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零售行業數據分析 用數據發現更多商機
零售行業數據分析:用數據發現更多商機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智能商業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零售行業數據分析越來越常見,近日,在在2018中國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就再度認同了零售數據可視化的重要性,零售企業如果能實現數據可視化,將發現更多的商機,走在更多行業前端。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一份中國在校大學生手機使用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消費習慣,除去基本伙食費外,大學生最愛「吃吃吃」,零食、飲料和營養品等其他食品是最主要的支出項。男生每月主要消費在其他食品(51%)、社交和娛樂(46%)、生活日用品(37%)方面,女生每月主要在其他食品、形象消費(均為62%)和生活日用品(48%)方面消費。男生將錢用在通訊/上網費(32%)和數碼電子產品方面(19%)的比例分別比女生高12個和15個百分點。
從這個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其實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消費者的需求十分明顯,那麼企業想要抓住,就必須具備幾個必要條件:第一,企業必須可以掌握充足的數據,並且這些數據可以隨時被利用,並且形成數據反饋閉環,這也就是零售行業數據分析的過程;第二,企業必須擁有一套演算法模型,可以通過已知數據,算出你想要的結果,並且可以根據數據迴流,不斷更新演算法模型;第三,演算法和數據必須融入企業的經營場景。
其實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智能商業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智能商業的核心是越來越多的決策由機器完成,實行更多的零售數據可視化分析,數據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快和準是智能商業時代的主要特點,快是快速,準是精準;企業經營的地域限制被打破;工業時代以廠商為中心的B2C模式,將被智能商業時代以用戶為中心的C2B模式所取代。
在2018中國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再次強調了企業零售行業數據分析的不凡前景,「智公司」是未來零售企業的發展目標,即對智能商業具備洞察,並實現模式創新的公司,他們將在智能商業時代先行一步。智公司具備三大特點:更聰明,更了解消費者;反應更快,以更快的服務迭代產品、服務,以及模式的快速推陳出新;同時具備不斷學習、不斷自我優化的能力。
『貳』 零售業數據分析的人員分析
通過對公司的人員指標進行分析,特別是對銷售人員指標(銷售指標為主,毛利指標為輔)和采購員指標(銷售額、毛利、供應商更換、購銷商品數、代銷商品數、資金佔用、資金周轉等)的分析,以達到考核員工業績,提高員工積極性,為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的目的。主要分析主題有,員工的人員構成、銷售人員的人均銷售額、對於開單銷售的個人銷售業績、各管理架構的人均銷售額、毛利貢獻、采購人員分管商品的進貨多少、購銷代銷的比例、引進的商品銷量如何等等。
『叄』 零售行業數據分析的常見指標,以可視化圖表展示
零售行業由於低毛利的特點,要求必須更加精細化地管理。
零售經營利潤=門店數量×均店銷售額×毛利率-存貨成本-房租成本-人員成本-管理成本
將以上利潤指標進行拆解,觀遠數據相應地從戰略計劃、門店運營、商品運營、市場營銷、顧客關系(會員管理)、全渠道運營、人力資源、財務分析等環節進行流程優化,覆蓋目標的制定、實施、評估和分析改善,構建基於數據能力的持續改善循環模型,實現產品與服務增值。
一、戰略計劃
『肆』 零售業數據分析指標有哪些
產品銷量 地區 購買時段 及購買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