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中國人壽股票基本面分析
擴展閱讀
海通證券股票值得購買嗎 2025-07-24 00:45:17
公司合作協議 2025-07-24 00:06:34
博匯集團股票行情 2025-07-23 23:50:39

中國人壽股票基本面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8-31 09:27:15

⑴ 中國太保基本面分析

我現在給你的分析就是不要買中國人壽,你讓我給你買進的分析我找不到..呵呵
現在的中國人壽估值都是比較高的.....發幾個最新的報告你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海通證券中國人壽(601628.SH):4月份保費收入點評
摘要事件:在中國新會計准則下,中國人壽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期間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人民幣1260億元,單月保費下降14.9%,而上月下降13.3%。前4個月累計保費同比下降1.6%。
點評:
保費收入延續下滑趨勢,業務結構調整還將繼續進行。中國人壽4月份單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20億元,同比負增長14.9%,而前5個月分別增長16.1%、16.0%、19.5%、5.3%和-13.3%。從環比來看,4月單月保費下降40%。可見,保費收入下滑趨勢並未開始扭轉,自去年4季度以來結構調整還將繼續進行。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中國平安2009年前4個月繼續維持保費高增長,4月單月同比增長43.6%;中國太保2009年前4個月保費雖然負增長,但下滑趨勢明顯改善,保費開始止跌回升,4月份單月保費僅微下降1.3%。
業務結構調整和去年同期較高基數是保費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中國人壽自去年4季度開始進行業務結構調整,但由於2008年前3季度銀保保費增速過快,不大可能突然剎車,因此銀保保費結構調整是漸進式調整,增速由高增長到緩慢增長再到負增長。而中國人壽去年底銀保保費約佔47%,接近一半,因此隨著銀保漸進式調整,總保費下滑趨勢加大也是我們意料之中。由於去年前3季度銀保保費均是高速增長,因此隨著銀保渠道結構調整,我們認為公司2009年前3季度總保費很可能繼續維持負增長或小幅正增長。打破負增長一個關鍵因素是個險渠道保費能否有一個快速增長,但目前我們並未看到這一點。另外,公司收縮低利潤率的團險渠道也是保費負增長一個原因。
我們期待公司2009年結構調整能取得較好成效,同時也提醒投資者不必關注總規模保費的增速,重點關注新業務價值的增長。
投資建議。公司基本面仍然相當穩健,浮盈儲備上相對主要同業具備明顯優勢,且全年業績高增長有較高保障,但目前公司在保險股中無論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都是最高的。我們維持公司2009-2011年每股收益至0.59元、0.69元和0.79元、每股凈資產分別為5.46元、6.55元和7.80元。目前公司股價23.90元,對應09年40.4倍PE、4.4倍PB。從絕對估值來看,在5.0%投資收益率(高於同業4.7%收益率假設)、25倍新業務倍數、11%貼現率下,公司基於09年估值為20.37元,維持「中性」的投資評級。
國泰君安中國人壽(601628.SH):保費連續2月下降,後續增長仍有壓力
投資要點:
連續2個月保費出現下降,累計保費今年首現負增長。4月份,國壽實現壽險保費收入220億元,同比下降14.76%,降幅大於上月的13.43%,這是國壽連續2個月保費出現下降。今年1-4月累計實現壽險保費收入1,260億元,同比略降1.57%,這也是公司今年保費收入首次同比下降;
由於後續月份的保費增長基數越來越高,保費增長的壓力還將繼續。去年5月分的保費增長速度還在上升,高峰出現在7月和8月,增速分別達到99%和94%,直到第四季度增速才有所回落。因此,國壽後續月份的保費增長壓力還有可能上升。
保費負增長壓力下的結構調整能否堅持?雖然國壽的主打產品是分紅險,但在去年投資收益不理想,今年分紅預期不高的情況下,分紅險的銷售壓力很大;並且,與太保類似,國壽2008年保費的高增長絕大部分是由銀保渠道貢獻的,銀保渠道保費接近總保費的50%;因此,在銀保渠道整體收縮的環境下,國壽面臨不小的結構調整壓力。在保費負增長的壓力下,國壽能否堅持結構調整的力度,將直接影響到以後保費的增長情況。若堅持收縮銀保渠道,則保費增速還有下降的趨勢。
我們預計,近期國壽仍將執行結構調整政策,從而犧牲保費增速。一方而是由於公司去年的業務結構及投資收益儲備導致本身確有結構調整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是目前的資本市場環境也難支持投資型保費的高增長,而保障型保費的基數比例及其發展規律導致短期內保費很難爆發性增長。
國壽仍有可能擇機選擇保費增長和結構調整這兩種目標。由於國壽今年上半年仍有一定的浮盈和可以促進銷售的資源,公司還是存在擇機放棄結構調整目標而轉為市場佔有率目標的可能,從而保證保費增長。
維持中性評級。由於保費增速對當年的盈利影響較小,我們仍然維持2009年每股收益0.65元的預測,目標價19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什麼是公司基本面分析實務

《公司基本面分析實務:把握能把握的機會》內容簡介:作者曾為長盛基金、天弘基金等基金公司、中國人壽、中英人壽等保險公司、招商證券、中銀國際、民族證券等券商的投資研究部門提供基本面分析內部培訓;為中海油、中海油服、中廣核、大唐國際等大型國企提供EVA價值管理體系建設咨詢;為《財富(中文版)》、《財經·金融實務》、《中國證券報》、《證券市場周刊》等財經媒體提供上市公司價值分析數據。

⑶ 中國人壽基本法的亮點

基本法還是華夏保險公司的好,國內一流

⑷ 601628中國人壽基本面還可以嗎 成本價在23.5 九月份能看高多少呀

601628 中國人壽,潛力品種,基本面良好! 該股是中國的保險巨頭,主力資金持續在低 位吸納低廉的籌碼,後市有望震盪向上拉升! 你的成本價23.50元,九月份可看高在23.80 元左右!你將會有獲利盤,請你耐心持有!

⑸ 2019年3月保險股下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價值與價格背離保險股何時「翻身」
發布時間:2014-05-0809:09:20作者:中國保險報數據中心李忠獻來源:中國保險報·中保網
■今年一季度,A股四家上市險企保費收入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除中國人壽外,其他三家公司凈利潤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飄紅的業績下,保險股估值水平仍處歷史低位
■四家險企的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保險股存在一定的「安全邊際」
■保險股的估值修復有望在下半年迎來,優先股試點鋪開和滬港通啟動或將成為助推器
隨著A股四家上市險企一季度報告的相繼出爐,四家險企一季度的成績單也全部揭曉。數據顯示,四家上市險企的保費收入都保持兩位數增長,但盈利表現卻出現分化。擁有壽、產險業務的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6.2%和44.3%,另兩家險企則差強人意,新華保險凈利潤小幅增長6.5%,中國人壽則同比下降28.3%(如表一所示)。
表一A股四大上市險企2014年一季度經營情況
保險股價值被低估,中國平安被嚴重低估
面對上市險企的這份成績單,投資者卻不給面子。截至4月30日,保險股指數跑輸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圖一上的點描述的是今年初投資一定數額並持有至該時間點的投資收益率)。今年以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下跌10.8%、6.5%、13.3%和12.4%。
近年來,我國保險業發展勢頭有所放緩,保險股也隨之一路走低。2013年,保險業開始表現出復甦之勢。年報顯示,2013年四大上市險企共實現凈利潤666.0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70.2%。增幅最低的中國平安也有40.4%,增幅最高的中國人壽更是高達123.9%。然而,亮眼的業績並沒有反映在股市這個晴雨表上,2013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股價分別下跌30.44%、8.69%、17.64%和20.61%。保險股存在一定的價值背離。
到了今年一季度,除中國人壽外,其他三家險企的凈利潤都有不同的增長,而保險股卻仍呈下跌趨勢,價值與價格相背離的程度不斷擴大。特別是盈利能力較強的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其價值與股價相背離的程度最大。即使是凈利潤下滑的中國人壽,我們也認為其股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被低估,其凈利潤的下滑主要受總投資收益率下滑和責任准備金計提規模較高的影響,公司的其他盈利指標均表現良好。
從P/EV(價格和內含價值比,可以看出一個公司股票的估值程度。EV是險企的內含價值,類似於其它公司的凈資產,是保險公司的清算價值。用EV而不用凈資產,就在於險企的保單是有價值的)的角度來看,近年來,保險股估值持續走低,與行業歷史估值數據相比,均處在最低位。四家上市險企的P/EV值已經全部跌至1倍以下或接近1倍(如圖二、三、四、五所示)。
從市盈率的角度來說,四家上市險企的市盈率都位於10倍到20倍的合理區間內。截至4月30日,中國人壽為15.53倍,中國平安為10.99倍,中國太保為15.99倍,新華保險為14.06倍。其中,中國平安的市盈率最低,被低估的程度最嚴重。
從今年一季度報告披露的股東名單來看,四家上市險企前10大流通股東已經罕見公募基金的蹤跡,主要為國企或者海外投資者,甚至中國人壽的10大流通股東裡面還出現了境內自然人投資者。對比近年來的股東名單,會發現前十大股東穩定,持股集中,並呈現長期投資的趨向。如果未來前10大股東長期持有上市公司,這幾家險企真正的流通市值其實並不大。
其中,中國人壽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93.6%,其剩餘A股的市值只有182億;中國平安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27.4%,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1360億,為四家險企之首;中國太保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64.9%,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360億;新華保險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82.1%,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僅為75億。
基本面向好,保險股內在價值不斷上升
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商品的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的時候,估值將重新迎來修復。
無論是從上市險企去年的年度報告來看,還是從今年的一季度報告來說,我們認為保險行業已經走出了前期低迷的發展階段,隨著保費收入增速的逐步提高、投資收益的增加、保險環境的逐漸改善、監管政策的不斷放鬆,保險行業的基本面在向好發展,而目前保險股票被明顯低估,用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話來說,保險股具備一定的安全邊際。
盡管受去年基數較高、一季度總投資收益率下滑和責任准備金計提規模較高的影響,中國人壽一季度利潤下滑28%,但是公司已經度過了2013年的滿期給付高峰,壓力大幅減輕。由於債券結構的持續優化、另類投資佔比的提升,凈投資收益率有所上升,並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2014年,中國人壽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著力推進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公司持續發展能力。在保持規模業務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首年期繳業務,積極發展短期險業務,著力提升業務價值。
中國平安一季度在計提減值高達52.6億的情況下(去年一季度減值僅為18.3億),凈利潤仍然實現大幅增長46.2%,增速領先同業,遠超市場預期;保費和投資收益增速均領先行業。其中,壽險業務同比增長23%,個險渠道佔比87%,從各家壽險公司首年保費渠道結構和繳費結構對比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平安渠道結構和繳費結構的優勢遠遠領先於行業。產險業務一季度同比增長28%。在車險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公司產險仍能保持快速的增長,產險承保競爭力顯著,並且綜合成本率也好於同業平均水平。
同時,中國平安的金融互聯網布局領先同業,已布局了陸金所、萬里通、車市、支付、移動社交金融門戶等業務,建立了客戶價值分群體系和客戶大數據分析平台,推進客戶遷徙,完善交叉銷售。2014年,中國平安將繼續圍繞「醫、食、住、行、玩」等生活需求切入門戶,建立領先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平台。
中國太保「聚焦營銷渠道,聚焦期繳業務」的發展策略成效初現,一季度營銷渠道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在壽險保險業務收入中,營銷渠道實現新保業務收入72.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8%。營銷渠道新保業務大幅增長,將推動公司新業務價值的迅速增長,為全年新業務價值增速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但財產險業務增速放緩,產險依然處於盈利向下周期,公司將注重控制綜合成本率。一季度公司實現投資收益79.11億元,投資資產比2013年末增長7.8%。投資資產中固定收益類資產佔比接近80%,未來保險公司以投資債券、定期存款、債券投資計劃等為主的投資模式將延續,公司的投資收益率的波動性將繼續減小,穩定性增強。
新華保險一季度凈利潤和凈資產同比分別小幅上漲6.5%和4%。雖然一季度滬深300指數下跌7.9%,但新華保險依然取得了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1%的好成績,在四家上市險企中最高,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在另類投資(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債權計劃、信託等理財產品)佔比的放大。而且資產減值損失相對較少。公司現有融資計劃包括發行50億次級債和發行50億債務融資工具,用以增強償付能力。
兩大「起搏器」助推保險股抬頭
從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的差值角度來看,保險股的走勢短期內或還將繼續面臨調整(如圖六、七、八、九所示,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差值曲線向上表明市場上購買股票、做多的能量越大。反之,做空能量越大)。四家上市險企的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差值曲線都在維持不斷震盪的格局。
整個A股市場也因IPO重啟、房地產等領域風險持續發酵而承受巨大壓力。政府雖然發布了一些微刺激政策,有針對性的促進某些經濟領域的增長,但是經濟學家們也表示這些措施短期內不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基於此,我們認為整個5月份,市場依然維持弱市格局。隨著微刺激措施的效果顯現,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大環境之下,保險股的估值修復有望在下半年迎來,而優先股試點的鋪開和滬港通的啟動將成為保險股估值修復的「起搏期」。
優先股試點可使險企的投資和融資兩方面均可受益。投資方面,險企可以通過投資其他公司發行的優先股提高收益率。據了解,銀行板塊首隻優先股浦發銀行終於在4月29日浮出水面,相信四大行及一些其他大藍籌也將在不久之後推出優先股。我們預計國內優先股發行股息將在6%以上,高於目前保險公司的凈投資收益水平,有利於險資提高投資收益率。
融資方面,優先股也將是保險公司多元融資渠道的一個完善和體現。險企可以藉助發行優先股緩解資金來源壓力。但近期,上市險企可能會謹慎考慮優先股的發行,由於償付能力充足,暫不會通過優先股融資。
4月10日,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的聯合公告,批准上交所、香港聯交所等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4月30日,滬港通正式出台細則。盡管試行初期可能會有很多限制,但由於兩地投資者構成、風格偏好和上市牌照等差異,保險股長期存在很深的折價,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A股折價率接近20%,滬港通的落實有助於A股險企股價上揚,估值抬升。
另外,隨著滬港直通的擴大和外匯管制的放鬆,險資大量持有的藍籌股將受益於國際資本的流入,有助於體現保險股的高彈性。同時,險資在總資產15%的范圍內可投資境外資產,滬港通也給險資帶來更多港股投資機會。除此之外,滬港通還可促使A股入選MSCI新興市場指數,有望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提升藍籌股的估值。
隨著機構對藍籌股的價值再發現,偏好投資基本面清晰、業績明朗的藍籌股將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首選。優先股的啟動、滬港通的即將成行以及未來藍籌股率先實行T+0交易制度,藍籌股將成為各路資金熱捧的投資標的,價值投資的主流投資理念也將確立。

⑹ 求助:求中國人壽基本法的具體優勢 - [已解決]

基本法最大的優勢:做主管的利益遠遠大於業務精英,講透這一點,基本法就學玩了。

⑺ 今天中國人壽下跌8.9%,什麼原因

根據公告中國人壽的基本面並無重大變化,今日的暴跌應該應該是市場行為,但究其原因並不能妄下結論,唯一有證可循的就是中國人壽的估值水平在保險行業中明顯偏高,這應該也是導致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⑻ 人壽保險與股票有什麼差別

第一、投資風險大小不同。股票具有高風險性,即股價常常波動;股票持有者尤其是普通股股票持有者獲取股利的多少,要取決於公司的經營狀況;
第二、投資報酬不同。股票報酬來自四個方面:股利、資產增值、市價盈利、認股權證價值。它是受銀行利率、企業經營狀況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股票的報酬具有不確定性,而大多數人壽保險卻是保值的。
第三、投資條件不同。投資股票要求投資者不僅要有資金,而且具有起碼的基本面分析能力。購買人壽保險只要投保人具有固定收入和保險意識即可。
第四、稅賦負擔不同。股票交易要繳納證券交易稅,按股票交易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向證券公司繳納傭金,一旦投資人身故,股票資產作為投資人遺產,並要繳納遺產稅。保險卻是免稅的。
第五、變現能力不同。股票的變現能力快,但可能會有損失。保險變現能力不如股票,但是很多保險單可以貸款,以供投保人急需之用。
第六、產權保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