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怎麼分析股票的pe測算風險
擴展閱讀
騰訊蘋果股票行情查詢 2025-07-28 08:53:14
山西汾酒股票歷史價格 2025-07-28 08:14:25
凌晨可以申報買股票嗎 2025-07-28 08:12:26

怎麼分析股票的pe測算風險

發布時間: 2021-09-04 10:24:36

Ⅰ 如何分析一個股票的風險因素

股市風險是指買入股票後在預定的時間內不能以高於買入價將股票賣出,發生帳面損失或以低於買入代價賣出股票,造成實際損失。
股市有風險,那麼對風險如何防範,有下列方法:
1.迴避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來自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迴避方法。一是要掌握趨勢。對每種股票價位變動的歷史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中了解其循環變動的規律,了解收益的持續增長能力。例如小汽車製造業,在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時,其公司利潤有保證,小汽車的消費者就會大為減少,這時期一般就不能輕易購買它的股票。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限制,一年裡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停工停產,其股價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會下跌,為了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可策略性低地購入另一些開工、停工剛好相反的股票進行組合,互相彌補股價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損失。三是選擇買賣時機。以股價變化的歷史數據為基礎,算出標准誤差,並以此為選則買賣時機的一般標准,當股價低於標准誤差下限時,可以購進股票,當股價高於標准誤差上限時,最好把手頭的股票賣掉。四是注意投資期。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經濟氣候好時,股市交易活躍;經濟氣候不好時,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為大宗股票投資期。在西方國家,股市得變化對經濟氣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經濟出現衰退前6個月,股價已開始回落。比如1991年2月,美國經濟進入新的一個衰退期的前6個月,著名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已開始下跌,而在經濟開始復甦前半年,股價即已開始回彈。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還可知道它的經濟繁榮期大多持續48個月。因此,有可能正確地判定當時經濟狀況在興衰循環中所處的地位,把握好投資期限。
2.分散系統風險 股市操作有句諺語:「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話道出了分散風險的哲理。辦法之一是「分散投資資金單位」。60年代末一些研究這發現,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數家乃至許多家任意選出的公司股票上,總的投資風險就會大大降低。他們發現,對任意選出的60種股票的「組合群」進行投資,其風險可將至11.9%左右,即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許多家公司的股票上,總的投資收益率變動,在6個月內變動將達20.5%。如果你手中有一筆暫時不用的、金額又不算大的現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資可能帶來得損失,那你可選擇那些會又高收益的股票進行投資;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筆損失不得的巨額現金,那你最好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即使有不測風雲,也會「東方不亮西方亮」,不至於「全軍覆沒」。辦法之二是「行業選擇分散」。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投資不僅要對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資,而且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業的或相鄰行業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業的,因為共同的經濟環境會對同行業的企業和相鄰行業的企業帶來相同的影響,如果投資選擇的是同行業或相鄰行業的不同企業,也達不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只有不同行業、不相關的企業才有可能次損彼益,從而能有效地分散風險。辦法之三是「時間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會定期收到公司發放的股息與紅利,例如香港、台灣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舉行一次股東大會,決定每股的派息數額和一些公司的發展方針和計劃,在4月間派息。而美國的企業則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臨近發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數後,相應得股票價格會有明顯得變動。短期投資宜在發息日之前大批購入該股票,在獲得股息和其他好處後,再將所持股票轉手;而長期投資者則不宜在這期間購買該股票。因而,證券投資者應根據投資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資時間,以將風險分散在不同階段上。辦法之四是「季節分散」。股票的價格,在股市的淡旺季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於股市淡季股價會下跌,將造成股票賣出者的額外損失;同樣,如果是在股市旺季與淡季交替期貿然一次性買入某股票,由於股市價格將由高位轉向低位,也會造成購買者的成本損失。因此,在不能預測股票淡旺程度的情況下,應把投資或收回投資的時間拉長,不急於向股市注入資本或抽回資金,用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此項購入或賣出計劃,以降低風險程度。
3.防範經營風險 在購買股票前,要認真分析有關投資對象,即某企業或公司的財務報告,研究它現在的經營情況以及在競爭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況趨勢。如果能保持收益持續增長、發展計劃切實可行的企業當作股票投資對象,而和那些經營狀況不良的企業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資距離,就能較好地防範經營風險。如果能深入分析有關企業或公司的經營材料,並不為表面現象所動,看出它的破綻和隱患,並作出冷靜的判斷,則可完全迴避經營風險。
4.避免利率風險 盡量了解企業營運資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利率升高時,會給借款較多的企業或公司造成較大困難,從而殃及股票價格,而利率的升降對那些借款較少、自有資金較多的企業獲公司影響不大。因而,利率趨高時,一般要少買或不買借款較多的企業股票,利率波動變化難以捉摸時,應優先購買那些自有資金較多企業的股票,這樣就可基本上避免利率風險。
5.避開購買力風險 在通貨膨脹期內,應留意市場上價格上漲幅度高的商品,從生產該類商品的企業中挑選出獲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業來。當通貨膨脹率異常高時,應把保值作為首要因素,如果能購買到保值產品的股票(如黃金開采公司、金銀器製造公司等股票),則可避開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風險。

Ⅱ 金融學(或者股市)說中PS、PE、PB是什麼意思如何衡量其好壞

1、PS為價售比。

價售比的基本含義是為得到公司的每股銷售收入,投資者需要支付多少倍的市場價格。

不論在成熟市場還是在新興市場上,低價售比的股票都可以取得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經風險調整的)收益率,也就是可以取得超額收益率。不但如此,相比於市盈率和市凈率模型,價售率模型的這種優越性是更加一貫和普遍的。因此可以說,價售率是對未來收益最好和最穩定的預測工具。

2、PE為市盈率。

市盈率亦稱本益比,是股票價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

市盈率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變的情況下,當派息率為100%,並且所得股息沒有進行再投資的條件下,經過多少年投資可以通過股息全部收回。一般情況下,一隻股票市盈率越低,市價相對於股票的盈利能力越低,表明投資回收期越短,投資風險就越小,股票的投資價值就越大;反之則結論相反。

3、PB為市凈率。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 市凈率可用於股票投資分析,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

以市盈率的高低來評價股票的投資價值時,投資者應注意以下三個因素:

1、不能簡單地框定中國股市理性的市盈率區域,投資項目的優劣,只有在相互對比中才能確定,不存在一個絕對的指標,即超過這個指標是優的,而達不到該指標就是劣的。對市盈率的考察,離不開特定經濟環境下的市場利率。當市場利率降低時,市盈率可以適當偏高卻仍有投資價值;

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即使原來比較合理的市盈率也會變得不合理,由於不同國家之間市場利率上可能存在的差異性,因此,不能以簡單的橫向引用,來框定中國股市理性的市盈率區域。

2、不要過分看重市盈率指標對投資價值評估的作用。市盈率是一個靜態指標,它只能說明單個時期的投資收益情況。

而股票投資作為一種權益性投資,具有長期性的特徵,對其投資價值的評價,不僅要考慮到當期的投資收益情況,還要考慮到以後時期的投資收益情況,而市盈率指標在這方面卻存在著嚴重的缺陷。選擇股票進行投資時,不能單純依靠市盈率的高低。

3、市盈率指標還必須與股票的風險水平相結合,才能做出合理的投資價值評判。風險高的股票,收益率要求也會相應提高,反映在市盈率上,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應該比別的股票更低。因此,在不同風險的股票之間做出投資選擇時,也不能單憑市盈率指標。

Ⅲ 什麼是PE估值法

PE,即市盈率,PE估值法即市盈率分析法,是以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之乘積來評價股票價值的方法。

市盈率是股票市價和每股盈利之比,以股價是每股盈利的整數倍數來表示。市盈率 =每股收市價格/上一年每股稅後利潤

對於因送紅股、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造成股本總數比上一年年末數增加的公司,其每股稅後利潤按變動後的股本總數予以相應的攤薄。

以東大阿派為例,公司1998年每股稅後利潤0.60元,1999年4月實施每10股轉3股的公積金轉增方案,6月30日收市價為43.00元,則市盈率為

43/0.60*(1+0.3)=93.17(倍)

市盈率可以粗略反映股價的高低,表明投資人願意用盈利的多少倍的貨幣來購買這種股票,是市場對該股票的評價。市盈率分析法用股票價值和股票價格比較,可以看出該股票是否值得投資。

(3)怎麼分析股票的pe測算風險擴展閱讀:

在股票市場中,當人們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標去衡量股票價格的時候,會發現市場變得無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懸殊,並沒有向銀行利率看齊;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場表現越好。

1.市盈率指標對市場具有整體性的指導意義

市場的資金永遠向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動,就股票市場的整體平均市盈率而言,基本上是與銀行利率水平看齊的。在降息以前,我國股市平均市盈率達到35-40倍就顯得偏高了,而經過7次降息後,股市平均市盈率上升至40倍,則被視為"恢復性"的上漲。

2.衡量市盈率指標要考慮股票市場的特性。

與銀行儲蓄相比,股票市場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股票投資的收益,除了股息收入外,還存在買賣價差產生的損益。股票定價適當高於銀行存款標准,體現了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原則。

Ⅳ 如果pe值超高,說明股票的估值高,風險大。對嗎

以市盈率PE(市價/收益)作為估值參考, 它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代表從市場上以市價購買並持有該上市公司普通股的股東盈利率. 當上市公司派發紅利收益數額一定時, PE值越低, 意味著你可以花費更少的錢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而得到這些紅利。 對於追求"確定性投資收益"的價值投資者來講, PE被價值投資者視為"安全邊際"的指標, 那麼, 是不是光看PE就可以確定某一支股票的市價貴不貴呢, 或者有沒有價值呢, 我通過兩種股票定價模型, 去說明這個問題.
1> 我們先從股權定價模型看看, 股權收益率ROE=收益/賬面價值=(市價/賬面價值)/(市價/收益)=(P/B)/PE, 即市盈率PE=ROE/(P/B)一家公司, 如果它經營業績很好, 股權收益率很高, 但如果它的普通股在二級市場上價格[市價P]被炒得很高, 而使市賬價值比更高時, 反而將有一個較低的市盈率. 在一般情況下, 市賬價值比P/B一般情況下大於1, 股東盈利率PE將低於股權收益率ROE。低PE並不意味著它更有價值, 一個帳面價值很低的公司會輕易得到一個大於1的P/B, 從而使PE"看上去很美". :=)

相反, 在某一個極端時期 --- 一般是熊市的末端, 例如在08年上證跌到1600點時候, 有相當一些優質股票, 或者大型藍籌股市價P跌到它帳面價值以下, 此時P/B小於1, 股東盈利率PE將高於股權收益率ROE, 這也是唯一一個機會, 讓價值投資者去撿屬於他們的"被低估的股票", 或者給有野心的機構以一個更便宜的價格從二級市場上購買股票,而不是直接以帳面資產價值去收購心儀的上市公司.

根據分析可知, 我們在對上市公司估值時, 並不能單純看PE, 而應把P/B, ROE一起拿過來算一算,看看它值不值錢。

2> 放眼看現在3000點的A股市場, 除了銀行股, PE基本上都在30以上了, 其中創業板更是高得驚人. 一支股票為什麼會賣得這么貴? 除了一級市場不合理定價外, 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我們可以從紅利貼現模型中找到答案, V0 = D1/(k-g), 如果預期價格與內在價值相等, P0 = V0, 那麼, P0 = D1/(k-g), 我們看到,股價和紅利成正比,當紅利增加5%, 股價也相應增加5%,股票定價由企業的利潤增長比率所決定.這也是為什麼具備高成長企業常常被估價較高的原因。我舉一個例子, 它能更形象地說明這個過程:

A股票現時股價10元, 該上市公司年平均收益1元, PE為10倍, 預期未來利潤增加0.1元;
--以PE為參考的投資者看,它非常好
B股票現時股價5元, 該上市公司年平均收益為0.1元, PE為50倍, 預期未來利潤也增加0.1元;
--"財務杠桿"的投資者卻非常喜歡
為了以更低成本獲取0.1元的現金紅利,從而獲得一個更好的收益率,股票的購買者會更多的購買5元的B股票,而不會花10元去購買A股票。結果是,B股票受到預期紅利的"杠桿因素"影響而受到更多購買者追捧而價格上升。它會增加多少呢?從公式上看,縣價V0與預期紅利D1是呈線形關系,如果A公司現價[P0=10元]和B公司現價[P0=5元]是與其價值匹配的,或者是公平定價的。那麼,

A上市公司利潤增加0.1元,它的"利潤增加了10%",股票的估價應為P1 = P0 X (1 + 100%) = 10 X 1.1 = 11元,
B上市公司利潤增加0.1元, 它的"利潤增加了100%", 股票的估價應為P1 = P0 X (1 + 100%) = 5 X 2 = 10元,
一個以價值投資取向的交易者,當他分別投資於股票A,B之後,有:
A收益率: (P1-P0)/P0 = (11 - 10)/10 = 10%
B收益率: (P1-P0)/P0 = (10 - 5)/5 = 100%
結果是, 購入股票B能有100%的獲利,而購入股票A只有10%的獲利。
"炒股就是炒期望(收益)"這個經典言論嚴格說應該是"炒股就是炒期望(收益)的增長率", 但是要注意, 利潤的增長並非無限, 當它的"加速度"降下來的時候, 就不足以支持股票價格P的快速增長了。

無論從股權定價模型還是紅利貼現模型, 都不支持股票PE值越低就越好的說法, 作為謹慎的投資者, 理應從經濟數據中發掘更多的內容.

Ⅳ 如何衡量某一支股票的風險大小

上市後幾年的平均市盈率、平均市凈率、平均股價
公司有沒有財務問題,經營是否正常,有沒有吃官司,被反傾銷等等

Ⅵ 股票的PE值市盈率是什麼意思,如何查看股市的pe值

PE:即市盈率。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現價和每股收益的比率。
投資者通常利用該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用該指標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間進行比較。是目前國際通行的衡量股價高低的方法之一。
市盈率數值表示的就是根據公司現有的盈利速度,你的投資需要多少年收回成本的意思。例如某股市盈率為10倍,意思就是你需要十年才能收回你買進該股票的成本。所以,在買進股票之前,我們應該參考市盈率的高低,決定我們是不是應該買進該股票。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有一條股市操作鐵律:絕不購買高市盈率的股票。
PE值、PB值、ROE和DCF值分別代表什麼意思,這種應該是一種檢測的一個通知,具體是什麼意思,我這邊也無法幫你了解到,所以這個問題幫你解答不了,希望你諒解。
pe是市盈率。pe=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凈收益越高,市盈率則越低。
1、PE值
(1)含義:PE是指股票的本益比,也被稱為「利潤收益率」。本益比是某種股票普通股每股市值與每股盈利的比率。所以它也比稱為股價收益比率或者市價盈利比率。
計算公式: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盈利
(2)PE值對股票的影響:一般投資者可以認為PE值越低越好,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買入該股票,而PE值較高,被認為該股票價值被高估了,具有較大的泡沫。
2、PB值
(1)含義:PB是指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也被稱為「市凈率」。
計算公式:市凈率=每股市值/每股凈資產
(2)PB值對股票的影響:市凈率是投資者在股市規避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PE值不超過2,越低越好。PE值越低,說明公司具有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該股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
3、ROE值
(1)含義:ROE是指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之比,它被稱為「凈資產收益率」。
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所有者權益
(2)ROE值對股票的影響:一般來說,一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說明該公司的盈利狀況越好,投資者購買該公司的股票,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
4、DCF值
(1)含義:DCF被稱為「絕對估值法」,是指一種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估值法。
(2)DCF值對股票的影響:投資者可以通過DCF值,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的了解,把公司未來的收益體現到當前的股價中。
因此,投資者在根據PE值、PB值、ROE值和DCF值選擇長線股票時,還需要綜合其他因素一起考慮,盡量的避免風險。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PE是指股票的本益比,也稱為「利潤收益率」。本益比是某種股票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所以它也稱為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市盈率)

PE= 公司的總市值/公司的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股東收益。降低PE的辦法很簡單,一是這個公司提高自己的盈利,另一個就是股價下跌。

(6)怎麼分析股票的pe測算風險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通常會把部分盈利派發給股東作為股息。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現價,是為現行股息收益率。如果股價為50元,去年股息為每股5元,則股息收益率為10%,此數字一般來說屬於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價值被低估。

一般來說,市盈率極高(如大於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為零。因為當市盈率大於100倍,表示投資者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回本,股票價值被高估,沒有股息派發。

Ⅶ 如何判斷某支股票的風險大小

建議你去看看巴菲特老師的格雷厄姆的書聰明的投資者。他認為以低於合理價格購買的股票風險小以高於合理價格購買的股票風險大。
合理價格的判斷依據:
1前景
2公司的運營狀況
3利潤

Ⅷ 在股市或金融學說中,PS、PE、PB各是什麼含義如何衡量它們的優劣

市盈率PE(本益比=股價/每股稅後純益 )

市盈率簡單說就是本利比,比如說,股價為10元,每股凈利潤1元,用10年時間可收回本金(不考慮復利的情況)。市盈率越高,收回本金的時間越長。

市盈率越高,越受投資追捧;當高的離奇的時候,投資者的預期價格不能兌現時,投資者就會蒙受損失。

周期性行業特點:市盈率低時賣出點,市盈率高時買入點

銀行加息時,對證券市場會產生很大影響:銀行的利息越高,股票的市盈率下降,由於每股凈利潤不變,股價下降。

在不同的企業,不同階段,不同的大市背景下,是市盈率都有著不同的含義,不能單單看市盈率的高低,而確定某隻股票可買耿者可賣。

市盈率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特別是看待一個周期性行業時,不能單獨看他在效率好或壞時與非周期性行業的比較。對於周期性行業,在市盈率高時買進,風險較小。而在非周期性行業正好相反,市盈率最高時反而最危險。

市凈率PB(市凈率=股價/每股凈資產)

市凈率=股價/每股凈資產(銀行的pb在1.5-2.5之間)

Ⅸ 如何通過PE判斷股票投資

PE在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作用是相對的,而且是不具有長期效用的。一些公司由於營業外收入或非經常性所得收益造成一時利潤巨大,使PE很低,並不說明該公司就越好,反而是一種誤導。要想判斷長期投資價值,凈資產收益率和市凈率PB的作用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