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嘉誠股票
長江實業(00001.HK)、和記黃埔(00013.HK)、長江基建(01038.HK)、香港電燈(00006.HK)、赫斯基能源(加拿大多倫多倫上市代碼:HSE)、長江生命科技(00775.HK)、TOM集團(02383.HK)、和記港陸(00715.HK)、和記電訊香港(000215.HK)及英國上市的和黃中國醫葯科技(倫敦證交所另類投資市場上市代碼不詳)
B. 加拿大股票指數
加拿大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是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SX)。由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集團(TSX Group,TSX: X)擁有及管理。在該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主要來自加拿大和美國。主要指數用的是S&P/TSX成分股指數(S&P/TSX Composite Index)和S&P/TSX 60指數。
C. 李嘉誠如何元收購了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的
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撮合下,李嘉誠通過家族公司以及和黃,斥資32億港元收購了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
D. 美石油股有哪些
美石油股較多,以下幾家是比較大型的石油公司:
代碼 簡稱
PNG PAA Natura
COP 康菲石油
XOM 埃克森美孚
CVX 雪佛龍
ECA 加拿大能源
TOT 道達爾
BP 英國石油
REP 西班牙雷普索爾YPF
E 埃尼石油
PZE 巴西石油
香港大型本土上市券商,港股美股開戶或咨詢請加好友交流,謝謝。
E. 求一篇最新的潛力股票分析論文……
哈飛股份-將有資產注入
昌飛集團與哈飛股份,同屬中航工業集團的直升機板塊。自2008年一航和二航合並成中航工業集團,軍工行業便開始了大重組。昌飛集團也生產直升機,同時還有微型汽車的科研生產基地,昌飛集團旗下另有一個上市公司*ST昌河(600372.SH),不過,中航工業集團將*ST昌河中的汽車資產並入長安汽車之後,又在<?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10年7月7日公告,將中航工業集團所屬的航空電子板塊,基本都置入空殼*ST昌河中,確定方向後的*ST昌河,因此也將無緣直升機資產。由於中航工業集團也在同步進行其他資產的整合梳理,因此,昌飛集團的直升機資產更有可能注入哈飛股份,市場因此更強烈預期哈飛股份會成為中航工業集團的直升機平台,這或許也能解釋近期哈飛股份的聞訊大漲。根據中航工業集團發展戰略計劃,到2011年,集團將實現子公司80%的主營業務和相關資產進入上市公司,基本實現子公司整體上市,力爭用5年的時間實現中航工業集團整體上市。按此思路,昌飛集團的直升機資產注入哈飛股份的時間或在1~2年內。哈飛股份將成為中國生產軍用直升機和民用直升機的唯一企業。不過對重組事宜,哈飛副總工程師李先哲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不太清楚,並告訴記者自己不炒股,也不可以炒與工作相關的股票,也沒有所謂的"原始股"。李先哲對兩個公司的業務形容為:"哈飛主要生產小型和中型直升機,昌飛集團則主要生產中大型直升機。哈飛的民用飛機除了帶旋翼的直升機外,還有長翅膀的定翼飛機,定翼飛機可以用於物流、載客和攝影等等,直升機和定翼機統稱通用飛機,昌飛集團則只做直升機,沒有定翼機。"在美國,通用飛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很成熟的產業,有著巨大的產值和就業人數。通用飛機的製造商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按照當前的市場佔有率來衡量,主導廠家有加拿大龐巴迪宇航集團、美國灣流公司、美國塞斯納飛機公司、美國豪客比奇飛機公司、法國達索公司、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和歐洲直升機公司等。因此,即便按照分析師們預測,低空空域開放後,中國市場對直升機、定翼機等通用飛機的需求量,將翻近十倍至年500架,哈飛股份也將面臨眾多國際巨頭的競爭。或許,哈飛股份與歐洲直升機公司正在採取的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至少,雙方分割市場的合作方式,可以讓哈飛保有一部分中國市場。此前有報道顯示,雙方研製的直升機直15,已經獲得全球120餘架啟動訂單,而據預測,未來20年內,中方市場對該機的需求在400架左右,年平均20架。
今年6月1日,航天科技公告,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工作相關事項已辦理完畢,公司成功完成向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發行普通股購買其持有的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93.91%的股權、北京航天時空科技有限公司86.9%的股權和北京航天海鷹星航機電設備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將以智能控制技術為核心的機電、儀器儀表製造產業為主業,公司的戰略發展定位航天軍工智能控制核心業務。而隨著大股東優質資產的注入,公司也順利實現扭虧的目標。業內分析認為,本次重組標的三家公司為航天三院智能控制技術領域最優良的資產,公司作為航天三院唯一的上市平台,優質資產的注入將明晰公司主業,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將依託控股股東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實現以智能控制、能源裝備為主的產業化平台的戰略轉型,未來前景廣闊。公司計劃,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9.85億元,計劃實現利潤總額8200萬元。"未來大股東航天三院還會有資產注入,這是大股東承諾過的。"航天科技投資者關系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介紹,有關資產注入,公司大股東航天三院此前承諾,公司作為航天科技的直接第一大股東,對於符合航天科技戰略發展方向,有較高獲利能力的軍品外資產,航天三院將於2011年底啟動相應軍品外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相關工作。不過,公司目前的資產注入預期只是集中於大股東的軍品外資產。上述投資者關系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未來實際控制人中航科工集團是否會有資產注入,目前並未接到任何有關這方面消息的通知。
F. 周評車股|全球股市史詩級暴跌,誰在上演一枝獨秀
觀一周車股,察百態車市。
本周的股市用「前無古人」形容可能十分貼切,至於「後無來者」倒是不敢肯定,連股神巴菲特對周一的股市都表示很震驚。4天前,巴菲特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我活了89歲,也沒見過這種場面。」
對此,巴菲特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暴跌是對美國股市的雙重打擊。而這還不包括周四美股再次熔斷。如今美股一周熔斷兩次,不知他老人家有何感想?
繼3月9日美國三大股指開市不久就跌破7%觸發熔斷機制後,3月12日美股再次觸發熔斷,此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9.4%,道指跌幅更達10%,創1987年10月19日(22.6%)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除了長安、長城在3月13日上漲外,東風、廣汽、一汽夏利等車企昨日都呈現不同數額增長,其中一汽夏利在所有A股車企中增長幅度最大,達6.13%,當天收報4.85元,成交額1.07億元,換手率6.72%。近5日內一汽夏利資金總體呈流出狀態,低於行業平均水平,5日共流出-8381.01萬元。
至於原因,與一汽夏利發布《關於重大資產重組實施進展情況的公告》不無關系。報告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已於2020年2月21日將一汽夏利的企業環保信息進行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天津博郡汽車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變更為「HUANGXIMING」,(詳見文章《背靠博郡的一汽夏利或為提線傀儡》)。
早在2020年1月中旬,從工信部官網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27批)》就可以看到博郡汽車已經正式獲得工信部核準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這也同樣可以看作是「一汽夏利」到「天津博郡」的更名完成。自此,世上再無「真夏利」。
不管怎麼樣,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加之隨著復工率不斷提高,整個中國車市將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待疫情結束後,中國的潛力將大大釋放。深圳翼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職的YuDingheng表示,「無論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還是產業政策,我們手頭上仍然有很多牌沒打出。只要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就可以獲得高效率。」
文/甘芳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在加拿大如何購買紐約股票交易所股票
在加拿大,沒有國內那種券商營業廳遍布大街小巷的景象,網上券商這塊也遠沒有美國那麼多供選擇,而且根據加拿大金融監管機構的規定,加拿大居民不能在美國券商那開戶(除非該美國券商在加拿大開設有子公司),但仔細尋找的話,還是能發現不錯的券商的;首選,加拿大的大部分銀行都有網上證券投資服務,不過銀行一般把證券經紀這塊當附屬項目而不是主業,所以傭金會比一些專業的證券經紀公司高不少(有些銀行的股票交易傭金會是券商的兩倍),除此之外,有些銀行在證券經紀這塊的一些服務也不是非常專業,交易界面也可能不會太好用,因此除非你是非常不活躍的交易者,所以一般不建議在銀行開戶。
另外一種選擇就是加拿大本土的專業證券公司了,這里以能總部設在多倫多,能提供中文服務的Questrade(中文名叫加泰證券,官方網站:www.questrade.com)為例,目前,加泰證券(Questrade)是加拿大成長速度最快的在線折扣證券經紀商(Canada』s fastest-growing online brokerage);它的傭金也是相當低的:最低可至$4.95/手,最高也才$9.95/手;同時在Questrade也可以開設RRSP和TFSA免稅賬戶。選擇在這類專業券商開戶的話,相對來說就能比在銀行開戶炒股節約不少交易傭金,而且這類證券行也能比銀行提供更好的投資者教育服務,股市新手也能在入市前做好一定的准備。
當然在加拿大開戶炒美股也並非只有缺點沒有優點,比較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因為你身處加拿大,更容易獲得和加拿大各礦業公司的相關資訊,而加拿大股市上的礦業股是世界著名的,有很多優秀的加拿大礦業公司都在多倫多股票交易所(TSX)上市交易,這也是多倫多股票交易所(TSX)成為全球兩大礦業能源股市場之一(另外一家是倫敦證交所);一般來說在加拿大的券商開戶的話,你就能同時投資美股市場『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納斯達克(NASDAQ)、和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等』和加股市場『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主版(TSX)、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版 (TSX Venture Exchange) 、加拿大交易和報價系統(The Canadian Trading and Quotation System – CNQ)、蒙特利爾衍生工具交易所(期貨,期權等) (Montreal Exchange) 』了。
H. 礦產資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一、能 源 合 作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資源的需求日益加大,特別是石油,2004年全年的原油進口量已經達1.23億噸。中國目前的石油50%從中東進口,其餘來自中亞、非洲、東南亞和拉美等地區。在中國石油進口來源中,中東地區局勢不穩,中俄「安大線」原油輸送管道充滿變數。一些能源專家表示,中國的明智之舉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實施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在目前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石油進口尋找更多出路就是這樣的「明智之舉」。而加拿大正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重點。目前由於該地的油砂儲油量被計算進已探明石油儲量,加拿大一下成為可與中東媲美的石油儲藏地,成為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資源國。2004年統計,加拿大已探明的常規原油和油砂(含瀝青原油)的儲量為245億噸。其中油砂資源主要集中在艾伯塔省,西方媒體報道,此處必將成為可以取代中東的世界未來石油的首要產油區。
加拿大是個不錯的選擇。隨著技術的發展,在加拿大開採油砂的費用正在降低。有專家分析,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油砂礦特殊,埋藏很淺,開采成本很低。隨著技術的發展,提煉和初步加工的成本也在降低。雖然開采成本比中東原油要貴一些,只要石油價格保持在30美元以上,就有利可圖。另外,在地理位置上,中國與加拿大之間海運經過寬闊的太平洋,無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相對順暢,這個距離也短於中東石油運抵中國的距離。
石油業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化的行業。由於開采風險較高,投資量較大,客觀上需要一個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機制,世界上大多數的石油開發項目都是由多國共同承擔的。所以,從加拿大的角度來看,吸引更多的投資,將分散開采風險,還可以降低開采成本。因此,加拿大希望有更多的國際資本進入其石油業,當然也包括中國資本。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加拿大也愈加重視與中國的合作。2004年6月初,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長克萊恩訪華時表示,希望中國企業到加拿大進行礦業開發,同時發出了一個讓中國心動的承諾:「投資艾伯塔油砂,可以保證中國未來的石油供應。」
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長克萊恩中國之行,會見了中國三大石油石化公司的代表,表示如果中國尋找石油的話,歡迎來艾伯塔省投資開採油砂,並希望中國公司去實地考察。對於加拿大來講,更多的國家參與投資油砂開采,是大有益處的。
為加強雙方的合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加拿大艾伯塔省在北京共同投資建立有中加阿爾伯達(艾伯塔)石油中心。該中心成立於1989年,現已成為中加石油經濟技術交流培訓與合作的中心,雙方工作人員經常穿梭兩地,研究開發各方面的石油合作。
中國對艾伯塔省油砂的興趣應該是很大的,近兩年有好幾個代表團專門為此事前往艾伯塔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對加拿大油砂提煉出的原油性能做過多次鑒定。通過雙方的不斷努力,中加雙方現在的油氣合作很順利,目前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中海油收購加拿大MEG能源公司股權
2005年5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宣布:該公司已與加拿大MEG能源公司就收購其16.69%股權一事簽訂合同,中海油方面已為此項收購支付1.5億加元(約合1.21億美元)。中海油是通過其下屬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海油(比利時)BVBA公司完成該項收購的。
MEG是一家加拿大私人能源公司,專注於油砂業務,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擁有52個油砂區租賃許可證100%的工作權益,總面積達3.29萬英畝。有關方面估算,以上區域共有油砂地質儲量超過40億桶,總可采儲量約20億桶。
2.中國石化集團與加拿大企業合資開發北極之光油砂項目
2005年5月30日下午(加拿大卡爾加里當地時間),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SIPC)的全資子公司——中加石油公司與加拿大西年科能源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並組成合夥企業,共同開發位於艾伯塔省東北部的北極之光油砂項目。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中加石油公司出資約1.5億加元,獲得北極之光合夥企業40%的股份;西年科公司以項目資產出資,獲得合夥企業60%的股份,並擔任執行合夥人,即該項目的作業者。據悉,西年科公司是為開發北極之光項目而專門成立的加拿大能源公司,1999年開始對油砂資源進行評價,2003年開始進入開發前期准備工作。
北極之光項目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阿薩巴斯卡地區東北部,是一體化的油砂項目,包括采礦、萃取和瀝青改質等,總投資約45億加元,最終日產將達到10萬桶的合成原油(年產約為500萬噸)。
3.其他項目合作
在鈾礦方面中國與加拿大也有較大的合作潛力。目前中國正向加拿大尋求長期購買大量用於製造核燃料的鈾,以滿足未來核能發電增長的需求。2005年7月加拿大政府自然資源部發言人萬斯證實,中國官方正同加拿大官方接觸尋求加拿大長期提供放射性金屬鈾。近兩年中國有好幾個代表團訪問加拿大,與加拿大鈾礦公司接觸,包括佔加拿大鈾產量五分之一的CAMECO公司,並開始就多項合作進行磋商。
加拿大是世界第一大產鈾國,目前每年產量為1萬1千多噸,其中半數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發言人萬斯表示,中國希望加拿大成為中國金屬鈾的穩定供應國,同時也在探討與加拿大合資開采鈾礦的可能。
除了石油和鈾礦方面的合作以外,中國與加拿大在能源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實際上中加在能源方面早有合作。1994年,兩國政府在北京簽訂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協定。1995年,雙方簽署了關於合作建設秦山CANDU核電站的諒解備忘錄。1997年秦山核電站信貸協議簽署,使迄今中加間最大的合作項目開始付諸實施。2002年12月31日,秦山三期核電站一號機組順利實現滿功率連續100小時運行,提前43天正式投入商業運行。二號機組已於2003年6月並網發電。
1997年,中國水利部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2001年,中國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簽署了《關於能源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2005年1月20日,加拿大總理保羅·馬丁訪華,中加兩國聯合發布了《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強調,中加兩國決定推動合作,以增強能源安全和促進在能源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該合作涵蓋了廣泛的能源領域,包括能源供應的來源、能效和新技術。石油天然氣、核能、能效和清潔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為雙方合作的優先領域。雙方將在遵守兩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推動長期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展合作。
中國和加拿大兩國在石油、天然氣和鈾資源領域的合作開展順利,包括在加拿大油砂方面的合作。據了解,雙方將鼓勵兩國企業在上述領域建立互惠互利的經貿關系,同時鼓勵和推動雙方開展油砂技術的全面合作研究。核能,在中加能源合作中是優先考慮的一個方面,中加兩國將擴大在核能領域的商務合作,並對先進核能技術及其相關領域進行研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核能系統的安全性。在能效和清潔能源領域,中加也將加強聯系,尋求合作項目和意向。
在《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這個框架指導下,雙方的能源合作進展順利。中國和加拿大的戰略工作組正在對雙方在核技術、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平利用空間技術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互補性展開研究。能源方面的合作包括傳統能源、低碳排放量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鈾材料等。加拿大政府同意撥款,專門用於上述技術的研究。
二、固體礦產合作
1.中國企業進軍加拿大
加拿大礦產資源豐富,礦業發達,開采經驗和技術為世界一流,具有完善的礦業資本市場,有較好的礦業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國際礦業公司。近兩年,中國礦業企業也開始關注並涉足加拿大礦業市場,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紫金礦業成功入股加拿大頂峰礦業公司。
據報道,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商之一——紫金礦業集團於2005年8月17日在溫哥華宣布,以195萬加元購買加拿大頂峰礦業公司(Pinnacle Mines Ltd.)21%的股份,參與頂峰礦業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的勘探。據稱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成功投資加拿大的礦業公司。
根據雙方對外宣布的合作協議。紫金礦業將以每股0.65加元的價格收購300萬股頂峰礦業的股權,占頂峰股份總額的21%,總成交額為195萬加元。其中每股包括1股普通股及1股半認股權證。交易令紫金礦業在頂峰董事會上的席位從一位增加至三位,紫金礦業將可參與頂峰礦業公司目前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北部地區Silver Coin礦區的勘探工作。與此同時,紫金礦業同意為頂峰礦業公司在中國尋找適合的項目進行合資經營開發,頂峰礦業公司也願意協助紫金礦業在中國以外地區尋找采礦地點。
頂峰礦業有限公司的總部位於溫哥華,是一家國際性礦業勘探和開采公司,在多倫多創業板市場上市,市值約900萬加元,凈資產總值約300萬加元。主要項目位於加拿大和中國地區。該公司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北部擁有多個礦產項目,其中包括有著名的Barrick Gold公司的Eskay Creek金礦項目。在中國,其主要項目集中在雲南東南部。
紫金礦業簡介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H股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簡稱:紫金礦業,股票代碼:2899),其中32%股份由福建省上杭縣政府持有。該公司是中國著名的黃金礦業企業、國家大型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至2004年底,公司總資產達32.66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為19.27億元人民幣,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5.07億元人民幣(約合2億2800萬加元);利潤總額為8.24億元人民幣(約合1億2400萬加元)。2004年生產黃金13噸,在全球黃金企業中排名第22位。2003、2004連續兩年位居福建省企業績效十佳之首。
公司以金、銅等有色金屬開發為主,核心企業紫金山金礦近幾年已成為國內單體礦山保有可利用儲量最大、采選規模最大、黃金產量最大、礦石入選品位最低、單位礦石處理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好的黃金礦山。集團公司累計獲得采礦權14個,面積26.3136平方公里;探礦權59個,面積1612.79平方公里;目前在中國控制的金礦金屬儲量約315噸,銅金屬量約345萬噸,鋅礦金屬儲量約60萬噸,鐵礦礦石量18789萬噸,煤6000萬噸。
2005年初,中國五礦計劃以50億加元收購加拿大諾蘭達礦業(Noranda),遭到不少加拿大人的反對,理由是資源性行業涉及國家安全,最終這項收購沒有成功。而紫金礦業的收購應當是一個突破。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項交易數額較少,而且頂峰礦業也是一家尚無盈利的二板上市公司,市值只有900萬加元,資產總值不足300萬加元,加上該公司的董事長非業內人士,所以,不能因這宗交易成功而認為加拿大已經完全開放中國企業入股加國礦業。
目前到加拿大進行礦產開發投資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加拿大的一些地方政府頻出橄欖枝,希望中國企業到加拿大進行礦業投資。2005年8月,加拿大育空地區主管礦業的經濟發展部長親率代表團到中國進行礦業引資宣傳。他們走訪了中國的一些礦山企業及政府部門,於8月23日在國土資源部做了關於育空地區礦產資源情況和礦業投資環境的專項報告。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國的企業到育空地區進行礦業開發。
據報道,加拿大紐芬蘭省的一家螢石生產商——Burin Minerals Ltd.(BML)公司目前正在尋找中國投資夥伴,該公司在紐芬蘭省控制的已探明的螢石儲量有800萬噸,由於目前氧化鋁價格上漲,作為冶煉氧化鋁時的助溶劑,氟石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該公司原先關閉的螢石礦也正計劃重新投入運營,加之距離美國近以及中國需求增長等因素,該公司希望感興趣的中國礦業公司能夠投資螢石生產。
據中國礦業網2005年3月報道,加拿大駐華使館根據中加兩國領導人商談意見,加方向中國礦業聯合會推薦了17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的勘查、可研、開發項目,希望通過中國礦業聯合會聯系投資者到加拿大投資勘查開發這些項目(表6-1)。
2.加拿大礦業公司在中國的活動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礦業投資環境不斷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制定和頒布了鼓勵外商投資開采礦產資源的政府規章、地方性法規,礦產資源對外開放政策更加寬松。國際礦業投資相繼進入中國,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南非等國家的一大批知名礦業公司。其中最為活躍是加拿大的礦業公司,特別是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在蒙古靠近中蒙邊界巨型銅礦的發現和加拿大西南資源公司在中國雲南省金礦勘查項目的成功,大大地刺激了加拿大礦業公司在華的礦產勘查投資,尤其是投入相對較小的金屬礦。例如加拿大阿富勘礦業公司在青海省灘澗山金礦項目,加拿大曼德羅礦業公司的遼寧貓嶺金礦項目,太平洋礦業公司的湖南水口山金礦項目,加拿大Planet勘探公司在內蒙古包頭附近的烏蘭布蘭金礦項目,加拿大上市的王朝金礦公司在新疆的哈圖金礦項目等,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表6-2)。
表6-1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向中國企業推薦的可赴加拿大投資勘查與開發的中小型礦床
續表
表6-2 近些年來加拿大礦業公司在中國的主要活動情況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據統計,目前在中國已有實際行動的國外礦業公司約有來自十多個國家的76家,其中加拿大的公司超過1/4。這些加拿大公司中有相當部分為初級資源勘探公司,他們通常是到中國先行進行調查找項目,找到合適的項目後就回到加拿大礦業資本市場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礦業融資。僅2003年底的2個月內,在中國投資礦產勘查的8家初級礦產勘探公司從加拿大資本市場上就募集到超過4000萬加元的資金用於在中國勘查。其中包括太平礦業12月15日完成的920萬加元籌資;SKN公司11月6日完成的495萬加元籌資;APAC公司11月4日完成的300萬加元籌資;斯帕通公司11月26日完成的154加元籌資,11月11日完成的86萬加元籌資;Afean公司10月23日完成的1000萬加元籌資;明科公司11月14日完成的500萬加元籌資;西南金礦公司11月17日完成的675萬加元籌資;TVI公司10月1日完成的360萬加元籌資。這些說明中國有好的礦產勘查和開發項目,加拿大礦產勘查資本市場看好中國。
I. 你對未來1-2年內中國股市如何預測,基本走向分析
在2009年如何看待由美國引發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是機遇,還是災難?不同的結論會產生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將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而這對正處經濟崛起關鍵時刻的中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的經濟崛起取決於歷史性機遇的出現和抓住機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一次重大的歷史機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國比任何國家和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抓住這一機遇的能力,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認識。
一、是機遇而不是災難
1、中國的貨幣體系、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相對獨立。縱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由於發達國家金融一體化的特點,美國的危機使得歐洲、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無一倖免。中國是不多的受危機影響較小,相對置身於美國金融危機之外、並能在這場危機中能夠掌握主動權的大國。
由於中國在貨幣體系、資本市場體系及商業銀行體繫上都相對獨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並不直接相關,這使得我們的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並未受到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過多的影響,從而免受「金融海嘯」的直接沖擊,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2、中國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基本面尚好。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還是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勢頭並沒有因為近年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的衰退受到影響。即使是在美國飽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和國內企業微觀面的業績增長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稱為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的開拓能力和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3、我國目前的財政和金融狀況良好。和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遇到金融危機的特點不同:從銀行的資產狀況看,我們有46萬億元的銀行儲蓄總資產,其中居民儲蓄近18萬億,存貸差約12萬億,資金相對充足。今年以來,雖然企業的資金普遍緊張,但那是由於雙緊的宏觀政策決定的。一旦我們為應付金融危機採用寬松的政策,就會具備流動性充足的特點。同時,經過2005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的上市,治理結構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是比較好的。
從外匯儲備看,1.8萬億美元的儲備也使得我們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應對能力。從國家財政收入看,2007年高達5.1萬億的財政收入,能使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在這場危機中保護自己。