000元,印花稅=10000×3‰=30元,過戶費=1000股×1‰=1元,如果傭金費率為2‰,則傭金=10000×2‰=20元,買入總支出=10000+30+1+20=10051元,平均每股交易費用=(10051-10000)/1000=0.051元,由於交易費用的存在導致持股成本提高了5.1分錢。
假設6月1日以10.50元的價格賣出中信銀行,賣出數量是1000股,賣出股票的直接收入為1000×10.5=10500元,印花稅=10500×3‰=31.5元,過戶費=1000股×1‰=1元,傭金費率為2‰,則傭金=10500×2‰=21元,賣出凈收入=10500-31.5-1-21=10446.5元,平均每股交易費用=(10500-10446.5)/1000=0.0535元,由於交易費用的存在導致賣出股票的收益減少了5.35分錢左右。
此次交易的總盈利=10446.5-10051=395.5元,摺合每股獲利=395.5/1000≈0.396元。而實際的股價變動=10.5-10=0.5元。
根據上面的案例計算,投資者如果買賣上海股票傭金費率為2‰,買賣一個來回的交易費用在2×5‰=1%左右,買賣價格10元左右的股票,買賣一個來回的費用大約為0.1元,股價上漲0.1元以上的部分才是你的盈利。如果買賣20元左右的股票,買賣一個來回的費用在0.2元分左右。
小技巧:每次買賣都要繳納上述費用,抬高了投資者的持股成本,壓縮了利潤空間。通過手續費的計算,我們應該知道中長線操作會優於短線操作,減少了成本就相當於提高了利潤。不要小看不起眼的交易費用,如果每次買賣的價格相同,只虧個手續費,按照1%的比例,只要操作100次就把資金消耗完了。因此炒股不能輕視手續費,在開戶的時候就要選擇傭金相對較低的券商,同時在操作上避免頻繁短線操作。
2. 股票成本價怎麼計算
買入成本=買入價格*股數*(手續費率)+過戶費+通信費
賣出成本=賣出價格*股數*(手續費率+印花稅率)+過戶費+通信費
1、股票補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以補倉1次為例)
(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2、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
同時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2)股票買賣成本分析擴展閱讀:
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股市中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
只要運用得法,它將是反敗為勝的利器;如果運用不得法,它也會成為作繭自縛的溫床。因此,在具體應用補倉技巧的時候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熊市初期不能補倉。這道理炒股的人都懂,但有些投資者無法區分牛熊轉折點怎麼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股價跌得不深堅決不補倉。
如果股票現價比買入價低5%就不用補倉,因為隨便一次盤中震盪都可能解套。要是現價比買入價低20%~30%以上,甚至有的股價被夭斬時,就可以考慮補倉,後市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經相對有限。
二、大盤未企穩不補倉。大盤處於下跌通道中或中繼反彈時都不能補倉,因為,股指進一步下跌時會拖累絕大多數個股一起走下坡路,只有極少數逆市走強的個股可以例外。
補倉的最佳時機是在指數位於相對低位或剛剛向上反轉時。這時上漲的潛力巨大,下跌的可能最小,補倉較為安全。
三、弱勢股不補。特別是那些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跟著跌的無庄股。因為,補倉的目的是希望用後來補倉的股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股的損失。
既然這樣大可不必限制自己一定要補原來被套的品種。補倉補什麼品種不關鍵,關鍵是補倉的品種要取得最大的盈利,這才是要重點考慮的。所以,補倉要補就補強勢股,不能補弱勢股。
四、前期暴漲過的超級黑馬不補。歷史曾經有許多獨領風騷的龍頭,在發出短暫耀眼的光芒後,從此步入漫漫長夜的黑暗中。
如:四川長虹、深發展、中國嘉陵、青島海爾、濟南輕騎等,它們下跌周期長,往往深跌後還能深跌,探底後還有更深的底部。投資者攤平這類股,只會越補越套,而且越套越深,最終將身陷泥潭。
五、把握好補倉的時機,力求一次成功。千萬不能分段補倉、逐級補倉。首先,普通投資者的資金有限,無法經受得起多次攤平操作。
其次,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彌補,它本身就不應該再成為第二次錯誤的交易。所謂逐級補倉是在為不謹慎的買入行為做辯護,多次補倉,越買越套的結果必將使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3. 股票買賣有哪些成本
股票交易成本不僅僅是傭金,它有四部分組成:
收費項目 深圳A股 上海A股
印花稅 1‰ (賣出) 1‰ (賣出)
傭金 小於或等於3‰ 起點: 5元 小於或等於3‰ 起點:5元
過戶費 無 1‰(按股數計算,起點:1元)
委託費 無 本地1元,異地 5元(按每筆收費)券商自定,一般不收取。
你需要知道你的傭金,就可以算出你的交易成本了,你可以打開交易軟體,打開交割單或者對賬單,那有你的成交明細。
祝投資順利!
4. 為什麼股票買賣盈虧成本不象早年按直觀的實際計算啦
股票沒有成本,買賣才有成本
投資股票,一定會用到成本這個概念,你買了20萬的A股票,你一定認為,這些股票的成本是20萬,但這只是「會計成本」,是為了財務分析方便。
經濟學上,真正有意義的成本是「機會成本」,是指你這一筆錢「備選的買入標的」中,收益最大的那一個。
比如說,你在A、B兩個股票中買了A,結果股票B漲了10萬,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10萬,如果你的A股票上也賺了10萬,那麼你真正的收益是0;如果B跌了5萬,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5萬,如果你在A股票上同樣賺了10萬,那麼你的真正收益是15萬。
當然,如果你買A公司時,沒有比較,直接就買了,那麼你的成本就是持有現金的成本,即為0(不考慮通脹),你賺10萬就是賺10萬,跟會計成本計算的結果一樣。
為什麼經濟學一定要把成本定義為「機會成本」呢?因為整個經濟學有一個思考原點——資源是有限的,一筆錢,同一時間,你買了A公司,就不能買B公司,那麼B公司未來的漲幅自然是你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的「成本」。
看上去,機會成本只是一個學術上的概念,這對於提高投資能力的意義到底何在呢?
這個問題,我在學習經濟學時也沒有意識到,只到我看了保羅·海恩的《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中的一句話:
「事物」根本沒有成本,只有行為才有成本。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以10元錢買入一筆股票後,你應該立刻忘掉這個價格,因為股票是沒有成本的,只有「買與不買、賣與不賣」這兩對交易行為才有成本,這個成本就是你做過的選擇——你放棄的選項都沒有真正的放棄,而是變成了「機會成本」,影響你賬戶的長期收益。
我想從買和賣這兩個交易動作來闡述這個重要經濟學思維方式。
3/5、買入的機會成本
我們平時買股票時,不一定是「二選一」,經常是「買還是不買」,那麼買入的機會成本就是「持有現金」的收益,即為0。
此時,用機會成本計算的收益跟會計成本計算的收益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平時很少計算機會成本。
但我在文章的開頭就說了,茅台是每一個股民都公認的,業績確定性又強,那麼理論上說,你每買一個股票,都要拿它跟茅台比,而不是跟持有現金比。
這么一比,機會成本就有意義了,你選擇的股票必須有比茅台更高的預期收益率,才能彌補它跟茅台的業績確定性之間的差距。
5. 關於股票買賣成本劃算問題
你是網上炒股,一般網上交易傭金是千分之二左右。
就算是千分之二吧。
因為最低傭金是5元,所以你成交金額不能太低,如果只交易了500元就被收取5元的傭金,那不是虧大了嗎?呵呵
10元 我是 買1000股;1100股;1500股;1800股哪個劃算?
成交金額都超過了1萬元,最低5元的傭金限制對你來說沒什麼影響,因為1萬元按照千分之二的傭金會被收取20元,高過5元就按照實際傭金20元收取了。所以沒區別,談不上哪個更劃算,因為都一樣的劃算。
你只要每次成交金額在5000元以上,成交股數在1000股以上,就比較劃算了。
6. 股票買賣成本怎麼算
1、現在一般開戶都免開戶費的,也就是說開戶不用錢。然後你要放錢進去,就是用來買股票的,不是「交費」。你願意放多少就多少,看個人經濟實力。一兩千也可,十萬百萬也可,幾百的話成本太高,不建議。
2、可以
3、賺(100-5-5-0.2-1-1)元
即100減買入手續費5-賣出手續費5-賣出時的印花稅-買入時的過戶費1-買入時的過戶費1,具體手續費你可以查找相關帖子或者HI我
4、只能買100股,因為你之前股票總值200元,但賣出要交費,實際只剩200不到,不夠買200股
5、你先看手續費的規定,自己就可以算了
6、每個股票帳戶都對應唯一一個銀行帳戶的,所以你把錢轉到那個銀行帳戶就可以拿了
7、你如果帳戶本身有錢就不用,沒的話要存,不用去證券公司辦理任何手續,不用交費
8、萬科
9、具體手續費計算你可以看這里,看完你就會算了:
買進費用:
1.傭金不超過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傭金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不超過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傭金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7. 怎樣計算股票買入成本和賣出成本
最簡單的是:把買入股票的錢或賣出股票得到的錢÷股票的數量。
關於買賣股票(基金、權證)的具體費用:
與您開戶的證券公司的傭金比率有關。不同的營業部(或對不同的客戶)的傭金比率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委託(通訊)費。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股票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0.18%,電話委託0.25%,營業部自助委託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賣出股票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5÷傭金比率、約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
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0.3%,印花稅0.1%(單邊)算,買進股票後,上漲0.71%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委託沒有成交或撤單一般不收費。
網上交易系統的成本價,僅供參考,您可以在第二天,網上交易的「歷史成交」或「交割單」欄目里,看到手續費的具體明細以及買入成本或賣出後收到的資金金額。
8. 一支股票多次買賣後,買入成本如何計算
買入`價加上`買入手續費就是買入成本。
買進費用:傭金`千分0.3到千分之3+過戶費每10手收一元(滬`市收,深市不收)+其他費用0-5元不等。
`
賣出費用:傭金千分0.3到千分之3+過戶費每10手收一元(滬市收,深市不收)+其他費用0-5元不等+印花稅千分之1。
傭金不足5元`時,按5元收,過戶費不足1元時,按1元收。
如果`傭金千分之3的股票帳戶,買賣一次的成本超過千分之七,如果`是傭金千分`之0.5的股票帳戶,買賣一次的成本只有千分之2。
我這`里不超過千分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