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董事會通過定增後股票走勢
擴展閱讀
黃蔓 2025-07-04 02:31:51
海思科股票交易行情 2025-07-04 02:03:21

董事會通過定增後股票走勢

發布時間: 2021-08-15 18:05:13

A. 股東大會剛通過定增方案的股票怎麼操作步驟

定向增發和散戶沒有關系,不用操作。他只針對特定幾個投資者發行股票。

B. 股票定增後股價走勢會怎樣

定增後有些股票漲,有些股票跌。要看定增價,定增的目的,大盤環境,和這股票本身的K線走勢。

C. 一般股票定向增發審批通過後股價會怎樣

大多數情況下對股票走勢不會有大的影響,本來就是上升通道的股票不會破位下跌,也不會連續漲停,反之亦然,除非定向增發後面還牽涉到大的項目

D. 定增股東大會通過股價會下跌嗎

在牛市裡定增屬於利多消息,在熊市裡定增屬於利空消息,一般來說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通過定增會上漲。

E. 問定向增發的股價是從董事會預案前20天算起還是證監會批準的公司公告前20天算起

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第三十八條規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二)本次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三十六個月內不得轉讓;(三)募集資金使用符合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四)本次發行將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的,還應當符合中國證監會的其他規定。

另根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第七條 《管理辦法》所稱「定價基準日」,是指計算發行底價的基準日。定價基準日可以為關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也可以為發行期的首日。上市公司應按不低於該發行底價的價格發行股票。《管理辦法》所稱「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計算公式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
具體規定請參照《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回答滿意的話請給分,謝謝

F. 請問: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定向增發方案之後的幾天股票一般會漲嗎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系嗎

這個說不準,聯系也是有的,但不是絕對。
1:股東大會定下來的增發方案一般是已經經過董事會慎重決定後的項目了,至於項目好壞從文字和財務上判斷比較難,目前在中國定向增發從財務上大部分是必須保證每股收益提高的項目才能增發通過,如果從2級市場上判斷後期走勢,個人意見先自己分析下增發項目的財務狀況和行業前景,就像你買一隻新股一樣。
2:增發成功的案例一定是有溢價的,可以根據近期股票走勢來分析溢價是否存在短期購買機會。
3:目前定向增發公司太多了,層次參差不齊,建議不要把定向增發看成買股票的重要依據,在股東大會開始時候,這個項目已經確定了,很可能溢價也已經做完了,短線一定慎重。

G. 定向增發過會成功後,股票是漲還是跌

這個要看市場整體表現的,不是肯定漲或者肯定跌的。一般來說,公司融資成功,會對公司業務的發展有幫助,但是不是立竿見影,戰略投資者會買入並長期持有該股票,但是投機者就會看情況見好就收,絕不戀戰。所以最近市場行情不好,有很多股票跌破增發價。

H. 有哪位大神知道,一般上市公司在股東大會已經通過定增方案後,到股票停牌這個之間要經歷多長時間,謝謝

上證所表示,根據2012年至今的數據統計,70%左右籌劃非公開發行的公司停牌在10個交易日以內。因此,《通知》以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為基本要求,能夠滿足大部分上市公司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實際需要。雖然有近20%的上市公司籌劃非公開發行停牌時間超過15個交易日,但《通知》督促公司履行內部治理機關決策程序,確保了申請延期復牌的嚴謹性。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通知》的出台,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監管標准開始與國際市場接軌,今後滬市上市公司諸如漫長的停牌和模糊的解釋之類,對投資者極不負責的現象將一去不復返。
上證所在《通知》的起草說明中表示,從實踐情況看,部分停牌存在申請隨意、時間過長、標准不統一等現象,對投資者交易的負面影響較大。另外,「滬港通」交易機制實施後,滬市近600家上市公司股票已成為境外投資者的交易標的。倘若這些公司仍以籌劃非公開發行為由長時間停牌,既與境外證券市場慣例原則相沖突,也可能引起境外投資者的質疑。

I. 定向增發後股價如何變化

定向增發後股價變化並沒有通用的規律,但可以按照增發類型做判斷。

公司定向增發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集團公司整體上市。主要是上市公司通過向集團公司定向增發,以實現集團公司的整體上市;二是母公司或控股股東等實際控制人注入資產。上市公司通過向母公司或控股股東定向增發,以換取母公司或控股股東的資產;三是資產並購或置換。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以相互持股或吸收合並的方式並購其他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資產,減少上市公司關聯交易,並達到優化上市公司資源配置;四是對殼資源實現財務重組。資產質量和業績較差的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以認購資產的方式,避免退市,使上市公司恢復盈利能力和融資能力。

其中,第一、第二和第四類定向增發,屬於資產注入性增發,多數會增厚上市公司資產及盈利,其對股價正向利好的確定性較強,通常會促進股價上漲。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其股價是否在前期已經提前進行了炒作,透支了此類利好對股價的刺激,如果是這種情況,則利好發布之時不是進入之機,而是利好兌現,清倉止盈之時。

第三情況則需要區別對待,需要判斷增發獲得的資金對並購或置換的資產性質,如果置換並購資產屬於熱門行業,盈利預期良好,增發價格符合預期,則會成為利好,反之如果只是並購同類資產,不能提升公司價值,甚至拉低公司盈利,或者增發購買資產價格太高,都會成為利空,導致股價下挫。

上述情形在當前震盪市或股市裡較多時間里比較適用。另外在一些極端市場環境下,這些具體情況都會被弱化,如瘋牛行情下(2015年上半年),不論何種增發,停牌後都會有幾個漲停板,而在瘋牛過後極端弱市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停牌股,復牌之後都會迎來幾個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