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博弈論在市場營銷中的應用
我不了解市場營銷,但是要是用博弈論來談競爭問題,可以考慮一下囚徒困境——互不合作而帶來最差的結果。博弈論中還有很多小模型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不知道你想要什麼樣的,是競爭帶來雙贏,還是什麼。可以看看博弈論語信息經濟學那本書或者是博弈論與經濟模型(kreps的,簡單明了易讀)。
② 博弈論在經濟學里的作用
經濟博弈論是指將博弈論知識用於經濟問題的分析之中,如針對經濟問題的種類、結構,構建出相應的數學博弈模型,用於描述、反映經濟問題參與人的策略選擇動機,以便尋找到己方的問題最優解(其實也是其他利益主體的最優解)。上述新老兩個廠商爭奪產品市場的例子就屬於經濟博弈范疇。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政府與消費者之間、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不斷加強,以這些經濟主體間的對抗、依賴和制約為研究前提和出發點的博弈論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例如,近一兩年來,國家為了防範經濟過熱,央行適當調高了貸款利率,其目的是遏制各地過猛過熱的項目建設。面對這一財政政策,各地企業,尤其是那些有當地政府支持的大中型企業,所選擇的策略無非是與央行合作,減縮當前的投入,停止大型項目的審批;另一種策略就是,為了發展地方經濟,維系其一己私利,置全國一盤棋的整體利益於不顧,大中型企業間暗自串通,繼續上馬新項目,妄圖影響或架空中央的財政政策。於是,形成了政府與地方大中型企業之間的博弈,如何協調,如何處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因此,無論在社會經濟宏觀層面,還是涉及到個人、經濟組織的微觀層面,博弈論的功用都是顯而易見的。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博弈論的學習,使我們在分析經濟現象和協調經濟利益時,能夠學著以戰略的思維來統領我們的原則;以謀略的方式來做出我們的選擇。隨著我們進一步系統掌握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定能使我們在未來對抗性更強,競爭更激烈的市場活動中,思路更開闊,決策錯誤更少,活動效率更高,成功機會更多。
③ 博弈論在分析市場競爭中有什麼作用
博弈論是從利益主體的行為特徵人手,由於理論本身的嚴謹性和精確性,並且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當企業面臨著創新與競爭的抉擇的時候,企業所需要的是作出及時的、適當的、明智的決策,而博弈論就為企業經營者的競爭性決策行為指出方向,並提供科學的經營管理新方法。另外,對於企業家而言,博弈論不僅為深入確切地研究企業的競爭管理提供方法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它那深邃的思想、認識觀念和分析角度的客觀性,將為企業家的決策思維增加新的內容和啟發。
一、博弈論
一、博弈論簡介
博弈論,英文為game theory ,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主體,好比說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選擇受到其他人、其他企業選擇的影響,而且反過來影響到其他人、其他企業選擇時的決策問題和均衡問題。
二、博弈論的基本概念
博弈論在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的時候,必須考慮一個主體,好比說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選擇會受到其他人、其他企業選擇的影響,而且反過來影響到其他人、其他企業選擇時的決策以及這樣的決策所出現的結果。
博弈論可以劃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人們的行為相互作用時,當事人能否達成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則是非合作博弈。博弈論的基本概念包括:參與人、行動、信息、策略、支付函數、結果、均衡。
"參與人",是指博弈中選擇行動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決策主體(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團體,如國家、企業)。
"行動",是參與人在博弈的某個時點的決策變數。
"策略",是參與人選擇行動的規則,它告訴參與人在什麼時候選擇什麼行動。
"信息",是指參與人在博弈中的知識,特別是有關其他參與人(對手)的特徵和行動的知識。
"支付函數",是參與人從博弈中獲得的效用水平,它是所有參與人策略或行動的函數,是每個參與人真正關心的東西。
"結果",是指博弈分析者感興趣的要素的集合。"均衡",是所有參與人的最優策略或行動的組合。上述概念中,參與人、行動、結果統稱為博弈規則,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規則決定均衡。以下用房地產開發商的例子說明。
設想有一家房地產開發商A正在考慮是否要在某地開發一棟新的寫字樓。他面臨的選擇是開發或者不開發。如果決定開發,必須總共投入4億元人民幣。如果決定不開發,則由於前期費用,將損失0.5億元。在作這個決定時,他關心的當然是開發是否有利可圖。
像房地產這樣的市場充滿著風險。風險首先來自於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需求可能大,也可能小。風險的另一方面是競爭對手--房地產開發商B。假設也面臨與同樣的決策問題。是否投入4億元資金開發一棟同樣的寫字樓。
假定如果某地段上有兩棟樓出售,需求大時,每棟售價可達6億元,需求小時售價為3億元;如果市場上只有一棟樓出售,需求大時售價為7億元,需求小時為5億元。這樣,有以下可能的結果:
1.需求大,A開發,B不開發;A的利潤為3億元,B的利潤為—0.5億元。
2.需求大,A不開發,B開發;A的利潤為一0.5億元,B的利潤為0。
3.需求大,AB同時開發,AB的利潤各為2億元。
4.需求大,AB都不開發,A的利潤為一0.5億元,B的利潤為0。
5.需求小,A開發,B不開發,A的利潤為1億元,B的利潤為0。
6.需求小,A不開發,B開發,A的利潤為一0.5億元,B的利潤為1億元。
7.需求小,AB同時開發,AB的利潤各為一1億元。
8.需求小,AB都不開發,A的利潤為一0.5億元,B的利潤為0。
在這個例子中,無論A還是B,在決定是否開發時,不僅要考慮市場需求的大小,而且還要考慮對方的行動。若雙方同時做出決策,每一方在作出自己的決定時並不知道對方的決定,再假定市場信息雙方都已知,如果市場需求大,雙方都會開發,各得利潤2億元;如果市場需求小,一方是否開發依賴於他認為對方是否開發:如果認為對方會開發,最好是不開發;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如果市場需求是不確定的,是否開發依賴於各自在多大的程度上認為市場需求大及對方是否開發。比如說,如果雙方都認為市場需求大的概率為50%,那麼,不論對方是否開發,每一方的最優決策是開發,因為在最壞的情況下,可帶來1億元的期望利潤,而不開發,對於來說會有0.5億元的損失。
二、博弈論在市場競爭中的運用
一、市場競爭
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中同類經濟行為主體為著自身利益的考慮,以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排斥同類經濟行為主體的相同行為的表現。市場競爭的內在動因在於各個經濟行為主體自身的物質利益驅動,以及為喪失自己的物質利益被市場中同類經濟行為主體所排擠的擔心。
市場競爭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多樣,比如,有產品質量競爭、廣告營銷競爭、價格競爭、產品式樣和花色品種競爭等,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市場競爭策略。通常我們按市場競爭的程度把市場競爭劃分為如下兩種類型: (1)完全競爭。 指一種沒有任何外在力量阻止和干擾的市場情況。 (2)不完全競爭。 一般是指除完全競爭以外、有外在力量控制的市場情況。
不完全競爭包括以下3種類型: ①完全壟斷。 ②壟斷競爭。 ③寡頭壟斷。
二、納什均衡與重復博弈
在一個納什均衡,任何一個參與者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最優策略,如果其他參與者均不改變各自的最優策略。納什均衡可以普遍的應用於分析市場行為。
假設在一汽車市場上有兩個競爭對手為A和B。AB都想利用促銷的方式來取得市場優勢,以便獲得更大的利潤。當A的經理們正在謀劃如何促銷才能提高市場佔有率時,他們既知道B的經理也在想同樣的事,有知道B的經理們知道A的經理們正在想什麼。反之亦然。由此我們可以用標准型來表示AB雙方在促銷博弈中的策略組合,而AB促銷手段為降價與不講價。
B
降價 不降價
(1,1) (3,0)
(0,3) (2,2)
A 降價
不降價
從上述矩陣可以看到,如果AB都不採取降價促銷的策略,那麼兩家支付分別為2,而如果AB都採取降價促銷的方式,那麼兩家的支付分別為1。顯然雙方都不降價對雙方有利。
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A可能會推斷:加入B 不降價,我也不降價,那麼我與B各維持各自的市場份額,支付為2。但如果我降價,則可以提高我的市場佔有率,可以把支付增至3。另外,加入B降價,我不降價,我的市場佔有率將下降,支付變為0。而如果我也降價,至少可能維持原來的市場佔有率,雖然這樣雙方的支付會變為1。因此,不管對手怎做,降價促銷對A總是有利的。同理,B也會得出相同的結論。因此「降價——降價」的戰略組合為優勢戰略。
不過盡管納什均衡在市場行為的博弈分析中佔有重要地位,它仍有許多在理論上不能自足的地方。在納什均衡中,企業方在選擇自己的策略是,把競爭方的策略當做是給定的,不考慮自己的選擇如何影響對手的選擇。這個假定只是在研究動態博弈論時成立,在動態博弈論中則不太適用。
動態博弈是一種反復進行的博弈,重復博弈是動態博弈的一種特殊情況。在重復博弈中,一個結構相同的博弈被重復多次。在上例的情況下,假如同樣的博弈可以無限重復的進行下去,那麼企業方的行為也會發生變化,可以在(2,2)上形成納什均衡點。也就是說,A意圖與B一起組成「不降價——不降價」的戰略合作關系,A可向B表示自己的戰略。如果B也採取「不降價」戰略,A將一直選擇「不降價」戰略;如果B半途變卦而「降價」,A則從下一階段起一直採取「降價」戰略。在此,B可以看到,若與A合作,每階段所獲支付為2。若不與A合作,可能暫時(或一次)獲得了支付,但以後的支付一直為1,這顯然是下策。因此B傾向是合作的。(2,2)點在無限重復的博弈中就可以成為納什均衡點。可見,通過重復多次的博弈能夠吸引競爭企業之間趨向合作。
④ 博弈論在股市中有哪些著名的成功應用實例
博弈論最根本的假設就是所有人都是理性人,而且時時刻刻是理性。所有的假設都是在這基礎上展開的,有很多在現實中不適用!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
博弈論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生物學家使用博弈理論來理解和預測進化論的某些結果。
博弈論已經成為經濟學的標准分析工具之一。在生物學、經濟學、國際關系、計算機科學、政治學、軍事戰略和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
基本概念中包括局中人、行動、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結果等。其中局中人、策略和收益是最基本要素。局中人、行動和結果被統稱為博弈規則。
⑤ 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博弈論這種分析工具在考察公司金融問題中的重要作用
你是08金融的人吧,哈哈,太有才了。
⑥ 針對中國股市的特點,運用博弈論的有關知識分析散戶如何與機構博弈
兄弟,你好,以前在大智慧公司做過,懂一些知識。
散戶目前虧損率達到百分之90左右,所以這個思想要好好記住。
如何博弈呢,就是跟著大戶走。目前我實踐的不多,只是進行了模擬炒股,原因是我資金不足,玩不起。如何跟大戶走呢,就是要跟著機構,只要你跟的上,並且提取出貨,那麼是可以賺錢的。看行情,一般大盤是波浪形的,你看大約在谷底就跟進吧。不要慌,設置好止損位,同時心也不要太黑,隨時關注全球的一個經濟危機方面的新聞,因為我覺得中國的媒體和中國的證券公司等等都會有相關的聯系,所以媒體就成為這些投資公司的工具。這個是我自己感覺的,你自己看吧。就講這么多吧,祝你好運。
⑦ 如何用博弈論的方法進行問題分析
博弈論是一種被大家已經傳說的很玄一種理論,作為理財師我今天給大傢具體的說明一下,博弈論實際就是一種方法,但是也只是運用方法的一種,博弈論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用博弈論分析問題有下面幾個方法:
第一、科學的利用數據優勢,進行傳統的企業數據分析,這樣可以比較精確的進行企業的一些數據化的考量,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第二、我們可以利用博弈論在平等的企業交往中發揮優勢,在企業之間的對局中,每一個企業都有各自利用的數據,我們要做的是通過博弈論的數據使對方的策略變換成為,一種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一種分析問題的途徑。
第三、博弈論在個人處理事情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需要在決策的時候,必須將其他人的決策和一些個人的想法,納入自己的決策考慮之內,當然也需要把別人對於自己的考慮也要納入考慮之中,做到一個圓滿的解決和分析問題的依據。
第四、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博弈論解決問題,那就是把一件事情的正反兩面,轉化為合理的數據,然後進行迭代考慮的情形,然後我們進行決策的時候,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戰略【也就是strategy】,這樣可以更好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第五、博弈論分析問題的時候會十分的全面,必須把一些普遍和普及的事情,計算在其中,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知道人人都會在約束條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這時候你要做的是分析這件事情的利益,把各放的利益全部衡量進去。
上面我們說的就是利用博弈論分析問題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理論,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博弈論不是萬能的,還要看你的心態,看你做事情的思考角度,以及你如何運用自己得到的數據,博弈論分析和研究的問題,主要是讓大家如何使得人們在市場經濟中,自願做出大家都遵守和實施的有效制度安排,以增進社會的福利的機制,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神奇。
⑧ 為什麼博弈論可以應用於寡頭市場的分析中
嚴格意義上博弈論是應用於多方博弈。若應用寡頭市場,可以在資源之間博弈。簡單的說,採取不同生產策略所產生的利益是不同的。比方說一個寡頭企業要擴大生產,可以在A,B兩地投資建廠,若採取A策略,則可能更接近市場,可能投資成本要大一些。採取B策略,可能更注重遠期利益。不同策略之間也是可以博弈的。廠址的選擇,資金的投入多少,以及對市場利率的近期,遠期判斷也可以博弈。博弈論不僅僅只應用在相對同性質的對象中,更多是在企業內部資源權衡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