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股跌成這樣 是基本面出了很大的問題 13年全年凈收益才六百多萬 不及12年的一個零頭 主力出了逃跑的已經被套了 不過你這是交作業 所以按照技術面給你畫一下吧
分時圖高低點比較接近 全天涉及的價位不多 多數時候呈現橫盤走勢 全天無大量 說明交投極其不活躍 多空觀望嚴重 短期難有起色
K線前期跌到6.2出現超跌反彈 上升的過程中有如烏龜爬坡 且反彈的兩次高點皆有放量(3月4日 4月23日 )且第二高點受到年線反壓於是在7.65附近做頂 然後持續下跌 疑似被套莊家自救出逃 創下7.65頂部以後 K線接連破位 途中沒有持續性反彈 只有反抽動作 一直跌到今年5月20號 超跌後止跌做成平台 平台持續到6月16號再次破位 跌到6月19號最低6.25和前低幾乎持平 再次獲得支撐 但是反彈無力 不過也說明前低底部有一定的支持力度 但是反彈沒有後續力度 這點從K線和分時圖都有明顯的特徵 未來一段時間還將維持低位震盪 做第二次平台的概率是七成 短期基本面技術面都無法達到持續上漲的支持 而且K線受到長中短期均線的重重反壓 需要修復
觀望為宜 (由於圖形特殊 不適合畫切線 所以在底部增加一跟支撐線 另外看走勢採取向前復權的走勢 否則斷線不準) 附圖:
㈡ 分析預測股票漲跌情況主要是靠哪幾項指標的呢
指標: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下面就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過根本的兩個法則對股市產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 當然,有時候政策面的變化,也會影響股票的價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國家公布國有股減持政策,不流通的國有股要通過減持變成能夠流通的流通股,這就導致原來的流通股的價值貶值,從而導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買股票,虧錢的機率極大; 在大盤上漲的時候買股票,賺錢就容易很多了。 實踐也證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盤見到歷史大頂,之後一路下跌,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在這段時間,可以說,只要買股票,就會被套牢。很多投資者平均虧損在30%以上。 同樣,在大盤見底的時候,即使隨便買入一隻股票,都可以給你可觀的收益。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20%以上。 大盤變盤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的時候對於股票的漲跌影響很大,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當大盤沒有變盤,處於橫盤的狀態的時候,大盤的作用就顯得不怎麼明顯,也不怎麼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大盤大多時候處於橫盤趨勢,此時大盤對於個股的漲跌影響就不明顯,個股的漲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價值關系的影響、主力資金的運作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這樣,2003年初,在大盤橫盤的情況下,所謂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為幾個有價值的板塊被主力資金充分發掘而形成的。 總之,不能一味的強調大盤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大盤的重要性。大盤在不同的時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可見,主力資金的重要性。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空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下跌。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好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上漲。 當然,這都是一般的情況。特殊的情況,還有在高位的時候,莊家發出利好配合出貨,那樣股價就會下跌了。那個時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股價的下跌了。 因此,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謹慎樂觀。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江恩曾說過:「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因此,一隻股票的歷史走勢,對於股票將來的走勢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打個簡單的比方:個股經過前期一段時間(歷史走勢)的上漲,目前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此時,個股上漲的動力就會明顯減弱,風險就會逐漸增加。因此,這段時間的上漲(歷史走勢),對股票將來的走勢的影響就表現在風險的增加上面。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走勢影響股票將來的例子,還遠遠沒有達到江恩的「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的境界。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當的影響作用。 因為大盤上漲的時候,一般都有熱點板塊的支持。熱點板塊形成之後,就會在這個板塊中形成賺錢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這個板塊。這樣,供求關系就發生了變化,資金的供大於求,於是這個板塊的股票就 比其他板塊的股票漲幅大的多。
㈢ 如何預測股票走勢
股票走勢的預測是個概率的問題~
首要的是看成交量,有量了說明有資金在裡面,沒量很有可能無量陰跌,讓你很不是滋味,而且看股票走勢之前要看整體大盤的走勢,畢竟還有系統性風險的存在。其次看均線,均線多頭排列的趨勢就是漲勢,均線空頭排列就是下跌,當然還有其他很多指標,股票要結合的東西太多,簡單而言是個綜合體,走勢也是,有資金介入,有題材概念的炒作,有經濟復甦的上升,各種情況各種影響,建議多看看書然後再買股票吧。
㈣ 如何預測股市未來走向
要盡可能把有限精力和財力集中到個別或少數個股身上。當大盤或個股進入中位振盪洗盤階段,注意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並汰劣留優、減少持股個數。當股指或個股進入沖刺階段,要逐步收縮戰線,對厚利籌碼先行了結,並把部分資金轉到具有補漲潛力個股上。此刻,即使沖頂失敗,由於利潤已被鎖定,加上剩餘籌碼集中,跑起來方便,損失也能降到最少。
對於做短線不追漲就很難買到強勢股,那就要尋找那些股票價格處於同板塊低價位,漲幅靠前的個股。漲幅靠前就說明該股有庄在裡面,進入上升階段後不斷拉高股價以完成做莊目標。或是在不斷收集籌碼,以達到建倉目的。當日成交量放大,該股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
在低價位,漲幅靠前,成交量放大就說明主力的真實意圖在於拉高股價,而不是意在誘多。若在高價位出現漲幅靠前、而成交量放大的個股,其中可能存在陷阱,買入這些個股風險就較大。
選股的技巧:
一看盤主要應著眼於股指及個股未來趨向的判斷,大盤的研判一般從以下三方面來考慮:股指與個股方面選擇的研判;盤面股指(走弱或走強)的背後隱性信息;掌握市場節奏,高拋低吸,降低持倉成本。尤其要對個股研判認真落實。
二是選對股票
好股票如何識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買入量較小,賣出量特大,股價不下跌的股票。
(2)買入量、賣出量均小,股價輕微上漲的股票。
(3)放量突破趨勢線(均線)的股票。
(4)頭天放巨量上漲,次日仍然放量強勢上漲的股票。
(5)大盤橫盤時微漲,以及大盤下跌或回調時加強漲勢的股票。
(6)遇個股利空,放量不下跌的股票。
(7)有規律且長時間小幅上漲的股票。
(8)無量大幅急跌的股票(指在技術調整范圍內)。
(9)送紅股除權後又漲的股票。
三是選對周期
可根據自己的資金規模、投資喜好,選擇股票的投資周期。
㈤ 根據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式分析我國股票市場未來的走勢
股票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高級組織形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化大生產越發達,對社會資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夠充分發揮,股票市場也就越發達。
(5)親親食品股票走勢分析預測擴展閱讀:
2013年影響股市表現因素分析:
我國經濟將在2013年實現溫和復甦,各項經濟指標將逐步好轉。與2012年每個季度經濟增速均低於年初預期相比,2013年每個季度實際增速有望不斷超出年初預期,預計全年GDP增速將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仍不會有起色,但內需的增長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鐵、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增無減,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㈥ 如何預測某支股票的走勢
長期的看基本面,短期的看技術面,全面的就全要看。
長期的基本面(業績、增長性、分配能力)加之主要的流通股股東是否有實力,再加之現在所處的價位是否合適。
短期就是看技術面最近盤面的變化,所處價位以及階段走勢,不管哪種走勢只要把握原則就是順勢而為。
㈦ 用基本面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方法分析預測某隻股票的短期和中期走勢
公司基本面是指公司財務狀況,發展潛力,成長性及質地如何?政策變化指管理層的政策,技術面指技術走勢影響。
基本面分析主要是對股票所屬行業及宏觀政策分析。個股考慮盤子大小、是否處在朝陽期;業績好壞,從而可以知道屬於短期還是中期操作。以上俗稱:熱點(熱門板塊)。例如:未來五年就要隨著「十二五規劃」涉及行業來操作。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行業劃分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它是按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劃分的。
第一產業主要是農、林、牧、副、漁和農業人口發展的產業,統稱農業。
第二產業主要是製造業、電力、紡織、石化、采礦、鋼鐵、建築、造紙、印刷等,統稱工業。
第三產業主要是金融保險、交通運輸、通信郵政、商業、教育文化、廣播電視、餐飲旅館等,統稱服務業。
每一個行業都有四個發展時期:形成時期、成長時期、穩定時期和衰退時期。處在下降衰退時期的行業稱為夕陽行業;處在形成和成長時期的行業稱為朝陽行業。當大盤從底部啟動後,投資者最好挑選朝陽行業的股票,不要進入夕陽行業的股票。
選股首先要研究以前領漲個股的共性,學會分辨這只股票在「飛」起來之前其走勢什麼特徵。當時該公司發表的季度報表中每股收益如何;該股票目前的交易量;量價配合程度;股價相對強度;流通盤和市值大小;有無在市場上特別叫得響的拳頭產品或者新穎的管理方法;該公司所處的行業前景如何。
以上都屬於基本面分析方法,僅供參考!
技術面分析短、中期走勢就可從K線圖的知識獲得,分析指標有很多種,你只能採取短、中、長三類組合來判斷。詳細說明怕字數超出,這要用經驗來判斷,你只有大概寫,例如「KDJ金叉是買入信號;死叉是賣出信號等傳統知識。」只是應用在日K圖就代表短時未來走勢,在周K圖為中期走勢,依此類推可得到你需要的信號。
㈧ 預測股票走勢要注意哪幾點
做股票最好的預測就是不預測,聽起來像一句廢話,在一個牛市當中你一直預測要見頂了,有何意義,當下走勢能說明一切,一個人發燒了,意味得了炎症,一個很正常的人你預測他有可能什麼時候會發燒,你說能預測到嗎,要預測也是他很正常,暫時不會生病,當有天你看到他發燒了就說明有病了要治了,股票macd在0軸上的都是強勢的,沖上年線然後又回調在年線附近的都是好股票,最後奉勸別去預測,唯有可以相信的股票走勢能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